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林區(qū)營造林檢查驗收規(guī)則_第1頁
國有林區(qū)營造林檢查驗收規(guī)則_第2頁
國有林區(qū)營造林檢查驗收規(guī)則_第3頁
國有林區(qū)營造林檢查驗收規(guī)則_第4頁
國有林區(qū)營造林檢查驗收規(guī)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y/t 1571-2000本標準是參考國有林區(qū)林業(yè)企業(yè)更新造林質量檢查驗收辦法(1989)、國有林區(qū)森林撫育檢查驗 收辦法、歷次更新普查和全國造林技術規(guī)程等有關規(guī)定制定的,明確規(guī)定了年度檢驗及定期普查檢 驗的時間、項目、內容、質量標準、檢驗方法和檢驗程序,以檢驗作為評價林業(yè)企業(yè)營造林水平、保證森林 經營效果、掌握森林資源動態(tài)變化的手段與措施,并以此作為考核林業(yè)企業(yè)營林生產成效的依據。將全國國有林區(qū)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撫育等營林主要建設項目的檢驗統(tǒng)一到一個標準上來, 既有利于營林生產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管理,又有利于評價標準的一致與考核水準的統(tǒng)一。本標準 從森林更新、宜林地造林、宜林水

2、濕地造林、低質林改造、封山育林和森林撫育等諸多方面分別作了具體 規(guī)定,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對國有林區(qū)營造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標準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原國有林區(qū)林業(yè)企業(yè)更新造林質量檢查驗收辦法、國有林區(qū)森林撫 育檢查驗收辦法及歷次更新普查有關規(guī)定同時廢止.本標準附錄A為標準的附錄,附錄B、附錄C為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國家林業(yè)局植樹造林司提出并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同偉、李緒堯、王樹良、劉紅、王恩玲、錢能志、樊喜斌。235LY/T 1571-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國有林區(qū)營造林檢查驗收規(guī)則LY/Technical regulation

3、s of check and acceptancefor afforestation in state's forest arear-本標準規(guī)定了森林更新、宜林地造林、宜林水濕地造林、低質林改造、封山育林、森林撫育的檢驗項 目、檢驗方法、質量標準和檢驗程序。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林區(qū)所轄的國有、集體、個體及其他形式營造林項目的作業(yè)質量 與成果、成效檢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營造林項目的作業(yè)質量與成果、成效檢驗,非國有林區(qū)的營造林 項目作業(yè)質量與成效檢驗參照執(zhí)行,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 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

4、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60001999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GB/T 151631994GB/T 157761995GB/T 157811997LY/T 13841999LY/T 13851999封山(沙)育林技術規(guī)程造林技術規(guī)程森林撫育規(guī)程杉木速生豐產林長白落葉松、興安落葉松速生豐產林3總則3.1 為建立林業(yè)兩大體系,實現(xiàn)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森林可持續(xù)經營$提高森林經營管理水平和造林成 效,及時更新采伐跡地,保證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營造林質量7統(tǒng)一營造林檢驗項目、指標、方法、程序, 加強營造林質量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

5、則制定本標準。3.2 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撫育質量要建立責任制,實行質量、責任、利益相統(tǒng)一,4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4, 1 跡地更新率 cutover restocking rate在某一期間內的(森林)更新面積與同期(森林)采伐面積的比值,以百分數(shù)表示,4,2 樣地 sample land檢驗人工更新造林效果及森林撫育質量等項目時設置的抽樣樣本。4. 3 樣方 sample plot檢驗天然更新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效果等項目時設置的抽樣樣本.4 4 更新頻率 regeneration frequencybn家林業(yè)局2000-03-24批準2000-07-01 實施某一地塊上有更新樣方與

