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總結(jié)培訓講學_第1頁
消防總結(jié)培訓講學_第2頁
消防總結(jié)培訓講學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防知識總結(jié)1. 樓板必須 2h 的位置 ;1)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超高層 2)高層建筑中住宅和非住宅建筑分隔的3)地下商店大于20000 m2的分隔4)在商場分區(qū)避難走道樓板(正常 3+1.5 ) 5)汽車庫和民用建筑合建和其 他部位分隔用防火墻,停車部位和修車部位,2. 廠房疏散樓梯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 1.1m, 疏散走道不宜小于 1.4m ,門不宜小于 0.9m 。,首層疏散外面 不應小于 1.2m.3. 單多層公共建 筑內(nèi)的 疏散門和安全出口和首層外門 的凈寬度不應小于 0.9m, 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 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m,住宅建筑 安全出口和戶門凈寬度并小于0.9m,疏散走

2、道、疏散樓梯和 首層疏散外門凈寬度不應小于1.1m,高層民用建筑應按1m/百人計算,高層公共建筑首層疏散外門和疏散樓梯不小于 1.2m ,4. 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 應采用封閉樓梯間 :6) 高層廠房、 高層倉庫、 7)甲乙丙多層廠房,8)高度大于 21m 不大于 33m 住宅建筑,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采用敞開樓梯間,9)與電梯井相鄰的疏散樓梯。 1)裙房 和建筑高度 不大于 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 建筑, 2)醫(yī)療建筑、旅館、老年人 及類 似功能建筑, 3)設置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的建筑 , 4)商店、圖書館、展覽、會議中心及類似建筑, 5)6 層及以上 的其他建筑5.

3、 高層建筑、 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 人員密集的多層丙類廠房、 甲乙類廠房, 封閉樓梯間的門采用乙級門, 其他建筑采用雙向彈簧門6. 防煙樓梯間: 1 )一類高層公共 建筑和建筑高度 大于 32m 的二類高層 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 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 3) 3 層及以上的地下 半地下建筑 4 )室內(nèi)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 高差大于 10m5)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任一層人數(shù) 超過 10 人的廠房 6)室內(nèi)與室外高差大于 10m 的地下汽車庫 7)建筑高度大 于 32m 的高層汽車庫,其他封閉樓梯間7. 消防電梯: 1 )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 2)建筑

4、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3)設置消防電梯 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4)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 3000 m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5) 高度大于 32m 且設置電梯的高層廠房倉庫,每個防火分區(qū)內(nèi)設置一臺,消防 電梯應分別設置在不同防火分區(qū),且每個防火分區(qū)不少于1 臺。廠房操作平臺不設消防電梯8. 可設一個安全出口 :當一座 倉庫的占地面積不大于 300當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不大于100 m地下或半地下倉庫 建筑面積不大于 100 m 。地下半地下廠房 ,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 50 m ,且同一時間 作業(yè)人數(shù)不超過 15人,四類汽車庫和三四類修車庫可設一個人員安全出口9. 可設一個安全出口或

5、疏散樓梯:除幼兒場所外,建筑面積不大于 200 m且人數(shù)不超過50人的單層公共建筑或 多層公共建筑的首層 .。除醫(yī)療、老人建筑、幼兒活動場所和歌舞等外 ,看規(guī)范表 。10. 地下建筑除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外,建筑面積不大于200 m的地下半地下設備間,其他地下建筑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 不大于50 m且經(jīng)常停留人數(shù)不超過15人其他地下 半地下建筑可設 一個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11. 除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外,建筑面積 不大于200 m的地下半地下設備間,建筑面積不大于50 m且經(jīng)常停留人 數(shù)不超過 15 人其他房間 可設可設 一個疏散門(包括歌舞娛樂地下地上都可以設置一個疏散門)12. 除幼兒園、老年人、醫(yī)療建

