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_第1頁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_第2頁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_第3頁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_第4頁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學設計方案 篇1(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師生互相問好后,學生坐下)師:同學們,這一單元的生字,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集中學完了。現(xiàn)在,我們復習幾個生字(老師先拿出小猴子下山一課中的生字卡片進行演示,讓學生集中讀、個別讀、再對比較難的字進行分析。)同學們,誰會分析“掰”字的字形結構?生:(一個學生發(fā)言說)“掰”字是左中右結構,兩手中

2、間一分開,就是“掰”字。(這個學生還用兩只小手做了一個“掰”的動作。)分析準確,比畫得當,動作示義,一目了然。師:好!(老師接著問)蹦蹦跳跳的“蹦”字的字形結構誰會分析?生:(一個男孩舉手,大聲說)“蹦”字是左右結構,山下有個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老師表揚同學們把生字記得牢固)根據(jù)字形結構特點,把一些筆畫多的生字化整為零,編成簡短的口訣,形象有趣,幫助學生識記,這也是一種識字方法,這樣做,小學生對所學的生字,想起口訣會認,背著口訣能寫。師:現(xiàn)在,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好不好?生:(學生齊聲回答)好!(教師板書課題)(老師一邊講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一邊演示幻燈片,彩色的

3、小猴子動來動去,同學們仔細地看著畫片、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故事。)師:這一課的生字我們學過了,老師又把這個故事講了一遍,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遍。想一想,小猴子下山后都干了些什么?(學生打開課本,先小聲預讀課文,然后集體大聲朗讀了一遍課文。)師:同學們讀得很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分析這篇課文。大家看,這只小猴子從山上下來后,先到哪里?生:(學生齊聲回答)走到一塊玉米地里。(老師把彩色玉米圖片掛在黑板的第一條線繩上)師:玉米結得怎么樣?生:(齊答)玉米結得又大又多。(老師指導學生看課文中第一幅圖畫,再把詞語卡片“又大又多”也掛在第一條線繩上。)師:小猴子看見又大又多的玉米,它是怎樣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4、生:小猴子心里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玉米,扛著往前走。(老師把“非常高興”的詞語卡片豎掛在黑板上的線繩上,把“就”字的卡片掛在“非常高興”的右面的中間線繩上。接著在第一條線繩的右端掛上“掰”、“扛”的卡片。)師: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后,又到了什么地方?你們按小黑板上提出的幾個問題,邊看圖、邊思考,自學下面幾段課文。(老師同時掛上小黑板后,請一名學生念一遍問題。)生:(念題)小猴子到了什么地方?看見了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學生念完后,同學們小聲讀起課文,同桌互相討論,氣氛比較熱烈。)師:誰先回答?生: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看到又大又紅的桃子,心里非常高興。小猴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生:

5、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又走到一片瓜地里??吹接执笥謭A的西瓜,心里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生:小猴子抱著西瓜往回走??匆娨恢槐谋奶男⊥米?,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師:結果,小猴子得到什么?生:小猴子沒有追上兔子,結果一樣東西也沒有得到,所以只好空著手回去了。由于課文第二、三、四、五段有共同的構段方式,老師重點指導第一段,其余幾段通過引導學生自學來理解課文,從小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黑板的板書如下:老師將課文里的關鍵詞語,用圖片、字卡展示,予以巧妙組合:橫觀為段,豎顯特點,連接起來,全文可見,使故事內(nèi)容提綱挈領,條分縷析,對于幫助學生理清層次、把握重點、概括大意、歸納中心,定有裨益。

6、師: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知道了小猴子下山后,做了四件事。(老師讓學生看著黑板上的圖片、字卡,復述課文。幾個同學都很流利地復述課文。這時,老師便趁熱打鐵,及時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師:同學們,這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見了許多可愛的東西。它扔了這個抓那個,結果什么也沒得到,一件事也沒做好?,F(xiàn)在大家想一想,你們平時做事情時,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小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小聲嘀咕,互相議論,小手都舉起來了。)生:我預習生字時,拿字典查字,有時第一個字沒查出,就去查第二個字,第二個字沒記住,又急著學第三個字,結果沒有預習好。生:我打掃衛(wèi)生也和小猴子一樣,地沒掃完,就去搶著擦桌子,桌子沒擦完,又去掃院

