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需求隨機波動下的局部競爭與合作分析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張寧 倪宏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jīng)管學院,100083)摘要 本文在對現(xiàn)實經(jīng)濟現(xiàn)象進行抽象的基礎上,建立起了需求隨機波動情況下,商品多重效用特性所引發(fā)的廠商局部競爭與合作問題的研究模型,并應用假設檢驗的方法,重點解決了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問題。關鍵詞 局部競爭 合作行為 背叛行為1引言競爭與合作,作為兩種對立的市場行為,都可以促進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和經(jīng)濟繁榮。但在經(jīng)濟關系越來越復雜,經(jīng)濟聯(lián)系越來越廣泛,經(jīng)濟發(fā)展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很難說,哪兩個廠商間始終保持著競爭或是合作的關系。因此,在復雜的經(jīng)濟關系條件下,清楚認識廠商間利益的相關性,正確平
2、衡廠商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準確判斷合作廠商的背叛行為,就成為越來越迫切的要求。對局部競爭的關注,始于Hotelling1929年對于一維市場中同種商品價格的研究。在他的原始模型中,假設廠商分布在直線形的地理空間或產(chǎn)品空間中,并通過引入運輸成本的概念,來描述購買者間的差異性,進而得出了“同一市場,產(chǎn)品價格可以存在差異”的重要結(jié)論。與此同時,模型在客觀上,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簡單的局部競爭狀況:無論整個市場中有多少廠商存在,每一個廠商面對的僅僅是所有競爭對手集合中的一部分1。真正將廠商合作問題提出,并進行了基本分析的是Stigler。1964年Stiger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廠商合作的概念,同時也
3、揭示了在壟斷狀態(tài)下,加強合作的本質(zhì)問題包含了兩個方面,即背叛行為的發(fā)現(xiàn)以及相應采取的懲罰措施2。在Hotelling和Stigler之后,又有很多經(jīng)濟學家針對局部競爭和廠商合作行為,進行了更廣泛和深入的研究。在此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廠商的局部競爭或是合作關系,正逐漸失去其獨立性,而慢慢地交織在一起,于是,對這兩方面的理論研究也逐漸交織到了一起,主要有以下三個代表階段。1964年,Stigler在對廠商合作行為進行分析時,采用了完全信息的前提假設2,即:若合作中的任何一個廠商所發(fā)生的背叛行為,都將在一個周期后,被合作中的所有其他廠商正確獲知。顯然,這種假設成立的前提,是所有廠商彼此直接競爭,因此,
4、又可將其稱為直接競爭假設。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時對競爭與合作問題的研究,還是針對簡單商品市場進行的,廠商之間的競爭還局限在直接競爭的范疇之內(nèi)。此后,Stigler(1964年)以及Green和Porter(1984年)進一步深化了對合作問題的研究,他們采用了非完全信息的假設3。在他們的研究中,考慮的是一個在需求方面具有不確定性的市場。這樣,任何一個廠商,在發(fā)現(xiàn)自己收益有所變化時,都必須通過主觀判斷來確定收益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還是與其他廠商的背叛行為有關。由此,需求的不確定性,就使得問題的研究脫離了完全信息的假設,從而更加接近于現(xiàn)實。1995年,Verboven第一次研究了由于
5、商品市場結(jié)構(gòu)所造成的局部競爭與合作問題4。在他的研究中,建立了一個需求確定的三廠商直線型市場結(jié)構(gòu)模型,并詳細描述了處于其中的廠商之間,在競爭與合作方面的特殊關系,以及整個合作的狀態(tài)轉(zhuǎn)移過程,并重點分析了廠商懲罰措施對合作穩(wěn)定性的影響。這是第一個描述和分析商品多重效用引起局部競爭的模型。同時,文章也指出,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需求隨機波動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對此情況下的局部競爭與合作進行分析,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Verboven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需求隨機波動情況下,廠商局部競爭與合作的研究模型,詳細分析了需求隨機波動給局部競爭與合作帶來的影響,并運用假設檢驗的原理和方法,重點解決需求隨機波動情
