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管工程施工方法(共4頁)_第1頁
頂管工程施工方法(共4頁)_第2頁
頂管工程施工方法(共4頁)_第3頁
頂管工程施工方法(共4頁)_第4頁
頂管工程施工方法(共4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頂管工程施工方法工程簡介:馬鞍山某路是合肥市市政基礎設施重點工程之一,是合肥市道路網即二環(huán)九射加五橫五縱中五條南北向主干道之一,并且是唯一未建的道路,它處于合肥市道路網密度最小的東南角,馬鞍山路設計南起東流路,北至屯溪路,全長約3500m,道路規(guī)劃紅線50m,與之相交的道路有水陽江路、望江東路、太湖路、九華山路。屬城市一級主干路,計算行車速度60km/h。.因此,馬鞍山某路的建設在合肥市道路網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位置。本工程建設單位為安徽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工程由合肥市城市建設重點工程指揮部市政辦公室組織實施,設計單位為合肥市某建筑設計研究院,監(jiān)理單位為合肥市恒信監(jiān)理公

2、司。工程質量按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市政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驗收,質量要求達到優(yōu)良等級,爭創(chuàng)安徽“黃山杯”優(yōu)質工程。工期要求:本工程工期要求開工后300個日歷天內完成此工程,具體開工時間以開工令為準。工程承包形式:包干包料總承包,所有材料均由施工單位自行采購,材料的采購落實必須經業(yè)主及監(jiān)理的認可,并經抽檢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資金來源:本工程項目資金來源于安徽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企業(yè)自有資金。馬鞍山某路污水管道工程局部地段埋設較深,根據(jù)設計要求,污43號井至污56號井段,污53號井至污出1號井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段管道改為頂管施工,長度約1040m,管徑均為D1000鋼筋砼管。頂管法是一種不開槽的管道鋪設方

3、法,借助頂鎬從事先準備好的工作坑出發(fā),按管道的設計位置,邊挖土,邊開動頂鎬,將管材逐節(jié)頂進地層中,這樣反復操作,直至將管材頂進至設計長度為止。由于頂管埋深較深,頂管施工前,對頂進土層要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和水文地質的研究,并且要對頂進經過的地下管線進行探查,以便在頂進中制定措施,防止原有管線遭到損壞。本工程D1000污水管道采用土壓平衡頂管,土壓平衡原理即是密封的機頭前倉內被土體充滿,管道向前推進時,前倉土體通過螺旋機攪拌輸送到機頭后方,操作人員通過土壓力表掌握前倉內的土壓力,達到主動土壓平衡狀態(tài)。一、工作坑的設置本工程頂管采用雙向頂進,頂管工作坑分別設置在污44井、污46井、污48井、污50井

4、、污52井、污54井、污56井、污出4井、污出2井,共9處。工作坑應有足夠的工作面,坑底尺寸一般應按下式計算:底寬=D+2.43.2m底長=L1+L2+L3+L4+L5式中D頂管的管外徑L1管節(jié)頂進后,尾端壓在導軌上的長度(一般在0.30.5m)L2管節(jié)長度L3出土工作面長度(一般在1.01.8m)L4頂鎬長度L5后背構造所占工作坑長度(一般為0.85m)工作坑四周采取鋼板樁進行支護,頂管工作坑的后背,必須按設計的最大頂力進行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驗算,保證整個后背具有一定的剛度和足夠的強度。二、頂管工作坑設備安裝:1、主頂油缸:主頂油缸是提供頂管主要推力的設備,D1000污水管安裝2臺油缸,每個油缸

