中醫(yī)藥保健養(yǎng)生精編版_第1頁
中醫(yī)藥保健養(yǎng)生精編版_第2頁
中醫(yī)藥保健養(yǎng)生精編版_第3頁
中醫(yī)藥保健養(yǎng)生精編版_第4頁
中醫(yī)藥保健養(yǎng)生精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養(yǎng)生的概念養(yǎng)生的概念v養(yǎng)生:養(yǎng)生:v中醫(yī)藥養(yǎng)生:是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人類生中醫(yī)藥養(yǎng)生:是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人類生命規(guī)律、衰老機制以及養(yǎng)生原則和養(yǎng)生方法,以自命規(guī)律、衰老機制以及養(yǎng)生原則和養(yǎng)生方法,以自我調攝為主要手段,以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為目的我調攝為主要手段,以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為目的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v中醫(yī)藥養(yǎng)生倡導: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與愈后防復。中醫(yī)藥養(yǎng)生倡導: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與愈后防復。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一、天人相應,內外統(tǒng)一。一、天人相應,內外統(tǒng)一。v老子的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處于天

2、地宇宙之間其生命活動與宇宙自指出了人處于天地宇宙之間其生命活動與宇宙自然有密切關系。中醫(yī)強調養(yǎng)生應順從人與自然之然有密切關系。中醫(yī)強調養(yǎng)生應順從人與自然之間的規(guī)律,通過主動的人神調節(jié),維系和協(xié)調內間的規(guī)律,通過主動的人神調節(jié),維系和協(xié)調內外關系,從而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外關系,從而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v協(xié)調內外,調內為主。要因時之序,順應天時,協(xié)調內外,調內為主。要因時之序,順應天時,順應四時的變化,四時有春溫、夏熱、秋涼、冬順應四時的變化,四時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化,生物體受其影響而產(chǎn)生春生、夏寒的氣候變化,生物體受其影響而產(chǎn)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相應生命變化。長、秋收、冬藏等相應生

3、命變化。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v二、謹養(yǎng)正氣,慎避邪氣,二、謹養(yǎng)正氣,慎避邪氣,v中醫(yī)認為中醫(y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強調以強調以人為中心發(fā)揮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人為中心發(fā)揮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主動的人神調攝,保養(yǎng)正氣,以增強生命主動的人神調攝,保養(yǎng)正氣,以增強生命活力,提高適應自然界變化的能力。從而活力,提高適應自然界變化的能力。從而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抗老、美容延壽等養(yǎng)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抗老、美容延壽等養(yǎng)生目的。生目的。v護腎保精,扶正固本;調理脾肺,益氣扶護腎保精,扶正固本;調理脾肺,益氣扶正;清靜養(yǎng)神,真氣從之。慎避邪氣,正正;清靜養(yǎng)神,真氣從之。慎避邪氣,正氣安和

4、。氣安和。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三、三因制宜,審因施養(yǎng)。三、三因制宜,審因施養(yǎng)。v因時制宜,順時調養(yǎng)、審進避邪。因時制宜,順時調養(yǎng)、審進避邪。v因地制宜,順應地理環(huán)境、改良生活環(huán)境。因地制宜,順應地理環(huán)境、改良生活環(huán)境。v因人制宜,注意性別差異、針對不同體質、因人制宜,注意性別差異、針對不同體質、根據(jù)不同年齡施養(yǎng)。根據(jù)不同年齡施養(yǎng)。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養(yǎng)生原則四、動靜結合,形神合一。四、動靜結合,形神合一。v動靜適宜、動以煉形,靜以養(yǎng)神,保形全動靜適宜、動以煉形,靜以養(yǎng)神,保形全神、調神安形。神、調神安形。五、知行并重,持之以恒。五、知行并重,持之