6、筑、教學建筑內(nèi)位置走道盡端的房間外,可設置一個疏散門: 1)歌舞娛樂場所內(nèi)建筑面積 不大于50 m且經(jīng)常停留人數(shù) 不超過15人的廳室。看建規(guī) 78頁13. 倉庫的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但 丙、丁、戊類倉庫 首層靠墻的外側(cè)可采用推拉門或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簾門。除 甲乙類生產(chǎn)車間外,人數(shù)不超 60 人且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不超 30 人房間,門開啟方向不限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公共 建筑,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有困難, 可利用相鄰防火分區(qū)的 甲級 防火門作為安 全出口。應采用防火墻與相鄰防火分區(qū)進行分隔。建筑面積大

7、于1000怦的防火分區(qū),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不大于1000怦,不少于1個,可以向相鄰的防火分區(qū)借道樓梯間應在首層直通室外,有困難時,可在首層采用擴大的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前室,當層數(shù)不超過 4 層,可將直通室外的門設置在離樓梯間不大于 15m 處。一二級 耐火等級建筑內(nèi)疏散門或安全出口 不少于 2個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yè)廳(包括 敞開式辦公區(qū))等,室內(nèi)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 ,當疏散門不能直通室外或疏散樓梯時,應采用長度不大于 10m 的疏散走道至最近的安全出口消防電梯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并應在首層直通室外或經(jīng)過長度不大于30m 的通道通

8、向室外。設置自噴系統(tǒng)的疏散距離,廠房倉庫不增加,民用建筑可以增加劇場、電影院禮堂 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h 的防火隔墻和 甲級防火門 與其他區(qū)域分隔,設置在高層建筑 內(nèi),應設火災 自動報警系統(tǒng)及自動噴水滅火 等自動滅火系統(tǒng)。 (包括 會議廳、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場所 防火分區(qū)應采用 防火墻分隔, 甲乙類廠房和甲乙丙類倉庫 采用 4.0h 防火墻。 除甲類廠房外 的一二級廠 房防火分區(qū)大于表 ,設置困難時,可采用 防火卷簾或防火分隔水幕 。 倉庫必須采用防火墻分 隔, 甲乙類倉庫 防火分區(qū)的 防火墻不應開設門窗洞口 。不應采用卷簾或分隔水幕 。地下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 不應大于相應類別的地上倉庫的占

9、地面積建筑層數(shù)“廠房二乙 6、三丙 2、三丁戊 3、四丁戊單。 倉 庫三乙單、丁 戊和廠房一樣。 三公共 5 、四公共 2、三住宅 9 、四住宅 3甲乙類中間倉庫靠外墻,防火墻 +1.5+不超一晝夜。丙類中間倉庫防火墻 +1.5,丁戊 2+1,其他防火隔墻 一二級的單層 廠房倉庫的柱子,耐火極限分別不低于 2.5h 和 2h 高層廠房倉庫和地下、甲乙廠房、甲類倉庫、多層乙類倉庫 建筑不低于二級, 民用建筑地下 和一類高層 不低于一級, ,重要的單多公共和二類高層, 可燃液體丙廠房和多層倉庫、明火火花、熾熱表面丁 廠房 不低于二級。不大于 500怦單層丙類和不大于 1000怦單層丁類廠房可為三級

10、。單層乙類、丙類、可燃固體多層丙倉庫不低于三級丁戊類地上廠房 內(nèi)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 每個防火分區(qū) 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限。冷庫不能增加。 丁戊類廠房 采用 一二級 耐火等級,其 疏散距離不限單多層戊類廠房倉庫與戊類倉庫防火間距可減少 2m,與民用建筑防火間距可將戊類廠房等同民用建筑, 為丙丁戊 廠房服務單獨設置的生活用房按民用建筑確定 ,與所屬廠房不應小于 6m. 。防火間距不限: 1)兩座廠房倉庫 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2)高度相同的一二級任一側(cè)外墻為防火墻且屋頂不低于1h,但甲類之間不應小于 4m,倉庫且占地面積符合規(guī)范最大面積,防火間距不限:民用建筑 兩座相鄰較高一面為防火墻或高出較低

