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選考)高中政治總復習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精練(含解析)(必修3)_第1頁
(浙江選考)高中政治總復習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精練(含解析)(必修3)_第2頁
(浙江選考)高中政治總復習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精練(含解析)(必修3)_第3頁
(浙江選考)高中政治總復習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精練(含解析)(必修3)_第4頁
(浙江選考)高中政治總復習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精練(含解析)(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選考)高中政治總復習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精練(含解析)(必修3)我們的中華文化一、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寫T,錯誤的寫F)1. 漢字的出現(xiàn),標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F )2.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說明不同的自然條件決左不同的區(qū)域文化。(F )3. (2019 溫州十校聯(lián)考)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T)4. 我國古代科學技術一直處于世界的前列。(F )5. (2019 溫州十校聯(lián)考)中華文化兼收并蓄就是吸收、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F)二、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6.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早在2

2、000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提岀“人 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的觀點。這表明中華文化() 薪火相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獨領風騷A. B. ®C.D.答案:A7.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漢字體系至少在我國商代的中后期已經形成,已經經 歷了三千多年的發(fā)展演變,是中國古代智者貢獻給人類的一份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世界 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這表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傳 漢字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漢字是展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標志 漢字發(fā)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A. B. ®®C.D.解析:選A。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作為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

3、的文化財富, 正確。中國古代建筑是展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標志,錯誤。文字發(fā)明標志著人類進入 文明時代,錯誤。8. 新中國成立以后,規(guī)模最大、范用最廣、展品最精的"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國家圖 書館舉行,近400種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關史書典籍的說法正確的是()A. 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唯一見證B. 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C. 史書典籍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D. 史書典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解析:選B。漢字與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A錯誤。文字的出現(xiàn)標志人類 進入文明時代,C錯誤。慶祝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錯誤。9. (2019 溫州模

4、擬)浙江省利用自身擁有的豐富文化資源,積極打造特色文化小鎮(zhèn):杭 州上城南宋皇城小鎮(zhèn)、麗水蓮都擁有千年古堰文化的古堰畫鄉(xiāng)小鎮(zhèn)、因秦始皇大將蒙恬制作 湖筆而聞紅的湖州南潯湖筆小鎮(zhèn)通過眾多的特色文化小鎮(zhèn),我們看到了()A. 中華文化歷經滄桑而頑強生存B. 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C. 中華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D. 中華文化的求同存異與兼收并蓄解析:選B?!澳纤位食恰薄扒旯叛呶幕钡?,表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皇城”小 鎮(zhèn)、“畫鄉(xiāng)”小鎮(zhèn)、“湖筆”小鎮(zhèn)等,表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B符合題意。A、D說法在材料 中均沒有體現(xiàn),排除。中華文化經歷過衰微的過程,C說法不恰當,排除。10. 初到臺灣的大陸游

5、客,常會因臺灣民眾把“花生”叫“上豆”,把“熊貓”叫'貓 熊”,把"公共汽車”叫“公車”,把“窩心”解釋為“溫馨、貼心”,而引發(fā)一些“美麗 的誤會”。兩岸民眾對詞語使用的差異反映了()A.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B. 中華文化底蘊厚重C.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解析:選C。題干說明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區(qū)域有不同的 文化,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題干材料均未體現(xiàn)。11.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庫門”、廣東的“圍村”、陜西的“窯洞”、福建 的"上樓”等民居建筑都與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民俗民風息息相關,特色鮮明、

6、異中有同,是 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財富。這說明()A. 文化的差異性是由各地千差萬別的自然條件決泄的B. 各具特色的區(qū)域文化蘊涵著中華文化的共性C. 中華文化呈現(xiàn)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D. 區(qū)域文化相互借鑒而日趨同一解析:選B。本題考査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和區(qū)域性。A混淆了文化的決左因素和彫響因素: 不同區(qū)域的建筑文化“異中有同”體現(xiàn)了 B:材料強調的是中華文化的區(qū)域性而非民族性,C 不符合題意:D錯在"日趨同一”,且材料沒有涉及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問題。12. (2019 嘉興期末檢測)南方的雨,下得纏綿、溫柔、纖細、持久,像南方少女的愛,羞羞答答。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暢、干脆,像

7、北方小伙的情,熾烈如焰。關于雨的不同描寫形象地說明了() 一方文化決泄一方文學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文化 地理環(huán)境影響文化愛情是南北文化的主題B.A.C.解析:選B。對南北方雨的不同描寫反映岀文化的地域性差異,即一方水上養(yǎng)育一方文化, 故入選。一立的經濟、政治決泄一泄的文化,排除??浯罅藧矍樵谀媳蔽幕械牡?位,排除。13. 柯爾克孜族姑娘的民族舞圣湖之戀,仮族姑娘熱情奔放的甩發(fā)舞,朝鮮族姑 娘婉轉悠揚的歌曲金達萊“和諧中華第三屆民族之花選拔活動”評選出的56位“民 族之花”代表在北京展示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藝節(jié)目。由此可見() 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借鑒與融合中走向世界 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

