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冊講義:摩擦力_第1頁
2019-2020人教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冊講義:摩擦力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知道摩擦力的定義及分類.(重點)2 .理解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重點)3.會判斷摩擦力的方向及計算摩擦力的大小.(難點)4 了解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并知道滑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的大小關系卜預習導學竊基礎梳理尸、滑動摩擦力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2. 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3.大?。簝蓚€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用公式表示為F=4F,其中卩是比例常數(shù)(它是兩個力的比值,沒有單位),叫做動摩擦因數(shù),它的數(shù)值跟相互接觸的兩 個物體的材料有關,還跟接觸面的情況(如

2、粗糙程度)有關.二、靜摩擦力1. 定義: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做靜摩 擦力.2. 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3. 大?。寒斚鄬\動趨勢增強時,靜摩擦力也隨之增大,但有一個限度,這個靜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靜摩擦力.而兩物體間實際發(fā)生的靜摩擦力F 在 0 與最大靜摩擦力 電之間,即 0F2C.Fi向上,F(xiàn)2向上,且 Fi= F2D . Fi向上,F(xiàn)2向下,且 Fi= F2提示:選 C.由題意可知,小貓向上、向下均做 勻速運動,且小貓受重力、摩擦力作用,故二力平 衡,由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推斷出摩擦力總是向上 的, 且大小等于小貓的

3、重力,故C 正確.(3)如圖所示,F(xiàn)i 賽車的加速性能很 好,試分析 Fi 賽車在加速階段的動力來 源.提示:車輛在地面上不打滑的情況下,車輪與地面接觸時是相對靜止的,車輪高速運轉時,相對地面向后運動, 給地面一個向后的靜摩擦力,同時地面給車輪一個向前的靜摩擦力,推動賽車加速運動,這個靜摩擦力就是賽車的動力.互動探究1 對靜摩擦力的理解和應用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塊,如圖所示.當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N 時,木塊沒有動;逐漸增大拉力至2 N 時,木塊仍靜止;繼續(xù)增大拉力到 4 N 時,木塊開始移動,此時拉力突然變小到3.8 N,此后木塊勻速運動,拉力保持 3.8 N

4、不變.(1)木塊受到拉力 1 N 時,有相對桌面運動的趨勢但沒有運動,說明什么呢?(2)隨著外力的增大,靜摩擦力有什么變化?(3)靜摩擦力在哪里產(chǎn)生?沿什么方向?要點提示(1)說明桌面對木塊施加一個與拉力方向相反的、大小也為1 N 的力,這個力就是桌面對木塊的靜摩擦力.(2)靜摩擦力的大小隨著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個最大值.(3)靜摩擦力產(chǎn)生在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靜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核心深化】1. 靜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1)接觸面是粗糙的.(2)兩物體相對靜止但存在相對運動趨勢.(3)兩物體在接觸面上有壓力(彈力).摩擦力與彈力的存在關系

5、:兩物體間有摩擦力時,必有彈力;而兩物體間有彈力時,不一定有摩擦力.2.對“相對運動趨勢”的理解(1)相對運動趨勢,是指一個物體相對于與它接觸的另一個物體有運動的可能,但還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2)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是指假設接觸面光滑時,物體將要發(fā)生相對運動的方向.3.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的方法(1)條件判斷法:接觸面之間有彈力、粗糙且有相對運動趨勢.(2 )假設法:不發(fā)生擁無和對運一無郵對滑動 動謝婚 嘩課力握生相一冇相對運 TT 郵對拊動 動韻療.摩擦力-鍛設勒休間接鼬而光帝方向與相對運功蘑 弊前方向 /相反4.靜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方法直接法對于相對運動趨勢比較明顯的情況, 可以根據(jù)“靜摩擦力

6、的 方向沿著接觸面,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直接判斷假設法假設接觸面是光滑的,判斷物體將向哪個方向滑動,從而確 定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進而判斷出靜摩擦力的方向狀態(tài)法當物體受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根據(jù)二力平衡,判斷出靜摩擦 力的方向力的作用效果法如果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存在靜摩擦力,則必有相應的作用效 果,或平衡其他作用力或改變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可利用 作用效果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力的相互性法若甲、乙兩物體間有靜摩擦力,并且能判斷出甲對乙的靜摩 擦力的方向,則乙對甲的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甲對乙的靜摩擦 力的方向相反5靜摩擦力的大小靜摩擦力的大小范圍為 0F Fmax,靜摩擦力隨外力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根據(jù)

