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程計劃書_第1頁
測繪工程計劃書_第2頁
測繪工程計劃書_第3頁
測繪工程計劃書_第4頁
測繪工程計劃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繪工程計劃書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 交通與測繪工程學院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控制測量綜合實訓實訓計劃 測量10029班 張浩 10040232910 孫茂存許張柱 班 級: 姓 名: 學 號: 指導老師: 實訓地點: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測量實訓基地 完成時間: 2012年5月25號 測繪工程計劃書 1. 主題內容與項目來源 本次控制測量的性質是進行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實訓,由測量教研室組 織。經過十周的控制測量學習,為了更好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互結合,組 織安排為期十天的實訓,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中,為以后 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概述 2.1 測區(qū)概況 楊凌位于

2、陜西關中平原中部,東距西安市 82 公里,西距寶雞市 86 公里, 面積 94 平方公里,下轄縣級楊凌區(qū),總人口 16 萬人,城市人口 8 萬人。1997 年 7 月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楊凌農業(yè)高新技術產業(yè)示范區(qū),納入國家高新區(qū)管 理,規(guī)劃面積 22.12 平方公里。 我們的測區(qū)就位于楊凌示范區(qū),測區(qū)范圍包括的主要地物有楊凌職業(yè)技術 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體育館、高新中學、楊凌樹木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建學院等。東至長青路(樹木園門口),西至邰城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校 區(qū)門前),南至渭惠路(渭惠渠南),北至神農路(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校區(qū)南 門前)。圍繞該測區(qū)布設了 12 個一級導線控制點,和

3、 4 個二等高程控制點。測 區(qū)地勢較為平坦交通便利,氣候四季分明。植被多為灌木和橋木組成的園林或 綠化帶?,F正值夏季,天氣狀況良好,陰雨天較少有利于控制測量。 2.2 任務概況及實施組織 主要內容 任務委托單位: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測量教研室 任務承擔單位:工程測量技術 10029 班 任務分工:班級被分為 8 組,前四組先進性二等水準測量,后四組先進行 一級導線測量;均完成任務后交換儀器,進行交替測量。 人力資源配置 包括項目負責人:孫茂存、許張柱 分部分項項目負責人:測量 29 班班長王斌、測量 30 班班長許申杰、測量 31 班班長潘浩、測量 32 班班長張琦 項目技術負責人:第一組組長、第

4、二組組長、第三組組長、第四組組長、 第五組組長、第六組組長、第七組組長、第八組組長 質量檢查人員及主要技術人員:各組組員 儀器及設備資源配置 測繪方法:分別用索佳 SET-10K 全站儀進行導線一級測量,用索加 SDL30 電子水準儀進行二等水準測量(每個班四臺全站儀,包括一個棱鏡,一個腳架; 四臺電子水準儀包括兩把銦瓦條碼鋼尺以及兩個尺墊)。 工期及進度計劃安排 完成外業(yè)測量工作時間安排是:一天時間進行埋石布點,兩天時間進行高 程控制即二等水準測量,兩天時間進行平面控制即一級導線測量。剩余時間進 行內業(yè)數據處理,和工程計劃書的編寫以及實習報告的編寫,最后檢查驗收和 提交成果等。 次序 內容

5、天數 (天) 1 實訓動員、安排任務、踏勘埋石 布點 i 2 領取并檢校儀器,組員分工安排 0.5 3 全站儀導線測量外業(yè):測距、測 水平角 2 4 導線測量內業(yè)計算 0.5 5 r電子水準儀水準測量:測高差: 2 6 水準測量內業(yè)計算 0.5 7 實訓總結、返還儀器 3.5 總計 10天 對測繪工程產品的要求 數據格式:嚴格按照充值測量技術規(guī)范要求書寫 產品接收單位:測量教研室 產品最終檢查驗收單位:測量教研室 測區(qū)范圍:測區(qū)范圍包括的主要地物有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西北農林科 技大學體育館、高新中學、楊凌樹木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建學院等。東至 長青路(樹木園門口),西至邰城路(西北農林科技大

