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gearPVWH型液壓泵服務指南_第1頁
OilgearPVWH型液壓泵服務指南_第2頁
OilgearPVWH型液壓泵服務指南_第3頁
OilgearPVWH型液壓泵服務指南_第4頁
OilgearPVWH型液壓泵服務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Oilgear PVWH 型液壓泵服務指南本指南專為你維護OILGEAR產品所用,其中包含了OILGEAR公司產品服務必需的信息,建議這些信息放在固定位置,以便隨時翻查。如果有其他疑問請與OILGEAR公司接洽,電話、網(wǎng)站均可。警告:1有些服務的操作需要特殊的工具及設備,如果您需要這方面的信息,在操作之前請聯(lián)系OILGEAR 公司。2對指南中的警告、注意事項及指導應通讀,明確其原意并遵照執(zhí)行,發(fā)生人員、設備事故。3在沒有安全保證的環(huán)境中嚴禁執(zhí)行任何操作。4在發(fā)現(xiàn)泄漏的情況下不要起動液壓系統(tǒng),以免造成傷害。5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很高,從高壓系統(tǒng)中噴出的液壓油可穿透無保護的身體組織,因此,不要用手或

2、其他裸露的部分去檢查液壓系統(tǒng)是否漏油。要戴皮革手套或用硬紙板防護。如有泄漏,在進行維修之前一定要卸壓并讓系統(tǒng)冷卻。發(fā)生意外傷害應立即送醫(yī)院進行必要的處理。如果對檢查泄漏仍有疑問,請在操作之前咨詢 OILGEAR 。6每天液壓系統(tǒng)工作之前要檢查系統(tǒng)管路,看是否存在漏油、磨損、破裂及與周圍固定架之間的距離是否合適等潛在的問題。對已損壞或懷疑可能損壞的管路予以更換,一般來講,膠管每兩年更換一次7液壓系統(tǒng)運行中是熱的,熱的介質會直接傷人,因此嚴禁觸摸液壓系統(tǒng)的任何部分,以免造成傷害。處理完液壓系統(tǒng)的故障,一定把設備上及地面上的殘油擦凈,同時擦凈皮膚上的油,處理廢油及用過的濾芯應遵守有關規(guī)定。8更換膠管

3、時應選用正確的SAE 接頭膠管,同時注意膠管的壓力等級。更換的膠管需長度適宜,符合膠管生產廠及OILGEAR 的規(guī)定。9膠管上的SAE 標記可以幫助你正確的選用膠管,同一生產廠家可提供相同的膠管接頭組合。膠管嚴禁“扭轉”,否則可能過早的損壞。10 泵停止時,液壓缸可以在任何位置停止,如停在起升或半起升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起動液壓系統(tǒng),活塞在重力作用下下降。所以,液壓系統(tǒng)啟動時所有人員應撤出設備區(qū)域,在維護設備前應做好安全防護。11 液壓系統(tǒng)更換的管路,應符合SAEJ1065的規(guī)范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的管路接入系統(tǒng),將導致液壓系統(tǒng)故障或造成傷害,在液壓系統(tǒng)重新工作前,損壞或漏油的接頭應全部更換。12

4、 嚴禁對液壓系統(tǒng)管路加熱,碳鋼管路加熱彎曲后,管路將改變其原有性質,無法承受高壓或阻力加大,系統(tǒng)啟動前,破損或漏油的管路必須更換。13 在拆洗液壓元件前必須卸壓、停泵,在控制面板上控制換向閥來會換向以卸壓,卸壓不徹底將造成人員或設備事故。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有關卸壓的問題,請向OILGEAR 公司咨詢。14 對于重量較大的液壓元件,移動時應注意避免造成人員傷害。15 當您在進行液壓測試中需要幫助時,請與我們聯(lián)系。測試應采用正確的儀表,并連接適當?shù)哪z管,以便在遠離運動部件的地方方便地讀數(shù)。16 如果系統(tǒng)的壓力超過推薦值將損壞泵、系統(tǒng)或造成人員傷害,并且OILGEAR的質量保證也因此失效。如果您在測試

