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時代的個人悲劇—再解讀《在懸崖上》_加麗亞_第1頁
“共鳴”時代的個人悲劇—再解讀《在懸崖上》_加麗亞_第2頁
“共鳴”時代的個人悲劇—再解讀《在懸崖上》_加麗亞_第3頁
“共鳴”時代的個人悲劇—再解讀《在懸崖上》_加麗亞_第4頁
“共鳴”時代的個人悲劇—再解讀《在懸崖上》_加麗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共鳴”時代的個人悲劇再解讀在懸崖上_加麗亞論文導讀::鄧友梅的在懸崖上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有些研究者認為不只是在懸崖上。所以當看到美麗大方的混血姑娘加麗亞時。我”的悲劇。論文關鍵詞:鄧友梅,在懸崖上,加麗亞,悲劇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文壇出現(xiàn)了一批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也無形中烙上了時代的印跡。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文學承擔的不僅僅是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功能,鄧友梅的在懸崖上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小說以婚外戀情為主題在發(fā)表之初就受到了熱評,不久之后在反右擴大化中被打為“毒草”,新時期初被收入重放的鮮花一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之后便不斷地

2、引起評論界的關注和諸多研究者的興趣。有些研究者認為不只是在懸崖上,包括同時期的紅豆、美麗、小巷深處等作品,無論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還是表現(xiàn)形式上都沒有擺脫時代的氣息,他們只不過是充當了一次文學必須適應時代發(fā)展這一創(chuàng)作潮流的宣傳工具和手段。另有研究者把在懸崖上作為十七年文學中“異端”的代表,認為小說所涉及的婚外戀情突破了當時文學題材的禁區(qū),與當時主流文學的審美有不同的趨向,并在文學史的敘述中給予了在懸崖上較高的評價。多數(shù)研究者在認為在懸崖上的創(chuàng)作帶有明顯的勸善懲惡的教育目的上觀點是一致的,隨著社會時代的發(fā)展加麗亞,用現(xiàn)時的文化觀重新審視鄧友梅的在懸崖上,便可領悟到作品更多的社會內(nèi)涵。本文將試圖在文本細讀

3、的基礎上,從以下三方面來重新解讀這一文本。一、“我”的悲劇在懸崖上中的主人公“我”, 多數(shù)評論者都將歸結(jié)為一個典型的浪子回頭的正面形象,對他的態(tài)度是肯定的。而我認為主人公“我”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我”的失敗具體體現(xiàn)在“我”對妻子的誤愛(婚姻的失敗)和“我”對加麗亞的誤戀(愛情的失敗)上。小說主人公“我”一直生活在一種無明晰愛情理念的情感世界中,也可以說他一直生活在自我蒙蔽的悲劇世界里期刊網(wǎng)。對妻子的誤愛開啟了“我”的悲劇人生之門?!拔摇笔且幻麆偞髮W畢業(yè)的技術員,因坐火車來報到忘記要報銷單據(jù)而得到女會計員的熱心幫助,第一次見面她就給“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后來又得知她工作和學習都很積極,也

4、很受人尊敬,“我”對她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年齡比“我”大兩三歲的她“不僅在思想上督促我進步,生活細節(jié)也處處操心?!庇谑窃跍喨徊挥X中“我”竟然愛上了她。事實上這樣的愛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它不僅受了時代的影響,還受到了戀母因素的左右,這樣的愛也不是剛從大學畢業(yè)的“我”所要追求的愛。這點從小說中“我”與妻子在結(jié)婚買家具的簡單對話上便可得以證實,“我”和妻子的追求根本上是不同的,“我”和妻子從骨子里是不屬于同一類人。“我”和妻子的愛情在某種程度上違背了人性的自然發(fā)展,“我”真實的情感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流露,所以當看到美麗大方的混血姑娘加麗亞時,“我”久壓的自然人性便在頃刻間復蘇。小說是這樣寫的:“我像