6、學南校區(qū)門前),南至渭 惠路(渭惠渠南),北至神農路(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校區(qū)南門前) 2.3 技術指標和精度要求 控制測量技術要求 光電測距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閉合環(huán)或附合導線 長度(Km) 平均邊長(m) 測距中誤差 (mm) 測角中誤差 ()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三等 15 3000 18 1.5 1/60000 四等 10 1600 18 2.5 1/40000 一級 3.6 300 15 5 1/14000 二級 2.4 200 15 8 1/10000 三級 1.5 120 15 12 1/6000 導線測量水平角觀測技術要求 等級 測角中誤差 () 測回數 方位角閉合差()

7、DJ1 DJ2 DJ6 三等 1.5 8 12 3折 四等 2.5 4 6 5屯n 一級 5 2 4 10需 二級 8 1 3 16 jn 三級 12 1 2 24爸 注:n為測站數 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各項限差() 經緯儀型號 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數差 半測回歸零差 一測回2c較差 同方向各測回較差 DJ1 1 6 9 6 DJ2 3 8 13 9 DJ6 - 18 - 24 注:當觀測方向的垂直角大于土 3o時,該方向2倍照準差的變動范圍,可按相鄰測回同方向進行比較, 手簿中注明。 水準測量計算小數位的取位 等級 往(返)測距離 往返測距離中 各測站高差 往(返)測高差 往(返)測高差 高程

8、 總和(Km) 數(Km) (mm) 總和(mm) 中數(mm) (mm) 二等 0.01 0.1 0.01 0.01 0.1 0.1 三等 0.01 0.1 0.1 1.0 1.0 1.0 四等 0.01 0.1 0.1 1.0 1.0 1.0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二等 三等 四等 路線長度(Km ) 400 45 15 M A (mm) i3 5 M W伽) w WI0 奇數站 1- .、,“、- 1- 后刖刖后 后一刖一刖一后 往測 偶數站 刖后后刖 DS1儀器因瓦標尺 觀測順序 - 后刖刖后 奇數站 刖后后刖 可進行單程雙轉點 返測 - 偶數站 1- .、,“、- 1- 后刖

9、刖后 觀測 準尺類型 因瓦 雙面 因瓦 雙面單面 因瓦 儀器型號 DS1 DS05 DS1/DS05 DS3 DS3 DS1 視線長度(m) 50 60 80 65 80 100 前后視較差(m) 1 3 5 前后視累積差(m) 3 6 10 視線離地面高度(m) 下絲讀數0.3 三絲能讀數 三絲能讀數 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 5mm刻劃標尺 1.5 中絲讀數差(mm) 10mm刻劃標尺 3.0 基輔分劃或黑紅面讀數較差( mm) 0.4 光學1.0 中絲2.0 3.0 基輔分劃或黑紅面所測高差較差(mm) 0.6 光學1.5 中絲3.0 5.0 單程雙轉點觀測左右路線轉點差(mm) 1.5 4.

10、0 檢測間歇點高差的差(mm) 1.0 3.0 5.0 與已知點聯測 往返 往返 往返 觀測次數 環(huán)線或附合 往返 往返 往 測段往返高差不符值 mm WJ匸 w2#TS w 0、,; Ls 測段左右高差不符值 mm w Ls w 4 J Ls 往返較差、環(huán)線或附 平丘地 4 L 2、 L 5中a 合線路閉合差(mm) 山地 5血 257 L 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 mm w JL w 01 w 0*1 注:1、MW為每Km高程測量高差中數的全中誤差, M .為每Km高程測量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 L$ 為測段、區(qū)段或路線長度, L為附合路線或環(huán)線長度, Li為檢測測段長度,均以公里記; 2、

11、山區(qū)指路線中最大高差超過 400米的地區(qū); 3、 水準環(huán)線由不同等級水準路線構成時,閉合差的限差應按各等級路線長度分別計算,然后取其平方根 為限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對單程及往返檢測均適用;檢測長度小于 1公里時,按1公里計 算;4、當成像清晰穩(wěn)定時,三、四等水準觀測視線長度可以放長 20%。 2.4 已有資料情況及利用 平面控制資料 測區(qū)內無等級控制點,本次測量任務用的是自由坐標系,只有假定的一個 已知點坐標和一個假定坐標方位角,也不存在坐標換算。 高程控制資料 測區(qū)內無等級控制點,本次測量任務用的是自由坐標系,只有假定的一個 已知點高程和一個假定坐標方位角,也不存在坐標換算。 地

