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時96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8 96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工業(yè)部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施行日期:1997年2月1日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照明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通知建標:1996 475號根據國家計委計綜:1986 2630號和建設部(90)建標技字第4號文的要求,由電力工業(yè)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修訂的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和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照明裝置施工及驗
2、收規(guī)范,已經有關部門會審?,F(xiàn)批準電氣裝置安裝工 程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8 96和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照明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9 96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自一九九七年二月一日起施行。原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232 82中第十三篇“配線工程篇”和第十四篇“電氣照明裝置篇”同時廢止。本規(guī)范由電力工業(yè)部負責管理,具體解釋等工作由電力工業(yè)部電力建設研究所負責,出版發(fā)行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負責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一九九六年八月 十六日1 總則1.0.1為保證電氣裝置配線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技術進步,確保安全運行,制訂本規(guī)范。1.0.2本規(guī)范適
3、用于建筑物、構筑物中1KV及以下配線工程的施工及驗收。1.0.3配線工程的施工應按已批準的設計進行。當修改設計時,應經原設計單位同意,方可進行。1.0.4采用的器材及其運輸和保管,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當產品有特殊要求時,尚應符合產品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1.0.5器材到達施工現(xiàn)場后,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1.0.5.1技術文件應齊全。1.0.5.2型號、規(guī)格及外觀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1.0.6配線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應符合本規(guī)范和國家現(xiàn)行標準及產品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1.0.7配線工程施工前,建筑工程應符合下列要求:1.0.7.1對配線工程施工有影響的模板、腳手架等應拆除,
4、雜物應清除。1.0.7.2對配線工程會造成污損的建筑裝修工作應全部結束。1.0.7.3在埋有電線保護管的大型設備基礎模板上,應標有測量電線保護管引出口座標和高程用的基準點或基準線。1.0.7.4埋入建筑物、構筑物內的電線保護管、支架、螺栓等預埋件,應在建筑工程施工時預埋。1.0.7.5預留孔、預埋件的位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應埋設牢固。1.0.8配線工程施工結束后,應將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孔、洞、溝、槽等修補完整。1.0.9電氣線路經過建筑物、構筑物的沉降縫或伸縮縫處,應裝設兩端固定的補償裝置,導線應留有余量。1.0.10電氣線路沿發(fā)熱體表面上敷設時,與發(fā)熱體表面的距離應符合設
5、計規(guī)定。1.0.11電氣線路與管道間的最小距離,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的規(guī)定。1.0.12配線工程采用的管卡、支架、吊鉤、拉環(huán)和盒(箱)等黑色金屬附件,均應鍍鋅或涂防腐漆。1.0.13配線工程中非帶電金屬部分的接地和接零應可靠。1.0.14配線工程的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2配管2.1 一般規(guī)定2.1.1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的電線保護管,管口及其各連接處均應密封。2.1.2當線路暗配時,電線保護管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并應減少彎曲。埋入建筑物、構筑物內的電線保護管,與建筑物、構筑物表面的距 離不應小于15mm。2.1.3進入落地式配電箱的電線保護管,
