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研究專家共識_第1頁
2020中國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研究專家共識_第2頁
2020中國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研究專家共識_第3頁
2020中國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研究專家共識_第4頁
2020中國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研究專家共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中國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研究專家共識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顯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為502.3/10萬, 年發(fā)病率為257.96/10萬,病死率為88.41/10萬,而我國卒中患病率為 1114.8/10萬,年發(fā)病率為246.8/10萬,病死率為114.8/10萬,且卒中 已成為我國首位致死性疾病。卒中等腦血管病常導致認知損害,血管性認 知障礙(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 VCI)成為僅次于阿爾茨海默 病(Alzheimer's disease , AD )的第二大癡呆原因。PSCI特指卒中后發(fā)生的認知功能下降,是VCI的一個重要亞型,嚴 重

2、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生存時間。同AD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癡 呆相比,PSCI有其自身特點,如斑片狀認知缺損、病程波動性等,其中可 預防和可治療性是PSCI的一個重要特點。2015世界卒中日宣言明確提出 "卒中后癡呆是卒中醫(yī)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的國際卒中大會(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也倡導將卒中和癡呆整合的干預策 略。在過去30年間,國內(nèi)外學者通過對VCI的臨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 相關診療指南,如我國學者編寫的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中 國癡呆診療指南、中國血管性認知障礙診療指導規(guī)范、卒中后認 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

3、2017、2019)等。當前對我國PSCI的研究有諸 多問題需要進行探討。本次中國卒中學會圓桌會議召集從事卒中和認知障 礙的同行,對我國PSCI的流行病學、發(fā)生機制、診斷標準、生物標志物、 預防和治療等方面的未耒探索重點進行商討,推動實現(xiàn)PSCI可防可治的 目標。1我國卒中后認知障礙的流行病學現(xiàn)狀和挑戰(zhàn)我國腦血管病和癡呆的疾病負擔沉重,患病率均呈上升趨勢,65歲 以上老年人群中,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 , VaD )的患病率為 1.50% ,是僅次于AD的第二大常見癡呆類型。而65歲以上老年人輕度 認知障礙總體患病率為20.8%,其中腦血管病和血管危險因素所致的輕度 認

4、知障礙占所有輕度認知障礙的42.0%。目前我國尚無關于PSCI發(fā)病率 的全國性大規(guī)模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報告。2013年國內(nèi)PSCI流行病學特征系 統(tǒng)評價表明,卒中后3個月內(nèi)PSCI和卒中后癡呆(post - stroke dementia , PSD )的發(fā)病率分別為56.6%和23.2%。2015年,一項我 國北京和上海社區(qū)人群的研究報道,依據(jù)MoCA量表、MMSE量表和 Hachinski 缺血指數(shù)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ore , HIS )等對患者的 認知功能進行評估,結果顯示,PSCI的總體患病率高達80.97% ,其中 PSCI 三日癡呆(post - stro

5、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 PSCIND )患者占48.91 % , PSD患者占32.05%。國際上PSCI研究報道 的發(fā)病率差異較大,為19.3% - 96%。伴隨人類壽命的延長及卒中后生存 率的提高,PSCI患病人數(shù)將繼續(xù)增加。PSCI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 活能力和社會功能,還將增加患者病死率。有研究報道,PSD患者的病死 率較非癡呆的卒中患者顯著增高。PSD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39% ,而同 齡未出現(xiàn)癡呆的卒中患者5年生存率為75%。我國的研究顯示,PSD的 1.5年死亡率顯著高于卒中后非癡呆患者(50% vs 8% ) o目前PSCI

6、流行病學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不同研究報道的 PSCI發(fā)病率/患病率差異較大。造成較大差異的原因除人口特征、遺傳與 環(huán)境差異及樣本量大小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納入標準不統(tǒng)一,如 PSCI的診斷標準、評估距卒中事件的時間、卒中次數(shù)、卒中前認知功能狀 態(tài)等;另一個影響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的重要原因是對認知功能的評估方法 不統(tǒng)一,如不同的認知評估量表對不同認知域的側重不同,對認知功能障 礙的診斷敏感度也不同。當前流行病學研究報道的PSCI患病率普遍低 于其實際患病率。牛津大學針對導致該偏倚的研究方法學問題進行了系列 報道:納入標準不同導致的偏倚:這些研究在納入研究對象時傾向于排 除那些不能參加認知

