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數(shù)學教案_第1頁
離散數(shù)學教案_第2頁
離散數(shù)學教案_第3頁
離散數(shù)學教案_第4頁
離散數(shù)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滁州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課程教案課程名稱: 離散數(shù)學 授課教師: 趙歡歡 授課對象: 11級網(wǎng)絡工程專業(yè)3、4班 授課時間: 2012年9月-2012年12月 滁州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2012年8月離散數(shù)學教學大綱(Discrete Mathematic)課程代碼: 學時:48 學分:3一、課程簡介本大綱根據(jù)2009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訂。 (一)教學對象:網(wǎng)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本科學生(二)開課學期:第三學期(三)課程類別:專業(yè)基礎課(四)考核方式:考試(五)參考教材:離散數(shù)學第2版 鄧輝文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主要參考書目:1邵學才,葉秀明. 離散數(shù)學M.北京電

2、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2邵志清,虞慧群. 離散數(shù)學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3.3屈婉玲. 離散數(shù)學習題解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是高等數(shù)學、線性代數(shù),后續(xù)課程包含數(shù)據(jù)結構、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操作系統(tǒng)、數(shù)字邏輯、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與設計等。二、教學基本要求與內(nèi)容安排(一)教學目的與要求離散數(shù)學是研究離散量的結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科,它在各學科領域特別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離散數(shù)學也是計算機專業(yè)的許多專業(yè)課程必不可少的先行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旨在通過對離散數(shù)學的教學,讓學生不但可以掌握處理如集合、代數(shù)結構和圖等離散結構的描述工具和方法,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

3、創(chuàng)造條件,而且為學生今后提高專業(yè)理論水平,從事計算機行業(yè)的實際工作提供必備的抽象思維和嚴格的邏輯推理能力,為將來參與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和開發(fā)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教學內(nèi)容安排教學內(nèi)容教學要求教學方法重點()難點()學時分配備注講課實驗上機其他第一部分 數(shù)理邏輯講授15.51命題邏輯的基本概念21.1命題與聯(lián)接詞B11.2命題公式及其賦值A12命題邏輯等值演算3.52.1等值式B12.2析取范式與合取范式A12.3聯(lián)接詞的完備集C0.52.4可滿足性與消解法B13命題邏輯的推理理論2 3.1 推理的形式結構A13.2 自然推理系統(tǒng)PB14一階邏輯基本概念24.1一階邏輯命題符號化A14.2 一階邏

4、輯公式及解釋A15一階邏輯等值演算與推理35.1 一階邏輯等值式與置換規(guī)則A15.2 一階邏輯前束范式A15.3 一階邏輯的推理理論A16數(shù)理邏輯在計算機中的應用3第二部分 集合論講授131集合代數(shù)21.1 集合的基本概念B0.51.2 集合的運算A0.51.3 有窮集的計數(shù)C0.51.4 集合恒等式A0.52二元關系62.1 有序對與笛卡爾積A12.2 二元關系A12.3 關系的運算A12.4 關系的性質A12.5 關系的閉包A12.6 等價關系與劃分A13函數(shù)33.1 函數(shù)的定義與性質A0.53.2函數(shù)的復合與反函數(shù)A0.53.3雙射函數(shù)與集合的基數(shù)C13.4 一個電話系統(tǒng)的描述實例C14

5、集合論在計算機中的應用2第三部分 代數(shù)結構講授61.51代數(shù)系統(tǒng)31.1 二元運算及其性質A11.2 代數(shù)系統(tǒng)A11.3 代數(shù)系統(tǒng)的同態(tài) 與同構B12群與環(huán)32.1 群的定義及其性質A12.2 循環(huán)群與置換群A2第四部分 圖論講授121圖的基本概念2.51.1 圖A0.51.2 連通與回路A0.51.3 圖的連通性A0.51.4 圖的矩陣表示A0.51.5 圖的運算A0.52歐拉圖與哈密頓圖22.1 歐拉圖A0.52.2 哈密頓圖A0.52.3 最短路問題與貨郎擔問題C13樹1.53.1 無向樹及其性質A0.53.2 生成樹A0.53.3 根樹及其應用B0.54平面圖34.1 平面圖的基本概念

