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表工業(yè)設計SCI認識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1.gif)
![發(fā)表工業(yè)設計SCI認識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2.gif)
![發(fā)表工業(yè)設計SCI認識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3.gif)
![發(fā)表工業(yè)設計SCI認識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4.gif)
![發(fā)表工業(yè)設計SCI認識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c1fe93c1-a367-49fb-a397-7f529cf91f5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fā)表工業(yè)設計SCI認識作者:日期:工業(yè)設計類發(fā)表SCI可行性分析摘要:本文介紹了 SCI的基本概念,簡明扼要地介紹了 SCI論文寫作規(guī)范和投 稿的一些技巧。收集和整理了工業(yè)設計類sci論文發(fā)表的相關期刊,并對期刊做了簡單介紹。提出工業(yè)設計研究用到的相關方法和儀器設備。最后根據(jù)余老師 的研究領域利用 W b of kn owl e dge檢索功能初步確定了計算機輔助人機工 程這個大的研究方向。關鍵詞:SCI論文工業(yè)設計研究方法1 .引言隨著經濟全球化,科學研究也日益全球化,SCI論文是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 要方式,也是使國際同行了解我們的主要渠道。近年來,我國開始以SC I論文的篇數(shù)作為衡量科研
2、成果大小的參考指標之一,有的高等院校還把發(fā)表SCI論文作 為博士研究生能否獲得學位的一個判據(jù)。 發(fā)表S CI論文,可以向世界顯示我國基 礎研究的實力,提高我國在世界科學界的地位。在世界著名刊物如Natu r e和Scie nce上發(fā)表一篇重要文章,對于某一學科而言,其意義不亞于在國際體育比賽 中取得一塊金牌。發(fā)表SCI論文的多少和論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國際上通用的評 價基礎研究成果水平的標準。誠然,SCI論文并非每篇都是高質量的,但總的來說其讀者較多,是國際學術 界用來進行交流的主要媒介??梢哉J為,只有在 SCI所列刊物上發(fā)表的論文才 能被國際同行所廣泛知曉。從這個意義上講,研究生應該掌握SC
3、論文的相關作方 法和技巧。下面根據(jù)作者自己點滴體會,談談寫作 SCI論文的方法。2 . S CI的定義SCI(Scienc 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 1961年創(chuàng)辦 出版的引文數(shù)據(jù)庫。SCI (科學引文索引 卜EI"程索引)、1STP科技會議 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tǒng),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tǒng)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 I最為重要。SCI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簡稱,其全稱為:S c 1 e nce Cita tionIndex,創(chuàng)刊于196 1年,它是根據(jù)現(xiàn)代情報學家加菲爾德(Engene Garfield) 19
4、5 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創(chuàng)立的。S CI是由I SI ( Insti t u te fo r Scientific Informa t ion Inc.)美國科學情報所出版。現(xiàn)為雙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還有聯(lián)機型 據(jù) SCISEAR Ho I STP(h d e x to Scientifi c &Tec h n ical Proceed i ng)也由其 出版。SCI是一部國際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學、生物、醫(yī)學、農業(yè)、技術和行 為科學等,主要側重基礎科學。所選用的刊物來源于94個類、4 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這些國家主要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 加
