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振:《燭之武退秦師》和春秋筆法_第1頁
孫紹振:《燭之武退秦師》和春秋筆法_第2頁
孫紹振:《燭之武退秦師》和春秋筆法_第3頁
孫紹振:《燭之武退秦師》和春秋筆法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孫紹振:燭之武退秦師和春秋筆法一燭之武退秦師出于左傳 。左傳,在司馬遷史記中叫作左氏春秋 ,在班固漢書中叫作左氏傳,后來習(xí)稱左傳。特別標(biāo)明 “左 ”者,一是相傳作者系左丘明,二是區(qū)別于公羊傳和穀梁傳 。 “傳 ”,是對經(jīng)典的注釋。一般是注具體字句,不成文章,而左傳插入春秋中的文字卻可以獨立成文。孔子編訂的春秋是一部編年史,只是簡略記事,一年只有幾句話,一事少則一字,多則四十余字??陀^實錄,并不直接表明傾向,可是其中隱含的褒貶非同小可,據(jù)說可達到使 “亂賊臣子懼 ”的程度。如入選古文觀止第一篇的鄭伯克段于鄢 ,在春秋中只有 “鄭伯克段于鄢 ”一句話,六個字,而穀梁傳卻演繹出豐富的褒貶:克者何?

2、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 賤段而甚鄭伯也。 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 成于殺也。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穀梁傳認為,按照史書記載的慣例,凡殺世子(太子,諸侯嫡長子)或同母兄弟,都會標(biāo)明是國君殺的, 這里標(biāo)明了國君 (鄭伯),可知段是弟。 既是弟,卻不稱為弟, 既是公子,也不稱為公子,是貶抑他的意思。而貶抑弟弟,也暗貶鄭伯,暗示他處心積慮置弟于死地。還特別指出 “于鄢

3、”,追到那么遠的地方(距新鄭很遠的鄢陵之北) ,好像從母親的懷里把他拖出來殺死一樣。鄭伯當(dāng)適可而止, 不追,放掉他,這才符合親兄弟之道。 左傳中也有以 “書曰 ” 為名,發(fā)揮類似的道理,但是簡略得多: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稱 “鄭伯 ”,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 ”,難之也。從其 “微言 ”析出 “大義 ”,寓褒貶的筆法, “三傳 ”是一致的。春秋的敘述的確隱含深意,故有所謂“春秋筆法 ”“一字褒貶 ”;但 “三傳 ”尤其是公羊傳穀梁傳中的有些闡釋,也難免過度,強加于人的痕跡明顯。對這樣的微言大義,后世眾多儒家學(xué)者奉若神明, 王安石則認為: “孔子作春秋,實垂世立教之大

4、典, 當(dāng)時游、夏(指孔子弟子子游、子夏)不能贊一詞。自經(jīng)秦火,煨燼無存。漢求遺書,而一時儒者附會以邀厚賞,自今觀之,一如斷爛朝報,決非仲尼之筆也。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 ·卷九)。意思是說,孔子的春秋如果真像如今這樣,有那么多未明確表達的 “微言大義 ”,還缺這少那,那就是殘缺陳腐的朝廷公報了。朱熹則認為公羊傳 穀梁傳是經(jīng)學(xué),也就借之演義正統(tǒng)觀念,而左傳則是史學(xué)。(朱子語類 ·卷八十三 ·春秋 ·綱領(lǐng))這話說得到位。左傳 的價值,不完全在公羊傳穀梁傳那樣的微言大義,而是為春秋過分簡略的陳述提供豐富復(fù)雜的歷史情節(jié)。鄭伯克段于鄢就展示了一個很曲折、很豐富、

