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制作的一些原則_第1頁
藥膳制作的一些原則_第2頁
藥膳制作的一些原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保定市第一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特色治療藥膳食療藥膳有別于普通飲食, 應用時須注意食療中藥的性味、 藥膳的宜忌、選料與加工、烹調技術等,并要掌握藥材膳應用的基本原則。、食療中藥的性味食療中藥屬于中藥范疇,中藥的藥性理論同樣適用于食療中藥。食療中藥同常用中藥一樣,各有其不同的性味。在藥膳治療中,不僅要講究非食療中藥材的性味,也要注意食療中藥材的性味,這樣才能取得好的療效。一般說來,溫性、熱性的食療中藥,如生姜、大蔥、紅棗、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溫里、散寒、助陽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寒證、陰證;涼性、寒性的食療中藥,如綠豆、藕、西瓜、梨、荸薺、馬齒莧、菊花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

2、用,可以用來治療熱證、陽證。還有一類食療中藥,無明顯的溫涼之偏,比較平和,稱為平性。以各種畜肉為例,羊肉、狗肉性溫,兔肉性涼,馬肉性寒,豬肉、牛肉、驢肉性平。再就五味而言, 酸味食療中藥, 如烏梅、石榴等,收斂、固澀;苦味食療中藥能清熱、降氣、瀉火、燥濕,如苦瓜清熱解毒,杏仁降1 / 5精選文檔氣等;甘味食療中藥,能補養(yǎng)、調和、緩急止痛,如大棗、蜂蜜、飴糖之補脾和胃、養(yǎng)肺補虛、 緩急止痛等;辛味食療中藥有發(fā)散和行氣等作用,如生姜、大蔥發(fā)散風寒,橘皮、砂仁行氣等;咸味食療中藥能軟堅散結,如海藻、海帶等;淡味食療中藥能滲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應用藥膳還應注意食療中藥的五味與五臟的關系。一般說來

3、,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腎。只有根據(jù)性味合理選用藥膳,才能達到滋補身體、防治疾病的目的。、藥膳治療的宜忌就四季補益而言,春季宜升補,夏季宜清補,長夏宜淡補,秋季宜平補,冬季宜滋補。 就五臟疾病而言,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腎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就病人體質而言,體質虛弱者宜補益,忌發(fā)散瀉下;體質壯實者不宜過用溫補;偏陽虛者宜服溫補藥膳,忌食咸寒食品;偏陰虛者宜服滋陰藥膳,忌用辛熱食物。就疾病性質而言,熱性病宜用寒涼性藥膳,忌用辛熱之品;寒性病宜用溫熱性藥膳,忌用咸寒食物;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忌油膩飲食;患瘡瘍、腫毒、過敏性皮膚病或外科手術后忌食“發(fā)物” (即魚、蝦、蟹、豬

4、頭、酒、蔥、韭等易動風、助火、生痰的食品),以免加重病情或延緩愈合。 另外,古代文獻中還記載有一些藥膳配伍禁忌,如黃連、桔梗、烏梅忌與豬肉配伍,鱉忌莧菜,人參忌蘿卜等。目前雖無實驗根據(jù),但值得運用時注意。2 / 5精選文檔、選料與加工藥膳所用的中藥材和食物都應認真精選。首先要凈選,使之清潔干凈,無雜質異物,無塵土,無酶變腐爛。還要注意其色、味純正,外形美觀,質量優(yōu)良。如大棗,以個大、色紫紅、肉厚、光潤無蟲蛀者為佳,個小,色淡紅、肉薄或有蟲唁者不宜用; 枸杞子以粒大、肉厚、種子少、色紅、質柔軟者為佳,粒小、肉種子多、色灰紅者質量較差,不宜用。為保證藥膳療效,還應對藥材與食物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有

5、的需切片、切絲、切丁或切段,有的需粉碎為細末,有的則需按中藥炮制的要求進行炮制加工。如山楂,炒焦成焦山楂,可增強健脾助消化作用;炒成山楂炭,則兼能止瀉痢。有些藥材必須經(jīng)過炮制,以減其毒性或副作用,如炮附子、姜半夏等。、烹調技術優(yōu)良的藥膳必須講究烹調技術。 藥膳除應具備一般飲食的色、香、味、形外,還要盡可能保留其營養(yǎng)、有效成分,以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保健作用。 藥膳烹調是以保持食物和藥材的原汁、原味的特性為主,使食物與藥材的性味緊密結合,并適當佐以輔料進行調制,使其既具備良好的色、香、味、形,能激發(fā)食欲,又能發(fā)揮治療、保健的作用。3 / 5精選文檔一般食用中藥以及無不適氣味的中藥,可與食物一起(或研

6、成細粉)烹制。若藥物較多或有明顯不適氣味, 可用紗布將藥物包好,再與食物一起烹制,藥性即進入食物或湯里。服食時要將藥渣去除。也可先將中藥煎煮, 濾取藥汁,去渣,再在食物烹調過程中加入藥汁,一起烹制。為減少營養(yǎng)和有效成分的破壞,烹調藥膳常采用蒸、燉、煮或煲湯等法,較少采用炸、烤等法。、藥膳的應用原則應用藥膳時,除掌握運用“注重整體”、“辯證施食”外,尚需注意以下兩點。適量有恒“飲食有節(jié)”是中醫(yī)重要的養(yǎng)生保健原則,藥膳食療同樣應適量而有節(jié)制。次、日或短期內不宜進食過多,不可操之過急,急于求成。應根據(jù)自身狀況,經(jīng)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處理好藥療與食療的關系無病者不必用藥,但可適當食用某些保健養(yǎng)生藥膳。尤其對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年老者更為適宜。對患病者,特別是一些急重疑難病人,當用藥治,并配合藥膳治療,可提高療效。而在疾病康復期或對某些慢性病患者,用藥膳調治則更為合適并常獲良效;當然,這并不排除同時應用藥物治療。 需要指出的是, 藥膳的治療范雖較藥4 / 5精選文檔物治療更為廣泛, 但其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