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中后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_第1頁
馬鈴薯中后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_第2頁
馬鈴薯中后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馬鈴薯中后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一、中期管理: 塊莖形成期:從地上部開頭現(xiàn)蕾,地下部匍匐莖頂端開頭膨大后,進入中期。中期又分為塊莖形成期(孕蕾開花初)和增長期(盛花莖葉年輕)。 ?以促為主,促地上帶地下。目的是獲得壯苗基礎上,培育合理而強大的群體結(jié)構(gòu),為地下塊莖豐產(chǎn)打下基礎。 這一期間的管理要保證水肥的供應,氮素化肥的追施要在此期完成。要深中耕高培土,削減土壤中水分養(yǎng)分的消耗,疏松土壤,增加透光性,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質(zhì)分解。要深中耕高培土利于薯塊的形成膨大和避開塊莖露出地表變綠后,龍葵素增加使品質(zhì)下降。 進入塊莖增長期后,管理要促控結(jié)合,促地下,控地上,

2、延長結(jié)薯盛期,該期是需水肥的高峰期。遇高溫干旱,塊莖畸形變小,要留意防旱,淺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中前期:春馬鈴薯深中耕淺培土在現(xiàn)蕾期進行,利于塊莖形成。在植株封垅前淺中耕高培土。高培土利于排解積水,防治腐爛,達到增加增大塊莖的目的?!颁z頭上有水,鋤頭上有火”“山藥挖破蛋,一畝起一萬”,充分說明中耕培土的重要作用。? 適時澆水,馬鈴薯是需水量較大的作物,每形成500克干物質(zhì)需水約200公斤左右?,F(xiàn)蕾開花需水量達最高峰。澆水最好溝灌或小水勤澆,俗話說“水少是命,水多是病”,因此,灌水要勻,用水要省,進度要快。有條件噴灌時,效果更好。本期一季區(qū)這時正是6月下旬7月上旬,常干旱缺雨,這時澆水可增產(chǎn)3

3、040%,淀粉含量增加1.6%,肥料利用率提高11%以上。 適時施肥,現(xiàn)蕾期前后追施氮肥較好,早追可促進生長,建成較大的同化面積,追肥時間早熟品種在苗期追施,中晚熟品種蕾期追施。追施量一般是氮肥總量的1/3,不行過多,不行遲施,否則易造成貪青,地上部徒長。開花期后一般不再追肥。追肥結(jié)合澆水,增產(chǎn)效果更為抱負。旱地時必需看天、地、莊稼,結(jié)合下雨追肥,達到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高產(chǎn)的目的。 二、后期管理 ?該期進入淀粉積累期,田間管理以保為主,防止病蟲害,防止田間積水,延遲地上年輕,根外追磷酸二氫鉀等。 早熟品種及二季栽培時,田間管理應是:以早為主,一促究竟。采納五早一密栽培法:早鋤草、早中耕、早培土

4、、早追肥、早澆水、加大密度。 三、準時收獲 正常狀況下,馬鈴薯收獲時間為塊莖生理成熟期。此時植株表現(xiàn)為停止生長,葉色由綠漸漸變枯黃,塊莖從匍匐莖相連處簡單脫落,表皮粗糙老化,色澤正常,水分含量下降,塊莖中的干物質(zhì)含量和重量均達到最高限度。也就是說,馬鈴薯生理成熟時收獲,其產(chǎn)量最高,品質(zhì)最好,最耐貯藏。 馬鈴薯的收獲應依據(jù)植株生長狀況、氣候狀況、病害發(fā)生程度、生產(chǎn)目的和市場需求準時進行。作為冬貯商品薯、油炸薯和淀粉加工原料,應在達到生理成熟期收獲,以保證塊莖的干物質(zhì)含量及產(chǎn)量達到最高,并保證貯藏平安,正常狀況下當?shù)厣喜孔匀桓煽莺蟛墒?;若晚疫病發(fā)生嚴峻,則應提前滅秧收獲。若成熟期遭受澇災,應提早收