6、況下,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問題。本文在結(jié)構(gòu)上分為四個部分。1引言:說明了課題的來源和意義,課題研究的歷史,以及目前同類研究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2理論分析:建立起問題研究的基本模型,并重點討論了需求隨機情況下,對背叛行為的判定方法;3模擬例題:通過具體的演算,應用了新的判定方法,并進一步驗證了模型中的部分結(jié)論;4結(jié)論:總結(jié)了本文的主要觀點。2理論分析2.1需求函數(shù)假設在一個完全封閉的市場中,僅僅存在三種商品,分別記作商品a,b和c。其中商品b和c的需求穩(wěn)定,而商品a的需求具有隨機性。假設這三種商品的需求函數(shù)分別為:Qa(a0a)0.5b1Pba1PaQbb00.25a1Pa0.25c1Pcb1Pb
7、 (1)Qcc00.5b1Pbc1Pc其中,Pa,Pb,Pc分別代表三種商品的價格,Qa,Qb,Qc分別代表三種商品的市場需求量,a0,b0,c0(0)為需求函數(shù)的常數(shù)項,a1,b1,c1(0)為需求函數(shù)一次項的系數(shù),a用來描述商品a的需求隨機性,且服從正態(tài)分布,均值為0,方差為a2。從中可以看出:商品a和b互為替代商品(Ecd0),商品c與b互為替代商品(Ecd0)。而且,由于商品b同時處于兩個替代關系中,使得a與b之間的替代關系,以及b與c之間的替代關系發(fā)生關聯(lián)。實際上,通過以上的假設,本文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商品替代關系模型:三種商品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位于兩端的兩種商品,分別與位于中間的一
8、種商品之間有替代關系,而這兩種商品之間不具有通常意義下的相關關系。2.2利潤函數(shù)假設在該封閉市場中,僅僅存在三個廠商,并且每一個廠商只能選擇生產(chǎn)三種商品中唯一的一種,對應于每一種商品,分別記作廠商a,廠商b和廠商c。那么,為了簡便運算,而又不失一般性,當忽略成本時,廠商的利潤函數(shù)分別為:aQa×Pa(a0a0.5b1Pba1Pa)PabQb×Pb(b00.25a1Pa0.25c1Pcb1Pb)Pb (2)cQc×Pc(c00.5b1Pbc1Pc)Pc其中,a,b,c分別代表三個廠商的利潤。從中可以看出:廠商b的利潤同時依賴于商品b的價格以及商品a與c的價格之和;而
9、廠商a與廠商c的利潤僅僅依賴于自己商品的價格和商品b的價格,并不依賴于第三種商品的價格。廠商a與b之間,以及廠商c與b之間都存在著直接競爭的關系,但廠商a與c之間僅僅通過與共同競爭者廠商b的接觸來相互影響對方。廠商a的利潤函數(shù)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均值為(a00.5b1Pba1Pa)Pa,方差為(Pa)2a2。實際上,通過以上的假設,本文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市場競爭狀態(tài)模型:三個廠商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位于兩端的兩個廠商,分別與位于中間的一個廠商之間有直接競爭的關系,而這兩個廠商之間不具有直接競爭關系,僅僅通過與共同的對手進行競爭,而相互影響。更進一步,這樣的市場格局,顯然是由于商品自身的特點多重效用特
10、性造成的。2.3合作價格廠商進行合作時約定的價格,應該能夠確保所有廠商的利潤之和最大,將該價格稱為聯(lián)合利潤最大化價格。當考慮均衡狀態(tài)時,可以進一步假設,廠商在合作中約定的價格相等。于是,廠商的聯(lián)合利潤最大化價格為:PacPbcPcc2(a0ab0c0)/3(a1c1) (3)其中,Pac,Pbc,Pcc分別代表三種商品的聯(lián)合利潤最大化價格。顯然由于隨機因素a的影響,在現(xiàn)實中,任何廠商也無法以聯(lián)合利潤最大化價格作為自己的合作策略,于是,合理的推測是,廠商將以聯(lián)合利潤最大化價格的均值作為實際合作時采用的價格,也即合作價格。于是,廠商的合作價格為:P2(a0b0c0)/3(a1c1) (4)其中,P
