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布線耐壓要求_第1頁
PCB布線耐壓要求_第2頁
PCB布線耐壓要求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頁腳內容精心整理(1)布線要求1導線寬度導線寬度的設計,由四個方面的因素決定,負載電流、允許溫升、板材附著力以及生產(chǎn)加工難易程度。設計原則既能滿足電性能要求,又能便于加工。以0.2mm 為分界線,隨著線條變細,生產(chǎn)加工困難,質量難以控制,廢品率上升,所以選用線寬、線距0.2mm 以上較好。通常情況選用 0.3mm的線寬和線距。導線最小線寬0.1mm 航天0.2mm電源和地線盡量加粗。一般情況地線寬度電源線寬度信號線寬度,通常信號線寬度為0.20.3mm,最精細寬度為 0.050.07mm,電源線寬度為 1.21.5mm,公共地線盡可能使用大于 23mm 的線寬,這點在微處理器中特別重要,因為地

2、線過細,電流的變化,地電位的變動,微處理器定時 信號的電平不穩(wěn),會使噪聲容限劣化。2導線間距:導線間距由板材的絕緣電阻、耐電壓、和導線的加工工藝決定。電壓越高,導線間距應加大。一 般 FR4板材的絕緣電阻1010Q/mm,好的板材1012Q/mm 耐電壓1000V/mm 實際上可達到 1300V/mm還要考慮工藝性:由于導線加工有毛刺,所以,毛刺的最大寬度不得超過導線間距的20%。例如兩導線間 5000V 電壓,相距 3mm 設計不合理。3.走線方式:同一層上的信號線改變方向時,應走斜線,拐角處盡量避免銳角,在銳角處由于應力大會產(chǎn)生翹 起。4.內層地線設計在保證負載電流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內層地

3、線設計成網(wǎng)狀,使層與層間的結合是樹脂與樹脂間的 結合,可以增加層間結合力。若不設計成網(wǎng)狀時,層與層間的結合是金屬與樹脂的結合,通電時, 地線發(fā)熱,層間容易分離。線寬在 12mm 不需要網(wǎng)格結構,線寬在 5mm 以上必須采用網(wǎng)格結構。表 面也可以設計成網(wǎng)格狀,防止阻焊層的脫離。5.地線靠邊布置,以便散熱?;虿捎媒饘傩景濉?.盡可能避免在窄間距元件焊盤之間穿越導線,確實需要的應采用阻焊膜對其加以覆蓋。7.電路設計布線要求(a) 高頻要注意屏蔽,在布線結構設計上進行變化。如兩根高頻信號線,中間加一根地線;(b) 電源線和地線盡可能靠近,兩電源線之間、兩地線之間盡可能寬。(如圖 3.16 所示)圖 A

4、 差的布局,高自感,沒有相鄰信號回路,導致干擾;圖 B 較好布局,降低電源功率發(fā)送,邏輯回路阻抗,導體干擾和板的輻射。圖 C 最好布局,減少更多的電磁兼容問題。(c )高頻信號多采用多層板,電源層、地線層和信號層分開,減少電源、地、信號之間的干擾, 大面積的電源層和大面積的地層相鄰,這樣電源和地之間形成電容,起濾波作用。用地線做屏蔽, 信號線在外層,電源層、地層在里層;多層板走線要求相鄰兩層線條盡量垂直、走斜線、交叉布線、曲線,但不能平行,避免在咼頻時基板間的耦合和干擾。在咼頻咼速電路中,如果布線太密,容易 發(fā)生自激。(d) 最短走線原則:特別對小信號電路,線越短電阻越小,干擾越小。元件之間的

5、走線必須最短。(e)在同一面減少平行走線的長度,當長度大于150mm 寸,絕緣電阻明顯下降,高頻時易串繞圖 3.17(2)元器件整體布局設置精心整理1PCB 上元器件分布應盡可能均勻,大質量器件再流焊時熱容量較大 ,過于集中容易造成局部溫度低而導致虛焊;同時布局均勻也有利于重心平衡,在震動沖擊實驗中,不容易出現(xiàn)元件、金屬化孔和焊盤被拉壞的現(xiàn)象。2元器件在 PCB 上的方向排列,同類元器件盡可能按相同的方向排列, 特征方向應一致,便于元 器件的貼裝、焊接和檢測。如電解電容器極性、二極管的正極、三極管的單引腳端、集成電路的第 一腳等。所有元件編(位)號的印刷方位相同。3大型器件的四周要留一定的維修

6、空隙(留出 SMD 返修設備加熱頭能夠進行操作的尺寸);4發(fā)熱元件應盡可能遠離其他元器件, 一般置于邊角、機箱內通風位置。發(fā)熱元件應該用其引線或其他支撐物作支撐(如可加散熱片),使發(fā)熱元件與電路板表面保持一定距離, 最小距離為 2mm 一般用其引線或其他支撐物作支撐,如散熱片等。發(fā)熱元件在多層板中將發(fā)熱元件體與PCB 連接,設計時做金屬焊盤,加工時用焊錫連接,使熱量通過PCB 散熱。5對于溫度敏感的元器件要遠離發(fā)熱元件。例如三極管、集成電路、電解電容和有些塑殼元件等 應盡可能遠離橋堆、大功率器件、散熱器和大功率電阻。6對于需要調節(jié)或經(jīng)常更換的元件和零部件, 如電位器、可調電感線圈、可變電容器、