5、很生動的過程。然而,僅僅說它有史學(xué)價值可能是不夠的,應(yīng)該說還有文學(xué)價值。.二先秦歷史經(jīng)典以記事和記言為務(wù)。所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春秋純粹記事,而尚書(還有論語)則記言,大抵為直白和對話,尚未形成做完整文章的規(guī)模。 春秋實錄記事,并不記言,談不上文章的體制。 左傳繼承了春秋的文字簡練而意涵深邃,兼用記事和記言,因果相銜,情節(jié)連貫,結(jié)構(gòu)完整,在記事和記言的結(jié)合上突破了春秋和尚書。記事和記言的結(jié)合,使左傳能夠展示完整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特別是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勝敗完整過程,人物對答交鋒犀利,細節(jié)豐富,產(chǎn)生了一系列大開大合的篇章。在文學(xué)史上, 左傳標(biāo)志著古代中國書面文字從現(xiàn)場記言到融記事和記言為一體, 從片段到

6、首尾貫通為篇, 具有里程碑意義。“燭之武退秦師 ”,在春秋魯僖公三十年,原文只有一句 “晉人、秦人圍鄭 ”,有頭無尾。燭之武退秦師的標(biāo)題是后人( 古文觀止編者)所加,似乎并不完美,望文生義,好像是燭之武擊退了秦師;將其改為 “燭之武說退秦師 ”或“燭之武智退秦師 ”,可能更有利于提示全文主題。左傳將有頭無尾的六個字,擴展為兩強兵臨城下,鄭國從君臣緊張、外交人員出使到緩解緊張局勢、與兩強之一秦國結(jié)盟、解除隱患的全過程。從語文表現(xiàn)來說,它明顯繼承了春秋的簡練風(fēng)格。開頭完全是客觀的、無動于衷的陳述: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引起戰(zhàn)事的原因本來是很重要的, 但僅兩句

7、話帶過: “無禮于晉 ”,“貳于楚 ”(晉與楚作戰(zhàn),鄭幫了楚),都是過去的事。 就為了這么一點事, 毫無突發(fā)事故, 晉侯就聯(lián)合強秦, 大軍壓境。這不僅是語言上師承了春秋的簡練,而且隱含著言外的貶義:太霸道了。鄭國是很緊張的,但行文上沒有明言,沒有外部軍事環(huán)境描寫,更沒有人物的心理描寫,僅用動詞和名詞,連形容詞都沒有。這一點與春秋的筆法可謂一脈相承。接下來超越春秋的簡單敘述,幾乎全用對話,但是構(gòu)成情節(jié),就超越了論語中對話的片段性,在當(dāng)時可是一大創(chuàng)造。整篇不但以情節(jié)貫通,而且以關(guān)鍵詞語前后呼應(yīng),強化了結(jié)構(gòu)的嚴密性。晉秦兩軍 “圍”鄭,只一個 “圍”字,并未直接點明鄭國的形勢嚴峻。到了對話中,才讓佚

8、之狐說 “國危矣 ”。這個 “危 ”字,不但點明了客觀形勢,而且提示了主觀心理的焦急。鄭伯請燭之武出山,燭之武推辭,鄭伯作為國君馬上檢討自己 “不能早用子 ”,這已經(jīng)是很急的表現(xiàn)了;接著是 “今急而求子 ”,這里的 “急”,直接點明是心理上的, 與佚之狐說的 “國危矣 ”的“危 ”相呼應(yīng),構(gòu)成了一種危而急的氛圍。春秋論語都是沒有心理描寫的。 左傳也沒有心理描寫,但是左傳以對話、以關(guān)鍵詞的前后呼應(yīng),顯示了人物的心理。鄭伯不但 “急”了,而且急到 “求 ”;不但 “求”,而且是求 “子”(在春秋時代,被國君稱為 “子 ”的,往往都是國君所敬重的老臣、賢臣) ;這還不夠,又直截了當(dāng)?shù)爻姓J自己有 “過

