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入門常識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1.gif)
![攝影入門常識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2.gif)
![攝影入門常識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3.gif)
![攝影入門常識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4.gif)
![攝影入門常識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8f0e61f5-c5e3-41b2-ad75-7f25d299953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攝影入門常識?!竟猸h(huán)首長】一、保持相機的 穩(wěn)定許多初學攝影的朋友經常會遇到拍攝出來的圖象很模糊的問題,這是由相機的晃動引起的,所以在拍攝中要避免相機的晃動。你可以雙手握住相機,將肘抵住胸膛,或者是靠著一個穩(wěn)定的物體。并且要放松,整個人不要太緊張。二、保持太陽在你的身后 攝影缺少了光線就不能成為攝影,它是光與影的完美結合,所以在拍攝時需要有足夠的光線能夠照射到被攝主體上。最好 的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太陽處于你的背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前面的光線可以照亮被攝主體,使它的色彩和陰影變亮,輕微的角度則可以產生一些陰影來顯示出物 體的質地。三、縮小拍攝距離 有時候,只需要簡單地離被攝物
2、體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遠距離拍攝更好的效果。你并不一定 非要把整個人或物全部照下來,有時候,只對景物的某個具有特色的地方進行夸大拍攝,反而會創(chuàng)造出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圖象出來。四、拍攝樣式的選定 相機不同的舉握方式,拍攝出來的圖象的效果就會不同。最簡單的就是豎舉和橫舉相機。豎著拍攝的照片可以強調被攝主體的高 度(比如說拍攝紅杉),而橫舉則可以拍攝連綿的山脈這類圖象。五、變換拍攝風格 你可能拍攝過很多非常好的照片,但它 們很可能都是一種風格,所以看多了就會給人一種一成不變的感覺。所以你應該在拍攝中不斷的嘗試新的拍攝方法或情調,為你的像冊增添光彩。比如說你可以分別 拍攝一些風景
3、、人物、特寫鏡頭、全景圖象、好天氣拍攝的、壞天氣拍攝的等等。個人拍攝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所以你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你覺得這個畫面很有 趣或是很有意義,完全不受影響,所以你更是可以隨意發(fā)揮。六、增加景深 景深對于好的拍攝來說非常重要。我想每個攝影 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攝的照片看起來就象是個平面,沒有一點立體感。所以在拍攝中,就要適當?shù)脑黾右恍┯糜陲@示相對性的物體。比如說你要拍攝一個遠處的山脈, 你就可以在畫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是一棵樹。使用廣角鏡頭就可以夸大被攝體正常的空間和縱深感的透視關系。七、正確的構圖 一幅好的圖象通常是由于它的構圖非常恰當。攝影上比較常見的構圖就有三點規(guī)則。
4、畫面被分為三個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將被攝物體置于線上或是交匯處。 總是將被攝物體置于中間會讓人覺得厭煩,所以不妨用用三點規(guī)則來拍攝多樣性的照片。八、捕獲細節(jié) 使用廣角鏡來將“一 切”東西都囊括在畫面中總是很有誘惑力的,但是這樣的拍攝會讓你丟掉很多細微的地方,有時還是一些特別有意義的細節(jié)。所以這時候你就可以使用變焦鏡頭,使 畫面變小,然后捕捉有趣的小畫面。九、地平線的位置應用 當?shù)仄骄€的位置不同時,你拍攝時強調景物的效果也不同。比如 說想強調陸地,就使用高地平線;如果是想強調天空,則使用低地平線。 攝影術語常識光圈:
5、; 光圈是照相機鏡頭中控制光線的裝置, 因為影像由穿過鏡頭的光影投射到膠片(數(shù)碼相機是CCD/CMOS等圖像傳感器)上,為了能使光量得到控, 便由開啟光圈大小來進行調節(jié)。光圈中心開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數(shù)值,通常用f系數(shù)來表示。數(shù)值愈小,孔徑的開口愈大,進光量愈多,反之進光量愈少。通常在拍攝時所說的“開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數(shù)值調小, 把光孔開大的意思, 如從F5.6調大一級到f4、或二級到f2.8等。同樣,“關小光圈” , 是指把光圈的數(shù)值調大, 把光孔關小的意思, 如從f5.6關小一級到f8、或二級到f11等。這種習慣上的說法是和鏡頭上所標示的光圈數(shù)值正好
6、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錯。 焦平面快門: 焦平面快門位于焦平面附近,也就是膠片(或CCD/CMOS)的前面。焦平面快門一般擁有前幕和后幕兩張簾幕,它們是靠一個上緊的彈簧裝置來驅動水平或垂直地通過膠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門較多,現(xiàn)在幾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門所取代。當按下快門鈕時,前幕開始自上往下走動,然后依照快門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緊跟著追趕下來,光線就從前幕和后幕之間所預留的空隙投射到膠片上,使膠片感光??障对綄?,通過的光量會越多,空隙越窄,通過的光量便會越少。快門速度越快,空隙便會