11、一座一二級的屋頂15m 及以下為防火墻時2 )兩座高度相同一二級任一側(cè)為防火墻,屋頂不低于1h,丙丁戊廠房不超 5%,可減25%均為一二級。丙丁戊廠房(丁戊倉庫)與民用建筑較高一面無門窗洞防火墻或高15 及以下為無門窗洞防火墻,防火間距不限。 較低一面為防火墻且屋頂無天窗, 1h 或較高為防火墻,墻上開口有防火措 施,不小于 4m 。30. 兩座一二級廠房, 相鄰較低一面為防火墻且較低的屋頂不低于1h,或相鄰較高一面的門窗開口部位設置甲級門窗或分隔水幕、卷簾時,甲乙類之間不小于 6m,丙丁戊類不小于 4m,31. 兩座倉庫均為防火墻,可減少,但丙類不應小于6m,丁戊類不小于 4m。32. 民用

12、防火間距不小于 3.5m,高層不小于4m. : 1 )較低不低于二級,屋頂不低于1h,無天窗且較低一面為防火墻,2)較低不低于二級且無天窗,較高一面高出較低屋面15m及以下范圍開口設甲級,33. 民用建筑與單獨建造 的終端變電站 之間防火間距可根據(jù)變電站耐火等級按單多層民用建筑確 定34. 除自動化控制的丙類高架倉庫(大于7米)夕卜,儲存區(qū)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和部分建筑的最大允 許占地面積可按 表規(guī)定增加3倍。35. 散發(fā)較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甲類廠房 和有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的乙類廠房:1)采用不發(fā)火花地面,絕緣材料做整體面層,要采取防靜電措施,不宜設置地溝,蓋板嚴密,地溝采取可燃氣

13、體蒸汽粉塵積聚的措施,相鄰廠房連通處用防火材料密封36. 使用生產(chǎn)甲乙丙類液體廠房,其管溝不應與相鄰廠房想通 ,下水道設置隔油設施,甲乙丙液體倉庫應設置防止液體流散的措施,遇濕發(fā)生燃燒爆炸的倉庫采取防止水浸漬的措施37. 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確需開,應設置不可開啟或火災時自動關閉的甲級門??扇細怏w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和電梯井內(nèi),電梯井應獨立設置,防火墻內(nèi)不應設置排氣道38. 樓梯間內(nèi)不應敷設和穿越甲乙類液體管道,防煙封閉樓梯間公共建筑內(nèi)不應敷設穿越可燃氣體管道,住宅建筑敷設時,采用金屬配管和設置切斷氣源的裝置39. 廠房內(nèi)有爆炸危險場所的排風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和有爆炸危險

14、的房間隔墻40.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屋面板采用不燃材料,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nèi)采用 不燃材料吊頂,耐火極限 不限41. 三級耐火等級的醫(yī)療、中小學校的教學建筑,;老年人及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的 吊頂,應采用 不然材料,采用 難燃時耐火極限不低于 0.25h。二三級的建筑門廳,走道的吊頂采用不然42. 裙房與高層建筑主體間設置防火墻,獨立安全疏散出口和滅火設施時,裙房防火分區(qū)按單多層建筑確定43. 經(jīng)營存放使用甲乙類 火災危險性物品的商店、儲藏間作坊,嚴禁附設在民用建筑內(nèi)44. 汽車庫修車庫不應設置加油機、加氣機,汽油罐、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罐、燃油燃氣鍋爐、油浸變壓 器、有可燃

15、油的高壓容器、多油開關。45. 地下半地下汽車庫 不應設置修理車庫、充電間、乙炔間、油漆間、甲乙類46. 人員安全出口:室內(nèi)無車道且無人員停留的機械式汽車庫可不設置,"類汽車庫和川、W類修車庫可設一個汽車疏散出口: w類汽車庫和n、川、w類修車庫,設雙車道的川類地上車庫,設雙車道,停車數(shù)量小于等于 100且建筑面積小于4000怦的地下半地下車庫都可設置一個47. 高層和地下半地下汽車庫、甲乙類運輸汽車庫、I汽車庫修車庫 不應低于一級耐火等級,nm類不低于二級,w類汽車修車庫不低于三級,汽車庫內(nèi)任一點至最近人員安全出口的疏散距離不應大于45m ,設自動滅火,不應大于 60m,單層或首層

