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6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新人教版_第1頁
2019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6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新人教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后限時集訓(六)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限時:40 分鐘)、選擇題(2018 湖北沙市中學測試)近年來華北地區(qū)深陷霧霾污染之中。續(xù)多天的霧霾更是給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2 題?!緦W號:21490028】1 霧霾天氣能見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氣中的大量懸浮顆粒()A. 增強了對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B. 削弱了地面長波輻射c.改變了太陽輻射波長D.增強了大氣逆輻射2.霧霾天氣持續(xù)出現(xiàn)的自然原因可能是()A. 受暖鋒控制,空氣流動性差B. 地面蒸發(fā)強,空氣濕度增大C. 冷空氣快速南下,氣溫降低,水汽凝結A .D. 受穩(wěn)定天氣系統(tǒng)控制,大氣穩(wěn)定1. A 2. D 第 1 題

2、,霧霾天氣能見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氣中的大量懸浮顆粒增強了 對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到達地面的光照減少,A 對。改變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不會影響能見度,B、D 錯。不會改變太陽輻射波長,C 錯。第 2 題,霧霾的形成,需要靜風、逆溫等保持空氣穩(wěn)定的條件。霧霾天氣持續(xù)出現(xiàn)的自然原因可能是受穩(wěn)定天氣系統(tǒng)控制,況。讀圖,完成 34 題。3.對圖示信息的解讀,正確的是()A. 水泥混凝土面層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遞減霧霾時能見度氣穩(wěn)定,D 對。受暖鋒控制,多降水天氣,不易形成霧霾,A 錯。不易形成霧霾,B 錯。冷空氣快速南下,風力較強,不易形成霧霾,$燼r地面蒸發(fā)強,空氣不穩(wěn)定,C 錯。)縱向溫度隨深

3、度的變化狀20深皮(cm)24 00zf9i(K*d71y7/ r115曲Z7 31站 的43溫度(龍)2B. 14: 00 時在 10 cm 深度處溫度最高C.表層熱量逐漸向下傳遞,其最大深度為 20 cmD. 水泥混凝土面層溫度日變化隨深度增加而遞減34分析圖示信息所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A. 水泥混凝土比熱容小,不適宜作路面建設材料B. 表層劇烈的溫度變化會導致路面開裂,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應做防裂處理C. 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有效方法D. 天中 10: 0014: 00 水泥混凝土面層增溫最快,應進行灑水降溫3. D 4. B 第 3 題,由圖可知,一天內的不同時刻

4、水泥混凝土面層溫度隨深度的增加有時遞增、有時遞減,選項A 錯誤。14: 00 時地面的溫度最高,選項 B 錯誤。表層熱量逐漸向下傳遞,其最大深度超過20 cm,選項 C 錯誤。圖示反映表層路面溫度日變化較大,越到地下深處溫度日變化越小,所以,水泥混凝土面層溫度日變化隨深度增加而遞減,選項D正確。第 4 題,與土壤相比,水泥混凝土比熱容小,地面晝夜溫差大,但是不影響其作為路面建設材料,選項 A 錯誤。水泥路面的表層溫度變化大于路面深處,導致表層和深處的熱脹冷縮產(chǎn)生差異,使路面開裂,選項B 正確。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使得白天升溫快,升溫幅度大,會加重城市熱島效應,選項 C 錯誤。地面的熱量主要來自

5、太陽輻射,隨著太陽高度增大,地面溫度不斷上升,一天中5: 0010: 00 水泥混凝土面層增溫最快,選項D 錯誤。下圖 a、b 為等值線。讀圖完成 56 題。A.B.C .D.5. D 6.C 第 5 題,圖中箭頭位于等壓線上,高空摩擦力為零,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可判斷氣壓 a 大于氣壓 b,故 B 的氣壓高于 A; A 位于低壓槽(高空),其對應的近地面天氣晴朗;B 位于高壓脊(高空),其對應的近地面為陰雨天氣。選 D。第 6 題,等值線為近地面 垂直等壓線,A 處為高壓,氣流下沉、天氣晴朗;B 處為低壓,氣流上升、天氣陰雨。選 G(2018 臺州模擬)下圖為東亞部分地區(qū) 500 百帕等壓面的

6、高度分布圖。讀圖完成78題。()氣壓 A 高于氣壓 B 氣壓 A 低于氣壓 BA對應的近地面天氣陰雨A.B 對應的近地面天氣陰雨C.D.B.6.若等值線表示近地面垂直等壓線(忽略箭頭),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5.47.重慶 5500 米高空的風向是()A.偏東風B.偏南風C.偏西風D.偏北風&海平面氣壓由低到高排序是()A. 青島、上海、長沙、昆明B. 昆明、長沙、上海、青島C. 昆明、重慶、長沙、臺北D. 臺北、長沙、重慶、昆明7. C 8. B 第 7 題,從圖中等值線數(shù)值可知,500 百帕等壓面屬于高空等壓面,該等壓面在重慶分布的海拔高度為5 700 m,且自南向北降低,說明同一

7、高度南部氣壓高,北部氣壓低,故重慶 5 500 m 高空的氣壓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因高空的風向與等壓線平行,故重 慶 5 500 m高空的風向是偏西風。第 8 題,近地面氣壓與高空中相反,高空中氣壓自南向北 遞減,則近地面自南向北遞增,昆明、長沙、上海、青島四城市自南向北排列?!袄鋶u效應”指地球上干旱地區(qū)的綠洲、湖泊,其夏季晝夜氣溫比附近沙漠、戈壁低, 溫差最高可達 30C,這是由于周圍戈壁、沙漠的高溫氣流在大氣的平流作用下,被帶到綠 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個上熱下冷的大氣結構,形成一種涼爽的小氣候。讀我國某區(qū)域等高線圖,完成 911 題。80859對“冷島效應”形成的原理解釋合理的是()A.