6、B0.54.2 歐拉公式B0.54.3 平面圖的判斷B14.4 平面圖的對偶圖C15 圖論在計算機中的應用3(教學要求:A熟練掌握;B掌握;C了解)三、實驗內(nèi)容本課程無實驗制訂人(簽字): 審核人(簽字): 教 學 進 度 表 20122013學年第1學期周 數(shù) 16 周 計劃學時 48學時講 課 48 學時 課堂討論 0 學時實驗課 0 學時 習題課 0 學時 其他環(huán)節(jié) 0 學時授課教師姓名 趙歡歡 職稱 助教 授課專業(yè) 網(wǎng)絡工程 班級 2011級 課程名稱 離散數(shù)學 教材名稱 離散數(shù)學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周次日期周學時其中教學內(nèi)容摘要(章節(jié)名稱、講述的內(nèi)容提要、實驗的名稱、課堂討論的

7、題目等)講課實驗課習題課課堂討論其他環(huán)節(jié)第一周9月3日至9月9日44第一講 集合、映射與運算(一)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理論:集合、子集、冪集、n元組、笛卡爾積第二講 集合、映射與運算(二)1.2 映射的有關概念 理論:映射的定義、映射的性質、逆映射、復合映射第二周9月10日至9月16日22第三講 集合、映射與運算(三)1.3運算的定義和性質 理論:運算的定義、運算的性質第三周9月17日至9月23日44第四講 集合、映射與運算(四)1.4 集合的運算 1.5 集合的劃分 1.6 集合的對等理論:集合的并、交、差、補、對稱差等基本運算,集合的劃分與覆蓋、集合對等、可數(shù)集合、不可數(shù)集合第五講 關

8、系(一)2.1 關系的概念理論:n元關系的定義、2元關系、關系的定義域和值域、關系的表示、函數(shù)的關系定義第四周9月24日至9月30日22第六講 關系(二)2.1 關系的運算 理論:關系的集合運算、逆運算、復合運算、關系的其他運算第五周10月1日至10月7日 4 4國慶放假第七講 關系(三)2.3 關系的性質 2.4 關系的閉包理論:關系的性質:自反性、反自反性、對稱性、反對稱性、傳遞性;自反閉包r(R)、對稱閉包s(R)、傳遞閉包t(R)第六周10月8日至10月14日22第八講 關系(四)2.5 等價關系 2.6相容關系 2.7偏序關系理論:等價關系的定義、等價類;相容關系的定義;偏序關系的定

9、義、哈斯圖的、偏序集中的特殊元素第七周10月15日至10月21日44第九講 命題邏輯(一)3.1 命題的有關概念 3.2 邏輯聯(lián)接詞理論:命題的定義與真值、原子命題和復合命題、各種邏輯連接詞的含義,真假的判斷第十講 命題邏輯(二)3.3 命題公式及其真值表理論:命題公式的定義、命題的符號化、命題公式的真值表、命題公式的類型第八周10月22日至10月28日22第十一講 命題邏輯(三)3.4 邏輯等值的命題公式理論:邏輯等值的定義、基本等值式、等值演算法、對偶原理第九周10月29日至11月4日 44第十二講 命題邏輯(四)3.5 命題公式的范式理論:命題公式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的定義域求法命題公式

10、的主析取范式及主合取范式的定義和求法第十三講 命題邏輯(五)3.7 命題邏輯中的推理理論: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定義;基本推理規(guī)則;命題邏輯的自然推理系統(tǒng)第十周11月5日至11月11日22第十四講 謂詞邏輯(一)4.1 個體、謂詞、量詞和函詞理論:謂詞邏輯概念,謂詞的概念與表示,量詞的概念與表示,個體域,轄域,約束變元和自由變元的含義第十一周 11月12日至11月18日44第十五講 謂詞邏輯(二)4.2謂詞公式及命題的符號化 4.3 謂詞公式的解釋及類型理論:謂詞公式的定義,將命題用用符號(個體,量詞,謂詞)來表示,消去量詞的邏輯等值式,永真式,科滿足式,永假式及中性式的概念第十六講 謂詞邏輯(三)

11、4.4邏輯等值的謂詞公式 4.5謂詞公式的前束范式 理論:謂詞公式等值的定義,基本等值式,前束范式第十二周11月19日至11月25日22第十七講 圖論(一)6.1 圖的基本概念 6.2 節(jié)點的度數(shù)6.3 子圖,圖的運算和圖同構理論:圖的定義,鄰接,關聯(lián),簡單圖,節(jié)點的度數(shù),子圖第十三周11月26日至12月2日44第十八講 圖論(二)6.4 路與回路 6.5圖的連通性理論內(nèi)容:路,回路,無向圖的連通性,無向連通圖的點連通度與邊連通度,有向圖的連通性第十九講 圖論(三)6.6 圖的矩陣表示 6.7 賦權圖及最短路徑理論內(nèi)容:圖的鄰接矩陣,可達矩陣,關聯(lián)矩陣,賦權圖,最短路徑第十四周12月3日至12