5、程序及元件的調節(jié)方面有疑問,請在進行測試及調整之前咨詢OILGEAR公司。17 在沒有OILGEAR授權的前提下,嚴禁對OILGEAR的泵進行改裝,如果您需要幫助請與OILGEAR聯(lián)系,私自改裝的泵無法提供安全保證,以造成人員的傷害。18 在進入由液壓系統(tǒng)支撐起的設備前,一定要確認其可靠性。19 當 OILGEAR 泵上的安全標牌損壞、丟失或無法辨認時,應予以更換,不正確的貼牌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20 完成維護檢修的液壓系統(tǒng)啟動前,必須確認所有人員撤出工作區(qū),在操作過程中應時刻注意安全,直到完全確認安全后才可進行必要的操作,否則可能造成意外事故的發(fā)生。21 進行液壓系統(tǒng)的操作時應穿戴好防護服、

6、防護眼鏡、手套、鞋,應用適當?shù)姆雷o裝置,避免造成嚴重的傷害。22 手腳及身體的其他部分遠離旋轉部件,進行機械、電氣工作時嚴禁帶手表、耳環(huán)等飾品,這些東西如接觸帶電導線,易造成觸電事故,若接觸運動部件,可能造成刮傷事故。準備及安裝不帶油箱的泵這種形式的泵可以裝在任何位置,但我們推薦驅動軸水平安裝,且泄油口位于頂部,確保泵安裝于堅固的安裝表面。帶油箱的泵這種泵通常連接管道,若需要可接充液回路。油箱的安裝最少高過地板 6inch。以便方便地換油。管道及接頭由于 PVWH 泵使用介質的粘度范圍是150300SSU,建議吸油管應無約束且盡量短,不要使用吸油過濾器。根據(jù)輸入轉速確定吸油壓力(參考相關技術資

7、料),吸油管的直徑應為其到油箱底部距離的1 2 倍。合理布置泄油管,保持些有關始終充滿油(非虹吸),殼體壓力不得高于25psi( 1.7bar),高的殼體壓力需要特殊的軸封 (如需要請聯(lián)系我們的客戶服務),殼體壓力與進口壓力之差不應超過0.7bar,多泵系統(tǒng)中各泄油管必須互不干涉,無約束,并且長度適當。正確的連接到油箱最低液面以下,拆卸時應注意避免虹吸現(xiàn)象的發(fā)生。警告:在無補油回路條件下,讓泵長時間在中位( 0 排量)運轉,將對泵造成損害,系統(tǒng)中應設有單獨的溢流閥來防止過載,在系統(tǒng)最高處安裝放氣閥。若有其他疑問,請向本公司咨詢。動力系統(tǒng)的動力應與壓力、流量成比例。OILGEAR 對特定的應用都

8、有推薦的電機規(guī)格,大部分的系統(tǒng)都采用低啟動力矩電機。 在這里我們提醒用戶:除經過 OILGEAR 同意外, 嚴禁在有負荷的條件下啟動和停止泵,必要時有的系統(tǒng)可設置旁路。驅動應注意泵要求的轉向,電機的轉向應與泵的轉向相符,聯(lián)軸器的選用請參考聯(lián)軸器廠家的說明。注意:安裝聯(lián)軸器時嚴禁用力敲擊,如果聯(lián)軸器過緊可采用熱裝(必要時參考制造廠說明)。泵與電機軸的同軸度誤差不得超過0.005inch(0.13mm)保持油液清潔是液壓系統(tǒng)長期穩(wěn)定運行的保障,oilgear 推薦使用過濾回路,并根據(jù)情況及時更換濾芯,并清理過濾器筒體。粘度為150300SSU的介質,推薦使用的濾芯精度為B10=4 或更高,粘度為2

