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史》歷年真題參考答案_第1頁
《中國行政史》歷年真題參考答案_第2頁
《中國行政史》歷年真題參考答案_第3頁
《中國行政史》歷年真題參考答案_第4頁
《中國行政史》歷年真題參考答案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0年 1 月中國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 分,共 25 分 ) 1.b 2.c 3.b 4.b 5.a 6.b 7.d 8.b 9.a10.d 11.a12.b 13.a14a15.d 16.c 17.d 18.b 19.d 20.b 21.b 22.c 23.c 24.a25.a 二、多項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1.acd 2.cd 3.abcd 4.acde 5.abc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3 分,共 15 分 ) 31.世卿世祿制見 p32 32.六部見 p90 33.保甲制見 p197 34.超責(zé)任內(nèi)閣見 p2

2、89 35.區(qū)公署見 p324 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6 分,共 30 分 ) 36.簡述夏商西周時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跡對君主權(quán)力的影響。見p27 37.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政權(quán)對地方行政體制進行調(diào)整的主要表現(xiàn)有哪些? 見 p75-76 38.簡述明清兩代督撫的區(qū)別。見p3194 39.簡述近代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演變的歷程。見p216-217 40.抗日民主政權(quán)的行政執(zhí)行對于今天的借鑒意義有哪些? 見 p394 五、論述題 (本大題共2 小題,每小題10 分,共 20 分 ) 41.試述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運動的主要內(nèi)容及對后世封建國家行政管理的影響。見 p40-41 42.試述工農(nóng)民主政

3、權(quán)行政體制的特點。見 p375 2009 年 10月中國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 分,共 25 分 ) 1.c 2.d 3.c 4.b 5.a 6.d 7.a8.c 9.d 10.b 11.c 12.b 13.a14c 15.d 16.a17.d 18.d 19.b 20.c 21.c 22.b 23.a24.b 25.a 二、多項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1.ab 2. de 3.acd 4. de 5. bc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3 分,共 15 分)31. 北面官制 (見 p132) 32. 世選 ( 見 p137) 3

4、3. 巡狩 ( 見 p29) 34.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見 p324) 35. 行政三聯(lián)制 ( 見 p349) 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6 分,共 30 分)36. 簡述造成五代時期行政執(zhí)行隨意性和混亂性的原因。( 見 p113) 37. 元代對地方官考核所依據(jù)的標(biāo)準是什么?( 見 p156) 38. 簡述清末行政官員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 見 p260) 39. 簡析明代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關(guān)系。( 見 p163) 40. 抗日民主政權(quán)中群眾民主監(jiān)督的形式有哪些?( 見 p398) 五、論述題 (本大題共2 小題,每小題10 分,共 20 分)41. 試評析唐代差遣任職法。

5、( 見 p104) 42. 試分析“行憲國大”后,南京政府行政決策體制和決策方式發(fā)生的變化。( 見 p365) 2008 年 10月中國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 分,共 25 分 ) 1.c 2.d 3.c 4.b 5.a 6.d 7.a8.c 9.d 10.b 11.c 12.b 13.a14c 15.d 16.a17.d 18.d 19.b 20.c 21.c 22.b 23.a24.b 25.a 二、多項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1.ab 2. de 3.acd 4. de 5. bc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3 分,共 1

6、5 分 )31.中央設(shè)計局 ( 見 p76)32.弼德院 ( 見 p3134)33.考滿 ( 見 p187)34.猛安、謀克制(見 p237)35.二府三司制 ( 見 p313)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6 分,共 30 分 ) 36.簡述中國封建中央集權(quán)行政管理體制中調(diào)節(jié)君主專制弊端的機制。( 見 p17)37.簡述近代中國行政管理的主要特點。( 見 p59)38.簡述“百日維新”期間的行政執(zhí)行遇到的主要阻力。( 見 p160)39.簡述抗日民主政權(quán)在行政執(zhí)行方面值得借鑒的主要經(jīng)驗。( 見 p332)40.簡述中書門下政事堂與唐初政事堂的主要不同之處。( 見 p415)五、論述題

7、 (本大題共2 小題,每小題10 分,共 20 分 ) 41.試述秦漢中央政府管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靈活方式。( 見 p40)42.具體分析“行憲國大”前后南京政府行政決策體制的異同。( 見 p254)2007 年 10月中國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 分,共 25 分 ) 1.c 2.b 3.c 4.b 5.c 6.c 7.b 8.b 9.a10.c 11.d 12.d 13.d 14b 15.a 16.c 17.c 18.d 19.b 20.a 21.c 22.c 23.c 24.c 25.c 二、多項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1.cde 2.ac

8、 de 3.ade 4. acd 5. bcde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3 分,共 15 分 ) 31.宗主督護制 ( 見 p78)32.二府三司制 ( 見 p114)33.北洋政府的甄別制度( 見 p313)34.幕僚長制 ( 見 p350)35.各界代表會 ( 見 p410)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6 分,共 30 分 ) 36.簡述漢代官員的主要選拔制度。( 見 p67)37.簡述隋唐時期選拔官員的途徑。( 見 p102)38.簡述近代中國行政管理的發(fā)展趨勢。( 見 p226)39.簡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南京政府行政執(zhí)行的主要困難。( 見 p366)40.簡述

9、人民民主政權(quán)在干部考核和獎懲方面的主要特點。( 見 p416)五、論述題 (本大題共2 小題,每小題10 分,共 20 分 ) 41.試述清朝官員選拔制度的多樣性。( 見 p208)42.試述蘇區(qū)政府的行政監(jiān)督體系。( 見 p380)2006 年 10月中國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 分,共 25 分 ) 1.a2.b 3.c 4.d 5.b 6.a7.b 8.c 9.d 10.a 11.c 12.d 13.b 14b 15.d 16.c 17.a18.a19.b 20.c 21.d 22.a23.b 24.d 25.c 二、多項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1.abcde 2.ade 3.abcd 4. abcde 5.a bcd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3 分,共 15 分 ) 31.內(nèi)外服制(見 p23) 32.三公宰相制見 p51) 33.磨勘制度(見 p128) 34.百日維新 (見 p236) 35.超責(zé)任內(nèi)閣 (見 p289) 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6 分,共 30 分) 36.簡述清末官員任用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見 p260) 37.簡述近代中國行政管理的發(fā)展趨勢。(見 p226) 38.簡述南京臨時政府行政建制的顯著特點。(見 p265) 39.簡述宋代為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