9、 ”(“是寡人之過也 ”),沒有任何委婉的辭令,可見形勢 “?!?、心理“急”到何種程度。當(dāng)然,鄭伯如果一直這樣低三下四,就不像國君了。其實,他軟中有硬: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關(guān)鍵是個 “利”字。亡國,不僅對我不利,而且對你也不利。鄭伯說服燭之武用了兩手:一手軟到家,先是“急”,再是 “求”,最后是自己有 “過”;另一.手是 “利”,再不出山,對你也不 “利”。這個 “利 ”字很厲害,一出口,燭之武就干干脆脆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答應(yīng)了( “許之 ”)。這里沒有心理描寫,也沒有動作、表情,更沒有形容、渲染,但是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對于細心的讀者可謂歷歷在目。寫燭之武 “夜縋而出 ”,國君

10、派出外交使者本來是正大光明的,為什么選擇在夜里,不是從城門走出來,而是從城頭上用繩子吊下來?一個 “夜”,一個 “縋 ”,這個春秋筆法用得太絕了。外交使者不敢白天公開出來, 城門都不敢開。 這是寫情節(jié)的進展, 又是回過頭來用這一結(jié)果說明前文的原因:軍事形勢的 “危 ”和“急”,也說明國君為何 “求”,還毫不猶豫地承認自己有 “過 ”。左傳的用詞太精準,太嚴密了。這種精準和嚴密,不但建立在用詞的基礎(chǔ)上,而且還體現(xiàn)在敘事和對話的行文中。三左傳是編年體,按照時間順序記載歷史事件。秦晉此次合圍鄭國,自然有其復(fù)雜的原因和長遠的背景,這些在此前 “×公×年”的相關(guān)敘述中,已陸陸續(xù)續(xù)有所

11、記載。因此在本篇中,就無須再費筆墨,而是直截了當(dāng),直奔主題和主角。本文的主角是燭之武,但作者卻先寫佚之狐,讓他引出燭之武。這至少藏著兩個 “玄機 ”。第一,鄭國此次面臨滅國之危,誰也無能為力,能解圍者,唯有燭之武。這在內(nèi)容上,顯示了燭之武的分量;在結(jié)構(gòu)上,構(gòu)成一個懸念:且看此人有何招數(shù)。第二,在此之前,燭之武默默無聞,從下文燭之武推辭和鄭君道歉的話中也可以看出,他一向不得志,此番是嶄露頭角。因此下文他的推辭和鄭君的道歉, 則是進一步鋪墊,顯示形勢的危急和燭之武的老練: 以退為進,讓鄭君信任并依仗自己。在 “外交 ”之前,先在 “內(nèi)交 ”上牛刀小試。接下來的問題是:秦晉合圍,晉是主,秦是從,那為

12、什么佚之狐推薦燭之武點名要 “見秦君 ”,而燭之武冒險出城也直接 “見秦伯 ”?可見他倆已有共識: 說退了秦軍, 晉軍則不戰(zhàn)而退。之所以有這個共識,是因為他們都深知秦晉關(guān)系的要害。我們現(xiàn)在有個成語 “秦晉之好 ”,可見秦晉兩國關(guān)系是很鐵的。時任的兩國國君,有著非同尋常的婚姻關(guān)系和政治關(guān)系。秦晉兩國在地理上是一河之隔的近鄰,根據(jù)左傳記載,秦穆公(這是謚號,死后才有,為了敘述方便,這里姑且借用。下文類此)先是晉文公的親姐夫,后來又是晉文公的老丈人。 而且晉文公先前由于王室內(nèi)亂, 在外流亡了十九年, 最后是秦穆公用武力幫助他回到晉國,當(dāng)了國君。秦晉之間這種重疊復(fù)雜的關(guān)系,看似友好堅牢,但畢竟是政治聯(lián)

