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穩(wěn)定與金融脆弱性分析(doc 13)_第1頁
財政穩(wěn)定與金融脆弱性分析(doc 13)_第2頁
財政穩(wěn)定與金融脆弱性分析(doc 13)_第3頁
財政穩(wěn)定與金融脆弱性分析(doc 13)_第4頁
財政穩(wěn)定與金融脆弱性分析(doc 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財政穩(wěn)定與金融脆弱性分析 一、財政穩(wěn)定對發(fā)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一)財政穩(wěn)定與利率自由化麥金農(1997)指出,金融自由化改革實踐受挫并不是金融自由化理論及其政策問題,而是一個排序問題,尤其是在未能夠實現宏觀經濟穩(wěn)定之前引入金融自由化。由于信息不對稱普遍存在于信貸市場之中,而資金稀缺又是發(fā)展中國家最為根本的特征,因此,信貸配給在發(fā)展中國家是最為常見的現象。如果在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之際實行利率自由化,高的通貨膨脹率將會使得事后方可以實現的存貸款實際利率變得愈發(fā)難以確定。在事后實際利率不確定的情況下,銀行為了吸收存款,必將提高名義存款利率。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將會誘發(fā)銀行從事較高風險的投資

2、,從而加劇了銀行自身的道德風險,銀行道德風險的加劇反過來則會誘發(fā)存款人的逆向選擇行為,兩者相互作用,最終將導致銀行的名義存款利率的嚴重偏高、存款供給減少和銀行信用危機。從銀行自身來說,由于高的通貨膨脹率導致貸款事后實際利率的不確定性以及嚴重偏高的名義存款利率,為使其貸款事后方可實現的實際收益不至于下降,銀行必將提高名義貸款利率。而名義貸款利率的提高不僅會導致申請貸款者平均質量的下降和逆向選擇行為的加?。煌瑫r也會誘發(fā)和加劇借款人的道德風險以及借款人拖欠與破產可能性的提高。由此可見,在一個存在信息不對稱和代理成本的信貸市場中,伴隨通貨膨脹和貸款利率的提高,銀行的代理成本將上升,實際收益將可能下降,

3、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將加劇,最終將會導致銀企債務危機、銀行恐慌與金融危機。正是由于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與違約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故而對發(fā)展中國家而言,內部價格水平的穩(wěn)定是獲得金融實際利率高增長而又不至于引起嚴重金融恐慌和崩潰等過度風險的一個必要條件(麥金農,1997)。此外,利率自由化改革將會加劇發(fā)展中國家金融同業(yè)之間的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使得金融部門的贏利空間縮小和競爭成本上升,由此會引發(fā)銀行部門的不良資產的比例和信貸市場上的道德風險加劇,再加之金融監(jiān)管改革滯后或放松和政府隱性存款保險的存在,從而使得發(fā)展中國家出現嚴重的銀行過度放貸和企業(yè)過度借款的現象,加劇了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脆弱性,誘發(fā)了銀行危機

4、(McKinnon &Pill ,1996、1998)。(二)財政穩(wěn)定與資本項目的開放麥金農(1997)指出,在宏觀經濟不定情況下,發(fā)展中國家必須實行有效的匯率管理和國際資本流動的限制,以確保政府增加稅收、維持經濟穩(wěn)定。如果政府在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的情形下放開資本項目控制,必然將會產生嚴重的資本外逃現象和貨幣替代問題,使得通貨膨脹稅的稅基縮減和通貨膨脹率的相應提高,從而導致貨幣危機的爆發(fā),故而主張資本項目開放是經濟市場化的最后一步。貨幣危機理論認為,在固定匯率制下,當一國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時,資本項目的開放將會使其貨幣受到國際游資的攻擊,引發(fā)貨幣危機。貨幣危機理論的第一代模型(Krugman

5、,1979)認為,由于發(fā)生危機國家政府所奉行的赤字或寬松貨幣政策使得信貸規(guī)模以一定的速度擴張,故而導致經常項目的赤字,由此而引發(fā)政府國際儲備的流失,當國際儲備減少到某一個最低水平時,投機者必將對其貨幣發(fā)生攻擊,從而造成其匯率體系的崩潰。因此,貨幣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固定匯率政策和赤字融資政策之間內在的不一致性,而流動性困難、集體行動、羊群行為以及道德風險等諸多問題在金融市場中的存在,則會進一步加劇和惡化貨幣危機。貨幣危機理論是從國際資本流動角度揭示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中貨幣危機的成因,而貨幣替代理論則從資產替代角度揭示了在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資本項目的開放則會引發(fā)嚴重的貨幣替代現象,同樣也會引