5、拿大等,也收錄一定數(shù)量的中國刊物。S C I收錄期刊,主要運用科學的引文數(shù)據(jù)分析和同行評估相結合方法,綜合評估期刊的學術價值,截至目前其收錄了 10000余種期刊,覆蓋了國際上大多 有重要影響的刊物,其收錄的80萬條論文,集合了各學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 I 已逐漸成為國際公認的反映基礎學科研究水準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學術界將其收錄的科技論文數(shù)量的多寡,看作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科 學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實力指標之一。就SCI本身來說,其索引功能幫助了世界各地 的科技人員獲取最需要的文獻信息,這也是創(chuàng)始人加菲爾德創(chuàng)辦 SC I的目的所 在,即通過文獻搜索的辦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
6、者掌握本領域或即將探索領域的 研究數(shù)據(jù),從而減輕了不必要的勞動,更好地結合現(xiàn)存的數(shù)據(jù)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通過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論文是否被他人引用過,引文次數(shù)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學科的發(fā)展過程。另外,使用SCI還可以了解到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沒有關于某一課題的評論,某一理論有沒有被證實,某方面的工作有沒有被擴展,某一方法有沒有被改善,某一提法 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論文質量和學術水平的功能。3 . SCI寫作論文規(guī)范SCI所列刊物絕大多數(shù)是英文刊物(我國列入SCI的刊物全部都是英文 版的),這對寫作者來說,需要有
7、較高的英文水平。但是,每一個研究領域的詞匯是 有限的,而且論文的句型較為簡單,因此研究生是完全具備寫作能力的。其實,經 常撰寫英文論文是學習英語的極好機會,在寫作實踐中可逐漸提高英語水平,真可謂一舉兩得。據(jù)有關研究,我國研究生和不少研究人員的外語水平,隨著學位 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這種現(xiàn)象與他們減少了外語寫作練習有關。第一篇英文論 文最好請專家?guī)椭薷?,刊物的編輯部也常會提供幫助。萬事開頭難,當你寫出 第一篇文稿后,你就會信心百倍。SC論文在結構上大多由標題、摘要、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 致 謝和參考文獻等章節(jié)所組成。這種相又t固定的結構不是對文采的輕視,而是高效率學術交流的需要。采用
8、這樣的文章結構,科研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從有關章節(jié)中 找到自己所要的內容。因此研究論文的寫作是科學工作者應掌握的基本功。大多數(shù)S CI所收錄的刊物對摘要的要求是簡練明快、信息量大,讓讀者稍加 瀏覽即可大致了解本文的問題、方法和結果。常見的錯誤有如下幾點:第一,把摘要弄成一段擴展了的標題,看上去除標題所言之外幾乎不增加任 何信息;第二,研究背景談論過多;第三,問題、方法和結果三者有所疏漏 ,尤其是 方法方面。一篇好的摘要,應在簡短的篇幅里概括本文的內容。止匕外,行文應連 貫流暢,盡量避免提及圖表或參考文獻。引言部分代表一篇論文的正文開頭, 是不能馬虎的。在這一節(jié)里,作者應提 出問題,回顧前人工作對此
9、問題已提供了什么樣的答案,說明本文的寫作目的。在 引出問題時,要對產生問題的背景有所交代,以便讓讀者了解該問題在整個學科 中的位置和重要性。對于將要探討的問題或者與之相關的問題, 如果前人已經有 過研究,則應作必要的介紹和評價,并提及文獻的出處。在行文上,應讓讀者清楚 地知道哪些觀點和結論是別人的,哪些是作者自己的。這一點如果不能嚴格區(qū)分, 將會被退稿或要求修改。論文的研究目的要寫得具體,與結果和討論等部分中所 表述的內容相一致。方法這一節(jié)的寫作要求是:自成一體,即要使讀者無需借助于其它參考文獻 即可了解本文所用方法的原理、技術和分析步驟 ,看出本文的學術思想和技術路 線。如果所用的方法為作者
10、本人所首創(chuàng),則應從原理和假設到公式推導多花些筆 墨,敘述清楚。即使所用方法是舊有的標準方法 ,也要簡練、完整地加以敘述, 不能僅以列出參考文獻為滿足。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顯示作者治學上的嚴謹態(tài)度,因為只有在方法問題上做過仔細考慮,并在實驗和觀測工作中保持必要記錄 的人才能把這一節(jié)的內容寫得有條有理。另一方面 ,有關方法和技術的充足信息 也為他人做重復實驗時提供了方便。研究結果的可重復性是評價一項科研工作的 重要標志之一,作者理應在這個方面采取積極合作的態(tài)度。結果部分所涉及的任務有二項。第一項任務是展示有關的(原始的和分析產生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通常以圖表形式給出。此外 ,就圖表內容的性質、特征、可