6、排列應整齊,管口宜高出配電箱基礎面5080mm o2.1.4電線保護管不宜穿過設備或建筑物、構筑物的基礎;當必須穿過時,應采取保護措施。2.1.5電線保護管的彎曲處,不應有折皺、凹陷和裂縫,且彎扁程度不應大于管外徑的10%。2.1.6電線保護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1.6.1當線路明配時,彎曲半徑不宜小于管外徑的6倍;當兩個接線盒間只有一個彎曲時,其彎曲半徑不宜小于管外徑的4倍。2.1.6.2當線路暗配時,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6倍;當埋設于地下或混凝土內時,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10倍。2.1.7當電線保護管遇下列情況之一時,中間應增設接線盒或拉線盒,且接線盒或拉線盒的位置應便
7、于穿線:2.1.7.1管長度每超過30m,無彎曲。2.1.7.2管長度每超過20m,有一個彎曲。2.1.7.3管長度每超過15m,有二個彎曲。2.1.7.4管長度每超過8m,有三個彎曲。2.1.8垂直敷設的電線保護管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增設固定導線用的拉線盒:2.1.8.1管內導線截面為 50mm2及以下,長度每超過 30m。2.1.8.2管內導線截面為 7095mm2,長度每超過20m。2.1.8.3管內導線截面為 120240mm2,長度每超過18m。2.1.9水平或垂直敷設的明配電線保護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裝的允許偏差為1.5%,全長偏差不應大于管內徑的1 B 2。2.1.10在TN S、
8、TN C S系統(tǒng)中,當金屬電線保護管、金屬盒(箱)、塑料電線保護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時,金屬電 線保護管和金屬盒(箱)必須與保護地線( PE線)有可靠的電氣連接。2.2鋼管敷設2.2.1潮濕場所和直埋于地下的電線保護管,應采用厚壁鋼管或防液型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干燥場所的電線保護管宜采用薄壁鋼管或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2.2.2鋼管的內壁、外壁均應作防腐處理。當埋設于混凝土內時,鋼管外壁可不作防腐處理;直埋于土層內的鋼管外壁應涂兩度瀝青;采用 鍍鋅鋼管時,鋅層剝落處應涂防腐漆。設計有特殊要求時,應按設計規(guī)定進行防腐處理。2.2.3鋼管不應有折扁和裂縫,管內應無鐵屑及毛刺,切斷口應平整,管口應
9、光滑。2.2.4鋼管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2.2.4.1采用螺紋連接時,管端螺紋長度不應小于管接頭長度的1 B 2;連接后,其螺紋宜外露2.3扣。螺紋表面應光滑、無缺損。2.2.4.2采用套管連接時,套管長度宜為管外徑的1.53倍,管與管的對口處應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連接時,焊縫應牢固嚴密;采用緊定螺釘連接時,螺釘應擰緊;在振動的場所,緊定螺釘應有防松動措施。2.2.4.3鍍鋅鋼管和薄壁鋼管應采用螺紋連接或套管緊定螺釘連接,不應采用熔焊連接。2.2.4.4鋼管連接處的管內表面應平整、光滑。2.2.5鋼管與盒(箱)或設備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2.2.5.1暗配的黑色鋼管與盒(箱)連接可采
10、用焊接連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內壁 35mm,且焊后應補涂防腐漆;明配鋼管或暗配的鍍 鋅鋼管與盒(箱)連接應采用鎖緊螺母或護圈帽固定,用鎖緊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紋宜外露鎖緊螺母23扣。2.2.5.2當鋼管與設備直接連接時,應將鋼管敷設到設備的接線盒內。2.2.5.3當鋼管與設備間接連接時,對室內干燥場所,鋼管端部宜增設電線保護軟管或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后引入設備的接線盒內,且鋼管 管口應包扎緊密;對室外或室內潮濕場所,鋼管端部應增設防水彎頭,導線應加套保護軟管,經彎成滴水弧狀后再引入設備的接線盒。2.2.5.4與設備連接的鋼管管口與地面的距離宜大于200mm。2.2.6鋼管的接地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1、2.2.6.1當黑色鋼管采用螺紋連接時,連接處的兩端應焊接跨接接地線或采用專用接地線卡跨接。2.2.6.2鍍鋅鋼管或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的跨接接地線宜采用專用接地線卡跨接,不應采用熔焊連接。2.2.7安裝電器的部位應設置接線盒。2.2.8明配鋼管應排列整齊,固定點間距應均勻,鋼管管卡間的最大距離應符合表2.2.8的規(guī)定;管卡與終端、彎頭中點、電氣器具或盒(箱)邊緣的距離宜為 150500mm o表 2.2.8鋼管管卡間的最大距離敷設方式鋼管種類鋼管直徑(mm)15 2025 3240 5065以上管卡間最大距離(m)吊架、支架或沿墻敷設厚壁鋼管1.52.02.53.5薄壁鋼管1.01.52.0-
