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主要病害的農藥防治要素_第1頁
番茄主要病害的農藥防治要素_第2頁
番茄主要病害的農藥防治要素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番茄主要病害的農藥防治要素番茄主要病害的農藥防治要素:一、番茄晚疫病番茄晚疫病是泉州近郊蔬菜基地番茄發(fā)病最為嚴重的一種病害。每年因晚疫病的損失達 2030%,嚴重時可達8090%。前段時間的 低溫多雨是晚疫病發(fā)病的最佳條件,預計下一階段我區(qū)蔬菜基地番茄 晚疫病發(fā)病將較為嚴重,現將番茄晚疫病的防治介紹如下:1癥狀幼苗、葉、莖和果實均可受害,但以葉和青果受害最重。 番茄染病后,葉片病斑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初呈暗褐色水漬狀不規(guī) 則形斑。擴大后為褐色且邊緣不明顯的大斑; 莖上病斑暗褐色,條狀, 略凹陷;果實病斑多發(fā)生在青果的近果柄處,開始呈灰綠色云狀硬塊, 后逐漸變成黑褐色。病部比較堅硬,略有凹陷,潮

2、濕時長有稀疏白色 霉物,并產生腐爛。2發(fā)病原因(1)由真菌致病疫霉所致,借氣流及雨水傳播。(2) 春節(jié)期間,我市溫度基本保持1024C,相對溫度90%以上,早晚霧 大露重,連綿陰雨,形成了晚疫病發(fā)生和流行的條件。(3)由于我市近郊種植多采取雙桿整枝法,密度過大。春節(jié)期間 又缺少田間管理,追肥不及時,植株長勢差,造成今年我市番茄晚疫 病為數年來最嚴重。3防治對策(1)避免與番茄、馬鈴薯連作。(2)高畦栽培,合理 密植,及時整枝打杈,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 (3)發(fā)現 中心病株時,及時摘除病葉、病果或拔除,并對其周圍噴藥,防止病 害蔓延。(4)未發(fā)病時,可選用1:1: 200波爾多液每隔

3、7天噴1次, 連續(xù)34次預防。發(fā)病初期,可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克 霜靈10001200倍;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性800倍液;可殺得2000 型9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及50%的甲基托 布津可濕性粉劑700液交替噴霧防治,以后每隔7天施藥1次,計 34次,收獲前7天停止用藥。二、番茄潰瘍病溫暖潮濕,結露時間長及暴雨多,發(fā)病重。有噴灌的大棚或溫室, 果實易顯癥。1癥狀幼苗至結果期均可發(fā)生。莖部發(fā)病,內部變褐,多雨或濕 度大時,菌膿從病莖或葉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狀物,后 期莖內變褐以至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頂葉呈青枯狀。果發(fā)病, 果面可見略隆

4、起的白色圓點,俗稱 鳥眼斑”2防治對策與非茄科作物實行 3年以上輪作,及時除草,避免 帶水操作。發(fā)現病株及時拔除,及時噴灑77%的可殺得粉劑500倍; 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撲海因1200倍+72%農用鏈霉素 1000 倍。三、番茄灰霉病我區(qū)基地45月發(fā)病,當地菜農俗稱 白爛果”1. 癥狀可為害花、果實、葉片,以果實最為嚴重。果實染病時果 皮呈灰白色,軟腐,病部長出大量灰綠色霉層,果實失水后僵化;葉 片染病多始自葉尖,病斑呈“V字型向內外展,初呈水漬狀、淺褐色、 邊緣不規(guī)則、具深淺相間輪紋,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葉片枯死;莖 染病,開始亦呈水浸狀小點,后擴展成為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濕度

5、 大時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霉層。嚴重的引起病部以上枯死。2. 防治對策加強通風,澆水宜在上午進行,發(fā)病初期適當節(jié)制澆水,嚴防過量,防止結露。發(fā)病后及時摘除病果、病葉和側枝,集中燒毀或深埋,嚴防亂扔,造成人為傳播。關鍵期用藥。藥劑可 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 倍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2000倍加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0倍,隔710天一次,共34次。四、番茄莖枯病1. 莖狀莖枯病又稱黑霉病,主要為害莖和果實,亦可為害葉和葉柄,莖部出現傷口易染病,病斑初呈橢圓形、褐色凹陷潰瘍狀,后沿 莖向上下擴展到整株,嚴重的病部變?yōu)樯詈稚筛癄畈⒖汕秩氲骄S管

6、 束中。果實染病,初為灰白色小斑塊,后隨病斑擴大凹陷,顏色變深 變暗,長出黑霉,引起果腐。2. 防治對策選用耐病品種。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發(fā)病初 期及時噴藥,可選用1:1:200倍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1000 倍液,或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 劑10001500倍,每隔710天一次,連續(xù)34次。五、番茄臍腐病該病是一種由缺鈣與水分供應失常引起的生理病害。一般多雨后緊接著干旱,或前期灌水多,后期不灌水或遭受干旱等情況下,容易誘發(fā)本病。在沙壤土或土層較淺的土壤種植番茄,也易發(fā)病。1.癥狀一般只發(fā)生在番茄果實上,發(fā)病時在幼果臍部及附近發(fā)生 水漬狀暗綠色斑塊,邊緣不明顯,擴大后為灰褐色至黑色,下陷,呈 扁平狀,在病部表面常產生墨綠或粉紅色的老狀物。 果實往往提早轉 紅。2防治對策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