7、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平衡條件求解.關鍵能力 1 對靜摩擦力的理解1列 I 關于靜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兩個表面粗糙的物體,只要直接接觸就會產(chǎn)生靜摩擦力B 靜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C.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間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D .兩個物體之間的靜摩擦力總是一個定值解析由于靜摩擦力產(chǎn)生在彼此直接接觸且相互擠壓、接觸面粗糙又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所以 A 錯誤;靜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與物體間 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不能說成阻礙物體的運動,所以B 錯誤,C 正確;兩物體間靜摩擦力的大小通常隨物體所受其他外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D 錯誤.答案C關鍵能力 2 對靜

8、摩擦力的有無和方向的判斷也三 判斷各圖中物體 A 是否受摩擦力作用(A 和 B 相對靜止);若有,判斷 A 受的摩 擦力沿什么方向?(1) 圖 a 中 A、B 相對地面靜止;(2) 圖 b 中 A、B 相對地面靜止;(3) 圖 c 中 A、B 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4) 圖 d 中 A、B 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思路點撥可利用假設法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解析圖 a 情況,物體 A 處于平衡狀態(tài),假設物體 A 受靜摩擦力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可知,物體 A 的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因此假設是錯誤的,故在圖體 A 的平衡條件被破壞,因此假設是錯誤的,A 不受摩擦力作用圖 d 情況下,由于 A

9、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 A 在水平方向上平衡,根據(jù)二力平衡可知,A 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靜 摩擦力的作用與 F 相平衡,靜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答案不受摩擦力作用(2)向左的靜摩擦力不受摩擦力作用 向左的靜摩擦力關鍵能力 3 靜摩擦力的計算林 3 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 M = 2 kg 的物體放在動摩擦因數(shù)卩=0.2 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條質(zhì)量不計的細繩繞過定滑輪和一只mo=0.1 kg 的小桶相連.已知 M 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 4.5 N , 滑輪的摩擦不計,g= 10 N/kg,求在以下情況中 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1) 只掛 m0,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2) 只掛 m0,但在

10、 M 上再放一個 M = 3 kg 的物體時;只在桶內(nèi)加入 m1= 0.33 kg 的沙子時.思路點撥解答本題時應明確以下兩點:(1)小桶靜止時,根據(jù)二力平衡知: FT=mg.(2)M 靜止時,根據(jù)二力平衡知:Ff= FT.解析因為 mog= 1 NFm, M 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受靜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1= mg= 1 N.在 M 上再放一個 M = 3 kg 的物體,M 仍靜止,故所受靜摩擦力F2= Fj= mg= 1 N.a 情況下物體 A 不受摩擦力圖 b 情況下物體 A 也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于A 受向右的力 F 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定受向圖 c 情況,用力 F 拉水平地面上的B 物

11、體,B 物體及其上面的A 物體保持相對靜止做勻速直線運動,假設 A 受靜摩擦力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可知,因為(mo+ mi)g= 4.3 NFm,故 M 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受靜摩擦力 F3= (mo+ mi)g = 4.3 N.答案(1)1 N (2)1 N (3)4.3 N易錯警際易混淆的“三個方向”的辨析(1)運動方向:物體的運動方向一般選地面上固定不動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判定.(2)相對運動方向: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方向,指以其中一個物體A 為參考系,另一個物體 B 的運動方向,即為物體 B 相對物體 A 的運動方向,反之也可.(3)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由于兩物體間靜摩擦力的存在而沒有發(fā)生相對運

12、動,運動方向可用假設法(假設無靜摩擦力)判定.【達標練習】1. (2019 騰沖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桿的上端用細繩吊在天花板上的解析:選 A.物體在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有向右的運動趨勢,故物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A 正確;物體受到的豎直向上的拉力,則B 只受豎直方向上的力,水平方向沒有外力作用,故物體不受摩擦力,B 錯誤;物體受向上的拉力,水平方向沒有外力的作用,故桿沒有水平 方向的作用,故沒有摩擦力,C 錯誤;物體在拉力的作用下,相對地面有向左的運動趨勢,故物體受向右的摩擦力,D 錯誤.2.(多選)對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B 輪帶動 A 輪時沿逆時針方