7、評估或隨訪的"大卒中"(larger stroke )患者;失 訪人群導致的偏倚在卒中后1個月至5年的隨訪過程中有8.2% - 43.4% 的患者因死亡或退出等原因而失訪;認知評估量表的適用性導致的偏 倚: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中最常用的認知評估量表為MoCA量表和MMSE 量表。在完成隨訪的患者中,12% - 24%的患者因語言、視聽和感覺運動 等功能障礙或淡漠等神經(jīng)精神癥狀等原因,不能較好完成認知檢測。而在這些排除入組的患者、失訪或不能完成認知檢測的人群中,癡呆的發(fā)生率 可能更高。今后我國PSCI流行病學研究的目標是開展全國性PSCI流行病學調(diào) 查研究,明確我國PSCI的發(fā)病

8、率和患病率及其所帶來的社會經(jīng)濟負擔。 面對目前PSCI流行病學研究存在的發(fā)病率/患病率差異大、評估不足等問 題,在開展我國大規(guī)模PSCI發(fā)病率/患病率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前,需先 解決以下問題:(1 )統(tǒng)一PSCI的診斷標準:見PSCI診斷部分。需強調(diào)的是,診斷 標準中提及的時間點僅適用于PSCI的診斷,因為認知功能改變是一個動 態(tài)過程,且與AD不同,部分PSCI患者的認知障礙是可逆的,在探討PSCI 的發(fā)生及演變或防治方面需對其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2016年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AHA )/美國卒中學會(American Stroke Associa

9、tion , ASA )成人卒中康復指南推薦臨床上對所有卒中患 者出院前均應篩查認知狀態(tài)。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2017、 2019年)亦指出,需對PSCI高危個體或PSCI患者早期進行認知功能評 估,并推薦卒中發(fā)生后每3個月進行認知評估隨訪,但在對一個患者進行 多次評定隨訪時,需防止短時間間隔的評定,以避免練習效應和測試疲勞。(2 )開展卒中前的認知篩查:當前診斷的PSCI患者中不排除有部分 或少量患者在卒中前即已存在認知功能損害,因PSCI包括了卒中前已存 在認知障礙(pre -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卒中事件加重了其 認知下降的患者,這類患者多同

10、時伴發(fā)退行性疾病如AD等。有研究報道, 在PSD患者中,約1/3患者伴有AD病變。對于這類患者,卒中前的認 知篩查則尤為重要。(3 )編制和選擇適合我國PSCI診斷的神經(jīng)心理量表:當前臨床采用 的神經(jīng)心理評定量表詳見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管理專家共識(2019 ) 多是根據(jù)AD等退行性疾病來編制的。PSCI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相比具 有自身特點:PSCI主要累及卒中病灶區(qū)域相關的認知功能,一般不引起 全面性的認知障礙,甚至可以沒有記憶力的下降;PSCI可累及皮層和皮 層下的認知功能障礙;PSCI患者因卒中導致的運動、語言和視覺功能障 礙,可顯著影響認知功能的評估;PSCI可以是暫時性的狀態(tài)。因此,

11、需 要選擇和編制適合PSCI的量表。針對PSCI的以上特點,在今后神經(jīng)心理量表的編制工作中需解決以 下問題:編制適合有運動、感覺、言語等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患者的評估 量表,如,對低教育水平的老人或優(yōu)勢側偏癱患者,可選擇MoCA基礎 量表(MoCA-B),盡可能不選擇執(zhí)筆項目;針對有失語癥和(或)忽 略的患者,可選擇伯明翰認知篩查量表(Birmingham cognitive screen ,BCoS )和牛津認知篩查量表(Oxford cognitive screen , OCS );根 據(jù)患者的教育水平、職業(yè)等將全認知域測評量表中各項認知域按權重計算 總分,或選擇適用的劃界值;國外的部分認知評

12、估量表可能由于存在社 會文化背景差異而不適用于中國人群,需根據(jù)地域文化修訂本土化的版 本,如MoCA香港版、長沙版,漢化版OCS量表等;在全國范圍內(nèi)統(tǒng) 一各種量表的使用,如卒中前的篩查,針對低教育水平患者,針對優(yōu)勢側 偏癱患者,有空間忽略、失語、視野缺損等患者分別統(tǒng)一選擇某種量表。 此時則要求臨床醫(yī)師熟知各個認知域及各種認知評估量表,在采集病史或 臨床檢查過程中適時選用合適的量表對卒中患者進行評估。2卒中后認知障礙診斷的現(xiàn)狀和挑戰(zhàn)2017年及2019年的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均將PSCI 定義為"在卒中這一臨床事件后6個月內(nèi)出現(xiàn)達到認知障礙診斷標準的一 系列綜合征,強調(diào)了卒中與

