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習題解答5第五章穩(wěn)恒電流_第1頁
大學物理習題解答5第五章穩(wěn)恒電流_第2頁
大學物理習題解答5第五章穩(wěn)恒電流_第3頁
大學物理習題解答5第五章穩(wěn)恒電流_第4頁
大學物理習題解答5第五章穩(wěn)恒電流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穩(wěn)恒電流本章提要1 電流強度-當導體中存在電場時,導體中的電荷會發(fā)生定向運動形成電流。 如果在.譏 時間內(nèi)通過導體某一截面的電量為.g,則通過該截面的電流 I 為At如果電流隨時間變化,電流 I 的定義式為qdqt dt2 電流密度導體中任意一點的電流密度 j 的大小規(guī)定為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該點單位垂 直截面的電量,j 的方向規(guī)定為通過該點的正電荷運動的方向。根據(jù)電流密度的 定義,導體中某一點面元 dS 的電流密度為dl*對于宏觀導體,當導體中各點的 j 有不同的大小和方向,通過導體任意 截面 S的電流可通過積分計算,即I = j dSS3.歐姆定律-對于一般的金屬導體,在恒定條件下歐姆定律

2、有如下表達形式U,-U2其中 R 為導體的電阻,Ui-U2為導體兩端的電勢差歐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為j - E其中;:.-=1為電導率4電阻當導體中存在恒定電流時,導體對電流有一定的電阻。導體的電阻與導 體的材料、大小、形狀以及所處狀態(tài)(如溫度)有關。當導體的材料與溫度一定 時,對一段截面積均勻的導體,其電阻表達式為S其中 I 為導體的長度,S 為導體的橫截面積,為導體的電阻率5 電動勢非靜電力反抗靜電力移動電荷做功, 把其它種形式的能量轉(zhuǎn)換為電勢能, 產(chǎn)生電勢升高。A非s =-q當非靜電力不僅存在于內(nèi)電路中,而且存在于外電路中時,整個回路的 電動勢為 = Ekdll6.電源電動勢和路端電壓若電源

3、正負極板的電勢分別為U.和U_,電源內(nèi)阻為 r,電路中電流為 I, 則電源電動勢為:= (U . -U _) - lr路端電壓為U -U _一 ;- lr7.接觸電動勢因電子的擴散而在導體接觸面上形成的等效電動勢。.kT “AIn -e nB其中 e 為電子電量,k 為玻爾茲曼常數(shù),T 為熱力學溫度8 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UA-UB十(IR lr )9.基爾霍夫定律基爾霍夫定律是求解復雜電路的基本方法。(1) 基爾霍夫第一定律:流入任一節(jié)點的電流和流出該節(jié)點的電流的代數(shù) 和等于零。1=0(2) 基爾霍夫第二定律:沿任一個閉合回路的電動勢的代數(shù)和等于回路中 電阻上電勢降落的代數(shù)和。、;_ IR思考

4、題5-1 電流是電荷的流動,在電流密度 j=0的地方,電荷的體密度T是否可 能等于零?答:有可能等于零。在金屬導體中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荷的體密度等于零。而單獨的正離子或負離子的運動形成電流時電荷的體密度不等于零。5-2 如果通過導體中各處的電流密度不相同,那么電流能否是恒定的?為 什么?答:電流能夠恒定,因 I = j GS,雖然導體中各處的電流密度不相同,只S要電流密度 j 對導體各截面的通量相等,通過導體的電流就恒定。5-3 一銅線外涂以銀層, 兩端加上電壓后, 在銅線和銀層中通過的電流是 否相同?電流密度是否相同?電場強度是否相同?答:因I =U些,而兩種導線的橫向截面不同;長度

5、是一樣;銅線與銀層R H的材料不同,電阻率不同;所以兩端施加同樣的電壓而通過的電流不相同;電流密度二U不相同,電場強度E二丄二丄也不相同。5-4 截面相同的鋁絲和鎢絲串聯(lián),接在一直流電源上,問通過鋁絲和鎢絲 的電流強度和電流密度是否相等?鋁絲內(nèi)和鎢絲內(nèi)的電場強度是否相等?答:通過鋁絲和鎢絲的電流強度相等,又因二者截面積相同,根據(jù)j 二少,dS則通過的電流密度也相等。根據(jù)j=注=衛(wèi),為導體材料的電阻率,兩種材料電阻率不相等,通過的P電流密度相等,所以兩材料內(nèi)的電場強度不相等。5-5 電源的電動勢和端電壓有什么區(qū)別?兩者在什么情況下才相等?答:電動勢是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經(jīng)電源內(nèi)部移到正極時非靜電力所

