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園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GB 51192-2016為全面發(fā)揮公園的游憩功能、生態(tài)功能、景觀功能、文化傳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應急避險功能及其經濟、社會、環(huán)境效益,確保公園設計質量,制定本規(guī)范。本規(guī)范適用于城鄉(xiāng)各類公園的新建、擴建、改建和修復的設計。1.0. 1為全面發(fā)揮公園的游憩功能、生態(tài)功能、景觀功能、文化傳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應急避險功能及其經濟、社會、環(huán)境效益,確保公園設計質量,制定本規(guī)范。1. 0 . 2本規(guī)范適用于城鄉(xiāng)各類公園的新建、擴建、改建和修復的設計。1. 0 . 3公園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2. 0. 1 公園 Public park
2、 向公眾開放,以游憩為主要功能,有較完善的設施,兼具生態(tài)、美化等作用的綠地。2. 0 . 2 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park land 公園內各類用地,包括綠化用地、建筑占地、園路及鋪裝場地用地等,占公園陸地面積的比例。2. 0 . 3 綠化用地 planting area 公園內用以栽植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用地。2 . 0 . 4 建筑占地 building area公園內各種建筑基底所占面積。2. 0. 5 水體 water area 公園內河、湖、池、塘、水庫、濕地等天然水域和人工水景的統(tǒng)稱。2. 0 . 6 公園游憩綠地 recreation green space
3、公園內可開展游憩活動的綠化用地。2 . 0 . 7 雨水控制利用 rainwater utilization facilities 對雨水進行強化入滲、收集回用、降低徑流污染、調蓄排放處理措施的總稱。2. 0 . 8 豎向控制 vertical planning 對公園內建設場地地形、各種設施、植物等的控制性高程的統(tǒng)籌安排以及與公園外高程的相互協(xié)調。2 . 0 . 9 郁閉度 crown density群植喬木樹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栽植地表面積之比。土壤自然堆積形成的一個穩(wěn)定且坡度一致的土體表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又叫自然傾斜角。角度的大小與土壤的土質、顆粒大小、含水量等有關系。2. 0 . 10 自
4、然安息角 natural angle of repose#*3基本規(guī)定3. 1 一般規(guī)定3. 1 . 1公園的用地范圍和類型應以城鄉(xiāng)總體規(guī)劃、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等上位規(guī)劃為依據。3. 1 . 2公園設計應正確處理公園建設與城市建設之間、公園的近期建設與持續(xù)發(fā)展之間的關系。3. 1 . 3公園設計應注重與周邊城市風貌和功能相協(xié)調,并應注重地域文化和地域景觀特色的保護與發(fā)展3. 1 . 4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公園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和規(guī)模,應與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適應。3 . 1 .5公園與水系相鄰時,應根據相關區(qū)域防洪要求,綜合考慮相鄰區(qū)域水位變化對公園景觀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 并應確保游人安全。3.
5、1. 6公園的雨水控制利用目標,包括徑流總量控制率、超標雨水徑流調蓄容量、雨水利用比例等,應根據上位規(guī)劃結合公園的功能定位、地形和土質條件而確定。3. 1. 7公園應急避險功能的確定和相應場地、設施的設置,應以城市綜合防災要求、公園的安全條件和資源保護價值要求為依據。3. 2公園的內容3. 2 . 1公園設計應以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綠色自然環(huán)境為基本任務,并根據公園類型確定其特有的內容。3 . 2 . 2綜合公園應設置游覽、休閑、健身、兒童游戲、運動、科普等多種設施,面積不應小于5hm。3.2 . 3專類公園應有特定的主題內容,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動物園應有適合動物生活的環(huán)境,供游人參觀、休息、科普的
6、設施,安全、衛(wèi)生隔離的設施和綠帶,后勤保障設施;面積宜大于20hm,其中專類動物園面積宜大于 5hm ;2植物園應創(chuàng)造適于多種植物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應有體現本園特點的科普展覽區(qū)和科研實驗區(qū);面積宜大于40hm ,其中專類植物園面積宜大于2hm ;3歷史名園的內容應具有歷史原真性,并體現傳統(tǒng)造園藝術;4其他專類公園,應根據其主題內容設置相應的游憩及科普設施。3.2 . 4社區(qū)公園應設置滿足兒童及老年人日常游憩需要的設施。3. 2 . 5游園應注重街景效果,應設置休憩設施。3. 3用地比例3. 3. 1公園用地面積包括陸地面積和水體面積,其中陸地面積應分別計算綠化用地、建筑占地、園路及鋪裝場地用地的