5、以恒。v養(yǎng)生首重知要,養(yǎng)生重在生活化,練功貴養(yǎng)生首重知要,養(yǎng)生重在生活化,練功貴在精專,養(yǎng)生貫穿一生。在精專,養(yǎng)生貫穿一生。冬季養(yǎng)生:養(yǎng)藏、固精、益腎冬季怎樣順應自然規(guī)律冬季怎樣順應自然規(guī)律v晨煉要點“必待日光”v心態(tài)要求“若有所得”v飲食安排“去寒就溫”v適量運動“無泄皮膚”v應時調攝“補益腎元”溫熱性質的食物v素食: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棗、核桃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蔥、大蒜、肉桂、辣椒、花椒、桂圓、荔枝、木瓜、石榴、烏梅等。v肉食:鱔魚、鰱魚、蝦、海參、雞肉、羊肉、狗肉等。山藥v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百合v有補肺、潤肺、清

6、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v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粥,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虛熱,干咳勞咳。 高血壓“茶療”十法 v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病,患者除了應堅持藥物治療外,經(jīng)常用中藥泡茶飲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v1.菊花茶: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特效。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有顯著療效。v2.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同時經(jīng)常飲用山楂茶,對于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其飲用方法為,每天數(shù)次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 v3.荷葉茶:荷葉的浸

7、劑和煎劑具有擴張血管、清熱解暑及降血壓之效。同時,荷葉還是減脂去肥之良藥。治療高血壓的飲用方法是:用鮮荷葉半張洗凈切碎,加適量用鮮荷葉半張洗凈切碎,加適量的水,煮沸放涼后代茶飲用。的水,煮沸放涼后代茶飲用。v4. 槐花茶:將槐樹生長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開水浸泡后當茶飲用,每天飲用數(shù)次,對高血壓患者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同時,槐花還有收縮血管、止血等功效。 v5.首烏茶:首烏具有降血脂,減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飲首烏茶療效十分明顯。其制作方法為取制首烏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鐘后,待溫涼后當茶飲用,每天一劑。v6.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之效,對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及

8、腰酸腿痛等癥狀有較好的緩解功效。經(jīng)常飲用葛根茶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療效,其制作方法為將葛根洗凈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當茶飲用。 v7.蓮子心茶:具有極好的降壓去脂之效。用蓮心12克,開水沖泡后代茶飲用,每天早晚各飲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壓外,還有清熱、安神、強心之特效。v8.決明子茶: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經(jīng)常飲用決明子茶有治療高血壓之特效。每天數(shù)次用15-20克決明子泡水代茶飲用,為治療高血壓、頭暈目眩、視物不清之妙品。 v9.桑寄生茶:中草藥桑寄生為補腎補血要劑。中醫(yī)臨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湯代茶,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

9、煎煮15分鐘后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v10.玉米須茶:玉米須不僅具有很好的降血壓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瀉、止血、利尿和養(yǎng)胃之療效。泡茶飲用每天數(shù)次,每次25-30克。在臨床上應用玉米須治療因腎炎引起的浮腫和高血壓的療效尤為明顯。 十二經(jīng)氣血流注次序十二經(jīng)氣血流注次序肺寅大腸卯胃辰,脾巳心午小腸未。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 十二時辰養(yǎng)生十二時辰養(yǎng)生v子時 23:0001:00-膽經(jīng)。這時要上床睡覺,利于骨髓造血。膽經(jīng)。這時要上床睡覺,利于骨髓造血。v丑時 01:0003:00-肝經(jīng)。此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肝經(jīng)。此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v寅時 03:0005:00 -肺經(jīng)。宜深度睡眠,

10、不應被驚醒。肺經(jīng)。宜深度睡眠,不應被驚醒。v卯時 05:0007:00 -大腸經(jīng)。這時起床要喝水,大腸蠕動旺大腸經(jīng)。這時起床要喝水,大腸蠕動旺盛,養(yǎng)成卯時排便的習慣。盛,養(yǎng)成卯時排便的習慣。v辰時 07:0009:00 -胃經(jīng)。胃最活躍,此時一定要吃早餐,胃經(jīng)。胃最活躍,此時一定要吃早餐,每天這時敲胃經(jīng)最好,啟動人體的發(fā)電系統(tǒng)。每天這時敲胃經(jīng)最好,啟動人體的發(fā)電系統(tǒng)。巳時 09:0011:00 -脾經(jīng)。這個時辰要喝至少脾經(jīng)。這個時辰要喝至少6杯水,小口杯水,小口慢飲,讓脾臟處于最活躍的程度。慢飲,讓脾臟處于最活躍的程度。 v午時 11:0013:00-心經(jīng)。此時保持心情舒暢,適當休息或心經(jīng)。此