6、調查樣方總數(shù)之比,說明該地塊上幼苗或幼樹分布的集中與分散程度“4.5 幼苗seeding針葉樹30 cm以下、闊葉樹50 cm以下,并已木質化的苗木, 4.6幼樹sapling高度超過幼苗,胸徑在檢尺徑以下且林分尚未郁閉的樹木。4.7 壯苗 strong seeding苗高(或當年高生長)、苗徑、根系達到省(區(qū))規(guī)定的標準、葉色正常、頂芽飽滿、生長旺盛的苗木。4.8 8弱苗 weak seeding形態(tài)指標低于壯苗標準、葉色發(fā)黃、頂芽干枯或折斷及新補植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內無明顯高生長的苗木。4. 9 死苗 dead seeding全株枯萎、嚴重脫葉、苗徑韌皮部干枯及新補植一個月以內的苗木。41

7、0 均勻度 even level單位面積內某類植物分布的均勻程度.4. 11 作業(yè)小班 sub-compartment在經理小班的基礎上,為便于營造林生產作業(yè),根據生產作業(yè)方式、方法、造林樹種、生產管理等將 經理小班劃分的若干個經營小區(qū),412覆蓋度 coverage單位面積內某類植物枝葉投影所占比例。413 頻度 frequency群落中某類植物出現(xiàn)的樣方百分率。4-14 密度 density單位面積上的植物株數(shù)。4. 15 郁閉度 canopy density樹冠互相銜接的程度。以樹冠在林地垂直投影所占的面積與林地總面積之比,用十分法表示。4 16 優(yōu)勢種 dominant species

8、同一群落中有一個或幾個種在群落的地位最為重要,作用最大,即為優(yōu)勢種。一般指群落上層中蓋度和密度最大的種類。417 林分 stand群落內部結構特征相同的森林,即樹種組成、林層、林相、疏密度、林齡、起源及地位級等主要調查因子相同且與四周有明顯區(qū)別。4.18 經營層 management story某一林分在某一階段主要經營的目的林層。它隨著林分生長發(fā)育的階段不同而發(fā)生變化,一個時期 內上層可以為經營層,以后又可以下層為經營層。4. 19 經營密度 management density林分最大理論密度的相對數(shù),是根據經營目的確定的林分最適宜的密度。4. 20 下木 lower story of f

9、orest生長在林內灌木和不能達到主林層高度的小喬木。4.21 灌木shrub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無明顯主干,分枝從近地面處開始,無樹冠和枝下高區(qū)分,高一般在3 m以下。4. 22 速生樹種 fast growing species在相同時間和相對適宜的立地條件下,高生長與徑生長相對較快,且成熟林期較早的樹種。如:興安落葉松、長白落葉松、楊樹、白樺、泡桐、杉木等。4 23 慢生樹種 slow growing species與速生樹種相對。如:紅松、黃波羅、胡桃楸等。4. 24 中生樹種 general growing species較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而言,生長速度介于二者之間的樹種.如:黃榆

10、、樟子松、紫根等。4 25 低質林 lowgrade forest林木生長量和林分質量,因受不良因素影響,生長緩慢、質量低劣、效益低下的林分。5檢驗項5-1年度檢驗項目4.1 J 營林項目的調查設計4.1.1 J5.1.1.25.1J.3 5J.1.4 5.1.15 5<1-16 5.1.1.7小班區(qū)劃;小班測繪與面積;地況與植被因子;樹種選擇、林地準備、密度與苗木規(guī)格、更新造林方式和方法森林撫育對象措施和方法,封山育林對象、措施和方法s生產單位必須按上級林業(yè)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年度施工作業(yè)設計。4.1.2 人工更新造林人工更新造林面積;5. 1.2,25.1、2.35.1.2.45.12

11、 5512 6人工更新造林作業(yè)合格率;人工更新造林當年成活率; 人工更新造林三年保存率; 速生豐產林三年生長指標;人工直播造林參照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的標準執(zhí)行。5.,3人工促進天然更新5J.3J 人工促進天然更新面積:5.1. 3.2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當年補植(補播)成活率或整地合格率;5J-3.3人工促進天然更新三年有效率。5.1.4 天然更新5.1.5 J當年天然更新面積孑5.14.2 皆伐跡地天然更新第三年有效率。5.14.3 年采伐面積和跡地更新情況5.14.4 山育林5.1. 6-1封山育林管護措施5,16.2封山育林面積與合格率,5.1.8 3封山育林期滿封育成效率。5.1.7森林撫育

