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名詞術(shù)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六)_第1頁
詩、詞、曲名詞術(shù)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六)_第2頁
詩、詞、曲名詞術(shù)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六)_第3頁
詩、詞、曲名詞術(shù)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六)_第4頁
詩、詞、曲名詞術(shù)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詩、詞、曲名詞術(shù)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6)【極煉如不煉】清代評論家劉熙載在藝概中提出的主張。他說 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人籟惡歸天籟矣。明確提出 極煉 和 不煉 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單純的 煉,太露痕跡,只有 極煉 達 到 不煉 的程度,才能算達到藝術(shù)的極致。【我手寫吾口】清代詩人黃遵憲提出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他主要 針對清代詩壇情況,特別是同治、光緒朝代的擬古作風而提出的,要 求運用口語創(chuàng)作詩歌。這是時代發(fā)展決定的?!疽饩场课覈诺湓娬撝兄匾睦碚撝?。它主要是關(guān)于詩歌中的形象問題,也就是詩人主觀情感與客觀世界之間的相互融會, 構(gòu) 成主客觀統(tǒng)一的形象體系問題。實際上也就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特別是詩

2、歌創(chuàng)作)中的主體問題。中國古典詩論,從 言志 緣情 開創(chuàng)的,都 是著眼于詩人主觀的內(nèi)心世界,即便是山水詩等,也強調(diào)主觀對于客 觀的關(guān)照關(guān)系,在詩篇中強調(diào)內(nèi)在與外界的溝通、融合。這就是意境的基礎(chǔ)。在這基礎(chǔ)上,發(fā)揮詩人的主觀獨創(chuàng)作,深入體會外界的本質(zhì)i特征,求得新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有我 無我】清代評論家王國維提出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主要 論點。有我 是指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就是說作者主 觀的感情,移到客觀事物上,再由作者將這主客觀形成的情感物、物 因情遷,統(tǒng)一的形象表現(xiàn)在作品之中。無我 是指 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這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 無我,而是指 將我化成物,使之與相同一,表

3、現(xiàn)在作品中,只有 物 而不含主 觀的感情了。實際上它不能是 無我 的。這種 物 我 同一理論,最 早可推溯到古代印度奧義書中的 梵我一致的理論?!疚镂覠o間】清代評論家劉熙載所提出的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 物 是 指客觀世界,我 是指詩人的主觀世界。他認為這兩者之間是有同一 性的,我 有可能完善的反映客觀之物。當兩者統(tǒng)一時,就能創(chuàng)作出 優(yōu)秀的詩篇?!靖襞c不隔】清代評論家王國維提出的判斷境界優(yōu)劣的標準。不隔是好的境界。不隔就是指客觀世界和作者主觀世界, 乃至讀者的 精神感受這三者之間是相互貫通,相互觀照、對應。要做到一點,就需要真誠的認識和高明的技巧?!舅难栽姟吭婓w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我國古

4、 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盛行于春秋以前。它集中地保存在我國最 早的一部詩歌部集詩經(jīng)之中。東漢以后,五七言詩興起,此詩體 漸趨衰落,唐以后四言詩則少見?!掘}體】即楚辭體,詩體名。起于戰(zhàn)國時楚國,以屈原的離 騷為代表作。此類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 自由,多用 兮字以助語勢,文采絢麗,語言優(yōu)美,抒情成份較濃, 富于浪漫氣息。后世把這種形式的詩歌稱之為騷體?!緲犯吭婓w名。樂府原是音樂官署,漢武帝(劉徹)時始建,掌管朝會游行所用 的音樂,兼采民間詩歌和樂曲。后來把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所采集、 創(chuàng)作的樂歌,稱之為樂府詩,簡稱樂府。魏晉及其以后的詩人模仿樂 府古題的作品,雖不入樂,也稱

5、為樂府或擬樂府。宋元以后的詞、曲, 因為是入樂的,有時也稱為樂府?!竟艠犯恐笣h、魏、晉、南北朝的樂府詩。后代摹仿其體制的作品,有時也稱古樂府?!靖栊小抗糯姼璧囊环N。漢魏南北朝樂府詩,題名為 歌、行 的頗多。漢代題用 行 者較多,如隴西行、婦病行等。南北朝 題用歌者較多,如子夜歌、瑯哪王歌等。文人擬樂府的作品, 詩題也常標以 歌、行。歌、行 有時在詩題中連用,如漢樂府 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擬作的怨歌行。歌、行 名稱雖不同, 但并無嚴格的區(qū)別,當兩者連用時,則作為一種詩體名稱。歌行體的 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歌 行體的詩,題目并不一定都標上 歌行 的字樣?!?/p>

