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巖溶地區(qū)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利用多樣性分析_王子芳_第1頁
重慶巖溶地區(qū)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利用多樣性分析_王子芳_第2頁
重慶巖溶地區(qū)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利用多樣性分析_王子芳_第3頁
重慶巖溶地區(qū)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利用多樣性分析_王子芳_第4頁
重慶巖溶地區(qū)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利用多樣性分析_王子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20卷第 2期 水土保持學(xué)報(bào)V ol. 20N o . 2重慶巖溶地區(qū)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利用多樣性分析王子芳 , 屈雙容 , 李陽兵 , 高明 33, 楊劍虹 , 謝德體 , 魏朝富(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資源環(huán)境學(xué)院 , 重慶 400716摘要 :以重慶巖溶地區(qū)為例 , 探討巖溶地區(qū)土壤類型的多樣性與不同土壤類型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樣性 。 結(jié)果表 明重慶市巖溶區(qū)黃壤 、 石灰土和黃棕壤是本區(qū)主要土壤類型 , 土壤景觀

2、的多樣化和空間異質(zhì)化程度不高 , 但各類 景觀分布比例不均勻 , 土壤景觀嵌塊體呈現(xiàn)出復(fù)雜的幾何形狀 。 除了山地草甸土以林地和草地 、 棕壤以林地為主 要景觀外 , 另外的 9種土壤類型上都是以耕地和林地為主要的景觀 , 農(nóng) 、 林用地在景觀空間格局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中起 主導(dǎo)作用 。 由于各類土壤性質(zhì)和分布特點(diǎn)的不同 , , 以及 人類活動(dòng)使得耕地的嵌塊體數(shù)急劇增多和居民工礦用地 、 林地 、 關(guān)鍵詞 :景觀格局 ; 多樣性 ; 土地利用 ; 重慶巖溶地區(qū)中圖分類號 :Q 146; F 301. 24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 2Research on Land Use Pa ttern D i n

3、Chongqi n g Karst AreaWAN G Zi 2fang , QU Shuang 2, 233, YAN G J ian 2hong , X IE D e 2ti , W E I chao 2fu(Colleg e of , S outhw est A g ricultural U niversity , Chong qing , 400716Abstract :It the and land use pattern diversity of different s o il type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 T result

4、 show s that yell ow s oil , li m estone s oil and yell ow 2brow n s oil are the m aj or s o il types in karst area ,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and s pacial heterogeneity of different s oil types are l ow , but the distributi on of landscapes is uneven , the landscape mosaic patches p resent comp lica

5、ted geom etry shape . T he landscape of moun tain m eadow s o il is dom inated by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 the landscape of brow n s o il is dom inated by forestland , the land us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 lain a leading ro le in the other 9k inds s o il landscape . Ow ing to the difference o

6、f s o il p roperties and s o il distributi on , there is a obvi ous difference of p lan tati on and woodland distributi on p ropo rti on in different s oil types. T he hum an activities m ake the num ber of p lan tati on mo saic patch increase rap idly , and m ake the num bers of residential and ind

7、ustry 2m ine land , woodland and unused land increase als o .Key words :landscape pattern ; diversity ; land use ; Chongqing karst area在評估某一疆域生態(tài)值的時(shí)候 , 需要考慮諸多方面多樣性 (如地形多樣性 、 巖石多樣性和土壤多樣性 的特 征化與定量化 1。 碳酸鹽巖相對于碎屑巖區(qū)成土速率慢 , 巖溶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尤其珍貴 , 同時(shí) , 在巖溶地區(qū)土地利 用方式與土壤侵蝕 、 石漠化關(guān)系十分密切 2。 巖溶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巖溶地區(qū)巖石 、 大氣 、 水

8、 、 生物 四大圈層的敏感交匯地帶 , 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賴以存在的基礎(chǔ) , 作為土壤圈層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 , 因此應(yīng)從土壤 在地球表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高度 , 從土壤形成演化的驅(qū)動(dòng)力去探索并體現(xiàn)土壤與地質(zhì)過程 、 生態(tài)過 程及社會經(jīng)濟(jì)過程的關(guān)系 。 因此了解巖溶地區(qū)不同尺度下巖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土壤分布規(guī)律 、 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 利用方式也就十分必要 。 本文以重慶巖溶地區(qū)為例 , 探討巖溶地區(qū)土壤類型的多樣性與不同土壤類型上土地利 用方式的多樣性 。1研究區(qū)概況重慶市介于北緯 28°10 32°13 和東經(jīng) 105°17 110°11 之間 , 幅員