7、面積及比例,公園用地面積及用地比例應按表 3 . 3 . 1的規(guī)定進行統(tǒng)計。表3. 3 . 1公園用地面積及用地比例表 注:如有其他用地”,應在備注”一欄中注明內容。3. 3 .2公園用地比例應以公園陸地面積為基數進行計算,并應符合表3 . 3 . 2的規(guī)定。表3.3. 2公園用地比例()234建筑物屋頂上有綠化或鋪裝等內容時,面積不應重復計算,可按本規(guī)范表3. 3. 1的規(guī)定在備注中說明情況;注:“”示不作規(guī)定;上表中管理建筑、游憩建筑和服務建筑的用地比例是指其建筑占地面積的比例。3 . 3 . 3公園內用地面積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河、湖、水池等應以常水位線范圍計算水體面積,潛流濕地面積應計
8、入水體面積;沒有地被植物覆蓋的游人活動場地應計入公園內園路及鋪裝場地用地; 林蔭停車場、林蔭鋪裝場地的硬化部分應計入園路及鋪裝場地用地;#*5展覽溫室應按游憩建筑計入面積,生產溫室應按管理建筑計入面積;6動物籠舍應按游憩建筑計入面積,動物運動場宜計入綠化面積。3. 3 . 4歷史名園應設與游人量相匹配的管理建筑和廁所。3. 3 . 5公園內總建筑面積(包括覆土建筑)不應超過建筑占地面積的1 . 5倍。65%的3. 3 . 6園路及鋪裝場地用地,在公園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在保證公園綠化用地面積不小于陸地面積的 前提下,可按本規(guī)范表3. 3. 2的規(guī)定值增加,但增值不宜超過公園陸地面積的3% :公
9、園平面長寬比值大于3;公園面積一半以上的地形坡度超過 50%;水體岸線總長度大于公園周邊長度,或水面面積占公園總面積的70%以上。3. 4容量計算3. 4. 1公園設計應確定游人容量,作為計算各種設施的規(guī)模、數量以及進行公園管理的依據。3. 4 . 2公園游人容量應按下式計算:式中C公園游人容量(人);A1公園陸地面積(m);Am1人均占有公園陸地面積(m/人);C1公園開展水上活動的水域游人容量(人)。3. 4 . 3人均占有公園陸地面積指標應符合表 3. 4 . 3規(guī)定的數值。表3. 4 . 3公園游人人均占有公園陸地面積指標(m/人)公園類型人均占有陸地面積綜合公園30 60專類公園20
10、 30社區(qū)公園20 30游園30 60注:人均占有公園陸地面積指標的上下限取值應根據公園區(qū)位、周邊地區(qū)人口密度等實際情況確定。3. 4 . 4公園有開展游憩活動的水域時,水域游人容量宜按150m/人250m/人進行計算3. 5設施的設置3. 5. 1公園設施項目的設置,應符合表 3. 5. 1的規(guī)定。表3. 5 . 1公園設施項目的設置注:"示應設;"(表示可設;“一表示不需要設置。3. 5. 2公園內不應修建與其性質無關的、單純以盈利為目的的建筑。3. 5. 3游人使用的廁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面積大于或等于10hm2的公園,應按游人容量的2%設置廁所廁位(包括小便斗位數),
11、小于10hm2者按游人容量的1 .5%設置;男女廁位比例宜為1: 1 .5;服務半徑不宜超過250m,即間距500m ;各廁所內的廁位數應與公園內的游人分布密度相適應;4在兒童游戲場附近,應設置方便兒童使用的廁所;5公園應設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廁位或無障礙專用廁所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 50763的相關規(guī)定。3. 5. 4休息座椅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容納量應按游人容量的20%30%設置;2應考慮游人需求合理分布;3休息座椅旁應設置輪椅停留位置,其數量不應小于休息座椅的10%3. 5. 5垃圾箱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垃圾箱的設置應與游人分布密度相適應,并應設計在人流集中場地
12、的邊緣、主要人行道路邊緣及公用休息座椅附近;2公園陸地面積小于100hm2時,垃圾箱設置間隔距離宜在 50m 100m之間;公園陸地面積大于100hm2時,垃圾箱設置間隔距離宜在100m200m之間;3垃圾箱宜采用有明確標識的分類垃圾箱。3. 5. 6公園配建地面停車位指標可符合表 3. 5. 6的規(guī)定。表3. 5 . 6公園配建地面停車位指標注:不含地下停車位數;表中停車位為按小客車計算的標準停車位。3. 5. 7公園內的用火場所應設置消防設施,建筑物的消防設施應依據建筑規(guī)模進行設置。3. 5. 8標識系統(tǒng)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根據公園的內容和環(huán)境特點確定標識的類型和數量;2在公園的主要
13、出入口,應設置公園平面示意圖及信息板;3在公園內道路主要出入口和多個道路交叉處,應設置道路導向標志;如公園內道路長距離無路口或交叉口,宜 沿路設置位置標志和導向標志,最大間距不宜大于150m ;在公園主要景點、游客服務中心和各類公共設施周邊,宜設置位置標志;景點附近可設科普或文化內容解說信息板;在公園內無障礙設施周邊,應設置無障礙標識;可能對人身安全造成影響的區(qū)域,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4總體設計編輯4. 1現狀處理4. 1. 1對公園范圍內的現狀地形、水體、建筑物、構筑物、植物、地上或地下管線和工程設施,應進行調查, 作出評價,并提出處理意見。4. 1 . 2現狀有紀念意義、生態(tài)價值、文