6、古風】詩體名, 即 古體詩、古詩。風,即詩歌的意思,是由詩經(jīng)中的國風 而引申出來的。唐代及其以后的詩人作古體詩,還有以 古風 作詩題 名的,如唐李白有古風五十九首?!竟朋w詩】亦稱 古詩、古風。詩體名。與古體詩相對稱, 產(chǎn)生較早。每首句數(shù)不拘,句式有三、四、五、六、七言和雜言等形 式,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較多。不講求對仗、平仄等格律,用韻比 較自由?!竟旁姟?、古代的詩,如文選中收錄的古詩十九首因不能確定作者和寫作年代,故稱古詩。2、古體詩的簡稱。參見 古 體詩?!窘w詩】亦稱 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 通稱,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它的句數(shù)、字數(shù)、平仄和用韻等都有嚴格 的規(guī)定。此名是唐

7、人的說法,后人沿用?!拘麦w詩】指南朝齊武帝永明時期所形成的詩體, 又稱永明體。 當時的詩歌創(chuàng)作,特別注重聲律對仗,同漢、魏、兩晉的詩歌比較, 在形式上有了顯著的區(qū)別,因而稱之為新體詩。它是我國格律詩產(chǎn)生 的開端。參見永明體條?!靖衤稍姟吭姼璧囊环N。形式有一定的規(guī)格,音韻有一定的規(guī) 律,若有變化需按一定的規(guī)則。中國古典格律詩中常見的形式有五、 七言絕句和律詩,詞、曲每調(diào)的字數(shù)、句式、押韻都有一定的規(guī)格, 也可稱為格律詩?!韭稍姟吭婓w名,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嚴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每首八句、四韻或五韻。第二、四、六、八句 押韻,首句或押或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不許換韻。中間第三句與第

8、四句、第五句與第六句,一般必須對仗。每一句各字的平仄都有規(guī)定。 分五言、七言兩體,簡稱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凡一首詩超過十 句的,稱之為排律?!九怕伞吭婓w名,又名長律,近體詩的一種,是律詩定格的鋪 排延長,故名。每首至少十句,多至二百句以上,句數(shù)必須偶數(shù)。除 首、末兩聯(lián)外,上下句都需對仗。排律一般是五言,往往在題目上標 明韻數(shù),如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救嵚伞柯稍姷囊环N。每首六句,隔句押韻,共三個字押韻。 如李白送內(nèi)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 春云母碓,風扣石榴花。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窘^句】即 絕詩,亦稱 截句、斷句,詩體名。截、斷、 絕均有短截義

9、。每首四句,或用平韻,或用仄韻。始于南朝齊梁新體 詩,如玉臺新詠即載有 古絕句。唐代通行的為律絕,屬于近代 體詩的一種,平仄和押韻都有規(guī)定。以五言、七言為主。亦有少量六言的,稱六絕,但未通行【五言詩】詩體名。每句五字,有五古、五律、五絕、五排之 別。起于漢代,魏晉至隋唐,大為發(fā)展,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的主要 形式之一。舊時以古詩十九首和蘇武、李陵河梁贈答古體五 言詩之始?!玖栽姟吭婓w名。全篇每句六字。南朝梁任昉文章緣起 稱西漢谷永有六言詩,文選 左思詠史李善注說西漢東方朔已 有六言詩,其詩均不傳。今所見以漢末孔融的六言詩為最早。唐人也 有偶然寫六言詩的,如王維的田園樂七首、顧祝的過山農(nóng)家。 有古體、今體之分,但均不甚流行?!酒哐栽姟吭婓w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有七古、 七律、七絕等。舊說始于詩、騷,或說起于漢武帝拍梁臺詩 (見 柏梁體)近人多以為起于漢魏,至六朝而趨于興盛,到了唐代, 大為發(fā)展。它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魏曹丕的燕歌行 為現(xiàn)存較早的純粹七言詩?!倦s言詩】詩體名。古體詩的一種,詩中句子長短不齊,無一 定標準,短句僅一字,長句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