7、子,結果人家把教室打掃干凈了,自己一件事也沒做好。師:同學們聯(lián)系小猴子的做法,檢查自己,這很好。今后我們小朋友做事可不能像小猴子那樣,扔了這個去抓那個,結果什么也沒做好。我們不論作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終,認認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這樣才能有收獲。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先將小猴子的行為與小學生的實際掛鉤,這種由物及人,從課文內(nèi)容到生活實際的過渡,是同一現(xiàn)象的類比,屬生動直觀的感性認識,易被學生接受。再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實現(xiàn)了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然后,用“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終,認認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這樣才能有收獲”的哲理指導

8、學生日常行為。這一教學過程既體現(xiàn)了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又進行了思想教育。師:同學們,我們再看看黑板上這些圖畫,畫的是什么?(老師用教桿反映著四張圖畫)生:畫的是玉米、桃子、西瓜、兔子。師:這些詞屬于什么詞呢?(教師以前曾初步講過識別幾種常用實詞的方法。)生:是名詞。師:對這些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叫名詞。(老師用教桿指著詞語卡片中的“大”、“多”、“紅”、“圓”等詞)這些詞是什么詞呢?生:是形容詞。師:對!這些說明事物、描寫事物樣子、好壞的詞叫形容詞。誰能用這些詞造句呢?(學生爭著發(fā)言)生:冬于,王奶奶買的蘿卜又大又多。生:農(nóng)民伯伯種的玉米又大又多。生:學校里種的西紅柿又大又多。生:我家有個又大又紅的

9、氣球。生: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師:同學們這些句子造得都比較好。(老師用教桿指著卡片的“扛、捧、抱、掰、摘、扔、追”等詞,讓學生讀。有的學生還邊讀邊做動作。“扛”,兩手舉起往肩上一放;“捧”,兩手在胸前做捧的動作;“抱”兩手抱成一個大圓形)一般為說,表示相近動作的詞語,其細微區(qū)別,小學生不易掌握。然而,他們能夠比畫出不同動詞所表示的不同動作,可見學生對詞義理解得透徹。師:這些詞的名字叫什么呢?生:動詞。師:對!同學們再想一想,表示動作的動詞,哪些部首最多?生:因為手腳和“動”最有關系,所以提手旁、走字旁、足字旁的部首最多。(老師表揚了這個同學會想問題。接著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才”、“辶

10、”、“足”偏旁部首的動詞。學生議論。老師用幻燈片打出學過的帶“扌”、“辶”、“足”部首的動詞進行復習。)師:(老師小結)形容詞和動詞都能用在名詞的前面,表示事物的樣子、動作,可以把事物說得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現(xiàn)在我們做一個填空練習,老師用幻燈片打出來,看誰能填上適當?shù)男稳菰~或動詞。(同學們舉手發(fā)言,填詞)(又酸又甜)的桃子(又大又白)的兔子(又紅又沙)的西瓜(又大又黃)的桔子(為了加深對形容詞的.理解,教師用幻燈又打出一組題來。同學們爭著填詞。)(火紅的)太陽(紅紅的)果子(勇敢的)戰(zhàn)士(綠色的)森林(粉紅的)桃花(親密的)朋友(溫暖的)春天(又大又圓的)西瓜(天真活潑的)孩子低年級語文在