6、發(fā)貨幣危機。貨幣替代是指在開放經濟和貨幣可兌換條件下,由于本幣貶值使本國居民對本幣失去信心,從而產生本幣的貨幣職能部分或全部被外國貨幣所替代的現象。拉丁美洲、前蘇聯以及東歐等在其金融自由化歷程都發(fā)生過不同程度的貨幣替代現象,尤其以拉丁美洲國家的"美元化"現象最為典型。貨幣替代不僅使得這些國家的匯率出現頻繁的波動和通貨膨脹現象的加劇,同時也嚴重地削弱了這些國家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首先,由于貨幣實際收益率等于名義利率減通貨膨脹率,故而匯率水平高低則取決于兩國的貨幣供給、名義利率差異和通貨膨脹率差異。若兩國貨幣的名義利率不變,那么兩國通貨膨脹率的差異將決定匯率水平的變化,故而可以

7、將兩國通貨膨脹率差異視為匯率的預期變化,因此,財政不穩(wěn)定和高的通貨膨脹率所引發(fā)的嚴重的貨幣替代則會加劇匯率不穩(wěn)定。其次,貨幣替代將使一國貨幣量變得難以估計,進而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果。如果中央銀行試圖通過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刺激國內的投資與消費需求,經濟主體的預期通脹率將會上升,故而會立即將部分增加的貨幣余額轉換為幣值穩(wěn)定的外幣,貨幣替代必將削弱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效力。第三,在通貨膨脹期間,由于外幣資產的存在提供了一種高效廉價的逃稅方法,貨幣替代的存在將會降低國內居民本幣的需求量,使得通貨膨脹稅的稅基減少。若要彌補因貨幣替代所導致通脹稅收入的損失,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通貨膨脹率。由此可知,

8、兩者博弈的最終結果是貨幣替代進一步加劇了一國通貨膨脹率水平及其發(fā)生的頻率。二、中國財政現狀及其穩(wěn)定性狀況分析(一)中國的財政現狀中國的稅收制度歷經了多次重要變革,總的來看,自1994年之后,中國財政狀況有所好轉,徹底遏制了1994年以前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持續(xù)下跌的不利局面,基本實現了"兩個比重"同時提高的1994年稅制改革目標,國家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分別由1993年的12.56%和22.0%回升到1999年13.97%和51.1%(見表1和表2)。但自1994以來,中國財政支出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故而財政支出占GDP 的比

9、重也同樣保持上升的態(tài)勢(見表1),結果導致了財政赤字逐年擴大,尤其是近幾年,速度之快是改革以來從所未有的。在19781999年期間,財政赤字的年均增速為299.22億元年;而在19941999年期間,財政赤字的年均增速822.31億元年,為19781999年的年均增速的2.75倍。為了考察中國財政赤字快速增加的源頭以及中國財政增長的原因,筆者在此將財政赤字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之間進行了分解,同時考察了財政債務收入分別占財政收入和GDP 的比重。第一,在1994年之后,中國政府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止跌回升。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1994分稅制改革的結果,但在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回升的背后卻

10、是財政債務收入和國內債務收入的急劇攀高(見圖1)??梢?,政府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在1994年之后回升主要的支撐是財政的債務收入增加和非稅收收入的增加。據統(tǒng)計,在1978年,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財政債務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和國內債務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4.18%、10.35%和4.14%;1994年三者分別為11.16%、22.52%和19.71%,1999年三者分別是13.97%、32.46%和32.35%(注:由于中國當前的財政收入統(tǒng)計中不包括財政的債務收入,因此中國的財政債務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以及國內債務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要比國際同類比重高。)。資料來源:歷年的中國統(tǒng)計年鑒,

