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15篇)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學會8個生字,認識6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感悟到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難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層次。教學準備:查找有關(guā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情況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介紹背景:1、導入新課。在人們的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事能給人以啟發(fā)。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科利亞的木匣。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2、介紹背景。本課是蘇聯(lián)作家左琴科寫的。課文中的“戰(zhàn)爭”指的是前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lián),蘇聯(lián)人
2、民在斯大林領(lǐng)導下英勇抗擊,經(jīng)過幾年的艱苦奮斗,于1944年取得了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勝利,差不多用四年的時間,本文就是寫在那幾年中發(fā)生的一件事。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1、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三、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情況。1、指名讀生字詞,正音:2、讀準多音字的字音。3、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記住字形,理解字義。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部分詞語。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注意學生生字詞的讀音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1、帶著問題讀課文。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師提出
3、的問題。(2)小組討論,這課寫了什么事?(3)指名匯報:本課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4、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埋木匣:13自然段挖木匣:412自然段受到啟示:13自然段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qū)懙摹N濉⒆鳂I(yè)。1抄寫生字、新詞。2熟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2、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3、通過學習,感悟到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一、導入新課:二、品讀課文。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1)出示思考題:科利亞
4、是怎么埋木匣的?科利亞為什么埋木匣?(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讓學生邊帶著問題默讀思考,邊填空。出示填空題:科利亞埋木匣的時間是(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科利亞剛學(數(shù)數(shù)),埋本匣的地點是(從他家門口十步遠)。媽媽埋箱子的時間是(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埋箱子的地點是(從她家門口三十步遠)。(3)指名讀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動詞:放、蓋、踩、撒,從埋木匣的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體會到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做事心細,想得周到)(4)指名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科利亞為什么把木匣埋起來?一是因為全家人要躲避戰(zhàn)爭,東西多不能帶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亞善于動腦筋,善于觀察思考,他見媽媽把家里的箱子埋
5、起來,受到啟發(fā),所以自己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木匣埋起來。出示句子讓學生體會理解:“科利亞只會數(shù)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薄翱评麃啍?shù)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弊寣W生讀這兩個句子,體會“只就”的用處。在這里“只”強調(diào)了科利亞的年齡小,只會數(shù)到十,因此就量十步。(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為他只會數(shù)十步,年齡小,才造成后邊挖木匣時,挖不著,為后邊的內(nèi)容埋下了伏筆。)練習用“只就”的句式說話。(5)1-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寫科利亞埋木匣。2、學習課文第412段:(1)出示思考題: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什么時間,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媽媽是怎么挖的?你怎樣理解媽媽說的話?(2)學生帶
6、著問題默讀課文的47自然段。(3)個人讀之后,小組學習討論。(4)邊讀課文,邊填空:媽媽挖箱子的時間是(四年之后,法西斯被趕走了,媽媽、奶奶帶著科利亞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媽媽從家門口朝菜園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5)出示媽媽說的話,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媽媽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強調(diào)了算術(shù)真有用,第二層意思是假設當初不是數(shù)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隨便挖坑埋箱子,那現(xiàn)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時,這里也滲透著,科利亞也是照媽媽的樣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為什么挖不著呢?怎么算術(shù)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這里又為下文埋下了伏筆。)比較句子,體會“如果就”的用法,練習用其說一句完整的話