13、向轉動B. C 輪帶動 D 輪時沿順時針方向轉動C. 皮帶上 M 點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向上D 皮帶上 N 點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解析:選 AC.在圖甲、乙中,若左側輪為主動輪,當左側輪順時針轉動時,會出現(xiàn)下面水平面上,且桿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地面對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的是其相對0 點,下端放在oB(乙皮帶繃緊,則 A 帶動 B;當左側輪逆時針轉動時,會出現(xiàn)上面皮帶繃緊,則C 帶動 D,故選項 B 錯誤;若右側輪為主動輪,當右側輪順時針轉動時,會出現(xiàn)上面皮帶繃緊,則D 帶動 C ;當右側輪逆時針轉動時,會出現(xiàn)下面皮帶繃緊,則B 帶動 A,故選項 A 正確;對于圖甲中皮帶上 M 點

14、的靜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也分兩種情況討論,若A 帶動 B,則 A 帶動皮帶一起順時針方向轉動, M 點相對 B 輪有向下的運動趨勢,所以M 點受到向上的靜摩擦力;若 B 帶動 A,B 逆時針轉動,則 M 點相對 B 輪有向下的運動趨勢,所以 M 點受到向上的靜摩擦力,故選項 C 正確;對于圖乙中的 N 點,同理可得,N 點所受靜摩擦力方向向下,所以選項 D 錯誤.探究2 滑動摩擦力問題導引1.用力將黑板擦(毛較長)在黑板上滑動,觀察毛刷的彎曲方向.如圖所 示,毛刷為什么向后彎曲?2把手按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滑動,手有什么感覺?增大手與桌面的壓力,感覺有什 么不同?這說明什么?閱讀課本,寫出滑動摩擦力

15、的公式.要點提示 1因為毛刷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沿板面,與板擦運動方向相反.2.手受到向后的阻力(滑動摩擦力)感覺手受到向后的阻力(滑動摩擦力)增大滑動摩 擦力大小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 F =FN.【核心深化】1 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1) 兩物體相互接觸擠壓.(2) 物體間的接觸面不光滑.兩物體間存在相對運動.丹日抑樂“相對運動”的含義:滑動摩擦力存在于發(fā)生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之間,但并不意味著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即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運動.2.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在接觸面上,與接觸面相切,且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2) 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3

16、.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1)正壓力 FN是物體與接觸面間的壓力,不一定等于物公式法F =FN體的重力,F(xiàn)N的大小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2)動摩擦因數(shù)卩與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而 與物體間的壓力、接觸面的大小無關二力平衡法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時,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求解關鍵能力 1 對滑動摩擦力的理解例 4 (多選)有關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A .有正壓力一定有滑動摩擦力B .有滑動摩擦力一定有正壓力C.滑動摩擦力總是與接觸面上的正壓力垂直D .只有運動的物體才受滑動摩擦力作用解析由產(chǎn)生滑動摩擦力的條件知,選項A 錯誤,選項 B 正確;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

17、,而正壓力垂直于接觸面,所以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觸面所受正壓力垂直,選項 C 正確;靜止的物體也可以受滑動摩擦力,如擦黑板時,黑板是靜止的,但相對黑板擦是運動的,所以黑板受滑動摩擦力作用,關鍵要理解“運動”和“相對運動”的含義,選項 D 錯誤.答案BC關鍵能力 2 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斷正確的是解析若 V1V2時,貨物 A相對汽車 B 向左滑動,受到汽車 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汽車B 受到貨物 A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動摩擦力,故選項 C、D 錯誤.答案B關鍵能力 3 對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冋呂 如圖所示,汽車 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對于地面的速度向右運動,車上的貨物A 以相對于地面的速度 V

18、2向右運動下列判C.V1V2,V1V2,若 V1V2,貨物汽車貨物汽車A 受到了汽車B 受到了貨物A 受到了汽車B 受到了貨物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動摩擦力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創(chuàng)&(2019 中山校級一模)如圖所示,物體 A 重 40 N,物體 B 重 20 N , A 與 B、A與地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物體 B 用細繩系住,當水平力 F = 32 N 時,才能將 A 勻速拉出, 求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思路點撥以 A 物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作出力圖根據(jù)平衡條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解析以 A 物體為研究對象,其

19、受力情況如圖所示:貝U物體 B 對其壓力 FN2=GB,地面對 A 的支持力 FNI= GA+GB;珥 A 所以 A 受 B 的滑動摩擦力 Ff2=FN2=yGB, A 受地面的摩擦力 Ffi= 凡-VFi=KGA+GB);又由題意得:F = Ffi+ Ff2= (GA+2GB);將 F = 32 N ,屜GA=40 N , GB=20 N 代入解得尸 04答案0.4【達標練習】1. (2019 曲阜校級期中)關于滑動摩擦力公式 F =yF,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公式中的壓力 FN一定等于物體重力的大小B .由 尸丘,可知動摩擦因數(shù) 與滑動摩擦力 F 成正比,與壓力 FN成反比FNC.由