11、下文表格中未注明資料出處的皆來自于歷年的中國統(tǒng)計年鑒。第二,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在1994年之后出現了明顯的好轉,始終在50%左右,徹底改變了1994年以前那種中央財政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嚴重偏低、中央財力不足的不利局面,中央財政的宏觀調控職能得以加強。但中央財力狀況好轉主要由財政債務收入的增加支撐,而不是稅收收入增加的結果(注:雖然中國當前財政收入統(tǒng)計中不包括財政的債務收入,但財政的債務收入使得中央財政支出有了重要而可靠的來源,故而使其收支狀況得以改善。)。因為中國地方政府至今尚沒有地方政府債券的發(fā)行權,故而國債收入自然而然就構成中央財政收入,并成為其財政支出的重要來源。這在一定

12、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國金融機構為什么會出現日漸擴大的、正的存貸差以及中國近年來的貨幣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由于國債實際利率一般都高于同期的銀行存款的實際利率,并且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低風險性,在當前國企效益普遍不理想而銀行貸款責任約束機制加強的前情形下,銀行部門理所當然地成為國債主要持有者之一,故而在銀行存貸差加大的背后,則是銀行部門的有價證券資產的增加。據統(tǒng)計,1995年,金融機構購買債券余額為3064.2億元,到了1999年,金融機構有價證券和投資的余額為12505.8億元,為1995年的4.08倍??梢?,中國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應該如何協(xié)調的問題應該引起有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筆者一直認為

13、,赤字財政政策就如同運動員所服用的"興奮劑",拉動經濟增長的成效固然顯著,但只能是一種權宜之計,否則,財政赤字貨幣化和"滯漲"現象的發(fā)生必將是難以避免。第三,在1994年之后,中央財政不僅有效地遏制了逆差,而且順差逐年擴大,由1994年1152.07億元增加到1999年的1696.88億元。但是地方財政卻在1994年之后赤字驟然上升且逐年攀高,由1994年的-1726.59億元增加到1999年的-3440.47億元,中國財政赤字也在最近幾年快速增長??梢?,中國財政赤字的主要源頭是地方財政而非中央財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中央政府擁有債券發(fā)行權而地方沒

14、有,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存在嚴重的不對稱性。中央財政收入1994年以來所占的比重始終在50%左右,而中央財政支出所占的比重自1978年改革以來卻逐年下降,1994年以來一直徘徊在30%左右;與此同時,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1994年以來已經降至50%左右,但是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卻是逐年上升,1994以來一直徘徊在70%左右,這種顯著的不對稱已經使得許多地方政府財政尤其是鄉(xiāng)級財政處境極度困難,出現嚴重赤字也就在所難免。 (二)中國財政穩(wěn)定性分析財政穩(wěn)定這一概念包含3重含義:(1)政府如果能夠長期保持財政收支平衡,則政府財政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2)盡管在相當長時期內不能實現財

15、政收支平衡,但政府卻能通過發(fā)行國債為赤字財政融資,則政府財政依然可以說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3)如果在經濟中存在一種機制,當財政脫離穩(wěn)定狀態(tài)之后,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是財政狀況恢復或趨于穩(wěn)定狀態(tài),則政府的財政狀況也可以說是穩(wěn)定的(余永定,2000)??梢姡斦€(wěn)定的核心內涵就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政府不需要通過貨幣的財政發(fā)行而能夠保持財政收支平衡。首先,中國財政總體狀況不容樂觀,盡管1994年之后中國的財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中國的財政赤字狀況明顯惡化。財政赤字增長過快的原因主要是地方財政收支狀況惡化所致,這說明中國當前的分稅制的財政制度與現行的5級政府的行政制度之間存在內在的

16、不協(xié)調,突出地表現為各級政府的事權與其財權存在顯著的不對稱性。其次,中國政府的行政支出費用一直占有較大的比重,尤其是近幾年在精簡機構、節(jié)儉開支的改革力度加大的情形下,政府的行政支出費用卻一直在12.50%徘徊,始終處于中國改革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中國政府近年來的精簡機構改革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功。第三,從債務依存度來看,在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前,中國財政的債務依存度一直都比較低,從沒有超過20%,并且大部分年度的債務依存度都在15%以下。而1994年分稅制改革之后,債務依存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快速上升,近兩年已經達到30%左右,這一方面表明中國的分稅制改革并沒有提高稅收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