9、面積 8. 24萬 km 2。 碳酸鹽巖出露面積 32038. 14km 2, 占幅員面積的 38. 9%, 主要集中于渝東北和渝東南各區(qū)縣市 , 其中碳酸鹽巖面積占土地面積 50%以上的區(qū)縣有萬盛區(qū) 、 南川 、 武隆 、 彭水 、 黔江 、 酉陽 、 秀山 、 巫溪 、 城口 , 占 30%以上的縣有豐都 、 奉節(jié) 、 巫山 ,涪陵和石柱分別為 28. 1%和 28. 5%。 為類似于地中海型具溶洼丘峰的侵蝕溶蝕亞熱帶裸露巖溶景觀 。 市境 內(nèi)石灰?guī)r山地土地資源以石山坡地為主 , 土壤侵蝕嚴(yán)重且發(fā)生逆向演替 , 植被退化 , 覆蓋率低 , 保水能力差 , 干 旱缺水 , 石漠化大多是人類經(jīng)

10、濟(jì)活動(dòng)的結(jié)果 3。重慶市的地質(zhì)構(gòu)造和地形特點(diǎn)形成了重慶市巖溶區(qū)獨(dú)特的地貌形態(tài) , 其特點(diǎn)是 :一是渝東北主要分布的是收稿日期 :2005210219 33通信作者 E -m ail :gaom ing s w au . cq . cn 基金項(xiàng)目 :重慶市科委資助 (編號 6759、 7355 項(xiàng)目 作者簡介 :王子芳 , 女 , 生于 1966年 , 講師 。 主要從事土壤物理和計(jì)算機(jī)建模方面的研究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程大于 9

11、00m 的中山地貌 ; 二是渝東南主要分布的是 300m 以上 , 300600m 、 600900m 和 900m 以上各 個(gè)高程區(qū)域相間分布的低 、 中山地貌 ; 三是渝中和渝西南部主要分布的是 <600m 呈平行狀分布的嶺谷 、 低山 丘陵地貌 。 據(jù) 19831985年土壤普查資料統(tǒng)計(jì) , 重慶各土壤類型分布可量算總面積 6. 48萬 km 2(其余為未利用 地 、 居民工礦用地和水域 , 共有 1. 76萬 km 2, 占幅員面積的 21. 36% , 占幅員面積的 78. 64%。2研究方法以重慶市 1 30萬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 (2000年 、 重慶市 1 60萬的土壤圖以及

12、重慶市百米等高距的地形圖和 四川省 (包括重慶市 1 60萬的地質(zhì)圖作為基本分析圖件 , 應(yīng)用 A RC I N FO G IS 軟件分別數(shù)字化輸入土地利用 現(xiàn)狀圖 、 土壤圖 、 地形圖和選擇性錄入重慶市地質(zhì)圖 , 并生成矢量數(shù)據(jù)文件 。 在 A rc V ie w G IS 軟件的支持下 , 將 土壤類型 、 土地利用類型和巖溶區(qū)巖層 (即碳酸鹽巖層 、 應(yīng)的輸入到土壤圖 、 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 、 , 用圖和數(shù)字化的地質(zhì)圖 、 土壤圖 3個(gè)圖層疊加 , 上 , 依據(jù)土地利用現(xiàn)狀劃分了 7類景觀嵌塊體類型 , 包括耕地 (未利用地 (4 、 草地 (5 、 居 民地及工礦用地 (6 、 水域