20、 F=F可知,若一定,F(xiàn) 與 FN成正比D . F 的大小是由和 FN決定的,還與接觸面的大小有關解析:選 C.由滑動摩擦力公式 F=yF可知,F(xiàn)N是物體受到的彈力, 不一定等于物體的 重力,故 A錯誤;而只與接觸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關,與摩擦力F、支持力 FN無關,故 B 錯誤;由滑動摩擦力公式F=uF可知,F(xiàn) 與成正比,與 FN成正比,故 C 正確;由滑動摩擦力公式 F=FN可知,摩擦力 F 的大小是由和 FN決定的,與接觸面的大小無關, 故 D 錯誤.2質(zhì)量為 2 kg 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現(xiàn)給物體一水平拉力(g 取

21、10 m/s2),問:(1) 當拉力大小為 5 N 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少?(2) 當拉力大小為 12 N 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少?(3) 此后若將拉力減小為 5 N(物體仍在滑動),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少?(4) 若撤去拉力,在物體繼續(xù)滑動的過程中,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最大靜摩擦力 Fmax)的大小為 F=F=卩 m(gO.5X2X10 N=10 N.(1) 當拉力 Fi= 5 N 時,F(xiàn)iFmax,物體要滑動,F(xiàn) 滑=F = 10 N.(3) 當拉力減小為 5 N 時,物體仍在滑動,故F 滑=F = 10 N.(4) 當撤去拉力后,由于物體繼續(xù)

22、滑動,仍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F(xiàn) 滑=F= 10 N.答案:(1)5 N (2)10 N (3)10 N (4)10 N 隨堂知能演練1. (2019 青羊校級月考)關于摩擦力,有人總結了“四條不一定”,其中說法錯誤的是()A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B .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C.受靜摩擦力或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靜止或運動D .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動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解析:選 D.滑動摩擦力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即相對相接觸的那個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與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故A 正確;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比如:貼著車廂壁運行的物體,

23、故B 正確;貨物在傳送帶上向高處運動時,貨物受靜摩擦力但不靜止;受到滑動摩擦力卻是靜止的,比如:正在地面上滑行的物體,地面受到是滑動摩擦力,而地面是靜止的,故C 正確;靜摩擦力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它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動力,故D 錯誤.2.(多選)用手握住一個油瓶(瓶始終處于豎直方向),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有()A .瓶中油越多,手必須握得越緊B .手握得越緊,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不管手握得有多緊,油瓶受到的摩擦力總是一定的D .以上說法都正確解析:選 AC.用手握住油瓶,油瓶不掉落下來,表明手對油瓶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跟油 瓶受到的重力平衡,靜摩擦力的大小由油瓶和油受到的

24、重力(大小)決定;油瓶變重,它受到 的靜摩擦力必須隨之增大, 即手握得緊一點才能保證油瓶不會掉落下來; 如果手握得不夠緊, 正壓力不夠大,最大靜摩擦力小于油瓶受到的重力,油瓶就會掉下來,所以選項 A 正確; 手握得越緊,手與油瓶之間的正壓力越大, 最大靜摩擦力也越大, 但是油瓶受到的是與油瓶重力相平衡的靜摩擦力,大小等于油瓶受到的重力,可見,選項3如圖所示,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車上有一木箱試判斷下列情況中,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及其方向.(1) 汽車由靜止加速運動時(木箱和車面無相對滑動);(2) 汽車剎車時(二者無相對滑動);(3) 汽車勻速運動時(二者無相對滑動);(4) 汽車剎車,木箱在車上

25、向前滑動時;(5) 汽車在勻速行駛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車上滑動時.解析:(1)木箱隨汽車一起由靜止加速運動,假設二者的接觸面是光滑的,則汽車加速時,木箱由于慣性要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tài),因此它將相對于汽車向后滑動.而實際上木箱沒有滑動,說明木箱有相對汽車向后滑動的趨勢,所以木箱受到向前的靜摩擦力.(2)汽車剎車時,速度減小,假設木箱與汽車的接觸面是光滑的,則木箱將相對汽車向前滑動,而實際上木箱沒有滑動, 說明木箱有相對汽車向前滑動的趨勢,所以木箱受到向后的靜摩擦力.(3) 木箱隨汽車一起勻速運動時,二者無相對滑動,假設木箱受水平向前的摩擦力,跟木箱接觸的物體只有汽車,汽車最多能對它施加兩個力(支持力