12、月9日22第二十講 圖論(四)7.1 歐拉圖理論內(nèi)容:歐拉圖的有關概念,歐拉定理,中國郵遞員問題、Hamilton 圖第十五周12月8日至12月16日44第二十一講 圖論(五)7.2 無向樹 7.3 有向樹理論內(nèi)容:樹的基本概念,最小生成樹,二叉樹的遍歷與表達式的計算第二十二講 代數(shù)結構(一)5.1 代數(shù)結構簡介理論內(nèi)容:代數(shù)結構的定義,半群及獨異點,子代數(shù),代數(shù)結構的同態(tài)與同構第十六周12月17日至12月23日22第二十三講 代數(shù)結構(二)5.2 群的定義及性質理論內(nèi)容:群的有關概念,子群,群的同態(tài)第十七周12月24日至12月30日22第二十四講 總復習系主任簽名: 院長簽名: 年 月 日

13、年 月 日說明:1本教學進度表由主講教師負責填寫,于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內(nèi)送交教師所在系,經(jīng)領導審定、簽字后備查。2此表一式三份,其中,任課教師一份,教師所在系一份,教務處一份。第一講:集合、映射和運算(一)一、教學目標1. 掌握集合的概念與表示2. 理解子集、冪集、 n元組與笛卡兒積的概念3.掌握子集,冪集,笛卡爾積的求法 二、重點與難點分析1.重點:集合的概念,子集,冪集,笛卡爾積的概念及求法2.難點:冪集三、 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1.進行自我介紹(5分鐘)姓名,聯(lián)系方式,專業(yè)方向。建議學生用電子郵件方式聯(lián)系。2.進行課程簡介(10分鐘) 離散數(shù)學是研究離散量的結構及相互之間關系的學科 是一門專

14、業(yè)基礎課,是數(shù)據(jù)結構、操作系統(tǒng)、計算機組成原理、數(shù)據(jù)庫原理等課程的數(shù)學基礎。 特點:知識點集中,概念,定理多;方法性強;學數(shù)學就要做數(shù)學 成績評定:平時成績(到課情況,書面作業(yè),平時測驗)占30%,期末考試占70%3.進入主題,開始第一講(1) 集合的有關概念(20分鐘)集合 定義:集合是具有某種特定性質的對象匯集成的一個整體,通常用大寫字母A,B,C,D表示。例如:滁州學院全體學生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所有女生 常見的數(shù)的集合:N,N+,Z,Q,R,C元素集合中的每一個對象稱為該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字母a,b,c,d,x,等表示例如:滁州學院的每個學生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每個女生 N:

15、0、1、2、3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舉法:Z=,-2,-1,0,1,2, 描述法:x|x是自然數(shù)且x小于10 遞歸法文氏圖: 特殊集合:全集U,空集元素與集合 xA或 |A|表示集合A中的元素個數(shù) 注意: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集合,如A=a,a,b,b,c,|A|=4,a,bA注:集合中的元素無順序;集合中無重復元素例:指出下列哪些是集合,哪些不是集合? 中國人的集合; 百貨商店里好看的花布的集合; 1000以內(nèi)的素數(shù)的集合; 26個英文字母組成的集合; 這個班里高個子學生的集合; 直線y2x-5上的點的集合。(2)集合之間的關系子集(15分鐘)定義:若A中的任意元素都屬于B,則A是B的子集,稱A包含

16、于B或B包含A,包括的兩層含義:包含與真包含(AB),A是B的真子集注意:屬于(元素與集合的關系)與包含于(集合與集合的關系)的區(qū)別例:A=1,2,3,4,B=2,4 或定理1-1:A定理1-2:(自反性)則A=B則(傳遞性) 用定義進行證明定理1-3:A=B的充要條件是注:該定理是證明兩個集合相等的基本方法 該定理與定理1-2中的(2)的區(qū)別 例1-2注:A中有一個元素不屬于C,則,反證法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冪集(15分鐘)定義:由X的所有子集組成的集合, 例:x=1,2 ,Y=a,b,c 例1-3 注:若|X|=n,P(x)的元素有:;由一個元素構成的子集;由兩個元素構成的子集;由n個元素構成