6、做的功,端電壓是指電源正負兩極之間的電壓,一般情況下電源的端電壓不等于電動勢, 兩者之差為 Ir,即電源電流與內(nèi)阻 r 之積,稱內(nèi)阻電位降。當電源內(nèi)阻為 0,即 Ir= 0 時,端電壓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動勢。對于有內(nèi)阻的電源,只要流過它的電流 為零(處于開路狀態(tài)的電源就如此),端電壓也與電動勢數(shù)值相等。練習題5-1 大氣中由于存在少量的自由電子和正離子而具有微弱的導電性。已知地 球表面附近空氣的電導率-=3 10塔2 m,場強 E =100NQ,地球半徑6R=6 10 m。若將大氣電流視為穩(wěn)恒電流,計算由大氣流向地球表面的總電流強度。解:已知:=3 10,4l2m,E=100NC,如 圖 5-1

7、所示,在地球表面取一微元曲面 dS,則由大氣 流向曲面 dS 的電流強度(1)對式積分即可得大氣流向地球表面的總電 流強度I 二 j dS 二 jdS = jSSS因j = E =3 1044100 =3 10_2(A m-2)又地球表面積為S =4兀R2=4兀冥(6工106j =4.521014(m2)l=jS=3 10*24.52 10141.4 103(A)即大氣流向地球表面的總電流強度為1.4 103Adl = j dS = jdS圖 5-15-2 截面積為 10mm2的銅線中,允許通過的電流是 60A,試計算銅線中的 允許電流密度。 設每個銅原子貢獻一個自由電子, 可算得銅線中的自由

8、電子密度 是 8.5 1028m;,試計算銅線中通有允許電流時自由電子的漂移速度。解:銅線截面積S=10mm2=1.0 10“m2,允許通過的電流 I =60A,貝 U 銅線 中允許電流密度又知銅線中的自由電子密度n -8.5 1028m,則銅線中通有允許電流時自由電子 的漂移速度5-3 有一靈敏電流計可以測量小到10JA的電流,當銅導線中通有這樣小的 電流時,每秒內(nèi)有多少個自由電子通過導線的任一截面?如導線的截面積是1mm2,自由電子的密度是8.5 1028mJ,自由電子沿導線漂移 1cm 需要多少時 間?解:銅導線中通有電流I =10J0A,則每秒內(nèi)通過導線任一截面的自由電子 數(shù)又知導線的

9、截面積S=1mm2=1 10m2,自由電子的密度n =8.5 1028m,則電子的平均漂移速率_10加加1 10“ 8.5 10281.6 1049自由電子沿導線漂移 l =1cm 需要的時間為l1 1012t肓:1.4 10 (s)v 7.35 105-4 一銅棒的截面積為 20 80mm2,長為2.0m,兩端的電勢差為50mV。已 知銅的電導率丁-5.7 107sm ,銅內(nèi)自由電子的電荷體密度為1031.36 10 C m。求:(1)它的電阻;(2)電流;(3)電流密度;(4)棒內(nèi)的 電場強度;(5)所消耗的功率;(6)棒內(nèi)電子的漂移速度。解:銅棒的截面積S=20 80mm 1. 602小

10、長1=2.0m,電導率、=5.7 107s m4,貝 UI 60S 一 1.0 10,-6.0 106(Am)八丄ne6.0如如068.5 10281.6 10J9= 4.4 10*(m s)Itn =10“ 11.6 10498 -1= 6.3 10 (s )- Iv =Sne= 7.35 10J5(m s-1)3罟小10Am棒內(nèi)的電場強度E二丄二1.4 107=2.5 10, Vd 5.7x1052 jP二廣R=2.3 102.2 101.1 10 W又自由電子的電荷體密度ne=1.36 1010cm,則電子的漂移速度6j 1.4 10V10ne 1.36 105-5 大多數(shù)生物細胞的形狀

11、類似圓球,這類細胞的細胞膜可視為一個同心球 殼體系,如圖 5-2 所示。由于活體細胞內(nèi)外均有許多帶電粒子,這些粒子可通過 細胞膜進行交換,形成跨膜電流。設細胞膜內(nèi)半徑為Ra,外半徑為 Rb,膜中介質(zhì)的電阻率為。求(1)細胞膜電阻;(2)若膜內(nèi)外的跨膜電勢為 Uab,求跨膜電流的電流密 度與半徑 r 的關系。解:(1)設想細胞膜是由許多個圓球組成,以 r 代表其中任意薄層圓球的半徑,其面積dS=4二r2,以 dr 表示此薄層的厚度,由題意可知電流沿徑向方向, 則長度即為dr,該薄層的電阻應為dR=p卩丹,則細胞膜電阻RbRbdr1P1 L dR = JRp2=PRaRa4 兀 r24兀RaRb丿