7、微動開關、 保險管、按鍵、插拔器等元件的布局,應考慮整機的結構要求,置于便于調節(jié)和更換的位置。若是 機內調節(jié),應放在印制板上方便于調節(jié)的地方; 若是機外調節(jié),其位置要與調節(jié)旋鈕在機箱面板上 的位置相適應,防止三位空間和二位空間發(fā)生沖突。如紐子開關的面板開口和 PCB 上開關孔的位置 應當相匹配。7接線端子、插拔件附近、長串端子的中央以及經(jīng)常受力作用的部位設置固定孔, 并且固定孔周 圍應留有相應的空間。防止因受熱膨脹而變形。如長串端子熱膨脹比 PCB 還嚴重,波峰焊時發(fā)生翹 起現(xiàn)象。8對于一些體(面)積公差大、精度低,需二次加工的元件、零部件( 如變壓器、電解電容、壓 敏電阻、橋堆、散熱器等)與

8、其他元器件之間的間隔在原設定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定的富裕量, 建議 電解電容、壓敏電阻、橋堆、滌綸電容等增加富裕量不小于 1mm 變壓器、散熱器和超過 5W(含 5W 的電阻不小于 3mm9貴重元器件不要布放在 PCB 的角、邊緣、或靠近接插件、安裝孔、槽、拼板的切割、豁口和拐角等處,以上這些位置是印制板的高應力區(qū),容易造成焊點和元器件的開裂或裂紋。10元件布局要滿足再流焊、波峰焊的工藝要求以及間距要求單面混裝時,應把貼裝和插裝元器件布放在 A 面;采用雙面再流焊的混裝時,應把大的貼裝和插裝元器件布放在A 面采用 A 面再流焊,B 面波峰焊時,應把大的貼裝和插裝元器件布放在 A 面(再流焊面),適

9、合于波 峰焊的矩形、圓柱形、SOT 和較小的 SOP(引腳數(shù)小于 28,引腳間距 1mm 以上)布放在 B 面(波峰 焊接面)。如需在 B 面安放 QFP 元件,應按 45方向放置。(3)電路設計布局要求1元件布局對 PCB 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電路上設計一般大電路分成各單元電路, 并按照電路信號流向安排各單元電路的位置,避免輸入輸出,高低電平部分交叉。流向要有一定規(guī)律,并盡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出現(xiàn)故障容易查找。如高、中、低頻分開。2以每個單元電路的核心元件為中心, 圍繞它來進行布局。盡量減少和縮短各元器件之間的引線 和連接。數(shù)字、模擬器件分開,盡量遠離等。3去藕電容盡量靠近器件 VCC 走線

10、時盡量與 VCC 直接相連。4同功能的線路集中在一起,并印下方框。5高、低壓之間的隔離:PCB有高、低壓電路的同時,高、低壓的元器件要分開放置,隔離距 離與板材承受的耐壓有關,國家標準 FR4 的 PCB 板材的耐壓為 1000V/mm 設計時留有余量,如承 受 3000V耐壓,高低壓線路之間的距離在 3.5mm 以上。許多情況下,為了避免爬電,還在 PCB 上高 低壓之間開槽。(4)工藝要求 頁腳內容頁腳內容精心整理1PCB 尺寸范圍從生產(chǎn)角度考慮,理想的尺寸范圍是“寬(200mm250m 論(250mm350mri”.對 PCB 長邊尺寸 小于 125mm 或短邊小于 100mm 勺 PC

11、B 采用拼板的方式,使之轉換為符合生產(chǎn)要求的理想尺寸。2外形對波峰焊來說,PCB 的外形最好是矩形,因為這樣的形狀傳送比較平穩(wěn)。對純SMT 板來說,允許有缺口,但缺口的尺寸須小于所在邊長度的1/3,應該確保 PCB 在鏈條上傳送平穩(wěn)。3傳送方向的選擇從減小焊接時 PCB 的變形,對不作拼版的 PCB 一般將其長邊方向作為傳送方向;對于拼版也應 該將長邊作為傳送方向。對于短邊與長邊之比大于80%的 PCB 可以用短邊傳送。4傳送邊作為 PCB 的傳送邊的兩邊應分別留出3.5mm 的寬度,傳送邊正反面在離邊 3.5mm 的范圍內不能 有任何元器件或焊點。5光學定位符號(又稱 MARI 點)在有貼片元器件的 PCB 上,必須在板的四角部位選設 3 個光學定位基準符號,以對 PCB 整板定位。對于拼版,每塊小板上對角處至少有兩個。對于引腳中心距w0.5mm的QFP以及中心距w0.8mm的BGA 等器件,應在通過該元件中心點對角線附近的對角設置光學定位基準符號。如果是雙面都有貼 片元器件,則每一面都應該有光學定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