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與解剖學神經系統(tǒng)4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1.gif)
![組織學與解剖學神經系統(tǒng)4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2.gif)
![組織學與解剖學神經系統(tǒng)4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3.gif)
![組織學與解剖學神經系統(tǒng)4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4.gif)
![組織學與解剖學神經系統(tǒng)4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7973e49b-dcd9-43eb-941c-a4b1c9e4367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腦科學,又稱神經科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形成的一門邊緣科學。它融合了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神經解剖學、組織胚胎學、藥理學、精神病學,甚至信息科學來研究人和動物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其目的是揭示人腦的奧秘,防治神經和精神疾患,發(fā)展模擬人腦部分功能的神經計算機。l在當代的生命科學中,腦科學的發(fā)展已令人矚目。曾有人預測,21世紀將是腦科學時代。這種預測并非無稽的臆斷。人類智慧對自然的征服在20世紀已達到登使造極的地步,但對于做為產生智慧源泉的人腦的認識,還遠未完結。迄今為止,對于人腦產生的很多行為,還不能從機能學和形態(tài)學上加以全面解釋;對于人類智慧的集中表現(xiàn)人的思想的產生過程和機制,也都還是“未
2、解之迷”。因此,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人類對自身腦的研究始終是處于科學前沿的地位。l腦科學研究進展的三大里程碑:l1. 神經元學說l2. 神經元興奮過程中的離子通道理論l3. 腦成像技術l腦科學研究進展的十大進展:l1. 電生理學l2. 神經遞質與受體l3. 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發(fā)現(xiàn)l4. 信號轉導系統(tǒng)l5. 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基因調控l6. 神經系統(tǒng)疾病基因的定位l7. 視覺生理學l8. 學習與記憶l9. 腦超微結構的研究l10. 神經網絡理論l神經系統(tǒng)是由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的,它們都是有突起的細胞。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亦稱神經元。神經元數(shù)量龐大,整個神經系統(tǒng)約有1011個,它們
3、具有接受刺激和迅速傳導神經沖動的能力。神經元的突起以特化的連接結構突觸彼此連接,形成復雜的神經通路和網絡。將化學信號或電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給另一個神經元,或傳給其它組織的細胞,使神經系統(tǒng)產生感覺和調節(jié)其它各系統(tǒng)的活動,以適應內、外環(huán)境的瞬息變化。神經膠質細胞的數(shù)量比種經元更多,但不具有神經元的上述特性,它們的功能是對種經元起支持、保護、分隔、營養(yǎng)等作用。l神經元的胞體主要分布在中樞神經內和周圍神經的神經節(jié)內。神經元的突起則組成中樞神經內的神經通路和神經網絡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經。l神經系統(tǒng)通過感受器感受內、外環(huán)境的各種刺激,產生神經沖動,并將這種沖動傳入中樞,經過中樞神經的分析綜合,發(fā)出調整后的信