13、姻,其關(guān)系最終還是取決于政治利益。晉文公即位后,振興晉國,成了霸主,下一步勢必要四處擴張,身旁的秦國自然是嘴邊之食;而且晉國要向東擴張,西鄰的強秦也是 “在后的黃雀 ”。秦國當(dāng)然也想稱霸,那么已經(jīng)稱了霸的晉國,正是橫擋在它前面的巨大障礙。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晉國都是秦國最直接、最強大、最危險的敵人。佚之狐、燭之武正是敏銳地看到秦晉表面上牢不可破的關(guān)系背后, 有著實質(zhì)性的你死我活的利益矛盾, 意識到只有從這個縫隙中下手,才能撬開它們之間的鐵關(guān)系。因此,燭之武為自己設(shè)定的首要任務(wù)是說服秦軍退兵。 而如上所述, 這個似乎十分嚴峻復(fù)雜的問題,一旦抓住了要害,就變得十分簡單清晰。大家都是明白人,也不必

14、多費口舌縱橫論說,剩下的就是口才:如何三言兩語,簡潔而雄辯,讓對方口服心折。當(dāng)然,對于軍事斗爭來說,光是雄辯的口才并不夠,大凡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要想憑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現(xiàn)實的,主要還是憑實力。然而,鄭國沒有相當(dāng)?shù)膶嵙?。燭之武面臨的艱巨任務(wù)是:缺乏實力的后盾,要在談判中以口才戰(zhàn)勝實力。談判實際上就是辯論。 對立的雙方利害關(guān)系相反, 沒有共同語言, 必須有一個雙方認可的前提,才能把辯論轉(zhuǎn)化為對話。燭之武必須找到一個秦穆公認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正像前段鄭國君主抓住了一個 “利 ”字,這里,他抓住了一個關(guān)鍵詞 “益”,回避了眼前鄭國和秦國利害關(guān)系相反的難點,以于對方有益作為前提。這就把論題轉(zhuǎn)移了

15、:第一,不是對秦國和鄭國有沒有益,而是對秦國和晉國有沒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對秦國有沒有益,而是未來對秦國有沒有益。為了回避與秦對抗,燭之武坦然放低姿態(tài):退一萬步說, “鄭既知亡矣 ”,鄭亡如果真對秦國有益( “有益于君 ”),那就聽便。但是,他反過來指出,鄭亡實際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轉(zhuǎn)化為無益,條件有二。第一,滅了鄭國,鄭國成了秦國遙遠的邊地,可當(dāng)中隔著晉國,秦國鞭長莫及,要向晉國借道,管理卻受制于晉國,對秦國有什么益處呢?第二,鄭國滅亡,實際上是增加了晉國的疆土, 對于晉國有益, 那就意味著對秦國是無益的 ( “鄰之厚,君之薄也 ”)。這是從反面講。 從正面講,如果不滅亡鄭國,

16、 把鄭國作為東方大道上的朋友 ( “東道主 ”),秦國有什么外交使節(jié),鄭國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這對秦國有什么害處呢?說到這里,從邏輯上來說,是夠雄辯的了。但是,燭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說之士,滿足于邏輯的推斷,他的厲害之處還在于,進一步用歷史的事實來實證。 晉國的野心是很難滿足的。秦國曾經(jīng)有恩于晉惠公(武裝護送他歸國),惠公承諾割讓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約,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在黃河邊筑起工事,防備秦國進入黃河以東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礎(chǔ)上,他進一步推斷,晉滅亡了鄭國,擴張了東邊的領(lǐng)土,再要擴張,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國,還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最后的結(jié)論點到關(guān)鍵詞 “利”字上來,這一切結(jié)果只是損害

17、秦國有 “利”于晉國( “闕秦以利晉”)。本來,秦穆公糾結(jié)于眼前戰(zhàn)事,燭之武從戰(zhàn)略上著眼,以長遠眼光徹底喚醒了秦穆公。秦國不但退兵,且與鄭國結(jié)盟,駐兵于鄭,為鄭協(xié)防。從這里可以看出, 燭之武與先秦游說之士不同。 先秦游說之士僅僅是以現(xiàn)場應(yīng)對的敏捷取勝,如劉勰在文心雕龍 ·論說中所說, “喻巧理至 ”, “飛文敏以濟詞 ”。以巧言妙喻取勝是暫時的,如戰(zhàn)國策之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作為外交使者,居然與秦王以在咫尺之間血拼相威脅,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無窮。又如晏子使楚,將楚國這個大國比作狗國,也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 外交不講究實力是空的。 燭之武的雄辯, 完全著眼于實力在戰(zhàn)略上的利害轉(zhuǎn)