11、進行識字教學的同時,重視詞和句的訓練,無疑應予肯定。老師采取組詞、造句,填空練習等方式,有益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詞或詞語。至于幾種常用實詞的定義及基本特征,學生掌握得如何,仍需教學實踐的再檢驗。(學生做完練習,鈴聲響了,下課。)從小、求實、創(chuàng)新小猴子下山課堂教學評析本課為“集中識字、分步讀寫”實驗第三輪一年級的一節(jié)閱讀課。此項實驗以統(tǒng)編教材為基本內(nèi)容,把小學語文教學劃分為兩個階段:即前兩年集中識字,讀寫啟蒙;后三年讀寫并重,全面提高。僅就本節(jié)課而言,至少具有“從小、求實、創(chuàng)新”之特點。對于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閱讀課如何進行?把握他們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接受能力至關重要。米老師采取編口

12、訣記難字,以動作示詞義,用圖片、幻燈等手段輔助于教學,兒童化的語言,這些做法都是服從兒童實際,體現(xiàn)了一個“小”字。從實際出發(fā),利用課文結構特點安排教學。小猴子下山,做四件事,其表達方式基本相同。米老師在教學中透過課文形式的特點、抓住主要內(nèi)容,較好地處理了課文形式和內(nèi)容的關系。對于課文第一件事詳講,其余引導學生自學。抓住關鍵詞語不放,提出恰當?shù)膯栴}思考,聯(lián)系學生實際正面誘導。注意讓小學生從主要詞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的訓練,不只使低年級以詞句訓練為重點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有益于學生了解課文的意思,而且對學生以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為進行篇的理解的訓練奠定的基礎。再者,米老師在教學中,還利用本課

13、圖文對應的編排特點,以具體的畫面形象,幫助小學生理解抽象的語言文字,又以抽象的語言文字,促進學生加深對具體形象的畫面的認識,圖文密切配合。這樣做,把學生觀察和學習表達聯(lián)系起來,把發(fā)展思維和發(fā)展語言結合起來,無疑,促進了學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識字教學,全國兩大流派,一是分散識字,一是集中識字。平心而論,各有所長,各有其短。實驗力圖兼蓄所長,補其所短。于是,將教材每單元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集中起來,以類相聚、分類相比,按形聲字、同音字、基本字帶字,偏旁部首歸類等方式組合,循其特點,教一個字,學一批字。謂之曰,小單元集中歸類識字。小單元集中歸類識字,從識字角度看,由于每單元閱讀課文均在本單元分組集中識字之

14、后,因而使剛剛學過的生字在閱讀課文時得到復現(xiàn),從新的角度予以重視,在新的情境中獲得鞏固。從閱讀角度看,為小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掃除了生字障礙,易于喚起閱讀興趣,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促進學生早閱讀多看書,益于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設計方案 篇2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61、62頁。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是學生經(jīng)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shù)。2、知道余數(shù)一定小于除數(shù)。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意識。教學重點: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教學難點:除數(shù)與余數(shù)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一

15、、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導入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來和大家做一個游戲,好不好?生:好!師:(出示蘋果圖)大家來看,屏幕上有很多不同顏色的蘋果,每個蘋果的下面都有編號,現(xiàn)在老師不看屏幕,我找同學來隨便說出一個編號,老師就知道這個編號的蘋果是什么顏色,誰先來試試?生:(活動)師: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生:想。師:我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自己一定會探索出來其中的奧秘,而且一定會比老師做的更好。2、合作探究,學習新知1、回顧溫習:師:大家來看,誰來和我們一起來學習了。生:熊大、熊二。師:是的,熊大和熊二想招待他們的好朋友,熊大拿出6個蘋果和好朋友分享,他想給每2個蘋果放一個盤子,能分幾盤?生:3盤。師:你來上

