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培訓經典教程_第1頁
小記者培訓經典教程_第2頁
小記者培訓經典教程_第3頁
小記者培訓經典教程_第4頁
小記者培訓經典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講 新聞的定義 一、新聞首先應該是 “新鮮事”。 那么大家看下面這些事新鮮事嗎? 1.上學路上,我看到一個老爺爺領著一只狗走過。 2.昨晚的月亮格外亮。 3.我爺爺小時候經常爬樹。 4.從昨天開始,我校學生課間可以喝上一碗熱豆?jié){了。 一、什么是新聞呢?一、什么是新聞呢? 例:以下哪些事是新聞,哪些事不是新聞,請選擇并說明道理。 1.上周周末我們小記者在點點超市參加購物賽。 2.五年級(1)班的趙小權同學把學校收發(fā)室的信件碰到地上了。 3.今天下午有暴風雨,可能還有冰雹。 4.李曉偉的奶奶來學校接她回家。 5.每周一的早晨,學校都要舉行升旗儀式。 6. 學校門口發(fā)生了車禍,一輛大卡車撞到了楊

2、樹 上,車輛司機受輕傷外,沒有其他人受傷,當天晚上電視里播出了這件事。 答疑 解惑第第1件事,是新聞。在超市參加購物賽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屬于件事,是新聞。在超市參加購物賽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屬于新鮮事。新鮮事。第第2件事,不是新聞,這是舉手投足之間都會發(fā)生小事件事,不是新聞,這是舉手投足之間都會發(fā)生小事第第3件事的標準的新聞,發(fā)生冰雹意味著有自然災害,這就是新聞;件事的標準的新聞,發(fā)生冰雹意味著有自然災害,這就是新聞;第第4件事不是新聞,誰來接同學放學都不是新聞;件事不是新聞,誰來接同學放學都不是新聞;第第5件事也不是,件事也不是, 升旗儀式每周都有,算不上新聞。升旗儀式每周都有,算不上新聞

3、。第第6件事是新聞。件事是新聞。 發(fā)生在校門口意味著和未成年人保護有關,雖然發(fā)生在校門口意味著和未成年人保護有關,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播出后值得有關部門重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播出后值得有關部門重視。 衡量和判斷新聞的標準:它們都是剛剛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新鮮事。衡量和判斷新聞的標準:它們都是剛剛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新鮮事?!靶侣勈鞘聦嵭侣勈鞘聦崱辈皇俏覀儗懽魑模皇亲约弘S意編纂的故事,它必須是客觀事不是我們寫作文,更不是自己隨意編纂的故事,它必須是客觀事實,而且不能都是雞毛算皮,應該是社會共同關注的事情。新聞工作的最大特點實,而且不能都是雞毛算皮,應該是社會共同關注的事情。新聞工作的最大特點是用

4、事實說話。是用事實說話。 二、新聞還要是剛剛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 三、新聞必須具有價值和意義。 四、新聞事件必須要通過媒體進行報道。 媒體是以傳播新聞為主要內容的機構,有報紙、電臺、電視臺、互聯(lián)網。 五、關于“新聞”的概念 1.新聞是新近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 事實是新聞的唯一本源 ,新聞的本源(源頭)是事實。新聞是事實的報道。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實,后有新聞;新聞是對事實的報道。這是新聞界對新聞本源的普遍表述。記者不僅僅要從事實出發(fā)找新聞,而且必須從事實的變動中著手找新聞。 2.新聞就是新鮮事。 3.被報紙報道出去的就是新聞 4.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六、什

5、么是少年新聞?1、少年新聞的定義: 少年新聞是指出于少年發(fā)展階段的孩子們所關心的、發(fā)生在他們身邊新近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2、少年新聞的特點:、新鮮性、顯著性、趣味性、貼近性、導向性考考你:考考你:1、“新聞”是指 ( )a.剛剛聽到的事情 b.新鮮事 c.對新鮮事情的報道 d.新近發(fā)生的或正在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2、“報道”是指 ( )a.一條道路 b.報紙郵寄的路線c.媒體面向大眾的傳播 d.報到的另一種說法3.少年新聞是指 ( )a.有關少年兒童的新聞報道 b.少兒讀的新聞c.少兒喜歡的新聞 d.為少兒提供的新聞游戲規(guī)則:官兵捉賊游戲規(guī)則: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用具:分別寫著“官、兵

6、、捉、賊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字樣的四張小紙張小紙 人數:人數:4個人個人 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jié)來猜出誰拿的是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jié)來猜出誰拿的是“賊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官”字的人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兵”字的人執(zhí)行字的人執(zhí)行。 第二講 新聞的要素 一、新聞要素的定義是什么? 新聞要素指構成新聞所必需的材料。 二、新聞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新聞要有五要素才能構成一條完整的