16、內(nèi)不應大于 60m。飛機庫是75m。48. 醫(yī)院和療養(yǎng)院的住院部分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人防內(nèi)可以設置)49. 采用相對密度(與空氣密度的比值)不小于 0.75的可燃氣體為燃料的鍋爐,不得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50. 人防工程不得 使用存儲液化石油氣,相對密度大于等于 0.75 的可燃氣體,燃點小于 60 的液體燃料, 不 得設置 油浸變壓器和其他油浸設備 。不得設置 哺乳室、幼兒園、游樂場 等兒童活動和 殘疾人 活動場所51. 不得布置在 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 (燃油燃氣鍋爐房、油浸變壓器、柴油發(fā)電機房、 ) 并應設置 火災報警裝置 、建筑內(nèi)其他部位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應也設

17、置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52. 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高層民用建筑, 超過 3000 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 2000 個座位的會堂,占地面積 大于3000怦的商店、展覽建筑等單多層公共建筑,確有困難,可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對于高層住宅和山坡河道邊的高層民用建筑,可沿一個長邊設置,長邊應在登高操作面,高層廠房,占地面積大于3000怦的甲乙丙類廠房 和占地面積大于1500怦乙丙類倉庫53.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住宅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建筑高度大于 54m 但不大于 100m 的住 宅建筑,其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當設置需聯(lián)動控制的消防設施時,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 自動報警系統(tǒng)。

18、 高層住宅 建筑的公共部位應設置具有 語音功能的火災聲警報裝置或應急廣播。54. 1)地上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門廳、一二級歌舞四層及以上時1A,地下一層2A2)共享空間(中庭、敞開樓梯、自動扶梯、走馬廊) 、圖書資料檔案、文物室、特殊貴重 2A 3)設備機房 、廚房、無自 然采光樓梯間、封閉防煙樓梯間、 地下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門廳 3A 4)無窗房間、 明火的餐廳和科研 實驗室提高一級消防設施55. 高層民用建筑、廠房庫房和室內(nèi)凈空高度超過 8米的民用建筑, 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 0.35MPa, 且 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達到 13m ,其他場所栓口動壓不應小于 0.25MPa ,且消防水槍充實

19、水柱應達到 10m56.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24m 且體積小于等于 5000m3 的 多層倉庫,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54m 且每單元設置 一部疏散樓梯的 住宅 ,以及消規(guī) 規(guī)定可采用一只消防水槍的一股充實水柱到達室內(nèi)任何位置,室 內(nèi)消火栓布置間距不應大于 50m , 消火栓兩只消防水槍兩股充實水柱布置的建筑,消火栓布置間距不 應大于 30m ,高層和地下半地下汽車庫消火栓間距不應大于 30m .57. 當消防水池采用 兩路消防供水 且在火災情況下 連續(xù)補水 能滿足消防要求時, 可減去持續(xù)滅火時間內(nèi)的補水容積,但不應小于 100 m2,僅有消火栓系統(tǒng)時不小于50 m258. 室內(nèi)消火栓布置成環(huán)狀

20、,當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內(nèi)消火栓不超過 10個,可布置枝狀59. 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 的住宅, 可采用干式消防豎管,應設置消防車供水接口60. 干式消火栓系統(tǒng)充水時間不應大于 5min ,干式自噴系統(tǒng)不大于 1min ,預作用、雨淋不大于 2min61. 消防水池吸水口距離建筑物外墻不應小于15m,距離液化石油氣不小于 60m,采取隔熱,40m62. 一二級"類修車庫、一二級停車 不大于5輛汽車 庫可不設置消防給水。 設置自噴:123地上汽車庫,數(shù)量大于 10 輛的地下 和 1 類修車庫, 設自動報警: 1 類全部, 2 類高層地下 汽車修車庫。室外 12.類

21、 20L/s3類15, 4類10 .室內(nèi)消火栓 123類汽車庫 12類修車 10L/s63. 除敞開式汽車庫, 建筑面積小于1000 m的地下一層汽車修車庫 可以自然排煙,不大于一個防煙分區(qū)不 設排煙系統(tǒng),車庫內(nèi)最不利點至汽車坡道口不應大于 30m 。64. 高層民用、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 m且層數(shù)超過2層的公共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單層也設)必須設 置高位水箱65. 市政進水管道天然水源不能滿足消防用水量以及市政給水管道為枝狀或只有一條進水管 且室外消火栓 設計流量大于 20L/s 或高度大于 50m 應設消防水池66. 1)建筑高度小于 54m 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小于等于 25