7、。比較兩個句子:一個是媽媽的原話,一個是去掉“如果就”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表達意思有什么不同?!叭绻汀笔羌僭O句,先假設那么去做,就會出現(xiàn)后來的結(jié)果。用“如果就”練習說話。(6)學習課文812自然段:讀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科利亞是怎么挖木匣的?填空:科利亞從家門口(量了十步)動手挖起來,沒有找到匣子。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經(jīng)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有找到。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7)學習9和10自然段:讓學生小聲讀課文,想:當小伙伴們笑科利亞的時候,他是怎么做的?理解“也許”,是可能的意思。學生讀第十自然段,談談自己的理解。(科利亞心想:
8、自己的方法沒有錯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沒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會被法西斯挖走。從科利亞的話中,暗示了他當時思維的過程,所以想來想去,認為“這里面一定有原因。” ) (8)讀課文第11自然段: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從“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想。”看出科利亞遇事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從科利亞的話中體會三層意思:一是經(jīng)過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當時很激動,會很大聲地告訴大家,用了嘆號。二是找到了為什么挖不著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會馬上找到木匣的。體會當時科利亞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9)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齊讀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9、3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1)默讀課文,劃出科利亞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再讀一讀,你是怎么理解的?(2)出示科利亞說的話,一方面進一步理解他的話的意思,另一方面體會“不光還”的用法??评麃喩朴趧幽X筋,勤于思考,他從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中,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圍的一切都在發(fā)展變化,面對著發(fā)展變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變的態(tài)度,應當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關(guān)聯(lián)詞“不光還”,表示遞進關(guān)系。科利亞找到了木匣,比找到木匣還更進一步的意義是,他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三、再讀課文,了解文章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评麃喌哪鞠唤虒W設計2學習目標:認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
10、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教學重難點: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出示5歲時的“科利亞”人物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蘇聯(lián)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亞。課文講了科利亞的什么事情呢?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朗讀展示: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帶,學生邊聽邊思考揭題時的兩個問題。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1、學生簡單談談自己覺得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引導學生質(zhì)疑。三、精讀感悟,明白道理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問題:科利亞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樣埋木匣的?為什么要埋木匣呢?學生默讀課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后來是怎么找到木匣的?學生齊讀最后一段課文,邊讀邊思考:從這件事中,科利亞懂得了什么道理?a指名讀這一段;分男生、女生讀這一段。b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c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會上的事,也可以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或課外讀到的文章來說說“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四、作業(yè)抄寫課文最后一段【第二課時】學習目標:認識“匣、鋸、階”3個生
12、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教學重難點: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教學過程:一、熟讀課文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自由朗讀全文,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二、鞏固生字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分類記憶要求會寫的字。a找出左右結(jié)構(gòu)的9個生字:挖、鞋、鋸、搶、難、初、敵、階、懂。有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憶字形。b學生利用筆畫、偏旁或熟字記憶其他4個生字:斧、免、屋、管。給生字組詞。三、指導寫字出示9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9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13、。學生寫字。a教師播放節(jié)奏舒緩的音樂,學生閉目靜坐,正確執(zhí)筆,擺好坐姿。b學生對照范字臨寫。每個字寫兩遍。c教師巡視,及時評議。遇到共性問題可以范寫指導。將學生寫得好的作業(yè)即時展示。四、抄寫詞語自己讀、記詞語。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五、復述課文個人練習。指名復述,全班評議。實踐活動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板書設計:26、科利亞的木匣埋 挖 受啟發(fā)人長大 步子變大 一切在變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 斧頭 手鋸 玩意 免得 搶走 難過 算術(shù) 當初 隨便 仍然 敵人 臺階 所以 懂得”等詞語。2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并能從中獲得
