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法律法規(guī)匯總_第1頁
酒駕法律法規(guī)匯總_第2頁
酒駕法律法規(guī)匯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將醉酒駕車、飆車等危險駕駛定為犯罪”引熱議 2010年8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其中“將醉酒駕車、飆車等危險駕駛定為犯罪”引起廣泛熱議。 記者從近日對部分車主和路人開展的采訪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受訪者都支持“酒駕入刑”。編輯本段背景醉酒駕車“不撞”也直接判刑 8月23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提請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草案, 刑法修正案草案把“醉酒駕駛”定為犯罪將醉駕、飆車,情節(jié)惡劣的,定為犯罪。 根據(jù)刑法修正案草案,凡醉酒駕駛,即便不發(fā)生嚴重后果,也可能會被判處刑罰。 草案規(guī)定,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或者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

2、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也就是說,危險駕駛罪將醉酒駕車、在城鎮(zhèn)高速飆車等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其中。編輯本段現(xiàn)狀經(jīng)濟處罰、拘留不足以震懾酒后駕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全國的公路通車里程、機動車以及機動車駕駛人的不斷增加,導致我國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因酒后駕駛造成車毀人亡的悲劇在我們身邊屢屢上演。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1月至8月,發(fā)生酒后和醉酒駕車肇事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目前,交通事故已經(jīng)成為危害社會發(fā)展的全球公害。 在所有導致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中,酒后駕駛排在超速行駛、不按規(guī)定讓行和違法占道行駛之后,居第4位。從1994年

3、到2004年的10余年間,因酒后駕駛而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占事故總死亡人數(shù)的比例由1994年的2.0%上升到2004年的4.4%,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長;導致的事故起數(shù)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長,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平均每年以13.5%的速度增長。 酒后駕駛,已成為引發(fā)交通事故特別是惡性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 專家認為,由于中國酒文化盛行,簡單的經(jīng)濟處罰或者拘留已經(jīng)不足以震懾酒后駕車、城市飆車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行為。因此,只有通過立法將醉駕定性為犯罪行為,才能有效打擊酒后開車。 “幾乎每次的嚴查,均能查到酒后駕駛或者醉酒駕駛的司機?!币晃徊辉妇呙姆鹕浇痪f。 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8月15日啟動酒后駕駛查

4、處的最初20多天里,佛山交警查獲飲酒駕駛違法行為150起、醉酒駕駛39起,拘留涉酒違法者39人。 而在今年春節(jié)期間,佛山警方開展的突擊檢查中,查獲114起的酒后駕駛違法行為。在今年4月佛山警方小范圍突擊檢查中,查處酒后駕車15例,其中查處醉酒駕車5例。編輯本段調查多數(shù)調查者支持“酒駕入刑”自“酒駕入刑”消息一傳出,立刻引起廣泛熱議。記者通過本報佛山車主QQ群、路邊隨機訪談等方式調查46位車主,超過七成車主支持“酒駕入刑”,并認為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減少交通肇事的幾率。 另外,也有兩成多(11名)的車主表示,應尊重飲酒文化,酒駕入刑有量刑過重的嫌疑。 與車主存在不同爭議相比,受訪的21名路人中,絕大

5、部分都支持“酒駕入刑”。其中,有19人表示應嚴懲酒后駕駛,甚至希望刑法的力度應該偏重,因為作為高速移動的機動車,其對路人和其他車輛的傷害是不可預估的。有2人表示,飲酒后仍保持清醒狀態(tài)者駕駛汽車,不應納入處罰范圍。 在參與調查的67位受訪者中,有53人認為當前對酒駕的處罰力度嚴重不足,起不到很好的預警作用。幾乎所有的受訪者均表示,身邊有朋友曾酒后駕車。 而對于酒駕入刑是否能有效震懾“酒后駕駛風氣”的調查中,多數(shù)車主和路人并沒有給予太明確的答復,超過九成受訪者表示,震懾效果視乎執(zhí)行的力度如何、交警部門嚴打力度大小,是決定震懾效果的好壞關鍵。1編輯本段醉駕入刑正式實施2011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