4、息,通過效應器以產生適應性效應,所以神經系統(tǒng)可調節(jié)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使機體與環(huán)境相適應l神經元(neuron) 是特殊類型的具有胞突的細胞。其形態(tài)多樣,但都可分為胞體和胞突兩部分。l細胞體 神經元的細胞體的形態(tài)和大小有多種類型。如校形、圓形、星形、錐體形等,胞體是神經元代謝和營養(yǎng)的中心。神經元胞體表面有細胞膜,內有細胞質和細胞核。 神經元的細胞膜是可興奮膜,有接受刺激和傳導神經沖動的功能。細胞核大,呈圓形,位于胞體中央細胞質內含尼氏體、神經原纖維和線粒體,還有高爾基復合作、中心體、脂滴、色素等。 l尼氏體 是胞質中的嗜堿性物質,可被苯膠類染料著色。在大型神經元內尼氏體呈塊狀分布,在小型感覺神
5、經元內尼氏體呈顆粒狀分布于周圍電鏡觀察尼氏體由粗面內質網與游離的核糖體組成、尼氏體可合成神經元活動消耗的蛋白質。l神經原纖維 呈細絲束,交織成網。電鏡下是微絲或微管集合成束,分散在細胞質中,神經原纖維具有支持作用,還與蛋白質、化學遞質及離子的轉運有關。l胞突 神經元胞突有兩種:l 樹突 是細胞質向外伸出的樹枝狀突起,大 多數(shù)神經細胞具多條樹突,但有的神經細胞只有一條。樹突內含尼氏體。神經原纖維、線粒體等。樹突的功能是接受其它神經元傳來的沖動,并將沖動傳到胞體。l 軸突 每個神經元只有一條軸突,其長短因神經元類型而異,軸突內的細胞質稱軸漿,內含神經原纖維、線位體及長管狀內質網。軸突從胞體發(fā)出的部
6、分呈圓錐形隆起,稱軸丘,此處無尼氏體。軸突分支少,常有側支與軸突呈垂直分支。末端分支多,形成終未支。軸突的功能是把由胞體發(fā)出的沖動傳到另一個神經元或肌細胞、腺細胞。l 神經元形態(tài)多樣,不僅胞體形狀不同,胞突的長短也不一致。l 1.按胞突的數(shù)目分類l 假單極神經元 只有一個胞突,胞突從胞體伸出后呈“t”形分為兩支,一支分布到其它組織和器官,稱周圍突;另一支進入中樞神經,稱中慪突. 假單極神經元的這兩個分支,按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中樞突是軸突,周圍突是樹突。這種神經元位于腦、脊神經節(jié)內。l 雙極神經元 胞體有二個胞突,從胞體兩端伸出,即一支樹突,一支軸突,如視網膜和嗅粘膜的感覺神經元。l 多極神經
7、元 胞體上有多數(shù)胞突,樹突一般在三條以上,但軸突僅有一條;樹突數(shù)量多可擴大神經元間的聯(lián)系,如腦皮質、脊骰灰質及植物性神經節(jié)的神經元。l 感覺神經元(或傳入n元) 多為假單極神經元。主要位于腦、脊神經節(jié)內,其周圍突的末梢分布在皮膚、肌肉、粘膜等處接受體內、外刺激,將其沖動傳向中樞。l 運動神經元(或傳出神經元) 多為多極神經元,主要位于腦、脊髓和植物性神經節(jié)內,把神經沖動經軸突傳給肌肉或腺體,產生效應。l 中間神經元(或聯(lián)絡神經元) 介于前兩種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多為多極神經元。動物愈進化,中間神經元愈多。人神經系統(tǒng)中中間神經元約占神經元總數(shù)的99,構成中樞內的復雜網絡。l 3.根據神經元傳遞信
8、息所釋放的神經遞質分類膽堿能神經元;腎上腺素能神經元;肽能神經元等。l神經纖維主要由軸突或感覺神經元的長樹突(二者統(tǒng)稱軸索)及包在外表的神經膠質細胞構成。包裹中樞神經纖維的膠質細胞是少突膠質細胞。包裹周圍神經纖維軸突的是雪旺氏細胞,根據包裹軸突的膠質細胞是否形成髓鞘,可分為有髓神經纖維和無髓神經纖維.l有髓神經纖維 軸索外包有一層節(jié)段性的髓鞘和一層施旺鞘(或神經膜)。髓鞘與神經膜是一個神經膜細胞的兩個部分,神經膜是細胞含有細胞質和細胞核的部分,髓鞘是神經膜細胞的細胞膜反復纏繞在軸索周圍形成的多層膜結構。l神經纖維每隔一定的距離,髓鞘便有間斷,此處變窄稱神經纖維節(jié)或郎飛氏結。兩個郎飛氏結之間的一