12、2.3金屬軟管敷設2.3.1鋼管與電氣設備、器具間的電線保護管宜采用金屬軟管或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金屬軟管的長度不宜大于2m。2.3.2金屬軟管應敷設在不易受機械損傷的干燥場所,且不應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當在潮濕等特殊場所使用金屬軟管時,應采用帶有非 金屬護套且附配套連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屬軟管,其護套應經過阻燃處理。2.3.3金屬軟管不應退絞、松散,中間不應有接頭;與設備、器具連接時,應采用專用接頭,連接處應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屬軟管的連接處 應密封良好。2.3.4金屬軟管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2.3.4.1彎曲半徑不應小于軟管外徑的6倍。2.3.4.2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 1m,管卡與終端、彎頭
13、中點的距離宜為300mmo2.3.4.3與嵌入式燈具或類似器具連接的金屬軟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裝在自燈具、器具邊緣起沿軟管長度的1m處。2.3.5金屬軟管應可靠接地,且不得作為電氣設備的接地導體。2.4塑料管敷設2.4.1保護電線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須由阻燃處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應有間距不大于1m的連續(xù)阻燃標記和制造廠標。2.4.2塑料管不應敷設在高溫和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2.4.3塑料管管口應平整、光滑;管與管、管與盒(箱)等器件應采用插入法連接;連接處結合面應涂專用膠合劑,接口應牢固密封,并應 符合下列要求:2.4.3.1管與管之間采用套管連接時,套管長度宜為管外徑的1.53倍;
14、管與管的對口處應位于套管的中心。2.4.3.2管與器件連接時,插入深度宜為管外徑的1.11.8倍。2.4.4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構筑物表面敷設時,應按設計規(guī)定裝設溫度補償裝置。2.4.5明配硬塑料管在穿過樓板易受機械損傷的地方,應采用鋼管保護,其保護高度距樓板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o2.4.6直埋于地下或樓板內的硬塑料管,在露出地面易受機械損傷的一段,應采取保護措施。2.4.7塑料管直埋于現(xiàn)澆混凝土內,在澆搗混凝土時,應采取防止塑料管發(fā)生機械損傷的措施。2.4.8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設、安裝和煨彎制作,均應在原材料規(guī)定的允許環(huán)境溫度下進行,其溫度不宜低于一15CO2.4.9塑料管在磚砌墻體上
15、剔槽敷設時,應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漿抹面保護,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2.4.10明配硬塑料管應排列整齊,固定點間距應均勻,管卡間最大距離應符合表2.4.10的規(guī)定。管卡與終端、轉彎中點、電氣器具或盒(箱)邊緣的距離為 150500mm表 2.4.10硬塑料管管卡間最大距離(m)敷設方式管內徑 (mm)20及以下25 4050及以上吊架、支架或沿墻敷設1.01.52.02.4.11敷設半硬塑料管或波紋管宜減少彎曲,當直線段長度超過15m或直角彎超過三個時,應增設接線盒。3配線3.1 一般規(guī)定3.1.1配線所采用的導線型號、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不同敷設方式導線線芯
16、的最小截面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B的規(guī)定。3.1.2配線的布置應符合設計的規(guī)定。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室外絕緣導線與建筑物、 構筑物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C的要求;室內、室外絕緣導線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D的要求;室內、室外絕緣導線與地面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E的要求。3.1.3導線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3.1.3.1當設計無特殊規(guī)定時,導線的芯線應采用焊接、壓板壓接或套管連接。3.1.3.2導線與設備、器具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為10mm2及以下的單股銅芯線和單股鋁芯線可直接與設備、器具的端子連接;(2)截面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銅芯線的線芯應先擰緊搪錫或壓接端子