8、在垂直方向上,綠洲區(qū)空氣以上升運動為主B. 在垂直方向上,沙漠區(qū)空氣以上升運動為主C. 在水平方向上,高空空氣平流作用較弱D. 在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空氣平流作用較強510.“冷島效應”對該地區(qū)產(chǎn)生的影響有()不利于綠洲地區(qū)污染物的擴散有利于抑制植物的蒸騰和地面的蒸發(fā)不利于提高環(huán)境承載力有利于綠洲地區(qū)與沙漠地區(qū)熱量的交換A.B.C.D.11.圖中甲、 乙、 丙、 丁四地“冷島效應”最顯著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 丁地9. B 10. A 11. B 第 9 題,根據(jù)題干材料可知,“冷島效應”分布區(qū)在水平方向上,高空空氣平流作用較強,近地面空氣平流作用較弱;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戈壁、沙漠

9、較綠洲I J的比熱容小,沙漠增溫比綠洲快,沙漠區(qū)空氣以上升運動為主,綠洲區(qū)空氣以下沉運動為主, 但綠洲作為一個冷源,會使先下沉的那部分空氣冷卻,因此,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選 B。第 10 題,“冷島效應”形成了一個上熱下冷的大氣結構,大氣結構穩(wěn)定,會使綠洲地區(qū)熱量交換變緩,同時也不利于綠洲地區(qū)污染物的擴散;“冷島效應”還會形成一種涼爽的小氣候,因此,有利于提高綠洲地區(qū)的環(huán)境承載力,還可以抑制植物的蒸騰和地面的蒸發(fā)。選 A。第 11 題,由圖可知,該區(qū)域為我國天山及其以南地區(qū),甲位于塔里木盆地內部,為沙漠區(qū);乙地位于天山北側,降水較多,且位于匯水區(qū),綠洲面積較大,“冷島效應”明顯;丙位于天

10、山頂部,應為高山冰雪帶;丁地位于天山南坡,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綠洲面積小,“冷島效應”不明顯。選 Bo【導學號:21490029】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海拔約 3 300 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藍。 這里太陽輻射強,但氣溫較低,當?shù)鼐用窀咝Ю锰柲?,在房屋南側用玻璃搭建絕熱暖棚, 暖棚通過通風口與內室形成循環(huán)氣流,使內室增溫。材料二 下圖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1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6(1) 分析香格里拉太陽輻射強,但氣溫低的原因。(2) 分析暖棚內溫度較高的原因。利用熱力環(huán)流原理,闡述暖棚是怎樣通過1、2 兩個通風口使內室增溫的。解

11、析第(1)題,太陽輻射強弱與氣溫高低并不呈正相關。太陽輻射強弱取決于太陽 高度大小、晝夜長短等;分析氣溫高低除要考慮太陽輻射外,還要考慮大氣逆輻射。第(2)題,輻射是能量傳播的方式,波長短的電磁波能量強,透過玻璃的能力強,反之則弱。暖棚 內之所以溫度較高,主要是因為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兩種不同波長的輻射透過玻璃的能力存 在差異,導致熱量滯留。第(3)題,熱力環(huán)流是冷熱差異造成的空氣運動,垂直方向上,往 往熱上升、冷下沉,水平方向上,空氣由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內室和暖棚通過1、2 兩個通風口相通,形成熱力環(huán)流,使熱量得以交換。答案(1)香格里拉緯度低,太陽高度大;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

12、 弱作用較弱,故白天太陽輻射強。但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弱,大氣的保溫作用差,不利于 熱量儲存,所以常年氣溫較低。(2) 太陽短波輻射可透過玻璃到達棚內,使溫度升高,而棚內的地面長波輻射卻很少能 透射出去,從而使熱量保存在暖棚內。(3) 暖棚受熱多,空氣膨脹上升,內室受熱少,空氣冷卻下沉,于是上層空氣由氣壓高的暖棚通過 1 通風口向氣壓低的內室流動;下層空氣由氣壓高的內室通過2 通風口向氣壓低的暖棚流動。暖棚通過通風口與內室形成循環(huán)氣流,使內室增溫。13.珀斯是一個多風的城市。夏季以微風為主,一天中風向多變,冬季風力強勁,素有 澳大利亞“風城”之稱。讀下圖回答問題。一冊一答僅型Do犠市口時揮 棘

13、貴 天燃7(1) 說明珀斯夏季風向日變化明顯的原因。(2) 分析珀斯冬季風力強勁的原因。(3) 分析圖示地區(qū)風能開發(fā)利用比重小的原因。解析第(1)題,風向日變化明顯的原因可借鑒海陸風的形成進行分析。珀斯位于大 陸西岸,西臨海洋,東連大陸上面積廣大的沙漠。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晴天。白天, 陸地沙漠地區(qū)升溫快,近地面形成低壓,風從海洋吹往陸地;夜晚,沙漠地區(qū)降溫快,近地 面形成高壓,風從陸地吹往海洋,所以風向多變。第(2)題,珀斯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受北移的西風帶控制,且地勢平坦開闊,風力強勁。第(3)題,從地區(qū)能源需求、區(qū)域常規(guī)能源豐歉等方面入手分析。答案(1)珀斯西臨海洋,東連面積廣大的沙漠(大陸);夏季多晴天,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