11、靠性等方面,可配以必要的文字描述。第二項任務是對所獲結果進行分析和邏輯 論證,提供在引言中所提問題的答案。如果需要 ,可引用他人數(shù)據(jù),與本項研究 的結果結合起來,以獲得對問題的最佳解答。常見的失誤是把此處第二項任務的 內容移至討論部分,這樣一來結果就不成其為結果了 ,也不符合SCI慣例。討論部分的內容是較為模糊的。一般來說,討論是針對以下兩種情況的:第一, 所得數(shù)據(jù)只能部分回答引言中所提問題,或答案不夠確定 ;第二,本項研究對相關 問題的意義需要闡明。如果在這兩個方面都無需說明,則討論一節(jié)應略去,直接進 入結論部分。就上述第一種情況而言,研究者有時被資料質量或技術水平所限, 對問題只能提供不夠
12、完整的解答。此時,研究者可以利用討論的篇幅,說明為何不能完全回答問題的原因,點明資料解釋的其它可能性,以及闡述下一步應繼續(xù)進行的工作。至于上述的第二種情形,在科研中也是常常遇到的。如果本項研究 具有進一步拓寬的前景,可望對相關領域的探索有所幫助,則可以就哪些方面有發(fā) 展?jié)摿?,有什么預期成果,技術路線如何選取等問題進行必要的闡述。論文正文的最后一節(jié)是結論。有些科研人員認為,結論這個詞是指對某個問 題的定論,而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并無定論可言,故應代之以結語(Summ ary)。 在正式發(fā)表的中文論文中,也常有正文只到討論為止的現(xiàn)象。其實,在英語里,此 處結論的意思應該理解為對全文內容的總結 ,所以
13、結論是符合英語習慣的正常用 法。一般而言,這一節(jié)的作用是提綱挈領地逐條列出文中的要點 (此時不宜再提任 何參考文獻),每一條單獨成一個段落,這樣可幫助讀者理解作者所要強調的重要 之處。在一篇論文中,致謝決不是可有可無的??茖W研究項目往往需要數(shù)人的參與 和合作,在成文過程中,可能有許多單位和個人給予過支持。對他們的貢獻表示感謝,這一方面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對他人成績的一種評價,使被感謝的單位和個人在以后遇到獎勵和晉級等問題時有所依據(jù)。總的來說,項目的資助者,與作者共同討論過學術思想的同事 ,審閱過原文的同行,參加過野外 工作和室內分析的人員,在圖件清繪和文字打印上提供過幫助者,以及刊
14、物的審稿人都在致謝的范圍之內。致謝要寫得具體,應說明為什么而謝,泛泛而談的致謝,是空洞的,應予以避免。最后,參考文獻問題。一切必要的參考文獻都應提及,這是對前人工作的承 認,也是科學道德的要求(在引用時不指明文獻出處,會造成所引內容是作者本 人成果的假象,這屬于一種剽竊行為)。尤其在引言、方法、討論等節(jié)中不要忽視 了參考文獻的引用。當然,列上一長串與本文并無關系的文獻,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它會給編輯審稿工作帶來麻煩,也會有損于作者本人的聲譽。寄稿時, 最好再給編輯部寫一封短信,說明本文的目的、意義和創(chuàng)新之處。我們應記住 :寫 作論文的目的是為了學術交流,在寫作時做到以事實為根據(jù),讓數(shù)據(jù)說話,
15、分清事 實和觀點,分清別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尋找審稿人,國際期刊一般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該篇論文的和作者研究領域相 關的審稿人,有以下幾個途徑:第一,利用 SC I檢索研究相關的科學家;第二,文 章的參考文獻的作者; 第三,相關期刊編委;第四,學術會議的主席或委員;第五, 詢問比較熟識的一些專業(yè)人士;第六,交叉審稿,以前的作者審現(xiàn)在的作者??傊?, 作者需要認真自建期刊審稿人專家?guī)臁鴮慡CI論文投稿信,采用另一種方法詳細介紹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具體指 出研究成果的創(chuàng)新之處及其重要性,說明期刊的讀者會對稿件的內容感興趣等, 有關作者的聯(lián)系地址(作者的通信地址、電話、傳真、E-MAI L等)可在信頭
16、的作 者地址中一并給出。一篇論文投出后,會有三種可能的情況:一是接受;二是意向接受,需作修改; 三是退稿。非英語母語的論文作者,不經退修就被接受發(fā)表的情況甚少, 大部分 情況是意向接受,退回修改。對于被拒絕的稿件,編輯部會詳述拒絕的原因,一般 不允許補充、修改后再投,因為有些設計上的問題以及創(chuàng)新性等是難以補救的。修改S CI論文,首先要感謝編輯,然后對審稿人提出問題逐條答復 ,盡量滿足 意見中需要補充的實驗,滿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說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審稿人 推薦的文獻一定要引用,并討論透徹,直到最后發(fā)表。4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投稿指南4.1 工業(yè)設計發(fā)表的SCI相關期刊4. 1 . 1 De s
