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春環(huán))三年級古詩鑒賞校本教材_第1頁
(盛春環(huán))三年級古詩鑒賞校本教材_第2頁
(盛春環(huán))三年級古詩鑒賞校本教材_第3頁
(盛春環(huán))三年級古詩鑒賞校本教材_第4頁
(盛春環(huán))三年級古詩鑒賞校本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 1. 憫 農(nóng) 第2頁 2. 春 曉第3頁3. 所 見第4頁4. 山行 第5頁5. 望廬山瀑布第6頁6. 鹿柴第7頁7. 靜夜思第8頁8. 古郎月行第9頁9回鄉(xiāng)偶書.第10頁10.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第11頁11. 絕句第12頁12. 江雪第13頁13. 風第14頁14. 贈汪倫第15頁15. 早發(fā)白帝城第16頁16. 望天門山第17頁17. 春夜喜雨第18頁18. 絕句第19頁19. 游子吟第20頁20. 望洞庭第21頁 1. 憫 農(nóng) 【唐】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一、作者我知道李紳(772846)唐朝亳州譙縣(今亳州

2、人),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nóng)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蹦捑娜丝冢瑡D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二、譯文注釋1.禾:禾苗。 2.日當午:太陽當頭直曬的時候,指中午。3.餐:飯。 4.皆:都是。 三、原文大意這首憫農(nóng)詩,寫出了農(nóng)民勞動的艱辛和對浪費糧食的憤慨。在盛夏的正午,農(nóng)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鋤地,汗水淼淌滴在莊稼地里??墒钦l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nóng)民的辛苦啊! 四、詩文賞析這首憫農(nóng)詩,寫出了農(nóng)民勞動

3、的艱辛和對浪費糧食的憤慨。在盛夏的正午,農(nóng)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鋤地,汗水淼淌滴在莊稼地里??墒钦l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nóng)民的辛苦啊!這首憫農(nóng)詩,寫出了農(nóng)民勞動的艱辛和對浪費糧食的憤慨。在盛夏的正午,農(nóng)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鋤地,汗水淼淌滴在莊稼地里??墒钦l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nóng)民的辛苦啊!2. 春 曉 【唐】 孟浩然 春 眠 不 覺 曉, 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 雨 聲, 花 落 知 多 少。一、作者我知道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jié)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

4、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二、譯文注釋1.春曉:春天的清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2.不覺曉:不知不覺,沒有察覺到早晨的來到。3.聞啼鳥:聽到小鳥的鳴叫聲;聞,聽到;啼,鳴叫。4.夜來:夜里。三、原文大意 春日酣夢不知不覺到了早晨,到處都是鳥兒明快的啼叫聲。想起夜里的那陣陣風雨聲,感嘆不知多少花兒零落在庭院。四、詩文賞析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yōu)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lián)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5、。此詩沒有采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后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lián)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xiàn)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正是這可愛的春曉景象,使詩人很自然地轉(zhuǎn)入詩的第三、四句的聯(lián)想: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xiàn)在庭院里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聯(lián)系詩的前兩句,夜里這一陣風雨不是疾風

6、暴雨,而當是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xiāng),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并不可恨。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3. 所 見 【清】袁 枚 牧 童 騎 黃 牛, 歌 聲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鳴 蟬, 忽 然 閉 口 立。一、作者我知道袁枚(1716-1798)清初詩人、散文家和文學批評家。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杭州市)人。乾隆進士,曾官江寧知縣。不久辭官,定居江寧(南京市)之小倉山,故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對于詩文的創(chuàng)作,他反對傳統(tǒng)的儒家禮教的束縛,主張直抒性情。這就是他所首創(chuàng)的著名的“性靈說

7、”。不過,從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來看,他的作品大多數(shù)是抒發(fā)閑情逸致的。他的作品集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和筆記小說子不語等。袁枚自成一家,與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二、譯文注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欲:想要。 捕:捉。 鳴:叫。 三、原文大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四、詩文賞析夏天的傍晚,太陽已不那么刺眼,放出柔柔的光。樹林深處,遠遠地望見一個身影, 噢!那是放牛的牧童。瞧,他戴著斗笠,身穿黃色的無扣

