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莊子》寓言中的“畸人”形象-2019年文檔_第1頁
解讀《莊子》寓言中的“畸人”形象-2019年文檔_第2頁
解讀《莊子》寓言中的“畸人”形象-2019年文檔_第3頁
解讀《莊子》寓言中的“畸人”形象-2019年文檔_第4頁
解讀《莊子》寓言中的“畸人”形象-2019年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解讀莊子寓言中的“畸人”形象莊子 一書中“畸人”共有 11 個, 他們分別是右?guī)煟?養(yǎng)生主)、支離疏(人間世)、王駘、申徒嘉、叔山無趾、哀駘它、 支離無 ?、 甕盎大癭 ( 德充符) 、 子輿 ( 大宗師) 、佝僂丈人(達(dá)生)、滑介叔(至樂)。所謂“畸人”, 大宗師中莊子借子貢之口問孔子,“敢問畸人。”孔子答曰:“畸人者,畸于天而俟于人。”即指那些與世俗相抵牾而與天道相契合的人。這些人異于常人,模樣丑陋不堪,如支離疏“頤隱于臍,肩高于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臉部縮在肚臍下,肩膀高過頭頂,頸后的發(fā)髻朝天,脊背間五臟腧穴向上,兩條大腿和胸旁肋骨相并;子輿“曲僂發(fā)背, 上有五管,頤隱于齊,

2、肩高于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腰彎背駝,五臟血管向上,臉部縮在肚臍下,肩膀高過頭頂,頸后的發(fā)髻朝天,陰陽二氣錯亂不和。但這些人卻有著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是莊子理想人格的化身。那么,莊子為什么要刻意塑造出這么一批“畸人”?其形象寓含著怎樣的意義?本文擬結(jié)合具體的寓言故事試做闡明。莊子 中的“畸人”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丑怪之人,如 人間世 中的支離疏: “支離疏者,頤隱于臍,肩高于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彼哪槻靠s在肚臍下,肩膀高過頭頂,頸后的發(fā)髻朝天,脊背間五臟腧穴向上,兩條大腿和胸旁肋骨相并。德充符中的哀駘它“以惡駭天下”,支離無 ?是一個曲足、傴背、無唇的形殘貌丑的人,甕盎大

3、癭中甕盎大癭是一個脖子生大瘤的人。大宗師中的子輿“曲僂發(fā)背,上有五管,頤隱于齊,肩高于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鄙『笞兂裳鼜澅绸劊迮K血管向上,臉部縮在肚臍下,肩膀高過頭頂,頸后的發(fā)髻朝天,陰陽二氣錯亂不和。至樂中的支離叔“柳生其左肘”, 達(dá)生中,佝僂者是一個粘蟬的駝背老人。其中右?guī)?、支離疏、哀駘它、支離無?、甕盎大癭是先天畸形,子輿、支離叔和佝僂者是后天畸形。還有一類是刑余之人。德充符中有三人遭受了刖刑,有受刑失一足的王駘、申徒嘉,有受刑失去腳趾的叔山無趾。這些奇形怪狀的形象在其他先秦諸子中絕無僅有,莊子鐘情于此,有以下幾個原因:一、“畸人”體現(xiàn)著莊子“齊物論”的哲學(xué)思想“齊物論”,

4、陳鼓應(yīng)先生說,它包括人物之論平等觀和申論萬物平等觀,核心是“喪我”。從莊子“道”的觀點看,萬物之間都是相通的,人,沒有絕對的貴賤之分、美丑之別。人之間的差別往往是根據(jù)根據(jù)某種需要人為設(shè)定的?!白云洚愓咭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保ǖ鲁浞耙圆钣^之, 因其所大而大也,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矣,則差數(shù)睹矣”。 (秋水)“毛嬙、西施,人之所羨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保R物論)這里,莊子以與常人迥異的言論闡明了自己對事物大小、貴賤、 美丑的深刻認(rèn)識。在莊子看來,這些人形殘德全,形“畸”德充。甚至比形體健全的人

