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地1了解帶傳動的特點、類型及適用場合._第1頁
教學目地1了解帶傳動的特點、類型及適用場合._第2頁
教學目地1了解帶傳動的特點、類型及適用場合._第3頁
教學目地1了解帶傳動的特點、類型及適用場合._第4頁
教學目地1了解帶傳動的特點、類型及適用場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目地 :1 了解帶傳動的特點、類型及適用場合2了解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3掌握帶傳動的設計計算方法4熟悉帶傳動的使用、維護方法教學重點 :1 帶傳動的特點、適用場合。2帶傳動的設計計算3帶傳動的使用、維護方法教學難點:1 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2帶傳動的設計計算方法第七章 帶傳動7.1 帶傳動的特點和類型如右圖所示, 帶傳動一般是由主動輪、從動輪、緊套在兩輪上的傳動帶及機架組成。當原動機驅(qū)動主動帶輪轉動時,由于帶與帶輪之間摩擦力的作用,是從動帶輪一起轉動,從而實現(xiàn)運動的動力的傳遞。7.1.1 帶傳動的特點 帶傳動一般有以下特點:1. 帶有良好的饒性, 能吸收震動, 緩 和沖擊,傳動平穩(wěn)噪音小。

2、2. 當帶傳動過載時,帶在帶輪上打滑,防止其他機件損壞,起到保護作用。3. 結構簡單,制造,安裝和維護方便;4. 帶與帶輪之間存在一定的彈性滑動,故不能保證恒定的傳動比,傳動精度和傳動效率較低。5. 由于帶工作時需要張緊,帶對帶輪軸有很大的壓軸力。6. 帶傳動裝置外廓尺寸大,結構不夠緊湊。7. 帶的壽命較短,需經(jīng)常更換。由于帶傳動存在上述特點,一般情況下,帶傳動傳動的功率P100KW,帶速 v=5-25m/s ,平均傳動比 i 5,傳動效率為 94%-97%。同步齒形帶的帶速為 40-50m/s ,傳動比 i 10,傳遞功率可達 200KW,效率高達 98%-99%。7.1.2 帶傳動的類型帶

3、傳動根據(jù)橫截面形狀不同可分為平帶傳動、5-1 所示V 帶傳動、多楔帶、圓形帶、齒形帶如教材圖平帶有膠帆布帶、編織帶、錦綸復合平帶。各種平帶規(guī)格可查閱有關標準。平帶傳動 結構最簡單,平帶繞曲性好 ,易于加工,在傳動中心距較大場合應用較多。高速帶傳動通 常也使用平帶。目前在一般傳動機械中,應用最廣的是V 帶傳動。傳動時, V帶只和輪槽的兩個側面相接觸,即以兩個側面為工作面,根據(jù)槽面摩擦原理,在同樣的張緊力下, V 帶傳動較平 帶傳動能產(chǎn)生更大摩擦力, 這是 V 帶傳動最主要的優(yōu)點,此外,V帶傳動傳動較大,結構更緊湊。多楔帶:它是在平帶基體上由多根 V 帶組成的傳動帶??蓚鬟f很大的功率。圓形帶:橫截

4、面為 圓形。只用于小功率傳動。同步帶傳動是一種嚙合傳動,兼有帶傳動合齒輪傳動的特點。同步帶傳動時無相對滑 動,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傳動功率較大(數(shù)百千瓦) 、傳動效率高(達 0.98 ),傳動比較 大( i<12 20 ),允許帶速高(至50m/s ),而且初拉力較小,作用在軸和軸承上的壓力小,但制造、安裝要求高、價格較貴。7.2 V 帶和 V 帶輪7.2.1 V 帶的結構和標準V帶有普通 V 帶、窄 V 帶、寬 V帶、聯(lián)組 V帶等。普通 V 帶為無接頭的環(huán)形帶。由伸張層、強力層、壓 縮層和包布層組成,如左圖所示。包布層由膠帆布制 成。強力層由幾層膠簾布或一排膠線繩制成,前者為 簾布結構