12、5.1.7-15.1.7.25.1.7.35J7Y人工林撫育數(shù)量和質量,天然林撫育數(shù)量和質量;低質林改造數(shù)量和質量;特種林撫育數(shù)量和質量05.2定期普查檢驗項目5. 2J 普查自建國至本次普查上一年末的各年度、各采伐方式的采伐面積和森林撫育面積(含人工林采伐面積)。5.2.2 各采伐面積中各更新方式的更新面積、樹種、更新年度與更新效果,達到成林標準的人工林面積、蓄積。5. 2-35.2.45.2.55.2.6 況。5. 2.7各年度、地類、樹種人工更新造林成效。各年度、樹種速生豐產林成效,封山育林面積及各樹種封育成效面積。各年采伐面積中的未更新面積(包括更新欠帳面積、被占用面積和不可更新面積)

13、和宜林地情各年度森林撫育種類、方法、面積、成效與蓄積。6質量標準6.1調查設計6.1.1 6-1.2 6.1.3 求。6.1.4小班界線清楚,導線閉合差小于1/150、面積計算誤差小于1/100。小班內的土地種類、立地條件基本一致,更新方式、造林方法一致,林地綜合因子齊全。小班設計圖紙各項目標記齊全,明確標出小班在林班中的位置,設計圖符合林業(yè)地圖圖示要更新造林方式6.14.1人工更新造林設計的林地準備、樹種選擇、密度、混交方式及株行距、撫育管護等應符合GB/T 15776的規(guī)定和有關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技術標準,苗木規(guī)格應符合GB 6000;栽針保闊更新的,人工苗設計栽植株數(shù)不少于規(guī)定株數(shù)的60.0

14、%。6.1.4,2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設計在天然幼樹數(shù)量和補植補播或整地數(shù)量上應符合省級規(guī)定。6.1.4. 3天然更新設計必須有健壯的目的樹種幼樹3 000株/hn?或幼苗6 000株/hn?以上,更新頻度不低于60%,或有目的樹種的種源、母樹和適合種子萌發(fā)的自然條件,或有適合根巢的樹種新伐根900 個/hnf。6.1.5封山育林的設計應符合GB/T 15163的規(guī)定。6.1.6森林撫育設計應符合GB/T 15781的規(guī)定。實際林木株數(shù)和蓄積與設計相差士 5%以內。6.1.6.26J.6.36J.6.4平均年齡、胸徑、郁閉度允許誤差分別為±1年、±1 cm.i0.lc樹種組成允

15、許誤差為±1成。林分各層覆蓋度、均勻度誤差士 10%。&2人工更新造林6.2J作業(yè)質量:林地準備、栽植樹種、密度、苗木規(guī)格、植苗方法等與調查設計一致為合格,其中無苗地段的長度與寬度不超過設計株行距的一倍為合格。積:設計植苗(直播)面積與實際栽植面積,自檢與復檢面積誤差±2% ,6.2.3成活率:商品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含90%)為合格,達到85%90%可列入當年造林任務9但翌年必須補植達標。公益林成活率達到85%以上(含85%)。(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國家有特殊規(guī)定的除外。)6.2.4保存率:第三年人工幼樹株數(shù)保存率80%以上(含80%),面積保存率90%(含90

16、%)以上,但人工幼樹加目的樹種天然幼樹株數(shù)之和達到設計株數(shù)的80%以上.其中天然幼樹不大于幼樹總株數(shù)的30%亦為有效;商品林株數(shù)保存率達到85%以上(含85%),面積保存率100%白(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家有特殊規(guī)定的除外。)6. 2.5生長指標;速生豐產林自第三年起均應達到相應樹種速生豐產林標準的生長指標。杉木、長白落葉松、興安落葉松速生豐產林應符合LY/T 1384和LY/T 1385的生長指標,6-3人工促進天然更新6.3.1促迸更新的整地方法、時間,規(guī)格達到設計要求,整地90%以上(含90%)的穴(塊、帶)達到設計要求;補植的,當年成活率達85%(含85%)以上,補播當年苗木數(shù)量達到3

