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塔吊基礎施工方案tc5610-secret_第1頁
天然地基塔吊基礎施工方案tc5610-secret_第2頁
天然地基塔吊基礎施工方案tc5610-secret_第3頁
天然地基塔吊基礎施工方案tc5610-secret_第4頁
天然地基塔吊基礎施工方案tc5610-secret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南* 項目一標段工程塔吊基礎施工方二 O 一 O 年三月塔吊基礎施工方案目錄一、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jù)三、施工方法四、注意事項五、應急預案附圖:塔吊布置平面圖、工程概況:海南* * 一標段工程由 1#、2#、3#、7#、9#、10#、11#、15#、17#、18#、 19#、 20#、 21#樓及地下室工程組成,其中 1#、 2#、 3#樓為地上1 8層, 1 1 #樓為地上6 層,9#、 10#、 15#樓為地上 3層,17#、 18#、 19#、 20#、 21#樓為地上 2層,7#樓為地 上1層,地下室為地下 1層。本工程建設地點:海南省瓊海市。屬于框架結構。根據(jù) 施工圖紙計劃在現(xiàn)場布置

2、三臺TC561(塔式起重機,能滿足高層及地下室施工現(xiàn)場物 件吊運要求,具體位置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及 1#樓、 2#樓、 3#樓塔吊布置圖。根據(jù) 施工圖紙建筑高度最高點為3#樓最高點65.54m,計劃塔吊起升高度為68.5米,設置 二道附墻拉桿,塔吊計算書按照搭設最高的 3#樓計算。二、編制依據(jù): 本計算書主要依據(jù)施工圖紙及以下規(guī)范及參考文獻編制: 塔式起重機設計規(guī) 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建筑結構 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混凝土結 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等編制。三、施工方法

3、: 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情況, 我單位進場時樁基工程已由建設單位指定的分包單位完成 且樁基已退場,結合塔吊說明書、參數(shù)、基礎圖紙及本工程勘察報告,經(jīng)計算,決 定采用天然基礎,塔吊基礎底標高與附著的樓層基礎底標高相同,持力層為層中 砂,承載力特征值 fak=150kpa 。相關計算書如下:(一)、TC5610塔式起重機計算書:1、參數(shù)信息塔吊型號: TC5610塔吊起升高度 H:68.50m,塔身寬度 B:2.5m,自重 450.8kN,基礎承臺厚度 hc:1.50m,最大起重荷載 F2:60kN,基礎承臺寬度 Bc:6.0m,混凝土強度等級: C30,鋼筋級別: II 級鋼,額定起重力矩:630kN

4、- m基礎所受的水平力: 30kN,標準節(jié)長度a: 2.8m,最大起重力矩M 1325kNm主弦桿材料:角鋼/方鋼,寬度/直徑c: 120mm所處城市:海南瓊海,基本風壓W0: 0.85kN/m2,地面粗糙度類別:A類 近?;蚝秴^(qū),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mz: 2.2 。2、塔吊計算??紤]設置二道附墻拉桿,依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計算簡圖: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當考慮偏心矩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2( 4-G)混凝土基礎抗傾翻穩(wěn)定性計算:< Bc/3=2.00mE=M/(F+G)=1855.00/(612.96+1620.0

5、0)=0.83m根據(jù)塔式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GB/T 13752-92 )第463條,塔吊混凝土基礎 的抗傾翻穩(wěn)定性滿足要求。式中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載F= (Fi+ F2)X 1.2=612.96kN ;(恒載系數(shù)取 1.2 )G基礎自重:G=25.0X Bex Bex hex 1.2 =1620.00kN ;(恒載系數(shù)取 1.2 )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e=6.000mM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chǎn)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1.4 x1325.00=1855.00kN m (安全系數(shù)取 1.4 )e 偏心矩,e= M/(F + G) = 0.831 m,故e<

6、; Be/6=1 m ;經(jīng)過計算得到:有附著的壓力設計值 P=(612.960+1620.000)/6.0002=62.027kPa;3、地基承載力驗算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jù)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第5.2.3 條。計算公式如下:夭=施+ e卩 - 3) +帖推(八0習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N/m2);f 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本規(guī)范第5.2.3條的原則確定;取 150.000kN/m2;n b n-基礎寬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Y-基礎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取20.000kN/m3;b-基礎底面寬度(m),當基寬小于3m按3n取

