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照科目二學習考試步驟一覽圖文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1.gif)
![駕照科目二學習考試步驟一覽圖文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2.gif)
![駕照科目二學習考試步驟一覽圖文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3.gif)
![駕照科目二學習考試步驟一覽圖文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4.gif)
![駕照科目二學習考試步驟一覽圖文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2e304080-470e-4eff-84bf-937e54d53c4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步驟: 一、起步, 1。離合器采到底,掛一檔。 2。開左轉向燈。 3。鳴喇叭 4。松手制動。 5左腳抬離合器。(掛二擋時關掉左轉向燈) 二、停車。開右轉向燈,踩剎車,踩到車速10至20碼,再踩離合器,等車停穩(wěn)后做以下動作: 1。拉手制動。 2。脫空檔。 3。關右轉向燈。先抬離合器,后松剎車。 第二階段到公路上體驗起步停車。 第三階段學倒庫移庫。 一、直線進退。 二、倒庫: 從右邊倒,在右側三角窗口看到中間樁桿,方向盤往右旋轉一圈,看見右?guī)爝厓蓸稐U重疊時,方向盤往右轉死,看見左庫第一個樁露出20公分時,方向盤向左回一圈,車行直后,方向盤向左回一圈,眼睛看見左庫前面的線后停車。 三移庫:左庫移右?guī)?/p>
2、, 1。掛一檔,方向盤往右轉死, 2。松離合器,車頭轉到中間樁桿20公分,方向盤立刻往左轉死,車直后,回一圈或二圈。 3。掛倒檔,方向盤往右轉死,看見左庫前面左樁與車頭的那條經(jīng)線對齊后,方向盤往左回死,車直后回一圈,停車, 4。掛一檔,方向盤往右轉一圈,車頭邊與中樁桿大概對成20公分,方向盤往左回二圈,車直后回一圈停車, 5。掛倒檔,方向盤往右轉一圈, 6。看右?guī)爝吅竺鏄稐U車遮擋了,方向盤向左回二圈,車直后方向盤向右回一圈, 7。方向盤往左一圈,車角對準左庫前面兩桿,方向盤向右回一圈,出庫后,看見前面線與車邊線大概重合一半時,方向盤往左轉死,車直后停車, 8。掛倒檔。方向盤往右一圈,倒車看見左
3、庫邊兩桿重合,方向盤往左轉死,9。眼看右鏡子,右?guī)爝厳U杈開20公分,方向盤往右打一圈,車直后,再往右打一圈,適當位子停車, 10。出庫時,車頭橫邊遮住前線,方向盤往右打死, 11。車頭大概轉45度方向盤回一圈,車直后方向盤回一圈。停車。新手重溫一下教練教的起步標準動作。呵呵。如果是你剛開完的,帶*號部分可以省略。從上車開始: 一、調位置。前后距離,手動檔主要調左腳,腳掌把離合踩到底后,腳略有余度為準。自動檔調油門。腳調好,手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手以方便操作方向盤為準??勘骋允孢m為準,每個人的要求都不同,但從安全角度看,盡量不要放得太低,躺著開車會影響安全帶發(fā)揮作用。
4、60; *熟悉車。如果不是常用的車,先熟悉檔位,燈光,喇叭等等設備的使用,不同車廠的設置不完全相同。打火前應先熟悉檔位,其他設備可以在打火后熟悉* 二、準備打火。手動檔左右搖動波棍,看看是否已經(jīng)入檔。自動檔觀察檔位情況,標得很清楚的了。為保險記,應該養(yǎng)成手動檔踩離合及剎車打火的習慣,即使車入了檔,這樣啟動也不會有什么問題。自動檔踩剎車。這也是為什么先調座位后打火的原因。 三、打火。應該都會了吧。呵呵。如果鑰匙擰不動,很可能是方向盤鎖死了,邊輕輕轉動方向盤,邊擰就是了。先打火再做其他事情的理由是可以先熱著車。打火后,左腳先勻速慢慢松開離合,確
5、認無掛擋后,右腳松剎車。 *四、調鏡。左右倒車鏡以看到車門把手為左右的標準。上下的標準為地平線(平路)在鏡子上部1/3處。車內后視鏡以看到整個后窗為準,如果后排有PLMM則自行把握,嘿嘿 五、系安全帶。除了自己,只要座位有安全帶就提醒乘客系上。 六、熱車。冷車起步,雖然有人說為了省油可以打火即走,不超過20公里就行。不過用腦子想想就知道,無論現(xiàn)在的工藝如何先進,帶負荷的發(fā)動機和無負荷的發(fā)動機相比,在機油未到工作溫度的情況下,傷害必然就必然更嚴重。何況,起步時,發(fā)動機的負荷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不是救人救火的,最好熱車3-5分鐘再