17、000株/hn?以上。6- 3,2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第三年,每公頃有人工、天然幼樹3 000株(或幼苗6 000株)以上更新頻度60%以上,6.4天然更新6 4.1擇伐天然更新:伐后郁閉度在0.5以上,擇伐蓄積強度不大于40%;易風倒樹種或地區(qū)的擇伐強度不超過30%,郁閉度0. 6以上。其中擇伐、漸伐后郁閉度低于0. 3(不含0. 3)的按皆伐跡地檢驗,多次重復采伐的按最后一次的年度和方式檢驗。6.42漸伐天然更新;實行二次漸伐的,第一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積的50%;實行三次漸伐的,第一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積的70%,第二次采伐保林木蓄積的50%,最后一次采伐后幼樹達到郁閉狀態(tài)。6.4. 3皆伐跡地天然

18、更新:皆伐后第三年每公頃保留目的樹種幼樹3 000株(或幼苗6 000株)以上,更新頻度60%以上。6.5封山育林6. 5.1積:封育面積達到設計面積的100 %,封育措施達到設計要求。6. 5.2封山育林作業(yè)合格率:補植成活株數(shù)達到設計株數(shù)的85%(含85%)以上。整地合格的穴(塊、帶)數(shù)達到設計的90%以上(含90%) ,6.5.3封山育林成效6. 5. 3.16, 5- 3. 2保存幼苗(幼樹)株數(shù)達到設計株數(shù)的80%以上(含80%)。郁閉度大于0. 3以上(含0.3)或平均上層林木達到1 200株/hm,含原有林木株數(shù))且分布均勻。66跡地更新率上年或一定時期的跡地更新率達到90%以上

19、。皆伐跡地更新率達到95%以上。6.7森林撫育6.7.1 作業(yè)面積與設計面積相差2%以內,以設計面積為準,否則,以實際作業(yè)面積為準a6.7-2作業(yè)質量采取百分制,分項檢查驗收,分別記分和計算合格率。85分以上為合格。67 362 3 J6. 7. 3. 26.7- 3.36 7. 3-4評分標準撫育強度(20分):實際作業(yè)強度不超過設計強度的士3%得滿分,每差±1%扣2分。林地清理(10分):面積合格率95 %,每減少1 %扣2分。郁閉度G0分):撫育后的林分郁閉度與設計相差0.1得滿分,否則每降低01扣5分。應伐未伐木株數(shù)(15分):應伐未伐木株數(shù)每公頃低于1。株得滿分,每超過1株

20、扣2分。6.7.3. 5 分。6.7. 3. 6 負分。6 7. 3,7673.8應留未留木株數(shù)(15分):應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數(shù)每公頃低于10株得滿分,每超過1株扣2幼樹保護(10分),公頃損傷或搭壓目的樹種10株以內得滿分,多損傷或搭壓1株扣2分。計天窗(10分3出現(xiàn)人為天窗不得分。伐根(茬高)(10分工合格率85%以上得滿分,低于85%按比例得分。為單位,形狀為圓形(半徑為5, 646.8樣地的數(shù)量和標準人工更新造林、當年促進更新、封山育林樣地的面積以I。m),長方形(25X4)或正方形(10X10),樣地總面積占小班總面積的1%以上。商品林每個樣地機械抽花m2,也可按對角線設置樣地。樣地

21、樣木5株,進行有關因子的測定。森林撫育的樣地面積為4001 000 必須具有代表性。樣地總面積占小班總面積的2%以上b6 9復查復查與原檢的面積允許誤差為士 1%,成活率、保存率、更新頻度等項目的允許誤差為±3%,株數(shù)、蓄積量不超過±10%。復查與原檢誤差不超過誤差限時,以原檢為準,超過誤差限時,以復查為準。1檢驗方法71營造林項目以作業(yè)小班為單位進行檢驗,L1.1年度成效檢驗逐小班進行。7.1.2定期普查:近5年內的更新造林小班全部普查,5年以前的利用上期普查檢驗資料和近期二類資源清查資料對照,對其中資料不全的,與二類資源清查的小班界線、面積、地類,成效不一致的,上期普