11、時保持心情舒暢,適當休息或午睡。午睡。v未時 13:0015:00 -小腸經(jīng)。小腸最活躍的時候,故午餐應小腸經(jīng)。小腸最活躍的時候,故午餐應在下午在下午1 時前吃。時前吃。v申時 15:0017:00 -膀胱經(jīng)。膀胱最活躍的時候,是人體最膀胱經(jīng)。膀胱最活躍的時候,是人體最佳排毒時機,適合多喝水。佳排毒時機,適合多喝水。v酉時 17:0019:00-腎經(jīng)。適合休息,少食鹽。腎經(jīng)。適合休息,少食鹽。v戌時 19:0021:00-心包經(jīng)。適宜散步,這時心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包經(jīng)。適宜散步,這時心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最活躍,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這時候敲心包經(jīng),效果最好。最活躍,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這時候敲心包經(jīng),效果最好。v

12、亥時 21:0023:00 -三焦經(jīng)。保持心境平靜。做好睡前準三焦經(jīng)。保持心境平靜。做好睡前準備。備。 穴位保健v腧穴是人體臟腑經(jīng)絡氣血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應點和針灸治病的刺激點。 足三里足三里v為足陽明胃經(jīng)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脛骨外一橫指。v本穴為全身性強壯要穴,也是自古以來養(yǎng)生保健第一大要穴,備受古今養(yǎng)生家、醫(yī)學家們的重視。“若要身體安,三里要常按”、“常灸足三里,賽吃老母雞”等在全國各地流傳俗語。 主治:足三里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風化濕、通經(jīng)活絡、扶正培元、益氣增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有效提高過敏人群對各種過敏源的適應能力。 v胃痛、惡心、嘔吐、食少、消化

13、不良、完谷不化、腹脹、腹痛、腸鳴、泄瀉、痢疾、便秘、疳積、腸炎;v頭痛、 眩暈、失眠、耳鳴、心悸、心慌、虛勞、氣短、氣喘、咳嗽、痰多、中風、水腫;v 下肢萎痹、半身不遂、小腿酸痛、各種過敏性疾病、乳腺炎 。此穴主治甚廣,為全身強壯要穴,針灸可保健,預防中風;又為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常用要穴,對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以及五官科、婦科、皮膚科等多種疾病均有效。v刺激足三里穴對促進脾胃功能、增強人體整體免疫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能預防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便秘、各種過敏性疾病。v一般常用按揉和無痛灸,方便長久刺激穴位。合谷合谷v位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在手背,第一二掌骨

14、之間。其穴可以醒腦開竅、清熱解表、宣肺利竅、鎮(zhèn)靜安神、平肝熄風、疏經(jīng)活絡。自古以來是治療頭面部疾病首選要穴。v實踐證明,合谷穴不僅能治療多種疾病,還能預防腦中風及老年癡呆。合谷穴止痛效果好,是實行針灸麻醉時最常用的穴位。內關內關v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穴位,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在掌長肌腱于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因本穴對心血管功能有明顯的調整作用,可以防治心血管系統(tǒng)的各種疾病,臨床上治療冠心病時常選此穴為主穴,所以內關又被稱為“冠心病的救星”、“心寶”等。 主治: 內關穴的功效是寧心安神、寬胸理氣、和胃止痛、降逆止嘔。刺激內關可以激活心包經(jīng)的氣血,使心包經(jīng)內氣血充盈,從而使心臟得到調養(yǎng),心臟功能得到改