5、一個參加長途競走的人,半路上貪戀一株新異的花草,忘了路標的指示,走起彎路了?!边@樣的描寫是不合理的,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權(quán)利判斷或規(guī)定“我”該向哪個方向走,沒有人可以預知“我”的選擇會帶來什么樣的結(jié)果,包括“我”自己也無法預知。所以我并不認為主人公“我”忘記了路標的指示,每個人都有尋求自己夢想的權(quán)利,“我”之所以會不遵從既定的路標走下去那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了更適合自己的路標。不過到此有一點是十分明確的,那就是“我”和妻子的婚姻在此刻無聲的終止了,“我”對妻子那種尊敬的、理智的誤愛在無形中結(jié)束了,小說最后主人公“我”向傳統(tǒng)道德的妥協(xié),使我更加堅定地認為主人公“我”在婚姻上是個徹底的失敗者。如果說對妻子

6、的誤愛開始了“我”的悲劇之旅,那么對加麗亞的誤戀則加速了“我”悲劇人生的進程。如果將“我”對妻子的誤愛歸因為是受當時國內(nèi)政治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加麗亞,那么“我”對加麗亞的誤戀完全是因為中西文化對愛情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當然從自然人性的角度來分析,“我”自然的愛情受到扭曲也是導致“我”追求加麗亞的一個原因。加麗亞是個真實坦率的女孩,她可以不加思索地說出對一個人的喜愛或厭惡,輕易的表露對一個人的看法,從不在乎別人怎么想或者怎么評論自己。加麗亞也是個時刻洋溢著激情而又敢于幻想的人,她的想法總是那么與眾不同,她的熱情總是感染者周圍每一個人,她身上洋溢的一切氣息都吸引著“我”,唯獨對愛情和婚姻的理解與“

7、我”完全不同,這也是造成“我”對加麗亞誤戀的主要因素。加麗亞認為“愛情,除了性格、志趣之外,還應該是美的結(jié)合,兩個人都漂亮,不僅自己幸福,對旁觀的人也是幸福的”她認為結(jié)婚“會消褪愛情的詩意”,“會將天才的想象力磨光”所以她只想尋求激情與浪漫并不想擁有婚姻。而“我”在與加麗亞的交往過程中一直在誤讀加麗亞給“我”的信息,她不去理睬給她留座位的單身男人而偏偏坐在“我”的旁邊,冬天給我買流行而昂貴的帽子,還把她自己的圍巾送給我取暖,還約我一起跳舞等等都被“我”誤以為是她在向我表露真情,以為她喜歡我,以為她想要和我在一起。所以當“我”做好一切心理準備坦白的告訴加麗亞“我”要和妻子離婚而希望和她在一起的時

8、候,加麗亞很詫異的拒絕了“我”。加麗亞的拒絕讓“我”明白長期以來“我”一直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加麗亞并不是愛“我”,她只是把“我”當做一個可以經(jīng)常一起玩的哥哥,她根本就沒有要結(jié)婚的想法,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單方面的虛構(gòu)和幻想,歸根結(jié)底都是因為“我”和加麗亞對愛情和婚姻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期刊網(wǎng)。二、妻子的悲劇小說中的妻子是一位理性明顯多于感性的女性,要是她能將自己的這一做事原則始終如一的堅持著,她的人生也不至于那么悲慘。當“我”第一次向她表白時,盡管她也是喜歡我的,可她還是理性的勸“我”慎重考慮加麗亞,因為在年齡上她畢竟比“我”大兩三歲。小說中的妻子也是一個凝聚著時代精神的時代驕子,作為一個