5、精神更富有。如魯兀者王駘,“立不教,坐不議”卻能使人“虛而往, 實而歸”, “從之游者, 與仲尼相若”; “惡駭天下”的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人見之,請于父母曰與為人妻, 寧為夫子妾者, 十?dāng)?shù)而未止也”讓孔子也由衷地感嘆“是比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倍?、 “畸人”體現(xiàn)著莊子對現(xiàn)實的憤世嫉俗莊子生活的時代戰(zhàn)爭頻繁,刑罰苛酷,統(tǒng)治者為滿足自己的私欲,濫施刑罰。戰(zhàn)爭、災(zāi)禍隨時威脅著人們的生命,特別是底層的勞動人民,他們一邊要勤苦勞作來養(yǎng)家糊口,一邊還要受征兵服勞役之苦,精神和生活不免惶恐不安。 “畸人”就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莊子 中就諸侯之間攻城掠地和諸侯國內(nèi)部爭權(quán)奪位的戰(zhàn)爭多有提及

6、。如 人間世 “輕用其國, 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篋:“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魯酒薄而邯鄲圍”; 讓王:“韓魏相與爭侵地”“楚昭王失國昭王反國”“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就刑罰也多有涉及, 人間世中楚國狂人接輿在孔子門前高唱:“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時, 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倍f子所向往的是“至德之世”, 上古赫胥氏的時代, “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 以此矣。 ”而殘酷的現(xiàn)實是諸侯國君大肆發(fā)動戰(zhàn)爭,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保?/p>

7、在宥)戰(zhàn)爭帶走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也致使無數(shù)人身殘。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孟子?梁惠王上),“民之憔悴于暴政,未有盛有此時者也”(孟子?公孫丑上)。這無道的天下,圣人不能成就大業(yè),僅能保全性命。自詡有修養(yǎng),有內(nèi)德的儒墨兩家弟子尚不能免遭刑戮,更何況內(nèi)德不充實的底層百姓呢。于是,莊子憤世嫉俗,“以天下沉濁,不可與莊語”(天下)有意用丑怪的形象來表現(xiàn)其哲學(xué)思想,在其筆下,那一向為統(tǒng)治者視為賢臣、全人的子產(chǎn)與孔子在這些“畸人”面前, 卻成了精神上的“殘者”。 如子產(chǎn)以其高位傲視申屠嘉,而申屠嘉“游于形骸之內(nèi)”,一席話使子產(chǎn)慚愧無言??鬃邮恰百e賓學(xué)子”,但與兀者叔山無趾相比,“蘄以?詭幻

8、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彼?,“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比?、 “畸人”體現(xiàn)著莊子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領(lǐng)悟和與世俗對立的觀念莊子 之詭奇, 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與世俗完全對立。比如,知北游中東郭子向莊子請教“道”, 而莊子為了說明“道”無所不在,有意通過“螻蟻”、“?稗”、“瓦甓”、“屎溺”這些污穢渺小的東西加以說明。同樣, 為了說明有“德”之人的魅力, 莊子也有意借“畸人”為德行充足的驗證。 兀者王駘行不言之教,弟子與孔子“中分魯”,甚至連孔子也要拜他為師,就在于王駘具有內(nèi)在的美德;申屠嘉對子產(chǎn)的一番批評,是指責(zé)他沒有看到人的內(nèi)在之美;叔山無趾之所以高于孔子,是因為“猶有尊足者存焉”,

9、即還有比腳更尊貴的東西,那就是具有內(nèi)在之德;支離無?、甕盎大癭“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竟然使得衛(wèi)靈公、齊桓公覺得他們才是正常人,而正常人卻是“其?肩肩”;哀駘它“惡駭天下”,卻是一個“才全而德不形者”,以內(nèi)在的“德”的魅力吸引了各色人等。 以莊子“齊物論”觀點看來,人的形體的殘與全、美與丑是相對的,“畸人”和世俗常人在本質(zhì)上并沒有差別,人的精神、內(nèi)在的“德”比外在的形體更重要,是否具備“德”才是造成精神高下之別的重要因素。由于社會地位的低微,生活條件的貧困,還有學(xué)派之爭,這些因素使莊子在世俗面前感到無奈,他看到了人世間的種種無常, 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他塑造的這些奇特形象也寄寓著他本人復(fù)雜的感