15、善。v心痛、心悸、心慌、眩暈、失眠、中暑、中風、偏癱;v胸悶、煩躁、氣短、哮喘;v 胃痛、脅痛、嘔吐、呃逆;v偏頭痛、肘臂攣痛、手麻。v內關特別是對于心痛、心悸、胸悶、氣短、失眠等病癥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防治各種心臟疾病,影響心臟供血,增強心肺功能?,F(xiàn)多用于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心絞痛、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胃炎、急性膽囊炎、甲狀腺功能亢進、血管性頭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瘧疾等。神闕神闕-臍療臍療v臍,中醫(yī)穴位又稱臍,中醫(yī)穴位又稱“神闕神闕”。它與人體十二經(jīng)脈相。它與人體十二經(jīng)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yī)認為,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yī)認為,肚臍肚臍是心腎交通的是心腎交通的“門戶門戶”。所謂臍療,就是把

16、藥物直接敷貼或用。所謂臍療,就是把藥物直接敷貼或用艾艾灸灸、熱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臍部,激發(fā)經(jīng)絡之氣,、熱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臍部,激發(fā)經(jīng)絡之氣,疏通氣血,調理臟腑,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疏通氣血,調理臟腑,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外治療法v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神闕穴隸屬任脈,與沖脈相交會、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神闕穴隸屬任脈,與沖脈相交會、與督脈相表里。任脈、督脈、沖脈為與督脈相表里。任脈、督脈、沖脈為“一源三歧一源三歧”,三脈經(jīng)氣相通。同時,任脈與督脈周循全身,分別三脈經(jīng)氣相通。同時,任脈與督脈周循全身,分別總督陽脈與陰脈,內聯(lián)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總督陽脈與陰脈,內聯(lián)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內

17、通外聯(lián),承上啟下,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內通外聯(lián),承上啟下,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作用?!澳毌熌毌煛闭沁@一理論的根基。正是這一理論的根基。 v臍療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敷臍、貼臍、填臍、熨臍、臍療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敷臍、貼臍、填臍、熨臍、熏臍、灸臍等熏臍、灸臍等.臍療的原理臍療的原理v 從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看,肚臍皮膚最薄,表皮角從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看,肚臍皮膚最薄,表皮角質也最薄,藥物容易透入。同時,肚臍皮下質也最薄,藥物容易透入。同時,肚臍皮下沒有脂肪組織,臍下腹膜有豐富的靜脈網(wǎng),沒有脂肪組織,臍下腹膜有豐富的靜脈網(wǎng),并有動脈小分支,血管豐富,外用藥物較易并有動脈小分支,血管豐富,外用藥物較易

18、吸收,并能迅速進入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治吸收,并能迅速進入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療的目的。v另外,臍部神經(jīng)末梢豐富,感覺敏銳,通過另外,臍部神經(jīng)末梢豐富,感覺敏銳,通過藥熨、艾灸、電磁、激光等刺激,能通過神藥熨、艾灸、電磁、激光等刺激,能通過神經(jīng)調節(jié)以及神經(jīng)經(jīng)調節(jié)以及神經(jīng)內分泌調節(jié),改善各器官內分泌調節(jié),改善各器官功能治療疾病功能治療疾病。臍療的功效臍療的功效v健康方面:健康方面:快速改善內臟及組織的生理及病理活快速改善內臟及組織的生理及病理活動,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特別對體質較弱、失眠動,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特別對體質較弱、失眠多夢、寒性胃痛、腹瀉者有極好的改善作用。多夢、寒性胃痛、腹

19、瀉者有極好的改善作用。 養(yǎng)生方面:養(yǎng)生方面:微熱的氣流從臍部擴散到整個腹部,微熱的氣流從臍部擴散到整個腹部,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體內毒素的排出,改善睡眠,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體內毒素的排出,改善睡眠,使人精神身體都有無比的輕松、舒適、精力充沛。使人精神身體都有無比的輕松、舒適、精力充沛。 美容方面: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能改善面部蒼白、美容方面: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能改善面部蒼白、暗啞的現(xiàn)象,預防和淡化因循環(huán)不暢引起的色斑、暗啞的現(xiàn)象,預防和淡化因循環(huán)不暢引起的色斑、暗黃等皮膚問題。暗黃等皮膚問題。 治療方面:特殊的給藥方式,治療方面:特殊的給藥方式,使患者氣血充盈,顏容光彩,諸疾不生,體健身輕,使患者