13、(7 。 本文參考國內(nèi)外文獻(xiàn) 49, , 具體有總斑 塊數(shù)目 、 平均斑塊大小 、 、 嵌塊體的邊界密度 、 景觀多樣性指數(shù) 、 景觀均勻 性指數(shù) 、 、 景觀豐富度指數(shù) 、 人工干擾指數(shù) 。33. 1重慶巖溶區(qū)的土壤可量算總面積為 39092. 34km 2, 約占幅員面積的 50%, 其面積構(gòu)成見表 1。 從表 1可知 , 重慶巖溶區(qū)的土壤以黃壤的面積最大 , 為 17494. 72km 2, 占整個(gè)巖溶區(qū)土壤面積的 44. 75%, 主要分布在渝東 南部和渝東北部 , 但是在渝東南部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 , 擁有較多的分布 ; 其次是石灰土 , 面積為 7724. 80km 2, 占 巖溶區(qū)土

14、壤可量算面積的 19. 76%, 主要分布在渝東北部和渝東南部 , 且在渝東北部的分布較東南部更為集中 ; 依次為黃棕壤 , 面積 6220. 3km 2, 占巖溶區(qū)土壤面積的 15. 91%, 主要集中分布于渝東北部 , 在渝東南部也存在 著一些零星分布 ; 其他土類擁有的面積相對較少 , 而且分布得比較零散 。由此可見 , 黃壤 、 石灰土和黃棕壤是重 慶市巖溶區(qū)的主要土壤類型 , 并且這 3類土壤在渝東北呈現(xiàn)出連片分布 , 面積相差不大 , 共同起著支配地位 ; 在 渝東南呈現(xiàn)出相間分布 , 且黃壤的面積大于石灰土與黃棕壤的面積 , 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 。表 1重慶巖溶區(qū)土壤類型統(tǒng)計(jì)土壤類型

15、 粗骨土紅壤黃褐土黃壤黃棕壤 山地草甸土 石灰土水稻土新積土紫色土棕壤面積 (km 2 148. 70207. 32796. 3617494. 726220. 53116. 107724. 801558. 7961. 533579. 021184. 38面積比 (%0. 380. 532. 0444. 7515. 910. 3019. 763. 990. 169. 153. 033. 2不同土壤類型與土地利用多樣性由表 2可見 , 總體上看 , 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除了山地草甸土以林地和草地兩類景觀嵌塊體占優(yōu)勢 , 棕 壤以林地為主要的森林景觀占優(yōu)勢外 , 另外的 9種土壤類型都是以耕地和林

16、地兩類景觀嵌塊體為主要的優(yōu)勢農(nóng) 業(yè)景觀和森林景觀 , 其余各類土地利用景觀嵌塊體的景觀在土壤景觀上的分布均很少甚至沒有 。 但是 , 由于各 類土壤性質(zhì)和分布特點(diǎn)的不同 , 耕地和林地在各類土壤上的分配比例和平均斑塊大小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 其 中粗骨子土 、 黃褐土 、 黃壤 、 黃棕壤 、 山地草甸土 、 石灰土和棕壤 7類土壤景觀是以林地景觀占優(yōu)勢 , 林地斑塊平 均大小的變化趨勢為黃褐土 >黃棕壤 >棕壤 >黃壤 >石灰土 >山地草甸土 >粗骨子土 。 重慶巖溶區(qū)三大主要 土壤黃壤 、 黃棕壤和石灰土景觀都是林地景觀的面積最大 , 分別為 56.

17、29%, 78. 93%和 53. 55%, 耕地景觀次之 , 分別為 37. 86%, 14. 99%和 36. 02%, 且林地景觀斑塊平均面積顯著大于耕地斑塊平均面積 , 其余各類景觀的面 積都比較小 , 在 0. 05%5. 46%之間 。 紅壤 、 水稻土和紫色土 3類土壤景觀以耕地景觀占優(yōu)勢 , 而新積土景觀差 不多是耕地和林地景觀各占 1 2。 從不同利用方式在各土壤景觀中的分布來看 , 耕地及草地在黃壤 、 黃棕壤和石 灰土 3類土壤上分布的嵌塊體數(shù)量較多 , 水稻土和紫色土次之 , 其余土壤類型上的嵌塊體數(shù)目都較少 ; 園地 、 林 地 、 未利用地和居民工礦用地在黃壤 、