8、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華文化呈現(xiàn)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A.B. ®C.D.解析:選C。題干材料未涉及中華文化泄向世界,不選;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不選:“柯 爾克孜族姑娘的民族舞圣湖之戀歌曲金達萊” “56位'民族之花代表在北京 展示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藝節(jié)目”等體現(xiàn)了。14.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中華文化具有巨大 包容性的積極意義在于()有利于與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和諧相處、相互交流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 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使中華文化始終處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 中居于統(tǒng)率地位同化其

9、他民族文化,使中華文化更加發(fā)揚光大A.B. ®C.D.解析:選A。的說法不符合實際,不選:中“同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說法錯誤,不選: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與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 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因此符合題意,入選。故選A項。15. 旗袍,源自滿族旗人的長袍,后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并結合了西式 裙裝的配伍形式,被視為20世紀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設計典范。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個性也有共性 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不同文化在借鑒吸收中逐漸趨同A.B. ®®C.D.解析:

10、選A。本題題眼是"旗袍被視為20世紀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設計典 范”。題眼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個性也有共性,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故當選: 慶祝民族丹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錯誤:不同文化應交流、借鑒、吸收,但不可能趨 同,錯誤。16. 福建的古老劇種莆仙戲是在吸收京劇、閩劇、昆劇等“百戲”精華的基礎上發(fā)展成 的戲曲聲腔。該劇種的形成表明()A. 各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異彩紛呈B. 文化發(fā)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點C.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具有包容性D. 發(fā)展文化需要全而繼承傳統(tǒng)文化解析:選C。莆仙戲是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百戲”精華的基礎上而形成的,是中華 傳統(tǒng)文化具有包容性的體現(xiàn),C

11、符合題意;材料強調莆仙戲是在吸收英他劇種精華基礎上形成 的,而非各具特色的文化藝術,A排除:我國的文化發(fā)展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B錯誤;對傳統(tǒng)文化要堅持批判繼承,D錯誤。17. 皮影戲又稱“燈影戲”,這門比京劇還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藝術,將繪畫、刻 紙、說唱、戲曲等融為一體,被譽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戲的發(fā)展歷程表明()A. 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B. 包容性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C. 傳統(tǒng)文藝對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有持久影響D. %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解析:選Bo皮影戲被譽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活化石”,說明中華文

12、化源遠流長,“將繪 畫、刻紙、說唱、戲曲等融為一體”,說明源遠流長得益于英特有的包容性,B項符合題意。 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A項錯誤:C、D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 除。18. 漢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語言文字,英中許多詞匯源于少數民族語言,如''胡 同”來自于蒙古語,'悖?!?“薩其馬”來自于滿語。許多民族樂器在漢語稱謂上也多是采用 少數民族語音的諧音。這表明()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必然過程 漢語言文化的發(fā)展得益于它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推廣普通話有助于中華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發(fā)展 不同民族的語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間的文化差異A.

13、B. ®®C.D.解析:選A。材料說明了在中華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包容性是中華文化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觀點符合題意。推廣普通話不能促進中華各民族文化 的多樣性發(fā)展,說法錯誤;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不可能消除,我們應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說法錯誤。三、綜合題19. 中醫(yī)產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醫(y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xiàn)了解剖和醫(yī)學 分科,已經采用“四診”。唐代的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并結合自身的經驗,收集了 5 000 多個藥方。兩宋時期,設立了翰林醫(yī)學院,醫(yī)學分科接近完善。近年來,中四醫(yī)相互補充、 取長補短,中醫(yī)獲得了新的發(fā)展。隨著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中

14、醫(yī)藥文化的復興迎來了一次重 大機遇。請結合中醫(yī)的發(fā)展過程,談談你對中華文化的認識。答案:(1)中醫(yī)產生于原始社會,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2) 中醫(yī)經過歷代發(fā)展逐漸完善,說明中華文化一脈相傳。(3) 中醫(yī)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出現(xiàn)多種治療手段、分科逐漸完善,說明中華文化博大精 深。(4) 中西醫(yī)相互補充、取長補短,使中醫(yī)獲得新的發(fā)展,說明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 于促進中華文化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20. 宣紙是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書畫用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安徽涇縣的宣紙頗負盛名,宣紙制作技藝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 表作需錄。宣紙得冬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淸,興于今,傳承千年從

15、未間斷,享有“千 年壽紙”的美譽。由于宣紙有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 譽。材料二宣紙從原料制作到成紙歷時兩年多、100多道工序。宣紙按加工方法分為原紙和 加工紙。按紙張泅墨程度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熟宣是采用特種再加工技術形成更多花 色品種的加工宣紙,分蠟宣、磯宣、色宣、色磯宣等百余種。書法和寫意畫用生宣,工筆畫 用熟宣。(1) 結合材料一,說明中華文化的特點。(2) 結合材料一、二,分析安徽涇縣宣紙的文化價值。解析:第(1)問,審讀材料,根據關鍵信息“宣紙得名于厲,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淸,興 于今,傳承千年從未間斷”可以得出材料一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第(2)問,可從 宣紙制作技藝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宣紙制作工藝作為傳統(tǒng)文化對傳承中華文明 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