5、 V帶,后者稱為繩芯結構 V帶。簾布結構 V 帶抗拉強度大, 承載能力較強;繩芯結構 V 帶柔韌性好,抗彎強度高,但承載能力 較差。為了提高 V 帶抗拉強度,近年來已開始使用合成纖維 (錦綸、 滌綸等)繩芯作為強力層。我國生產(chǎn)的普通 V 帶的尺寸采用基準寬度制, 共有 Y、Z、A、B、 C、D、E七種型號。 Y型 V帶截面尺寸最小, E型 V 帶截面尺寸最大, 如左圖所示。各種型號V帶的基準寬度 bp對應 V帶輪基準直徑 dd,V帶在規(guī)定的張緊 力下位于帶輪基準直徑上的圓周線的長度稱基準長度 Ld, 它是 帶的公稱長度。用于帶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和帶的標記。v 帶傳動相比,窄 v 帶傳動具有傳動

6、能v 帶傳動功率大 50 150),能用于高速傳動 ( v=35 45m/s)。效率高(達v 帶傳動已廣泛應用于高速、大功率的機械窄 v 帶頂面呈弧形,可使帶芯受力后保持直線平齊排列, 因而各線繩受力均勻;兩側呈凹形,帶彎曲后側面變直,與輪槽 能更好貼合,增大了摩擦力;主要承受拉力的強力層位置較高, 使帶的傳力位置向輪緣靠近;壓縮層高度加大,使帶與帶輪的有 效接觸面積增大,可增大摩擦力和提高傳動能力;保布層采用特 制柔性保布,使帶繞性更好,彎曲應力較小。因此,與普通 力更大、(比同尺寸普通 92 96)、結構緊湊、疲勞壽命長等優(yōu)點。目前,窄 傳動裝置。普通 V 帶的標記為:截面 基準長度 標記

7、編號標記實例: B 型帶,基準長度為 1000mm,標記為: B1000 GB11544 89V 帶截面與公稱長度的關系: 帶彎曲時不伸長又不縮短的層中性層又稱節(jié)面。 帶的 節(jié)面寬度 bp,bp/h稱相對高度:普通 V 帶 DP/h=0.7; 窄 V 帶 D P/h=0.9 帶輪基準直徑 D 帶輪上與節(jié)面相對應的直徑。Ld基準長度 Ld位于帶輪基準直徑上的周線長度對稱公稱長度 7.2.2、 V 帶輪的材料和結構 帶輪材料:鑄鐵、鑄鋼鋼板沖壓件 鑄鋁或塑料 結構尺寸:1)實心式圖 5-7aD( 2.53)d2)膠板式5-7bD 300mm3)孔板式5-7cD 300(D1-D1 100mm 時)

8、4)輪輻式5-7dD>3005)沖壓式結構尺寸按帶的型號參照教材表 5-3 和教材表 5-4 定7.3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和應力分析 7.3.1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和打滑 為保證帶傳動正常工作,傳動帶必須以一定的張緊力套在帶輪上。當傳動帶靜止時,帶兩邊承 受相等的拉力,稱為初拉力 F0,如圖所示。當傳動帶傳動時,由于帶與帶輪接觸面之間摩擦力的作 用,帶兩邊的拉力不再相等,如圖所示。一邊被拉緊, 拉力由 F0 增大到 F1,稱為緊邊;一邊被放松,拉力由 F0 減少到 F2,稱為松邊。設環(huán)形帶的總長度不變,則緊邊 拉 力 的 增 加 量 F1-F 0 應 等 于 松 邊 拉 力 的 減 少 量

9、F0-F 2。F 1-F0=F0-F 2F 0=(F1+F2)/2帶兩邊的拉力之差 F 稱為帶傳動的有效拉力。實際 上 F 是帶與帶輪之間摩擦力的總和,在最大靜摩擦力范圍內(nèi),帶傳動的有效拉力 F 與總摩擦力相等, F 同時也是帶傳動所傳遞的圓周力,即 F=F1-F2 帶傳動所傳遞的功率為 P=Fv/1000 式中 P為傳遞功率,單位為 KW; F為有效圓周力,單位為 N;v 為帶的速度,單位為 m/s。 在一定的初拉力 F0 作用下,帶與帶輪接觸面間摩擦力的總和有一極限值。當帶所傳遞的圓周力 超過帶與帶輪接觸面間摩擦力的總和的極限值時,帶與帶輪將發(fā)生明顯的相對滑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 打滑。帶打滑時