14、啟示。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要多動腦筋,勤于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初步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4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科利亞怎樣從挖木匣中得到啟發(fā)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明白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教學準備:生字卡、詞語卡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從課文的題目看,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主要是圍繞著什么寫的?(木匣)這篇課文圍繞著木匣寫了一件什么事?都寫了哪些內(nèi)容?(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1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三)檢查學生自學
15、生字、新詞情況。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注意學生生字詞的讀音。2名讀生字詞。正音3讀準多音字的字音。本課有兩個多音字。“量”本課讀第二聲,還有個讀音是第四聲;另一個多音字是“數(shù)”,它可以讀“shù”和“sh)”,本課兩個讀音同時出現(xiàn),“科利亞剛學數(shù)數(shù)”,第一個數(shù)讀“shù(”,第二個數(shù)讀“sh)”。4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1帶著問題讀課文。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五)作業(yè)。1抄寫生字、新詞。2熟讀課文。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
16、,交待學習目標。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科利亞的木匣一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初讀了課文,通過學習,你知道了本課寫的是地件什么事?(二)講讀課文小聲讀課文,邊讀,邊對照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勘疚氖前凑铡奥衲鞠弧?、“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qū)懙摹?學習課文第1部分(1)出示思考題:科利亞是怎么埋木匣的?科利亞為什么埋木匣?(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3)指名讀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動詞:放、蓋、踩、撒,從埋木匣的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體會到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4)指名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科利亞為什么把木匣埋起來?出示句子讓學生體會理解:“科利亞只會數(shù)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
17、了他的木匣。”“科利亞數(shù)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學習課文第二段:(1)出示思考題: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什么時間,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媽媽是怎么挖的?你怎樣理解媽媽說得話?(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47自然段。(3)個人讀之后,小組學習討論。(4)畫出媽媽說的話,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5)學習課文812自然段:讀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科利亞是怎么挖木匣的?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經(jīng)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有找到。學習9和10自然段:讓學生小聲讀課文,想:當小伙伴們笑科利亞的時候,他是怎么做的?理解“也許”,是可能的意思。讓學生反復
18、讀第十自然段,談談自己的理解。讀課文第11自然段: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齊讀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3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1)默讀課文,劃出科利亞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再讀一讀,你是怎么理解的?(2)出示科利亞說的話,一方面進一步理解他的話的意思。(三)總結(jié)全文:師生共同完成。1用最簡練的語言說一說本課寫的是一件什么事?2學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科利亞的木匣埋木匣: 四年前 5歲 步小 十步挖木匣: 四年后 9歲 步大 五步受到啟發(fā):勤動腦,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教學反思: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4一、設計思想:讓學生讀懂文本,
19、首先教師自己讀懂文本。仔細研讀這篇課文,我們覺得可以分3課時從三大板快去落實動作詞的妙用,思維能力的訓練和片斷寫作訓練。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同時落實文中兩處通過動作詞的描述,理解科利亞當時的不同心情,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重點是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的這一思考過程。二、教材分析:1、課程標準對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科利亞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科利亞五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shù)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shù)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故事生動有趣,容易引起學生共鳴。2、