22、查后人工林被采伐的,天然林有重復采伐的,更新造林保存面積中有受到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的,均應 作重點核查檢驗.7.2 調查設計的檢驗7.2.1 現(xiàn)地目測土壤、坡度、坡位、坡向、土層厚度、立木與幼苗、幼樹狀況、小班區(qū)劃,判定更新造林方 式方法、封山育林和森林撫育的種類及經營措施的合理性。7.2.2 持作業(yè)設計圖核對小班邊界。7.2.3 審核邊界導線測量閉合差。7.2.4 對邊界不實的小班,采取羅盤儀導線測量,用求積工具檢驗小班面積。7.3 人工更新造林檢驗7.3- 1作業(yè)質量檢驗:逐作業(yè)小班檢驗,抽查作業(yè)面積的10%以上。7.3.2人工更新造林面積檢驗以實際作業(yè)邊界與設計小班邊界對照,小班邊界不清

23、時應實測。7.3- 3當年或次年成活率、三年保存率以小班為總體采用隨機抽樣或設工作線沿線機械布點方法設置樣地實測。7.3.4在所設置的樣地內學實測核查人工壯苗、弱苗、死苗,采伐跡地第三年調查時要記載死苗栽植點周圍1 m以內的天然幼樹株數(shù)(每平方米多株只記i株),速生豐產林應測樹高,計算平均值。7.35成活率、保存率的計算(保留1位小數(shù))。成活率(%)=人工壯苗株數(shù)+ 1/2弱苗株數(shù)設計栽植(播)株(穴)數(shù)X 100式(1)中栽植(直播)株(穴)數(shù)大于設計密度時,分母為實際栽植(播)株(穴)數(shù)。n2/否區(qū)單位(或年度)平均成活率1-1式中: >合格小班面積;合格小班成活率。但在衣,。八 人

24、工壯苗株數(shù)+ 1/2弱苗株數(shù)乂保存率()=設計栽植(播)株(穴)數(shù)* 100在采伐跡地更新或以栽針保闊方法造林時,計算保存率則使用以下公式,同時計算天然林幼樹占保存株數(shù)的百分比:過左小。八 人工壯苗十1/2弱苗+目的樹種天然幼樹株數(shù)* 100保存率(%)=規(guī)定栽植(播)株(穴)數(shù)(下限5x loo面積保存率()=株數(shù)保存率達到標準的面積之和當年人工更新造林上報合格總面積X 100(5 )74天然更新檢驗 7.41擇伐、漸伐林地天然更新以伐區(qū)檢驗資料為依據,采伐作業(yè)合格即視為天然更新檢驗合格。7.4 2皆伐跡地天然更新當年以調查設計資料為準。7.4.3第三年有效率采用樣方法檢驗,面積在10 hm

25、2以上的小班樣方不少于50個,10 hm?以下的小 班樣方不少于30個。樣方面積以幼苗為主的1 以幼樹為主的2 m?,每個樣方內有多株幼苗(幼樹)只記1株,多個樹種只記目的樹種.根據調查結果計算更新頻度與公頃株數(shù),(6 )更新頻度()=有幼/望粵力方數(shù)X 100懺刀2奴公頃株數(shù)()=各樣餐。普詈鬻鬻之和X 1007.5 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檢驗7. 5J 以補植補播方法促進天然更新的當年按本標準7. 3. 27.3.5核實面積并計算補植(補播)成活率。7.5. 2以整地方法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的,當年按本標準7,3. 2核實面積,按7. 3.3調查方法調查整地質量,計算整地合格率。合格率() =整地合

26、格面積促進更新實施面積X 1007- 5.3第三年按本標準7.43方法檢驗。0. 3A 6封山育林檢驗封山育林當年按設計的封育措施現(xiàn)地檢驗,封山育林成效于封育期滿年調查郁閉度是否達到或按7. 4. 2的樣方調查法檢驗或按調查設計要求的封山育林標準進行檢驗。7-7跡地更新率計算當年跡地更新率=上年跡地更新合格面積累計跡地更新率=上年采伐面積各年有效更新面積之和截止上年未采伐總面積X 100X 100(10 )7.8森林撫育檢驗1.8.1撫育強度撫育強度()=實際采伐株數(shù)(蓄積)乂采伐前株數(shù)(蓄積)x 1007.8.2林地清理面積合格率林地清理面積合格率()=清林號黠普迪* 100(127- 8.