17、分稅制改革是否成功現在還不能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也表明赤字財政政策已經成為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主導。如果債務依存度過高,最不利的影響則是可能誘發(fā)利息率的提高,從而抑制經濟增長。如果政府不想提高債務依存度,同時還寄希望利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那么,政府只能降低國債的發(fā)行利率和提高平均稅率,而平均稅率的提高則會抑制企業(yè)與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從而抵消了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政策效果。由此可見,債務依存度的提高,則會迫使政府為增加自主性支出而過度舉債。第四,再從償債率來看,中國的償債率自1994年以來,同樣也是居高不下,近兩年已經超過了30%.償債率升高則意味著在既定財政支出條件下國家的自主性支出減少

18、,如果政府要增加自主性支出,在既定的稅制條件下,舉債可能是其最佳的選擇。這也就是說,償債率越高,政府增加發(fā)行國債的壓力也就越大,財政赤字狀況也將會更加惡化,最終可能將導致財政赤字貨幣發(fā)行。據中國財政部長項懷誠的2002年的財政預算報告,2002年中國預算赤字將高達3098億元,相比2001年的2598億元將增長19.24%,超過GDP 的3%,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后第一次逾越國際公認的赤字警戒線。注:債務依存度是財政債務收入占財政支出的百分比;負債率是財政債務收入占財政收入的百分比;償債率是財政債務的還本付息支出占財政支出的百分比(注:通常情況下,依賴度是指在一國的中央財政預算中,國債收入占財政

19、支出的比重;償債率是指在財政收入中用于支付國債利息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于中國財政債務收入不僅來自國債收入,同時還包括向金融機構的借款,因此,本文中債務收入不僅僅包括國債收入,還包括其他形式的債務收入。)。盡管中國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有所上升(注:據統(tǒng)計,中國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1998年為14.2%,1999年為15.9%,2000年為17%,2001年增加到22.2%.),但是目前中國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有16%,低于發(fā)展中國家25%左右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發(fā)達國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時,中國財政尚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穩(wěn)定,尤其在當前經濟緊縮的形勢下,中國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增加舉

20、債的壓力,中國財政赤字存在著進一步惡化的態(tài)勢。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2001年期間,中國財政支出增長率平均為20%左右,但是在這一期間中國GDP 的增長一直是一位數。以20%左右的財政支出增長率和超過高速增長的財政赤字來支持7%左右的總需求增長率,這是否是一種可持續(xù)的增長方式?值得人們深思!如果再考慮到政府需承擔的銀行國有不良資產、社保資金等隱性負債,中國的財政狀況不容樂觀??梢姡瑢崿F財政穩(wěn)定是金融市場化改革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三、中國現行財政條件下的金融穩(wěn)定性分析(一)中國財政赤字與貨幣供給的相關性分析自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盡管中國的GNP 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但是國家

21、財政收入占GNP 的比重卻呈現出逐年下降的態(tài)勢,并且除個別年份之外,絕大多數年份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財政赤字,財政赤字呈逐年擴大之態(tài)勢(見圖2)。據統(tǒng)計,國家財政收入占GNP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31.24%降至1999年的13.97%;而財政赤字卻由1978年的-356.35億元快速增至1999年的-1743.59億元。前文已經指出,發(fā)展中國家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原因財政赤字的貨幣化,在中國是否也存在財政赤字貨幣化?是否會引發(fā)通貨膨脹?為此,我們在此以貨幣供給量()作為因變量,以財政赤字(DF)作為自變量,對19781999年期間的財政赤字(DF)與貨幣供給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線性回歸檢

22、驗,結果如方程1和圖3所示:由方程1和圖3可知,中國貨幣供給量()與財政赤字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這意味著財政赤字每增加1億元,中國貨幣供給量就會相應地增加30.95億元,可見,中國存在較為嚴重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問題。但是,中國在財政赤字和貨幣供給量"雙增"的情況下,中國的零售物價指數并沒有隨之出現上漲的趨勢,反而呈現出下滑的態(tài)勢(見圖2),中國的物價水平與財政赤字、貨幣供給量()之間并沒有出現理論上那種相關性,麥金農(1997)將中國在財政下降的同時保持價格水平穩(wěn)定的現象稱為"中國之謎".麥金農(1997)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做到在財政下降的同時保持價格水