7、變窄,速度越慢,空隙便會變寬,焦平面快門就是這樣以時間長短來調節(jié)光量的。在快門速度的標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 、1/60、1/125等。不難看出,它們之間是倍數(shù)關系,是指幾分之一秒的曝光時間。譬如說,1/30秒是1/60秒的兩倍時間,而通過快門的光量也是兩倍。反過來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時間,而通過快門的光量也是倍減。 光圈與快門對曝光的控制: 光圈和快門是調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裝置,它們是倍增或是倍減的關系,這種關系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來得到相
8、同的曝光量。例如說,光圈F8、1/30秒為正確曝光值時,如果用光圈f5.6、1/60秒,或是f11、1/15秒來組合,它們所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樣的。這樣,攝影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目的來選擇光和快門速度。 光圈和景深的關系: 通過調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景深是指在鏡頭聚焦調節(jié)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遠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間的距離。光圈的孔徑最大(f值最?。r景深最小, 孔徑最?。╢值最大)時景深最大。 當我們知道光圈
9、不但能控制光量, 而且還能控制景深時, 在攝影表現(xiàn)中, 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在實際拍攝中, 譬如以開大光圈, 選用小景深, 就能從距離不同的諸多物體中突出某一物體, 使它能夠得到強調, 而它的前后的景物便不在清晰的焦點之內, 從而避免喧賓奪主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 如果收小光圈, 選用大景深, 這時照片中的前后景物都將控制在清晰的焦點之下, 相片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和細節(jié)。在初學攝影時,可以用大光圈和小光圈來練習拍攝一些照片, 看看是否能達到同表現(xiàn)的內容有效地相結
10、合, 力求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多作這方面的練習, 日積月累, 便會熟能生巧, 在日后的攝影創(chuàng)作中自然地應用自如。 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中, 一般不論光圈的實際設置值為多少, 為了方便取景對焦, 通常鏡頭總是在最大光圈的情況下取景和對焦的, 只是在拍攝曝光時光圈才自動處于設置值。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收小光圈有利于增加景深, 但并不是拍攝時把光圈收得越小越好, 如果孔徑太小,
11、0;鏡頭會產生衍射現(xiàn)象, 影像的細節(jié)會受到影響而變得模糊。事實上, 對于大多數(shù)照相機鏡頭來說,從最大光圈收23擋,也就是F8左右為最佳光圈孔徑值, 因為在這時鏡頭的像差和衍射會有著最佳的折衷。 快門與被攝體的清晰度的關系: 快門除了能調整和控制曝光量之外, 還能控制被攝體的清晰度。因為快門速度越快, 通過鏡頭的光線(影像)在膠片上停留的時間越短, 因此能夠把瞬間的動作記錄下來。如拍攝運動物體或體育比賽時, 只要使用高速快門
12、, 就可以把運動中的一瞬間定格下來, 這也是攝影所特有的表現(xiàn)語言之一。相反, 快門速度越慢時, 光線(影像)在膠片上停留的時間越長, 移動中的被攝體就會留下流動的影像, 這也是攝影中表現(xiàn)動感的一種獨特方法之一。但對于不同的運動物體, 到底用多少快門速度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這就得在實際拍攝中去積累經驗了。 數(shù)碼相機的光圈與快門: 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與我們傳統(tǒng)相機的快門有著很多理論上和應用上的不一樣。用我們已掌握的傳統(tǒng)
13、相機的知識已不能完全指導攝影實踐了,我們有必要了解數(shù)碼相機快門的知識。 首先,數(shù)碼相機快門的工作原理就有所不同。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有全電子快門和機械快門兩種。全電子快門是通過對影象傳感器件的光電模擬電量讀取時間的控制來控制曝光時間的。機械快門與傳統(tǒng)相機快門的作用相似,但作用原理卻不完全一樣。專業(yè)的單鏡頭反光數(shù)碼相機就是用的機械快門。數(shù)碼相機上使用機械快門的目的;一是通過控制快門關閉的時間來達到控制曝光量的目的。二是與電子快門配合,用機械快門做輔助器件,以提高圖象的信噪比。
14、; 其次,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在不工作時所處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傳統(tǒng)相機的快門是關閉的,而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是打開的。這樣才能使CCD接受光產生電信號,供取景屏(LCD)使用。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是在拍攝時才關閉,然后再打開進行記錄曝光。這也是數(shù)碼相機快門得時滯較長的原因之一。 再其次,因為數(shù)碼相機的全電子快門曝光原理與傳統(tǒng)相機快門曝光原理的不同,對閃光同步的認識亦應當有所變化。數(shù)碼相機的閃光同步時間有很大的范圍,它可以輕易的達到1/1000秒。傳統(tǒng)相機進行閃光攝影時,快門速度對曝光是沒有影響的,影響曝光量的