27、3伐根合格率伐根合格率(%)檢查的合格伐根數(shù)檢查的總伐根數(shù)X 100(137- 8.4每公頃應伐未伐木株數(shù)每公頃應伐未伐木株數(shù)(蓄積)=標準地內應伐未伐木株數(shù)(蓄積)標準地總面積X 10 000 (m2)(14每公頃應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數(shù)每公頃應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數(shù)(蓄積)=標準地內應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數(shù)(蓄積)標準地總面積X 10 000 (m2)(15 )7.8-6每公頃丟棄木材蓄積7. 8.77. 8.8每公頃丟棄木材蓄積=近黑髓髓:蓄積X 10 000(m2) 天窗:林中空地(塊)面積達25 m2以上。撫育合格率撫育合格率()=作業(yè)合格(8;群客力班面積叁* 100( 16 )(17 )7.

28、9檢驗標識檢驗所設工作線與樣地均應繪制在小班設計圖或小班位置圖上,現(xiàn)地設明顯標識,檢驗記錄保存5年。M0復檢各級復檢利用原樣地,同時檢驗原樣地設置的正確性。8檢驗程序8.1年度檢驗8,1.1年度檢驗逐年適時進行。& L 2每年調查設計資料完成并經施工單位復核后,報林業(yè)局營造林主管部門檢驗并審批,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營造林項目的設計資料逐級審核報?。▍^(qū))林業(yè)廳(局、集團公司)營造林主管部門審批。8 1. 3清林、整地的作業(yè)質量和更新造林的作業(yè)質量由基層工程技術人員、檢驗員在作業(yè)時跟蹤檢驗,完成一處驗收一處,上級主管部門隨時抽檢核查。8.1-4營造林成效檢驗8.14,1林業(yè)局自查:營林主管部

29、門秋季對更新造林、年末對封山育林和森林撫育進行全面檢驗。凡作業(yè)設計和現(xiàn)場施工質量符合各項技術要求的,視為作業(yè)設計和施工質量達到標準。8J.4.2林管局(分公司)復查:營林主管部門對所有林業(yè)局上報結果進行檢查,每個林業(yè)局抽查25%以上的林場(所),檢查面積不低于林業(yè)局上報面積的I。%。8.1.4.3省(區(qū))林業(yè)廳(局、集團公司)抽查:營林主管部門抽查面積不低于上報面積的2%,抽查林業(yè)局個數(shù)不低于20%,被抽中林業(yè)局的抽查面積不低于上報面積的1。年度檢驗合格后簽發(fā)驗收合格證,檢驗結果作為營造林財務決算的依據。8.1-4.4國家林業(yè)局核查:營林主管部門抽查面積不低于?。▍^(qū))林業(yè)廳(局、集團公司)上報

30、面積的1 %,抽查林業(yè)局不少于10%,被抽中林業(yè)局的核查面積不低于上報面積的5%。8.1.4. 5成果提報8J,4.5.1要將逐級檢查結果總結、匯總。作出評價并通報所轄有關單位。& 1.4.5.2林業(yè)局級年度檢驗資料要記入經營檔案,并將有關數(shù)據按指定程序錄入微機,按附表格式統(tǒng)計匯總,形成檢驗報告,于年末連同軟盤逐級上報。8.1 . 4 5.3各?。▍^(qū))要將本年度營造林項目的有關報表及文字材料于年末上報國家林業(yè)局。8. L4.6檢驗報告的內容8.1,4.6<1檢查驗收工作的組織、方法、時間和任務完成情況。8.1.4.6 2對營造林施工設計文件質量的評價。8.1,4.6.3對營造林各