12、R =(1)銅棒電阻為l1 lR 二 p二一S5 S5.7 1071.6 10;2.2 10(3)銅棒兩端的電勢差為電流密度為U =50mV =5 10,V,則電流5 10b:2.3 103A2.2 10“(5)所消耗的功率(6)= 1.0 10* m s(2)若膜內(nèi)外的跨膜電勢為 Uab,跨膜電流PRbRa4-RaRbI _Uab _Uab_4-RaRbUabab RP( Rb-Ray4nRaRbP(RbRa)由于在距離球心 r 處總電流Iab所通過的“截面積”s = 4:r2,則跨膜電流的電流 密度與半徑 r 的關系由下式得出:1ab4江RaRbUabUabRaRbj2 2sRb-Ra4二

13、r;-rR Ra5-6 電纜的芯線是半徑為 r 0.5cm 的銅線,在銅線外面包一層同軸的絕緣 層,絕緣層的外半徑為D -1.0cm,電阻率T=1.0 101 m。在絕緣層外面又 用鉛層保護起來(見圖 5-3)。求(1)長 L = 1000m 的這種電纜沿徑向的電阻;(2)當芯線與鉛層間的電 勢差為 100V 時,在這電纜中沿徑向的電流多大?解:(1)設想電纜芯線與絕緣層之間是由許多薄圓柱層所組成, 以 r 代表其 中任意薄層截面的半徑,其面積 S =2rl,以 dr 表示此薄層的厚度,則該薄層的 徑向電阻應為drP2 二 rl長 I = 1000m 的這種電纜沿徑向的電阻為代入數(shù)據(jù)后,得1

14、0漢108In( - ) =1.1 108 f 10.5 102RdRjpd丿In空2二rl 2二I r1121.0 102二1000U _100R 1.1 10!-9.1 10 (A)圖 5-2圖 5-3(2)當芯線與鉛層間的電勢差 U =100V 時,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得徑向電流5-7 一個蓄電池在充電時通過的電流為 3.0A,此時蓄電池兩極間的電勢差為4.25V。當這蓄電池在放電時,通過的電流為 4.0A,此時兩極間的電勢差為 3.90V(b)圖 5-5求這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d=3.90V,I =4.0A 解得-4.10 V ,r=0.05即蓄電池的電動勢為 4.10V,內(nèi)阻為 0.05Q

15、5-8 圖 5-5 中兩個電源都是化學電池,=6V ,遼=4V,內(nèi)阻 * =0 =0.1 門。求:(1)充電電流;(2)每秒內(nèi)電源;1消耗的化學能;(3)每 秒內(nèi)電源;2獲得的化學能。解:(1)如圖 5 所示,對閉合回路 ABCDA 應用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得:2-;iTRi2IRii二0帶入數(shù)據(jù)1=6V,遼=4V,口 = 0 二 0.V1,解得I -10 A(2)每秒內(nèi)電源“消耗的化學能W(=;t=6 10 1=60J(3)每秒內(nèi)電源 j 獲得的化學能解: 作圖 5-4所示的電路示意圖, B端, 應用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得 當蓄電池充電時,有設所選定的積分路徑是自 A 端經(jīng)蓄電池到AB 兩端的

16、電勢差;o=UA-UB二;I r當蓄電池放電時,有;0二UA-UB丨 一IrE、rA - *- |- B 充電E、rIA - - - B 放電帶入數(shù)據(jù)圖 5-4Dr2W2二;2lt =4 10 1 =40 JC(a)圖 5-6VR5-9 電動勢為;i=8V和邊=1.4V的兩電池與外電阻 R 以兩種方式連接(如圖 5-6所示),圖(a)中伏特計的讀數(shù)為 Va=0.6V。問:(1)圖(b)中伏 特計的讀數(shù)將為多少(伏特計的零點刻度在中央)? (2)討論電池在兩種情形中的能量轉(zhuǎn)換關系。解:(1)設電動勢為;i、;2的兩電池內(nèi)阻分別為ri、2,兩電路中的電流Ii、I2及方向如圖 5-6 所示:對電路(

17、a)有UAB UA_U_2Iir2對回路 ABCA 應用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得11r1r2R =0對電路(b)有UAB,=UA-UB二;2,122對回路 ABCA應用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得:112r1r2R =0代入數(shù)據(jù);1=1.8V,邊=1.4V,Va=0.6V 即UAB=0.6V,解得UAB=1.5V因伏特計的零點刻度在中央,在電路(a)中UAUB讀數(shù)為 0.6V,則在電路(b) 中UA,UB讀數(shù)應為-1.5V。(2)在(a)電路中“、;2均消耗能量,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勢能,在(b)中“ 消耗能量,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勢能;遼獲得能量,電勢能轉(zhuǎn)化為熱能。5-10 利用安培計和伏特計來測量電阻(已知安培計的電