15、只是光圈的大小。可在數(shù)碼相機上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速度對曝光就有著明顯的影響。對于距離較近的物體進行閃光拍攝時就會出現(xiàn)曝光過度,表現(xiàn)為畫面上有一些小白點。這就是噪音強的表現(xiàn)。此時,我們可以通過調高快門速度來控制曝光,使曝光正常。 數(shù)碼相機有較大的快門控制范圍,專業(yè)相機可以輕易的就達到1/16000秒。正因為有這寬闊的可控制范圍,才能適應變化萬千的拍攝環(huán)境。 ISO(感光度): 在傳統(tǒng)膠卷相機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標準,在數(shù)碼相機中ISO定義
16、和膠卷相同,代表著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數(shù)值越高就說明該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強。ISO的計算公式為S=0.8/H(S感光度,H為曝光量)。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對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膠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兩倍,換句話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ISO 200膠卷所需要的曝光時間是ISO 100膠卷的一半。在數(shù)碼相機內,通過調節(jié)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變光源多少和圖片亮度的數(shù)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間接控制圖片亮度的數(shù)值。 在傳統(tǒng)135膠卷相機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機底片對光線反應的敏感程度測量值,
17、通常以ISO 數(shù)碼表示,數(shù)碼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強,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顆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較差,而數(shù)碼相機為也套用此ISO值來標示測光系統(tǒng)所采用的曝光,基準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傳統(tǒng)照相機本身是無感光度可言的,因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顯影、測試條件下對于輻射能感應程度的定量標志。使用過傳統(tǒng)相機的人,都知道膠卷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感光度通俗一點就是衡量膠卷需要多少光線才能完成準確曝光的數(shù)值。我們在照相機商店買的100、200、4
18、00的膠卷,數(shù)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這個數(shù)值增大,膠卷對光線的敏感程度也增,這樣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線進行拍攝。像ISO100的膠卷最適合在陽光燦爛的戶外進行拍攝,而ISO400的膠卷則可以在室內或清晨、黃昏等光線較弱的環(huán)境下拍攝。 但是,由于照相機與普通照相機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對曝光多少也就有相應要求,也就有感光靈敏度高低的問題。這也就相當于膠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樣,數(shù)碼相機廠家為了方便數(shù)碼相機使用者理解,一般將數(shù)碼相機的CCD的感光度(或對光線的靈敏度)等效轉換為傳統(tǒng)膠卷的感光度值,因
19、而數(shù)字照相機也就有了“相當感光度”的說法。 用通常衡量膠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來看,目前數(shù)字照相機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圍,最低的為ISO50,最高的為ISO6400,多數(shù)在ISO100左右。對某些數(shù)字照相機來說,感光度是單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寬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們的在光線過強或過弱條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數(shù)字照相機相當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圍,但即使在所允許范圍內,將感光度設置得高或低,拍攝效果亦有所區(qū)別,平時拍攝應將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這一檔上。和傳統(tǒng)相機一樣,低ISO值適合營造清晰、柔和的圖片,而高的ISO值卻可以補償燈光不足的環(huán)境