16、來擺一擺。(粘貼)師:6個蘋果每2個擺一盤,擺了3盤,正好擺完,我們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生:6÷2=3 單位(盤)師:在這個算式中,各部分名稱是什么呢?生:6是(被除數(shù)),2是(除數(shù)),3是(商)。2、初步認識余數(shù)師:熊二準備了7個蘋果也要兩個放一個盤子。大家用你們的學具自己擺擺看,你上來給大家擺一擺。(粘貼7個蘋果圖)。師:看看這兩次擺的有什么不同呢?生:熊大分了3盤正好分完,熊二分了3盤還剩下一個。師:那剩下的一個為什么沒繼續(xù)擺呢。生:因為要每2個分一盤,剩下的1個不夠再分成1盤了,所以就剩下了。師:你真棒。對像這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我們就能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表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17、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師:大家來看看怎樣把它用算式表示出來。師:被除數(shù)7表示共7個蘋果,除數(shù)2表示每2個分一盤,商3表示分了3盤,所以單位要是盤,最后還余下一個大家可千萬不要把它給忘記了啊,我們在商的后邊加上6個點,把余下的1個寫到點的后邊,它余下了1個,所以它的單位要是個,這余下來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余數(shù)。師:我們試著來讀讀這個算式吧?生:7除以2等于3盤余1個。師:讀的很好。這就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誰能再來說說這個余數(shù)表示什么呢?生:這個余數(shù)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數(shù)。3、課堂練習,及時鞏固。師:很棒,現(xiàn)在來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打開課本61頁,來看練習1,大家做一做。共圈了8組,還剩1個。一

18、起讀出算式。生:17除以2等于8組余1個。師: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各表示什么?生:被除數(shù)17表示共有17個五角星,除數(shù)2表示每2個圈一組,商8表示平均分了8組,余數(shù)1表示還剩下1個。師:回答的真好,第二題,共圈了7組,還剩2個,一起讀出它的算式吧。生:23除以3等于7組余2個。師:這個算式的意義呢?生:共23個圓,每3個分一組,分了7組,還余2個。師:看來大家都已經(jīng)認識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其實啊,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還隱藏了一個小秘密,我們現(xiàn)在一起去探索一下。? 4、動手操作,深入探究。師:拿出8根小棒,每4根擺一個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師:你來匯報一下。生:每4個擺一個正方形,擺了2個,算式,8除以4等于

19、2個。師:真棒,現(xiàn)在用9根小棒來擺,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你來說說你的結果。生:擺了2個,還余下一根。師:為什么會余下1根呢?生:因為擺一個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余下1根不能再擺一個正方形了。師:說的太好了,怎樣列示呢?生:9÷4=2(個)······(1)根。師:那10根、11根、12根呢?都來擺一擺,并列出算式?師:誰來把他的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同學們那我們不擺小棒,能自己推算出下面的算式嗎?13根(13除以4等于3個余1根)、14根(14除以4等于3個余2根)、15根(15除以4等于3個余3根)。師:現(xiàn)在觀察這些算式,看看能

20、發(fā)現(xiàn)什么?生:發(fā)現(xiàn)了除數(shù)都是4,余數(shù)是1、2 3。師:為什么會這樣呢?余數(shù)是4或者比4大的數(shù)不行嗎?生:不行,因為如果余數(shù)是4就又能擺出一個正方形了。師:哦,現(xiàn)在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之間的那個小秘密呢?生:余數(shù)都比除數(shù)小。師:回答的太好了,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余數(shù)都小于除數(shù)(板書)現(xiàn)在看看我們用這個秘密武器能不能幫熊二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nèi)绻眯“魯[這個圖形,它可能余幾根?生:1根或者2根。師:為什么呢?生:如果余下3個的話就又能擺一個三角形了。師:你太聰明了,擺這個圖形可能余幾個呢?來一起回答。生:他可能是14根。師:這個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武器不僅能幫我們解決擺小棒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21、,來看這個除法算式,如果有余數(shù),余數(shù)可能是幾?生:15師:說說你的理由。生:因為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除數(shù)是6余數(shù)只能是15.師:回答的真完整啊,那如果這個算式,只讓我們寫一個最大的余數(shù),應該寫幾?生:5師:那如果我們知道余數(shù)是6,那除數(shù)會是誰?生:8,因為余數(shù)要小于除數(shù),除數(shù)要大于余數(shù),余數(shù)是6,除數(shù)8比他大,所以是B.師:真是個會思考的小朋友,我想寫一個最小的除數(shù),應該寫幾呢?生:7。6、課堂總結,課后思考師:看來同學們對有余數(shù)的除法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認識,不僅知道了余數(shù)的意義,還知道了在有余數(shù)除法中余數(shù)一定小于除數(shù)?,F(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老師在上課前做的那個小游戲,希望同學們課后一起交流能夠用我們今天學到