5、獲,以免塊莖腐爛,且不利于貯藏。 馬鈴薯塊莖薯皮木栓化特別有利于提高貯藏平安性,削減腐爛和貯藏損耗,而薯皮幼嫩的塊莖在貯藏過程中,生理活性強,簡單被病菌侵染發(fā)生腐爛,且自然損耗大。收獲時應實行措施促使薯皮木栓化。一般應在植株自然枯死后10天左右收獲。若收獲前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1015天殺秧,終止塊莖生長,促進薯皮老化,防止晚疫病危害。殺秧可采納機械滅秧,如用舊輪胎串在一起做成壓秧機,把秧子壓倒,再逆向壓12次,使植株枯死?;蛴?0%克無蹤除草劑200毫升對水4050千克,勻稱噴施殺青。為削減收獲中的損傷,土壤濕度以60%為宜,過濕則不利于貯藏,而過干則易造成損傷。 收獲時,應選擇睛天進行。

6、收獲后,避開塊莖曝曬、雨淋、霜凍和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尤其是商品薯和原料薯要遮光,防止薯皮變綠而降低品質(zhì)。 四、馬鈴薯貯藏技術 1、貯藏條件: 在貯藏期間,塊莖將經(jīng)過后熟期、休眠期、萌發(fā)期三個生理階段,發(fā)生一系列“高活性低活性高活性”的生理生化變化。隨著塊莖內(nèi)養(yǎng)分成分的不斷變化,塊莖就會年輕和損耗,極易感染病菌而腐爛。而生理生化變化又直接受溫度、濕度、光照、空氣成分等貯藏環(huán)境條件的綜合影響,其中以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最大,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塊莖的質(zhì)量和貯藏時間。 馬鈴薯品種和用途不同,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也不同。一般種薯貯藏時間達56個月,相宜的貯藏溫度為24,鮮食商品薯長期平安貯藏宜在24條件下;

7、馬鈴薯貯藏的空氣相對濕度與溫度有關,平安范圍為80%93%。當溫度在13時,濕度應保持在85%95%。要使塊莖保持鮮度,溫濕度變化的幅度不能太大。鮮食商品薯和加工薯要求黑暗條件下貯藏,應盡量削減燈光照耀;種薯在散射光條件下貯藏,有利于抑制發(fā)芽和幼芽徒長,提高種薯抗病力量和延長貯藏時間。 應留意窖內(nèi)通風,促進氣體交換,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和調(diào)整空氣溫濕度。假如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引起塊莖無氧呼吸,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不但過多消耗養(yǎng)分,還會使薯肉組織窒息而產(chǎn)生黑心,影響商品品質(zhì),并使種薯失去發(fā)芽力量。 2、貯藏方式 我省多采納地下式和半地下式的窖藏方式,主要形式有井窯、窯洞、“非”字型磚石結(jié)構(gòu)拱窯

8、和冷庫。各地應依據(jù)用途因地制宜選擇貯藏方式, 作為農(nóng)戶應選擇經(jīng)濟有用的方式,但要留意克服傳統(tǒng)貯藏方式的弊端,降低損耗率。 加工企業(yè)應選用氣調(diào)恒溫冷庫等具有自動、半自動掌握的貯存設施,并在庫內(nèi)挖好通風溝,用木條等做成蓖式掩蓋物,可延長加工期限和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 3、設施消毒 入窖前30天應把舊窖徹底打掃潔凈,土窖需刮去墻上的污土層,以見到新墻土為好,然后用藥劑進行噴霧或熏蒸消毒??蛇x用40%甲醛50倍液,或用75%的百菌清 500倍液,勻稱噴灑窖壁、地面及器具,進行徹底消毒。熏蒸時,每立方米空間用40%甲醛20毫升和高錳酸鉀10克,先將高錳酸鉀置于容器內(nèi),再注入甲醛溶液,混合后即產(chǎn)生煙霧,密閉熏蒸

9、12天;或用百速煙劑或硫磺薰蒸,也可用0.25%0.5%的次氯酸鈉溶液噴霧和熏蒸。然后打開通風孔和窖門進行換氣通風,空氣質(zhì)量平安后即可入窖貯藏。在防病的同時還要留意防鼠,防蟲,以削減損失。 4、預備貯存 剛收獲的馬鈴薯呼吸旺盛,需要預貯。一是塊莖處于淺休眠狀態(tài),且表皮濕度大,溫度也比較高,呼吸作用較強;二是一些成熟度不太好的塊莖,薯皮較嫩、周皮未木栓化,生理活性強度大;三是受傷塊莖的傷口尚未愈合,假如馬上入窖貯藏,塊莖會產(chǎn)生大量熱量,使薯堆發(fā)熱。而窖內(nèi)溫度上升,更加強了塊莖呼吸作用,從而降低塊莖反抗力,簡單引起腐爛和增加養(yǎng)分物質(zhì)的呼吸消耗。因此,應將薯塊放在1015的陰涼場地預貯23周, 預貯