22、L/s . 2) 室內(nèi)消防給水設計流量小于等 于 10L/s 可以不設置備用泵67. 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1)超過 5 層的公共建筑 2)超過 4 層的廠房或倉庫 3)高層建筑4)超過 2 層或建筑面積大于10000怦的地下建筑 5)設有消防給水的住宅 6)室內(nèi)消火栓設計流量大于10L/S人防工程 7)城市交通隧道 8)自噴、水噴霧、泡沫、固定消防炮68. 耐火等級不低于 二級 且建筑 體積不大于 3000m 3的戊類 廠房,居住區(qū)人數(shù)不超過 500 人且 建筑層數(shù)不超 過兩層的 ,可不設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69. 設置室內(nèi)消火栓系統(tǒng):1)建筑占地面積大于300怦的廠房和倉庫 2)高層公共 建筑

23、和建筑高度大于 21m 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 的住宅,有困難時, 可只設置干式消防豎管和不帶消火栓箱的 DN65 室內(nèi)消火栓) 3) 體積大于 5000m 3的車站碼頭機場 候車建筑、 展覽商店旅館醫(yī)療和圖書館 建筑等單多 層建筑 4)特等甲等劇場、超過 800 個座位的其他等級劇場和電影院等,超過 1200 個座位的禮堂、體 育館等單多層建筑 5)建筑 高度大于 15m 或體積大于 10000m 3的辦公、教學 建筑和 其他單多層 建筑70. 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和建筑面積大于 200怦的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內(nèi)應設置消防軟管或輕便水龍,高層住宅的戶內(nèi)宜配置輕

24、便水龍。71. 室內(nèi)消火栓設計流量 ,同時使用消火栓槍數(shù) :丙類廠房 2468 丙類倉庫 358 廠房除丙類 256 倉庫除 丙類 2672. 下列宜采用快速響應噴頭: 1 ) 公共娛樂場所,中庭環(huán)廊2)醫(yī)院療、養(yǎng)院 病房及治療區(qū),老幼殘 的集體活動場所 3)超出水泵接合器供水高度的4)地下的商業(yè) 及倉儲 用房73. 局部應用系統(tǒng)適用于室內(nèi)最大凈空高不超過8m的民用建筑,且保護區(qū)域總建筑面積不超過1000怦濕式系統(tǒng),局部應采用快速響應噴頭,強度不低于6L/min m2,持續(xù)噴水時間不應低于 0.5h,流量系統(tǒng)K=80 的噴頭布置應符合中危險I的規(guī)定74. 當建筑物內(nèi)設有自噴、水噴霧、泡沫或固定

25、炮滅火系統(tǒng)等一種或兩種以上自動水滅火系統(tǒng)全保護時, 高層建 筑高度不超過 50m 且室內(nèi)消火栓設計流量超過 20L/S 時,其室內(nèi)設計流量可按表 減少 5L/S, 多層建筑 室內(nèi)可減少 50%,但不應小于 10L/S。75. 水流指示器時2-90S,帶延遲器水力警鈴時5-90S,不帶15S76. 濕式 報警閥組 聯(lián)動調(diào)試及檢測 1 ) :設置自動控制, 2)啟動一只 噴頭或開啟末端試水裝置 ,流量保持0.94-1.5L/S , 3)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報警閥、水力警鈴消防水泵及時動作,4)并有相關組件的動作信號反饋到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年度檢測加 :警鈴聲強不低于 70dB , 開啟末端試水裝置

26、 5min 后消防水泵自動啟動,出水壓力不低于 0.05MPa 。干式是開啟末端試水裝置 1min 后,出水壓力不低于 0.05MPa 。傳動管控制雨淋閥閉式噴頭的間距為 2.5 米77. 預作用 報警閥組 聯(lián)動調(diào)試及檢測: 1 )設置自動控 制 2)采用 專用測試儀表 或其他方式, 模擬火災探測報警信號 3)報警控制器 輸出聲光報警信號 , 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 年度檢測加: 預作用裝置雨淋 閥、排氣閥入口電動閥、消防水泵、壓力開關、水流指示器動作,水力警鈴聲強不低于70dB ,開啟末端試水裝置, 火災報警控制器確認火災 2min 后,出水壓力不低于出水壓力不低于 0.05MPa , 電