11、代表三種商品的合作價格。從中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廠商的聯(lián)合利潤最大化價格和合作價格,都要同時受到自身商品和其他商品的市場需求狀況的影響。而且由于需求的隨機性,廠商的聯(lián)合利潤最大化價格均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均值(即合作價格)為2(a0b0c0)/3(a1c1),方差為4a2/9(a1c1)2。2.4合作利潤當所有相關廠商均以合作價格為策略時,廠商獲得的利潤就是合作利潤。于是,在本文中,當商品a和b的價格為合作價格時,廠商a獲得的利潤就是合作利潤;當商品b和c的價格為合作價格時,廠商c獲得的利潤就是合作利潤;當商品a,b和c的價格均為合作價格時,廠商b獲得的利潤就是合作利潤。于是,廠商的合作利潤分別為:
12、ac(a0a0.5b1Pa1P)Pbc(b00.25a1P0.25c1Pb1P)P (5)cc(c00.5b1Pc1P)P其中,ac,bc,cc分別代表三個廠商的合作利潤。從中可以看出:廠商a的合作利潤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均值為(a00.5b1Pa1P)P,方差為P2a2。2.5信息狀況與廠商策略廠商參與局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其以獲知的市場信息(具體來說,就是合作廠商是否發(fā)生背叛行為的信息)為基礎,不斷作出決策的過程。而在無限次的市場交易中,廠商的策略實際上就是一系列的函數(shù),具體到本文的模型中,也就是商品a,b和c的價格函數(shù)。此外,在本文的博弈模型中,a的存在以及它的概率分布被認為是這個
13、博弈的共同知識5。首先給出如下定義:(1) 廠商a,b,c在t(t1)周期初的歷史資料分別為Hat-1,Hbt-1,Hct-1,它們是該廠商過去所有周期內(nèi)商品價格的一個序列,即Hat-1(Pa1,Pa2Pat-1),Hbt-1(Pb1,Pb2Pbt-1),Hct-1(Pc1,Pc2Pct-1);(2) 廠商a,b,c在0周期末的歷史資料被稱為空歷史,分別記作Ha0,Hb0,Hc0;(3) 廠商a,b,c在t(t1)周期初的利潤序列分別為(a1,a2at-1),(b1,b2bt-1),(c1,c2ct-1)。在以上定義的基礎上,可以分析出各個廠商的信息狀況和廠商策略。首先,在任何一個周期t的開始
14、,每一個廠商都能夠正確獲知自己的歷史資料和利潤序列。其次,每個廠商必然還能通過這些信息,對其他廠商的歷史資料和利潤序列進行一定的推斷,但在本文所描述的局部競爭市場條件下,這樣的推斷是不完全的,因為任何一個廠商僅僅有可能對其直接競爭對手進行推斷。更進一步,在隨機因素a的影響下,廠商a僅僅能夠確切獲知隨機因素a,與商品b的價格Pb的共同影響,而完全無法區(qū)分它們每個因素的單獨作用。于是,每個廠商的信息狀況和廠商策略分別為:(1) 廠商a在t(t1)周期初獲得的信息為(Hat-1,at-1),他在t周期內(nèi)的策略記作Fat,且PatFat(Hat-1,at-1);(2) 廠商b在t(t1)周期初獲得的信
15、息為(Hat-1,Hbt-1,Hct-1),他在t周期內(nèi)的策略記作Fbt,且PbtFbt(Hat-1,Hbt-1,Hct-1);(3) 廠商c在t(t1)周期初獲得的信息為(Hbt-1,Hct-1),他在t周期內(nèi)的策略記作Fct,且PctFct(Hbt-1,Hct-1)。可以看出:商品a需求的隨機性,影響了廠商a的信息狀況,使得廠商a無法準確獲知廠商b的歷史,也就無法確定廠商b在上一周期內(nèi)是否發(fā)生了背叛行為。進一步,由于廠商進行決策的基礎信息狀況的改變,又使得廠商a的策略選擇產(chǎn)生了障礙。而所有這一切,都是隨機因素a作用的結(jié)果,這也就是需求隨機波動引出的新問題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2.6廠商背叛行
16、為的判定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對于商品需求具有隨機波動性的廠商來說,他們在判斷相關廠商是否發(fā)生背叛行為時,幾乎是無所適從。因為,當需求具有隨機性時,在需求確定情況下所使用的判定方法,由于缺少相應的信息支持(相關廠商的歷史),而無法發(fā)揮作用。因此,必須為他們找到新的有效的判定方法。下面,將通過假設檢驗方法的應用來解決:商品a的需求具有隨機波動時,廠商a如何判斷廠商b是否發(fā)生了背叛行為。由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商品a的需求具有隨機性的情況下,廠商a的合作利潤ac是一個正態(tài)分布的隨機變量,并且,當廠商b的價格為P時,ac的均值為(a00.5b1Pa1P)P,方差為P2a2。但當廠商b發(fā)生背叛行為時
