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紝嵦撛~_第1頁
初中文言??紝嵦撛~_第2頁
初中文言常考實虛詞_第3頁
初中文言??紝嵦撛~_第4頁
初中文言常考實虛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初中文言文虛詞歸類 (一)之 1. 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 用作助詞 (一)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二)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三)結(jié)構(gòu)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例: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四)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例:頃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二)其 1. 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他”(們)、“她(們)”、“它(們)”。例:妻跪問其故。(樂陽子妻) 2. 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 指示代詞,相當于“那” “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

3、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三)以 1. 用作介詞 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詞賓語。)(為學) /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2. 用作連詞 表示并列、承接、修飾,“以”相當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 以長( 墨池記)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

4、悲。(岳陽樓記) 3用作副詞 譯為“已”,“已經(jīng)”。 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四)于 1. 表示對象,譯為“對,對于,向”。 例: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 2. 表示處所,譯為“在,從”。 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3. 表示對象,譯為“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隆中對) 4. 表示處所,譯為“到”。 例:指通豫南,達于漢陰。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初中文言文虛詞詞歸類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

5、和”,有時可不譯。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十則) 2. 表示承接關(guān)系,相當于“并且”、“就”,有時可不譯。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3. 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4. 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 。例: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5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六)則 1連詞(1)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那么”。 例:萬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

6、也)/ 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出師表) (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卻”。 例:余則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2表示判斷 可譯為“就是”。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七)者 1代詞 (1)指人、事、物、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愛者甚蕃。(的花)(愛蓮說) (2)在數(shù)詞后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東西??勺g為“個”、“樣”、“項”。例: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后,可譯為“的時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quán)勸學)2助詞用在判斷句或陳述句的主語后,表示

7、停頓,不譯。例:吳廣者,陽夏人也。(“者”與“也”配合,表判斷,不譯)(陳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陳述句的主語后,表停頓。)(愚公移山)(八)也1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可不譯。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2句末語氣詞,表陳述語氣,可不譯。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3句末語氣詞,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等。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4句末語氣詞,與“和”等詞對應(yīng),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若為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5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例:余聞之也久。(傷仲永) (九)焉1. 疑問代詞,可譯為“哪里”。例:且焉置土

8、石?(愚公移山)2. 句末語氣詞,相當于“啊”。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十)因1. 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2.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依據(jù)、方式,可分別譯為“由于”、“憑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隆中對)3. 介詞,可譯為“根據(jù)”、“依照”。例: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4. 副詞,可譯為“因此”。例: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十一)且1. 副詞(1)用在動詞或數(shù)詞前,表示動作行為將要發(fā)生,可譯為“將”,“將要”、“將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表示行為的狀態(tài),可譯為“姑

9、且”、“暫且”。例:存著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2連詞 (1)表示遞進,可譯為“況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讓步,可譯為“尚且”、“還”。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3)表示并列或遞進,可譯為“和”、“而且”、“并且”。例: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初中文言文虛詞歸類 (十二)乃 1副詞 (1)可譯為“竟然”。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可譯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岳陽樓記) /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才)(狼)2判斷詞,可譯為“是”、“就是”。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3第二人稱代詞,可譯為“你”

10、、“你的”。例: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十三)矣 1句末語氣詞,表示肯定或判斷推測語氣,相當于“了”、“啊”。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啊)(岳陽樓記)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了)(論語十則)2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語氣,相當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耍ㄓ薰粕剑?語氣詞,表命令或請求,相當于“了”、“啦”。例:登軾而望之,曰:“可矣。”(曹劌論戰(zhàn))(十四)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 (2)表反問,可譯為“嗎”。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 (3)表推測,可譯為“吧”。例:覽物之情,得無異乎?。ㄔ狸枠怯洠?/p>

11、 (4)表感嘆,可譯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2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發(fā)出的處所,相當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十七)夫1. 指示代詞,譯為“那”。例: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2. fú,句首發(fā)語詞。例:夫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聲起。(口技)4. 成年男子的通稱,可譯為“人”。例: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十八)遂1. 副詞,可譯為“就”、“于是”。例:遂逐其師。(曹劌論戰(zhàn))2副詞,表原因可譯為“因而”。例:恐遂汩沒。(上樞密韓太尉書)(十九)雖 連詞,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兩種用法。 1.

12、表示假設(shè),可譯為“即使”。例:雖千里弗敢易也,豈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轉(zhuǎn)折,可譯為“雖然”。例: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二十)然 1. 代詞,起指示作用,譯為“這樣”、“如此”。例: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2. 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3. 助詞,分兩種情況: 用在形容詞之后,作為詞尾,可譯作“的樣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用于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gòu)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樣子”“像似的”。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二十一)故1. 舊的,原來的。

13、例: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 / 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 3. 原因,緣故。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二十二)茍1.連詞, 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例:茍富貴勿相忘。(陳涉世家)2. 副詞,可譯為“茍且”。 例:茍全性命于亂世。(出師表)3. 副詞,表希望,可譯為“且,或許”。例: 茍無饑渴。(君子于役)初中文言文虛詞歸類 (二十三)會1. 副詞(1)適逢,恰巧。 例:會賓客大宴。(口技)(2)一定。 例:長風破浪會有時。(行路難) (3)定將。例:會挽雕弓如滿月。(密州出獵)2.