17、的子集計數(shù)的基本原理:加法原理:圖示乘法原理:圖示定理1-4:若|X|=n,|P(X)|=2n證明:加法原理:二項式定理: 乘法原理:注:每個元素的參與與否構成不同的子集n元組(5分鐘) 定義:論域U中選取的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得到n元有序組,稱n元組,記為:(x1,x2,x3,xn)或 例: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是2元組;空間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是3元組;n元組在數(shù)據(jù)結構中是一個表 有序對,序偶:2元組 注:(x,y)(y,x)笛卡爾積(10分鐘) 定義:設是集合,稱為A1,A2,An的笛卡爾積(直積,叉積),記為:例:A=a,b,B=1,2,例1-4注: 一般來說,定理1-5:若

18、|A|=m,|B|=n,則|=mn4. 教學小結(5分鐘)本講首先介紹了集合的概念與表示方法,接著介紹了集合之間的關系子集與冪集,n元組,笛卡爾積的概念及相關定理。 四、 作業(yè)與實驗(5分鐘)1. 書面作業(yè):習題1.1 1、2、3、7、102. 上機作業(yè):無第二講:集合、映射和運算(二)一、教學目標1. 掌握映射的概念與表示2. 理解映射的三種性質:單射、滿射、雙射,會判斷某個具體映射是否具有這些性質3.掌握逆映射的含義,復合映射的定義及性質二、重點與難點分析1.重點:理解和判斷映射的三種性質,逆映射,復合映射2.難點:映射三種性質的判斷,復合映射的性質三、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1.習題講解(10

19、分鐘)2.上講內(nèi)容回顧(3分鐘) 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間的關系:子集、冪集、n元組、笛卡爾積(1)映射的定義(15分鐘) 定義:對于A,B,若存在對應法則f,對于,唯一的與它對應,稱f是A到B的一個映射或一個函數(shù)。記為:f:AB (圖示) 例:Ceiling function Floor function 取整函數(shù) 定義域: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值域:函數(shù)值y的取值范圍 像:為X在映射f下的像原像:為Y在映射f下的原像注:全函數(shù)即=A;為x在映射f下的像:A到B的所有映射組成的集合定理1-6:|A|=m,|B|=n,則(證明)(2)映射的性質單射(一對一映射)(10分鐘)

20、定義:,可推出x1=x2 或 ,若x1x2,可得出 例1-6:設則f是N到N的單射,試證明之。 證:對于,由得出,進而x1=x2 (使用定義證明)滿射(10分鐘)定義:對于,使得y=f(x) 充要條件:=B 例1-7:設,則f是Z到N的滿射,試證明之。 證:對于取,顯然有 (使用定義證明)雙射(一一對應)(5分鐘)定義:既單射又滿射例1-8例1-9:建立一個(0,1)到R的一一對應解: 置換:A到A的雙射(3)逆映射(逆函數(shù),反函數(shù))(10分鐘)定義:f:AB,將f的方向逆轉后,得到的集合B到集合A的映射定理1-7:f的逆映射存在的充要條件是f是雙射(加以說明解釋) 注:若f是雙射,則也是雙射

21、,且 例1-11:判斷所給出的映射是否有逆射,若有,求出其逆映射 解:f(2)=f(-2)=4, 根據(jù)單射定義知f不是單射,進而其不是雙射,根據(jù)定理1-7知其不存在逆映射 顯然g是雙射,其逆映射為(4)復合映射(20分鐘) 定義:設對于,令,則h是A到C的映射,h為f和g的復合映射或復合函數(shù),記為(圖示) 注: 條件: 例1-12 例1-13 注:一般來說即使和都有意義,也不能保證成立 恒等映射(IA): 定理1-9:若是雙射,則 若是雙射,則定理1-10: 若f和g是單射,則是單射(證明) 若f和g是滿射,則是滿射(證明) 若f和g是雙射,則是雙射且 定理1-11:設 若是單射,則f是單射,