9、段稱結間段。一個神經膜細胞構成一個結間段的髓鞘和神經膜。電鏡觀察髓鞘是由脂類分子和蛋白分子相互交替作同心園排列,形成明暗相間的板層結構,板層是神經膜細胞的胞膜呈螺旋形卷繞軸索形成的。暗板層密度大,由神經膜細胞二層胞膜中間的蛋白分子層組成;明板層密度小。由神經膜細胞二層胞膜中間的脂類分子層組成。構成髓鞘的細胞膜沒有鈉泵和離子通道。這樣使有髓鞘包裹的軸突部分離子不能通過.無髓神經纖維 軸索外面沒有髓鞘,僅被神經膜所包裹,神經膜細胞連續(xù)地包在軸索外表,無髓神經纖維無神經纖維節(jié),植物性神經的節(jié)后纖維、嗅神經或部分感覺神經纖維屬于無髓神經纖維。l神經末梢是周圍神經纖維外圍突的終未部分。神經元通過神經末梢
10、與器官和組織發(fā)生聯(lián)系,把動物體內外的刺激傳遞給神經元,或者把神經元上的沖動傳到其它組織。l感覺神經末梢l感覺神經末梢是感覺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周圍突的終未部分,該終未與其它結構共同組成感受器, 感受器能接受內、外環(huán)境的各種刺激,并將刺激轉化為神經沖動,傳向中樞。l外感受器 主要分布在體表皮膚,感受外來的各種刺激,如冷、熱、痛、觸、壓等。l內感愛器 主要分布于體內臟器和血管壁,感受來自內臟和血管的刺激。l本體感受器 分布在骨骼肌、關節(jié)及肌腱,接受來自這些部位的刺激l1. 游離神經末梢 是一種 結構較簡單的神經末梢,較細的有髓或無髓神經纖維失去雪旺氏細胞,終未段反復分支直接穿行于組織細胞之間分布
11、于皮膚的表皮、粘膜上皮、漿膜、肌膜以及結締組織等處。主要機能是感受冷、熱、輕觸和疼痛刺激。l2.觸覺小體 呈卵圓形,周圍包有結締組織被囊,被囊內含有橫列的扁平細胞觸覺細胞。有髓神經纖維進入被囊前先失去髓鞘,進入被囊后,軸突分成細支盤繞在觸覺細胞之間。觸覺小體分布在皮膚真皮、手指掌側的皮膚內最多、觸覺小體的功能是感受觸覺,其數(shù)量可隨年齡增長漸減。l3. 環(huán)層小體 呈園 或卵園形小體,被囊由多層同心圓排列的扁平細胞組成,小體中央有一條均質狀的圓柱體。有髓神經纖維進人被囊前先失去髓鞘,裸露的軸索進入被囊后,穿行于小體中央的圓柱體內。環(huán)層小體分布很廣,在手掌、足跖的真皮深層較多、還分布于骨膜、胸膜、腹
12、膜及胰腺等處。環(huán)層小體的功能是感受壓覺和振動刺激。l4. 肌梭 肌梭是分布在骨骼肌內的梭形小體,肌梭表面包有結統(tǒng)組織被囊,被囊內有若干條細小的骨骼肌纖維稱梭內肌纖維。梭內肌纖維的中段胞漿較多,肌原纖維較少,有些肌纖維細胞核集中或成串排列在肌纖維中段,線粒體豐富。感覺神經纖維進入肌梭時,失去髓鞘,其軸突細支包統(tǒng)在梭內肌纖維中段。肌梭內也有運動神經末梢分布在梭內肌纖維的兩端。肌梭是一種本體感受器,主要感受肌纖維的伸縮變化,在調節(jié)骨骼肌的活動中起重要作用l1軀體運動神經末梢 是分布到骨骼肌的運動神經末梢。神經元的胞體位于脊髓灰質前角或腦干,軸突離開中樞神經后成為傳出神經纖維,有髓運動神經纖維接近肌纖
13、維時失去髓鞘,其軸突反復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狀終未與一條骨骼肌纖維建立突觸連接,此連接區(qū)域是卵圓形板狀隆起,所以稱運動終板或神經肌肉連接.在電鏡下,運動終板處的肌纖維含豐富的肌漿,有較多的細胞核和線粒體,肌纖維表面凹陷成淺槽,軸突終末嵌入淺槽內.槽底肌膜即突觸后膜又凹陷成許多深溝和皺褶,使突觸后膜的表面積增大。突觸后膜上有乙酰膽堿n型受體。軸突終末與肌膜之間的間隙為突觸間隙,與肌膜相對的軸膜是突觸前膜,它富含電位門控鈣通道,軸突終未內有大量圓形的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乙酰膽堿,還有許多線粒體和一些微管、微絲等。 神經沖動傳到運動終板時,引起鈣通道開放,ca+進入軸突終未內,促使突觸小泡與實觸