20、本課內(nèi)容和組成成分:這是一篇敘事性課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發(fā)的順序記敘,條理清晰。描寫埋木匣、挖木匣中動作詞的妙用,這是語言上的特色。課文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闡明一個道理,這是課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明白。三、學情分析:1、三年級學生,識字和閱讀能力加強了,他們已能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大致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能大致讀懂課文內(nèi)容。2、在二年級已學過有關(guān)思維方法的課文。四、教學目標: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手鋸、冰鞋"等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通過具體語言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4
21、、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五、重點與難點:課文后3個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講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六、教學策略與手段:采用情境教學,運用多媒體,采取小組討論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七、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前準備: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資料,了解有關(guān)這方面的歷史知識,旨在掃除在課堂學習中在故事背景方面的障礙。布置學生帶自己小時侯的照片2、教師的準備:一個簡單的課件八、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生活導入,揭題質(zhì)疑1、觀察自己小時侯的照片:涉及文本主旨,初步破解學習難點師:請同學們看看照片,再看看現(xiàn)在的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2、?(生:我們變大了,我們在慢慢地長大,不斷地變化)師:對!不僅你們在一天天長大,很多事物都在時時刻刻變化著,請你們想一想,一年級時看到的學校與現(xiàn)在的學校一樣嗎?(生:我們的學校變大了,變美了!)師: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發(fā)生變化。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科利亞的木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設計理念生活小事中往往蘊藏著很深的道理。由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學生接受,同時也能夠激起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的思考。這種導入方法自然生動,將生活和閱讀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濃厚的學習興趣。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質(zhì)疑課題。指導學習生字"匣",讀準音,聯(lián)系"木盒
23、子"記形,了解義,拓展詞匯:用木頭做的盒子稱(木匣),那用鐵做的盒子呢?裝火柴用的盒子又可以叫什么呢?齊聲讀課題,問:讀了課文,你想知道什么呢?梳理學生問題,一一板書。設計理念"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zhì)疑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質(zhì)疑、解題,實質(zhì)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起跑線,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分折問題解決問題的知識、思維和方法。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出示初讀要求,帶著問題初次讀文。三、檢查初讀,學習字詞1、解決容易的問題。如科利亞的木匣里裝著什么?借機檢查讀通語段:"木匣里盛著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其他小玩意兒。
24、"認讀"鋸"字:利用形聲字和組詞等方法??评麃喓湍鞠婚g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嘗試幫助老師完成板書:( )木匣( )木匣懂得( )借機找讀課文里相對應的語段,逐一讀通,并隨文學習字詞。在找讀"埋"木匣時,相機解決問題科利亞為什么要把木匣埋起來?連帶了解故事背景,請學生說說課前搜集到的有關(guān)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知識。(隨文學習字詞,包括指導書寫等略)設計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將字詞教學,通讀課文,了解大意,理清文脈有機地集于一體,省時高效且整體性強,避免了設計上的零碎和機械。(第二課時)一、研讀課文,感悟語言1、仔細讀讀"埋木匣"的部分,找
25、出描寫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出示句子:他放好了木匣,蓋上土,用腳踩實,還在上面撒了一層細沙,免得被人發(fā)現(xiàn)。圈一圈這句話中描寫動作的詞:放、蓋、踩、撒科利亞為什么要這樣做?回讀句子:木匣里盛著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冰鞋、小斧頭、小手鋸和其他小玩意兒。重點讀好"好玩"。從這些動作詞,你覺得科利亞是個怎樣的人?2、再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讀讀。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經(jīng)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找到。仔細找一找,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個字?從這5個"挖"字,你又讀懂了什么?(可以說科利亞很想找到木匣子,因
