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灘涂地區(qū)一級公路深厚軟基處理方案介紹-周庚_第1頁
某沿海灘涂地區(qū)一級公路深厚軟基處理方案介紹-周庚_第2頁
某沿海灘涂地區(qū)一級公路深厚軟基處理方案介紹-周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某沿海灘涂地區(qū)一級公路深厚軟基處理方案介紹周庚摘要:本文針對沿海灘涂地區(qū)軟弱土層的特點,通過工程實例,對此類地基的處理方案進行了探討,對同類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作用。關鍵詞:軟土地基;砂礫墊層;袋裝砂井;水泥攪拌樁1 概況某項目位于東南沿海灘涂地區(qū),路基寬度50m,設計時速60km/h。沿線地形較為平緩,地面標高黃零-1.21m,退潮時地面大部分裸露,漲潮時被淹沒,水深0.51.5m,灘涂內淤泥層廣泛分布。軟土地基主要特征和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如下:淤泥層,厚度0.518m,平均含水率W>60%,流塑軟塑,壓縮性大,十字板抗剪強度低(Cu<15千帕),有機質含量>3%,滲透性

2、差。淤泥質粘土層,厚25m,灰色,呈飽和軟塑狀態(tài),壓縮性較大。中粗砂層,位于軟土地基底部,厚度約35m,淺灰黃色,潮濕、中密、含有少量腐植質,壓縮性小。2 處理方案軟土地基常見處理措施包括換填、排水固結(塑料排水板、袋裝砂井)、粒料樁(碎石樁、砂樁)、水泥攪拌樁(漿噴樁、粉噴樁)、CFG樁、管樁等。本項目地表水位偏高,軟土層深厚,地質條件相當惡劣,軟基處理方案應重點考慮提高路堤整體穩(wěn)定性、控制工后沉降指標。本項目軟土層較厚,且大部分呈流塑軟塑狀,十字板抗剪強度低,不適用粒料樁。初期設計方案對于一般路段,考慮采用砂礫墊層+袋裝砂井結合預壓進行地基處理;對于填土較高,路堤整體穩(wěn)定性難以滿足要求的路

3、段,采用水泥攪拌樁進行處理;對于工后沉降控制指標嚴格的路段和軟土深度大于20m的路段,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進行處理。本項目在K3+200K3+390路段設置試驗段,對處理方案進行檢驗和修正。本項目根據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 D302015)、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JTG/T D31-022013)相關規(guī)定進行設計計算。穩(wěn)定驗算采用圓弧條分法;沉降計算先用分層總和法計算主固結沉降,再用沉降系數法修正主固結沉降得到總沉降,設計參數和計算方法不再贅述。具體的軟基處理方案為:施工前先筑壩排水,清除路基范圍表層30cm淤泥后,開挖縱橫向排水溝和集水井,使原地面充分暴曬,然后分層鋪筑0.5

4、1.5m砂礫墊層,之后進行袋裝砂井或水泥攪拌樁施工,然后按規(guī)定填筑路堤,結合等載預壓措施,減小地基工后沉降。由于路堤處于灘涂區(qū),迎潮面邊坡坡率采用1:3,坡面采用漿砌塊石+碎石墊層+土工布防護,坡腳處拋填塊石,堆積成棱形體以抵抗潮水沖刷,其作用類似反壓護道,同時支撐坡面防護,維護路堤穩(wěn)定;背潮面坡率采用1:2,坡面采用漿砌片石防護,坡腳同樣拋填塊石。3 方案檢驗試驗段軟土層厚度817m,路堤填高2.7m4m。自2015年8月按照設計方案處理地基并填筑路堤,于2015年10月基本填筑至等載標高。(1)砂礫墊層+袋裝砂井試驗段:K3+200K3+290從沉降觀測資料顯示,路基填筑完成后第一個月,K