18、石灰土和紫色土上分布的嵌塊體數(shù)較多 , 黃棕壤與水稻土次之 , 其余土壤 類型的嵌塊體數(shù)目都很少 ; 而水域在黃壤與紫色土上分布多 , 石灰土 、 水稻土次之 , 其余幾乎沒有 。451水土保持學(xué)報(bào) 第 20卷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2重慶市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格局特征單元特征指數(shù)土壤 嵌塊體類型 面積 周長數(shù)目平均大小 形狀指數(shù) 分離度 破碎度 密度 邊界密度 面積百分比(222耕地 56. 86293. 04600. 9510. 9

19、80. 831.19E -061. 065. 1538. 24園地 2. 1719. 2370. 313. 697. 432. 25E-033. 238. 861. 46粗骨子土林地 81. 21318. 23233. 539. 980. 363. 11E -030. 283. 9254. 60未利用地 4. 2838. 4090. 485. 244. 275. 77E -032. 108. 972. 88草地 2. 6412. 0230. 882. 094. 006. 01E -031. 144. 551. 78耕地 128. 30356. 24149. 168. 880. 216.75E

20、-030. 112. 7861. 88園地 0. 041. 4610. 042. 06179. 9825. 0036. 500. 02林地 48. 95177. 69202. 457. 170. 669. 16E-040. 413. 6323. 61紅壤未利用地 20. 40102. 55210. 976. 411. 627. 25E -031. 035. 039. 84草地 1. 536. 2111. 531. 424. 710. 654. 060. 74居民工礦用地 7. 6162. 49290. 266. 405. 097. 83E -043. 818. 213. 67水域 0. 493

21、. 6910. 491. 4914. 692. 047. 530. 24耕地 255. 261221. 922391. 0721. 600. 852. 69E -040. 4. 7932. 04園地 4. 0019. 6941. 002. 787. 1. 76E 031. 004. 920. 50黃褐土林地 469. 591541. 88858. 7020. 0. 0. 3. 2858. 95未利用地 17. 2587. 41141. 235. 6. E -040. 5. 072. 17草地 30. 14147. 38241. 267. 2. 2. 45-0. 804. 893. 7820.

22、39149. 83680. 309. 375. 71-033. 337. 352. 56耕地 6623. 8729235. 6927872. . 0. 53. 37E -070. 424. 4137. 86園地 67. 75474. 231540. 16. 28. 112. 62E-062. 277. 000. 39林地 9845. 7931636. 8912. 130. 191. 39E -060. 083. 2156. 29黃壤未利用地 418. 542242. 14091. 963. 382. 61E -081. 095. 362. 39草地 303. 48. 21. 203. 162.

23、 39E -060. 694. 311. 73居民工礦用地 . 0. 1935. 6910. 951. 14E -075. 249. 141. 09932. . 5512000. 7853. 041. 471. 93E -061. 296. 1514. 9914. 89. 55290. 517. 5114. 266. 39E-051. 956. 890. 24. 959576. 5810049. 1038. 610. 084. 77E -060. 021. 9578. 93黃棕壤未利用地 . 55490. 591180. 8713. 694. 181. 88E -071. 154. 781.

24、65草地 242. 531078. 501881. 2919. 562. 231. 20E -050. 784. 453. 90居民工礦用地 14. 86148. 80930. 1610. 9025. 592. 96E -066. 2610. 010. 24耕地 3. 6227. 01110. 334. 014. 942. 00E -033. 047. 463. 12山地 林地 79. 02241. 40155. 277. 670. 266. 72E -020. 193. 0568. 06草甸土未利用地 0. 575. 9530. 192. 2316. 371. 83E -035. 2610.

25、 440. 49草地 32. 89101. 58112. 995. 000. 541. 54-020. 333. 0928. 33耕地 2782. 5113393. 7215011. 8571. 730. 613. 88E -070. 544. 8136. 02園地 43. 68268. 84690. 6311. 498. 361. 76E -061. 586. 150. 57林地 4136. 7814210. 454569. 0762. 410. 231. 77E-050. 113. 4453. 55石灰土未利用地 421. 512074. 463561. 1828. 541. 974. 6

26、0E -080. 844. 925. 46草地 165. 54917. 151281. 2920. 143. 002. 47E -050. 775. 542. 14居民工礦用地 115. 291137. 346590. 1729. 929. 791. 70E -065. 729. 871. 49耕地 1064. 513960. 403203. 3334. 290. 332. 05E -050. 303. 7268. 30園地 17. 01116. 48340. 507. 986. 771. 06E -052. 006. 851. 09林地 361. 132151. 263281. 1031.