18、化:晉長必然導(dǎo)致秦消。燭之武在策略和戰(zhàn)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兩路大軍壓境的危急關(guān)頭,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談判;第二,先爭取利害關(guān)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關(guān)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戰(zhàn)略上:不但扭轉(zhuǎn)眼前的危局,而且從長遠看,化晉秦同盟為鄭秦同盟。有了這樣著眼于實力轉(zhuǎn)化的大視野,口才、邏輯的勝利才有堅實的基礎(chǔ)。這在孫子兵法上叫作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謀攻篇)。四.不可忽略的,還有現(xiàn)場用語的勝利。開頭敘述鄭國君求燭之武出山, 雙方所用語言都是直截了當(dāng)?shù)模?沒有尊卑等級的意涵, 而在燭之武對秦穆公說話的時候, 用的是一系列委婉、 謙恭的詞語。

19、明明說如果消滅鄭國對秦國有益,可在字面上卻是 “敢以煩執(zhí)事 ”,一個 “敢”字,有冒昧的意思;一個 “煩 ”字,好像給他添麻煩的樣子。稱對方 “執(zhí)事 ”,字面上是左右執(zhí)行之人,實際上是指秦君,意思是不用你勞神,用語極其恭謹。接著說得更清楚,滅亡鄭國是損秦國而利晉國( “闕秦以利晉 ”),明擺著秦國是別無選擇了,可字面上卻是 “唯君圖之 ”,稱對方為 “君 ”,不再是 “執(zhí)事 ”,敬和重變成了委婉。解決了秦國的問題, 是不是再計議到晉國去游說一下呢?沒有。 最后的尾聲, 讓晉國君臣說話,一筆兩用。表面是有人建議晉文公追擊秦軍,晉文公的回答是不行,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沒有秦穆公的軍力護送他歸

20、國,他成不了晉國的國君;深層則是顯示燭之武舉重若輕,解決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迎刃而解。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本文的題目能改為 “燭之武說退秦師 ”或 “燭之武智退秦師 ”,應(yīng)該是更準確的。左傳中的晉文公是不簡單的。他奉行霸道,卻打著王道的旗號。出師伐鄭,講的是利和益,就是霸道;霸道講不成了,就換了一副面孔,用另外一套話語,大講其仁(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說借助過人家,又損害人家,顯得不仁。用的是書面化的雅語,不但與鄭國君主直截了當(dāng)?shù)目谡Z不同,也與燭之武的委婉語不同。在這套雅語背后, 左傳作者寫出了晉文公的兩面性。既然講仁義,那出師伐鄭,發(fā)動流血戰(zhàn)爭,算什么呢?這一切,留給讀者去

21、判斷吧。這就是春秋的寓褒貶。左傳不像公羊傳直接說教,而是以有限的顯性語言隱含豐富內(nèi)涵,語言精練到極點。燭之武起初推辭,后來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只用了兩個字的短句“許之 ”,惜墨如金,舉重若輕,這是左傳一以貫之的筆法。燭之武成功說服秦穆公退兵, 也只用了兩個字 “乃還 ”。最后晉文公退兵,用了三個字“亦去之 ”。全文幾乎只用名詞和動詞,形容、渲染、抒情、描寫,一概不取。但是在對話中, 卻用了不少語氣詞。 如,佚之狐舉薦燭之武: “國危矣! ”鄭伯對燭之武說: “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燭之武推辭: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燭之武對秦穆公說: “鄭既知亡矣。 ”“君知其難也。 ”“鄰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