9、730SSU的介質,推薦使用的過濾精度為B 10=15 或更高。油液的冷卻油的冷卻:當泵連續(xù)工作在額定壓力或經常達到最大負荷時,需要有輔助的冷卻系統(tǒng),油溫不得超過 OILGEAR 的規(guī)定值。油箱的通氣通常油浴型空氣濾清器安裝于油箱頂部,其尺寸很重要,要充分滿足油箱中液面變化時吸入或排出的空氣量。一般每6 個月清洗一次。油液的選擇PVWH 泵所用的介質粘度范圍是150300SSU(37.7時的粘度 ),符合 SAE10AWP1 潤滑要求,對于用于抗燃介質(磷酸酯)應符合生產廠的要求。PVWW 泵所用介質的粘度是2730SSU,建議在選用介質前予以確認其粘度是否符合要求,高含水介質(99-5) ,

10、水乙二醇,乳化液都符合泵的要求。加入油箱的油液需經過清潔的過濾器(精度符合要求),直到油箱中的油位達到要求的高度(可從液位計讀出),松開殼體泄油管給泵灌油,用力矩扳手轉動驅動軸,確認能靈活轉動,不同規(guī)格的泵其轉動力矩不同,見下表規(guī)格最大力矩 (N.m)04, 06, 102.32.811, 15, 204.04.525, 34, 45, 6010.811.3在全速運轉之前,使泵在無負荷條件下或 0 位狀態(tài),驅動電機起、停數(shù)次。系統(tǒng)啟動執(zhí)行元件動作后,油箱中油位會發(fā)生變化,若油位達到最低限位時需加油,對于差動系統(tǒng),當活塞退回時,油箱中的油位不應超過最高限位,活塞桿伸出時,液位不低于最低限位,通過

11、放氣閥排除系統(tǒng)中的空氣,當有油液從放氣閥流出時,關閉放氣閥。PVWH 泵的故障排除問題原因解決方法無反應或反應很慢參考控制塊的結構先導控制壓力低(對于R 和 V 型容積控制)參考控制說明調整壓力斜盤支承軸承磨損或斷裂檢查軸承,更換泵的容積效率低吸油口堵塞或充液不足檢查是否堵塞,核實充液情況流量限制失效參照技術資料調整驅動轉速不夠按技術說明調節(jié)轉速缸筒磨損和或與配流盤配合面磨損檢查元件,更換柱塞滑靴組件磨損或配合間隙過大滑靴與斜盤磨損控制不規(guī)則或不穩(wěn)控制失效檢查元件,更換定油箱中油位過低或充液不足檢查油位或充液情況系統(tǒng)中混入空氣檢查系統(tǒng)有無泄漏柱塞泵磨損檢查元件,更換外部元件損壞(缸、馬達、閥等

12、相關元件)無壓力柱塞泵磨損檢查相關元件,更換缸筒磨損和或與配流盤配合面磨損柱塞滑靴組件磨損外部元件損壞控制失效壓力過高外部回路元件損壞(特別是溢流閥)檢查溢流閥噪音過大不正確地起、停泵(在負荷下)按操作準則操作油箱中油位過低或充液不足造成吸空檢查油位或充液情況系統(tǒng)中混入空氣檢查系統(tǒng)有無泄漏油溫太低或粘度過高觀察油溫核實油的類型吸油管的問題,如吸油管堵塞、太長、管徑太小、檢查吸油路是否有堵塞或重新布置彎頭太多或有環(huán)行交叉管路柱塞滑靴組件磨損或斷裂檢查元件,更換泵的轉向錯誤核實泵的轉向系統(tǒng)過熱泵超過額定壓力或經常工作在峰值檢查泵的壓力限制油箱中油位過低或充液不足檢查油位或充液情況系統(tǒng)中混入空氣檢查