22、但g不一定(證明) 若是滿射,則g是滿射,而f不一定(證明) 定理1-12 設,則4. 教學小結(5分鐘)本講首先介紹了映射(函數(shù))的定義及定義域、值域、像、原像等相關概念;接著介紹了映射的三種性質:單射,滿射,雙射;最后介紹了逆映射的定義及復合映射的定義及其具有的相關性質。四、 作業(yè)與實驗(2分鐘)1. 書面作業(yè):習題1.2 1、2、6、11、14.2. 上機作業(yè):無第三講:集合、映射和運算(三)一、教學目標 1. 理解運算的定義2. 掌握運算的表示及常用運算3. 理解運算的性質并能判斷具體運算是否具有某些性質二、重點與難點分析1.重點:運算的定義,運算的性質2.難點:運算性質的判定 三、教

23、學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 1.習題講解(5分鐘)2.上講內(nèi)容回顧(5分鐘) 映射的定義 映射的性質:單射,滿射,雙射 逆映射 復合映射3.進入主題,開始第二講。本講知識點概括(1)運算的定義(25分鐘) 定義:設和B是集合,若,稱f為到B的n元運算。 A到B的n元運算,或A上的n元運算: A上的n元封閉運算(代數(shù)運算): ,有例:判定取絕對值運算|、加法運算+、取大運算max是否是自然數(shù)集合N(Z)上的代數(shù)運算。解: 例:判定減法運算-,取小運算min是否是自然數(shù)集合N上的代數(shù)運算。解: 例:判斷數(shù)的加法運算是否是集合A=2n |nN上的代數(shù)運算?解: 例:將十進制數(shù)273轉換成八進制解: 273=,

24、 , 模運算定義:,是使成立的整數(shù)r,即x除以m的余數(shù)。例:16(mod 3)、-8(mod 5)、9(mod 2)模m加法,模m乘法 例:m=5, 最大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若d|m且d|n,則d是m,n的公約數(shù),用gcd(m,n)表示m,n的最大公約數(shù)若m|d且n|d,則d是m,n的公倍數(shù),用lcm(m,n)表示m,n的最小公倍數(shù)。注:Gcd與lcm分別記為,和(,)gcd(m , n)= gcd(|m| ,| n|)且lcm(m, n)=lcm(|m|, |n|)素因數(shù)分解:(對于大于1的正整數(shù)n都可以分解成一些素數(shù)乘積) Euclid算法 例1-19若gcd(m,n)=1,稱m和n互素。歐

25、拉函數(shù):表示小于等于n且與n互素的正整數(shù)的個數(shù)運算表給定集合A,則集合A上的1元或2元運算可以用運算表來表示例:A=a,b,c,*abcabcababccbca思考:A上的封閉的1元,2元,3元運算的個數(shù)是多少?33 39 327 (2)運算的性質 對合性(5分鐘) 定義:設*是A上的一元代數(shù)運算, 例: ?冪等性(5分鐘) 冪等元:定義:A中的每個元素對于*都是冪等元例:*123112322323313例:交換性(5分鐘) 定義:對于A上的二元運算*,均有 例:R上的+具有交換性 R上的-,映射的復合運算?結合性(5分鐘) 定義: 例:映射的復合運算具有結合性 R上的+具有結合性 R上的-

26、?單位元素(幺元素)(5分鐘) 定義:對于A上的二元運算*,使得對于 例:R關于加法運算+的單位元素是0 R關于乘法運算的單位元素是1 R關于減法運算-的單位元素是?定理1-3:若A關于* 有單位元素,則單位元素是唯一的證明:設e1,e2是A關于*的單位元素,則e1=e1*e2=e2零元素(5分鐘) 定義:對于A上的二元運算*,使得對于 例:R關于乘法運算的零元素是0 R關于減法運算-的零元素是? R關于加法運算的零元素是?定理1-4:若A關于* 有零元素,則零元素是唯一的證明:設e1,e2是A關于*的零元素,則e1=e1*e2=e2逆元素(5分鐘)前提:A關于二元運算*有單位元素e定義:,使

27、得:例:R上的加法運算+:x+(-x)=0=(-x)+x R上的乘法運算: 注:逆元不一定存在,存在不一定唯一,參見表1-5定理1-5:若A關于*運算有單位元素為e且*運算滿足結合律,若對于A中的x有左逆元y與右逆元z,則y=z,此逆元唯一證明:y*x=e,x*z=e y=y*e=y*(x*z)=(y*x)*z=e*z=z消去性(分鐘) 定義:若A關于*有零元,則記為,對于,若 例1-31 Z上的加法運算+和乘法運算均滿足消去律.分配性(5分鐘) 定義:是A上的兩個二元運算,對于 則稱*關于是可分配的吸收性(2分鐘) 定義:是A上的兩個二元運算,對于則稱*關于是可吸收的德摩根律(3分鐘) 定義