10、場地應寬敞、通風良好,商品薯和加工薯要求具有遮光設施;種薯見光后會誘發(fā)龍葵素產(chǎn)生,可提高種薯抗性,有利于貯藏和增加種薯機能。 預貯期間要留意防雨和防凍。塊莖堆放時,堆高不要超過2米,堆寬小于米,堆與堆之間應留有通風道。在薯皮老化和薯塊傷口愈合前應避開分級和運輸。預貯后再進行大小分級,并嚴格淘汰病、爛、傷、雜及畸形薯,商品薯和加工原料薯還要淘汰綠化薯。裝袋不宜太滿,一可避開薯塊在運輸中搓傷,二是入庫后發(fā)病也便于處理。 5、入窖貯藏 馬鈴薯應按用途、品種分窖適量貯存。種薯應按品種、級別分別貯藏,嚴禁與商品薯同窖貯存,容器內(nèi)、外要放置標簽,注明品種名稱、種薯級別、數(shù)量、產(chǎn)地等。 薯袋堆放時,應堆成“

11、井”字垛,使各垛網(wǎng)袋間留有較大空隙而利于通風,勿壓縫碼放。垛與墻、垛與垛之間應留有適量的空隙和過道,便于通風和檢查。 散放堆中應合理設置通氣管物。薯堆放置高度應低于有效空間高度的2/3,最好是1/2,要留有通道。一般貯藏量占窖容量的60%65%,150立方米的窖最多可貯藏73噸馬鈴薯,即每方空間貯存600750千克。這樣,可以保證良好的空氣對流和塊莖正常呼吸作用。 6、貯期管理 貯藏窖的管理工作應由專人完成,依據(jù)塊莖生理變化和外界氣候條件進行自然或人工調(diào)整,合理倒窖,應兩頭防熱,中間防寒,使貯藏環(huán)境始終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況和相宜的溫濕度。 貯藏前期 在北方,從入窖到11月底是貯藏初期,這時塊莖正

12、處于預備休眠狀態(tài),呼吸旺盛,放出的熱量多,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濃度高,濕度大。管理上以通風換氣、降溫排濕、縮小薯堆內(nèi)外溫差、防止塊莖腐爛為主。窖口和通氣孔要常常打開,隨著外界溫度漸漸降低,窖口和通氣孔應改為白天大開,夜間小開或關閉。如窖溫柔薯堆溫度過高,也可倒堆散熱并剔除病爛薯。要防止薯堆“出汗”,即薯堆內(nèi)產(chǎn)生的熱濕氣體與薯堆表面冷空氣相遇凝聚產(chǎn)生水珠的現(xiàn)象。若長時間“出汗”和窖壁、窖頂形成水滴,在窖溫比較高的狀況下,帶病塊莖上的晚疫病、黑脛病等病害的病菌很簡單集中擴散,引起塊莖大量腐爛。此時應選擇晴好天氣于正午適當通風,降低濕度。當氣溫降至-5左右時關閉窖門,只開通氣孔。這一時期加大通風量也是防止貯藏中期封窖后消失塊莖“黑心”問題的重要措施。 貯藏中期 12月至翌年2月份為貯藏中期,這時正值嚴冬季節(jié),塊莖已進入休眠狀態(tài),生理活性降到最低,產(chǎn)生的熱量很少,外界溫度則低而不穩(wěn),很簡單發(fā)生凍窖,使塊莖患病凍害。此時應常常檢查窖溫,以防凍保溫為主。當氣溫降到-10左右時,密封窖口和氣孔,盡量削減通風次數(shù)。必要時在薯堆上蓋草袋、草簾、秸稈或麻袋等物品防潮御寒,避開堆頂消失冷凝水,并汲取窖頂產(chǎn)生的霜水。假如溫度低于-2,塊莖受凍,薯肉變褐,塊莖內(nèi)皮層部分薄壁細胞受到破壞,塊莖脫水萎縮,失去使用價值。當溫度處于01時,塊莖中的淀粉會轉(zhuǎn)化成還原糖,使食味變甜,加工產(chǎn)品褐變,種薯則發(fā)芽不良、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