14、化價值或景觀價值的風景資源,應結合到公園內景觀設訐中4. 1. 3公園用地不應存在污染隱患。在可能存在污染的基址上建設公園時, 應根據環(huán)境影響評估結果,采取安全、 適宜的消除污染技術措施。4. 1. 4當保留公園用地內原有自然巖壁、 陡峭邊坡,并在其附近設置園路、游憩場地、建筑等游人聚集的場所時, 應對巖壁、邊坡做地質災害評估,并應根據評估結果采取安全防護或避讓措施。4. 1 . 5公園設計不應填埋或侵占原有濕地、河湖水系、滯洪或泛洪區(qū)及行洪通道4. 1 . 6有文物價值的建筑物、構筑物、遺址綠地,應加以保護并結合到公園內景觀之中。4. 1 . 7公園內古樹名木嚴禁砍伐或移植,并應采取保護措施
15、。4. 1 . 8古樹名木的保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古樹名木保護范圍的劃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成林地帶為外緣樹樹冠垂直投影以外 5m所圍合的范圍;2)單株樹應同時滿足樹冠垂直投影以外 5m寬和距樹干基部外緣水平距離為胸徑 20倍以內。(埋)設2保護范圍內,不應損壞表土層和改變地表高程,除樹木保護及加固設施外,不應設置建筑物、構筑物及架 各種過境管線,不應栽植纏繞古樹名木的藤本植物。4. 1 . 9原有健壯的喬木、灌木、藤本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宜保留利用。4. 1 . 10在保留的地下管線和工程設施附近進行設計時,應提出對原有物的保護措施和施工要求。4. 2總體布局I一般規(guī)定14. 2. 1總體布局應
16、對功能區(qū)和景區(qū)劃分、地形布局、園路系統(tǒng)、植物布局、建筑物布局、設施布局及工程管線 系統(tǒng)等作出綜合設計。4. 2 . 2總體布局應結合現狀條件和豎向控制,協(xié)調公園功能、設施及景觀之間的關系。n功能區(qū)及景區(qū)劃分4. 2. 3功能區(qū)應根據公園性質、規(guī)模和功能需要劃分,并確定各功能區(qū)的規(guī)模、布局。4. 2 . 4景區(qū)應根據公園內資源特點和設計立意劃分。m地形布局4. 2. 5地形布局應在滿足景觀塑造、空間組織、雨水控制利用等各項功能要求的條件下,合理確定場地的起伏 變化、水系的功能和形態(tài),并宜園內平衡土方。4. 2 . 6水系設計應根據水源和現狀地形等條件,確定各類水體的形狀和使用要求。使用要求應包括
17、下列內容:游船碼頭的位置和航道水深要求;水生植物種植區(qū)的種植范圍和水深要求;水體的水量、水位和水流流向;水閘、進出水口、溢流口及泵房的位置。IV園路系統(tǒng)與鋪裝場地布局4. 2. 7園路系統(tǒng)布局應根據公園的規(guī)模、各分區(qū)內容、管理需要以及公園周圍的市政道路條件,確定公園出入 口位置與規(guī)模、園路的路線和分類分級、鋪裝場地的位置和形式。4. 2 . 8公園出入口布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應根據城市規(guī)戈閑公園內部布局的要求,確定主、次和專用出入口的設置、位置和數量;需要設置出入口內外集散廣場、停車場、自行車存車處時,應確定其規(guī)模要求;500m/萬人售票的公園游人出入口外應設集散場地,外集散場地的面積下限指標應
18、以公園游人容量為依據,宜按 計算。4. 2 . 9停車場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機動車停車場的出入口應有良好的視野,位置應設于公園出入口附近,但不應占用出入口內外游人集散廣場;地下停車場應在地上建筑及出入口廣場用地范圍下設置;機動車停車場的出入口距離人行過街天橋、地道和橋梁、隧道引道應大于50m,距離交叉路口應大于80m;機動車停車場的停車位少于 50個時,可設一個出入口,其寬度宜采用雙車道;50個300個時,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大于300個時,出口和入口應分開設置,兩個出入口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m ;30%。5停車場在滿足停車要求的條件下,應種植喬木或采取立體綠化的方式,遮陰面積不宜小于停車場
19、面積的4. 2 . 10園路的路網密度宜為 150m/hm380m/hm ;動物園的路網密度宜為 160m/hm300m/hm。4. 2 . 11園路布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主要園路應具有引導游覽和方便游人集散的功能;通行養(yǎng)護管理機械或消防車的園路寬度應與機具、車輛相適應; 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周邊應設置消防車道;生產管理專用路宜與主要游覽路分別設置。4. 2 . 12游憩設施場地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不同功能、不同人群使用的游憩設施場地應分別設置;游人大量集中的場地應與主園路順暢連接,并便于集散;安靜休息區(qū)與喧鬧區(qū)之間應利用地形或植物進行隔離;兒童游戲場與游人密集區(qū)、主園路及城市干道