28、:是A上的一元運算,是A上的兩個二元運算,對于4. 教學小結(3分鐘)本講首先介紹了運算的定義并介紹了幾種常用的運算,接著介紹了運算的性質:對合性、冪等性、交換性、結合性、單位元素、零元素、逆元素、消去性、分配性、吸收性、德摩根律,并結合之前所學知識講解運算的性質。 四、 作業(yè)與實驗(2分鐘)1. 書面作業(yè):習題1.3:1、3、5、6、8 2. 上機作業(yè):無第四講:集合、映射和運算(四)一、教學目標1.掌握集合的各種運算2.理解各種集合運算所滿足的性質3.掌握集合的劃分與覆蓋的概念4.了解集合的對等,集合的基數(shù),可數(shù)集合等概念 二、重點與難點分析1.重點:集合的運算并、交、補、差、對稱差 集合

29、運算性質 2.難點:集合運算等值式的證明,集合的對等、基數(shù)三、 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1.上講內(nèi)容回顧(5分鐘)運算的定義運算的性質:對合性、冪等性、交換性、結合性、單位元素、零元素、逆元素、消去性、分配性、吸收性、德摩根律2.進入主題、開始第四講本講知識點概括(1)集合的運算并運算(15分鐘) 定義: 定理1-16:是包含A和B的最小集合 定理1-17:并運算滿足的性質: (交換律) (結合律) (冪等律)(是運算的單位元素)(是運算的零元素)例1-38:設f : A B, X, Y A, 則證明:證明: 交運算(15分鐘) 定義: 定理1-18:是包含在A和B的最大集合定理1-19:交運算滿足

30、的性質: (冪等律) (交換律) (結合律) (是運算的零元素)(U是運算的單位元素) 例:定理1-20:并運算與交運算之間滿足的性質: 例1-41:證:補運算(10分鐘) 定義:例1-42:(A的補集依賴于全集U的選?。〢=a,b,cU=a,b,c,d 定理1-21:定理1-22:德摩根律:P25: 差運算(10分鐘)定義:例1-43:定理1-23:證明:例1-45:證明: 證:例1-46:例1-47: 對稱差運算(10分鐘)定義:例定理1-24:容斥原理形式: 或: 例:求1到1000之間(包含1和1000在內(nèi))既不能被5和6整除數(shù)有多少個? 解: |S| = 1000 |A|=1000/

31、5=200, |B|=1000/6=166 |AB| = 1000/lcm(5,6) = 1000/33 = 33 (2)集合的劃分與覆蓋(12分鐘) 劃分定義:其中:例1-53: 設A = a, b, c, 則A的所有不同的劃分分別為: 覆蓋設A是集合, 由A的若干非空子集構成的集合稱為A的覆蓋, 如果這些非空子集的并等于A.(3)集合的對等(10分鐘)定義:A B 存在雙射f : A B.例:(0, 1) R 集合的基數(shù):無限集合A 若集合A和B對等, 則稱這兩個集合的基數(shù)相同.例:可數(shù)集合:能與自然數(shù)集合N對等的集合3. 教學小結(2分鐘)本講首先介紹了集合的各種運算(并,交,補,差,對

32、稱差)及其滿足的性質,接著介紹了集合的劃分與覆蓋的概念;最后介紹了集合對等、集合的基數(shù)及可數(shù)集合。四、 作業(yè)與實驗(1分鐘)1. 書面作業(yè): 習題1.4 5、8、10、13. 習題1.5:1、7 2. 上機作業(yè):無第五講:關系(一)一、教學目標1. 掌握關系的概念尤其是二元關系的概念2. 掌握關系的定義域和值域3. 掌握關系的三種表示方法4. 理解函數(shù)的關系定義二、重點與難點分析1.重點:二元關系概念、關系的三種表示方式、函數(shù)的關系定義2.難點:關系的概念三、 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1.習題講解(15分鐘) 2.上章內(nèi)容回顧(5分鐘)集合的有關概念映射的有關概念運算的定義與性質集合的運算、集合的劃