27、980. 992. 10E -060. 915. 9623. 17水稻土未利用地 46. 05316. 22930. 5013. 164. 137. 67E -052. 026. 872. 95草地 9. 3460. 12180. 525. 568. 972. 18E -071. 936. 440. 60居民工礦用地 45. 59430. 522480. 1818. 016. 821. 58E -055. 449. 442. 92耕地 25. 72121. 57141. 846. 770. 571. 70E -030. 544. 7341. 92林地 27. 18117. 42112. 476

28、. 360. 482. 23E -020. 404. 3244. 31新積土未利用地 3. 8918. 2740. 972. 622. 017. 13E -031. 034. 706. 34草地 3. 2315. 9631. 082. 512. 101. 51E -020. 934. 945. 26居民工礦用地 1. 1311. 2660. 192. 998. 496. 11E -045. 319. 961. 84耕地 2065. 048029. 046183. 3449. 910. 361. 72E -050. 303. 8957. 71園地 31. 27232. 07730. 4311.

29、728. 172. 01E-062. 337. 420. 87紫色土林地 1177. 986180. 904732. 4950. 870. 552. 64E -070. 405. 2532. 91未利用地 148. 18915. 131990. 7421. 242. 855. 53E -061. 346. 184. 14草地 55. 39274. 01521. 0710. 403. 891. 14E -060. 944. 951. 55居民工礦用地 67. 82661. 144060. 1722. 688. 892. 26E -075. 999. 751. 89水域 33. 34265. 83

30、440. 7613. 015. 954. 84-061. 327. 970. 93耕地 19. 09161. 91660. 2910. 477. 325. 49E -053. 468. 481. 61園地 0. 081. 9320. 041. 93304. 196. 59E -0625. 0024. 130. 01棕壤林地 1057. 961742. 462837. 7815. 130. 094. 60E -040. 031. 6589. 32未利用地 13. 0161. 63160. 814. 835. 291. 38E -041. 234. 741. 103. 3重慶巖溶區(qū)不同土壤利用景觀

31、空間格局分析3. 3. 1景觀多樣性 、 均勻性和優(yōu)勢度分析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土地利用景觀的多樣性 、 均勻度指數(shù)相對都比較小 , 而優(yōu)勢度指數(shù)相對大些 , 說明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土地利用景觀的多樣化和空間異質(zhì)化程度不高 , 各類景觀分 布比例不均勻 , 有少數(shù)一種或幾種景觀在整體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 (表 3 。 其中棕壤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樣性 、 均 勻性程度最低 , 優(yōu)勢度也較大 ; 黃棕壤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樣化 、 均勻化程度次之 , 優(yōu)勢度最大 ; 新積土景觀的多 樣化 、 均勻化程度最大 , 優(yōu)勢度較低 ; 其余的土壤利用景觀的多樣化程度按照山地草甸土 、 水稻土 、 黃壤 、 粗骨子551第

32、2期 王子芳等 :重慶巖溶地區(qū)不同土壤類型的土地利用多樣性分析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土 、 黃褐土 、 紅壤 (紫色土 、 石灰土的順序依次增加 , 均勻度的值都處于 0. 480. 56之間 , 變化幅度很小 , 表明巖 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的均勻化的程度相似 , 而優(yōu)勢度的值在 0. 911. 47之間 , 變化程度較大 , 按山地草甸土 、 黃褐 土 、 粗骨子土 、 石灰土 、 紅壤 (紫色土 、 黃壤 、 水稻土的順序遞增 。 3

33、. 3. 2景觀嵌塊體數(shù)目 、 分維數(shù)和形狀指數(shù)分析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嵌塊體數(shù)目從新積土的 39個(gè)到黃 壤的 5472個(gè) , 形狀指數(shù)從山地草甸土的 9. 86到黃壤的 143. 32, 兩者的變化幅度都很大 , 兩者變化趨勢基本一 致 , 即新積土 (山地草甸土 <紅壤 <粗骨子土 <棕壤 <黃褐土 <水稻土 <黃棕壤 <紫色土 <石灰土 <黃壤 (表 3 。 表明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嵌塊體基本上隨著數(shù)目的增加 , 形狀指數(shù)增加 , 對應(yīng)的嵌塊體形狀也趨于復(fù) 雜 。 而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嵌塊體的分維數(shù)處于 1. 701. 98之間