6、走。其實也沒多少油,大概相當于跑一公里而已。 六、起步。先打左燈(車停在左側的打右燈),看鏡(切記),確認安全后開始起步。踩離合,入一檔(切記)。離合松開的步驟是:快-停-慢??焖僬业桨肼?lián)動點,這個時候車開始輕微抖動。停在這個位置。松開手剎,老司機很多習慣先踩剎車再松手剎,所以你排隊的時候,看到前面的剎車燈亮了,就是他準備走了,建議新手也養(yǎng)成這個習慣。松開手剎后,右腳慢慢放開剎車。很多新手一直放離合不會放剎車,車抖得厲害他也感覺不到,這個錯誤非常傷車。右腳輕柔加油,把轉速提高到1200轉。這個時候需要用到傳說中的油離配合了:左腳勻速松開離合,右腳同時輕輕加油,保持轉速在1
7、200轉左右,直至完全松開離合。 手剎起步。坡非常陡(例如車庫),而且人多貨多的重車狀態(tài)下,松開剎車后,就算全部放開離合,車還是溜后。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手剎起步了。拉上手剎。一直放離合到車開始抖動。手剎不松開。保持左腳不動(不熄火的關鍵,斜坡起步離合一定不能放快了)。右腳開始慢慢加油,左腳離合配合(以車不激烈抖動,甚至熄火為準),到車有向前走的趨勢(加多少,主要看坡和車的情況,不要太猛了,否則松手剎車就沖出去了),松開手剎。左右腳油離配合,慢慢提高轉速的同時勻速放開離合。這里特別提醒的是,不要一直加油不松離合,否則燒了離合就不要怪我了。司機的高下就在油門控制上了,熟練的司
8、機可以把轉速控制得恰到好處,不溫不火,看上去跟平地起步一樣。很多剛剛掌握的新手則把發(fā)動機踩得震天響,搞不好還燒離合。在車庫出口很容易看出一個司機的水平:狂嘯著沖出來的,要么是水平有限,要么就是心情不好或者喝了酒。出車庫像走平路似的,不溫不火地勻速上來,說明他的油門控制已經(jīng)有一定水平了。建議:手剎起步可以從平路練起。 七、回燈。很多新手會忘掉,搞得后面的司機以為他一直要變到最左道。至此,完整的起步動作完成。 *八、試剎車。如果不是你常開的車,起步后,盡快找機會試一下剎車練習項目:起步停車 1.起步的方法和
9、要領起步時,關鍵是加速踏板(油門踏板)的踩踏板方法和離合器的回位方法。*加速踏板的踩踏方法加速踏板的踩踏量過小,離合器抬得過急,容易引起發(fā)動機熄火。相反,加速踏板的踩踏量踩得過大、離合器連接過急,容易引起汽車竄行。這些都必須引起注意。*半離合器的感覺方法發(fā)動機聲音變大、車體開始抖動,判斷汽車已經(jīng)開始起步。掌握離合器半聯(lián)動位置,可以防止汽車起動時竄行。 起步的順序 一邊將離合器抬起,一邊輕輕地踩踏加速踏板。請記住正確的順序。 停車時,應早一點收起加速踏板。制動
10、踏板的踩踏方法是:開時輕輕踩踏,慢慢加力,在停止之前逐漸減輕踩踏。 逐漸練習,掌握消除停車時沖擊波動的方法。 1)停車的順序 2.停車 要記住停車的正確操作順序。停車時如果駐車制動器(手剎)制動力小,有時車會溜車。因此,駐車制動時一定要用力拉駐車制動桿直到聽到“咯咯”聲音為止。 上下車與駕駛姿勢(圖)
11、160; 座位和后視鏡的調整 1.座位的調整 用一只手握住轉向盤,另一只手控制座位調節(jié)柄,調整到使腳能將離合器踏板和制動踏板輕松踩到底。 將座位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2.內后視鏡的調整 1)內后視鏡的調整 保持正確姿勢,面向正前方,手握后視鏡邊緣調整,調整到只要轉動眼睛就可看到汽車后面的全部情況即可。
12、160; 2)外后視鏡的調整 外后視鏡應調整到能看見車體部約占鏡子橫向1/4,車外物體占3/4;使地平線處于正中稍偏下的位置,以便能夠觀察路面上盡可能遠的物體。安全帶的系法和摘法 1.系法 把安全帶慢慢拉出,不要使其擰勁,將安全帶扣到能聽到“咔”的一聲為止。若系得不正確,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就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2.摘法 用左手拿安全帶,用右手按
13、下安全帶扣將其摘下。左手慢慢將其送回。 摘安全帶時,不要將摘下的安全帶馬上撒手,以防安全帶金屬扣彈回,打碎玻璃或傷到人。所以,必須手拿安全帶將其慢慢送回。 總結 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來復習一下。 1.鎖好車門 不只是要鎖好駕駛席車門,還應確認其他車門是否鎖好。 2.調整座椅 調整