33、分與覆蓋、集合的對等3.進入主題,開始第五講本講知識點介紹(1)關系的定義關系的概念(15分鐘)引例:A = 張三, 李四, 王五;B = 英語, C語言, 離散數(shù)學, 數(shù)據(jù)結構, 匯編語言;C = 優(yōu), 良, 合格, 不合格.A與B之間的關系R = (張三, 離散數(shù)學), (張三, 數(shù)據(jù)結構), (張三, 英語), (李四, 數(shù)據(jù)結構), (王五, C語言), (王五, 匯編語言) A B.A, B與C之間的關系S = (張三, 離散數(shù)學, 優(yōu)), (張三, 數(shù)據(jù)結構, 良), (張三, 英語, 優(yōu)), (李四, 數(shù)據(jù)結構, 優(yōu)), (王五, C語言, 合格), (王五, 匯編語言, 良)

34、A B C.定義:是集合, ,則R為間的n元關系特別的 為A上的n元關系注(兩層含義):集合、關系例:A=王,李,張,黃,B=100米,400米,鉛球,跳遠,C=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優(yōu)秀獎R=(王,100米,第二名),(李,鉛球,優(yōu)秀獎),(張,100米,第一名),(黃,跳遠,第二名)二元關系的定義:兩個集合A和B(可以相同)之間的關系稱為二元關系 A到B的關系: A上的關系:例:A=甲,乙,丙 R=(乙,甲),(乙,丙),(甲,丙) 注:(x,y)表示x勝y例:A=張三,李四,王五,B=教師,輔導員,導師 R=(張三,輔導員),(張三,教師),(李四,教師),(王五,導師),(王五,教師

35、)例2-1: 例:A=a,b,R是P(A)上的包含關系,R=(x,y)|x,yP(A)且P(A)= 注意:關系的次序定理2-1:若,則A到B的關系有 若,則A上的關系有注:A到B的關系是AB的子集三種特殊的關系(5分鐘)空關系:A到B的空關系 A上的空關系全關系:A到B的全關系 A上的全關系恒等關系: 例:A=0,1,2 =(0,0),(0,1),(0,2),(1,0),(1,1),(1,2),(2,0),(2,1),(2,2) IA=(0,0),(1,1),(2,2)關系符號(10分鐘)定義:若(x,y) ,則可記為 例:實數(shù)集合R上的大于“”關系: 例:整數(shù)集Z上的整除關系“|” 整除性質

36、:例:模m同余關系 性質:關系的定義域和值域(5分鐘)定義域:設,即R中所有有序對中第一位置元素組成的集合, 它顯然是A的子集.值域:設R AB, ran R = y|yB, 存在xA, 使得(x, y) R, 即R中所有有序對中第二位置元素組成的集合, 它是B的子集.例2-10 : R= (1, 1), (1, 3), (2, 2), (2, 4), (3,1), (3, 3), (4, 2), (4, 4), 則dom R = 1, 2, 3, 4,ran R = 1, 2, 3, 4. (2) 關系的表示(20分鐘)集合表示法列舉法:把關系內(nèi)部的元素全部列舉出來描述法:把關系內(nèi)部成員的性

37、質描述出來(同集合)關系圖表示法情形1 R是A到B的關系A = a, b, c, d, B = 1, 2, 3, R = (a, 2), (a, 3), (c, 2), (d, 2).情形2 R是A上的關系A = a, b, c, d, 注:有向邊關系矩陣表示法定義:例2-13: A = a, b, c, d, B = 1, 2, 3, R = (a, 2), (a, 3), (c, 2), (d, 2).例:A=a,b,c,(3)函數(shù)的關系定義(5分鐘)函數(shù)到關系的轉換例:A = a, b, c, B = 1, 2, 3, f: A B, f(a) = 2, f(b) = 3, f(c) =

38、 3.關系能夠轉換成函數(shù)的條件 例:,不能轉換成函數(shù)。 例2-164. 教學小結(3分鐘)本講首先講解關系的概念與表示,特別介紹了二元關系,同時描述了三種特殊的關系:空關系、全關系、恒等關系,然后講解了關系的三種表示方式:集合表示法、關系圖表示法、關系矩陣表示法,接著講解了關系與函數(shù)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它們間的轉換。四、 作業(yè)與實驗(2分鐘)1. 書面作業(yè):習題2.1: 2、4(2)(4)(5)、13、14.2. 上機作業(yè):無第六講:關系(二)一、教學目標 1. 掌握關系的集合運算2. 掌握關系的逆運算,逆關系的關系矩陣、關系圖及逆關系的定理3. 掌握復合關系、復合關系相關定理 4. 了解函數(shù)的復合