34、, 其變化趨勢與平均斑塊大小相反 , 表明重慶 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嵌塊體呈現(xiàn)出復(fù)雜的幾何形狀 。 、 中山區(qū) , 各類土壤的形成和土地利用方式受一定的地形的影響 , ; 果 。表 3土壤類型 周長嵌塊數(shù)目 平均大小嵌塊分維數(shù) 多樣性均勻性 優(yōu)勢度 人工干擾指數(shù)( ( (2 ( 粗骨子土 699. 611141. 30. 96. 04. 701. 410. 551. 170. 69紅壤 710. 3387. . 84. 0. 423. 431. 500. 531. 311. 90黃褐土 3168. 119031. 710. 453. 981. 450. 561. 130. 54黃壤 67105.

35、 3. 201. 89143. 320. 313. 841. 350. 481. 460. 65黃棕壤 3. 591. 8161. 410. 282. 761. 010. 361. 800. 18山地草甸土 402. 901. 819. 860. 343. 241. 090. 550. 910. 03石灰土 32398. 31892. 421. 91104. 130. 414. 191. 550. 551. 260. 61水稻土 7145. 4810561. 481. 9451. 130. 684. 581. 340. 481. 472. 61新積土 287. 02391. 571. 9810

36、. 350. 644. 681. 660. 640. 920. 78紫色土 16558. 1218651. 921. 9478. 190. 524. 631. 500. 531. 311. 53棕壤2350. 191677. 091. 7019. 290. 141. 980. 600. 261. 720. 023. 3. 3嵌塊體密度和邊界密度分析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的嵌塊體密度的值都很小 , 處在 0. 140. 77個(gè)km 2之間 , 說明各類土壤單位面積上擁有的景觀嵌塊體個(gè)數(shù)都不算多 , 土壤利用景觀被分割破碎的程度很低 , 空間異質(zhì)性較小 (表 3 。 而邊界密度值在 1. 984.

37、 70 km 之間 , 所有的值都較小 , 說明了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利用 景觀被邊界的分割程度低 , 也同樣反映出各類土壤利用景觀的破碎化程度低 , 空間異質(zhì)性程度低 。 其中粗骨子 土利用景觀的邊界密度值最大 , 為 4. 70 km , 破碎化程度和空間異質(zhì)性程度最高 ; 棕壤利用景觀最小 , 為 1. 98 km , 破碎化程度和空間異質(zhì)性程度最低 , 而黃棕壤次之 ; 其余土壤利用景觀的值差別不算太大 , 破碎化程度和 空間異質(zhì)性程度居中 , 與整個(gè)巖溶區(qū)的破碎化程度和空間異質(zhì)性程度相近 。3. 3. 4景觀人工干擾指數(shù)分析重慶巖溶區(qū)土壤利用景觀的人工干擾指數(shù)值不大 , 但各土壤類型間變幅

38、較大 , 從棕壤景觀的 0. 02到水稻土景觀的 2. 61, 并按照棕壤 、 山地草甸土 、 黃棕壤 、 黃褐土 、 石灰土 、 黃壤 、 粗骨子 土 、 新積土 、 紫色土 、 紅壤 、 水稻土的順序依次增加 , 這一順序與各類土壤的利用強(qiáng)度順序相一致 , 說明了人類活 動(dòng)對上述各類土壤景觀的改造總體程度不強(qiáng) , 但按上述順序依次加強(qiáng) , 這不僅與各類土壤的養(yǎng)分狀況有關(guān) , 還 與各類土壤分布的地勢地貌有關(guān) 。4討論巖溶地區(qū)的石漠化主要是強(qiáng)烈的土壤侵蝕造成基巖大面積裸露 , 土地退化與土壤類型 、 土地利用方式密切 相關(guān) 。 從貴州各類土壤內(nèi)部石漠化程度來看 , 石質(zhì)土和石灰土區(qū)無論哪種程