23、平穩(wěn)定,最重要的是擁有可以控制的國家銀行體系,中國政府通過國家銀行體系向非銀行公眾借入公開的或隱蔽的債務彌補財政赤字,實現了非通脹融資。但是"中國政府不可能無限期地依賴于如此嚴重的借款,因為居民已經不再是'低貨幣化的'了,并且中國的/GNP也不可能會升到無限高"."當居民流動資產與收入的比例過了高峰,甚至在這之前,如果國有部門繼續(xù)借入,就可能發(fā)生金融危機"."解決的辦法在經濟上是很明顯的,中央政府必須很快建立一個能夠直接對所有工業(yè)中央的、地方的和私人的以及農業(yè)部門征稅的內部稅收機構"(麥金農,1997)。由此可見,在財

24、政收入占GNP 的比重逐年遞減而財政赤字又逐年高速攀升之際,實行以利率市場化為突破口的金融市場化必將會使得潛在的通貨膨脹危機顯現化,其產生的不利影響我們從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國家金融自由化實踐就可略知一二。中國若在如此財政背景之下進行以利率市場化為突破口的金融市場化改革,高通脹率、高利率、日益擴大的財政赤字、日趨沉重的政府債務利息負擔以及政府向銀行體系強制融資等問題也就難免。因此,當前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實現財政收支均衡,否則,以利率市場化為突破口的金融市場化改革只會讓我們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二)中國資本外逃與貨幣替代狀況伴隨著中國經濟和中國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居民和企業(yè)的外幣需求

25、以及外幣資產的持有量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增加。盡管中國目前對資本項目仍然實施嚴格的管制,隔絕了中國與國際資本之間的自由流動,使得中國可以成功避免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直接沖擊。但是不可否認,中國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資本外逃和貨幣替代現象。自1992年,中國資本國際化的進程明顯加快,流入中國的國外資本平均每年以28.9%的速度增長,至1997年底,中國累計利用外資3479.4億美元,其中,國際直接投資2201.8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資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課題組,1999)。大量的資本流入,不僅可以彌補中國國內資本的不足,同時也帶來了國外的先進的技術、知識、管理和制

26、度,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但在流入中國的國際資本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資本外逃現象也比較嚴重,據估計,在19921996年期間,中國資本外逃規(guī)模為875.3億美元,平均每年為175億美元(李揚,1998);在19941998年期間,中國資本外逃規(guī)模為1966億美元,平均每年為393億美元(俞喬,1999)。在中國的"外資內流"和"內資外流"這一似乎矛盾的現象之背后,則是中國現行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制度的內在缺陷的外在表現。"內資外流"的一部分原因是有貶值預期和投資信心動搖所致。自1995年之后,中國經濟開始處于周期性下滑階段,1997年之后

27、,通貨緊縮趨勢加劇,財政赤字擴大,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增強,從而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了其預期;另一方面,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后,受沖擊的國家的匯率開始大幅度貶值,而中國政府對外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人民幣名義匯率基本保持不變,這反而加重投資者的顧慮,貶值預期也隨之加重與擴散。兩種因素相互作用,最終導致和加速了國內資本通過各種渠道大量流出。據宋文兵(1999)測算,在1997年,中國資本外逃總額達到474.41億美元,超過同期在中國的直接投資的國際資本(當年為453億美元)。此外,中國還存在大量的"過渡性"的資本外逃(宋文兵,1999),這種資本外逃原因是由于內外資所享受的政策

28、優(yōu)惠不同所致,通過"迂回投資"方式以獲得外資投資的各種優(yōu)惠政策。當然,也不可否認,非法收入的資本外逃也是造成中國"內資外流"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中國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貨幣替代現象。據統(tǒng)計,截至2001年末,中國境內中資金融機構外匯各項存款余額為1348.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5.2%,全年各項存款累計比上年增加61.2億美元。企業(yè)外匯存款余額為452.9億美元;其中,企業(yè)活期外匯存款為157.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8.3億美元,同比多增15.4億美元。居民外匯儲蓄存款余額為815.6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1.8%,全年累計新增82.4億美元;其中,定期