5、3+230、K3+260、K3+280主控斷面的中板累計沉降已超過1.6 m,邊板也超過1.2m。對路基巡查發(fā)現部分路段砂礫墊層已經沉降到原地面以下,砂礫墊層排水通道被阻斷,孔隙水壓力得不到有效消散,加載后側向位移達7. 2 mm/d,沉降達28mm/d。由于軟基不能排水固結,地基抗剪強度及承載力無法提高,隨著附加應力增加,地基出現變形沉降。為確保砂墊層排水通暢,必須保證其始終高出原地面不小于50cm,因此根據設計總沉降量和觀測情況,砂墊層厚度一般不低于1m,超過2m以上總沉降量地段應不低于2.5m。鑒于部分路段出現砂墊層排水不暢的情況,采取在路基坡腳設置軟式透水管和碎石盲溝的方法,將砂墊層中

6、的水從透水管和盲溝排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沉降觀測至2016年8月,地面最大沉降量2.3m,固結度86%,與設計要求的90%的固結度基本吻合。鋪筑較厚的砂礫墊層可以起到增加軟土地基承載力作用,相當于在軟基表面設置一個硬殼層,能提高路基整體穩(wěn)定性。(2)砂礫墊層+水泥攪拌樁試驗段:K3+290K3+390第一階段試樁共32根,水泥攪拌樁全部為漿噴樁,樁長17m,砂礫墊層厚0.5m。28天后進行了單樁及復合地基承載力檢驗。抽芯檢驗結果顯示樁身約14m深度以下成樁效果較差,單樁承載力和復合地基承載力均未達到設計要求的140KN和120Kpa。第二階段試樁共64根,水泥攪拌樁粉噴樁、漿噴樁各32根,樁

7、長14m。砂礫墊層厚度分別采用0.5m、1m和2m。28天后進行靜載試驗結果表明:砂礫墊層厚0.5m時,漿噴樁和粉噴樁單樁及復合地基承載力全部達不到設計要求;砂礫墊層厚1m時,間距1.2m的漿噴樁承載力可達到設計要求;砂礫墊層厚2m時,間距1.5m的漿噴樁承載力可達到設計要求,間距1.2m的粉噴樁承載力可達到設計要求。抽芯檢驗的資料表明,漿噴樁的芯樣質量指標平均為92%,大于粉噴樁的芯樣平均質量指標71%。沉降觀測至2016年3月,地面最大沉降量0.96m,側向位移和沉降速率較小,已基本趨于穩(wěn)定。 以上情況說明,加厚砂礫墊層是試樁的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的關鍵因素之一??梢哉J為12m厚的砂礫墊層增

8、大了樁側摩阻力和擴散了地基應力,從而顯著提高地基承載力。而粉噴樁在砂墊層1m厚時無法達到設計要求,說明粉噴樁本身對此類軟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相對較差。(3)路基加寬路基施工均按設計橫斷面施工,原設計中已進行過路基加寬處理,但在填筑過程中,由于部分路段沉降超過1. 5 m而出現了路基寬度不夠現象。為了保證路基在預壓期間斷面荷載滿足完工要求,根據軟土層厚度,路基單側應加寬不小于1.53m。4 結語(1)軟土路基清淤后,鋪設砂礫墊層可形成排水層和硬殼層,增加地基的承載力。砂礫墊層厚度應根據軟土層厚度及沉降計算結果適當加厚,以保證路基沉降后墊層的橫向排水功能和應力分散功能,本項目后續(xù)路段砂礫墊層鋪筑厚度為

9、13m。(2)袋裝砂井結合預壓方案處理軟基厚度20m左右的路段效果較好,堆載預壓后淤泥層固結度基本能達到設計要求。根據觀測資料反算,處理后地基的工后沉降可控制在30cm以內。袋裝砂井方案的優(yōu)點是造價低廉,效果穩(wěn)定,但其缺陷是處理時間長,一般需612個月。因此對于軟基厚度大,路堤高度不大于極限填高,且工期不緊張的項目,袋裝砂井建議作為首選方案。若項目地區(qū)缺少砂礫時,可采用塑料排水板代替。應特別注意軟土層間夾砂礫層的地基,砂礫層做為透水層,受潮汐影響,淺海區(qū)的地下水源源不斷補充進處理路段,將導致排水固結無法進行。此種情況下,應考慮采用水泥攪拌樁等其他處理方案。(3)鉆探取芯檢測結果表明,水泥攪拌樁14米以下成樁質量較差。因此該方案適用淤泥層厚度在14m以內,工期要求短,投資有保證的情況。處理深度大于14米時,建議采用CFG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等。作者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