8、馬夾,那件亞麻布馬夾對他來說確實 挺合身的,一件短得不能再短的短褲,上面還有許多補丁,這大概是他哥哥們穿剩下的。赤著腳丫的他,坐在搖搖晃晃的牛背上,那模樣就像是田里順風搖擺的稻谷,悠悠顫顫的。他的精神很好,口里還唱著:“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這歌聲配上鳥兒的鳴叫和蟬兒的哼唱,成了一組悠遠、令人心情舒爽的歌,在遼闊茂密的大樹林里隱隱回蕩,回蕩4.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一、作者我知道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傳統(tǒng)的家庭。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著名的

9、政治家和學者。曾祖杜希望為玄宗時邊塞名將,愛好文學。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先后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學,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親杜從郁官至駕部員外郎,早逝。杜牧對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說:"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二、譯文注釋1.山行:在山里走。    2.寒山 : 深秋時節(jié)的山。    3.石徑 : 石子小路。     4.徑:小路。    5.白云生處 : 指山的深處。    

10、 6.坐 : 因為、由于。    7.霜葉:經(jīng)霜的楓葉。     8.于:比。三、原文大意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戶人家。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四、詩文賞析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昂弊贮c明深秋季節(jié);“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次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

11、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tài),也說明山很高?!坝腥思摇比謺谷寺?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坝腥思摇比诌€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5.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作者我知道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

12、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二、譯文注釋(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罩著云煙而得名。    (3)生紫煙:云煙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呈現(xiàn)紫色,所以說它“生紫煙”。    (4)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5) 疑:懷疑。    (6)銀河:晴夜所見環(huán)繞天空呈白色的云狀光帶,由大量恒星構(gòu)成。  &

13、#160; (7)九天:天空,極言其高。古人以為天有九重,最高一層稱九天。三、原文大意太陽照射香爐峰升起淡淡的紫煙,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懸掛在山的前面。飛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懷疑那是銀行傾落于九天。四、詩文賞析李白生平游歷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愛廬山的風景,從他的“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望廬山瀑布之一)等詩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經(jīng)有過退隱廬山的念頭。這首詩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廬山瀑布共有兩首,第一首是五言古體,這里選讀的是第二首,為七言絕句。 這是一首寫景的詩。詩人在廬山香爐峰下,遠遠地觀賞這里的風景。他先從上面的香爐峰看起,“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的光輝照射在香爐峰上,“香爐”

14、中在升起紫色的煙霧。煙,一般呈灰白色,這兒的煙怎么會是紫色的呢?因為香爐峰下有瀑布,水氣蒸騰,混入云氣,透著日光,反映出紫紅色,遠望過去,在形似香爐的高峰上盤旋繚繞的就是紫色的煙云了。這樣的風景多么美妙??!香爐冒煙是極為平常的事物,詩人借它來描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觀。 6. 鹿 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一、作者我知道王維,字摩詰,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另一種說法認為王維生于699年,卒于759年,據(jù)考證,前一種說法為是),山西祈縣人。二、譯文注釋(1)鹿柴(zhài):輞川的一個風景區(qū)。輞川在今陜西省藍田縣,是王維晚年隱居的地方。他在這

15、里經(jīng)營了一個很大的山間別墅,風景非常優(yōu)美。    (2) 空山:空曠的山林。    (3)但聞:只聽到。但,只。    (4)返景:夕陽返照的光。景,古時同“影”,日光之影。    (5)復:又,進而。三、原文大意空寂的山中,看不見人,只隱約聽到遠處有人說話的聲音;陽光返照,光線射入林中深處,又映照在青苔上面。四、詩文賞析詩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似乎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里,它

16、所表現(xiàn)的境界卻有區(qū)別?!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側(cè)重于表現(xiàn)雨后秋山的空明潔凈;“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側(cè)重于表現(xiàn)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cè)重于表現(xiàn)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無人跡,這并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竟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了?!安灰娙恕?,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如果只讀第一句,也許會覺得它比較平常,但在“空山不見人”之后緊接“但聞人語響”,卻境界頓出?!暗劇倍诸H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盡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7.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17、,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一、作者我知道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二、譯文注釋、舉:抬。夜思:一作“靜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編入樂府詩集·新樂府辭,并說:“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嘗被于聲,故曰新樂府也?!泵髟鹿猓好髁恋脑鹿?。舉頭:抬頭。望