17、 ign S t ud i es設計研究英國ISS N:0 1 42-6 9 4X, 1 7 97 年創(chuàng)刊,全年 6 期,E 1 s evier Science 出版 社。SCI、EI收錄期刊,20 12年影響因子1.54 5。設計研究(如圖1)是唯一的同行評審的雜志上的設計過程中所有的應用 領域,包括工程和產品設計,建筑和城市設計,電腦文物和系統(tǒng)設計之間的比較 接近的理解。因此,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論壇,從認知和方法論,價值觀和哲學的分 析,開發(fā)和設計活動的基本方面的討論。該刊出版新的研究和學術關注與設計的 過程中,原則,程序和技術相關的設計實踐和教學。由于設計增加了復雜性和在社會,文化和經濟
18、上的重要性,這是至關重要的。 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和執(zhí)業(yè)設計師緊貼在這一快速增長的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和新的想法,其跨學科的覆蓋范圍,設計研究符合這些需求最大的效果。圖1設計研究4 .1.2 Co lor Research & Appli cation色彩研究與應用美國ISSN:0361-23 17, 1 7 9 6 年創(chuàng)刊,全年 6 期,John Wi ley 出版社。SCIEI收錄期刊,2 0 12年影響因子1 .012藝術、設計、色彩研究與應用(如圖2 )刊載色彩科學與技術及其在商業(yè)、 教育、和工業(yè)應用方面的研究論述和進展報道。讀者對象為從事光學、紡織、電學、視屏工業(yè)、設計及藝術
19、等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圖2色彩研究與應用4.1. 3 Inter n atio nal Jo urnal Of A rt & Desig n Ed uca t io n國 際藝術和設計教育雜志美國IS SN: 1476 -8 0 6 2,全年 3 期,Jo hn Wi 1 ey 出版社。SCI EI 收錄期 刊,2012年影響因子0.1 5 6。國際藝術和設計教育雜志(如圖3)藝術及創(chuàng)意教育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 個國際論壇。它的主要來源是為傳播有關視覺藝術、創(chuàng)意、工藝、設計和藝術史 的各個方面,階段和類型的教育背景下,學習情況,獨立評審的文章??d美術與設計教育的思想、實踐的發(fā)展和研究結果,
20、社會和文化的價值觀 教育,藝術和設計的案例研究,在各種教育中提供分析說明和列舉說明具體藝術、 工藝和設計實踐活動,批判性的融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設計教育。圖3國際藝術和設計教育雜志4 .1.4 In te r n atio n al Journ al Of Design國際設計雜志臺灣ISSN 1991-3761,全年3期。SCI、EI收錄期刊,20 12年影響因子1.144。國際設計雜志(如圖4)國際設計雜志專門出版研究論文在設計的各個領 域,包括工業(yè)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界面設計,動畫及游戲設計,建筑設計,城市設計, 和其他同行評議,開放獲取期刊設計相關領域。它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國際論壇, 用
21、于交流思想和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并鼓勵研究,設計理論和實踐上的文化因素的影響。它還強調研究中,結果被利益或適用于設計實踐,旨在 促進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的專業(yè)人士之間的知識轉移。IJDesigJi 茗ruin di PTAlfpst 如3X快圖4國際設計雜志4. 1. 5應用人體工程學Applied Ergonomics美國ISS N: 00 0 3-6870,全年 6 期,E1 sev ier Sci en c e 出版社。SC I EI 收錄期 刊,2 0 1 2年影響因子1 .7 2 8應用人體工程學(如圖5)的目的是在生物工程學家和所有有志于運用人體工程學設計人為因素在工作或休閑
22、,技術和社會制度的設計,規(guī)劃和管理。讀者是真正的國際化,有5 0多個國家的用戶。專業(yè)人員對他們來說,應用人體工 程學的興趣包括:生物工程學家、設計師、工業(yè)工程師、健康、安全專家、系統(tǒng) 工程師、設計工程師、組織心理學家、職業(yè)健康專家和人機交互專家。符合人體 工程學的設計和研究的實際應用上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涉及的領域包括應用在辦公 室、工業(yè)、消費品、信息技術和軍事設計。圖5應用人體工程學4.2工業(yè)設計主要研究方法與研究設備4.2.1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 ut e r Ai d ed Desig n),簡稱CAD=他是把計算機技 術引入設計過程并用來完成計算、選型、繪圖及其他作業(yè)的一
