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matlabsimulink實驗_第1頁
華中科技大學matlabsimulink實驗_第2頁
華中科技大學matlabsimulink實驗_第3頁
華中科技大學matlabsimulink實驗_第4頁
華中科技大學matlabsimulink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報告實驗項目名稱 Simulink熟悉及其應用 所屬課程名稱 系統(tǒng)仿真與matlab 實 驗 日 期 2012-10-25 班 級 學 號 姓 名 成 績 實驗概述:【實驗目的及要求】本部分的目的在于學習matlab中有關simulink的正確使用及其應用,包括:simulink的基本使用、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復制剪切粘貼、命名等、線的基本使用、子系統(tǒng)的建立、屬性的設置、參數(shù)的設置與應用、simulink仿真運行參數(shù)的設置等。通過該實驗,要求能夠做到不查參考書,能熟練編寫基本的simulink應用?!緦嶒灜h(huán)境】(使用的軟件)微機Windows XP Matlab 7.0實驗內容:1 建立如圖

2、1所示系統(tǒng)結構的Simulink模型,并用示波器(Scope)觀測其單位階躍和斜坡響應曲線。圖 1解:模型為:輸入為單位階躍:單位階躍響應曲線為:輸入為斜坡模型:斜坡響應曲線:2 建立如圖2所示PID控制系統(tǒng)的Simulink模型,對系統(tǒng)進行單位階躍響應仿真,用plot函數(shù)繪制出響應曲線。其中10,3,2。要求PID部分用subsystem實現(xiàn),參數(shù)、通過subsystem參數(shù)輸入來實現(xiàn)。圖 2解:Simulink模型為:PID控制器子系統(tǒng)內部模型:響應曲線:使用plot函數(shù)繪制單位階躍響應曲線: 3 建立如圖3所示控制系統(tǒng)的Simulink模型,并用示波器(Scope)觀測其單位階躍響應曲線

3、。圖3解:Simulink模型為:單位階躍響應為:4 建立如圖4所示非線性控制系統(tǒng)的Simulink模型并仿真,用示波器觀測c()值,并畫出其響應曲線。圖 4解:Simulink模型為:C(t)響應曲線: 5圖5所示為簡化的飛行控制系統(tǒng)、試建立此動態(tài)系統(tǒng)的simulink模型并進行簡單的仿真分析。其中,系統(tǒng)輸入input為單位階躍曲線,。圖5具體要求如下:(1)采用自頂向下的設計思路。(2)對虛線框中的控制器采用子系統(tǒng)技術。(3)用同一示波器顯示輸入信號input與輸出信號output。(4)輸出數(shù)據(jù)output到MATLAB工作空間,并繪制圖形。解:Simulink模型為:子系統(tǒng)為:示波器觀

4、察input信號(黃色)和output信號(紫色):在命令窗口輸入指令plot(tout,simout),得到以下波形:6 圖6所示為彈簧質量阻尼器機械位移系統(tǒng)。請建立此動態(tài)系統(tǒng)的Simulink仿真模型,然后分析系統(tǒng)在外力F(t)作用下的系統(tǒng)響應(即質量塊的位移y(t)。其中質量塊質量m=5kg,阻尼器的阻尼系數(shù)f=0.5,彈簧的彈性系數(shù)K5;并且質量塊的初始位移與初始速度均為0。說明:外力F(t)由用戶自己定義,目的是使用戶對系統(tǒng)在不同作用下的性能有更多的了解。圖6彈簧質量阻尼器機械位移系統(tǒng)示意圖提示:(1)首先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建立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方程,如下式所示: (2)由于質量塊的位移未知,

5、故在建立系統(tǒng)模型時使用積分模塊Integrator對位移的微分進行積分以獲得位移,且積分器初估值均為0。為建立系統(tǒng)模型將系統(tǒng)動態(tài)方程轉化為如下的形式: 然后以此式為核心建立系統(tǒng)模型。解:將已知數(shù)據(jù)代入微分方程得:Simulink模型為:三種作用下的輸出分別為取F為幅值100、頻率100hz的正弦信號,用示波器觀測位移的波形,也為正弦波【小結】通過本次simulink仿真我學會simulink軟件的使用,我對simulink建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驗內容都相對比較簡單,但在實驗過程中由于一些很細微的知識點的遺漏,導致建模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一些比例環(huán)節(jié)剛開始就選錯成常數(shù)模塊,導致錯誤的發(fā)生。由于

6、對一些知識點的掌握不夠牢固,實驗過程中只能通過查找書本來回顧這些知識點,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幸運的是實驗也很好地幫助我回顧了知識點。今后要繼續(xù)努力學習相應的知識。本次實驗達到了本次上機實驗的目的:熟悉simulink的基本使用、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復制剪切粘貼、命名等、線的基本使用、子系統(tǒng)的建立、屬性的設置、參數(shù)的設置與應用、simulink仿真運行參數(shù)的設置等。同時,通過實驗我歸納出仿真建模的基本步驟: 1.確定系統(tǒng)的傳遞函數(shù)或微分方程,確定基本模塊; 2.選取并連接基本模塊,設置相關參數(shù),組合構成系統(tǒng); 3.添加輸入信號和輸出觀測模塊; 4.設置仿真分析參數(shù),包括仿真時間設置,仿真求解算法選取; 5.觀察仿真波形。當然,通過這次試驗,已經(jīng)能夠簡單的使用Simulink,但要解決稍復雜的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