26、為匣子里裝著他心愛的玩具。)設計理念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怎樣適當?shù)剡\用動作詞,以達到最佳效果。二、抓住關(guān)鍵,引發(fā)思考1、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寫科利亞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應的一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出示句子: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兒想。引導學生思考:科利亞當時在想什么?讓學生站在科利亞的角度去思考,展開討論。學生思考討論,師生總結(jié)出科利亞找不道木匣的可能性有4種:(出示)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b、 數(shù)步法可能不管用。c、挖的方法可能不對。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問題。2、科利亞是怎么排除前3種可能性,只確定步子有問題的呢?讓學
27、生再幫助科利亞分析分析,從課文中找到依據(jù)。三、細讀探究,討論排除1、討論第一種可能性:讀課文找出科利亞找不到木匣子之后與小伙伴們的對話。出示對話:伙伴們說:"也許,法西斯把你的寶貝挖走了。"科利亞說:"不會的,敵人連我們家的大箱子都沒挖走,還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嗎?"讀一讀,想一想,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找到什么依據(jù)?師:由此可知,科利亞斷定自己的木匣子不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他的理由是箱子目標大,木匣目標小,目標大的箱子沒有被發(fā)現(xiàn),目標小的木匣子更不可能被發(fā)現(xiàn),所以木匣一定還在。2、討論第2種可能性。找出描寫媽媽埋箱子,挖箱子的句子并出示:媽媽把有些東西放進箱子里
28、,從家門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媽媽從家門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讀讀這兩句,想一想媽媽用的是什么方法埋箱子、挖箱子的?(數(shù)步法)師:肯定了"算術(shù)真有用"??梢姅?shù)步法是管用的。3、討論第3種可能性。師:那么,挖的方向有沒有搞錯?再讀讀課文,找出描寫科利亞他們家的房子的句子。出示句子:"他們家的房子還在,屋里的東西卻被法西斯搶走了。"老師引導:"房子還在"告訴我們什么?(科利亞不可能把方向搞錯)4、歸納排除,得出結(jié)論。師:既然木匣一定在,算術(shù)真有用,挖法沒有錯,那錯的無疑是步子了。步子又錯在哪里呢?找到寫他們離家出
29、走的句子:"就在那一天,媽媽、奶奶帶著科利亞到喀山去了,在那兒住了差不多4個年頭。"老師引導:4個年頭,科利亞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同桌互相討論)讓學生上臺畫示意圖幫助理解(師畫好線段)設計理念體現(xiàn)多種形式解讀文本,進行深度對話,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數(shù)學知識,上臺畫線段圖代表步子,幫助他們理解科利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多元性。四、結(jié)合生活,深化道理。過渡:科利亞通過自己的分析,想出了辦法,找到了心愛的小木匣,他是多么的高興,我們一起讀讀最后1小節(jié)。1、聯(lián)系上文,說說你理解了科利亞受到的啟發(fā)嗎?2、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
30、化呢?"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把自己的體會和認識通過一件事寫下來,可以是由想到的為題。3、學生小練筆。設計理念創(chuàng)設情境說啟示、悟道理,使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達到和諧統(tǒng)一。九、板書設計:埋木匣 放、蓋、踩、撒挖木匣 挖呀,挖呀 挖得很深 朝左邊挖,朝右邊挖(?)懂 得 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發(fā)生變化??评麃喌哪鞠唤虒W設計5【學習目標】、認識“匣、鋸、階”個生字。會寫“挖、鞋”等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菊n前準備】、生字詞卡片。、抄寫課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第一課時一、分步揭題
31、、板書“木匣”,“匣”字注音,學習“匣”的音、形、義。、完整板書課題。科利亞是個蘇聯(lián)的。這篇課文講了他的什么事呢?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學生自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指名學生朗讀,糾正讀錯的地方。請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文寫了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的事。)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看看從哪兒到哪兒是講科利亞埋木匣,從哪兒到哪兒是講科利亞挖木匣的。、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與同座討論。、全班交流:哪幾個自然段講埋木匣,哪幾個自然段講挖木匣?另外的幾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有的是講情況的變化,有的是講從這件事受到的啟發(fā)。)四、學習字詞、出
32、示要求會寫的13個生字,讀一讀,再組詞。、觀察字形,互相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哪些地方。、學生寫生字(兩遍),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抄寫一遍。第二課時一、復習字詞、用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聽寫本課應掌握的詞語。聽寫后對照詞語表自我批改訂正。二、突出重點,加深理解、提出重點問題:科利亞是怎么找到木匣的?從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認真讀書、思考。、全班交流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教師出示課文最后科利亞說的話。引導學生用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例,說說對“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體會。、鼓勵學生把最后一段抄下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布置作業(yè)、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一