13、有無泄漏柱塞泵磨損檢查元件,更換缸筒磨損或與配流盤配合面磨損外部回路元件損壞(溢流閥、油缸等相關元件)冷卻不足或冷卻器堵塞檢查是否堵塞測試與調整拆卸元件前應停泵、卸壓,泵與系統(tǒng)高壓溢流閥間的壓力如不卸掉,可能造成事故。對于柱塞泵,檢查柱塞是否磨損可通過測量其泄漏量來判斷,系統(tǒng)熱后,在泄油管上裝流量計或直接將泄油管接到已知容積的容器,測出泄漏量。注意在測試中應時刻保持泵的殼體充滿油。過大的泄漏量意味著磨損,但只有影響泵的性能時才算是嚴重的。對于阻斷出口的泵,在啟動之前一定先確認有溢流閥保護,檢查殼體泄漏時泵的運轉時間要盡量短,以避免造成油箱中油位過低。在壓力油路裝精確的壓力表,起泵并保持執(zhí)行元件

14、不動作,當壓力上升到溢流閥設定值時,可以通過泄油管路上的流量計或通過泄?jié)M已知容積容器的時間算出殼體泄漏量,泄漏量應符合下表中的推薦值。在額定轉速和指定壓力下的標稱殼體泄漏量規(guī)格1500psi2500psi3000psi3500psi4000psi5000psicipmLpmcipmLpmcipmLpmcipmLpmcipmLpmcipmLpm042003.3062003.3N/AN/A102003.3N/AN/AN/AN/AN/AN/A113004.9153004.9N/AN/AN/AN/A203004.9N/AN/AN/AN/AN/AN/AN/AN/A254607.6344607.6N/AN

15、/AN/AN/A454607.6N/AN/AN/AN/AN/AN/AN/AN/A605308.7N/AN/AN/AN/AN/AN/AN/AN/AN/AN/A泵的解體1概述參照泵的剖面圖,把形狀相近的部件貼上標簽,確保在組裝時能夠按原位置復原,以免混淆。2準備對泵解體或組裝需要準備能夠承載200lb 的起重設備及相應的索扣。解體組裝場所應清潔無塵,無可能對零件造成傷害的污染物。同樣我們建議遠離焊接、鑄造和磨床等。所有部件應放置在清潔的工作臺面,建議使用清洗劑進行清潔。所用工具儀表應在工作前清洗干凈。準備干凈的棉絲或碎布用以零件的清潔。警告:泵在運轉過程中嚴禁拆裝部件,應該先停泵、斷電、卸壓后在進

16、行操作,確認以上操作完成后,拆下泵的泄油管,注意不要造成虹吸。拆下電機及油管,通常在泄掉殼體中的油之前將泵從安裝面移出。在裝配之前泵的油口須用塞堵堵住,以免灰塵進入。參考泵體的剖面圖,檢查所有部件。3控制部分參考有關控制的說明,拆除控制塊的四條緊固螺栓,取下控制銷和泵殼上的墊片及O 型密封圈。4對于通軸連接的雙泵,應在拆下油口閥盤之前拆掉另一半聯(lián)軸器,然后驅動軸向下將泵放在工作臺面上,擰下四條螺栓,取下墊片及O 型密封圈。5旋轉組件注意:小心操作避免損傷缸筒與配流盤的耐磨配合面、軸承表面以及柱塞滑靴,操作時應用合適的起重工具,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將泵放在水平臺面上,慢慢轉動驅動軸,將缸筒從泵殼中

17、取出。取下滑靴保持架(連同柱塞滑靴),取出支撐半球和彈簧。把卡簧及缸筒軸承從泵殼中取出。6驅動軸組件必要時取下驅動軸的鍵及軸承,抓住軸的末端把軸從泵殼中拉出來,取下卡圈及前端軸承,然后拆下軸封擋圈及軸封。7斜盤組件從泵殼中取出斜盤,注意些盤軸承有上下位置之分,如有必要可取下軸承,對于大多數(shù)的泵,斜盤支承軸承由可以取出的定位銷固定,早期的泵的支承軸承是由兩個銷釘固定,在取出鞍形支撐前先取下固定它的帶尼龍?zhí)酌钡穆葆敗z查徹底清洗所有部件,檢查所有的密封是否有硬化、斷裂等型式的損壞,如需要請更換。檢查所有的定位銷是否損壞,彈簧是否有折斷或疲勞損壞的跡象。注意:在使用清洗劑或壓縮空氣時一定要帶好護目鏡