13、認知障礙之間潛在的因果關系以及兩者之間臨 床管理的相關性,包括了多發(fā)性梗死、關鍵部位梗死、皮質(zhì)下缺血性梗死 和腦出血等卒中事件引起的認知障礙,同時也包括了腦退行性病變?nèi)鏏D 在卒中后6個月內(nèi)進展引起認知障礙7它包括了從PSCIND至PSD的不 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PSCI是VCI的一種亞型,特指卒中事件后6個 月內(nèi)出現(xiàn)的認知障礙,其病因可以是血管性、退變性或兩者的混合型。目前國際上尚無對PSCI的明確定義,僅強調(diào)了卒中事件后發(fā)生的或 加重的認知功能障礙,但并未明確以下問題:(1 )流行病學發(fā)現(xiàn),TIA后也會出現(xiàn)認知下降。這一認知下降是否 也屬于PSCI ?盡管該命名用的是"卒中后&

14、quot;(post - stroke ),但部分臨床 研究將TIA患者納入研究,亦有部分研究將其排除。(2)卒中事件與認知障礙間的因果關系如何界定?對于該問題,國 際上傾向于僅強調(diào)二者的時間(發(fā)生順序)關系,用卒中后3 - 6個月的 時間來定義潛在的因果關系是否可靠?(3)卒中事件發(fā)生多久后進行認知功能的評估?流行病學研究中對 認知的評估在卒中事件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或1年不等。卒中發(fā)生 后短時間內(nèi)會出現(xiàn)急性的認識功能下降,并在隨后的幾周時間內(nèi)有所恢 復。2017年發(fā)表于Stroke雜志的一項研究表明PSCI患者的MoCA評 分在卒中發(fā)生后6個月較卒中后2個月有所提高,且患病率降低,其可

15、能 與血管再通、再灌注及腦的可塑性有關。因此,有研究提出PSCI的最終 診斷應在卒中事件后至少6個月后判斷以留有充足的腦功能恢復的時間。 那么,對于在卒中事件后認知下降,但在隨后的一段時間認知功能恢復正 常,這部分患者是否應診斷為PSCI ?或可診斷為PSCI狀態(tài)?同年,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雜志發(fā)表的一篇關于PSD的文章按照卒中 后癡呆發(fā)生的時間將PSD分為早發(fā)型PSD ( early - onset PSD )和遲發(fā) 型PSD ( delayed - onset PSD )。早發(fā)型PSD指卒中事件后36個月 內(nèi)出現(xiàn)的癡呆;而在該時間窗內(nèi)未發(fā)生癡呆的卒中患者在隨后

16、的時間里發(fā) 生癡呆的風險較未發(fā)生卒中事件的對照人群高1.6 - 10.3倍,這些在卒中 事件6個月后發(fā)生的癡呆被定義為遲發(fā)型PSD。根據(jù)該分類標準,PSCI 可按照卒中事件后認知障礙出現(xiàn)的時間分為早發(fā)型PSCI( early - onset PSCI)(卒中事件后3 - 6個月)和遲發(fā)型PSCI( delayed - onset PSCI) (卒中事件后6個月后)o(4 )各種PSCI臨床分類的診斷標準需進一步明確。PSCI具有高度 異質(zhì)性,包括卒中病因、卒中類型(出血/缺血)、卒中發(fā)生部位及責任血 管等方面的異質(zhì)性,每種不同類型的PSCI具認知障礙發(fā)展歷程可能不同, 治療方法亦可能不同。因此