20、氣血充盈,顏容光彩,諸疾不生,體健身輕,延年益壽。延年益壽。 臍療的禁忌臍療的禁忌v有嚴重心血管疾病、體質特別虛弱者,處在懷孕期、有嚴重心血管疾病、體質特別虛弱者,處在懷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過敏性皮膚者,特別是腹部皮哺乳期的女性,以及過敏性皮膚者,特別是腹部皮膚有炎癥、破損、潰爛者均不適合進行臍療。膚有炎癥、破損、潰爛者均不適合進行臍療。v有藥物過敏史者,應避免在用藥時引起過敏。一旦有藥物過敏史者,應避免在用藥時引起過敏。一旦有過敏現(xiàn)象,立刻停藥有過敏現(xiàn)象,立刻停藥, ,并進行對癥處理。并進行對癥處理。v注意保暖。治療不要在室外進行,或者讓臍部對準注意保暖。治療不要在室外進行,或者讓臍部對

21、準風口。風口。v局部加熱,比如艾灸時要特別留意皮膚的顏色改變局部加熱,比如艾灸時要特別留意皮膚的顏色改變和表面溫度,避免溫度過高造成燙傷和表面溫度,避免溫度過高造成燙傷。使用臍療的原則使用臍療的原則v(1 1) 仔細詢問病史,有皮膚過敏者,不宜采用刺激性較強仔細詢問病史,有皮膚過敏者,不宜采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的藥物。 v(2 2) 臍療驗方中一些有毒、峻烈的藥物,如巴豆、甘遂等臍療驗方中一些有毒、峻烈的藥物,如巴豆、甘遂等應慎用。應慎用。 v(3 3) 久病體弱及有嚴重心臟病患者,用藥量不宜過大,敷久病體弱及有嚴重心臟病患者,用藥量不宜過大,敷藥時間不宜過長,病愈即去藥。藥時間不宜過長,病愈

22、即去藥。 v(4 4) 孕婦宜慎用或忌用臍療。孕婦宜慎用或忌用臍療。 v(5 5) 辯證用藥方能提高療效。辯證用藥方能提高療效。 v(6 6) 通常用藥劑量不宜過大,更不應長期連續(xù)用藥。治療通常用藥劑量不宜過大,更不應長期連續(xù)用藥。治療輕癥,病愈則去藥;慢性病或預防保健宜間斷用藥,一般輕癥,病愈則去藥;慢性病或預防保健宜間斷用藥,一般1 12 2天換藥一次,需用藥天換藥一次,需用藥3 3次以上者,每兩次用藥之間要間次以上者,每兩次用藥之間要間歇歇3 37 7小時,每個療程可休息小時,每個療程可休息3 35 5天。天。 v(7 7) 治療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如疼痛、過敏反應、病情加重治療中出現(xiàn)不良反

23、應,如疼痛、過敏反應、病情加重等,應立即去藥。等,應立即去藥。 臍療使用注意事項臍療使用注意事項(1 1) 治療前先消毒,皮膚有破損者,不用臍療方法。治療前先消毒,皮膚有破損者,不用臍療方法。 (2 2) 取仰臥位,充分顯露臍部,用藥后妥當固定,以防藥物取仰臥位,充分顯露臍部,用藥后妥當固定,以防藥物脫落。脫落。(3 3) 臍部皮膚嬌嫩,如藥物刺激性較強,或隔藥灸臍次數(shù)較臍部皮膚嬌嫩,如藥物刺激性較強,或隔藥灸臍次數(shù)較多時,宜在用藥或治療前先在臍部涂一層凡士林,小兒尤應多時,宜在用藥或治療前先在臍部涂一層凡士林,小兒尤應注意。注意。 (4 4) 由于臍療藥物吸收較快,故用藥開始幾天個別患者會出