22、的知識探索出它的奧秘,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學習。好,下課。【板書設計】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除數(shù)教學設計方案 篇3教材簡析作者把春天比作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美麗,活潑,呼喚著我們?nèi)フ掖禾?。課文的語言優(yōu)美、生動,充滿兒童情趣。學習目標1.會認9個字,會寫9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觀察春天、熱愛春天。教學建議(一)識字寫字,打牢基礎1.提示難點。本課難讀的有“觸”、“嫩”二字,提示學生“觸”是翹舌音,“嫩”的韻母是“en”不是“un”。2.巧記生字。采用以下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教師或學生做動作演示,識記“遮”、“掩”、“躲”、“探”: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23、讓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記住“羞”、“嫩”:運用熟字加偏旁或換偏旁的方法識記“躲”、“觸”、“鵲”。3.寫字指導。9個要求會寫的字都是左右結構的,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把它們集中在一起,先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再指導臨寫。教師提示學生寫“躲”字時,第七筆撇不出頭。(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讀通讀順。(三)再讀課文感知發(fā)現(xiàn)1.自由讀或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2.提問: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能體會到什么?3.哪些內(nèi)容反映了春天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句子,讓

24、學生分別讀。4.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或觀察課文插圖說一說初春的特點。(四)結合生活,模仿句式出示句子: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觀察,模仿句式說一說。(五)品讀課文,拓展練習1.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2.找出后,讓學生多讀幾遍,說說寫得好在哪里。3.以“她在”的形式,說說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春天。(六)自主積累,練習背誦1.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讀后的體會。2.引導學生看著畫面背誦。教學設計方案 篇4教學內(nèi)容生活中處處有工業(yè)1課時教學目標德育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工業(yè)與我們生活

25、的聯(lián)系,生活中處處有工業(y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業(yè)。要尊重從事工業(yè)勞動的人們,愛護工業(yè)設施,自覺抵制不文明的行為。智育目標: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工業(yè)、工業(yè)產(chǎn)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為。素質(zhì)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了解工業(yè)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工業(yè)、工業(yè)產(chǎn)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為。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了解工業(yè)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教學準備搜集相關資料學生活動設計小組學習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國家由原來的農(nóng)業(yè)社會轉變成了工業(yè)社會,工業(yè)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二)、新授:1、說一說:

26、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工業(yè)產(chǎn)品?學生們自由發(fā)言(電燈,帽子冰箱空調(diào))2、出示幻燈片進行總結分類教室里-電扇、日光燈、課桌、凳子、門窗、班訓、垃圾桶等學習用具-書包、課本、本子、筆、圓規(guī)、三角板、量角器等個人穿戴-衣服、帽子、鞋襪、紅領巾等家里用品-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diào)、沙發(fā)、電腦、餐桌、炊具、餐具等。3、教師導言:我們知道了這么多的東西都屬于工業(yè)產(chǎn)品,那你對"工業(yè)"有怎樣的認識?(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工業(yè);指采集原料,并把它們在工廠生產(chǎn)成產(chǎn)品的工作和過程4、教師:我們對工業(y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可以把家里的生活用品進行一下分類(面包-食品業(yè) 衣柜加工業(yè) 服裝服裝業(yè)