17、,今后的PSCI診斷除區(qū)分認知功能障礙程度 外,還應注明其臨床類型或性質(zhì)。建議在以后的臨床研究或臨床診療中, 盡可能明確詳細診斷,并標注臨床類型,如早發(fā)型PSD (多發(fā)梗死型八 晚發(fā)型PSCIND ( PSCI - AD混合型)等。另外,不同類型的PSCI其認 知功能自然發(fā)展史可能不同,今后需在前瞻性隊列研究中明確并繪制不同 類型的PSCI認知功能改變的自然發(fā)展歷程。3卒中后認知障礙生物標志物研究的現(xiàn)狀和挑戰(zhàn)目前對PSCI的診斷主要依賴臨床表現(xiàn)、神經(jīng)心理評估和神經(jīng)影像學 檢查。當前也有學者提出從多組學角度尋找PSCI的生物標志物是一個值 得探索的方向。3.1 神經(jīng)影像學標志物早發(fā)型PSCI的發(fā)

18、生主要與梗死部位及再灌注狀態(tài)有關。腦內(nèi)無癥狀 血管病,如腦白質(zhì)病變、微出血等,是PSCI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 現(xiàn)代神經(jīng)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如動脈自旋標記灌注成像(artery spin labeling , ASL)、SWIX 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 DTI)等影像技術,有助于對腦低灌注、神經(jīng)網(wǎng)絡損傷和微出血等腦損傷 的早期識別,也有助于對PSCI的臨床類型的分類。神經(jīng)影像學檢查的選 擇及所檢測病灶見表1。但這些新型影像學檢測方法目前尚未在臨床常規(guī) 應用,其標準化模式尚需進一步研究明確。3.2 腦脊液及血液標志物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其他中樞神

19、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所導致的認知障 礙,PSCI除神經(jīng)影像學可明確的卒中病灶外,并無特征性的病理表現(xiàn);同 時,卒中后一旦病灶穩(wěn)定后,不再持續(xù)釋放病理性物質(zhì)。因此,體液標志 物的價值和意義可能在于卒中后早期體液中腦損害相關分子對PSCI發(fā)生 的預測及早期干預措施對PSCI防治的評估。目前尚無確立的或公認的PSCI的腦脊液及血液標志物。腦脊液內(nèi)F-淀粉樣蛋白(amyloid 0 , A0 ) 42、t - taus p - tau是用于AD診斷 的腦脊液標志物,可用于伴發(fā)AD的混合型PSCI的診斷。有研究報道, VaD患者腦脊液中MMP - 2和MMP - 9水平較AD患者和健康老年對 照者增高,二者

20、與血腦屏障的破壞有關。腦脊液中a - 1抗胰蛋白酶、纖溶 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載脂蛋白H亦可能與VaD相關。炎癥反應是卒中 后神經(jīng)元損傷的重要影響因素,研究表明血清中增高的CRP可預測卒中后 認知功能的下降和癡呆的發(fā)生。血清中0-分泌酶、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 受體(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 RAGE )等可 能與早期PSCI有關;Hey、維生素B12、葉酸水平在PSCI患者中亦發(fā)生 改變。然而這些標志物未被廣泛證實,且缺乏與發(fā)病機制或病理特征及其 發(fā)展進程的相關性。在PSCI的生物標志物研究中,應著重于尋找與PSCI病理生理機

21、制 密切相關的標志物,包括卒中的發(fā)生機制及卒中導致認知障礙發(fā)生的機 制。例如,導致PSCI發(fā)生的直接病理原因為關鍵腦區(qū)的神經(jīng)元損傷,因 此尋找神經(jīng)元損傷有關的標志物或可預測和反映認知水平下降。腦脊液 tau或神經(jīng)絲輕鏈(neurofilaments light chain , NFL )的濃度反映神經(jīng) 元的損傷,目與認知水平相關,是潛在的PSCI的生物標志物。但這些體 液標志物可能隨卒中后病程進展而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因此,在確定標志物的 同時還需明確其隨病程進展的變化歷程。因腦脊液采集相對困難,尤其對 于卒中患者,所以開發(fā)血液生物標志物(如外泌體等)則尤為重要,是今 后PSCI標志物研究的一個重要

22、靶點。針對以上問題,今后PSCI生物標志物研究需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包 括:開展基于影像表型的多組學研究,繪制認知障礙(包括全面和特定 認知域功能障礙)相關的關鍵腦區(qū)或腦網(wǎng)絡(strategic brain regions and networks )定位圖譜;尋找可預測PSCI發(fā)生的生物標志物,明確其隨 病程進展的自然變化歷程,以實現(xiàn)對PSCI的預測或預后評估,為早期干 預提供條件。4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的現(xiàn)狀和挑戰(zhàn)4.1 卒中后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目前PSCI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的危險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至少在2項 獨立的研究中證實):(1)卒中相關因素:卒中病變特征(如腦梗死部 位、腦梗死面積),低