31、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檢查,即更新造林(包括苗木質量、清林整地、栽植、幼林撫育)、封由育林、森林撫育等施工數(shù)量和質量的評價.& 4 6.4施工單位營造林成效,質量評價。&1.4,6.5對所檢單位檢查驗收工作的評價。8.1.4,6.6總結營造林項目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今后提高項目施工質量與經營管理水平的具體意見。8.2更新造林定期普查檢驗8.2J 定期普查檢驗每5年一次,時間與國家五年計劃同步。8.2.2定期普查檢驗根據國家林業(yè)局統(tǒng)一要求由各省(區(qū))林業(yè)廳(局、集團公司)具體部署,培訓普查人員,各級林業(yè)部門分別組織,成立以營林部門牽頭,資源、生產、計劃、財務等部門參加的更新普查領導小組

32、,指定專人具體組織普查隊伍,進行全員技術培訓,適時開展更新造林普查檢驗。& 2.3上級主管部門應對所轄單位更新造林普查進行1 %以上的面積進行復檢,并對普查成果予以評價。&2.4定期普查檢驗在經上級主管部門復查認可后,及時將普查數(shù)據按國有林區(qū)林業(yè)企業(yè)更新普查軟件輸入微機,建立數(shù)據庫,并按附表的格式匯總,計算各年與累計人工更新造林面積保存率、人工林蓄積與跡地更新情況,分析更新造林成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撰寫更新普查報告、工作總結和專題調研材料,林場(所)繪制1 : 25 000,林業(yè)局繪制1,5。00或1,10。000的更新造林現(xiàn)狀圖。8.2 5每次普查檢驗結束后應于年

33、末前向省級主管部門并通過省級主管部門向國家林業(yè)局提交以下材料。& 2. 5.18. 2. 5.28.2, 5.38.2.5,4更新造林普查檢驗工作總結(附抽檢復查對比與普查質量評估)。更新造林普查報告和專題調研材料。更新造林普查匯總表與數(shù)據軟盤.編制各級營林發(fā)展規(guī)劃。附錄A(標準的附錄)數(shù)值與計=A1數(shù)值修約A1J 文本中關于株數(shù)、蓄積的數(shù)值均取整數(shù),小數(shù)點后四舍五入。A1-2面積、成活率、保存率、合格率、有效率、頻度、天然幼樹比、生長量、郁閉度等均取小數(shù)1位,第二位四舍五入,其中小于1的數(shù)值小數(shù)點前應加“0”。A2數(shù)值表述統(tǒng)計匯總數(shù)據整數(shù)數(shù)值超過3位的,每3位1組,組間空1/2個漢字

34、的空間。A3計單位所有計量單位都采用法定計量單位Q附錄B(提示的附錄)年度檢驗匯總表樣B1年度檢驗匯總表樣見表B1表B8。表BI采伐、更新、造林面積檢查匯總表填報單位:年 月 日hm2單位上年采伐更新造林面積更新合格面積疏林地改 造、荒山 荒垢宜 林水濕 地、火災 跡地造林本年跡地更新本年皆伐更新更新欠帳總計其中: 皆伐合計其中: 人工更 新造林合計皆伐跡地擇伐、漸伐林T造林本年累計計人工更新促進更新天然更新計J1 ) - - - 1 采伐合格一促進更新計其中: 皆伐計其中: 皆伐小計上年跡地IH 跡 地年新 本更上年已 更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35、22324表B2年人工更新造林檢查驗收統(tǒng)計表填報單位:hm2表B3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檢查驗收統(tǒng)計表單位人工更新 造林面積樹種核實面積(成活率85%以上)不合格面積平均 公頃 株數(shù)平均 成活 率,完成 計劃 %核實面積不含上 年不合格經本年 補植合格的面積計皆伐跡地荒山荒地火災跡地宜 林 水 濕 地低質林改造84% 41%40%以下計劃完成小訐其中: 舊跡 地林下 造林疏灌 林改造面積其中: 皆伐面積其中:皆伐面積其中: 皆伐1234568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填報單位:hm2單位促進更新面積跡地類 型合格面 積補植補播整地平均合 格率備注計劃實施樹種面積平均成