10、從動輪轉速急劇下降,使傳動失效,同時也加劇了帶的磨損,應避免打滑。當 V 帶即將打滑時, 緊邊拉力 F1與松邊拉力 F2 之間的關系可用柔韌體摩擦的歐拉公式表示,即F1 efF1 F2e f式中:f 摩 F2擦系數(shù)(對 V 型帶 ffV代)D2 D11 180 2 1 60 (57.3)包角( rad)一般為主動輪(小輪包角)a2 180D2 D1大輪包角) a60 (57.3)e 自然對數(shù)的底( e=2.718 )工作中,緊邊伸長,松邊縮短,但總帶長不變(代數(shù)之和為 在力關系上即拉力差相等0,伸長量 =縮短量)這個關系反應即:F1 F0 F0 F2 F1 F2 2F05-4)在不打滑的條件下

11、所能傳遞的最大圓周力為:effFec 2F0 (e1 ) 2F0 (1ef1efF0:Fec F0。F0大 ;N大, Ff大Fec但 F0 過大,磨損重,易松馳,壽命短。 F0 過小,工作潛力不能充分發(fā)揮,易于跳動與打滑。結 論:適當 F0(經(jīng)驗)與 : 大接觸弧長, Fec大,傳遞 Fec 大傳遞扭矩 T 越大 f:相同條件下, f 大, Ff, Fe 大,傳動承載能力高。三角帶 fv>f,帶承載能力大。1Ffc Fec F1(1f )最大拉力與 F1 的關系為:e7.3.2 帶傳動的應力分析帶傳動工作時,帶上應力有以下三種:緊邊 1 F1 / A1、拉應力2 F2 / A ( Mpa

12、) 1 2 A 帶的橫截面積2、離心應力 C由于帶有厚度,繞輪作圓周運動,必有離心慣性力C(分布力學)在帶中引起離心拉力FC,從而產(chǎn)生離心應力 C 。 離心拉應力:C FC / A qV式中: q單位帶比質(zhì)量( N ),V 帶的線速度( m/s)g重力加速度gA ( Mpa)2 g=9.8m/s2Mh bE3、彎曲應力 b ,作用在帶輪段,其大小為: W D ( Mpa ) 式中: E 為帶的彈性模量 Mpa; h 為帶的高度 mm; D 為帶輪的基準直徑 mm。4、帶中應力分布情況如圖左所示 1 2 ,從緊邊 1 松邊 2b1 b2 只在彎曲部分有C 帶全長存在在 A1 點最大應力: max

13、 1 b1 cmax 位置產(chǎn)生在緊邊與小帶輪相切處 工作時帶中的應力是周期性變化的,隨著位置的不同,應力大小在不斷地變化,帶容易產(chǎn)生 疲勞破壞。由疲勞強度條件: max 1 b1 c 帶的許用拉應力7.4 傳動帶的彈性滑動和傳動比 傳動帶是彈性體,受到拉力后會產(chǎn)生彈性伸長,伸長量隨拉力大小的變化而改變。帶由緊邊繞 過主動輪進入松邊時,帶的拉力由F1減小為 F2,其彈性伸長量也由 1 減小為 2。這說明帶在繞過帶輪的過程中,相對于輪面向后收縮了(1- 2),帶與帶輪輪面間出現(xiàn)局部相對滑動,導致帶的速度逐步小于主動輪的圓周速度。同樣,當帶由松邊繞過從動輪進入緊邊時,拉力增加,帶逐漸 被拉長,沿輪面

14、產(chǎn)生向前的彈性滑動,使帶的速度逐漸大于從動輪的圓周速度。這種由于帶的彈性 變形而產(chǎn)生的帶與帶輪間的滑動稱為彈性滑動。彈性滑動和打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過載引起的全面滑動,是可以避免的。而彈 性滑動是由于拉力差引起的,只要傳遞圓周力,就必然會發(fā)生彈性滑動,所以彈性滑動是不可以避 免的。彈性滑動的影響,使從動輪的圓周速度v2 低于主動輪的圓周速度 v1,其圓周速度的相對降低d2d1(1 )帶傳動的實際傳動比:程度可用滑差率 來表示。即 滑動率 v1 v2 v1帶傳動的理論傳動比:i = n1/n2=d2/d1in1n2在一般傳動中 =0.010.02 其值不大 ,可不予考慮 .7.5普通

