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壓鑄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2頁
壓鑄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3頁
壓鑄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4頁
壓鑄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壓鑄模具設計說明書專 業(yè):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 班 級: 學生姓名: 學 號: 指導教師: 壓鑄模具設計說明書一、 設計內容1、 帶澆鑄系統(tǒng)的鑄件圖設計2、 模具型腔部分設計二、 壓鑄機的選擇 鑄件材料:鋁合金 沖頭直徑d=40 鑄件體積V1=3.14x120x28 ­3.14x108x20=133387.2 壓射力 Fy=Py/4=94200N 壓射比 p=75 L為壓射室長度350 沖頭直徑d=40壓射室合金溶液體積:V3=L/4=439600 充滿度 =60.7%鑄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澆注系統(tǒng)與溢流槽的面積取鑄件的30%) A=A1(1+0.3)=18812 脹模力 F=p

2、A=75x18812=1410900N合模力(鎖模力)實際壓鑄時要率大于脹模力三、 澆鑄系統(tǒng)的設計鑄件的平均壁厚 b=7.6mm填充時間t=0.2s (查鑄造手冊) 填充速度v=30m/s(查鑄造手冊)鋁合金的密度取澆注金屬液的重量G=G1(鑄件重量)+G2(澆注系統(tǒng)和溢流槽的重量)G1=V1=320.2g G2=10%G1=32g G=352.3g1)內澆口的尺寸內澆口的截面積Ag=K=4.0x=78.4內澆口深度D=2mm 則寬度C=39.540mm(取整)2)橫澆道的尺寸橫澆道的截面積取Ar=3Ag(查鑄造手冊) 深度Dr=9.710mm(查鑄造手冊) 則寬度Cr=24.324mm(查鑄

3、造手冊) 橫澆道長度L1xCr=40mm 取L=50mm(查鑄造手冊)橫澆道設計成扇形橫澆道3)直澆道的尺寸沖頭直徑d=50澆口套尺寸如圖(查鑄造手冊)4)溢流槽的設計參照鑄造手冊:全部的溢流槽的溢流口截面積的總和An應等于內澆口截面積Ag的60%70%取An=0.7Ag=0.7x78.455設計3個弓形溢流槽 每個溢流口的截面積為20 查鑄造手冊溢流槽推薦表 取溢流槽深度為h=1mm 寬度b=20mm溢流槽主要尺寸如表R/mmH/mma/mmc/mmh/mmA/mmb/mmB/mmFy/Vy/10861119.620407.923.92四、 分型面的設計分型面設計成直線單分型面五、 成型零件

4、的設計成型零件主要指型腔(鑲塊)和型芯1) 型腔壁厚查鑄造手冊推薦表 取側壁h=30mm 底厚H=30mm整體式型腔主要尺寸如圖2) 型芯主要尺寸如圖3)導柱與導套六、 推出機構的設計1)推出距離為 SH+K=20+4=24(k為安全值) 取S=252)推出力為 F=F1() F1=Ap A型芯被包緊部位的表面積 p鑄件對型芯的包緊力 鋁合金去1012MPa 鑄件與型芯的摩擦因子(=0.20.25) 型芯成型部位的脫模斜度1、推板2、推板固定板3、 頂桿與復位桿4、 推板導套與導柱七、 模體機構零件的設計1) 動、定模套板的設計查鑄造手冊套板邊框厚度推薦表AxBh<160x5080mm定模套版動模套板2)動模支承板的設計 查鑄造手冊套板邊框厚度推薦表 支承板總受力既是合模力 F=Ap=75x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