18、明月:一作“望山月”。晉清商曲辭·子夜四時歌·秋歌:“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钡皖^:形容沉思的神態(tài)。思:思念。三、原文大意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抬頭望著天上的明月,低頭思念著自己的家鄉(xiāng)。四、詩文賞析這是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nèi)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李白的這首思鄉(xiāng)之作,被稱為“千古思鄉(xiāng)第一詩”,感動了古今無數(shù)他鄉(xiāng)流落之人。詩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謂

19、平實樸素之極,以此清靜之景來襯出詩人的寂寞孤單。這首詩在寫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畫和行動舉止描寫相結(jié)合,第二句中,一個“疑”字點出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迷離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錯覺。這是詩人極寫思鄉(xiāng)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離。后兩句詩人從沉思中轉(zhuǎn)而清醒過來,便是一“舉頭”,再一“低頭”。 8.古郎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 凄愴摧心肝。一、作者我知道李白(701762年),生于70

2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二、譯文注釋古朗行:樂府詩集作“朗月行”,樂府古題。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幣_:傳說西王母居住的宮殿。青云端:青云的頂端。 三、原文大意幼小的時候不知道明月為何物,便稱它為掛在天空中的白玉盤。又懷疑它是瑤臺上的一面鏡子,無緣無故地飛到了青云的頂端。四、詩文賞析這是一首樂府詩?!袄试滦小保菢犯蓬},

21、屬雜曲歌辭。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nèi)容。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gòu)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shù)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币浴鞍子癖P”、“瑤臺鏡”作比,生動地表現(xiàn)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昂簟?、“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tài)。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生的時

22、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回鄉(xiāng)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鬃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一、作者我知道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以文詞知名,武后證圣元年(695)進士及第。開元十一年(723)遷禮部侍郎,后為太子賓客,秘書監(jiān)。天寶二年(743)冬,因病請還鄉(xiāng),獲賜鏡湖剡川一曲。次年正月起行,玄宗親賜詩,太子以下百官賦詩餞行。歸后不久即

23、病逝,年八十六,后贈禮部尚書。二、譯文注釋(1)鬢毛衰:老年人須發(fā)稀疏變白。 (2)  衰:衰敗、疏落。 (3)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剜l(xiāng)時已年逾八十。(4)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5) 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6) 相見:即看見我;(7)不相識:即不認識我三、原文大意青年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還,口音未變卻已鬢發(fā)疏落容顏衰老。 村童看見我卻不能相認,笑著問我這客人是從何處而來。四、詩文賞析賀知章在天寶三載(744),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xiāng)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時已八十六歲,這時,距他中年離鄉(xiāng)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心頭有無限感

24、慨?;剜l(xiāng)偶書的“偶”字,不只是說詩作得之偶然,還泄露了詩情來自生活、發(fā)于心底的這一層意思。10.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作者我知道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o jie) ,人稱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二、譯文注釋、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茱萸:一種植物,傳說重陽節(jié)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三、原文大意獨自流落他鄉(xiāng),長做異地之客,每逢佳節(jié)良辰,越發(fā)思念眷親。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他們佩帶

25、茱萸,發(fā)覺少我一人。四、詩文賞析寫游子思鄉(xiāng)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xiāng)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xiāng)思人,遇到佳節(jié)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xiāng)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11. 絕 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一、作者我知道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之一,與李白齊名,并稱為“詩圣”。他的詩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被稱為“詩史”。其詩風格沉郁頓

26、挫,質(zhì)樸通俗,寓意深遠。二、譯文注釋1.黃鸝:屬黃鸝科,又名叫黃鶯、黃鳥,廣泛分布于我國東部各省。     2.鳴翠柳: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    3.鷺:一種水鳥名,鷺鷥。    4.窗含:就是從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     5.西嶺: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肅的交界。    6.千秋雪:終年不化的積雪。    7.泊:停靠。    8.東吳:指長江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孫權(quán)在