20、。 在光線不足時,閃光燈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場合下,例如展覽館或者表演會,不允許或不方便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可以通過ISO值來增加照片的亮度。數(shù)碼相機ISO值的可調性,使得我們有時僅可通過調高ISO值、增加曝光補償?shù)绒k法,減少閃光燈的使用次數(shù)。調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點。 白平衡: 在熒光燈的房間里拍攝的照片會顯得發(fā)綠,而在日光陰影處拍攝到的照片則莫名其妙地偏藍,我想剛玩數(shù)碼相機的朋友大概碰到過這種情況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
21、衡”的設置上。能夠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補償?shù)墓δ芫褪恰鞍灼胶狻薄D闳绻幌朐谂臄z的時候讓皮膚變得怪里怪氣,就跟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白平衡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過圖像調整,使在各種光線條件下拍攝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簡單地說,白平衡就是無論環(huán)境光線如何,仍然把“白”定義為“白”的一種功能,這樣可以保證色彩還原的準確性。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動方式時,我們的易用性數(shù)碼相機也會采用自動白平衡,在特殊環(huán)境下很容易失誤。此時,建議大家調用數(shù)碼相機中的預設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內白熾燈、戶
22、外晴天、酒店等多種常見的環(huán)境。 不過白平衡還有很多另類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會使得照片產生偏色,而利用這一特性,我們可以使作品產生一些特殊效果,這往往比使用濾色鏡之類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利用黃色的自定義白平衡產生藍色光,淡藍色自定義白平衡產生暖調的橙紅色光,我們可以人為控制照片的偏色。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藍色物體來自定義白平衡即可;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黃色來自定義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攝環(huán)境下,數(shù)碼相機預設
23、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夠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難以用簡單的數(shù)值來描述。此外,我們可以利用數(shù)碼相機的白平衡捕獲功能,這也是最為準確的方式,不過使用時相對繁瑣。首先找一張你認為最標準的白色物體,一般是白紙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隨后打開數(shù)碼相機的白平衡捕獲功能,將鏡頭對準標準的白色物體,此時數(shù)碼相機可以準確地捕獲當時環(huán)境下的白平衡參數(shù)。 掌握了白平衡,拍攝出的照片就會有準確的色彩表現(xiàn)。 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EV)的概念:攝影
24、其實就是攝影者運用自已掌握的攝影技術通過攝影器材對環(huán)境光線的計算、捕捉景物成像的過程。這個過程與設備的光圈值(控制單位時間進入相機的光通量)、快門速度(曝光時間)以及ISO(感光度,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有關。如今的傳統(tǒng)設備以及數(shù)碼相機都會通過自己的內部程序,對環(huán)境光線進行計算,自動調整光圈、快門甚至ISO值。但在復雜的光線及強對比高反差環(huán)境下,P(程序自動曝光)擋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強人意,效果不是最佳。這時就需要拍攝者手工對設備進行相應的曝光參數(shù)調整,這就是曝光補償EV(expose value)。 光的補償、調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閃光燈
25、、攝影燈、反光板的外源光線補償;調整光圈值、曝光時間的光通量參數(shù)補償。上面這幾種補償?shù)姆椒?,從嚴格意義上講應該分類到“光線補償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還有就是數(shù)碼相機特有的EV的調整補償。 外源光線類的閃光燈光線補償,在缺乏其他補光光源情況下補光偏硬,往往會在被攝對象的背景上留下明顯的陰影,同時會使被攝主體高反射部分失去層次,失真嚴重,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攝影燈可以營造出很好的拍攝效果,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攝影棚之內。 補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對于小場景
26、人像類攝影應用廣泛,常用于主體面部補光,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門的光通量參數(shù)調整,往往由于拍攝過程中需要考慮景深,以及運動物體因素影響,實際運用中會有捉襟見肘的感覺。 對于現(xiàn)在普及的數(shù)碼相機來說,最常用到的手法是進行EV的調整,以期達到曝光補償?shù)哪康摹?#160; 消費級數(shù)碼相機大多具備±2.0EV調節(jié)范圍,高檔些的DC可達可達±3.0EV??简炓慌_DC的指標之一就是它的手動調節(jié)功能,而在EV調整中調整精度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一般的以0.