39、運算二、重點與難點分析1.重點:復合關系、逆關系的概念及相關性質2.難點:復合關系、逆關系的性質三、 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1.習題講解(10分鐘)2.上講內(nèi)容回顧(5分鐘)N元關系的定義2元關系關系的定義域與值域關系的表示函數(shù)的關系定義3.進入主題,開始第六講。 (1)關系的集合運算(15分鐘) 關系的幾種常見集合運算: 注: 解:例2-17(2)關系的逆運算(20分鐘) 為何考慮關系的逆運算? 若x是y的老師,則y是x的學生, 定義:注:就是將所有R中的有序對中的兩個元素交換次序,例2-18:A = a, b, c, d, B = 1, 2, 3, R = (a, 3), (c, 2), (a

40、, 2), (b, 2). 則逆關系的關系圖 有向線條反向(圖示例2-18)逆關系的關系矩陣 原關系的關系矩陣的轉置(示例2-18) 逆運算的性質:定理2-2:(對合律)定理2-3:逆運算與關系的集合運算并, 交, 補的關系 證明:():(3)關系的復合運算(35分鐘)為何考慮關系的復合運算? 若x是y的母親, y是z的妻子, 則x是z的岳母, 關系R到關系S的復合運算(10分鐘)例:,則:例2-19:借助關系圖理解復合運算: 關系矩陣:復合關系的性質(10分鐘)R S S R.例:R =(x,y)|x,yA, y = x+1或y = x/2S =(x, y)| x,yA, x = y +2定

41、理2-4: 證明思路: 定理2-5: 定理2-6: 證明: 注:本性質與矩陣的有關運算性質類似, 請注意順序定理2-7:冪運算(10分鐘) 冪的表示方式:例2-23: 設A=a,b,c,集合A上的關系R=(a,b),(b,c),(c,a),試計算冪運算的性質:函數(shù)的復合運算(5分鐘)設f: A B, g: B C,函數(shù)f與函數(shù)g的復合記為fg: 若f (x) = y且g(y) = z, 則(fg)(x) = g(f(x) = z. 由于f A B, g B C, 關系f與關系g的復合記為fg: 若(x, y) f且(y, z) g, 則(x, z) fg.注:函數(shù)f與函數(shù)g的復合fg與將其看作

42、關系時關系f與關系g的復合是一致的4. 教學小結(3分鐘)本講分別介紹了關系的集合運算、逆運算,復合運算,并且對復合關系、逆關系的定義、表示方式、相應的關系矩陣進行了講解,還介紹了它們之間滿足的相關性質,最后介紹了函數(shù)的復合運算。四、 作業(yè)與實驗(2分鐘)1. 書面作業(yè):習題2.2 1、3、6、8、12(選).2. 上機作業(yè):無第七講:關系(三)一、教學目標1. 理解關系的各種性質2. 掌握滿足各種性質的關系的關系矩陣和關系圖3. 理解閉包的含義4. 掌握閉包的幾個關鍵5. 掌握閉包的構造二、重點與難點分析1.重點: 自反性、反自反性、對稱性、反對稱性、傳遞性概念的理解,閉包的理解與構造2.難

43、點:同上三、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1.上講內(nèi)容回顧(5分鐘)關系的集合運算關系的逆運算關系的復合運算2.進入主題,開始第七講本講知識點概括 (1)關系的性質 自反性(10分鐘)定義:對于集合A上的元素a屬于A,有(a,a)屬于R,那么R就是一個自反關系例2-25: A = a, b, c, d, R = (a, a), (a, b), (b, b), (c, c), (c, a), (d, d)?注:Z上的整除關系|是自反的; P(X)上的包含關系是自反的; R上的小于等于關系是自反的; R上的小于關系不是自反的. 定理:R自反 注:空關系是空集上的自反關系. 關系矩陣:對角線元素都為1關系圖:結點含有環(huán) 反自反性(10分鐘)定義:設R A A, 若對于任意x A, 均有(x, x) R, 則稱R是A上的反自反關系, 或稱R具有反自反性.例2-26: A = a, b, c, d, R = (b, a), (a, b), (b, c), (c, d), (c, a)?注:Z上的整除關系|不是反自反的; P(X)上的包含關系不是反自反的; R上的小于等于關系不是反自反的;R上的小于關系是反自反的.定理:R反自反 注:空關系是空集上的反自反關系.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