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滅火機器人硬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_第1頁
智能滅火機器人硬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_第2頁
智能滅火機器人硬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_第3頁
智能滅火機器人硬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_第4頁
智能滅火機器人硬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智能滅火機器人硬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人工智能也稱機器智能,是一門研究人類智能機理和如何用計算機模擬人類智能活動的學科。經過50多年的發(fā)展,人工智能已形成極廣泛的研究領域,并且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1。智能機器人技術綜合了計算機、控制論、機構學、信息和傳感技術、人工智能、仿生學等多學科而形成的高新技術,集成了多學科的發(fā)展成果,代表高技術的發(fā)展前沿2。智能機器人的研究,大大促進了人工智能思想和技術的進步,漸漸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分支領域人工智能也稱機器智能,是一門研究人類智能機理和如何用計算機模擬人類智能活動的學科。經過50多年的發(fā)展,人工智能已形成極

2、廣泛的研究領域,并且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1。智能機器人技術綜合了計算機、控制論、機構學、信息和傳感技術、人工智能、仿生學等多學科而形成的高新技術,集成了多學科的發(fā)展成果,代表高技術的發(fā)展前沿2。智能機器人的研究,大大促進了人工智能思想和技術的進步,漸漸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分支領域,各種智能機器人比賽也成為國內外廣泛推廣和發(fā)展的一種競技項目。智能機器人滅火比賽由美國三一學院于1994年創(chuàng)辦,目前已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普及程度最高的全自主智能機器人大賽之一。硬件電路是智能滅火機器人整體的核心骨架,其參數性能及設計的合理性直接決定了智能滅火機器人的性能。本文完成了基于ARM9內核3的智能滅火機器人的

3、硬件電路的設計與實現。1 硬件電路的總體設計滅火比賽的任務是在一封閉房間模型中,隨機在其中一個房間里放置蠟燭代替的火源,要求機器人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無碰撞地找到火源并完成滅火。根據比賽要求及功能需要,滅火機器人的總體結構如圖1 所示,主要由控制器、傳感器輸入、驅動輸出等模塊組成。2 硬件電路的主要部件分析與設計2.1 嵌入式系統(tǒng)為實現機器人高速精確地按照規(guī)定路徑行走,要求機器人的CPU能夠實時迅速地讀取多個傳感器端口數值,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各端口數值的存儲、運算和輸出等多種任務。由于嵌入式微處理器對實時任務具有很強的支持能力,能夠完成多任務并且具有較短的中斷響應,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選用以嵌入

4、式微處理器ARM9為核心的控制器,其內部采用哈佛結構,每秒可執(zhí)行一億一千萬條機器指令。為提高端口數值讀取速度,使機器人能對周圍環(huán)境信息做出迅速判斷,本設計在主芯片上設置了ADC0ADC7(P4.0P4.7)路數據輸入端口,每秒可實現50萬次數據采集;另外又設置20路數據輸入端口,通過ATMEGA816-PC輔助單片機連接到主芯片上,用以讀取遠紅外傳感器組及檢測端口的數值,每秒可實現1 000次數據采集。本設計還設置了4路PWM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用以驅動4路大功率直流電機,實現對轉速的精確調節(jié);此外,還設置了7路Do數字輸出端口,用以驅動伺服電機、蜂鳴器、繼電器、發(fā)光二極管等。為了給龐大和復雜的

5、程序提供更多的執(zhí)行空間,本設計附加設置了100KB的數據存儲器(RAM)和512KB的程序存儲器(FlashROM),用以存儲更多的數據和命令。2.2電源和驅動電路設計(1) 電源及采樣電路電源是保證機器人穩(wěn)定、可靠運行的關鍵部件,它直接影響著機器人性能的好壞。由于本機器人電機驅動和控制器采用兩種不同等級電壓的電源,為避免2個電源相互干擾,本機器人采用雙電源供電系統(tǒng):電機電源采用高放電倍率聚合物鋰電池,容量為2 500 MAH,工作電壓為24V,能提供40A的穩(wěn)定供電電流,是普通電池的10倍;控制器電源采用8.4 V鋰電池,并提供電壓采樣端口,以供電池檢測,電路圖如圖2所示。為獲得CPU各端口

6、電路所需要的不同等級的電壓,本設計采用 1個LM317T三端穩(wěn)壓器和2個AMS1117低壓差線性電壓調整器,并通過其附屬電路,得到精確穩(wěn)定的5 V、3.3 V、1.8 V 三種電壓;采用1個發(fā)光二極管LD1和限流電阻R5作為電源指示燈,以顯示電源開關的狀態(tài);為實時采樣電源電壓,防止鋰電池過放或過充,設計中通過R1、R2分壓,引出AD19端口作為電源采樣端口。(2)直流電機驅動電路由于競技比賽的需要,機器人要在避免碰撞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速度,因此要求具有更大功率的驅動器和更靈敏的控制方式。為此本文采用的電機驅動電源電壓為16.8 V,電流為20 A;采用占空比范圍為095%的4路PWM信號控制直