27、3或0.5為級別。級差越小越能滿足拍攝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對于初學者來講,曝光補償一般用于靜物、景物拍攝的場合。這個場合適合你從容進行參數(shù)調整,用不同的補償值拍攝多張片子,從中選擇最佳作品出來。 正確調整EV值:在典型欠曝場景(物體亮部的區(qū)域較多,如逆光、強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場景等)使用EV+,在典型過曝場景(物體暗部的區(qū)域較多,如密林、陰影中物體、黑色物體的特寫等)使用EV-。簡單通俗地說就是“白加黑減、亮加暗減”。 需要注意的是數(shù)碼相機無論在P擋還是
28、S或A擋下,當對EV值進行調整時,相機的光圈/快門參數(shù)也會有相應的變化:P擋下EV調整時,相機光圈、快門都會做出自動調整;A擋下光圈固定、EV調整會聯(lián)動使快門的速度變化;S擋下快門固定、EV調整會聯(lián)動使光圈大小變化。但是這些光圈、快門的變化不會影響到最終成像后的曝光補償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曝光補償?shù)恼{節(jié),那么數(shù)碼相機使用起來就會比較得心應手了。玩熟了數(shù)碼相機,接著我們就該來看看如果拍攝照片才會好看了。 色溫: 自然界的光線不總是相同的??筛兄降囊粋€物體顏色依賴于照射到他的光源。人
29、類的大腦可以很好地“校正”這些顏色變化,但是我們所使用的膠片或CCD/CMOS感光器卻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不同的光源發(fā)出光的色調是不同的。不同光的色調是用色溫來描述的,單位是開爾文(K)它是這樣定義的:在常溫下把一塊理想的純黑色金屬物質加熱,隨著溫度不斷上升物體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人們把不同顏色下的溫度叫色溫。 開氏溫標用K(kelvin的縮寫)單位來表示溫度,越低的數(shù)值表示越“紅”,越高的數(shù)值表示越“藍”。紅和藍并不是光線本身顏色,只是表明光譜中的紅或藍成分較多。下面看看開氏溫標中的常見標準:
30、60;“絕對零度”在開試溫標中表示為0K,對應的是-273.16攝氏度或-459華氏度,在這個溫度下物質的熱活性完全停止。 蠟燭的色溫一般在1800K 白熾燈在3000K 晴天為5200K 陽光直射下5000K 陰天下6500-9000K 深藍的天空本身可以到20000K! 在各種不同的光線狀況下,目標物的色彩會產生變化。在這方面,人們對白色物體的變化最為敏感:在室內鎢絲燈光下,白色物體看起來會帶有橘黃色色調,在這樣的光照條件下拍攝出來的景物就會偏黃;但如果是在蔚藍天空下,則會帶有藍色色調。在這樣
31、的光照條件下拍攝出來的景物會偏藍。為了盡可能減少外來光線對目標顏色造成的影響,在不同的色溫條件下都能還原出被攝目標本來的色彩,這就需要數(shù)碼相機進行色彩校正,以達到正確的色彩平衡。 白色物體因反射了全部的可見光譜,所以數(shù)碼相機把它作為調定的標準,在進行手動白平衡調整時,白平衡機構會試圖把一定范圍內除了純白色以外的其它色調調制成純白色,如果這個部分是黃色,它會加強藍色來減少畫面中的黃色色彩,以求得更為自然的色彩。數(shù)碼相機只要在拍攝白色物體時正確還原物體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樣的照明條件下正確還原物體的其他色彩。因此稱為白平衡調整。它分為自動和手動調整,手動
32、更準確一些且調整范圍更大。傳統(tǒng)相機是*使用不同的膠片(日光型、燈光型)或不同濾色片來實現(xiàn)正確的色彩平衡的。 要想得到色彩還原正確的PP,就要在拍攝現(xiàn)場光源下進行手動白平衡調整,具體操作:如果拍攝現(xiàn)場有純白色物體(如純白色墻體),那么用鏡頭對準它充滿相機取景器,調整手動白平衡(一般是按住手動白平衡鈕12秒),就可以了??纯雌聊挥惺裁醋兓??!如果拍攝現(xiàn)場沒有純白色物體,帶一張白紙調白平衡效果更好,但一定要注意在被攝現(xiàn)場光線下進行。當然,也可以利用手動白平衡原理來設置我們需要偏色的效果。如:把相機對準藍色物體(如藍天)調整白平衡拍日出、日落等。注意:一般
33、消費級數(shù)碼相機沒有手動調節(jié)白平衡或色溫的功能。 焦距: 焦點與鏡頭中心點的距離便是焦距,如果你在相機的英文規(guī)格書上看過"f =",那么后面接的數(shù)碼通常就是它的焦長,即焦距長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這臺相機的焦距長度為8-24mm,同時對角線的視角換算后相當于傳統(tǒng)35mm相機的38-115mm焦長。一般而言,35mm相機的標準鏡頭焦長約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長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遠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廣角拍攝能力。
34、60; "可對焦范圍"則是焦長的延伸,通常分為一般拍攝距離與近拍距離,相機的一般拍攝距離通常都標示為"從某公分到無限遠",而進階級設計的產品則往往還會提供近距離拍攝功能(macro),以彌補一般拍攝模式下無法對焦的問題。有些相機就非常強調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適合用來拍攝精細的物體。 景深: 從原理來講,在遠焦點和近焦點前后各有一個容許彌散圓,這個范圍之間就叫景深,也就是說在對焦點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圍的,而被攝體的前后縱深,