7、值,大于6m按6n取值,取6.000m;Y-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取20.000kN/m3;d-基礎埋置深度(m)取0.000m;解得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a=286.000kPa ;實際計算取的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fa=286.000kPa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大于有附著時壓力設計值P=62.027kPa,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 x fa大于無附著時的壓力設計值Pmax=113.554kPa,滿足要求!4、基礎受沖切承載力驗算依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第827條。驗算公式如下:式中 環(huán)-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shù),當h不大

8、于800m時,琢取1.0. 當h大于等于2000m時,歸取0.9,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取柿=0.94;f 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ft=1.43MPah o -基礎沖切破壞錐體的有效高度;取 ho=1.45m;a m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J =(竹+巧”2am=2.50+(2.50 +2 X 1.45)/2=3.95m ;a t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的上邊長,當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即塔身寬度);取at= 2.5m;a b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在基礎底面積范圍內的下邊長,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內,計算柱與基礎交

9、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 取柱寬加兩倍基礎有效高度;ab=2.50 +2 X 1.45=5.40 ;p j -扣除基礎自重后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凈 反力,對偏心受壓基礎可取基礎邊緣處最大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取P=113.55kPa;A l-沖切驗算時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積; A=6.00 X (6.00-5.40)/2=1.80mF l -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作用在A上的地基土凈反力設計值。Fi=113.55 X 1.80=204.40kN。允許沖切力:0.7 X 0.94 X 1.43 X 3950.00 X1450.00=5398789.23N=5398.79kN &

10、gt; F 尸 204.40kN ;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5、承臺配筋計算1.抗彎計算依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第827條。計算公式如下:1 I"(2Cr"Ir = - (刀+/)%+尸一丁丿+(尺贓一刃/式中:M -任意截面1-1處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彎矩設計值;a i -任意截面1-1至基底邊緣最大反力處的距離;當墻體材料為混凝土時,取 ai=(Bc-B)/2 = (6.00-2.50)/2=1.75m;P max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地基反力設計值,取 113.55kN/m2;P -相

11、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在任意截面1-1處基礎底面地基反力設計值;P=PnaxX (3a-a i)/3aP=113.55 X (3 X 2.50-1.75)/(3 X 2.50)=87.06kPa ;G-考慮荷載分項系數(shù)的基礎自重,取 G=1.35X 25X BcX BcX hc=1.35X 25X 6.00 X 6.00 X 1.50=1822.50kN/m2;l -基礎寬度,取l=6.00m ;a -塔身寬度,取a=2.50m;a'- 截面I - 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a'=2.50m。經(jīng)過計算得 MI=1.752X (2 X 6.00+2.50) X (113.55+87.

12、06-2 X 1822.50/6.00 2)+(113.55-87.06) X 6.00/12=408.27kN.m。2.配筋面積計算依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第8.7.2條。公式如下:衛(wèi)MA 加1 J1 藥兒二1一燈2式中,a-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時,a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 時,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取a=1.00;fc -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fc=14.30kN/m2;h o -承臺的計算高度,ho=1.45m。經(jīng)過計算得:a=408.27 采06心.00 1430 8.00 X03X(1.45 W3)2)=0.002;宇1

13、-(1-2 0.002)°.5=0.002;Y=1-0.002/2=0.999;A408.27 X 106/(0.999 X 1.45 X 300.00)=939.61mm2o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6000.00 X 1500.00 X 0.15%=13500.00mm。故取 As=13500.00mrmo配筋:11級鋼筋,20140mm。承臺底面單向根數(shù)43根。實際配筋值13510 mrmo6、塔吊附著計算(1) 、支座力計算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 道附著桿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jù)。附著式塔機的塔身

14、可以簡化為 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xù)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下: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2W k=WX 卩X 必 0 = 0.850 1.170 >2.190 >0.700 =1.525 kN/m 2;其中W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J9)的規(guī)定采 用:W = 0.850 kN/m 2;庠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J9)的規(guī)定采用:比=2.190 ;臨 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ps = 1.170 ;0 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shù),0 = 0.700 ;風荷載的水平作用力:q = W 存 BX Ks = 1.525 X 1.600 X 0.