27、磁閥 電動閥水流指示器、水泵動作信號反饋信號準確護區(qū)的容積,泵組系統(tǒng)不宜大于 3000m3 ,瓶組不宜超過 260m3 ,且瓶組保護防護區(qū)不超 4 個,開式 系統(tǒng)設計響應時間不應大于30s,響應時間差不大于 2S79. 氣體管網(wǎng)滅火系統(tǒng)時,一個防護區(qū)面積不宜大于800 m2,且容積不宜大于3600m3 ,預制系統(tǒng)不宜大于500 m,且容積不宜大于 1600m3,兩個及以上的防護區(qū)采用組合分配系統(tǒng)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tǒng)保護 的防護區(qū)數(shù)量不應超過 8 個。一 個防護區(qū)設置的預制系統(tǒng),數(shù)量不宜超過 10 臺,干粉不得超過 4 套80. 二氧化碳 48h 內(nèi)不能恢復或保護 5 個及以上的防護區(qū),備用量不

28、小于設計儲存量,其他氣體72h 內(nèi)不能重新重裝恢復,同一防護區(qū)兩套及以上管網(wǎng)時,集流管可分別設置。系統(tǒng)啟動裝置必須共用81. 全淹沒二氧化碳 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 1.7 倍,不低于 34%,噴放不應大于 1min ,固體深位不大于 7min ,并在前 2min 濃度達到 30%, 局部 不應小于 0.5,熔點溫度低于沸點溫度的液體可融化固體, 不應小于 1.5min 。七氟丙烷 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的 1.3 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惰化濃度的 1.1 , 固定表面的滅火濃度為 5.8%,通信計算機房,噴放時間不應大于8s,其他不應大于10s。IG541滅火濃度和七氟丙烷一樣,固定表面

29、28.1%,到設計用量 95%,時間不小于 48 不大于 60s。82. 水溶性液體火災 用抗溶性泡沫液, 不能采用液下噴射 。非水溶性都可以 ,但液下噴射時,不能用蛋白泡 沫液。并且液下不能采用移動式系統(tǒng)。 (油罐中倍數(shù)宜為固定式液上噴射,限于丙類,單罐容量小于 10000m3 的甲乙固定、內(nèi)浮頂) 。外浮頂和內(nèi)浮頂儲罐應選液上噴射,泡沫炮適用于 直徑小于 18m 的 非水溶性液體固定頂儲罐,圍堰內(nèi)甲乙丙液體流淌,甲乙丙液體汽車火車槽車棧臺,室外甲乙丙液體流 淌,飛機庫。 。氣體、泡沫、干粉系統(tǒng)抽檢 20-30%83. 環(huán)泵式比例混合器單一體積,壓力式不變,平衡式廣泛,管線式適用移動84.

30、泡沫-水噴淋中,泡沫混合液和水的連續(xù)供給時間不應小于60S,高倍數(shù)全淹沒泡沫系統(tǒng),泡沫液和水連續(xù)供給時間撲滅 A類不應小于25min,撲滅B類火災不小于15min,85. 甲乙丙類儲罐區(qū)報警區(qū)域應有一個儲罐區(qū)組成,每個大于50000 m及以上的外浮頂應單獨劃分一個86. 只有泡沫和干粉有隔離作用,化學抑制最常見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干粉滅火機理有化學抑制、隔離、冷卻、窒息。全淹沒干粉噴射時間不應大于30S,每個噴頭保護面積不應大于14 m3,局部不應小于30S,室外和有復燃危險的不應小于60S。氣體和干粉泄壓口在外墻上大于凈高2/3。和二氧化碳設計數(shù)據(jù)一樣,干粉儲存容器充裝量不得超設計的3%,啟