6、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實施,醉酒駕駛作為危險駕駛罪被追究駕駛人刑事責任。“五一”期間,發(fā)現(xiàn)醉酒駕駛者,將對其進行刑事拘役,醉駕者一旦被查實,將面臨最高半年拘役的處罰。醉駕將以危險駕駛罪量刑醉酒駕駛、飆車等行為將以危險駕駛罪入刑。針對刑法修正案(八)5月1日實施,最高檢、最高法發(fā)布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guī)定(五)(以下簡稱規(guī)定)提及上述內容。 規(guī)定補充、修改了10項罪名,其中醉酒駕駛、飆車以“危險駕駛罪”入刑。 對于醉駕行為,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

7、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同時,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規(guī)定,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關于酒駕醉駕修改后的法律規(guī)定酒后駕車 酒后駕駛機動車延長了暫扣駕駛證的時間,時間為六個月,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增加了因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規(guī)定。 醉酒駕車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增加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針對該行為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酒后駕駛營運車輛 飲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的,增加處十五日拘留的行政

8、處罰,并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營運車輛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該條款增加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后,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上述規(guī)定針對營運車輛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體現(xiàn)了國家對公共安全的重視。 醉酒駕車肇事 飲酒后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釋疑如何確定司機醉酒駕駛? 吹氣檢測不納入醉駕鑒定 醉駕“入刑”后,對證據(jù)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

9、才能確定司機屬于醉酒駕駛呢? 北京市交管局法制處處長趙繼強介紹,按照刑事案件取證的標準,對于有醉駕嫌疑的司機必須進行抽血取證。查酒駕中的酒精監(jiān)測儀器數(shù)據(jù),僅是交警前期判斷醉駕的方法,通過對嫌疑人體內酒精含量的比對,作出具鑒定結論。 據(jù)了解,目前司法實踐中以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作為飲酒與醉酒的分界線。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mg-79mg,屬于酒后開車;酒精含量達到80mg以上,屬于醉酒駕車。2用45分鐘緩慢喝下一瓶啤酒,緊接著喝三杯茶,5分鐘后測試結果,酒精含量就已達到60mg。如果這時開車,就已是酒駕。而喝完一大紙杯的紅酒或白酒,便是醉酒。 醉駕入刑后處罰與之前有

10、何區(qū)別? 公職人員醉駕或將解職 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醉駕處以行政拘留,是一種行政處罰手段,受處的行為情節(jié)輕微,違法但不構成犯罪。 醉駕入刑法后,以后涉嫌醉酒駕駛的人員將面臨拘役。專家稱,拘役是一種刑罰,是短期剝奪犯罪人自由,就近實行勞動的刑罰方法。執(zhí)行機關是公安機關,期限更長。 拘役與行政拘留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性質不同,一個是刑事處罰、一個是行政處罰。二是期限不同,行政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數(shù)行為并罰不得超過20日;拘役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shù)行為并罰不超過1年。三是后果不同,拘役是會給當事人留下刑罰記錄,會對他們的工作、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如對律師、公務員、國企員工等面臨的可能是丟掉工作

11、的問題;相比來說,行政拘留的影響就要小很多。 這兩者的區(qū)別是,一旦被判處拘役,就意味著他已經(jīng)犯罪。 查處過程中當事人拒不出示身份證明、不提供姓名怎么辦? 對已立案偵查的醉酒駕駛案件的,如果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對其刑事拘留;對于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發(fā)生的,可以其自報名移送起訴。 345編輯本段醉駕入刑 - 酒駕醉駕處罰條文酒后駕駛1、 酒后駕駛,暫扣6個月駕駛證,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此前曾因酒駕被處罰,再次酒后駕駛的,處10日以下拘留,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駕駛證。 2、 酒后駕駛營運車輛,處15日拘留,并處5000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醉酒駕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