33、、二年級的小朋友聽。、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準備一下,到“口語交際”時和大家交流。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6一、素質(zhì)教學目標德育目標:能從科利亞兩次挖木匣的不同結(jié)果中,認識到“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我們應隨著情況的變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決問題。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如果就”、“不光還”等關(guān)聯(lián)詞語造句。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按課后練習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大意。二、教學重點科利亞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亞從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這兩點是教學重點。三、教學難點科利亞冥思苦想后對小伙伴說的那段話是教學難點,要通過幫助學
34、生在理清句群層次的基礎上理解內(nèi)容。四、教學疑點1課文寫柯科利亞木匣里裝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關(guān)系?2前面已經(jīng)寫了他從屋門口開始走,數(shù)了十步就用鏟子挖起坑來,為什么后面又要寫“科利亞只數(shù)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五、教具科利亞坦東西和挖東西時量步子的示意圖。六、教學方法導讀法。七、課時安排三課時。八、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揭題、審題1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科利亞的木匣。(板書課題)2科利亞是一個小孩的名字,從題目看,這篇課文主要寫出什么?(找出關(guān)鍵詞:木匣)這篇課文圍繞木匣寫出了哪些內(nèi)容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二)學生自學課文1默讀課文。讀完后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讀生字表中的生
35、字,要能讀準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課文中找出帶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再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這個詞語的意思。3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三)檢查自學情況1這篇課文寫出了一件什么事?寫出了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的經(jīng)過。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認讀“箱”、“倍”、數(shù)數(shù)(sh(sh)、德(進行字形分析)3簡介衛(wèi)國戰(zhàn)爭。1941年德國法西斯入侵原蘇聯(lián),蘇聯(lián)人民為了保衛(wèi)祖國而與德國法西斯進行的戰(zhàn)爭。蘇聯(lián)人民經(jīng)過四年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至1945年9月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結(jié)束。(四)再讀課文,理清層次1學生標明自然段,朗讀課文。2文章圍繞“木匣”寫了幾層意思?(文章圍繞“木匣”寫了三層意思。)第一層:科利亞埋木匣。第二層:科利亞挖
36、木匣。第三層:科利亞從中受到啟發(fā)。3學生分小組討論怎樣分段。4指導第5自然段的歸屬。(這一段是過渡段?!熬驮谀且惶欤瑡寢?、奶奶和科利亞到喀山去了?!笔浅猩?,后面兩句“在那兒,他們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亞長大了,上了小學,數(shù)數(shù)能數(shù)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亞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應劃到第二段里。)5分段歸納。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科利亞剛學會數(shù)數(shù)的時候,把木匣埋到離門口十步遠的地方。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四年后科利亞在離屋門口十步遠的地方?jīng)]找到木匣,經(jīng)過思考,在離屋門口五步遠的地方找到木匣。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科利亞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在一天天長大,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五
37、)講讀課文第一段1請同學分節(jié)讀課文第一段。全班思考:(1)科利亞和媽媽是什么時候、怎樣把東西埋起來的?(2)他們?yōu)槭裁匆褨|西埋起來?2討論思考題。(1)課文哪一自然段寫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原因?(課文第三自然段寫科利亞埋木匣的原因。)(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3)思考:科利亞怎么埋的木匣?媽媽又是怎么埋木箱的?(科利亞從屋門口開始走,數(shù)了十步,就用鏟子挖起坑來??油诤昧?,他把一個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蓋上土,用腳踩了踩,還在上面撒了一層細沙,免得被人發(fā)現(xiàn)。媽媽從家門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4)課文為什么把科利亞埋木匣寫得那么具體?(一是說明科利亞為了免得讓敵人發(fā)現(xiàn),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細、
38、認真。二是為后面科利亞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時,排除被敵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筆。)3學生質(zhì)疑。學生可能提出:(課文寫科利亞木匣里裝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關(guān)系?前面已經(jīng)寫了“他從屋門口開始走,數(shù)了十步就用鏟子挖起坑來”,為什么又要寫出“科利亞只會數(shù)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亞埋木匣時是幾歲?五歲。因為年齡埋下的是自己心愛的玩具。只會數(shù)到十所以他數(shù)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六)布置作業(yè)1抄寫詞語。第二課時(一)復習1課文分幾段?各段寫什么內(nèi)容?2科利亞怎樣埋木匣的?(什么時間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二)講讀課文二、三兩段1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1)科利亞和他媽