7、流電機,以實現精確的調速4。.由于電機功率較大,并要求能實現雙向、可調速運行,本文設計了半橋式電力MOSFET管,成功實現了對電機的控制。如圖3所示,2路PWM信號通過IR2104半橋驅動器(half-bridge driver)和相應保護電路連接至型號為IRF2807的MOSFET管,控制電源與電動機連接線路的通與斷,達到控制電機速度的目的。當PWM信號占空比較大時,線路導通時間長,電機速度大;相反,當PWM 占空比較小時,線路導通時間短,電機速度小。4個MOSFET管在不同時刻導通組合,實現控制電機轉動方向:當MSFET管1和4導通時,電機端口1為正、2為負,電機正轉;當MOSFET管2和

8、3導通時,電機端口2為正、1為負,電機反轉。2.3 傳感器(1)紅外測距傳感器紅外測距傳感器5-6是機器人的“視覺器官”,通過不斷讀取其數值并進行判斷,才能確定機器人所處位置環(huán)境,以確定機器人下一步該執(zhí)行什么命令才不致碰撞,并按照理想的路線行走。依據比賽場地規(guī)格,本機器人采用SHARP公司的GP2D12PSD傳感器(后面簡稱PSD傳感器),其有效測距范圍為10 cm80 cm。其原理如圖4(a)所示。該傳感器采用三角測量的原理,如圖4(b)所示紅外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出紅外線光束,當紅外光束遇到前方的障礙物時,一部分反射回來,通過透鏡聚焦到后面的線性電性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De

9、vice)上,根據紅外光線在CCD上聚焦的位置,可知道光線的反射角,進一步折算出物體的距離。由于PSD傳感器輸出電壓和實際距離是非線性關系,可以通過線性插值運算得出其轉換近似公式。根據比賽的需要,機器人應該能夠測量不同方向的障礙物的距離,理論上8個方位均應設置紅外測距傳感器;在滿足比賽要求前提下,考慮經濟性,本設計采用了6個紅外測距傳感器,其安放位置如圖4(c)所示。通過1個或多個傳感器數值可以較精準地確定機器人的位置和墻壁的關系。例如,當正前傳感器和左前傳感器數值同時很大(距離很?。r,說明機器人處在一個角落上,前方和左側均是墻壁,此時可以執(zhí)行右拐命令,從而走出角落。(2)遠紅外火焰?zhèn)鞲衅鹘M

10、為能完成滅火任務,機器人必須能確定火焰的大致位置,并能對火焰是否被撲滅做出判斷。本文設計了由28個紅外接收管組成的2個遠紅外火焰?zhèn)鞲衅鹘M,前后每個方位各有14個紅外接收管組成,每2個并聯(lián)并指相同一個方向,2個傳感器組共指向14個方向,可以覆蓋360°范圍。如圖5(a)所示,14個端口通過CD4051八路轉換開關連接至ATMEGA816PC單片機,其中 SCK、MISO、MOSI為位選擇端口。此外,本設計還可以通過對14路讀取數據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其最大最小值及相應端口值,方便火源方位的確定。通過對遠紅外傳感器組的不同端口值的比較,還可以確定機器人和火源的相對位置,以判斷前進方向,完成

11、趨光動作。當機器人與火源相對位置如圖5(b)所示時,可以讀取端口2和端口4的值,并進行作差,端口2的值大于端口4(說明2更靠近火源),則執(zhí)行左拐命令,使其差值在一定范圍內,然后執(zhí)行直行命令趨近火源。(3)地面灰度傳感器比賽規(guī)定,機器人起始位置是直徑為30 cm的白色圓,每個房間入口有一條3 cm寬的白線,其他地面均為黑色。機器人的啟動和停止及進房間的標志都要依靠對地面灰度的判斷,因此需使用能對地面反射光線的強弱做出反應的傳感器。本機器使用一對地面灰度傳感器,放置在前后兩端的底座上。地面顏色越深,其值越大,地面顏色越淺,其值越小。.如圖6所示,地面灰度傳感器通過發(fā)光二極管LED照亮地面,地面的反

12、射光線被光敏三極管接收,當地面顏色為黑色時,反射的光線比較弱,則光敏三極管的基極電流越小,集電極電流也相應較小,1端口電壓值較高,其測量值較大;反之當地面為白色時,反射的光線較強,集電極電流越大,1端口電壓值較小,測量值也較小。本文研究并設計了基于ARM9嵌入式系統(tǒng)的一種智能滅火機器人,具有以下5個創(chuàng)新點:(1)采用了嵌入式系統(tǒng)內核,大大提高了機器人處理信號的能力;(2)雙電源供電系統(tǒng)引入,使機器人的運行更加穩(wěn)定可靠;(3) 采用PWM信號控制大功率直流電機,在速度和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4)通過合理選擇PSD測距傳感器的個數和安放位置,既滿足比賽要求,又能節(jié)約成本;(5)本文設計的遠紅外

13、火焰?zhèn)鞲衅鹘M,很好地完成了對火源的精確定位任務,提高了滅火可靠性和快速性。實測證明,本文設計的機器人能夠很好地完成比賽任務,并且在可靠性和速度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參考文獻1 NISSON N J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M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6: 72-952 NORTIOMO T, OKADA M, YAMAMOTO H. A joint antenna and post-DFT combining diversity scheme in OFDM receiver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