29、外匯儲蓄存款余額為739.1億美元,占全部居民外匯儲蓄存款余額的比重為90.6%,比上年末增加52.6億美元。盡管F/D指標和F/指標均顯示中國的貨幣替代程度整體水平較低(F/D 14%,F/7%)(王國松、張鵬,2001),但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人民幣的幣值穩(wěn)定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顧慮,中國的貨幣替代不是以狹義貨幣間替代為主,而是以準貨幣間替代為主,即存款貨幣之間替代。由此可推知,外幣替代本幣的職能,在中國境內主要是貯藏職能的替代而非交易媒介職能替代,這說明形成中國貨幣替代的主要原因還是規(guī)避匯率風險,也就是說,匯率風險是中國外幣資產需求的主要原因。綜上所述,由于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30、本幣的頻繁貶值以及對本幣的需求下降都將引起資本外逃和貨幣替代的發(fā)生,因此,防止資本外逃和貨幣替代現象產生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就是消除或降低通貨膨脹、維系宏觀經濟穩(wěn)定和提高本國貨幣的實際收益率,使得公眾對持有本國貨幣的信心增強。由此可見,中國應當采取穩(wěn)健的宏觀經濟政策,使通貨膨脹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上,提高人民幣的實際收益率和較為穩(wěn)定的真實匯率,將有助于改善公眾對人民幣幣值的預期,以此削弱資本外逃和貨幣替代的動力,這對于防止可能產生的嚴重的資本外逃和貨幣替代將起到積極的防治作用。 四、實現中國財政穩(wěn)定的對策與建議由前文已經指出,實現財政穩(wěn)定是中國今后經濟進一步開放和金融自由化改革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雖

31、然1994年建立的以分稅制為基礎的分級財政管理體制在理順中央與地方之間、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的分配關系、增強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當時的改革重點是通過重新界定中央與地方之間事權和財權的范圍以達到增強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的目標,未能深入而及時地界定?。ㄊ校┘壵c其以下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財權與事權,因而導致現行省(市)級以下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權與事權的嚴重不對稱,地方財政出現嚴重困難。正是由于財政制度缺陷使得中國財政出現了嚴重的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必須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消除這種集權政體與分權經濟體制的矛盾,方可實現財政穩(wěn)定。(一)實行制度創(chuàng)新,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財權與事權,實現

32、財權與事權相統(tǒng)一中央政府集中財權是實現分稅制為基礎的分級財政管理體制最為常用的辦法,符合中央政府自上而下轉移支付宏觀調控職能的要求。但是,在中國,這種自下而上的集中財權模式卻被地方各級政府廣泛地采用,使得財政資金層層向上級政府集中,而與此不對稱的是,基本事權卻反向移動,層層向下轉移,從而造成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權與事權的高度不對稱,尤其是縣鄉(xiāng)(鎮(zhèn))兩級政府這種矛盾表現得尤為突出。因為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地方性公共產品理應由相應的地方政府提供,同時現行中國各級地方政府還需要承當支持地方經濟發(fā)展的"義務",使得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在事權上呈現出高度的剛性,沒有任何與上級政府討價還價的余

33、地。但是在財權方面,由于財權集中的層層集中,而地方各級政府又不具有發(fā)行地方政府債券和地方立法征稅的權力,現行的分稅制又沒有確定?。ㄊ校┘壱韵碌胤礁骷壵毾淼亩惢沟闷湄斦杖胧シ€(wěn)定而可靠的收入來源,從而出現了無相應財權支撐的剛性事權,地方政府財政出現嚴重困難必然是不可避免。由此可見,要解決目前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這種處境,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必須按照事權與財權相對稱的原則,重新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與財權,賦予地方各級政府相應而必要的稅種選擇、稅率調整、立法收稅以及發(fā)行地方債券的財權,使得各級政府的事權必須有相應的穩(wěn)定而可靠的財權作支撐;其次,進行行政體制改革,減少政府分級層次。目前中國政

34、府的5級層次已經造成政府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和政府行政支出逐年攀升的弊端,因此,適當地縮減政府層次,精簡政府機構,不僅又有利于分稅分級財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實施,使得財政分級層次與政府分級層次相對應,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運作效率和財政支出的效用。(二)加速稅制改革,嚴肅稅收紀律,提高稅收收入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自1985年之后,中國稅收收入占總的財政收入的比重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1985年稅收收入所占的比重為97.43%,1994年降到80.16%,1999年已經降到70.47%;而與此同時,財政的債務收入占總的財政收入的比重卻呈現逐年攀升的態(tài)勢,由1985年的4.29%,上升到1994年的18.38%,再上升到1999年的24.51%(見圖4)。造成稅收收入所占比重減少的原因較多:一是近年來,中央在保持稅制基本穩(wěn)定的前提下,先后出臺了減征、停征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降低關稅稅率、減免農業(yè)稅、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等政策,并且繼續(xù)清理取消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