14、 動詞(1)回合,聚會。 例: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2)體會,領(lǐng)會。 例: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送東陽馬生序)(二十四)或1. 無指不定代詞,可譯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2. 副詞(1)有時。例:或王命急宣 。(三峽) (2) 或許。例:或異二者之為 。(岳陽樓記)(二十五)諸1. 兼詞,“之于”的合音合義。例: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2. 眾。例:其西南諸峰。(醉翁亭記) 3. 各位,眾位。例:今諸生學于太學。(送東陽馬生序)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 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衣食所安。(養(yǎng))2、備前人之述備矣(周全、詳盡 )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15、( 具備)猶得備晨炊( 準備)3、畢畢力平險( 盡)群響畢絕( 全部)4、稱稱其氣之小大( 相當,配合)chèn不能稱前時之聞( 相當,配合)先帝稱之曰能chng(稱贊)5、誠帝感其誠(誠心)此誠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確、實在)今誠以吾眾詐稱公子扶蘇、項燕(果真)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果真)6、辭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推辭)未嘗稍降辭色(語言)7、敵恐前后受其敵(攻擊)蓋以誘敵(敵人)8、度孤不度德量力(duó估計,推測)關(guān)山度若飛(過,越過)9、惡惡能無紀(怎么)所惡有甚于死者(厭惡)10、固固以怪之矣(本來)當汝心之固(頑固,固執(zhí))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定,必定)固國不以

16、山溪之險(鞏固)君子固窮(安守,固守)11、故溫故而知新(舊有的,原來的)兩狼之并驅(qū)如故(舊有的,原來的)桓侯故使人問之(特意)公問其故(原因,緣故)故余雖愚(所以,因此)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 12、顧顧野有麥場(回頭看)無方入門不顧(回頭看)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三顧臣于草廬之中(看望,拜訪)13、患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擔憂,憂慮)無凍餒之患(憂患)為鄉(xiāng)人所患(當作祝害,認為是禍害)14、或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或王命急宣(有時)或以為死或以為亡(有的人)或異二者之為(或許)15、極此樂何極(盡頭,窮盡)南極瀟湘(盡,到)嘗極東方(窮盡)初極狹(非常,最)16、間中間力拉崩倒之聲(ji

17、24;n夾雜)遂與外人間隔(間隔,隔開)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暗暗地)又何間焉(參與)17、見路轉(zhuǎn)溪頭忽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胡不見我于王?(引見)于是見公輸盤(召見,接見)曹劌請見(召見,接見)子墨子見王(拜見)見往事耳(知道)18、盡擔中肉盡(沒有了)19、絕隔絕以為妙絕(極點)群響畢絕(停止,消失)極高的,陡峭的20、臨執(zhí)策而臨之(面對,對著,當著)21、令乃令符離人葛嬰(命令)忿恚尉,令辱之(讓,使)陳守令皆不在(縣令)22、妙妙無一人肯泊岸(奇怪)以為妙絕(奇妙)23、名名之者誰(命名,起名)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故雖有名馬(出名的,有名聲的,著名的)24、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狼不

18、敢前(上前)25、強剛強俠氣(強悍)賞賜百千強(有余)項為之強(通“僵”,僵硬)26、且 年且九十(將近) 且焉置土石(況且)27、去一狼徑去(走開,離去)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距離)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28、乳婦撫兒乳(喂奶)兒含乳啼(奶頭)29、善豈愛人之善(專長,名詞)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好)羅敷善蠶桑(擅長,動詞)尚且30、少少時(sho一會兒)賓客意少舒(稍微)飲少則醉(不多)陳涉少時(shào年輕)31、舍至舍(shè學舍,書館)屋舍儼然(shè房屋)舍文軒而竊敝輿(舍棄)便舍船,從口入(舍棄)意難決舍(丟開,離去)故決然舍去(丟開,離去)舍與你的(施舍)

19、32、惡所惡莫甚于死者(超過,厲害,嚴重)流輩甚稱其賢(十分)33、勝此時無聲勝有聲(取勝,勝出,超過)134、食食不飽,力不足(吃)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喂養(yǎng))35、使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派)使于秦(出使)使子為使(使者)36、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開始)郊田之外未始無春(曾經(jīng))千呼萬喚始出來(才)37、市東市買駿馬(集市)愿為市鞍馬(買)38、勢逼兵勢耳(勢頭)其岸勢犬牙差互(姿勢,形狀)39、是不知木蘭是女郎(判斷動詞,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代詞,這樣)40、書乃丹書帛曰陳勝王(書寫)得魚鰒中書(文字,字條)一男附書至(書信)軍書十二卷(文件)41、遂已遂述數(shù)行(完成)遂

20、逐其師(就,于是)然操遂能克紹(竟,終于)42、所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地方)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所”與“為”組合,表被動)43、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么辦法)所以動心忍性(用這些來)此先漢所以興隆也(的原因)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44、謂謂為信然(說)謂先主曰(對)太守謂誰(是)予謂蓮(認為)舍人相謂曰(商量)此之謂失其本心(叫做)太守自謂也(命名)45、賢賢于材人遠矣(勝過,超過)如此其賢(有才能)46、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句末語氣詞)47、異奇山異水(奇異,特殊,不同)覺無異能者(奇異,特殊,不同)父異焉(認為奇怪)漁人甚異之(認為奇怪)久行懷遠,無它異也(意外的事)48、詣由是先主遂詣亮(去,到,拜訪)及郡下,詣太守(去,到,拜訪)49、益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滿招損,謙受益(利益,好處)有所廣益(利益,好處)益慕圣賢之道(更加,進一步)益習其聲(漸漸地)50、意意少舒(心情)意暇甚(神情,態(tài)度)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企圖,想要)51、因因屏人曰(于是,就)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就)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憑借,依靠)罔不因勢象形(根據(jù),依照)因以為號焉(因此)52、引下車引之(拉。表示好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