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行為及矯正答案_第1頁
青少年行為及矯正答案_第2頁
青少年行為及矯正答案_第3頁
青少年行為及矯正答案_第4頁
青少年行為及矯正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蘭州商學院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05級社會工作專業(yè)青少年問題行為與矯正試卷(A)答案一、名詞解釋:(每題 4分,共 16分)1、問題行為:妨礙個體身心健康和智能發(fā)展以及良好品德的形成,對他人或家庭、學校、社會帶來麻煩或造成問題的行為。2、連鎖:把要求習得的整體行為分解為一個個緊密聯(lián)系著的環(huán)節(jié),即刺激反應鏈,然后對當事人的行為鏈條逐一進行訓練,并最終使之習得整體行為的方法。3、矯枉過正:在問題行為發(fā)生后,要求當事人進行與該問題行為有關的費力活動。4、沖擊療法:把能引起當事人最大恐懼的刺激直接暴露給當事人,置他于及其恐怖的情景之中,欲圖物極必反的效果,從而消除其恐懼情緒。二、選擇題:(每題2

2、分,共10分)1、B 2、C 3、A 4、B 5、D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 32分)1、簡述判斷青少年問題行為應該注意的事項第一,要把個體所表現(xiàn)的行為與該年齡段正常發(fā)展的行為相比較,只有那些同該年齡段的正常行為表現(xiàn)差距較大的行為才是問題行為。 第二,那些在個體行為中具有經常性和破壞性,妨礙他們的學習、良好品德的形成與個性良好發(fā)展,甚至影響到家庭、學校乃至社會正常發(fā)展的行為才是問題行為。 第三,要注意把握區(qū)分問題行為與犯罪行為、變態(tài)行為的尺度。2、簡述行為契約的特點 行為契約會促進當事人的行為表現(xiàn);能使強化更顯客觀和公允;對有關各方具有互惠性;有助于矯正的一致實施;有助于當事人的社會化;可以

3、根據當前的需要和行為的進步情況重新調整和簽訂;他與代幣系統(tǒng)的結合,使得它不僅可以用于個體的行為矯正,也可以廣泛應用于群體行為管理等領域。3、列舉并舉例說明行為矯正過程中可以使用的強化物的類型 消費性強化物、社會性強化、活動性強化物、反饋性強化物4、簡述ABC理論及其主要觀點 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里斯創(chuàng)立。A指誘發(fā)性事件,B指由此產生的相關信念,及對該事件的想法、解釋、評價;C指在特定情境中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該理論認為:行為者的情緒困擾乃是由個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所以要促使行為者學習“合理信念”以代替“不合理信念”,以清除行為者的情緒困擾。四、論述題:(每

4、題13分,共 26分)1、請從家庭、學校、社會視角論述影響青少年問題行為產生的因素家庭:成人教養(yǎng)方式;家庭成員的矛盾關系;家庭中承認對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焦慮程度。(4分)學校:學業(yè)失敗與發(fā)展終結;教師的失誤與權力侵害;學校管理上的失誤與資源分配不公;不良同學與誤入歧途。(4分)社會:社會文化、風俗中的不良因素;社區(qū)建設落后;媒體的泛化與從業(yè)人員素質不良;傳媒的誘惑與盲目崇拜。(5分)2、列舉行為矯正的方法及其分類,并任選其中一種技術進行評價方法分類:(5分)基本技術:強化、懲罰、消退擴展技術:差別強化與刺激控制;塑造、漸隱與連鎖;代幣系統(tǒng)與行為契約;行為維持與自我控制內隱技術:臨床行為治療厭惡療

5、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沖擊療法、生物反饋療法;認知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示范模仿療法評價:鼓勵有見地的個人觀點,大致應包含該方法的基本內容及其缺點、適應癥狀、問題等(8分)五、實踐題:(任選一題完成,每題13分,共26分)問題界定:1、封閉型的社交困難與網絡成癮2、有作弊經歷引起的考試焦慮答案應包括對問題的界定;行為矯正指導計劃;具體矯正策略;短、長期目標的確立;評估與督導五大方面。 蘭州商學院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05級社會工作專業(yè)青少年問題行為與矯正試卷(B)答案一、名詞解釋:(每題 4分,共 16分)1、無條件強化:對食物、水、性等的追求與對高溫、嚴寒、惡臭等的逃避,對個體的

6、生存和物種的存活都具有重大影響,都直接或間接地與有機體的基本需求相關,因此我們將它們稱為無條件強化。2、行為契約:是連當事人在內的兩位或三位以上的有關人員簽署的彼此都同意的條款,這些條款規(guī)定了當事人應有的行為表現(xiàn),及當事人具有這樣的表現(xiàn)或沒有這樣的表現(xiàn)將會得到的具體結果。3、矯枉過正:在問題行為發(fā)生后,要求當事人進行與該問題行為有關的費力活動。4、連鎖:把要求習得的整體行為分解為一個個緊密聯(lián)系著的環(huán)節(jié),即刺激反應鏈,然后對當事人的行為鏈條逐一進行訓練,并最終使之習得整體行為的方法。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1、A 2、D 3、B 4、C 5、B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 32分)1、列

7、舉并舉例說明行為矯正過程中可以使用的強化物的類型消費性強化物、社會性強化、活動性強化物、反饋性強化物(僅列舉無舉例說明給5分)2、簡述消退技術在生活中的誤用現(xiàn)象。無意中消退個體的良好行為;中斷消退程序,加劇了不良行為的嚴重程度;采用間歇消退,結果間歇強化了攻擊行為及情緒反應;誤認為消退就是忽視目標行為。3、簡述判斷青少年問題行為應該注意的事項第一,要把個體所表現(xiàn)的行為與該年齡段正常發(fā)展的行為相比較,只有那些同該年齡段的正常行為表現(xiàn)差距較大的行為才是問題行為。 第二,那些在個體行為中具有經常性和破壞性,妨礙他們的學習、良好品德的形成與個性良好發(fā)展,甚至影響到家庭、學校乃至社會正常發(fā)展的行為才是問

8、題行為。 第三,要注意把握區(qū)分問題行為與犯罪行為、變態(tài)行為的尺度。4、簡述ABC理論及其主要觀點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里斯創(chuàng)立。A指誘發(fā)性事件,B指由此產生的相關信念,及對該事件的想法、解釋、評價;C指在特定情境中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該理論認為:行為者的情緒困擾乃是由個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所以要促使行為者學習“合理信念”以代替“不合理信念”,以清除行為者的情緒困擾。四、論述題:(每題13分,共 26分)1、請從家庭、學校、社會視角論述影響青少年問題行為產生的因素家庭:成人教養(yǎng)方式;家庭成員的矛盾關系;家庭中承認對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焦慮程度。(4分)學校:學業(yè)失敗與發(fā)展終結;教師的失誤與權力侵害;學校管理上的失誤與資源分配不公;不良同學與誤入歧途。(4分)社會:社會文化、風俗中的不良因素;社區(qū)建設落后;媒體的泛化與從業(yè)人員素質不良;傳媒的誘惑與盲目崇拜。(5分)2、列舉行為矯正的方法及其分類,并任選其中一種技術進行評價方法分類:(5分)基本技術:強化、懲罰、消退擴展技術:差別強化與刺激控制;塑造、漸隱與連鎖;代幣系統(tǒng)與行為契約;行為維持與自我控制內隱技術:臨床行為治療厭惡療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沖擊療法、生物反饋療法;認知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示范模仿療法評價:鼓勵有見地的個人觀點,大致應包含該方法的基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