9、女人她也想和丈夫建立自然的情感、平等的地位、充滿激情的夫妻關系,但特定的環(huán)境、特殊的地位約束了她自然的本性,導致她只能定向且片面的發(fā)展。更多時候在丈夫面前她所給予的更像是一位政治導師或是一個生活保姆而不是妻子,可這些并不是作為一個丈夫的“我”內(nèi)心真正需求的。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我不能否認妻子在品質(zhì)上、在思想上那些值得尊敬的地方,我覺得這對一個革命同志來說是重要的,但不一定適合作我的愛人!”這表明了“我”對妻子這樣的革命同志作為“我”妻子的不滿,側(cè)面也暗含了妻子作為一個女人的失敗,一個真實的女人理應感性多于理性的自然法則在妻子身上不僅無效反而被顛覆了,妻子身上多數(shù)都是理性超越感性的。比如妻子

10、發(fā)現(xiàn)“我”的不軌行為時,盡管她仍愛著丈夫,但卻十分冷靜地說:“我并不是要求好壞有個丈夫!我要的是真正的愛情,兩人這樣敷衍下去都沒有好處!”在到處都充斥著婚姻危機的現(xiàn)時社會,一個已婚女人會采取這樣的情感處理方式不值得關注,但如果以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和妻子所處的特殊環(huán)境為參照,妻子能做到如此冷靜不僅說明她有勇氣,也體現(xiàn)了她遇事能冷靜處理的個性。妻子的理智、果斷值得人敬畏,她不因感情而委曲求全的個性也值得欣賞,如果她能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持自我真正的理念,也就不會落得后來的悲慘結(jié)局了。當妻子發(fā)現(xiàn)自己已懷孕時,在她情感意識里一向強大的理智在情感面前敗下陣來了,她不僅流露出了對丈夫和家的依戀,竟然提出

11、雙方先分居一段時間,待彼此冷靜考慮之后再處理的建議,一向理智的妻子突然之間變得如此的糊涂,也許這是她給丈夫的一種讓步,但她也無形中讓自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一向處事果斷的妻子在最關鍵的時刻變得猶豫不決,她為挽留名存實亡的婚姻而所作的一切不得不讓人覺得可悲。本文在前邊已經(jīng)講過“我”和妻子的婚姻在加麗亞出現(xiàn)時已經(jīng)無聲的終止了,妻子不該再竭力挽留這段婚姻,因為他們夫妻之間以前就沒有真正的愛以后更不可能產(chǎn)生愛。妻子應該明白無愛的婚姻是不道德也是不樂觀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結(jié)局只能是悲劇一場。妻子在挽留自己婚姻的同時也再造了自己的悲劇,她得到的是丈夫而并非是丈夫的愛加麗亞,她用自己的余生換來的只是丈夫的軀體

12、這是何等可悲之事。三、加麗亞的悲劇作為現(xiàn)代意識代表的加麗亞的出現(xiàn)猶如一道閃光照亮了當時被規(guī)訓的知識分子的內(nèi)心。小說中的加麗亞追求美、追求自由、追求個人享受,她的言行在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中處處碰壁,包括后來她出人意料的拒絕“我”的求愛,并不是很多評論家說的那樣是她泛愛或者是她在調(diào)情,而是加麗亞對愛情的理解與“我”不同,她奉行的價值標準與當時的主流社會所要求的不相容?!拔摇弊詈蟛荒芎图欲悂喗Y(jié)合并不是因為加麗亞的感情廉價或者是玩弄感情,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愛情觀在作祟,所以有評論者將加麗亞定位為一個典型的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形象是不合理的。小說中的加麗亞代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于“我”現(xiàn)實生活的隨心所欲的生活狀態(tài),這種自由態(tài)的生活正是當時的“我”內(nèi)心極為渴盼的,所以導致“我”越軌的關鍵因素并不是加麗亞,“我”自己才是罪魁禍首。在當時主流意識的影響下,加麗亞開朗的性格不能被人們接受,我行我素的行為方式被認為是不正派的,這些實事上并不是加麗亞的錯,而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在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下面對新生物而表現(xiàn)出來的敵對反應?!凹欲悂喌纳鎸@個時代是一種挑戰(zhàn)、一種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