23、種現(xiàn)代設計方法。計算機、繪圖積極其他外圍設備構成C AD硬件系統(tǒng),而操作系統(tǒng)、語言處理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等構成 CAD的軟件系統(tǒng)。通常所說的C AD系統(tǒng) 是只由系統(tǒng)硬件和系統(tǒng)軟件組成,兼有計算、圖形處理、數(shù)據(jù)庫等功能,并能綜 合利用這些功能完成設計作業(yè)的系統(tǒng)。例如發(fā)表于A ppli e d Erg o nomics» 的Comput er-aided ergon om i c s: a case st udyof incor p o rating e rg o n omics a n a 1 y ses into w orkplac e des i g n、Task an
24、 a 1 ysis for com pute r - a i d ed des ign (CAD) at a k eyst r o ke level.和The ergon omi c s of comp uter a ided desi gn within a dvanced man u factu r i ng tec hnol og y等4.2. 2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設計(Optimal Desi gn)是把最優(yōu)化數(shù)學原理應用于工程設計問題, 在所有可行方案中尋求最佳設計方案的一種現(xiàn)代設計方法。在進行工程優(yōu)化設計時,首先把工程問題按優(yōu)化設計所規(guī)定的格式建立數(shù)學 模型,然后選用合適的優(yōu)化計算方法在
25、計算機上對數(shù)學模型進行尋優(yōu)求解,得到 工程設計問題的最優(yōu)設計方案。在建立優(yōu)化設計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中,把影響設計方案選取的那些參數(shù)稱為設 計變量;設計變量應當滿足的條件稱為約束條件;而設計者選定來衡量設計方案優(yōu) 劣并期望得到改進的指標表示為設計變量的函數(shù),稱為目標函數(shù)。設計變量、約 束函數(shù)、目標函數(shù)組成了優(yōu)化設計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 優(yōu)化設計需要把數(shù)學模型和 優(yōu)化算發(fā)放到計算機程序中用計算機自動尋優(yōu)求解。常用的優(yōu)化算法有:0.618法、鮑威爾(P。wer)法、變尺度法、復合型法、懲罰函數(shù)法。例如在De s ign Studi e s» 發(fā)表的An analytical Kan o mod e
26、 1 f o r cust omer need an a 1 y s is»為了解決傳統(tǒng)的卡諾方法的固有缺陷 , 本文提出了一種分析卡諾(A-卡諾)模型,專注于客戶需求分析。卡諾指數(shù)根據(jù)卡 諾原則,提出了將定量的措施,到客戶的滿意度。因此,提出了兩種可供選擇的機制提供決策支持產品的設計,(1)使用卡諾分類杉木作為有形的標準分類,客 戶的需求,和(2)配置索引被引入作為決定因素的產品配置設計。使用卡諾評 估后,客戶的滿意度和生產者的能力,它利用產品配置的優(yōu)點是有道理的。在汽 車設計的儀表盤也提出了一個案例研究。這表明,A-卡諾模型可以有效地將顧客的喜好,在產品設計,而導致客戶滿意度和生
27、產者能力的最佳權衡。4 . 2 .3可靠性設計可靠性設計(Reliability De s ign)是以概率論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為理論基 礎,是以失效分析、失效預測及各種可靠性試驗為依據(jù) ,以保證產品的可靠性為 目標的現(xiàn)代設計方法??煽啃栽O計的基本內容是:選定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及量值,對可靠性指標進行合理的分配,再把規(guī)定的可靠性指標設計到產品中去。例如在I n terna t i o nal J o u r n al Of De s ign中的論文 Consumer-Pr o duct Atta c hmen t : Me asu rem 6nt and D esign Imp 1 ications計算
28、機輔助人體工程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軟件開發(fā)工具,允許在最早的設計階段要訪問的人體工程學信息。本案例研究討論了一個基于PC的軟件程 序,允許設計師量化工人的損傷生物力學的風險的基礎上提出的工作場所設計。該計劃的夫婦建立的軟件工具進行生物力學分析,三維靜強度預測程序(3DSSPP) 一種廣泛使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包時,Auto CAD。描述和使用的這個“3DSSPP/Auto(AD的界面中的”在汽車裝配任務的主動分析的結果相比, 進行獨立的評估,使用觀測的工人執(zhí)行相同的任務。這兩項研究都產生了類似的 結論,表明主動使用的軟件,如的3DS SPP/Aut oCAD接口可能是一個有效的工具 評估提出的