17、后再與設備、器具的端子連接;(3)多股鋁芯線和截面大于 2.5mm2的多股銅芯線的終端,除設備自帶插接式端子外,應焊接或壓接端子后再與設備、器具的端子連接。3.1.3.3熔焊連接的焊縫,不應有凹陷、夾渣、斷股、裂縫及根部未焊合的缺陷;焊縫的外形尺寸應符合焊接工藝評定文件的規(guī)定,焊接后 應清除殘余焊藥和焊渣。3.1.3.4錫焊連接的焊縫應飽滿,表面光滑;焊劑應無腐蝕性,焊接后應清除殘余焊劑。3.3.3.5壓板或其他專用夾具,應與導線線芯規(guī)格相匹配;緊固件應擰緊到位,防松裝置應齊全。3.1.3.6套管連接器和壓模等應與導線線芯規(guī)格相匹配;壓接時,壓接深度、壓口數(shù)量和壓接長度應符合產品技術文件的有關
18、規(guī)定。3.1.3.7剖開導線絕緣層時,不應損傷芯線;芯線連接后,絕緣帶應包纏均勻緊密,其絕緣強度不應低于導線原絕緣層的絕緣強度;在接線 端子的根部與導線絕緣層間的空隙處,應采用絕緣帶包纏嚴密。3.1.3.8在配線的分支線連接處,干線不應受到支線的橫向拉力。3.1.4瓷夾,瓷柱、瓷瓶、塑料護套線和槽板配線在穿過墻壁或隔墻時,應采用經過阻燃處理的保護管保護;當穿過樓板時應采用鋼管保護,其保護高度與樓面的距離不應小于1.8m,但在裝設開關的位置,可與開關高度相同。3.1.5入戶線在進墻的一段應采用額定電壓不低于500V的絕緣導線;穿墻保護管的外側,應有防水彎頭,且導線應彎成滴水弧狀后方可引入室內。3
19、.1.6在頂棚內由接線盒引向器具的絕緣導線,應采用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或金屬軟管等保護,導線不應有裸露部分。3.1.7塑料絕緣導線和塑料槽板敷設處的環(huán)境溫度不應低于一15C。3.18明配線的水平和垂直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1.8的規(guī)定。3.1.9當配線采用多相導線時,其相線的顏色應易于區(qū)分,相線與零線的顏色應不同,同一建筑物、構筑物內的導線,其顏色選擇應統(tǒng)一; 保護地線(PE線)應采用黃綠顏色相間的絕緣導線;零線宜采用淡蘭色絕緣導線。明配線的水平和垂直允許偏差表3.1.8允 許 偏 差 (mm)線種類垂直水平瓷夾配線55瓷柱或瓷瓶配線105塑料護套線配線55槽板配線553.1.10配線工程施工后,
20、應進行各回路的絕緣檢查,絕緣電阻值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的有關 規(guī)定,并應作好記錄。3.1.11配線工程施工后,保護地線(PE線)連接應可靠。對帶有漏電保護裝置的線路應作模擬動作試驗,并應作好記錄。3.2管內穿線3.2.1對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其額定電壓不應低于500vo3.2.2管內穿線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穿線前,應將電線保護管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3.2.3不同回路、不同電壓等級和交流與直流的導線,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內,但下列幾種情況或設計有特殊規(guī)定的除外:3.2.3.1電壓為50v及以下的回路。3.2.3.2同一臺設備的電機回路和無抗
21、干擾要求的控制回路。3.2.3.3照明花燈的所有回路。3.2.3.4同類照明的幾個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內,但管內導線總數(shù)不應多于8根。3.2.4同一交流回路的導線應穿于同一鋼管內。3.2.5導線在管內不應有接頭和扭結,接頭應設在接線盒(箱)內。3.2.6管內導線包括絕緣層在內的總截面積不應大于管子內空截面積的40%o3.2.7導線穿入鋼管時,管口處應裝設護線套保護導線;在不進入接線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導線后應將管口密封。3.2.8當導線敷設于垂直管內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2.1.8條的規(guī)定。3.3瓷夾、瓷柱、瓷瓶配線3.3.1在雨、雪能落到導線上的室外場所,不宜采用瓷柱、瓷夾配線;室外配線的瓷
22、瓶不宜倒裝。3.3.2當室外配線跨越人行道時,導線距地面高度不應小于3.5m;室外配線跨越通車街道時,導線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6m。3.3.3導線敷設應平直,無明顯松弛;導線在轉彎處,不應有急彎。3.3.4電氣線路相互交叉時,應將靠近建筑物、構筑物的導線穿入絕緣保護管內。保護管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并應加以固定;保護管兩端與其它導線外側邊緣的距離均不應小于50mm o3.3.5絕緣導線的綁扎線應有保護層;綁扎線的規(guī)格應與導線規(guī)格相匹配;綁扎時不得損傷絕緣導線的絕緣層。3.3.6瓷夾、瓷柱或瓷瓶安裝后應完好無損、表面清潔、固定可靠。3.3.7導線在轉彎、分支和進入設備、器具處,應裝設瓷夾、瓷