17、,他將通過價格的調(diào)整,掠奪廠商a的部分利潤。于是,廠商a實際利潤均值,將小于合作利潤ac的均值。因此,可以對廠商a實際利潤的均值,進行左方單側(cè)假設檢驗,來判定廠商b是否發(fā)生了背叛行為6。按照數(shù)理統(tǒng)計和假設檢驗的原理:原假設:H0:E(a)=E(ac)=(a00.5b1Pa1P)P;備選假設:H1:E(a)E(ac)=(a00.5b1Pa1P)P;在原假設成立的情況下,統(tǒng)計量aE(ac)/Pa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所以,以U=aE(ac)/Pa作為檢驗的統(tǒng)計量;于是,在給定的檢驗水平下,可得到該假設的拒絕域為:W=U-u1-。這樣,本文就得到了新情況下,廠商a對廠商b背叛行為判定的新方法,即通過檢驗
18、假設E(a)=E(ac)是否成立的方式,來判斷廠商b是否發(fā)生了背叛行為:若H0成立,就表示廠商b沒有發(fā)生背叛行為,廠商a實際利潤偏離合作利潤均值的波動,是由于隨機因素a的影響而造成的;若H1:成立,就表示廠商b發(fā)生了背叛行為,廠商a實際利潤偏離其合作利潤均值的波動,是由于商品b的實際價格Pb偏離P,以及隨機因素a的共同影響而造成的。在以上方法的基礎上,把廠商a在不同情況下的判定方法進行簡單的比較就得到下表:表1 廠商a對b背叛行為的判定比較信息狀況判定方法置信度結(jié)果分析需求無隨機波動Hat-1,Hbt-1比較Pb與Pbc的大小關系100%當Pb=Pbc時,b未發(fā)生背叛行為當PbPbc時,b發(fā)生
19、背叛行為存在隨機因素aHat-1,at-1檢驗E(a)是否小于E(ac)(1-)%接受H0時,b未發(fā)生背叛行為接受H1時,b發(fā)生背叛行為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隨機因素的影響使廠商的判定依據(jù),判定方法,結(jié)果的置信度,都發(fā)生了變化。3模擬例題下面,按照本文第二部分的思路,對每個參數(shù)進行賦值,并具體應用以上的判定方法進行判定。同時為了對比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這里也將無隨機因素干擾時,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方法和計算結(jié)果列出。每個參數(shù)的賦值如下:a0=b0=c0=100;a1=b1=c1=10;a服從正態(tài)分布,均值為0,方差為9;b服從正態(tài)分布,均值為0,方差為9;檢驗水平可以取0.1。按
20、照Verboven的思路,在需求無隨機波動的情況下,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1、廠商通過自己的當期利潤,推算出相關商品的當期價格;2、把推算的價格與合作價格進行比較,以判定相關廠商有否發(fā)生背叛行為。表2 廠商背叛行為判定表項目當期策略(價格)當期利潤判斷結(jié)果序號abcabcabc1101010500500500無無無27.51010562.5437.5500aa無3107.510375562.5375bbb410107.5500437.5562.5無cc57.5107.5562.5375562.5aacc6107.57.5375515.625468.75bbcbc77.57.51
21、0468.75515.625375ababb87.57.57.5468.75468.75468.75ababcbc在上面的表格中,共列舉了8種情況,包括了三個廠商(a,b,c),兩種策略(合作與背叛)的各種組合。同時計算了當期各個廠商的利潤,以及它們對相關廠商背叛行為判定的結(jié)果(其中的字母表示廠商推斷得出發(fā)生背叛行為的廠商)。對該表格進行簡單的分析,可以看出:任何情況下,廠商推斷出的背叛行為都是真實的,但卻不能保證廠商能夠推斷出所有的背叛行為。也就是說,在市場中僅僅存在著私有信息,但卻不存在著虛假信息。按照前面的論定,在需求隨機因素a的影響下,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1) 計算
22、廠商a合作利潤的均值E(ac)E(50010a)=500(2) 提出假設H0:E(a)=E(ac)=500;H1:E(a)E(ac)=500。(3) 構(gòu)造統(tǒng)計量U=aE(ac)/Pa=(a500)/30(4) 選定檢驗水平依據(jù)實際的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檢驗水平,這里取0.1。(5) 確定拒絕域W=U-u0.9(6) 實際計算并作出判斷將當期廠商a的實際利潤帶入a,計算并得到相應的結(jié)果,作出判斷。需要說明的是,廠商a不僅在以合作為策略時,需要對廠商b是否發(fā)生背叛行為進行判定,而且在自己已經(jīng)發(fā)生背叛行為時,也需要對廠商b是否發(fā)生背叛行為進行判定。此時,基本的判定方法不變,只需要將相應的利潤期望進行