35、控制了在感光元件上的影像的模糊度。光圈、鏡頭及拍攝物的距離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主體越近,景深越小,主體越遠,景深越大。為了要凸顯被拍物,很多人會選擇小的景深。當然如果你要拍風景,我們就會建議選擇大的景深。測光: 攝影是光影結合的藝術,但是如何將光運用好實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相機都是自動測光、自動對焦相機,所以相機的自動測光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么究竟什么是測光呢?簡單的說,相機的光圈是控制相機通光量的元件,而快門則控制著曝光長短,只有正確的控制通光亮,才能保證相機正
36、常曝光,膠片或者數(shù)碼相機的CCD傳感器能清晰的成象而不會出現(xiàn)欠曝或者過曝的情況。雖然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數(shù)碼相機拍攝的圖片都可以通過后期數(shù)字暗房處理來調節(jié)曝光,但是對于過曝過渡的圖片,暗部細節(jié)和層次已經全部丟失,如果要想調節(jié)回來也比較困難,而如果是欠曝嚴重的照片,修正曝光后則會出現(xiàn)較多的噪點,細節(jié)也會有所損失,所以盡量讓拍攝的照片擁有正確的曝光,是我們拍攝數(shù)碼照片的前提之一。數(shù)碼相機大多提供了多種測光方法可供選擇,如何選擇又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這里我們就分析目前常見的幾種在數(shù)碼相機中出現(xiàn)的測光方式,希望能對您日后的拍攝帶來一定的幫助。1、相機自動測光的原理
37、相機自動測光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其實原理非常簡單,相機自動架設所測光區(qū)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過這個比例進行測光隨后確定光圈和快門的數(shù)值,光圈和快門是有相關聯(lián)系的,在同樣的光照條件下,光圈值越大,則快門值越小,而如果光圈值越小,快門值則越大。18這個數(shù)值來源是根據(jù)自然景物中中間調(灰色調)的反光表現(xiàn)而定,如果取景畫面中白色調居多,那么反射光線將超過18,如果是全白場景,可以反射大約90的入射光,而如果是黑色場景,可能反射率只有百分之幾。標準灰卡是一張8×10英寸的卡片,將這張灰卡放在被攝主體同一測光源,所得到的測光區(qū)域整體反光率就是標準的8,隨后只需要按照相機給出的光圈快門值去拍攝,拍攝出
38、來的照片就會是曝光準確的。如果整個測光區(qū)域的整體反射率大約18,就像我們上面說的背景以白色調為主,這時如果之按照相機自動測光測定的光圈快門值來拍攝的話,拍攝得到的照片將會是一張欠曝的照片,白色的背景看起來會顯得發(fā)灰,如果是一張白紙的話拍攝出來的就會變成一張黑紙了。所以,拍攝反光率大于18的場景,需要增加相機的EV曝光補償值,具體補償?shù)腅V值則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再分析了,此時經驗就顯得非常重要。反之,如果拍攝反光率低于18的場景,例如黑色的背景,拍出的照片往往會過曝,黑色的背景也會變成灰色。所以,拍攝反光率低于18的場景,需要減少EV曝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加黑減”的原理。
39、; 如果相機支持手動設置曝光補償,則可以通過這個方法解決,如果相機不支持這個功能,那么可以設置在相機的手動檔,記錄下相機用自動檔第一次測光得到的光圈快門數(shù)值,隨后切換到M檔,通過適當增減快門速度來實現(xiàn)曝光補償?shù)哪康摹?、什么是TTL測光? 在許多相機的規(guī)格表中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常見的名詞“TTL測光”,這個“TTL測光”究竟是什么含義呢?“TTL測光”的英文全文是Through The Lens,意思是通過鏡頭,用在測光這里就是表示這是一種通過相機鏡頭測量光線的方法,簡稱為“TTL測光”。
40、160; “TTL測光”技術起源于1964年,當時人們外出拍攝時都需要攜帶一塊測光表,先測光之后再設定相機的光圈值以及快門值,隨后進行拍攝,整個過程比較煩瑣。而“TTL測光”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拍攝時,攝影師半按快門,相機啟動TTL測光功能,入射光線通過相機的鏡頭以及反光板折射,進入機身內置的測光感應器,這塊測光感應器和CCD或者COMS的工作原理類似,將光信號轉換為電子信號,再傳遞給相機的處理器運算,得到一個合適的光圈值和快門值。用戶完全按下快門,相機按照處理器給出的光圈值和快門值自動拍攝?!癟TL測光”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TTL測光”得到的通光