27、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建立的政權(quán),史稱“東吳”。泛指現(xiàn)在江蘇、浙江一帶。    9.萬里:指東吳到成都相距遙遠的路程。三、原文大意兩只黃鵬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唱, 一行白鴛飛上了高高的藍天。 窗口正對著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來自江蘇的萬里航船。四、詩文賞析杜甫詩作沉郁頓挫久為人所稱頌,而其詩圣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手法的多樣對詩歌意境的開拓等方面更是為后者所重,詩學杜甫的難計其數(shù),“詩圣”的影響至今不息。杜甫的詩作,除真寫關切人世社會的遭遇、變動外,還有不少是通過寫景以達情景相生,以抒發(fā)自己的情懷的,現(xiàn)在要賞析的這首絕句正屬此例。    12. 江

28、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一、作者我知道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等人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漢族。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劉禹錫與之并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并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二、譯文注釋1.絕:一只也沒有了。 2.鳥飛絕:天空中一只鳥也沒有。 3.徑:小路。 4.蹤:蹤跡。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5.蓑笠(su lì):蓑衣,斗笠。三、原文大意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

29、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一葉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默默地在漫天風雪中垂釣。四、詩文賞析 這首五言絕句作于詩人謫居永州期間。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擊和壓抑。這首詩就是他借助歌詠隱居山水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懷,抒發(fā)政治上失意的苦悶和壓抑。詩中客觀境界的幽僻更能體現(xiàn)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詩用簡單而細膩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寒江雪釣圖:千山萬徑都沒有人煙鳥跡,天地間只有孤獨的漁翁在江雪中垂釣。廣闊寂寥的背景空間,更加突出了獨釣的孤舟。詩人淡墨輕描,渲染出一個潔靜絕美的世界。13. 風 (唐)李嶠(qiáo)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一、

30、作者我知道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官監(jiān)察御史。邕、嚴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jiān)軍進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后、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二、譯文注釋1.三秋:晚秋,指農(nóng)歷九月。 2.二月:早春,農(nóng)歷二月。三、原文大意詩意是風能吹落晚秋的樹葉,也能吹開春天的花朵,更能卷起高高的水浪,吹進竹林能把萬棵竹子都吹得歪歪斜斜。讓人感到風的力量之大。 四、詩文賞析這首詩讓人看到了風的力量: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jīng)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敖饴淙锶~,能開二月花

31、。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贝嗽姙樘拼顛?。李嶠以“風”為題的組詩共有3首,此為其中一首。風,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經(jīng)由生命個體用心去感受或通過外物的變化知曉。因此,全詩無出現(xiàn)一個“風”字,也沒有直接描寫風之外部形態(tài)與外顯特點,而是通過外物在風的作用下原質(zhì)或原態(tài)的改變?nèi)ケ憩F(xiàn)風之柔情與強悍??梢娫娙藢ξ飸B(tài)常識的熟知與了然。在這種生活常識的支撐下,詩人熟練地通過外物的形變來顯發(fā)風之特點,以間接描寫來表現(xiàn)風的種種情態(tài),讓人真切感受風的溫存與魅力。14.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一、作者我知道李白(701762年),

32、生于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二、譯文注釋1.踏歌:邊唱歌邊用腳踏地作節(jié)拍。 2.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三、原文大意我乘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上踏地為節(jié)拍,有人邊走邊唱前來送行。桃花潭水雖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厚。四、詩文賞析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擠離開長安,十年來游遍大江南北,每到一個地方,廣泛交結(jié)朋友,

33、汪倫就是其中一個。這首詩寫于詩人與汪倫離別之際。汪倫腳踏地打著拍節(jié),為李白送行??吹竭@種場面,李白激動地流下了熱淚,當場寫下了贈汪倫這首詩作為感謝。 這首小詩前兩句敘事,后兩句抒情,贊頌了真摯、深厚的情誼。妙處在于結(jié)句的比物手法的運用,將無形的情誼轉(zhuǎn)換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自然而耐人尋味。15. 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o)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huán)。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chóng)山。 一、作者我知道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