7、新聞。5W1H。 五要素是:發(fā)生新聞的主角(是誰)、 發(fā)生的事情(是什么)、 發(fā)生的時間(什么時候)、 發(fā)生的地點(在哪兒)、 發(fā)生的原因(為什么)。 用英語來表示就是五個W,即Who(誰)、 What(什么)、 When(時間)、Where(地點)、Why(原因)。 H是指HOW,即“怎么樣”。 考考你 1、五W是指() a.Work 、 wood 、 wind、wing、war. b.五個外國人名 c.什么時候、在哪兒、誰、是什么、為什么、 d.采訪過程的五個環(huán)節(jié) e.小記者的五個基本功 2、一個How 是指() a.一個和采訪有關的英文字母 b.嘆息聲,形容采訪很不容易 c.怎么樣 d.

8、采訪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e.小記者的另一個稱呼我校舉行盛大的升旗儀式(when) 本報訊(記者 湯小磊): 鼓樂齊鳴,白鴿飛天。本周星期一(9月8日)早上7點45分,我校在求知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市23所中小學的校長進行了觀摩。我校開展春季植樹活動600人半天植樹486株(where) 本報訊(記者 田簌簌):正是春天多風沙的季節(jié),4月12日,在市郊明珠綠化公園,我校全體同學投入到植樹活動中。同學們以班級為單位植樹節(jié):xx學校植樹246株(who) 本報訊(記者 曹小亮)4月12日是植樹節(jié),市府后街小學組織同學們參加了校園植樹活動。各年級采取

9、分班負責,每個班分到了20棵小松樹。X年級X班的同學熱情很高,大家搶著挖坑、澆水、培土。由于不小心,有的同學手背被樹枝剮了一個好長的口子都不叫一聲疼快樂三字經時間準 交代明 沒時間 哪能行地點清 線索明 說不準 別來蒙有人物 有行蹤 表言語 讓人明是什么 告真情 主體事 要過硬為什么 要肯定 知原因 探究竟怎么樣 底數清 知結果 信息靈第三第三 少年新聞的特點少年新聞的特點一、新鮮性一、新鮮性 比如,市少年兒童雜技團出國歸來,于國慶節(jié)在少比如,市少年兒童雜技團出國歸來,于國慶節(jié)在少年宮慰問全市三好學生。年宮慰問全市三好學生。 1、同學帶手表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同學們帶手機上、同學帶手表已經不是新

10、鮮事了,同學們帶手機上學就成新鮮事了。學就成新鮮事了。 2、同學帶眼鏡不新鮮了,可一個班超過一半的同學、同學帶眼鏡不新鮮了,可一個班超過一半的同學都戴眼鏡就是新鮮事了。都戴眼鏡就是新鮮事了。 3、學校操場一角的綠地,被人插上了、學校操場一角的綠地,被人插上了“小草有生命,小草有生命,別在踩她行不行別在踩她行不行”的小牌牌。盡管不知道是哪個班級同學的小牌牌。盡管不知道是哪個班級同學做的,但在小記者眼里卻是值得報道的新鮮事。做的,但在小記者眼里卻是值得報道的新鮮事。少年新聞的特點少年新聞的特點二、顯著性:二、顯著性:新聞事件要有重大意義。新聞事件要有重大意義。 例如:例如: 我校計算機室今天迎來聯(lián)

11、合國教科文組織我校計算機室今天迎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團,同學們出色的表演贏得了熱烈的掌考察團,同學們出色的表演贏得了熱烈的掌聲。聲。三、趣味性三、趣味性 趣味性,這是和少年兒童活潑天性相適應的,趣味性,這是和少年兒童活潑天性相適應的,越是趣味性強的新聞,越能吸引讀者。越是趣味性強的新聞,越能吸引讀者。 例如:例如: 1、蘇小嫻同學發(fā)明了可以自己上樓的機器狗。、蘇小嫻同學發(fā)明了可以自己上樓的機器狗。 2、我家鄰居老奶奶的大花貓?zhí)赜幸馑?,生了、我家鄰居老奶奶的大花貓?zhí)赜幸馑?,生?只小貓,可是毛卻是黑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小貓,可是毛卻是黑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少年新聞的特點少年新聞的特點四