20、之間,宜用植物或地形等構成隔離地帶。V建筑布局應根據功能、景觀要求和市政設4. 2. 13建筑的風格、位置、高度和空間關系,以及與園路、鋪裝場地的聯系,施條件確定4. 2 .14地下建筑的范圍宜限于出入廣場或公園建筑物的輪廓范圍內。4. 2 .15管理用房和廁所的位置,應隱蔽又方便使用。4. 2 .16公園內建筑物與穿越公園架空電力線路的安全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建筑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在導線最大計算弧垂情況下)應符合表4. 2 . 16-1規(guī)定的數值。表 4. 2 .16-1建筑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線路電壓(kV)1 - 1035110 (66)2203
21、305007501000垂直距離(m)3.04.05.06.07.09.011.515.52建筑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在最大計算風偏情況下)應符合表4. 2. 16-2規(guī)定的數值。表4. 2 . 16-2建筑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線路電壓(kV)<33 1035110 (66)2203305007001000水平距離(m)1.01.53.04.05.06.010.012.014.04. 2. 17全園的植物組群類型及分布,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園外的環(huán)境特征、園內的立地條件,結合景觀構 想、功能要求和當地居民游賞習慣等確定。4. 2 . 18植物組群應豐
22、富類型,增加植物多樣性,并具備生態(tài)穩(wěn)定性。4. 2 . 19公園內連續(xù)植被面積大于100hm時,應對防火安全作出設計。vn工程管線及設施布局 4. 2. 20公園內水、電、燃氣等線路宜沿主路布置,不應破壞景觀,同時應符合安全、衛(wèi)生、節(jié)約和便于維修的要求。4 . 2 . 21電氣、給水排水、通信工程的配套設施、垃圾中轉站及綠色垃圾處理站等應設在隱蔽地帶。4. 3豎向控制4 . 3 . 1豎向控制應根據公園周圍城市豎向規(guī)劃標高和排水規(guī)劃,提出公園內地形的控制高程和主要景物的高程, 并應符合卜列要求:1應滿足景觀和空間塑造的要求;2應適應擬保留的現狀物;3應考慮地表水的匯集、調蓄利用與安全排放;4應
23、保證重要建筑物、動物籠舍、配電設施、游人集中場所等不被水淹,并便于安全管理。4. 3 . 2豎向控制應對下列內容作出規(guī)定: 1山頂或坡頂、坡底標高;2主要擋土墻標高; 3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標高;4水底、駁岸頂部標高;5園路主要轉折點、交叉點和變坡點標高,橋面標高;6公園各出入口內、外地面標高;7主要建筑的屋頂、室內和室外地坪標高;8地下工程管線及地下構筑物的埋深;9重要景觀點的地面標高。4. 3 . 3公園地面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4.3 . 3規(guī)定的數值。表4. 3 . 3公園地面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的最小垂直距離(在最大計算導線弧垂情況下)線路電壓(kV)<1
24、11035 1102203305007501000最小垂直距離(m)6.06.57.57.58.514.019.527.05地形設計5. 1高程和坡度設計5. 1 . 1地形高程設計應以總體設計所確定的各控制點的高程為依據5.1 . 2綠化用地宜做微地形起伏,應有利于雨水收集,以增加雨水的滯蓄和滲透。5. 1 . 3公園地形應按照自然安息角設計坡度,當超過土壤的自然安息角時,應采取護坡、固土或防沖刷的措施。5. 1 . 4構筑地形應同時考慮園林景觀和地表水排放,各類地表排水坡度宜符合表5. 1 . 4的規(guī)定。表5. 1 . 4各類地表排水坡度(%)地表類型最小坡度草地1.0運動草地0.5栽植地
25、表0.5鋪裝場地0.35 . 1 . 5游憩綠地適宜坡度宜為5 . 0%20 . 0%。5. 2 土方工程5 . 2 . 1 土方工程設計應進行土方量計算。5. 2 . 2人工堆土改造地形應保證山體穩(wěn)定和周圍設施的安全,安全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對種植土層下的填充土提出土粒徑和壓實系數要求。填充土應分層夯填或碾壓密實,壓實系數為0.900 . 93。地形上設計有建筑物時,局部填充土指標應符合建筑基礎要求。2視堆土高度進行地基滑動穩(wěn)定、承載力和變形驗算。3應驗算堆土對周邊已有的建(構)筑物的影響,必要時應采取地基加固等有效措施,確保不產生安全隱患。5. 2 . 3 土方工程設計應采取利用原表層
26、栽植土的措施,同時提出區(qū)域內原土的保護、保育以及恢復改良的措施。5. 2 . 4地形填充土不應含有對環(huán)境、人和動植物安全有害的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質。5. 3水體外緣5. 3. 1水體的進水口、排水口、溢水口及閘門的標高,應保證適宜的水位,并滿足調蓄雨水和泄洪、清淤的需要。5. 3. 2水體駁岸頂與常水位的高差以及駁岸的坡度,應兼顧景觀、安全、游人親水心理等因素,并應避免岸體沖5. 3 . 3非淤泥底人工水體的岸高及近岸水深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無防護設施的人工駁岸,近岸 2. 0m范圍內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 0. 7m;2無防護設施的園橋、汀步及臨水平臺附近 2. 0m范圍以內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