27、冰箱家電業(yè))生自由發(fā)言:電扇微波爐家電業(yè) 床椅子加工業(yè)教師總結:看來我們家庭中處處都有工業(yè)產(chǎn)品,工業(yè)已經(jīng)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三)、和我們緊密相連的工業(yè)產(chǎn)品是怎樣制造出來的呢?制造一個工業(yè)產(chǎn)品需要多少行業(yè)的人付出勞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最愛吃的冰激凌是怎樣生產(chǎn)的。1、議一議:冰激凌是怎樣生產(chǎn)出來的?2、當你吃到甜美的冰激凌時,你知道有哪些行業(yè)的人付出了勞動?學生自由發(fā)言。3、教師小結:一個美味的冰激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對于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的東西我們是不可以浪費的。(四)、畫一畫:選擇你喜愛的另一種工業(yè)食品,說一說這種食品的生產(chǎn)過程。(五)、穿衣與工業(yè):教師圍繞服裝的歷

28、史與發(fā)展、衣料的成分與生產(chǎn)過程、服裝的生產(chǎn)過程等內(nèi)容組織學生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六)、吃飯與工業(yè):1、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圖中的各種食品需要什么原料?2、討論:食品與工業(yè)的關系。(七)、住房與工業(yè):師:也許同學們會問,住房與工業(yè)有許多的關系嗎?其實住房所用的各種建筑材料,都是工業(yè)產(chǎn)品。你能舉例說明嗎?(八)、出行與工業(yè):1、師:現(xiàn)代化的交通讓我們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快捷。2、試想,假如沒有工業(yè),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呢?3、觀察我們學校的各種設施,與工業(yè)有關系嗎?4、電力工業(yè)的為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提供了什么?5、停電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便?6、電與

29、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系,那么對待這些電力設施,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九)、總結全文:通過今天我們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工業(yè)已經(jīng)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工業(yè)和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緊密聯(lián)系再一起了。每一個工業(yè)產(chǎn)品是由無數(shù)行業(yè)的人們共同制造完成的。我們應該珍惜大家的勞動成果。教后反思:通過了解、觀察學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工業(yè)化社會之中,我們的生活與工業(yè)有著很多的聯(lián)系,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工業(yè),工業(yè)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而且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通過了解一些工業(yè)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感受社會協(xié)作的必要性,并從體驗中體會到合作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要。

30、教學設計方案 篇5【教學重點】、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詞活用情況。、體會語言的簡潔、洗煉?!窘虒W難點】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課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觀點?【課時安排】一課時?!窘虒W內(nèi)容和步驟】一、課文導人,簡介作者,解釋文題偉大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奮的一生發(fā)明了無數(shù)的東西,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發(fā)明大王”,人們都認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這句名言就是最恰當?shù)慕忉?。遺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自恃聰明,自認為有天賦。結果最終淪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這樣-個人

31、。簡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采用隨筆的形式而寫。借一件事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闡明某種觀點、敘述是基礎,闡明道理是核心。文題含義:為仲永的經(jīng)歷遭遇而感傷。二、學生自讀課文,掌握以下內(nèi)容、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隸 泯 扳 稱、對文中的“之”“于”進行歸類:之 忽啼求之:它,指書具代詞。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余聞之也久:這事,指仲永父“不使學”、“環(huán)謁于邑人”,代詞。下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卒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于 環(huán)謁于邑人:到,介詞。于舅家見之:在,介詞。賢于材人遠矣:比,介詞。愛于人者不至:從,介詞。、從文中找出詞類活

32、用的詞語: 邑人奇之:以為奇,形容動詞作動詞。 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名詞作動詞。 利其然:以為利,名詞作動詞。 傷仲永:哀傷,感傷,形容詞作動詞。三、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朗讀時注意下列語句的停頓: 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余聞之也久、理解課文結構層次:全文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第、段,簡敘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三個階段。第二部分:第段,作者闡明觀點看法。說明:第一部分以敘事為主,第二部分以議論為主。四、請一位同學復述第、段的內(nèi)容、思考:課文寫丁方仲永的才能