23、灌注,卒中史(首發(fā)/再發(fā)),卒中發(fā)生時臨床缺損 癥狀的嚴重程度。(2 )人口特征:年齡,教育水平。(3)卒中前認知狀 態(tài)。(4 )心血管危險因子:糖尿病、心房顫動、心律失常。(5 )慢性腦 病理改變:腦白質(zhì)病變,腦萎縮(全腦萎縮、額葉萎縮),無癥狀梗死, 腦淀粉樣血管?。╟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 CAA )。( 6 )風險基 因:載脂蛋白Es4等。近年在歐美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與VaD相關的易 感風險突變。(7 )其他因素:癲癇發(fā)作、敗血癥。(8 )有研究表明,鐵、 硒等微量元素、脂代謝異常等參與PSCI的發(fā)生發(fā)展,是PSCI發(fā)生的潛在 風險因子。這些因素通過影

24、響卒中的發(fā)生或大腦順應性(詳見病理生理機制部 分)而影響PSCI的發(fā)生。針對卒中的發(fā)生,在今后的危險因素研究中, 可嘗試尋找預測卒中定位損害的危險因素,如心房顫動、局灶性動脈粥樣 硬化等。除以上危險因素外,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功能衰竭、高脂血癥、 肥胖、抑郁、生活方式(如吸煙、缺乏鍛煉等)等因素可增加VCI發(fā)病風 險,這些因素是否與PSCI有關仍待進一步確認。在后續(xù)PSCI臨床研究中 應盡可能詳細地收集患者資料,尤其是飲食及運動等生活方式,以利于尋 找PSCI的危險或保護因子。PSCI研究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對照組應 選擇哪種人群,是未發(fā)生卒中的健康人群還是發(fā)生卒中后但無認知障礙的 人群?目

25、前的研究多為無認知障礙的卒中人群,但這樣易掩蓋卒中相關風 險因素的作用。遺傳因素在卒中和VCI中的作用受到重視。針對大樣本的臨床診斷信 息準確的患者,可開展相關的遺傳易感關聯(lián)分析,通過遺傳風險評分(polygenic risk score , PRS ),評價遺傳易感基因和變異在風險預測模 型中的效果?;谀壳暗娜蚪M遺傳關聯(lián)分析(genome - 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 GWAS )和全基因組測序等分析,對于卒中、血管 性病變、VaD和AD等,在歐美人群中已開展了相應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系列 易感風險基因位點,對于個體臨床發(fā)病風險預測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由 于我國

26、人群和歐美人群在遺傳背景方面的差異,基于歐美人群的研究,不 能夠完全應用到我國人群。因此,迫切需要針對我國PSCI群體的遺傳分 析,識別和鑒定易感風險位點,針對性指導臨床用藥和干預。今后PSCI生物標志物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明確PSCI的危險因素 及其對認知障礙的貢獻大小,并根據(jù)危險因素、生物標志物及遺傳風險評 分,建立一套對卒中患者PSCI的風險評估體系。4.2 卒中后認知障礙的預防及治療PSCI是臨床異質(zhì)性較大的一類綜合征,PSCI患者既患有卒中,又患 有認知障礙,所以對PSCI的防治應同時包括針對卒中和認知障礙的防治。 因此,當前對卒中的防治指南同樣適用于PSCI,控制卒中的危險因素(如

27、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減少卒中的發(fā)生,是PSCI預防的基石詳 見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除了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 的控制,還應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戒酒等。 多模式干預(multidomain intervention )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芬蘭 老年人預防認知障礙和殘疾的干預研究(Finnish Geriatric InterventionStudy to Prev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 , FINGER )結 果顯示,多模式干預(均衡營養(yǎng)、運動、認知訓練、控制血管危險因素) 可預防認知下降,

28、該研究為PSCI的多模式干預臨床試驗提供了經(jīng)驗借鑒 和理論支持。在PSCI的危險因素中,無癥狀腦血管病,如無癥狀腦梗死、腦白質(zhì) 病變、微出血等,在老年人群中廣泛存在,是卒中和PSCI的獨立危險因 素,但目前尚缺乏針對該人群的卒中或PSCI的預防研究。2017年, AHA/ASA工作組提出將對無癥狀腦血管病的管理作為卒中的一級預防策 略。對于腦內(nèi)已存在無癥狀梗死或腦白質(zhì)病變但尚未發(fā)生卒中的高危人群 應如何管理,目前尚無指南推薦意見。對該人群應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 小板藥物治療是否可預防癥狀性卒中或PSCI的發(fā)生,目前也缺乏研究報 道。針對該人群的高血壓治療目標值也有待進一步研究確定。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