23、簡單的修改。表3廠商背叛行為判定表(a)項目當期策略(價格)當期利潤判定結(jié)果序號Abcabcabc1101010500+10a500500H無無27.51010562.5+7.5a437.5500aHa無3107.510375+10a562.5375Hbb410107.5500+10a437.5562.5Hcc57.5107.5562.5+7.5a375562.5aHacc6107.57.5375+10a515.625468.75Hbcbc77.57.510468.75+7.5a515.625375aHabb87.57.57.5468.75+7.5a468.75468.75aHabcbc在上面
24、的表格中,共列舉了8種情況,包括了三個廠商(a,b,c),兩種策略(合作與背叛)的各種組合。同時計算了當期各個廠商的利潤,以及它們對相關廠商背叛行為判定的結(jié)果(其中的小寫字母表示廠商推斷得出發(fā)生背叛行為的廠商,大寫字母H表示需要進行假設檢驗)。將表3與表2相比較,并進行簡單的分析,可以看出:廠商b和c的利潤不具有隨機性,從而可以按照原先的判定方法,對相關廠商的背叛行為進行判定;只有廠商a的利潤具有隨機性,從而只能按照假設檢驗的判定方法,對相關廠商的背叛行為進行判定;廠商b和c的判定結(jié)果都是真實的,但廠商a的判定結(jié)果卻有犯錯誤的可能;觀察1,2,4,5的情況,此時廠商b未發(fā)生背叛行為,但如果隨機
25、因素a小于-3.867,廠商a將認為廠商b發(fā)生了背叛行為,此為假設檢驗的第一類錯誤;觀察3,6,7,8的情況,此時廠商b發(fā)生了背叛行為,但如果隨機因素a大于等于8.633,廠商a將認為廠商b未發(fā)生背叛行為,此為假設檢驗的第二類錯誤。4結(jié)論從理論研究方面看,本文第一次詳細描述了,在單個商品需求具有隨機性的條件下,由商品多重效用所造成的局部競爭與合作狀況,并與需求確定時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本文利用假設檢驗的方法,解決了隨機因素干擾下,廠商背叛行為的判定問題。從實際應用方面看,本文所描述的市場狀況,正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出現(xiàn),而對于實際工作者來講,對類似市場狀況的認識還是很陌生的。因此,將本文的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將能更好的取得競爭與合作的平衡,杜絕惡性競爭的價格戰(zhàn)對整個市場的嚴重破壞。參考文獻1 Hotelling, 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Economic Journal, 1929,39,41-572 Stigler, G. A Therot of Oligopol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4,44-633 Green,E., R. Porter. Noncooperative Collusion under Im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資金過橋合同協(xié)議
- 鐵路護坡合同協(xié)議
- 文化策劃合同協(xié)議
- 推廣活動合同協(xié)議
- 豬場試驗合同協(xié)議
- 攤位投資合同協(xié)議
- 砂漿供貨合同協(xié)議
- 行政委托合同協(xié)議
- 運輸合同封賬協(xié)議
- 羊牛托養(yǎng)合同協(xié)議
- 2024年湖南省高等學校對口招生考試英語試卷試題真題
- 公司2025年工會工作要點
- 2025年中國煤炭地質(zhì)總局社會招聘2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公共衛(wèi)生應急管理調(diào)研報告范文
- 【9物一?!堪不蘸戏尸幒^(qū)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 項目管理流程與操作手冊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10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大風天氣施工專項方案
-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應屆高校畢業(yè)生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空調(diào)安裝施工方案
- 11力學專題實驗-《探究單擺的運動》專項提升(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