18、,防止事故發(fā)生。1. 控制部分參考控制部分的相關資料,仔細檢查控制銷是否有裂紋及疲勞破壞現(xiàn)象,檢查銷與斜盤的配合情況,間隙不能過大。2. 配流盤部分檢查配流盤與缸體的配合表面是否有磨損或劃痕。用研磨石研磨配合表面使其平面度達到0.03mm,注意研磨時用力要輕,否則會使硬表面過多的磨損,如果配合表面過度磨損,請更換新件,注意與缸筒一起更換。3. 旋轉部分檢查缸筒的柱塞孔以及與配流盤的配合表面是否有磨損或劃痕。同樣用研磨石研磨配合面,使其平面度達到 0.03mm,研磨時用力要輕,防止配合面過度磨損,如果出現(xiàn)過度磨損請更換缸筒(與配流盤一起更換)。檢查缸體動壓軸承以及與缸筒的配合表面是否有磨傷、點蝕

19、、粗糙等現(xiàn)象,如有需要請更換。檢查所有的柱塞滑靴組件是否與斜盤表面有良好的滑動配合。柱塞應對中良好,末端跳動不超過0.152mm。具體檢測步驟可參考相關的資料。組裝新的柱塞滑靴時,柱塞應能在缸筒中自由滑動。4. 斜盤部分檢查斜盤是否有磨損或劃傷,對于60 規(guī)格的泵,檢查斜盤耐磨盤,如果磨損嚴重,更換新件。檢查斜盤上的小孔,該小孔是為動壓軸承提供潤滑的通道。對比軸承磨損部分與未磨損部分的厚度,厚度差不得超過0.2mm,檢查斜盤的配合表面是否有裂紋及過度磨損,斜盤在支撐軸承內應滑動靈活,如有需要請更換新件。5. 驅動軸部分檢查軸封是否損壞或變形,需要的話請更換。檢查軸的密封部分是否有劃痕或磨損,檢

20、查軸承是否有磨痕、點蝕、膠合,檢查軸及花鍵的磨損狀況。如果軸有彎曲或過度磨損、軸承有磨損的情況,則根據(jù)實際情況更換。檢查油口法蘭內的軸襯,如果必須更換,油口法蘭必須一起更換。組裝參照泵的剖面圖,組裝的順序與解體相反。所由墊片及O 型密封圈換新。為方便安裝,可在各部件表面涂抹潤滑脂或液壓油。若旋轉組件為全新,需用潔凈的液壓油潤滑各配合表面。1. 斜盤部分首先安裝泵殼前端軸封 (7),然后安裝法蘭向下將泵殼放在工作臺面上,把斜盤支撐組件 (8)放入泵殼,注意斜盤組件上的孔應與泵殼上的定位銷 (20)對應。早期的泵體定位部分可能有所不同,有兩個定位銷釘固定鞍形支撐。然后可以安裝支撐軸承和斜盤組件,檢

21、查斜盤與支撐軸承間的配合,兩個支撐軸承中一個上面有矩形溝槽,對于左向旋轉的泵來說此軸承應在上端(鄰近控制塊),右向旋轉泵此軸承在下端。對于 04,06,10和 25 規(guī)格的 PVWH 泵,將塑料骨架的軸承用定位銷(9)定位并與帶有矩形溝槽的鞍形支撐相配合。將鋼骨架的軸承安放于另一端。對于 11,15,20,34,45和 60 規(guī)格的 PVWH 泵,兩端的軸承都是鋼骨架形式,建議在安裝時把軸承安放在原位。如果更換新軸承,放在什么位置并無妨礙。對于 PVWW 泵和 PVW 泵,兩端的軸承相同,同樣建議把其放回原位,更換時無所謂。注:安裝 0420 規(guī)格的泵的支撐軸承時,有切口的一邊朝向驅動軸及軸承方向,但不適用于2560 規(guī)格的泵。將斜盤放入泵殼,保證斜盤能夠在軸承中自由轉動,對于新軸承,轉動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