26、 Fi和摩擦力 F2),由二力平衡知:Fi與 G 平衡,但沒有力與 F2平衡,木箱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這與題意矛盾,所以 假設錯誤,即木箱不受摩擦力.(4) 汽車剎車時,木箱相對于汽車向前滑動,易知木箱受到向后的滑動摩擦力.(5) 汽車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突然加速,木箱相對于汽車向后滑動,易知木箱受到向前的 滑動摩擦力.答案:(1)靜摩擦力向前(2)靜摩擦力向后(3)不受摩擦力(4)滑動摩擦力 向后(5)滑動摩擦力向前B、D 錯誤,選項 C 正確.4如圖所示,一重為 40 N 的木塊原來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間在 水平方向上同時受到兩個方向相反的力Fi、F2的作用,其中 Fi= 13 N ,F2=

27、 6 N,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1)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當只將 Fi撤去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若撤去的力不是 Fi而是 F2,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當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F 滑=(IFN= (IG=0.2X40 N=8 N,故木塊受到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8 N.(1)加上 Fi、F2后,F(xiàn)i和 F2相當于一個方向向右的F = Fi F2= 7 N 的力,由于 F 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故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木塊受到地面靜摩擦力的作用,大小為7N,方向水平向左.(2)由于 F2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故木塊仍

28、保持靜止.由二力平衡知識知,木塊受到的靜 摩擦力大小等于 F2,即大小為 6 N,方向水平向右.(3)撤掉 F2后,由于 Fi大于最大靜摩擦力,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8 N,方向水平向左.答案:(i)7 N 水平向左 (2)6 N水平向右(3)8 N 水平向左一、單項選擇題I.下列有關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 .一個物體靜止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它們之間沒有靜摩擦力B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C.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D .由公式 尸十可以看出,與 F 成正比,與 FN成反比rN解析:選 C.一個物體靜止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如果有相對運動趨勢,它們之

29、間一定有靜摩擦力,選項 A 錯誤;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選項B 錯誤;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選項 C 正確;卩與材料類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鞏固練促學補短揚圧與 F 和 FN無關,選項 D 錯誤.2.(2019 揚州期末)下列圖片中的人或物體沒有利用摩擦力的是()解析:選 B.傳送帶將貨物送到高處,依靠傳送帶給貨物的靜摩擦力,故乘客在豎直上升電梯中,不滿足摩擦力產(chǎn)生條件,即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乘客不受摩擦力作用,故 B 符合題意;運動員跑步,腳底相對地面有后運動的趨勢,因此地 面給人向前的靜摩擦力,故C 不符合題意;手拿住杯子,滿足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

30、,杯子相對手有向下滑的趨勢,因此手給杯子有向上的靜摩擦力,故D 不符合題意.3.關于動摩擦因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由滑動摩擦力公式可推出動摩擦因數(shù)與正壓力 FN成正比B .相同的條件下,接觸面積越大,動摩擦因數(shù)越大C.動摩擦因數(shù)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觸的物體的材料有關D 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物體運動越快摩擦力越大,則物體表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與速度大小成正比解析:選 C動摩擦因數(shù)(即滑動摩擦力和彈力的比值),是一種比值定義法,則動摩擦因 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和彈力均無關,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觸的物體的材料有關,故 C正確,A、B 均錯誤;由上分析可知,物體表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卩與速度大小

31、也無關,故 D 錯誤.4.(2019 南京學業(yè)考試)如圖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塊與彈簧連接先用水平向右的力拉彈簧,物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地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大小為f.增大拉力 F,使彈簧伸長量為原來的 2 倍,物塊仍保持靜止,此時地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大小為()A 不符合題意;丄恃送帶輸送貨物C 運動員跑歩拝卜住心介住莊料莊莊揺揺”住衣莊林A . 0B . fC. 2fD . 3f解析:選 C.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合外力等于零,F(xiàn) 等于 f,當 F 增大時,f 隨之增大,物塊仍保持靜止,合力為零,F(xiàn) 和 f 是一對平衡力;彈簧伸長量為原來的 2 倍,根據(jù)胡克定律,則有此時地面對物