12、、貼近性四、貼近性 越是發(fā)生在身邊的新聞,越是發(fā)生在身邊的新聞,大家看了越是感興趣。大家看了越是感興趣。 例如:例如: 今天晚上中央電視臺文藝今天晚上中央電視臺文藝節(jié)目將播出我校武術隊的表演。節(jié)目將播出我校武術隊的表演。 今天下課了白老師要給大今天下課了白老師要給大家做炸醬面。家做炸醬面。少年新聞的特點少年新聞的特點五、導向性五、導向性 報道的事情有價值,對讀者才有教育意報道的事情有價值,對讀者才有教育意義。義。 例如:趙曉蘇同學愛養(yǎng)寵物,但是被貓例如:趙曉蘇同學愛養(yǎng)寵物,但是被貓抓傷了胳膊,幾天以后發(fā)炎了,不得已請假抓傷了胳膊,幾天以后發(fā)炎了,不得已請假住院了。住院了。 這樣的報道讓同學們看

13、了,便會引起注這樣的報道讓同學們看了,便會引起注意。意。少年新聞的特點少年新聞的特點第四 新聞采訪時提問的方式與禁忌新聞采訪時提問的方式與禁忌 一般說來,采訪提問可分為三種形式:開門見山、啟一般說來,采訪提問可分為三種形式:開門見山、啟發(fā)引導和激將法。發(fā)引導和激將法。 (一)開門見山(一)開門見山 開門見山就是單刀直入地提出想要問的問題,直截了開門見山就是單刀直入地提出想要問的問題,直截了當的說明自己的要求。這種形式一般適合于兩類采訪對象,當的說明自己的要求。這種形式一般適合于兩類采訪對象,一是記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層次高、社會經驗豐富的干一是記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層次高、社會經驗豐富的干部、

14、學者、外事人員等。前者因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部、學者、外事人員等。前者因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過于客套、寒暄反而顯得見外;后者則有相當的社交立,過于客套、寒暄反而顯得見外;后者則有相當的社交經驗和社會經歷,順應性比較強,容易領會記者的意圖。經驗和社會經歷,順應性比較強,容易領會記者的意圖。 新聞提問的三種方式 (二)啟發(fā)引導 不同的采訪對象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遇上因口才、性格等原因采訪時??r,記者可運用啟發(fā)引導的原理和技能,旁敲側擊、循循善誘地促使采訪對象圍繞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侃侃而談。 它不從正面直接發(fā)問,而是從側面或其他方面繞一下,然后再回到中心上來。這種形式適合三種不同的人,一

15、是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人,二是不習慣于接受采訪的采訪對象,三是有特殊隱衷不便談的采訪對象。新聞提問的三種方式 (三)激激 將將 法法 激將法顧名思義,就是記者提出刺激性問題引起采訪對象重視,并且讓對方無法回避,非要你馬上說出清楚不可的方法。記者通過一定強度的刺激設問,促使采訪對象的感覺由“要我談”轉變?yōu)椤拔乙劇?,從而打開采訪通道。這種形式常見于謙虛不想談、有顧慮怕談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談等采訪對象。這個提問方式,在對教育局領導、校領導中最好不用,一旦把握不住分寸,容易招來反感。新聞提問的方式和禁忌 (二)新聞提問,應注意的問題有: (一)創(chuàng)建良好的氛圍 氣氛融洽的采訪,對雙方來說是一種樂趣。因此

16、,和訪談對象溝通前,記者應當準備一些幽默開心的事情,問些你知道采訪對象很喜歡談的問題提問時從對方的興趣著手,能更快打開話匣子。另外,提問盡量適應采訪對象的職業(yè)特征,不說外行話。 例如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楊淑英有一次去采訪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李健吾先生。李老卻以“我這個人不求名,不要人宣傳”的冷漠態(tài)度拒絕了她。尷尬中楊淑英猛想起李老是法國文學的研究專家,當時北京正舉辦的法國電影周里恰恰有部傳記片莫里哀,她馬上轉變話題,向李老請教莫里哀的有關問題。李老的興趣頓時來了,從而談起了他的譯注、工作等情況,在和諧的環(huán)境和愉快的氛圍中,使采訪圓滿完成。 新聞提問的方式和禁忌 (二)新聞提問,應注意的問題有: (

17、二)作好充分的準備 在采訪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案頭準備工作。要根據已掌握的材料和不同的被采訪對象,事先想好有哪些問題要問,哪些問題必須問,哪些問題可問可不問,該如何問,事先設想好采訪現場可能出現的情況,并準備好應對的預案。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始終以我為主。 有一定采訪經驗的人都知道,不管你事先準備有多充分,到真正采訪時,還是會發(fā)現,有很多內容出乎我們的意料。這種時候,我們就要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善于抓住對方回答中的新線索、新疑問,繼續(xù)提問。有人說,好記者都是窮追不舍的人,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二)新聞提問,應注意的問題有: (三)提問要簡潔、通俗、具體提問要簡潔、通俗、具體 記者對每個要提問的問題,事先應當精心設計、推敲,宜短不宜長,宜通俗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