29、工作場所設計。在這方面,在工作場所的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工具, 假設,和姿勢選擇支持使用的分析的問題進行了討論。4.2.4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Fini te Met hod)是以電子計算機為工具的一種數(shù)值計算方法。 目前,該方法不僅能用于工程中復雜的非線性問題、非穩(wěn)態(tài)問題(如結構力學、 流體力學、熱傳導、電磁場等方面的問題)的求解 ,而且還可以用于工程設計中 進行復雜結構的靜態(tài)和動力學分析,并能準確地計算復雜零件的應力分布和變 形,成為復雜零件強度和剛度計算的有利分析工具。例如在Intern a t io n a l Journa 1 Of De s ign» 中的論文C o n s
30、 u me r P r oduct At t ac h men t : Measureme n t and Design Imp lica t i o ns»4.2.5 反求工程設計反求工程設計(R e ve r s e Eng in e e r i n g )是消化吸收并改進國內外 先進技術的一系列工作方法和技術的總和。它是通過實物或技術資料對已有的先進產品進行分析、解剖、試驗,了解其材料、組成、結構、性能、功能,掌握其 工藝原理和工作機理,已進行消化仿制、改進或發(fā)展、創(chuàng)造新產品的一種方法和 技術。它是針對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的系列分析方法和應用技術的組合。例如發(fā)表于A p pli e
31、 d Erg onomics的Ev alu a t i on of ha n dle shapes f or screw d r i v ing這項研究調查的影響的螺絲刀手柄形狀,表面,和工件定向主觀不適,數(shù)螺絲擰緊旋轉,螺旋插入時間,軸向螺絲起子力,和手指接觸的力量, 在擰螺絲任務。手柄有三個縱向的橫截面的形狀(圓形,六邊形,三角形),四個側面的形狀(圓柱形,雙平截頭體,反轉雙截頭錐體,錐),兩個表面的材料(塑料, 橡膠涂層)進行了測試。個人指骨段力分布顯示,手指指骨分部如何參與創(chuàng)造總 指力(15. 0 %, 34.6% ,34 .5 %,和 15.9 % 的指標,中,環(huán),小指和 4 5.
32、7%, 22.4 %, 12.9%,和19.0%,遠,中,近,掌指骨),分別。從這一發(fā)現(xiàn),食指和小指的貢獻 主要體現(xiàn)在引導和平衡的螺絲刀手柄,而中指和無名指在握持和轉動中發(fā)揮更加 突出的作用。與會者首選圓形和六角形的長形和雙視錐和視錐側形把手,三角長形把手,圓柱和逆轉雙圓臺的側形把手。圓形,圓柱形和雙的視錐手柄展出最少 總與螺絲插入手指用力。在縱向和橫向的形狀,圓形雙視錐柄組合方面均與減少 不適和總的手指用力。4.2.6 表面肌電圖機肌電圖(elect r o myography) (EMG),應用電子學儀器記錄肌肉靜止或收 縮時的電活動,及應用電刺激檢查神經、肌肉興奮及傳導功能的方法。通過此
33、檢 查可以確定周圍神經、神經元、神經肌肉接頭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狀態(tài)。根據(jù)生物電活動引導方法的不同,肌電圖分為表面肌電圖(Surfa ceelectromyography,SEMG)和針電極肌電圖。表面月JL電圖使用表面導出法,即把電極貼附在皮膚上導出電位的方法,是評價局部肌肉疲勞有效的工具。疲勞時肌電圖的一般特征為:SE MG積分肌電圖下降(腰背?。┗蛏仙ㄋ闹。籗E MG傅立葉頻譜曲線左移, 平均功率頻率(MPF)和中位頻率(MF)線性下降;S EM G信號的復雜性下降,嫡值 減小;功能性電刺激誘發(fā)的EMG峰峰值(pea k to peak, PT-P)下降。通過SE MG 進行肌肉疲勞程度判定或區(qū)分快肌和慢肌成分的比例,在人機工程學領域和工業(yè)產品設計領域應用廣泛。在S CI論文中,經常使用EMG作為產品設計研究的輔 助工具,如期刊 « I n te r national Journal of In du str ial Erg onom i c s» 中的論文 « Chee k 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住房貸款擔保合同樣本
- 上海超市股份轉讓合同樣本
- 二手房買賣合同細則
- 產品銷售代理合同模板
- 個人汽車長期租賃合同
- 個人債務重組合同還款協(xié)議示例
- 個人入股合同書
- 上市公司員工股權激勵合同范本大全
- 個人財產轉讓合同示范文本
- 個體工商戶與合作方合作協(xié)議合同樣本
- 中考記敘文閱讀
- 《計算機應用基礎》-Excel-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產科溝通模板
-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期末提升試題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劑發(fā)泡力的測定改進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聯(lián)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21709.13-2013針灸技術操作規(guī)范第13部分:芒針
- 2022年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急診科進修匯報課件
- 一年級家訪記錄表(常用)
- 信息技術基礎ppt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