32、塊的摩擦力大小為2f,故 C 正確,A、B、D 錯誤.5. (2019 鄭州高一月考)甲圖中小明用 6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沒推動,此時木箱受的摩擦力為 F 仁乙圖中小明用 100 N 的水平力恰好能推動木箱,此時木箱受的摩擦力為F2;丙圖中小明把木箱推動了,此時木箱受的摩擦力為F3.已知木箱對地面的壓力為 300 N,木箱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3,則 F2、F3的大小分別為()甲乙丙A. 60 N, 100 N, 90 NB. 0, 100 N, 300 NC. 60 N, 100 N, 300 ND. 0, 100 N, 90 N解析:選 A.甲圖小明用的推力 F = 60 N,木箱不

33、動,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作用處于平Fi= F = 60 N ;乙圖小明用的推力 F= 100 N ,木箱恰好能被推動,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F2= F =100 N ;受到了滑動摩擦力的作用,F(xiàn)3=0.3X300 N = 90 N,故選項 A 正確,選項 B、C、D 錯誤.6.在水平臺上放一物體,物體與平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仏現(xiàn)用一水平推力 F 把物體推向臺邊,如圖所示,物體在臺邊翻倒以前的過程中,臺面對物體的摩擦力(A .逐漸減小到零B .保持不變C.先增大后不變D .先增大后減小解析:選 B.翻倒以前物體對平臺的壓力不變,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7.(2019 沐陽校級月考)冰壺比賽的冰道

34、表面覆蓋著特制的微小顆粒.如圖所示,比賽時運動員常在冰壺滑行的前方用冰刷快速擦刷冰面,使冰壺滑得更遠.設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f,則冰道被擦刷后(A . 和 f 都增大B . 和 f 都減小C. 增大,f 減小D . 減小,f 增大解析:選 B.用冰刷刷冰,使冰壺和冰之間形成一層水膜,由于水的出現(xiàn)使冰壺與冰面分開,從而減小了動摩擦因數(shù),進而減小了冰壺與冰面之間的摩擦力,故B 正確,A、C、D 錯誤.& (2019 石景山期末)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規(guī)律,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在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下輕放一個小紙團,它只能被指針向左推動. 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

35、方向拉木塊,使拉力由零緩慢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木塊開始運動前,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uF計算B 該實驗裝置可以記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C.木塊開始運動前,拉力小于摩擦力D 當拉力達到某一數(shù)值時木塊開始移動,運動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會越來越大解析:選 B.由題意可知,開始時木塊保持不動,木塊受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 摩擦力始終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隨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當增大拉力達到某一大小時,木塊開始滑動,說明此時木塊恰好達到最大靜摩擦力;而由于滑動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所以木塊移動后拉力將減小, 根據(jù)紙團的位置即可記錄下最大靜摩擦力,故 B 正確,A、C、D 錯誤.9.(20

36、19 晉中期末)某同學騎自行車上學時,地面對前輪的摩擦力為Fi,對后輪的摩擦力為Ffi;推自行車前進時,地面對前輪的摩擦力為對后輪的摩擦力為Ff2,則()A . F1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同B. Ffi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同C. F2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同D . Ff2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同解析:選 B.騎自行車時,后輪是主動輪,在它與地面接觸時,后輪有相對于地面向后 滑動的趨勢,故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輪是從動輪,它在與地面接觸后有相對于地面向前滑的 趨勢,故受向后的摩擦力;而推自行車前進時,地面對前后輪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所以小紙團Fi向后,F(xiàn)fi向前,地面對后輪的摩擦力F2,對前輪的摩擦力為 Ff2都

37、向后,選項 A、C、D錯誤,B 正確.二、多項選擇題10.水平的皮帶傳送裝置如圖所示,皮 帶的速度保持不變, 將物體輕輕地放在 A 點,開始時物體在皮帶上滑動,當它到達位置C 時停止滑動,隨后隨皮帶一起勻速運動,直至傳送到B 點,在傳送過程中,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情況是( )A 在 AC 段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B 在 AC 段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C.在 CB 段不受靜摩擦力D .在 CB 段受到水平向右的靜摩擦力解析:選 BC.在 AC 段物體相對皮帶向左滑動,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在CB 段物體相對皮帶靜止, 物體隨皮帶一起勻速運動,受到的是平衡力,如果有靜摩擦力,則物體不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不受靜摩擦力,故選項B、C 正確.11. (2019 長春期末)中國制造 2025是國家實施強國戰(zhàn)略第一個 十年行動綱領,智能機器制造是一個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機械臂已廣泛 應用于各種領域如圖所示, 一機械臂鐵夾豎直夾起一個金屬小球, 小 球在空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鐵夾與球接觸面保持豎直,則()A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B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大小相等C.若增大鐵夾對小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