15、200 = 0.488 kN/m ;其中 Wk 風荷載水平壓力,W= 1.525 kN/m 2;B 塔吊作用寬度,B= 1.600 m ;Ks迎風面積折減系數(shù),Ks= 0.200 ;實際取風荷載的水平作用力q = 0.488 kN/m ;塔吊的最大傾覆力矩: M = 1325.000 kN.m ;彎矩圖變形圖2471310.S54107S592723101.507剪力圖計算結果:N w = 112.2917kN(2) 、附著桿內力計算計算簡圖: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工丘=0Tx cos + cosg2 - T3 cosGj =X=°爲 sin 旳 + 巧 £in 口2 扌爲 s

16、in 旳=-Nv sm & 工心07ji + c/2)cosax -(iSj +1; /2)sin 旳+ T2(站 +e/2)cos碼-(如 + cf 2)sin 昭 + 遲亠(毎 + e / 2) cos a3 + g ay - c / 2) sin a3= Mv其中:內 =arctb /aja2 = arctb /(aL 十 u)£Zj 三 orcfg右】/(勺 -<aL - c)2.1第一種工況的計算: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chǎn)生的扭矩和風荷載扭矩。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9從 0 - 360 循環(huán),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求得

17、各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07.70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47.14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30.13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66.55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82.91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39.27 kN ;2.2第二種工況的計算:塔機非工作狀態(tài),風向順著著起重臂,不考慮扭矩的影響。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9 = 45 135,225,315,MW = 0 ,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87.12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45.98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28.27 kN

18、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 87.12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 45.98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 128.27 kN ;(3) 、附著桿強度驗算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驗算公式:(T = N / An < f 其中(T -為桿件的受拉應力;N - 為桿件的最大軸向拉力 ,取 N =139.274 kN ; A n - 為桿件的截面面積, 本工程選取的是 16號槽鋼; 查表可知 An =2515.00 mm2。經(jīng)計算,桿件的最大受拉應力 (T =139273.530/2515.00 =55.377N/mm 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 215N/mm2, 滿足要求

19、。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驗算公式:其中"-(T = n /a f為桿件的受壓應力;N -為桿件的軸向壓力,桿 1:取N =107.697kN;桿2:取N =47.140kN;An桿3:取N =130.130kN;本工程選取的是 16號槽鋼;查表可知 An = 2515.00 mm 2。為桿件的截面面積 ,-桿件長細比,桿1:取入=112 桿2:取入=125 桿3:取入=112©-為桿件的受壓穩(wěn)定系數(shù),是根據(jù) 底表計算得:桿 1:取© =0.481 桿2:取© =0.411 桿3:取© =0.481經(jīng)計算,桿件的最大受壓應力(T =107.571

20、 N/mm,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215N/mni,滿足要求。(4) 、附著支座連接的計算附著支座與建筑物的連接多采用與預埋件在建筑物構件上的螺栓連接埋螺栓的規(guī)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說明書沒有規(guī)定,應該按照下面要求確定:1 預埋螺栓必須用Q235鋼制作;2 .附著的建筑物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C20;3 .預埋螺栓的直徑大于24mm4 .預埋螺栓的埋入長度和數(shù)量滿足下面要求:0/7勿感附-N其中n為預埋螺栓數(shù)量;d為預埋螺栓直徑;I為預埋螺栓埋入長度;f為預 埋螺栓與混凝土粘接強度(C2C為1.5N/mmA2, C3C為3.0N/mmA2) ; N為附著桿的軸向 力。5 .預埋螺栓數(shù)