12、形圖資料 從網上下載楊凌示范區(qū)的地圖作為踏勘埋石布點的依據。 設計圖紙及文件:無設計圖紙 3. 技術依據 根據測繪工程成果的用途及要求,確定技術依據或適用的規(guī)范。 主要應包括:測繪工程合同的相關要求、技術設計報告、作業(yè)計劃書、與 本測繪工程相關的國家或行業(yè)規(guī)程規(guī)范、 CHI002 95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guī)定、 CHI003-95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準、CHI001 91測繪技術總結編寫規(guī)定 等。 當采用的技術文件及規(guī)范對同一工序均有類似規(guī)定時,排列優(yōu)先的適用順 序,并遵循以下原則。如技術設計報告中的規(guī)定與規(guī)范、圖式不一致時,一般 應與以設計報告規(guī)定為準。規(guī)范之間有矛盾的以排序在前的為準。 4. 基

13、本技術要求 平面坐標系統(tǒng):任意坐標系統(tǒng) 高程系統(tǒng):任意高程系統(tǒng) 精度要求: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w 1/14000、方位角閉合差() 10 成圖規(guī)格:1:1000 比例尺 若為斷面測量或地形測繪等,還應包括基本等高距、是否加繪間曲線、投 影面、地形圖規(guī)格、圖幅分幅、圖幅編號、圖名等。 5. 平面控制測量 建立平面控制網,測定各平面控制點的坐標 X、Y。 平面控制測量的布設層次和精度要求:平面控制測量所用各類儀器的檢 驗、檢定。 5.1基本平面控制測量 主要技術指標(包括等級、精度要求、布網規(guī)則等) 等級關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級作為以后各等級的控制 基準;小地區(qū)布置一級、二級、三級

14、和圖根控制。 是否發(fā)展下一級作為基本控制:根據實際要求進行加密 測量標志的形式規(guī)格 埋設要求(規(guī)格):盤石長、寬 40 厘米、高 15 厘米;搗固之土石層長、寬 40 厘米、高 20 厘米;柱石為梯形臺:上底 20 厘米、下底 40 厘米;柱石距地面 30-50 厘米。 編號規(guī)則:根據工程等級確定 點之記要求:可用三角點一覽表,表中應填寫點名、等級、至鄰點的概略 方向和邊長、建議建造的覘標類型及高度、對造埋和觀測工作的建議等。 外業(yè)作業(yè)要求及觀測的主要技術指標 城市導線控制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附和導線 長度(km) 平均邊長 (m 每邊測距 中誤差 (mr) 測角中誤差 () 導線全長相

15、 對閉合差 三等 15 3000 18 1.5 1/60000 四等 10 1600 18 2.5 1/40000 一級 3.6 300 15 5 1/14000 二級 2.4 200 15 8 1/10000 三級 1.5 120 15 12 1/6000 平差計算軟件:南方平差易 2002 或南方平差易 2005 進行平差 52實測方案 用索佳 SET10 全站儀進行一級導線測量,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相互配合, 嚴格按照一級導線外業(yè)技術要求進行觀測。 6. 高程控制測量 建立高程控制網,測定各控制點的高程 H。 高程控制測量的布設層次和精度要求 主要方法:三角高程測量、電子全站儀高程測量。

16、等級關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級作為以后各等級的控 制基準;地形測量時,布設圖根水準(也稱等外水準)。 6.1基本高程控制測量 主要技術指標(包括等級、精度要求等) 城市水準網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每公里冋差 中誤差(mr)i 附和路線長 度(km 水準儀級 別 側段往返測咼差 不符值(mr)i 附和路線或環(huán) 線閉合差(mrh 二等 2 400 DS1 4*佢 4 J L 三等 6 45 DS3 12 弋R 12(T 四等 10 15 DS3 20 J0 20 侃 等外 20 8 DS10 40,rL 平差計算軟件:南方平差易 2002 或南方平差易 2005 進行平差 6.2施測方案 用索佳 SDL30 電子水準儀進行二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