39、度石漠化都是所有土壤類型中最高 的 , 黃壤和粗骨土中石漠化程度以輕 、 中度石漠化為主 , 黃棕壤區(qū)則中 、 強(qiáng)度石漠化發(fā)生率在所有土壤類型中居 前列 , 山地草甸土中中度石漠化的發(fā)生率比較高 10。 而渝東南巖溶石山地區(qū)也屬石漠化多發(fā)地區(qū) , 石漠化的范 圍和程度與區(qū)域地貌 、 地質(zhì)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 , 但石漠化嚴(yán)重或較嚴(yán)重地段都是人類生息和經(jīng)濟(jì)活動(dòng)頻繁的地 區(qū) 3。 本文試圖揭示不同土壤類型上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以反映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 不足之處是未 考慮土地利用類型的動(dòng)態(tài)變化 , 同時(shí)對不同巖石地貌土壤土地利用的空間組合考慮不夠 , 有待于進(jìn)一步 加強(qiáng)研究 。(下轉(zhuǎn)第 196頁

40、651水土保持學(xué)報(bào) 第 20卷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態(tài) 、 垂直剖面抽象形態(tài) 、 三維立體形態(tài) 、 三維立體抽象形態(tài) 、 描述參數(shù)和類型等 。 系統(tǒng)提供了對各個(gè)記錄及其各 個(gè)字段的增加 、 刪除 、 修改 、 查詢等基本的數(shù)據(jù)庫操作 。 2. 5屬性庫管理屬性庫主要是把黃土高原樣區(qū)的土層厚度 、 基地地貌 、 土壤類型 、 土壤侵蝕類型 、 強(qiáng)度 、 方式 、 成土母質(zhì) 、 基 底地貌 、 黃土粒度組成在區(qū)域上的分布特征等作為不同的底圖

41、或?qū)傩源鎯τ趫D譜的屬性庫中 。 可以運(yùn)用 G IS 軟件 , 通過疊加 、 綜合等空間分析方法實(shí)現(xiàn)對不同圖譜個(gè)體單元的各種屬性特征的實(shí)時(shí)查詢 。3結(jié)束語不同時(shí)空尺度下的地學(xué)現(xiàn)象是復(fù)雜多變的 , 其信息圖譜的提取和分析具有很大的難度 。 我們只僅僅對某一 象加以觀察和研究 , 總結(jié)和歸納出其地學(xué)信息圖譜 。 掘 、 知識發(fā)現(xiàn) , 不斷提高圖譜的自動(dòng)識別功能 。 另外 , 圖及其描述參數(shù) , Internet 上交換 、 共享 和比較信息 。 、 動(dòng)態(tài)化 、 理念化 、 譜系化方向邁進(jìn) 一大步 。參考文獻(xiàn) :1齊清文 , . J . 地理學(xué)報(bào) , 2001, 56(增刊 :8-18.2齊清文 ,

42、. 黃土高原地貌形態(tài)信息圖譜 J . 地理學(xué)報(bào) , 2001, 56(增刊 :32-37.3楊志平 , 齊清文 , 黃仁濤 . 數(shù)學(xué)形態(tài)學(xué)在空間格局圖像骨架提取中的應(yīng)用 J . 地球信息科學(xué) , 2003(2 79-83. 4沈佐銳 , 于新文 . 昆蟲數(shù)學(xué)形態(tài)學(xué)研究及其應(yīng)用展望 J . 昆蟲學(xué)報(bào) , 1998, 41(增刊 :140-148.5于新文 , 沈佐銳 , 高靈旺 , 等 . 昆蟲圖像幾何形狀特征的提取技術(shù)研究 J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bào) , 2003, 8(3 :47-50.(上接第 156頁 不同成土母質(zhì)上土壤多樣性與地形多樣性 、 不同地形上成土母質(zhì)多樣性及土壤多樣性 、 以及不同土壤類型 上母質(zhì)多樣性和地形多樣性等 , 它們共同組成了研究區(qū)域地多樣性的特點(diǎn) 11。 張學(xué)雷等利用土壤多樣性理論 首次對我國海南島地區(qū)不同母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