27、0. 5m ;3無防護設施的駁岸頂與常水位的垂直距離不得大于 0 . 5m5.3 . 4淤泥底水體近岸應有防護措施。5. 3 . 5以雨水作為補給水的水體,在濱水區(qū)應設置水質凈化及消能設施,防止徑流沖刷和污染。6園路及鋪裝場地設計6. 1園路6. 1 . 1園路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確定的路網及等級,進行園路寬度、平面和縱斷面的線形以及結構設計。6. 1 . 2園路宜分為主路、次路、支路、小路四級。公園面積小于10hm時,可只設三級園路。6 . 1 . 3園路寬度應根據通行要求確定,并應符合表 6 . 1. 3的規(guī)定。#*'、用痢理A 血JinA<so2.0 J_o1"二日
28、水關-蠱一 < ?|JEWL2=02.03.熾 &7 2D表6 . 1. 3園路寬度(m)6. 1. 4園路平面線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園路應與地形、水體、植物、建筑物、鋪裝場地及其他設施結合,滿足交通和游覽需要并形成完整的風景構圖;園路應創(chuàng)造有序展示園林景觀空間的路線或欣賞前方景物的透視線;園路的轉折、銜接應通順;通行機動車的主路,其最小平曲線半徑應大于12m。6. 1 . 5園路縱斷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主路不應設臺階;2主路、次路縱坡宜小于8%,同一縱坡坡長不宜大于200m ;山地區(qū)域的主路、次路縱坡應小于 12%,超過12%應作防滑處理;積雪或冰凍地區(qū)道路縱坡不應大于
29、 6%;3支路和小路,縱坡宜小于18% ;縱坡超過15%路段,路面應作防滑處理;縱坡超過 18%,宜設計為梯道;4與廣場相連接的縱坡較大的道路,連接處應設置縱坡小于或等于2. 0%的緩坡段; 5自行車專用道的坡度宜小于2. 5%;當大于或等于2. 5%時,縱坡最大坡長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 37的有關規(guī)定。6. 1 . 6園路橫坡以1 . 0%2. 0%為宜,最大不應超過4. 0%。降雨量大的地區(qū),宜采用1. 5%2 . 0%。積 雪或冰凍地區(qū)園路、透水路面橫坡以 1. 0%1. 5%為宜??v、橫坡坡度不應同時為零。6. 1 . 7梯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臺階踏步數不應少
30、于2級;縱坡大于50%的梯道應作防滑處理,并設置護欄設施;梯道的凈寬不宜小于1 . 5m ;梯道每升高1. 2m1. 5m,宜設置休息平臺,平臺進深應大于1. 2m,條件為特陡山地時,宜根據具體情況增 加臺階數,但不宜超過18級;5梯道連續(xù)升高超過5 . 0m時,宜設置轉折平臺,且轉折平臺的進深不宜小于梯道寬度。6. 1 . 8園路在地形險要的地段應設置安全防護設施。6. 1. 9通往孤島、山頂等卡口的路段,應設通行復線;條件不具備時,應加寬會車段路面。應根據路段行程及通 行難易程度,適當設置供游人短暫休憩的場所及護欄設施。6. 1 . 10園路面層材料應與公園風格和使用功能相協(xié)調,不應采用拋
31、光面材,并宜與城市車行路有所區(qū)別。6. 1. 11園路的路基設計應根據使用功能提出填料選擇、壓實系數、強度要求、邊坡要求等,還應考慮路基排水、 路基防護等內容。遇軟弱及特殊路基,應作特殊處理。6. 1 . 12公園主要園路及出入口應便于輪椅通過,其寬度、坡度及面層材料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 50763的有關規(guī)定。6. 1 . 13公園游人出入口寬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單個出入口的寬度不應小于1 . 8m;舉行大規(guī)?;顒拥墓珗@應另設緊急疏散通道。6. 2鋪裝場地6. 2. 1鋪裝場地面積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的布局要求進行確定。6. 2 . 2鋪裝場地宜根據集散、活動、演出、賞景、休
32、憩等功能要求作出不同的設計。6 . 2 . 3游憩場地宜有遮陰措施,夏季庇蔭面積宜大于游憩活動范圍的50%。6. 2 . 4鋪裝場地內樹木成年期根系伸展范圍內的地面,應采用透水、透氣性鋪裝。6 . 2 . 5人行道、廣場、停車場及車流量較少的道路宜采用透水鋪裝,鋪裝材料應保證其透水性、抗變形及承壓能 力。6.2 . 6兒童活動場地宜選擇柔性、耐磨的地面材料,不應采用銳利的路緣石。6 . 2 . 7鋪裝場地的坡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 . 1 . 4條的規(guī)定。6. 2 . 8演出場地應有方便觀賞的適宜坡度和觀眾席位。6. 3園橋6. 3. 1園橋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確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并提出造景、觀
33、景等項具體要求。6.3 . 2園橋橋下凈空應考慮橋下通車、通船及排洪需求。6. 3 . 3管線通過園橋時應考慮管道的隱蔽、安全和維修等問題。6. 3 . 4通行車輛的園橋的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CJJ 11的有關規(guī)定。6.3 . 5非通行車輛的園橋,活荷載標準值取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橋面均布荷載應按4 . 5kN/m取值;2計算單塊人行橋板時應按5 . OkN/m的均布荷載或1. 5kN的豎向集中力分別驗算并取其不利者。6.3 . 6非通行車輛的園橋應有阻止車輛通過的設施。7種植設計7. 1植物配置一般規(guī)定 1 . 1植物配置應以總體設計確定的植物組群類型及效果要求為依據。7.