39、媽什么時候挖出埋藏的東西?從埋東西到挖東西這中間經(jīng)過多長時間?(2)媽媽怎樣挖箱子的?結(jié)果呢?(3)科利亞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結(jié)果怎樣?(4)科利亞又是經(jīng)過怎樣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2討論思考題。(1)討論思考題四年以后,他們開始挖埋在地下的東西。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將近、大約。(2)討論思考題引讀:媽媽是怎么挖箱子的?學生接讀:“媽媽從家門口朝菜園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保?)媽媽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如果當初把箱子隨便埋了,現(xiàn)在就不好找了。由于當初媽媽計算好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現(xiàn)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這說明算術(shù)確實有用。)(4)討論思考題教師引讀:科利亞是怎樣挖木匣子的?學生接
40、讀:“這時候,科利亞也拿來鏟子,他從門口起量了十步,就動手挖起來。”教師引讀:挖的結(jié)果怎樣?學生接讀:“他挖呀,挖呀,卻沒有找到匣子??右呀?jīng)挖得很深了,還是沒有匣子。他朝左邊挖了挖,又朝右邊挖了挖,仍然沒有。”(5)討論用詞。這里三次寫到“沒有”,“沒有”前分別用了三個不同的詞,請大家找出來,說說為什么要用這幾個詞?(“卻”表示結(jié)果出乎意料之外,“還是”表示結(jié)果與前面一樣,“仍然”也表示結(jié)果與前面一樣?!斑€是”、“仍然”表示的意思是一樣,但程度不同。這里連用這兩個詞,就強調(diào)了科利亞沒有找到木匣子這一結(jié)果。)(6)媽媽的算術(shù)管用,而科利亞的算術(shù)為什么不管用?是敵人挖走了嗎?科利亞,怎么回答小伙伴
41、的猜測?(學生讀:“不會的,敵人連我們家的大箱子都沒挖走,還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嗎?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科利亞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學生讀:“小伙伴們,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時候我年齡小,步子也小。我現(xiàn)在九歲啦,步子比那時候大了一倍,所以應該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們看,我馬上會找到我的木匣子?!保﹩枺嚎评麃喌南敕▽幔亢髞硭诘侥鞠蛔恿藛??(這回科利亞量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證明科利亞的想法對了。)(7)教師出示幻燈片演示??评麃喠渴铰裣履鞠?。來量十挖不到木匣。利亞量五步挖到木匣。問:從幻燈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歲時量十步埋木匣,后來他經(jīng)
42、過四年已經(jīng)是九歲了,人大了,步子也比四年前大了一倍,所以步數(shù)要減少一半,才能挖到。)板書:五歲量十步埋木匣步子小九歲量五步挖木匣步子大3小結(jié):科利亞挖木匣時量五步,這是科利亞冥思苦想的結(jié)果。事實也證明了科利亞的想法是正確的。4學生自由讀第二段課文。5挖到木匣后,科利亞為什么那么高興?6學生帶問題讀第三段課文。(1)這一段有幾層意思?哪層意思更為重要?(這段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層是知道了“周圍一切都在起變化?!边@兩層意思第二層更為重要。)(2)為什么科利亞會說:“周圍一切都在起變化?”(因為科利亞從自己挖木匣的過程中明白了四年過去了,自己從5歲長到9歲,人長大了,步子也在變大
43、,開始照埋木匣時的十步去挖,當然挖不到木匣,后來改為五步去挖,結(jié)果一下子就挖到了。由此,他得出結(jié)論:“周圍一切都在起變化?!保?)“周圍一切都在起變化”,告訴我們要怎樣做事情呢?(我們做事情,要隨著情況的變化采取不同的做法。)(4)小結(jié):我們只有隨著周圍的變化而變化才能把事情做好。(三)布置作業(yè)1填空。(1)戰(zhàn)爭開始時,媽媽從家門口,量了()步,埋下了箱子。四年后媽媽從家門口朝菜園走了()步,很快()。(2)戰(zhàn)爭開始時科利亞量了()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亞從門口量了()步,卻沒有找到木匣子。后來科利亞從屋門口起量了()步,他一下子就()。這是因為()。2準備簡要復述科利亞挖木匣的經(jīng)過。第
44、三課時(一)復習1簡要復述科利亞挖木匣的經(jīng)過。2科利亞從挖木匣中明白了什么。(二)深究課文,理解課文前后內(nèi)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1科利亞從挖木匣中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在起變化么?”從文中哪些詞語看出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在變化?(1)“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科利亞剛學數(shù)數(shù),只會數(shù)到十”。這是說科利亞在埋木匣時年齡還小。(2)“在那兒住了差不多四個年頭?!边@里講埋木匣和挖木匣之間經(jīng)過了四年的時間。(3)“科利亞長大了,上了小學。數(shù)數(shù)能數(shù)到一百多了。”這是講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利亞長大了,步子也變大了,算術(shù)也學得多了。(4)“科利亞也拿來鏟子,從家門口
45、起量了十步,動手挖起來,他挖呀,挖呀,坑已經(jīng)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找到?!薄翱评麃喠苛宋宀?,又動手挖起來,不多一會兒,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笨评麃唭纱瓮谀鞠?,第一次照原樣量十步?jīng)]挖到木匣,第二次改變了步數(shù),量五步,挖到了木匣。這說明時間過去了,人長大了,步子也大了,當然只有改變步數(shù)才能挖到木匣子了。2小結(jié):我們讀課文必須把文章的前后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讀,并邊讀邊想,才能真正讀懂課文。(三)鞏固練習,總結(jié)全文1學生分段讀課文,并練習給各段列小標題。(如:埋木匣,挖木匣,受啟發(fā))2領(lǐng)會課文寫法。(1)課文主要寫科利亞埋匣子,挖匣子的過程,為什么還要寫媽媽埋箱子,挖箱子呢
46、?(科利亞埋匣子是模仿媽媽的樣子干的,寫媽媽挖到箱子與科利亞挖不到匣子進行對比,從側(cè)面說明匣子埋在地下,沒有被人拿走??评麃喭诓坏降脑蚴且粫r沒有認識到自己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了。)(2)課文寫小伙伴的話有什么作用?(一方面用小伙伴的話襯托科利亞的毅力和決心,另一方面說明伙伴們也并沒認識到事物已隨著時間的變化發(fā)生了變化。)3請學生畫出科利亞第一次和第二次挖木匣時怎樣量步子,怎樣挖到木匣子的示意圖。(四)指導朗的讀課文(五)聯(lián)系生活中的事例說明“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一切都在起變化。”(六)指導造句1分析句子(幻燈出示句子)(1)科利亞把坑已經(jīng)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木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