18、阻RA=0.03,】,伏特 計的電阻RV=1000門) , 有下列兩種方法: (1) 按圖 (a) 的接法, 安培計的讀 數(shù)為J =0.32A,伏特計的讀數(shù)為 V1=9.60V。試求在計算電阻值時因未將安培 計的電阻計算在內(nèi)而造成的相對誤差。如J =7.00A, V2.10V,作同樣的計算。(2)按圖(b)的接法,安培計的讀數(shù)為丨2=2.40 A,伏特計的讀數(shù)為V2=7.20V。試求在計算電阻值時因未將通過伏特計中的電流計算在內(nèi)而造成的相對誤差。如12=20mA , V2、7.20V,作同樣 的計算。(3)通過上面的計算,討 論所得的結(jié)果。解: (1)對圖(a),考慮到安 培計的電阻,則流經(jīng)

19、R 的電流為丨1,R 上的電壓降U- XRA,則圖 5-7R UV1-11RA=17 = T若不考慮安培計的電阻,則 (考慮內(nèi)阻與否的電流值不一樣)R上li則相對誤差帶入數(shù)據(jù)|1=0.32A,V9.60V,RA= 0.03門,解得 E =0.10%。如 l 7.00A,V, = 2.10V,作同樣的計算得 E、10%。(2)對圖(b),考慮到伏特計的電阻,則流經(jīng)待測電阻R 的電流為V2V2V2RV|VT=I2RV-V212V =3.0011I2則相對誤差如I2=20mA , V;= 7.20V,作同樣的計算得 E 丄 36%(3)討論:通過以上計算可知使用安培表內(nèi)接法測電阻時,由于安培表內(nèi) 阻

20、有分壓作用,因而在未考慮安培表內(nèi)阻時使待測電阻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 且加在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越小,相對誤差越大;使用安培計外接法測電阻時, 由于伏特計內(nèi)阻的分流作用,使得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且通過的電流越小,相 對誤差越大。5-11 在圖 7 所示的電路中,已知i=1.0V,;2=20V,飛=3.0 V,R1=1.0門,R=3.0,r,和2=3=1 0門。求:(1)通過;3的電流;(2)R2消 耗的功率;(3);3對外供給的功率。(圖中缺標R1=1.0)解:(1)設各支路中的電流強度分別為 J、I?、丨3,其指向如圖所示,電R-R廠100% =I1RAV1100%RRV帶入數(shù)據(jù)丨2=2.40

21、A,V2= 7.20 V,若不考慮伏特計的電阻,則RV=1000,解得R =3.009門。R -R00% = 0.30% R路中有兩個節(jié)點 A、B,但只能列出一個獨立的電流方程,現(xiàn)對節(jié)點A 應用基爾霍夫第一定律可得IrI2- I3= 0對閉合回路 A1B3A (繞行方向為順時向)和A2B3A(繞行方向為順時向)分別應用基爾 霍夫第二定律可得三彳-;3- 111Ri-131-R2r3- 0;2 -;3 -I22- I3R2 3= 0將數(shù)據(jù)1=1.0V,;2=2.0V,;3=3.0V,R-l= 1.0i.】,R2= 3.0; :,1=2=3= 1.0 1代入回路方程、中并與電流方程聯(lián)立求解可得到I

22、 -0.43A,I2=0.14A,l3=-0.29A此結(jié)果中丨1、I3為負值,說明它們的實際電流指向與圖中假定方向相反,I為正值,說明實際電流方向與原假定方向相同。所以通過;3的電流大小為 0.29A。(2)R2消耗的功率P=I;R2=0.2923 = 0.24(W)(3);3 對外供給的功率P2=13;3=0 29 3.0=0.87(W)圖 5-95-12 在如圖 5-9 所示的電路中,已知;1=2.0V,;2=6.0V, -2.0V,I1名,T 11R11 *R3圖 5-8I2R圖 5-10R4I2R2R1=1.01,R2=5.0門,R3=3.0 門,R4 =2.0。求通過電阻 R2的電流

23、的大 小和方向。解:設各支路中的電流強度分別為 J、I?、丨3,其指向如圖 5-9 所示,電 路中有兩個節(jié)點 A、B,但只能列出一個獨立的電流方程,現(xiàn)對節(jié)點 A 應用基爾 霍夫第一定律可得對閉合回路 A1B2A(繞行方向為順時向)和 A2B3A(繞行方向為順時向)分別應 用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可得;i 11RiR4- 12R2 = 0-;2;3I2R2- I3R3= 0帶入數(shù)據(jù);1=2.0V,;2=6.0V,;3=2.0V,Ri=1.0,R2=5.0門,R3=3.0 門,R4=2.0解得11= -0.10A,I2- 0.46A,13= -0.56A此結(jié)果中I2為正值,說明它們的方向與原假定方向相同,丨1、丨3為負值,說 明實際電流指向與圖中假定方向相反, 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