34、7.1 . 2植物配置應采取喬灌草結合的方式,并應避免生態(tài)習性相克植物搭配。1 . 3植物配置應注重植物景觀和空間的塑造,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植物組群的營造宜采用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搭配,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以發(fā)揮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形成優(yōu) 美的景觀效果;孤植樹、樹叢或樹群至少應有一處欣賞點,視距宜為觀賞面寬度的1. 5倍或高度的2倍;樹林的林緣線觀賞視距宜為林高的2倍以上;樹林林緣與草地的交接地段,宜配植孤植樹、樹叢等; 草坪的面積及輪廓形狀,應考慮觀賞角度和視距要求。7. 1 . 4植物配置應考慮管理及使用功能的需求,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合理預留養(yǎng)護通道;2公園游憩綠地宜設計為疏林或疏
35、林草地。7. 1 . 5植物配置應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為植物生長預留空間。種植密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觀賞樹叢、樹群近期郁閉度應大于0 . 50。類型種植當年標準成年期標準密林0.30 0.700.70 1.00疏林0.10 0.400.40 0.60疏林草地0.07 0.200.10 0.307. 1. 6植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最小垂直距離(考慮樹木自然生長高度)應符合表7.6的規(guī)定。表7. 1.6植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之間最小垂直距離線路電壓(kV)<11 - 1035 1102203305007501000最小垂直距離(m)1.01.53.03.54.57.08.516.07.
36、1. 7 植物與地下管線之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植物與地下管線的最小水平距離應符合表7. 1 . 7-1的規(guī)定;1祈tf轉:陀蝦養(yǎng)耄11常i4曲即曾1晅力電集也&ISLi0.5L52-1J1 1L!卩-!JWKJt*hiS.fl1'LS1紅藝I'LU*力營1|i:'川監(jiān)您1-表7. L 7-1 ®費與«下晉a*小水半世離®表7 . 1. 7-1植物與地下管線最小水平距離(m)注:喬木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喬木樹干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離灌木或綠籬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地表處分蘗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離。2植
37、物與地下管線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7. 1 . 7-2的規(guī)定。表7. 1 .7-2植物與地下管線最小垂直距離(m)名稱新植喬木現狀喬木灌木或綠籬各類市政管線1.53.01.58的規(guī)定。7. 1. 8植物與建筑物、構筑物外緣的最小水平距離應符合表7. 1.#*表7. 1 . 8植物與建筑物、構筑物外緣的最小水平距離(m)£7. 1. R««與査箕灼a酬紳M逼扌水平審髙2IMl.tioLWJiuOrs-1-ia,Ml0. joSL MZ 00AW砂A 1J £21i.2. DO0-IMJ . 00u.注:喬木與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是指喬木樹干基部外緣與建筑物
38、、構筑物的凈距離。灌木或綠籬與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是指地表處分蘗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外緣與建筑物、構筑物的凈距離。7. 1 . 9對具有地下橫走莖的植物應設隔擋設施。7.1 . 10種植土厚度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綠化種植土壤CJ/T 340的規(guī)定。7.1 . 11種植土理化性質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綠化種植土壤CJ/T 340的規(guī)定。n游人集中場所7.1. 12游憩場地宜選用冠形優(yōu)美、形體高大的喬木進行遮陰。7. 113游人通行及活動范圍內的樹木,其枝下凈空應大于 2. 2m7. 114兒童活動場內宜種植萌發(fā)力強、直立生長的中高型灌木或喬木,并宜采用通透式種植,便于成人對兒童3場內種植池寬度應大于1
39、 . 5m。7. 1 . 20應根據水生植物生長特性對水下種植槽與常水位的距離提出具體要求。進行看護。7. 115露天演出場觀眾席范圍內不應種植阻礙視線的植物。7. 116臨水平臺等游人活動相對集中的區(qū)域,宜保持視線開闊。7. 117園路兩側的種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喬木種植點距路緣應大于0. 75m ;2植物不應遮擋路旁標識;3通行機動車輛的園路,兩側的植物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車輛通行范圍內不應有低于4. 0m高度的枝條;2)車道的彎道內側及交叉口視距三角形范圍內,不應種植高于車道中線處路面標高 1. 2m的植物,彎道外側宜加密種植以引導視線;3)交叉路口處應保證行車視線通透,并對視線起引導作
40、用。7.1 . 18停車場的種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樹木間距應滿足車位、通道、轉彎、回車半徑的要求。2庇蔭喬木枝下凈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大、中型客車停車場:大于 4. 0m ;2)小汽車停車場:大于2. 5m ;3)自行車停車場:大于2. 2m。m濱水植物區(qū)7. 1. 19濱水植物種植區(qū)應避開進、出水口。#*8.8.1 . 11供暖通風設備所產生的氣體污染物和噪聲對環(huán)境的影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7. 2苗木控制7. 2. 1苗木控制應包括下列內容:1應規(guī)定苗木的種名、規(guī)格和質量,包括胸徑或地徑、分枝點高度、分枝數、冠幅、植株高度等;2應根據苗木生長速度提出近、遠期不同的景觀要求和過渡措施,或預