34、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二、譯文注釋1.朝:早晨。2.江陵:今湖北江陵縣。3.啼:鳴、叫。 ?。和O?。4.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三、原文大意早晨告別朝霞繚繞的白帝城,一日間行程千里回到江陵。兩耳邊仍然響著沿岸猿叫聲,輕輕的船兒早已越過千山萬嶺。四、詩文賞析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下江陵”。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

35、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jīng)過艱難歲月之后突然迸發(fā)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齑煲?,使人神遠。后人贊此篇謂:“驚風雨而泣鬼神矣”(楊慎升庵詩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視若珍品。為了表達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作韻腳,讀來是那樣悠揚、輕快,令人百誦不厭。16.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一、作者我知道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

36、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二、譯文注釋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

37、160;  5.出:突出。     6.日邊:天邊。三、原文大意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zhuǎn)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水天相接的遠處悠然駛來,好似來自天邊。四、詩文賞析天門山,就是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于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17.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ni發(fā)生。隨風潛入夜,

38、潤物細無聲。一、作者我知道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之一,與李白齊名,并稱為“詩圣”。他的詩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被稱為“詩史”。其詩風格沉郁頓挫,質(zhì)樸通俗,寓意深遠二、譯文注釋1.好雨:指春雨,及時的雨。2.乃:就。3.發(fā)生:催發(fā)植物生長,萌發(fā)生長。4.潛:暗暗地,靜悄悄地。5.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三、原文大意這一場雨就好似選好時候,正當春天萬物生長之時就隨即降臨。細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獨自明亮著。四、詩文賞析這首詩寫的是“雨”,詩人敏銳地抓住這場雨的特征,從

39、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前兩句寫了下雨的季節(jié),直接贊美了這場雨的及時。雨仿佛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來臨。后面六句集中寫了“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點漁火若隱若現(xiàn)。詩人于是興奮地猜測:等到天明,錦官城里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詩中沒有一個“喜”字,但從'潛"“潤”“細”“濕”等字,都體現(xiàn)著詩人的喜悅之情。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边@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xiàn)了詩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18. 絕 句(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一、作者我知道杜甫(712770),字子美

40、,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之一,與李白齊名,并稱為“詩圣”。他的詩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被稱為“詩史”。其詩風格沉郁頓挫,質(zhì)樸通俗,寓意深遠二、譯文注釋1.絕句:古詩體裁中的一種。每首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 2. 鳴:叫,啼叫。 3.含:包含,指從窗內(nèi)可以看見的范圍。 4.西嶺: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嶺背積雪常年不化。 5.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千秋,形容時間很長。 6.泊:停船靠岸。三、原文大意兩只黃鸝啼鳴在翠綠柳枝間,一行白鷺飛上了湛藍的青天。窗口遠望見西嶺千年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萬里赴吳的航船。四、詩文賞析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時一首如畫的詩作。全詩一句一景,由四幅獨

41、立的景色描寫構(gòu)成。前兩句以黃鸝和白鷺對舉,描述初春景象。在翠柳和藍天的襯托下,黃鸝婉轉(zhuǎn)的鳴聲和白鷺輕盈的身影,顯得如此和諧而優(yōu)美;句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和著鳥兒的聲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種活潑、輕快的節(jié)奏和韻律,充滿了動感。它透露出詩人內(nèi)心的喜悅和歡快。后兩句寫積雪不化的遠山和乘風待發(fā)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萬里”賦予這些景色以宏大的氣勢,它顯示了身居斗室的詩人壯闊的胸懷,也顯示了詩人對自己前途的信心,因為那順江而下、穿三峽、過襄陽的萬里東吳之途,也正是詩人日夜向往的回鄉(xiāng)之路。19. 游子吟(yín)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作者我知道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縣)人。四十六歲才中進士,曾任協(xié)律郎等職。他一生窮愁潦倒,不茍同流俗。雖有韓愈、李觀等人為之揄揚,卻始終未能免于饑寒凍餒,被人稱之為寒酸孟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