23、柱或瓷瓶等支持件固定,其與導線轉彎的中心點、分支點、設備和器具邊緣 的距離宜為:瓷夾配線 4060mm;瓷柱配線 60100mm。3.3.8當工業(yè)廠房內采用裸導線時,配線工程應符合下列要求:3.3.8.1裸導線距地面高度不應小于3.5m;當裝有網狀遮欄時,不應小于2.5m。3.3.8.2在屋架上敷設時,導線至起重機鋪面板間的凈距不應小于2.2m;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在起重機與導線之間裝設遮欄保護。3.3.8.3在搬運和裝配物件時能觸及導線的場所不得敷設裸導線。3.3.8.4裸導線不得與起重機的滑觸線同支架敷設。3.3.8.5裸導線與網狀遮欄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與板狀遮欄的距離不應小于50
24、mm。3.3.8.6裸導線之間及其與建筑物表面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3.3.8的規(guī)定。表 3.3.8裸導線之間及其與建筑物表面之間的最小距離固定點間距 (1 (m)最小距離 (mm)K 2502< 1 < 41004V 1 V 61501> 62003.3.9導線沿室內墻面或頂棚敷設時,固定點之間的最大距離應符合表3.3.9的規(guī)定。表 3.3.9固定點之間的最大距離(mm)配線方式線芯截面 (mm2)1461016 2535 7095 120瓷夾配線600800-|-瓷柱配線150020003000|-瓷瓶配線200025003000600060003.4槽板配線3.4.1槽
25、板配線宜敷設在干燥場所;槽板內、外應平整光滑、無扭曲變形。木槽板應涂絕緣漆和防火涂料;塑料槽板應經阻燃處理,并有阻 燃標記。3.4.2槽板應緊貼建筑物、構筑物的表面敷設,且平直整齊;多條槽板并列敷設時,應無明顯縫隙。3.4.3槽板底板固定點間距離應小于500mm;槽板蓋板固定點間距離應小于300mm ;底板距終端50mm和蓋板距終端30mm處均應固定。三線槽的槽板每個固定點均應采用雙釘固定。3.4.4槽板敷設時,底板接口與蓋板接口應錯開,其錯開距離不應小于20mm。3.4.5槽板的蓋板在直線段上和 90°轉角處,應成45°斜口相接;分支處應成丁字三角叉接;蓋板應無翹角,接口
26、應嚴密整齊。3.4.6敷設于木槽板內的導線,其額定電壓不應低于500vo 一條槽板內應敷設同一回路的導線;在寬槽內應敷設同一相導線。3.4.7導線在槽板內不應設有接頭,接頭應置于接線盒或器具內;蓋板不應擠傷導線的絕緣層。3.4.8槽板與各種器具的底座連接時,導線應留有余量,底座應壓住槽板端部。3.5線槽配線3.5.1線槽應平整、無扭曲變形,內壁應光滑、無毛刺。3.5.2金屬線槽應經防腐處理。3.5.3塑料線槽必須經阻燃處理,外壁應有間距不大于1m的連續(xù)阻燃標記和制造廠標。3.5.4線槽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3.5.4.1線槽應敷設在干燥和不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3.5.4.2線槽的連接應連續(xù)無間
27、斷;每節(jié)線槽的固定點不應少于兩個;在轉角、分支處和端部均應有固定點,并應緊貼墻面固定。3.5.4.3線槽接口應平直、嚴密,槽蓋應齊全、平整、無翹角。3.5.4.4固定或連接線槽的螺釘或其他緊固件,緊固后其端部應與線槽內表面光滑相接。3.5.4.5線槽的出線口應位置正確、光滑、無毛刺。3.5.4.6線槽敷設應平直整齊;水平或垂直允許偏差為其長度的2%),且全長允許偏差為20mm;并列安裝時,槽蓋應便于開啟。3.3.5線槽內導線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5.5.1導線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包括絕緣層在內的導線總截面積不應大于線槽截面積的60%o3.5.5.2在可拆卸蓋板的線槽
28、內,包括絕緣層在內的導線接頭處所有導線截面積之和,不應大于線槽截面積的75%;在不易拆卸蓋板的線槽內,導線的接頭應置于線槽的接線盒內。3.5.6金屬線槽應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應作為設備的接地導體。3.6鋼索配線3.6.1在潮濕、有腐蝕性介質及易積貯纖維灰塵的場所,應采用帶塑料護套的鋼索。3.6.2配線時宜采用鍍鋅鋼索,不應采用含油芯的鋼索。3.6.3鋼索的單根鋼絲直徑應小于0.5mm,并不應有扭曲和斷股。3.6.4鋼索的終端拉環(huán)應牢固可靠,并應承受鋼索在全部負載下的拉力。3.6.5鋼索與終端拉環(huán)應采用心形環(huán)連接;固定用的線卡不應少于2個;鋼索端頭應采用鍍鋅鐵絲扎緊。3.6.6當鋼索長度為50m
29、及以下時,可在其一端裝花籃螺栓;當鋼索長度大于50m時,兩端均應裝設花籃螺栓。3.6.7鋼索中間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12m;中間固定點吊架與鋼索連接處的吊鉤深度不應小于20mm,并應設置防止鋼索跳出的鎖定裝置。3.6.8在鋼索上敷設導線及安裝燈具后,鋼索的弛度不宜大于100mm。3.6.9鋼索應可靠接地。3.6.10鋼索配線的零件間和線間距離應符合表3.6.10的規(guī)定。鋼索配線的零件間和線間距離(mm)表3.6.10配線類型支持件之間最大間距支持件與燈頭盒之間最大距離線間最小距離鋼管1500200-硬塑料管1000200-塑料護套線200150-瓷柱配線1500100353.7塑料護套線敷設3.