15、 V 帶傳動的設計7.5.1 帶傳動的實效形式和設計1、失效形式(主要) 1) 打滑; 2) 帶的疲勞破壞 另外還有磨損靜態(tài)拉斷等2、設計準則:保證帶在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足夠的疲勞強度和壽命7.5.2 單根 V 帶的基本額定功率單根普通 v 帶在試驗條件所能傳遞的功率,稱為基本額定功率,用P1 表示單根普通 v 帶在設計所給定的實際條件下,允許傳遞的功率,稱為額定功率,用P表示:P=(P1+P1)KKL 式中: P1 為單根 V 帶的基本額定功率 ,kW; 查表 55單根普通 v 帶基本額定功率 P1 是在特定試驗條件(特定的帶基準長度Ld,特定使用壽命,傳動比 i=1 ,包角 180 ,載

16、荷平穩(wěn))下測得的帶所能傳遞的功率。一般設計給定的實際條件與上述 試驗條件不同,須引入相應的系數(shù)進行修正。 P1為功率增量 ,Kw; 當傳動比 i 1 時,帶在大輪上的彎曲應力較小 ,傳遞的功率可以增大些。 查表 56。 K 包角修正系數(shù),見教材表 5 7;KL帶長修正系數(shù) , 見教材表 58。 7.5.3帶截面型號和根數(shù)的確定帶截面型號可由計算功率 和小帶輪轉速 n1查教材圖 10 得到。PC=KAP式中: P 為傳動的額定功率 kW; KA為工作情況系數(shù),查教材表 59。V型帶的根數(shù) Z 可按下式確定:Z=PC/ P = PC/(P 1+P1)K KL一般 Z=, max 10. 以保證受力

17、均勻。7.5.4 主要參數(shù)的確定1. 帶輪的基準直徑和帶速帶輪直徑小,則傳動結構緊湊,但彎曲應力大,使帶的壽命降低。設計時,應取小輪基準直徑dd1 ddmin。 ddmin 值見表。帶速 Vdd1n1/60 ×1000式中: V 的單位 m/s; d d1的單位為 mm; n1 的單位為 r/min.若 V 太小,由 P=FV可知,傳遞同樣功率 <P 時,圓周力 F 太大,帶的根數(shù)太多,且 P1 太小,彎 曲增加,壽命降低,措施:應 dd1增加。 V太大,則離心力太大,帶與輪的正壓力減小,摩擦力降低, 傳遞載荷能力下降,傳遞同樣載荷時所需張緊力增加,帶的疲勞壽命下降,這時措施d

18、d1 應減小,否則壽命太短。一般 V 25 之間。2. 中心距和帶長如結構布置有要求已定則中心距 a 按結構確定。若求中心距 a時:初選 a0 的取值范圍為: 0.7(D1 D2) a0 2(D1 D2) 帶的長度可由幾何條件求得:2L 2a+1.57(d d1+ d d2)+( d d2+ d d1) /4a根據(jù)中心距 a0計算出帶長 L0, 由表 52 中取接近基準長度 Ld,再按下式計算實際中心距 a: aa0+(Ld-L 0)/23. 小輪包角0 da 2 da101 1800a 2a1 57.30a一般要求 120 , 若不能滿足此條件 ,可增大中心距或減小兩輪直徑差。4. 初拉力 適當?shù)某趵κ潜WC帶傳動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初拉力太小容易打滑,初拉力太大降低帶的 壽命,且對軸和軸承的壓力增大。單根 V帶的初拉力 F0 可按下式計算:F0 500 Pca (2.5 K ) q V 20 VZ K式中: q 為 V 帶每米的質(zhì)量 kg/m,該式為單根帶不打滑所適合的 F0值。新安裝常易松馳(如非自動張緊)取F0 1.5F0 ,F(xiàn)0初拉力的控制:通過在兩帶和帶輪兩切點跨距中點加一載荷G,測量帶的撓度(教材圖5-11 ),要求L=100mm,撓度 y=1.6mm合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