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_第1頁
放手,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_第2頁
放手,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參評學科:小學數(shù)學放手,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桐鄉(xiāng)市啟新學校 薄高英摘要舊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教師在課上一講到底。如何改變這種局面?這就要求教師有新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上要學會放手。放手,讓學生自主提問;讓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 互動學習;讓學生自主釋疑。在數(shù)學課堂上,只有教師放手,學生才能擁有自主學習的空間,才能 主動學會知識,才能主動占有并加工智力。關鍵詞放手;自主學習“一支粉筆一張嘴,先生從頭講到尾”,這是對舊式教學模式的形象概括。舊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教師獨占課堂,一講到底。愿意聽的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著“演員”唱獨角戲, 不愿意聽的學生各做各的事,甚至“一枕黃粱夢”

2、。如何改變這種局面?這就要求教師學會放手。只要放手,學生就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 程中有自己的體驗、探索、交流和創(chuàng)新,從而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數(shù)學課堂教學也會因此而變得 更具有生機與活力。當然,教師放手并不意味著放權。陶行知曾說:“教育就跟喂雞一樣,如果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愿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會把知識還給老師。但是,如果讓他自主地學習, 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那效果一定會好很多! ”教師放的是“師道尊嚴, 言語權威”,不放的是對學生的一些必要的指導、幫助與點撥,要發(fā)揮教師的積極作用,讓它與學生 的主體性相結合,既要避免“越俎代庖”,又要保證課堂

3、的導向性,避免“滿坡放羊”式的隨意。一、放手,讓學生自主提問真正有價值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問學生答,或者學生問教師答。因為提出一個問題遠遠比解決一 個問題來得更重要。在學習估算時,首先讓學生學會找近似數(shù)。課堂上,教師以“23”這個數(shù)為例,進行了相應的教學。師:23最接近哪個整十數(shù)?生:“ 20!”師:“你怎么想的?”生:“23在20和30之間,和20只相差3,所以離20最近?!保ń處熢诤诎迳袭嬃藯l數(shù)軸)2030師:你能找到23大概在哪個位置嗎?(學生標出大概位置)師:對呀,23介于20和30這兩個整十數(shù)之間,而距離20要近,所以23的近似數(shù)是20。在這條數(shù)軸上,你還能找出近似數(shù)是20的數(shù)嗎?近似數(shù)

4、是 30的數(shù)呢?(學生觀察數(shù)軸,思考)生:21、22、23、24的近似數(shù)是 20,29、28、27、26的近似數(shù)是 30。(這時馬上有另外一個學生提出了問題)生:那25離20和30的距離一樣,怎么辦呢?師:你問的問題真有水平!(教師借機滲透四舍五入的方法)再如,三年級下冊筆算乘法是一個較難的內(nèi)容,關于豎式的寫法是規(guī)定的,學生對于格式的書寫只能是接受學習,但對于每個環(huán)節(jié)所表示的意義,值得學生主動探究。師:剛才對于24X 12的積,同學們想出了多種解決辦法,很棒!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解決 辦法,那就是筆算。(教師出示教科書上的筆算方法)24X 124824288師:仔細觀察,說說你看懂了什么?或

5、者有什么問題?(學生觀察后)生:48是怎么出來的?48下面的24位置怎么不和 48對齊?288又是怎么算出來的?師:能提出疑問的同學,都是勇敢的,有智慧的,掌聲送給他們!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總目標中提出:“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學生會提問,說明他在思考。作為新授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有自己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教師要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思考,提出疑問。能解決問題的學生, 是聰明的,而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則是智慧的。二、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寂靜,學生集中思索,要珍惜這樣的時刻。”一節(jié)40分鐘的課,如果教師把時間都據(jù)為