30、7.1塑料護套線不應直接敷設在抹灰層、吊頂、護墻板、灰幔角落內。室外受陽光直射的場所,不應明配塑料護套線。3.7.2塑料護套線與接地導體或不發(fā)熱管道等的緊貼交叉處,應加套絕緣保護管;敷設在易受機械損傷場所的塑料護套線,應增設鋼管保護3.7.3塑料護套線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外徑的3倍;彎曲處護套和線芯絕緣層應完整無損傷。3.7.4塑料護套線進入接線盒(箱)或與設備、器具連接時,護套層應引入接線盒(箱)內或設備、器具內。3.7.5沿建筑物、構筑物表面明配的塑料護套線應符合下列要求:3.7.5.1應平直,并不應松弛、扭絞和曲折。3.7.5.2應采用線卡固定,固定點間距應均勻,其距離宜為150200m
31、mo3.7.5.3在終端、轉彎和進入盒(箱)、設備或器具處,均應裝設線卡固定導線,線卡距終端、轉彎中點、盒(箱)、設備或器具邊緣的距離宜為50100mm o3.7.5.4接頭應設在盒(箱)或器具內,在多塵和潮濕場所應采用密閉式盒(箱);盒(箱)的配件應齊全,并固定可靠。3.7.6塑料護套線或加套塑料護層的絕緣導線在空心樓板板孔內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要求:3.7.6.1導線穿入前,應將板孔內積水、雜物清除干凈。3.7.6.2導線穿入時,不應損傷導線的護套層,并便于更換導線 3.7.6.3導線接頭應設在盒(箱)內。4工程交接驗收4.0.1工程交接驗收時,應對下列項目進行檢查:4.0.1.1各種規(guī)定的距離。4.0.1.2各種支持件的固定。4.0.1.3配管的彎曲半徑,盒(箱)設置的位置。4.0.1.4明配線路的允許偏差值。4.0.1.5導線的連接和絕緣電阻。4.0.1.6非帶電金屬部分的接地或接零。4.0.1.7黑色金屬附件防腐情況。4.0.1.8施工中造成的孔、洞、溝、槽的修補情況。4.0.2工程在交接驗收時,應提交下列技術資料和文件:4.0.2.1竣工圖。4.0.2.2設計變更的證明文件。4.0.2.3安裝技術記錄(包括隱蔽工程記錄)。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務合同續(xù)簽協(xié)議書
- 項目代建協(xié)議合同
- 居民采暖供用熱合同
- 委托船舶單項其它工程服務合同
- 設計類合同協(xié)議
- 墻地磚勞務分包合同
- 美容院顧客服務效果免責協(xié)議
- 搬遷協(xié)議搬遷運輸合同
- 供應商協(xié)議書范本
- 水質檢測合同
- 班會課件:逆風飛翔破繭成蝶-從《哪吒之魔童鬧?!房辞啻浩诘某砷L與責任
- 2.1 堅持依憲治國 教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2025年買賣個人房屋合同(4篇)
- 武漢2025年湖北武漢理工大學管理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使用錯誤評估報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解讀課件
- TZSA 158-2023 雙引擎分布式視頻處理器技術規(guī)范
- 客服人員績效考核評分表
- 導論公共財政學概論.ppt
- 新生兒心理的發(fā)生
- 雷達系統(tǒng)導論4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