21、量,單耳支座不少于4只,雙耳支座不少于8只;預埋螺栓 埋入長度不少于15d;螺栓埋入端應作彎鉤并加橫向錨固鋼筋。(二)、塔吊基礎施工1、土方開挖前,根據(jù)總平面圖,定位出周邊建筑物外輪廓線,根據(jù)塔吊參數(shù), 確定吊臂范圍內的樓層,確保能正常滿足相關樓層吊運材料的施工需要,并考慮好 塔吊拆除時吊臂和平衡臂的位置及方向,確保塔吊拆除安全方便,然后根據(jù)塔吊附著建筑的定位控制線定位出塔吊的四個角點,并放出基礎開挖灰線。2、土方開挖時,塔吊和附著樓層一起開挖,根據(jù)施工圖紙及現(xiàn)場自然地坪高 程測量結果,3#樓塔吊基礎土方開挖深度約4.1米,1#樓塔吊基礎土方開挖深度約3 米,2#樓塔吊基礎土方開挖深度約2.2

22、米,塔吊基坑底工作面為50cm按1:1放坡, 由于1:1放坡是自然坡度,可不進行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3、塔吊基礎墊層采用C10商品砼,基礎模板采用240厚蒸壓灰砂磚M5水泥砂漿 砌筑,內外側用1:2水泥砂漿抹灰。塔吊基礎尺寸為6米*6米*1.5米,采用C35商品砼, 配筋按照廠家提供的基礎圖紙(見附圖)。鋼筋綁扎完成后,根據(jù)塔吊的四個角點, 拉出對角線,再根據(jù)廠家提供的基礎圖,放置好預埋螺栓和墊塊。三、注意事項:1、基坑挖土完成后,應盡快進行墊層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施工,應預留150mm 厚土層,在進行下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基底土遭受擾動,降低承載力2、預埋螺栓必須按照廠家提供的基礎圖準確定位后放置

23、好, 并用鋼筋和承臺主 筋焊接牢固,確保施工中不會發(fā)生移位,對角線誤差不大于 2mm。3、塔吊基礎混凝土澆搗時, 應制作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 并按照廠家要求, 養(yǎng)護 15 天且試塊試驗強度達到廠家提供的基礎圖紙要求后,才可進行塔吊安裝。四、應急搶救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本工程施工中突發(fā)性安全事故的危害,建立緊 急情況下快速、有效額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理機制,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造成 的損失,保證社會穩(wěn)定和民工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及業(yè)主經(jīng)濟安全,并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而制定本預案。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應當貫徹統(tǒng)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 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一)項目部成立現(xiàn)場安全

24、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項目經(jīng)理任總指揮,負責對 事故應急處理的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揮。 總指揮: * 副總指揮: * 成員: * 、 * 、 *1、根據(jù)事故應急處理的需要,應急救援指揮部有權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 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必要時,對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2、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 、組織制定本項目事故應急處理預案;負責事故現(xiàn)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 指揮工作。 、根據(jù)事故發(fā)生情況,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啟動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制定具 體救援處置措施,指揮項目部各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及處置突發(fā) 性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及 、迅速了解、

25、掌握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現(xiàn)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 時向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匯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 況。 、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做好穩(wěn)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及安撫工作。 、組織項目部預案的演練,根據(jù)情況的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和補充。3、現(xiàn)場總指揮的主要職責。 、負責召集各參與搶險救援部門的現(xiàn)場負責人研究現(xiàn)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 措施,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 、負責指揮現(xiàn)場應急救援工作。(二)、各相關部門的職責: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組、醫(yī)療救護組、安全保衛(wèi)組、后勤保障組、綜合協(xié)調聯(lián)絡組、 事故調查組,其職責為:應急救援組:由項目副經(jīng)理*和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現(xiàn)場施工人員進行現(xiàn)場搶 險救援和應急處理。醫(yī)療救護組:由項目副經(jīng)理*和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部門人員對傷者進行初期 的救治和傷員的運送。安全保衛(wèi)組:由現(xiàn)場安全負責人*負責,組織保衛(wèi)人員設置警戒區(qū)域、維護現(xiàn)場秩 序、控制和保護事故現(xiàn)場、組織緊急情況下有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后勤保障組:安全員*負責,協(xié)同相關人員迅速調集車輛運送現(xiàn)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輸送現(xiàn)場疏散人員,協(xié)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綜合協(xié)調聯(lián)絡組:由*負責,主要任務是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事故現(xiàn) 場;傳達貫徹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xié)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救援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