31、動氣瓶壓力不得超過設計的5%87. 檢測數(shù)量:消火栓按鈕 按實際數(shù)5%-10%抽檢,探測器和手報 少于10 0只,抽檢2 0只,超過10 0只按1 0%20%,但不應少于20只。應 急廣播電話,防排煙閥門 按1 0%20% 。電動防 火門,防火卷簾 超過5樘按20%,但不少于5樘。不超過按全部。 氣體干粉泡沫 按2030%。 水 流指示器,信號閥,區(qū)域顯示器 超10臺,按30%50%。 ,但不少于5臺,不超5臺全部。 防排 煙風機,報警控制器等全部 。季度檢查是按25%。 不同類型探測器應有10%且不少于50只的備品。88. 火災聲光警報器和廣播聲壓級不應低于6 0dB,環(huán)境大于60,高于背景

32、15dE,水力警鈴聲強度 不應低于7 0dB。確認火災后,同一建筑物內(nèi)所有聲光警報器和廣播都啟動89. 火災確認后,聯(lián)動控制器應在3S內(nèi)發(fā)出控制信號,任一非故障部位探測器發(fā)出報警信號,控制器60S內(nèi)發(fā)出報警信號。消防設備設施動作后信號反饋,圖形顯示裝置10S內(nèi)顯示輸入的火災報警信號和反饋信號。 濕式干式,消火栓系統(tǒng)壓力開關直接啟泵,聯(lián)動控制不受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手動狀態(tài)的影響, 預作用系統(tǒng) 由同一報警區(qū)域內(nèi) 兩只及以上獨立感煙 或一只感煙一只手報 報警信號 作為預作用閥組和快 速排氣閥前電動閥開啟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雨林系統(tǒng) 由兩只獨立 感溫。 自動控制水幕系統(tǒng)用于防火分隔時,由兩只獨立感溫,氣體

33、或泡沫滅火系統(tǒng) 第二個由同一防護區(qū)內(nèi)與首個報警相鄰的感溫,火焰或手報 作為后續(xù)觸發(fā)信號 同一防煙分區(qū)內(nèi)電動擋煙垂壁 附近兩只獨立感煙。 疏散通道 上的防火卷簾由防火 分區(qū)任兩只感煙 或任一只 專用的感煙 的報警信號聯(lián)動下降 1.8 米,專用的感溫 報警信號聯(lián)動下降到地面 , 排煙系統(tǒng)應有兩個獨立的探測器報警信號作為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手報按鈕不能作為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90. 吸氣式火災探測器的控制器至少在 120 S 內(nèi)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91. 下列場所應單獨劃分探測區(qū)域: 1 )敞開封閉防煙樓梯間2 )前室與合用前室、走道坡道3 )電氣、通信管道井、電纜隧道4 )悶頂、夾層92. 設置防煙設施的部位:

34、1) 防煙樓梯間及前室 2)消防電梯間 前室及合用前室 3)避難走道的前室、避 難層間 。 建筑高度不大于 50m 的公共、廠房倉庫和高度不大于 100m 的住宅建筑:符合以下條件之 一可不設 :1. 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開的陽臺凹廊2. 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且面積滿足自然排煙口的要求(前室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怦,合用前室不小于 3 m2) 3.當加壓送風口設置在前室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墻面上,樓梯間可自然通風93. 廠房倉庫下列場所應設置排煙設施: 1)人員或可燃物較多的丙類 生產(chǎn)場所 ,丙類廠房 內(nèi)建筑面積大于300 m且經(jīng)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2)建筑面積大于5000 m的丁類生產(chǎn)車間 3)占地面積大于1000 m的丙類倉庫4)高度大于32m的高層廠房倉庫內(nèi)長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廠房倉庫內(nèi)長度大于 40m 的疏散走道94. 民用建筑設置排煙設施 的部位和場所:1)設置在一二三層且房間建筑面 積大于100 m的歌舞娛樂 放映場 所,設置 在四層及以上樓層,地下的歌舞娛樂 。2)中庭 3)公共建筑內(nèi)建筑面積 大于 100 m 且經(jīng)常有 人的地上房間 4)公共建筑內(nèi)建筑面積 大于 300 m 且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5)建筑內(nèi)長度大于 20m 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