41、測疏伐、間移的時期;3對整形植物應提出修整后的植株高度要求;4對特殊造型植物應提出造型要求。7. 2 . 2苗木種類的選擇應考慮區(qū)域立地條件和養(yǎng)護管理條件,以適生為原則,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慎用外來物種;2應調查區(qū)域環(huán)境特點,選擇抗逆性強的植物7. 2 . 3苗木種類的選擇應考慮栽植場地的特點,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游憩場地及停車場不宜選用有漿果或分泌物墜地的植物;2林下的植物應具有耐陰性,其根系不應影響主體喬木根系的生長;3攀緣植物種類應根據墻體等附著物情況確定;4樹池種植宜選深根性植物;5有雨水滯蓄凈化功能的綠地,應根據雨水滯留時間,選擇耐短期水淹的植物或者濕生、水生植物;6濱
42、水區(qū)應根據水流速度、水體深度、水體水質控制目標確定植物種類。7. 2 . 4游人正?;顒臃秶鷥炔粦x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7. 2 . 5游人正?;顒臃秶鷥炔粦x用枝葉有硬刺和枝葉形狀呈尖硬劍狀或刺狀的植物。8建筑物、構筑物設計建筑物1 . 1建筑物的位置、規(guī)模、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應符合公園總體設計的要求。8.1 . 2建筑物應與地形、地貌、山石、水體、植物等其他造園要素統(tǒng)一協(xié)調,有機融合。1 . 3建筑設計應優(yōu)化建筑形體和空間布局,促進天然采光、自然通風,合理優(yōu)化維護結構保溫、隔熱等性能, 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調和照明系統(tǒng)的負荷。8.8. 1. 4在建筑設計的同時,應考慮對
43、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氣、廢水等廢棄物的處理,防止污染和破壞環(huán)境。8. 1 . 5建筑物的層數與高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游憩和服務建筑層數以1層或2層為宜,起主題或點景作用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的高度和層數應服從功能和景觀的需要;管理建筑層數不宜超過室內凈高不應小于2 .3層,其體量應按不破壞景觀和環(huán)境的原則嚴格控制;4m,亭、廊、敞廳等的楣子高度應滿足游人通過或賞景的要求。8. 1 .6游人通行量較多的建筑室外臺階寬度不宜小于1. 5m ;踏步寬度不宜小于30c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cm且不宜小于10cm ;臺階踏步數不應少于2級。1 . 7亭、廊、敞廳等的吊頂應采用防潮材料。8.1 . 8
44、建筑物供游人坐憩之處,不應采用粗糙飾面材料,也不應采用易刮傷肌膚和衣物的構造。8.1 . 9游憩和服務建筑應設無障礙設施。無障礙設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 50763的規(guī)定。8.1 . 10嚴寒和寒冷地區(qū)經常有人員長期停留的建筑物內,應設置供暖設施。1餐飲建筑廚房油煙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 2. Omg/m ;#*GB 3095對一類區(qū)的要求執(zhí)行;鍋爐煙氣最高允許濃度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環(huán)境噪聲的限值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3096對0類聲環(huán)境功能區(qū)的要求執(zhí)行。8 . 2 . 1各種安全防護性、裝飾性和示意性護欄不應采用帶有尖角、利刺等構造形式。8 .
45、2 . 2防護護欄其高度不應低于1 . 05m ;設置在臨空高度24m及以上時,護欄高度不應低于1. 10m。護欄應從可踩踏面起計算高度。8. 2. 3兒童專用活動場所的防護護欄必須采用防止兒童攀登的構造,當采用垂直桿件作欄桿時,其桿間凈距不應大于0 . 11m。8 . 2 . 4球場、電力設施、猛獸類動物展區(qū)以及公園圍墻等其他專用防范性護欄,應根據實際需要另行設計和制作8. 2 . 5防護護欄扶手上的活荷載取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豎向荷載按1. 2kN/m計算,水平向外荷載按1. 0kN/m計算,其中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不同時計算;2作用在欄桿立柱柱頂的水平推力應為 1 . 0kN/m8 .
46、2 . 6防撞欄桿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CJJ 11的有關規(guī)定。& 3駁岸8 . 3 . 1公園內水體外緣宜建造生態(tài)駁岸。8.3 . 2駁岸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中規(guī)定的平面線形、豎向控制點、水位和流速進行設計。8. 3 . 3素土駁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岸頂至水底坡度小于45。時應采用植被覆蓋;坡度大于45。時應有固土和防沖刷的技術措施;2地表徑流的排放口應采取工程措施防止徑流沖刷。8. 3 . 4人工砌筑或混凝土澆筑的駁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的駁岸基礎宜大于場地凍結深度,并考慮水體及駁岸外側土體結凍后產生的凍脹對駁岸的影響;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應在設計文件中注明
47、;2消防車取水點處的駁岸設計應考慮消防車滿載時產生的附加荷載;3駁岸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的有關規(guī)定。8.3 . 5采取工程措施加固駁岸,其外形和所用材料的質地、色彩均應與環(huán)境協(xié)調。& 4山石8 . 4 . 1假山和置石的體量、形式和高度應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8.4 . 2假山和置石設計應對石料提出大小、色彩、質地、紋理等要求,對置石的石料還應提出形狀要求。8.4 . 3疊山和利用山石的各種造景,應統(tǒng)一考慮安全、護坡、登高、隔離等各種功能要求。8. 4 . 4疊山應與已有建(構)筑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如緊鄰建(構)筑物時應保證不影響其地基基礎及上部
48、結構的安全。GB 50007的有關規(guī)定。8. 4 . 5假山、置石的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8.4 . 6置石應保持重心垂直,注重整體性和穩(wěn)定性。8. 4 . 7游人進出的山洞,應有采光、通風、排水的措施,并應保證通行安全。8.4 . 9假山的鋼構架或鋼構件應作防腐處理。8.4 . 8銜接或懸挑的山石,相接部分結構應牢固。擋土墻5 . 1擋土墻的材料、形式應根據公園用地的實際情況經過結構設計確定。8 . 5 . 2擋土墻的飾面材料及色彩應與環(huán)境協(xié)調。#*8. 5 . 3擋土墻墻后填料表面應設置排水良好的地表排水措施,墻體應設置排水孔,排水孔的直徑不應小于50mm,孔眼