47、然沒找到?!叭匀弧北硎窘Y(jié)果與前面一樣。如:你現(xiàn)在仍然是我的老師。補一補,這件衣服仍然可以穿。(2)科利亞量了五步,又動手挖起來,不多一會,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肮弧北硎臼虑榈慕Y(jié)果跟預料的相符合,含有“真的”,“果真這樣”的意思。如:果然前面就是一片桃林。(3)科利亞不光找到了匣子,還懂得了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不光還”是表示更進一層。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僅僅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受到了啟發(fā),明白了道理。(4)媽媽高興地說:“算術(shù)真有用。如果當初我隨便挖個坑把箱子埋了,現(xiàn)在就不好找了?!边@句話的前半句是表示假設一種情況,后半句表示這種假設實現(xiàn)后出現(xiàn)的結(jié)果。2學生口頭造句,師生共同評議。(
48、七)布置作業(yè)說說學完這篇課文后,你明白了什么?九、板書設計15科利亞的木匣(四年前)埋五歲步子小十步(四年后)挖九歲步子大五步懂得:一切都在起變化【設計意圖】通過四年前和四年后的年齡變化,步子和步數(shù)變化的對比,明白“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有助于突破難點??评麃喌哪鞠唤虒W設計7一、復習導入1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啟示)2指名上臺畫圖,說說科利亞是怎樣埋下木匣子的?二、讀中求悟,學習412節(jié)1自由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允許討論交流)2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生A:我讀懂了科利亞回來時已經(jīng)大四歲。生B:我知道他們回到村里時,發(fā)現(xiàn)屋里的東西被法西斯搶走了,但以前留
49、下的箱子和匣子都還在。生C:媽媽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生D:我明白了科利亞起先挖不到木匣子時因為他長大了,步子也變大了,當初的十步,現(xiàn)在只要五步。生E:我覺得科利亞很聰明。注意點:當出現(xiàn)類似生D的回答時,教師可讓他上臺借助木匣的圖,示意說明。3.教師小結(jié):大家討論得很熱烈,科利亞經(jīng)過動腦認識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長大了,按原來的步子找不到木匣。4大家來讀一讀課文,說一說該怎么讀。生A:要體現(xiàn)科利亞起先挖不到時很著急,找到原因時開心的樣子。生B:要讀出科利亞突然想通時的驚喜。5全班齊讀,指導朗讀。三、借助朗讀,理解第13節(jié)1齊讀第13節(jié),引導讀出高興的語氣。2交流匯報:幫科利亞把懂
50、得的道理解釋給全班同學聽。生A:科利亞懂得了世界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3鼓勵學生尋找身邊的例子: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呢?我們應該怎么去面對這些變化呢?4師小結(jié):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周圍的一切都講發(fā)生變化,遇事要勤動腦、多思考,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新事物。可見,科利亞真是一個的孩子。(機智、勇敢、愛動腦)5指導朗讀。四作業(yè)嘗試著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人教版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板書設計科利亞的木匣埋木匣:四年前 歲 步小 十步挖木匣:四年后 歲 步大 五步受到啟發(fā):勤動腦,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8一、教材分析:科利亞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科利亞五
51、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shù)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shù)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二、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3、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三、教學重難點:課文后3個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講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四、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課文圍繞著“科利亞的木匣”寫了哪些內(nèi)容?二、研讀課文,感悟語言1、仔細讀讀“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寫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讀給大家聽。(1)圈一圈這句話中描寫動作的詞。(2)科利亞為什么要這樣做?回讀句子:木匣里盛著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冰鞋、小斧頭、小手鋸和其他小玩意兒。(3)從這些動詞,你看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品牌傳播計劃
- 信息技術(shù)在會計中的應用與挑戰(zhàn)計劃
- 制定圖書館財務預算與開支計劃
- 投資理財過程中的重要數(shù)據(jù)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整體布置試題及答案
- 年度預算的執(zhí)行與回顧計劃
- 加強對外合作的實施策略計劃
- 提高工作滿意度的建議計劃
- 加強業(yè)務流程自動化的推進計劃
- 培養(yǎng)綜合能力的小語種證書考試方法及試題及答案
- 支付平臺優(yōu)化策略
- 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推廣實施方案(3篇)
- 絕經(jīng)后無癥狀子宮內(nèi)膜增厚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 上海市閔行區(qū)21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第三次月考(5月)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酒店裝修epc合同范本
- 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應用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西安理工大學
- 北京2024年北京市朝陽區(qū)教育委員會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衛(wèi)生院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 枸櫞酸氯米芬促排卵療效的預測指標
- 2024-2034年年版礦泉水項目融資商業(yè)計劃書
- 花卉市場攤位租賃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