29、卒中的患者應注重卒中二級預防,積極治療卒中,預防 再發(fā)卒中,可預防PSCI的發(fā)生和(或)進展,因為每復發(fā)一次卒中都會 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低灌注是PSCI的獨立危險因素,研究顯示針對命 名性失語的卒中患者積極恢復卒中后腦血流灌注可在短期內(nèi)(5d )改善失 語癥狀;卒中后rt - PA溶栓治療可改善患者6個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但對認知水平并無明顯改善。卒中超早期的血管再通與再灌注治療是否可 預防PSCI的發(fā)生仍有待進一步驗證。對PSCI的治療應以預防認知功能進一步下降、提高認知水平、改善 精神行為癥狀、提高日?;竟δ?、降低病死率、管理卒中后的其他功能 缺損為目的。卒中后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指

30、出,對于PSCI提倡及 早篩查發(fā)現(xiàn)、及時綜合干預的原則。綜合干預包括了前述對已知危險因素 的干預、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F(xiàn)有證據(jù)表明對PSCI有治療作用的藥物 包括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加蘭他敏)、非競爭性N - 甲基-D -天冬氨酸(N - methyl - D - aspartic acid receptor ,NMDA ) 受體拮抗劑(美金剛)、尼麥角林、尼莫地平、丁苯SL奧拉西坦等,需 要進一步針對發(fā)病機制尋找新的治療藥物。PSCI的康復訓練包括補償訓練 策略和直接修復認知訓練,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優(yōu)化相關技術與方案。4.3 卒中后認知障礙防治的挑戰(zhàn)目前對PSCI的臨床防治主要

31、參考對VCI或癡呆的防治策略,缺乏針 對PSCI防治的縱向臨床研究,包括藥物治療、康復治療(包括軀體康復 和認知康復)及多模式干預等。而今后PSCI的臨床研究開展前,需先建 立規(guī)范的PSCI臨床研究模式:包括入組標準(涉及PSCI的診斷、卒中前 認知評估)、結局的評估(涉及認知評估方法、混雜因素的影響)等。需 指出的是,PSCI具有高度異質(zhì)性,所以對PSCI的干預試驗需根據(jù)患者的 異質(zhì)性,即針對不同PSCI類型/認知領域損害的臨床分型進行分層研究,針對性地進行臨床前期或者臨床試驗,為PSCI患者提供精準的預防及治 療證據(jù)。5卒中后認知障礙的病理生理機制和潛在防治靶點AD臨床治療試驗相繼失敗,其

32、原因之一是干預時機太晚,認知障礙 已經(jīng)發(fā)生,推薦應在癡呆前針對高危人群進行預防干預。同樣,PSCI在做 出診斷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認知障礙,此時干預或許已錯過最佳干預時機。因此, 在卒中發(fā)生后預判哪些患者會出現(xiàn)認知障礙并進行早期干預尤為重要。腦 梗死部位和范圍與癡呆發(fā)生有密切關系,但并不能解釋所有PSCI病例。 明確與認知相關的梗死部位、尋找認知障礙預測指標是PSCI預防研究的 重要內(nèi)容(預防卒中的發(fā)生不可忽視)。認知障礙的預測指標應與其病理 生理機制密切相關。卒中事件通過缺血缺氧導致腦結構的損傷及導致腦網(wǎng)絡功能障礙,如 腦白質(zhì)纖維物理連接的斷裂或者腦功能網(wǎng)絡連接的異常等,從而造成認知 功能障礙。卒中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依賴于兩個關鍵因素:卒中病變 特征和腦順應性。易患癡呆的卒中病變即使在大腦順性較高的條件下也可 導致急性期認知障礙;相反,當患者的腦順應性較低時,即使是較輕的血 管損傷,如腔隙性腦梗死,也可導致認知障礙發(fā)生。5.1 卒中病變易患癡呆的卒中病變包括廣泛梗死(即大面積梗死和多發(fā)性梗死)和 可破壞認知相關腦區(qū)或環(huán)路的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