36、活率,%平均公 頃株數(shù)面積合格率9%平均公 頃穴數(shù)實旅合格實施合格1234567891011121314,:1516表B4年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積檢查驗收統(tǒng)計表填報單位:年 月 日hm2單位當年 人工 更新 造林 面積樹種到本年保存面積(株數(shù)保存率80%以上)每公頃株數(shù)平均 株數(shù) 保存 率,%面積 保存 率,%在失敗面積中計采伐 跡地荒山 荒地火災 跡地宜林 水濕 地低質林改造計其中: 天然 更新天然 幼樹 比,%計已天然更新需重造林下 造林疏灌林改 造計其中, 皆伐 跡地計其中, 皆伐 跡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表B5年度促進更新、天然更新三年有效面積統(tǒng)

37、計表填報單位:年 月 日.hm2單位促進更新皆伐天然更新舊跡地天然更新合格當年合格面積本年檢查有效率,%當年設 計天然 更新面 積本年檢查有效率,%總計皆伐跡地擇伐跡地計其中:皆伐跡 地有效面積損失面積有效 面積損失 面積計其中: 皆伐計其中, 皆伐123456789101112131415LY/T 1571-2000表B6年度封山(沙)育林檢查驗收統(tǒng)計表填報單位:265hm2單位封山(沙) 育林面積育林措施封禁措施計補植補播平茬復壯人促整 地面積機械圉欄 m生物圍 欄9m檢查 哨卡 個其他計劃完成樹種面積樹種面積樹種面積123456789101112131415表B7年封山(沙)育林成效調查

38、設計匯總表hm2填報單位:年 月日封育 單位封育面 積合計合格面 積合計合格 率,%喬木型喬灌型灌木型灌草型竹林型封育 面積合格面積合格率,%封育 面積合格面積合格 率,封育 面積合格 面積合格 率,封育 面積合格面積合格率,%封育 面積合格 面積合格 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表B8 ()年森林撫育質量檢查驗收統(tǒng)計表hm?填報單位:年 月日單位林種計劃完成%人工林天然林低質林改造特種林質量得分計透光 撫育生長 撫育計透光 撫育生長 撫育計人工林 改造天然林 改造計其中: 母樹林1234557891011121314151617附錄C(提示的附錄)定期普查

39、檢驗匯總表樣C1定期普查檢驗匯總表樣見表C1表C5。表C1國有林區(qū)林業(yè)企業(yè)采伐更新面積普查匯總表填報單位:hm2單位截止到 年森林采伐總面積到本年底跡地更新保存面積跡地占 用面積更新欠帳面積跡地 更新 率,%合計其中 皆伐天然林人工林合計人工 更新天然更新人工促進 天然更新合計其中:皆伐跡地計其中 皆伐計其中 皆伐123456789101112131415注欄=4欄十6欄,8欄=9欄+10欄+ 11欄,13欄=2欄8欄一 12欄。表C2國有林區(qū)林業(yè)企業(yè)人工更新造林面積普查匯總表填報單位:hm2單位截止到本次普查年底人工更新造林有效面積原報人工更新造林面積面積保存率,計按造林地類型分按時間段統(tǒng)計

40、計按時間段統(tǒng)計總 平 均610 年平 均5年 內 平 均采伐 跡地荒山 荒地火災 跡地宜林 水濕 地低質林改造其它11年 以前610 年5年 內11年 以前6-10 年5年內有林地疏灌 林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注,2欄=3欄+ 4欄+ 5欄十6欄+ 7欄+ 8欄+ 9欄,13欄=14欄+ 1S欄46欄,2欄=10欄+11欄+ 12 欄。表C3國有林區(qū)林業(yè)企業(yè)人工更新造林各樹種組面積、蓄積匯總表填報單位:,年 月 日hmm3造林 年度林 種原報 面積有效面積_面積 保存 率,%合計針葉純林針葉混交闊葉純林闊葉混交針闊混交面 積其中: 已成林面 積其中:已成林面 積其中:已成林面 積其中:已成林積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