49、間距不宜大于3 . 0m。8. 5 . 4擋土墻應設置變形縫,設置間距不應大于 20m;當墻身高度不一、墻后荷載變化較大或地基條件較差時,應采用較小的變形縫間距。8. 5 . 5擋土墻與建筑物、構筑物連接處應設置沉降縫8.5 . 6當擋土墻上方布置有水池等可能造成滲水的設施時,擋土墻的排水措施應加強。8.5 . 7可能發(fā)生滑坡或泥石流的區(qū)域的擋土墻應特殊處理。游戲健身設施6 . 1室內外的各種游戲健身設施應堅固、耐用,并避免構造上的棱角。8. 6 . 2游戲健身設施的尺度應與使用人群的人體尺度相適應。8.6 . 3幼兒和學齡兒童使用的游戲設施,應分別設置8.6 . 4兒童游憩設施的造型、色彩宜
50、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8. 6 . 5室外游戲健身場所,宜設置休息座椅、洗手池及避雨、庇蔭等設施。8. 6 . 6游樂設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游樂設施安全規(guī)范GB 8408的規(guī)定。8. 6 . 7戲水池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戲水池及其他游人可親水的水池不宜采用內防水,老舊水池修補堵漏時不應采用有毒、有害的防水和裝飾材料;2兒童戲水池最深處的水深不應超過 0. 35m ;3池壁裝飾材料應平整、光滑且不易脫落;4池底應有防滑措施。8. 6 . 8未采用安全低電壓供電的水景水池應設計阻擋設施,防止游人進入。8.6 . 9游戲沙坑選用沙材應安全、衛(wèi)生,沙坑內不應積水。9給水排水設計9. 1給水9 . 1
51、 . 1公園給水管網布置和配套工程設計,應滿足公園內灌溉、人工水體噴泉水景、生活、消防等用水需要。9.1 . 2給水系統(tǒng)應采用節(jié)水型器具,并配置必要的計量設備。9. 1 . 3灌溉水源水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以河湖、水庫、池塘、雨水等天然水作為灌溉水源時,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農業(yè)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的有關規(guī)定;2利用再生水作為灌溉水源時,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綠地灌溉水質GB/T 25499的有關規(guī)定。9. 1 . 4在灌溉用水的管線及設施上,應設置防止誤飲、誤接的明顯標志。9. 1 . 5綠化灌溉用水定額應根據氣候條件、植物種類、土壤理化性狀、灌溉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因素
52、綜合確定。9. 1 .6灌溉設施應根據氣候特點、地形、土質、植物配置和管理條件設置,并應采取防止雜草、藻類、魚蟲、大粒徑泥沙等進入灌溉系統(tǒng)的措施。9 . 1. 7人工水體和噴泉水景水源宜優(yōu)先采用天然河湖、雨水、再生水等作為水源,并應采取有效的水質控制措施。9. 1 . 8人工水體和噴泉水景的水源水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人體非全身性接觸的娛樂性景觀用水水質,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3838中規(guī)定的m類標準;2人體非直接接觸的觀賞性景觀用水水質,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 標準;GB 3838中規(guī)定的W類#*2除上述場所外,其余用電均為三級負荷。10. 1. 2照明燈具端供電電壓不宜高于其額定電壓值的105%,也不宜低于其額定電壓值的90%。正常使用時的電壓損失應在允許范圍之內,并應考慮光源啟動引起的電壓損失。10. 2照明設計3高壓人工造霧系統(tǒng)水源及出水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的要求;4游人可接觸的噴泉初次充水和使用過程中補充水水質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的要5采用再生水作為水源時,其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huán)境用水水質GB/T 18921的有關規(guī)定。9.1 . 9人工水體和噴泉水景的水應循環(huán)重復利用9. 1 . 10生活給水水質應符合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版小區(qū)公共服務設施施工協(xié)議樣本版B版
- 2024我國電子商務平臺數據遷移合同依法簽訂與執(zhí)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中帶裝修合同嵌入的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2篇
- 2024環(huán)保服務合同:餐飲業(yè)廢棄物處理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金融貸款抵押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4版簡易防水施工合同范本
- 2024茶葉代理銷售風險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自貿區(qū)倉儲物流租賃服務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股權出讓與聯合開發(fā)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小鎮(zhèn)教育合作辦學協(xié)議2篇
- 2024-2025學年初中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綜合卷(人教版)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四年級數學(除數是兩位數)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
- 辦理落戶新生兒委托書模板
-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水發(fā)集團限公司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質量控制技術標準》
- 施工現場環(huán)境因素識別、評價及環(huán)境因素清單、控制措施
- 2024年醫(yī)藥行業(yè)年終總結.政策篇 易聯招采2024
- 《工業(yè)園區(qū)節(jié)水管理規(guī)范》
- 兒科護士述職報告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