24、由于臍療藥物吸收較快,故用藥開始幾天個別患者會出現(xiàn)腹部不適或隱痛感,一般幾天后可自行消失,不必緊張?,F(xiàn)腹部不適或隱痛感,一般幾天后可自行消失,不必緊張。 (5 5) 個別患者對用以固定的膠布、傷濕止痛膏等過敏,可暫個別患者對用以固定的膠布、傷濕止痛膏等過敏,可暫停用藥,外涂膚輕松軟膏,待脫敏后繼續(xù)。停用藥,外涂膚輕松軟膏,待脫敏后繼續(xù)。 (6 6)本法用于小兒時應妥善護理,囑其不能用手搔抓或擦拭,)本法用于小兒時應妥善護理,囑其不能用手搔抓或擦拭,以防敷藥脫落。同時小兒肌膚嬌嫩,不宜使用劇性藥物,貼以防敷藥脫落。同時小兒肌膚嬌嫩,不宜使用劇性藥物,貼藥時間也不宜過久。藥時間也不宜過久。 小兒臍

25、療的經(jīng)驗方小兒臍療的經(jīng)驗方v新生兒臍炎:取云南白藥適量,先用生理鹽水將患新生兒臍炎:取云南白藥適量,先用生理鹽水將患兒臍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凈,然后將云南白藥敷在患兒臍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凈,然后將云南白藥敷在患兒臍部,蓋上紗布,再用繃帶包扎好,隔日換藥一兒臍部,蓋上紗布,再用繃帶包扎好,隔日換藥一次。次。v小兒腹瀉:黃連、吳茱萸、丁香、肉桂、蒼術等量小兒腹瀉:黃連、吳茱萸、丁香、肉桂、蒼術等量研末,適量填臍,并以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一次。研末,適量填臍,并以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一次。v功能性遺尿:取鮮蔥白功能性遺尿:取鮮蔥白1010段(兩寸長)與硫黃段(兩寸長)與硫黃1212克,克,搗爛成餅狀,在小

26、兒睡前將藥餅敷于肚臍中,紗布搗爛成餅狀,在小兒睡前將藥餅敷于肚臍中,紗布覆蓋固定。兩日換藥一次,可連用兩周左右。覆蓋固定。兩日換藥一次,可連用兩周左右。小兒臍療的經(jīng)驗方小兒臍療的經(jīng)驗方v小兒便秘:取生大黃適量,烘干后研成細末備用。小兒便秘:取生大黃適量,烘干后研成細末備用。每次取生大黃粉末每次取生大黃粉末1010克,以適量白酒調成糊狀,敷克,以適量白酒調成糊狀,敷于患兒肚臍上,蓋上一塊無菌紗布,并用膠布固定于患兒肚臍上,蓋上一塊無菌紗布,并用膠布固定好,然后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好,然后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1010分鐘。每天換藥一分鐘。每天換藥一次,一般次,一般3 35 5天可見效。天可見效。v小兒厭食: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小兒厭食: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10克,炒萊克,炒萊菔子菔子6 6克,雞內金(炒)克,雞內金(炒)5 5克,共研細粉。上藥加淀克,共研細粉。上藥加淀粉適量,用白開水調成稠糊狀,臨睡前敷于臍上,粉適量,用白開水調成稠糊狀,臨睡前敷于臍上,再用繃帶固定,翌晨取下。每日一次,再用繃帶固定,翌晨取下。每日一次,5 5次為一療次為一療程。不愈者,間隔一周,再行第二療程。程。不愈者,間隔一周,再行第二療程。小兒臍療的經(jīng)驗方v小兒盜汗:取五倍子適量,研細成末備用。小兒盜汗:取五倍子適量,研細成末備用。每晚臨睡前取適量藥末,用溫水調成面糊狀,每晚臨睡前取適量藥末,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