10、情,那就是對黑暗現(xiàn)實的絕望,但又能以超然放達(dá)的態(tài)度去面對,以“逍遙游”處之。 這大概就是莊子的標(biāo)新立異之處。在了解了莊子塑造“畸人”形象群體的原因之后, 為更好地理解“畸人”所蘊(yùn)含的意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認(rèn)識和把握。(一)體現(xiàn)了莊子的重德思想這一點在德充符中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暗鲁浞奔吹赖鲁湟缬谛?,德充符中一連列舉了六個或身殘或貌丑的畸人,他們都是“德有所長, 形有所忘”, 忘去形體,注重內(nèi)德的修養(yǎng),在精神上、思想上、人格上他們是充實的、健全的、美好的。比如,不言而教的王駘:魯有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于仲尼曰: “王駘, 兀者也, 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 坐不議。 虛

11、而往,實而歸。 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 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 ”常季曰: “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yuǎn)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 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 “何謂也?”仲尼曰: “自其異者視之, 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德充符)身邊跟從的弟子與跟從孔子游學(xué)的弟子差不多,王駘在面對萬物時,只看到它

12、的渾然一同的方面,看不見其中有什么缺失,所以在王駘看來,失掉一只腳就像失掉一塊泥土一樣。形不全不代表德虧,形全不代表德全。又如,支離無?和甕盎大癭:支離無?說衛(wèi)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肩肩。?盎大癭說齊桓公,桓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肩肩。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德充符)用德全贏得衛(wèi)靈公、齊靈公喜歡,致使遺忘他們形不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無?就是缺唇,支離無?游說時不是靠雄辯的語言,而是以充實的內(nèi)德感化對方。(二)體現(xiàn)了莊子對道的追求“道”是莊子哲學(xu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莊子的“道”繼承和發(fā)揚(yáng)老子的“道”的理論。學(xué)者張采民認(rèn)為, 莊子中的“道”的涵

13、義大致有以下幾個層面: 一是指宇宙大本源,二是指事物的自然本性,三是指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法則,四是指行為的準(zhǔn)則、方式、方法,五是指人的某種精神境界。大宗師中有一段集中論述了“道”: “夫道, 有情無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睆闹锌梢钥闯?, “道”有以下特點: “道”沒有形體卻是真實有信驗的;“道”不能言傳只能意會;“道”作為一種精神境界,通過某種途徑是可以達(dá)到的;“道”的存在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永恒的;“道”孕育天地,是宇宙的本源;“道”又是萬事萬

14、物變化的準(zhǔn)則,無時間、空間的限制?!盎恕毙蜗篌w現(xiàn)了莊子的“道”:身體是精神的暫時寓所,要擺脫形名之累,安時順化,懂得死生一如和是非平齊的道理,追求人生心靈和精神的絕對自由。如滑介叔:支離叔與滑介叔觀于冥伯之丘、昆侖之虛,黃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支離叔曰:“子惡之乎?”滑介叔曰: “亡, 子何惡! 生者, 假借也; 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又何惡焉!” ( 至樂 )左肘生瘤正是觀察自然萬物的變化一時降臨到身上的結(jié)果,是體道的時刻。他能視生死變化同天地萬物一樣變化,能順其自然,體驗至極的快樂。子輿視死生一體,病而安之若然。他意識到人獲得生命是適

15、時而得,失去生命是順應(yīng)變化。安心適時而順應(yīng)變化, 哀樂的情緒不會侵入到心中。人力不能戰(zhàn)勝自然由來已久,既如此,又怎么會厭惡這種變化呢?又如佝僂丈人: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cè),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 ?僂丈人之謂乎!”(達(dá)生)佝僂者以技入道。在天地?zé)o限闊大、萬物紛紜眾多面前,佝僂者眼中只有蟬翼。他身心不變不動,不因萬物改

16、變對蟬翼的關(guān)注,所以才能超越技藝領(lǐng)悟大道。再如子輿: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曲僂發(fā)背,上有五管,頤隱于齊,肩高于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其心閑而?事, ?而鑒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惡之乎?”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jié)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保ù笞趲煟┮虿∽冃尾粌H沒有讓子輿悲哀,反而誘發(fā)了他奇特的想象。子來也是如此: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huán)而泣之。子犁往問之,曰:“叱!避! ?怛化!”倚其戶與之語曰:“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將奚以汝適?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子來曰: “父母于子, 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