41、量就是標準底片的曝光參數(shù),如果相機前面加裝了濾鏡,“TTL測光”得出的測光數(shù)值和不加濾鏡時是不同的,用戶此時不需要根據(jù)相機加裝的濾鏡重新調節(jié)曝光補償,只需要直接按下快門拍照即可。3、相機測光模式 大多數(shù)的數(shù)碼相機或傳統(tǒng)傻瓜相機,大多數(shù)都具備這幾種測光方式:中央平均測光、中央局部測光、點測光以及評價測光。這幾種測光方式基本可以應付目前所有的拍攝,但是在影樓以及一些專業(yè)場合或者廣告拍攝,攝影師依舊依賴測光表的數(shù)值來進行拍攝。(1)中央重點測光(或簡稱:中央平均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種
42、測光模式,有的相機生產廠商都將中央平均測光作為相機默認的測光方式。中央平均測光主要是考慮到一般攝影者習慣將拍攝主體也就是需要準確曝光的東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間,所以這部分拍攝內容是最重要的。因此負責測光的感官元件會將相機的整體測光值有機的分開,中央部分的測光數(shù)據(jù)占據(jù)絕大部分比例,而畫面中央以外的測光數(shù)據(jù)作為小部分比例起到測光的輔助作用。經過相機的處理器對這兩格數(shù)值加權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攝的相機測光數(shù)據(jù)。例如尼康的相機采用的就是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尼康相機的中央部分測光占據(jù)整個測光比例的75(這個比例各家品牌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漸延伸至邊緣的測光數(shù)據(jù)占據(jù)了25的比例。在大多數(shù)拍攝情況
43、下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非常實用、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測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攝的主體不在畫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條件下拍攝,中央重點測光就不適用了。 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傳統(tǒng)測光方式,大多數(shù)相機的測光算法是重視畫面中央約2/3的位置,對周圍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慮。對于習慣使用中央重點測光的攝影者,用這種方式測光比使用多區(qū)評價測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適用拍攝用途:個人旅游照片,特殊風景照片等。(2)評價測光(或稱分割測光) 評價測光(或稱分隔測光)測光方式是一種比較新的測光技術,出現(xiàn)時間不超過20年,最早由尼康(Nikon)公司率先開發(fā)這種獨特的分割測光方式。評價測光(或稱分隔測光)測光方式與中央重點測光最大的不同就是評價測光(或稱分隔測光)將取景畫面分割為若干個測光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獨立測光后在整體整合加權計算出一個整體的曝光值。最開始推出的評價測光(或稱分割測光)一般分割數(shù)比較少,例如尼康是將測光區(qū)域分割為八個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聲學懸浮物監(jiān)測儀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基礎機械:液壓件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沼氣集中供氣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產品特許經營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年二手房東房屋租賃合同標準版本(4篇)
- 2025年九年級音樂教師工作總結第二學期(二篇)
- 2025年買賣房產合同標準版本(2篇)
- 2025年個人房屋租賃合同協(xié)議參考樣本(三篇)
- 2025年臨時勞動協(xié)議標準范文(2篇)
- 2025年企業(yè)勞動員工勞動合同模板(2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剝離及其再利用技術要求
- 安裝門窗施工方案
- 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動詞時態(tài)專項練習(含答案和解析)
- 蘭州市規(guī)范醫(yī)療服務價格項目基準價格表
- 2006年度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信息科技風險評價審計要點
- 火災隱患整改登記表
- 普通地質學教材
- 2022年全國高考詩歌鑒賞試題-教學課件
- 天津華寧KTC101說明書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期末深度自測試題
- 縣道及以上公路保潔考核檢查評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