6、已有,不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那么學生的思考就會缺少一定的深度。教師 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也就是一直所說的“授之于魚,不如授之 于漁。”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從而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具深度的探究。年月日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教師在課堂上應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比如認識 平年和閏年時,讓學生觀察下面的月歷,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F(xiàn)察下面的月歷.你發(fā)規(guī)了什么?0 2 J 44i酸10 mimTi巧阿円W已第2001 苗二 JL B Ji"71997 El -二旦 m 丑二去0茲鉄3 4 37 H 9 W II 12 US B 15 jf

7、ra? |A ior 門加對西斷wLt H CO*口 12 1 亍世 itI k6 17 lir ad 21 2 135 26 IT 2S 'E994 m二蘭曰屋茂123451998q s,二1 2 5三B先?7 q 5 $ T2002 u L 二且y J.孟ET? S 9* 1(? 11 12書可iciII It D 14尺*工斗5 i 7 d 414維 17 1H 14es itiTTli誨”和W LD IE “ n M 15 1621 22 2J 24 2322 H 2425 26 27 的17 LTF i!B2?2R対25孫為M日 丄2 沖步石味#!y 11世泊M竺叵訐&quo

8、t; I Z W 加 21 22 2J 初 $026$ 五9 101 h 12 13 14£二沖毎創(chuàng)22 口 口 公曲27 Mf湮廠一H _=0盂FT.12:3 45*7810 11三、放手,讓學生互動學習古希臘人說:“頭腦不是一個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當教師拋出問題后,整個教室 里一片寂靜,每位學生兩眼緊緊盯 著月歷表,真心地想看個究竟,希 望自己能有所發(fā)現(xiàn)。安靜的思考氛圍,能給教學效 果帶來正面的影響。作為教師,就 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思考 的時間,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主 動獲得知識。自己獲得的知識才具 有生命力,不容易遺忘。”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

9、,火把的打火石便是學生自己。如果能讓學生動起來,相信一定能激起智慧的火花。在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首先教師出示可以通過觀察、重疊比較出面積大小的兩張紙。然后再出示兩張很難通過觀察、重疊比出 面積大小的紙。師:這兩張紙,誰的面積大?怎樣才能知道?你有什么辦法?為了研究方便,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拿出材料包)你認為這些材料對于比較這兩張紙的面積大小有什么幫助?(可以把選擇的材料擺到兩個圖形上)活動之前的要求:(1) 四人小組合作,每兩人擺一個圖。(2) 在擺之前,先想好選哪種圖形擺上去最合適。(3) 想好后把紙上的雙面膠撕下,材料擺上去。學生

10、合作后的作品主要有如下幾種:統(tǒng)一材料和不統(tǒng)一材料 (其實第二幅作品是想統(tǒng)一材料的,但由于所選材料的問題,導致剩下部分不得不換成其余材料擺上去)在展示作品,集體評議時,讓學生體會:哪種擺法更能清楚地看出誰的面積大?顯然,用的材 料統(tǒng)一的方法比起來更快,更清楚。從而引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最后,在縱多統(tǒng)一材料的圖 中,再進行比較,體會用小正方形擺是最佳的辦法。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會邊討論,邊操作。討論的過程其實是互相學習、發(fā)表意見的過程,學生能夠在這樣一種互動過程中增強合作意識,又能通過集體的智慧,體驗成功的快樂。四、放手,讓學生自主釋疑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

11、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 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的強烈?!鄙厦嫣岬疥P于24X 12的筆算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后,自主提出問題,再由看明白的學生幫助 解決問題,其實就是讓學生自主釋疑的一個過程。師:誰能解決這些問題?生:48是指24 X 2的積。48下面的24不是24,其實是240,只不過0省略不寫了。是 24 X 10的積。288指48與240的和。教師配合學生進行相應板書:X 124824 X 2的積2424 X 10的積(0省略)28848+240的和最后小結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像這樣的新課,班里總有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在課前學會知識了。這就要充分利用班里的這部分學 生,幫助推進課堂教學。很多知識不用教師自己講,他們講解得遠遠比教師想像得好。而且,學生 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一個人要不主動學會些什么,他就一無所獲,不堪造就,人們 可以提供一個物體或其他什么東西,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