33、發(fā)展經(jīng)歷有哪幾個階段?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幼年作詩的非凡才能和天賦?!凹磿娝木洹?,“指物作詩立就”,“文理皆有可觀”。第二階段,寫十二三歲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稱前時之聞”。第三階段,寫方仲永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般槐娙艘印?。、思考:這三個發(fā)展階段的敘述。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安排組織材料有何好處?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方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見”和“聞”有機結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個階段,鋪陳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的貪利之舉卻導致他的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

34、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這種詳略處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鮮明地體現(xiàn)了“傷”的含義。五、齊讀第段,思考下列問題、這一段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何特點?采用了議論的形式。、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條件好,即有天賦?!笆苡谌恕敝溉说暮筇鞂W習和受到的教育。、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是什么?講了兩層意思:從“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滅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從“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層,由仲永引申出天賦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結局更加可悲。這一段作者主要強調(diào)了后天的努力學習、接受教育對成才的重要作用。六、領悟課文語言

35、表達簡潔、洗煉的特點、文中“忽啼求人”、“即書詩,四句”、“自是指物作詩字就”三句中的幾個副詞對表達文意有什么作用?使真切、形象,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一句的語言特色。這一句用極其凝煉的筆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資盡喪的原因。一個“利”字,寫出其父貪求錢財、目光短淺的性格,“環(huán)謁”概括了其父求財?shù)目杀尚袨?,“不使學”更是一語中的,批判其父的錯誤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眾”的必然結果。這些詞語用得既傳神又貼切,寥寥數(shù)語便起到了言簡意賅的效果。七、齊讀全文,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八、語言表達訓練以“方仲永的悲劇所想到的”為題,在課

36、堂上即席發(fā)言,談感受。要求:、聲音洪亮,用普通話發(fā)言。、中心鮮明,講話的層次清楚。、時間在分鐘左右。九、布置作業(yè)、完成課后練習三。、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條。教學設計方案 篇6教材說明:這篇課文講的是很久以前,地球大旱,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卻把自己千辛萬苦為生病的母親找來的水分給小狗、過路人喝。由此,水罐發(fā)生一次次變化,最后變成金罐,并從金罐中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跳出七顆很大的鉆石,鉆石升到天空,變成七顆星星的故事。表現(xiàn)了小姑娘那真誠助人,尊敬長輩的優(yōu)秀品質(zhì)。教學目標:1 、認讀本課 8 個生字,理解“焦渴、干涸、干枯、喜出望外、一瞬間”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37、課文。2 、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3 、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昨用愛心對待生活。教學重點:體會小姑娘的美好的心靈。教學難點:有感情朗讀課文,從水罐的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教學過程:一、啟情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鉆石嗎?鉆石有什么特點?(學生自己說)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石的圖片。鉆石美嗎?鉆石晶瑩剔透,閃爍著美麗的光芒,它代表了純潔、高尚的愛。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以鉆石為題的文章七顆鉆石。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1. 讀詞語。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文,找同學讀詞語。重點講解“唾沫”。(課件出示課本中的詞語)2.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3. 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集體正音。

38、4. 指導讀錯的字音,學生練習快速熟讀課文。相信這回同學們再去讀課文,會讀得更加通順和流利了,去試試看。三、有感情朗讀,教師進行指導同學們,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來有感情地讀讀課文吧。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1. 體會環(huán)境的惡劣當時地球上發(fā)生了什么?(大旱災)再說一次,發(fā)生了什么?(大旱災)你能不能讀出這種大旱災呢?旱到什么樣子?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當時大地干旱的程度?(所有、都)我們來看看圖片。學生自己練習,再指名來朗讀。人和動物都怎么樣了?(焦渴而死)“焦渴是什么意思”(非常干渴)在文中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天特別的旱;說明了人們很需要水)如此嚴重的旱情,你能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嗎?自練,齊讀。2. 體會小姑娘前后的心情假如此時此刻你就是故事中的人或動物,你最需要什么 ? (水)是啊,水對活著的人是多么地重要呀!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一天夜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小姑娘找水真不容易,誰能讀出她的不容易?(哪也找不著,累的倒在地上睡著了)你讀得不錯;你讀得真好,讀出了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