5、推力可達3000KN,行程1.3m,油缸安裝在工作坑的后半部,固定油缸的支座采用C16槽鋼現(xiàn)場拼焊,約需500kg重,固定在工作坑底板的預埋件上。2、后座結構:后座結構是承受主頂油缸的頂管反推力并傳遞擴散至工作坑后壁。為了使頂管反力均勻擴散至工作坑后壁,確保工作坑不被強大的頂力破壞,根據(jù)多項實踐經驗總結,后座結構由鋼梁、木材及現(xiàn)澆砼三部分組成安裝。3、導軌安裝:頂管均應安裝導軌,控制導軌的中心位置和高程,可確保頂入管節(jié)中心及高程能符合設計要求。(1)導軌要安裝在枕木上,且要保證枕木下地基穩(wěn)定。(2)要嚴格控制導軌頂面的高程,一般宜較管外底部高1-2米,其縱坡應與管道縱坡一致。(3)枕木埋設要穩(wěn)

6、定、牢固,如地基不好,可澆筑混凝土予以固定。(4)兩根導軌的內距可按下式計算:式中:A兩導軌內間距D管外徑H導軌高度E管外底距枕木的距離導軌必須直順,并要嚴格控制導軌的高程和中心。4、下管、頂進、出土設備。卷揚機或電葫蘆、頂鎬、搖鎬機或高壓油泵,運土車、水平牽引和垂直牽引的卷揚機、頂鐵。5、照明設備:管內使用電壓不大于36V的低壓照明。6、通風設備:人工挖土者,根據(jù)需要安裝通風設備。使工作坑內空氣通暢。7、工作平臺:一般由工字鋼和方木組成,中間設下管及出土口,出土口上設活動平臺。8、工作棚架:防雨及安裝吊運設備。三、引入測量軸線及水準點:1、將地面的管道中心樁引入工作坑的側壁上和支撐上,作為頂

7、管中心的測量基線。2、將地面上的臨時準點引入工作坑底不易碰撞的地方,作為頂管高程測量的臨時水準點。四、下管:1、下管前,要嚴格檢查管材,不合格的管材應剔除,不得使用。2、電葫蘆作垂直吊運時,最大斜拉角不得超過10度。3、第一節(jié)管下到導軌上時,應測量管的中線及前后端管底高程,以校核導軌安裝的準確性。五、頂稿和頂鐵的安裝1、頂鎬的高程:一般宜使頂力中心位于管口總高的1/4左右。2、平面位置:使用一臺頂鎬時,頂鎬中心與管道中心一致,使用多臺頂稿時,頂鎬中心應與管道中心對稱,且各頂鎬的油管應聯(lián)在一起。3、安裝頂鐵應無歪斜、扭曲現(xiàn)象,安裝必須順直。4、每次退鎬加放頂鐵時,應安放最大的頂鐵,保持頂鐵數(shù)目最

8、小。5、頂進中,頂鐵上面和側面不能站人,隨時觀察有無扭曲現(xiàn)象,防止頂鐵崩離。六、頂進1、測量:(1)測量次數(shù),在頂進第一節(jié)管時,及校正頂進偏差過程中,應每頂進20-30CM,即對中心和高程測量一次,在正常頂進中,應每頂過50-100CM時,測量一次。(2)中心測量:根據(jù)工作坑內測設的中心樁,掛中心線,利用中心尺,測量頭一節(jié)管前端的軸線中心偏差。(3)高程測量:使用水準儀和高程尺,測首節(jié)前端內底高程,以控制頂進高程,同時,測首節(jié)管后端內底高程,以控制坡度。(4)一個管段頂完后,應對中心和高程再作一次竣工測量,一個接口測一點。2、糾偏:當測量發(fā)現(xiàn)偏差大于10MM時,宜按下列方法糾偏。(1)超挖糾偏法:偏差在10-20MM時,即在偏向的反側適當超挖,在偏向側不超挖,形成阻力,施加頂力后,使偏差回歸。(2)頂木糾偏法:偏差大于20MM時,用超挖糾偏不起作用時,用木棍頂在管端偏向的反側內管壁上,另一端斜撐在有墊板的管前土壁上,支頂牢固后,即可施加頂力,同時配合超挖糾偏法,邊頂邊支,直至使偏差回歸。3、接口:頂管時,接口采用鋼板外套環(huán),瀝青麻絲接口,內抹帶采用1:2水泥砂漿。七、工作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