14、前膜接觸,并藉出胞作用釋放其內的乙酰膽堿到突觸間隙。后者與肌膜(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引起鈉通道開放,大量na+ 進入肌漿內。使肌膜兩側離子分布發(fā)生變化而產生興奮,從而引起肌纖維的收縮。2內臟運動神經末梢 是分布到內臟平滑肌、心肌和腺上皮細胞等處的運動神經末梢。內臟運動神經屬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節(jié)前神經元胞體位于脊髓灰質側角或腦干,節(jié)后神經元胞體位于植物性神經節(jié)或神經叢,后者發(fā)出節(jié)后纖維分布到內臟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體,其軸突終未分支常呈串珠樣的膨體與效應細胞建立突觸聯(lián)系。內臟運動神經末梢可將中樞發(fā)出的指令傳遞給內臟平滑肌、心肌或腺上皮細胞,引起平滑肌、心肌的收縮和腺細胞的分泌。l突觸是神經元與神
15、經元之間的機能接觸點,是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非神經細胞之間的一種特化的細胞連接,通過它的傳送作用實現(xiàn)細胞與細胞間的通訊。神經系統(tǒng)由大量的神經元組成,其機能活動依賴于這些神經元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一個神經元發(fā)出的沖動可傳遞給多個神經元,同樣一個神經元可接受多個神經元傳來的沖動。神經元之間的接觸方式有多種,最常見的有:l軸樹突觸:一個神經元的軸突終未與另一神經元的樹突接觸。l軸體突觸:一個神經元的軸突終未與另一神經元的胞體接觸。l軸軸突觸:一個神經元的軸突終未與另一神經元的軸突接觸。突觸的結構 包括突觸前成分、突觸間隙和突觸后成分三部分。突觸前、后成分彼此相對的細胞膜分別稱為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二者之間寬約15一30nm 的狹窄間隙為突觸間隙。突觸前后膜均比一般細胞膜略厚,這是由于其胞質面附有一些致密物質、在突觸扣結內含許多突觸小泡,還有少量線粒體和神經原纖維等. 突觸小泡內含化學物質稱神經遞質,不同的神經元,其突觸小泡含的化學物質不同,如軀體運動神經末梢的突觸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多功能數(shù)字功放式調音臺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污泥脫水機LD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智能定時電源控制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頭枕導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印刷用膠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UPVC內螺三通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增白潤紅營養(yǎng)霜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安保外包合同終止協(xié)議書
- 建筑該工程施工安全合同協(xié)議書
- 寵物運輸?shù)缆愤\輸協(xié)議范本
- 中國旅游地理(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數(shù)字貨幣的匿名性與反洗錢
- 門脈高壓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療課件
- 民航保密培訓課件
- 血庫輸血培訓課件
- 詩詞寫作入門
- 學校教育中的STEM教育模式培訓課件
- 電器整機新產品設計DFM檢查表范例
- 樁基礎工程文件歸檔內容及順序表
- 《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3450-2019)
- 不同產地半夏總生物堿含量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