14、到能將各個踏板(尤其是離合器)踩到底,并能方便操作各種裝置的位置為止。 3.后視鏡的調整 以正確地駕駛姿勢,將內后視鏡調整到透過汽車后窗能很容易看到汽車后面的情況。用外后視鏡看到車體占1/4,看到車體以外部分占3/4. 4.系好安全帶 將安全帶系好,直到聽見“咔”一聲為止。坡道行車(圖) 練習目標:掌握坡道行駛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乃俣群蛽跷?,避免在坡道上行駛時中途停車、后退現(xiàn)象發(fā)生。一、上坡時的速度和擋位選擇方法汽
15、車上坡行駛時,比平路行駛時需要更大的動力。擋位和速度的關系:坡道行車(圖) 練習目標:掌握坡道行駛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乃俣群蛽跷?,避免在坡道上行駛時中途停車、后退現(xiàn)象發(fā)生。一、上坡時的速度和擋位選擇方法汽車上坡行駛時,比平路行駛時需要更大的動力。擋位和速度的關系: 二、下坡行駛速度與檔位的選擇方法 1)速度不太快時就開始制動。 2)掛到低擋。如果行車速度不快,再降一個檔位。 3)比較長的下坡路段主要依靠發(fā)動機制動,以腳制動作為
16、補充。 三、在坡道中途停車的方法 1.上坡行駛的停車方法 汽車上坡行駛時,由于坡度阻力車速自然會降下來,與平緩路段相比較只需輕輕制動。停車后用力踩踏制動踏板,防止汽車向后滑行。 與前車排隊時,因為前車有溜車的可能性,因此要保持一定車距。 2.下坡行駛的停車方法 下坡行駛時,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會逐漸提高,比平緩路段需要的距離
17、長。因為速度逐步增加,盡早踩踏制動踏板非常重要。四、坡道起步的方法 1.使用駐車制動器(手剎)坡道起步 在坡道起步時,注意防止汽車向后移。操作必須迅速正確。 2.不使用駐車制動器(手剎)坡道起步右腳踩住制動踏板,左腳將離合器踏板控制在半離合狀態(tài)。 右腳制動踏板快速地移到加速踏板(這時稍稍用力踩
18、踏加速踏板)。 車輛起動后,半離合狀態(tài)下的離合器踏板輕輕回位。 3.在坡道上行駛時發(fā)動機熄火的處理方法 行駛在坡道上的動機熄火時,駕駛員非常容易緊張,應沉著操作。首先將車制動,不要下車,用正確的步驟重新起動發(fā)動機。 坡道行車(圖交通出版社 4.坡道上發(fā)動機熄火的原因 *加速踏板踩踏不足。 *抬離合器踏板過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認識區(qū)域:環(huán)境與發(fā)展復習聽課評課記錄
- 2022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八課探問生命第一課時生命可以永恒嗎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長》聽課評課記錄
- 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南亞》聽課評課記錄4
-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9課《文藝復興運動》聽課評課記錄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1.2《走向共同富?!仿犝n評課記錄
- 星球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 全球化與不平衡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2
- 冀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聽評課記錄2
- 石家莊市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中國夢聽課評課記錄(新人教版)
- 中圖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五節(jié) 俄羅斯》聽課評課記錄2
- 英語主語從句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
- 上海天文館分析
- 中醫(yī)睡眠養(yǎng)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邏輯學
- 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
- 初中生物中考真題(合集)含答案
- 《醫(yī)學免疫學實驗》課件
- C139客戶開發(fā)管理模型
- GB/T 5019.5-2023以云母為基的絕緣材料第5部分:電熱設備用硬質云母板
- 《工傷保險專題》課件
- 2024年農發(fā)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