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5篇寒山寺碑廊導(dǎo)游詞.doc_第1頁
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5篇寒山寺碑廊導(dǎo)游詞.doc_第2頁
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5篇寒山寺碑廊導(dǎo)游詞.doc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5篇 寒山寺碑廊導(dǎo)游詞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qū),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以下是WTT整理的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5篇,參考!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一)各位貴賓,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很快樂認識大家!到蘇州旅游,寒山寺必去的景點,主要是因為寒山寺是人們向往的地方,寒山寺位于城西楓橋鎮(zhèn),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當時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時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時,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到此,后人為紀念寒山,改寺名為寒山寺。寒山確有其人,是唐朝詩僧,著有寒山子詩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來一直名揚中外,魅力無窮

2、,尋本探,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使它家喻戶曉。“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些傳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傳,景因文名,鐘聲詩韻,名揚百世的效果。該詩不但在我國流傳極廣,而且很早就傳到了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學(xué)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記一文中說過:“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者。”到今天它仍被編人日本學(xué)校教科書中。在東南亞、歐美,這些詩句也很受青睞。第二,佛門弟子一直認為,曾住持過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zhuǎn)世的高僧,并把他們神化為我國的和合二仙,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神仙。民間傳說,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

3、鐘,飄洋過海到過日本一個名叫薩堤的地方,傳播佛學(xué)和中國文化。這個故事曾以連環(huán)畫的藝術(shù)形式在日本的1989年第4期中國醫(yī)報雜志上登載,題為寒山寺鐘聲,更使寒山寺多了個娓娓動聽的中日友好話題。第三,民間相傳,張繼詩中涉及的鐘,歷經(jīng)滄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處探尋,欲將此鐘歸復(fù)原主,但終無下落,便募捐集資,鑄一對青銅鐘,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館山寺。在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史冊中,寫下了美妙的一頁。第四,寒山寺的鐘聲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內(nèi)涵,還有奇妙的功能,這功能用12個字可以概括二“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逼刑?,在(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為“覺悟”“大徹大悟”。所以

4、旅游者都要親自聆聽寒山寺的鐘聲。唐代詩人張繼當年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歸途中夜泊楓橋,正是聽了夜半寒山寺鐘聲的啟迪,靈感頓開,寫下了楓橋夜泊這首千古絕唱,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也正是寒山寺鐘聲使他消了煩惱,繼續(xù)寒窗苦讀,后來再次赴京城應(yīng)試,結(jié)果中了進士。總之,蘇州寒山寺的鐘聲能安撫心神,啟迪思維,寄托美妙期望。如今我們就要進入寒山寺景區(qū)了。寒山寺景區(qū)擁有“古寺、古橋、古關(guān)、古鎮(zhèn)、古運河”供游人游覽。古寺,指寒山寺。古關(guān),指大運河和上塘河交匯處的鐵鈴關(guān),建于公元1557年,為明代抗擊倭寇的關(guān)隘,城樓宏偉。古橋,指寒山寺西側(cè)大運河上的江村橋和楓橋,詩人張繼名句“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江楓,就

5、指這兩座橋。古鎮(zhèn),就是寒山寺所在的楓橋鎮(zhèn),粉墻黛瓦的民居,鱗次櫛比的商店、茶館、書場,一派姑蘇水鄉(xiāng)風光。古運河,指寒山寺旁的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全長1794公里,是公元605至610年間隋煬帝時開鑿的。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物資和文化交流,也給蘇州的經(jīng)濟帶來了繁榮。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二)寒山寺是蘇州著名的古剎之一,始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大監(jiān)年間(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唐代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拾得由天臺山來此住持,塔院遂改名寒山等。當時寺中有一口大鐘,以鐘聲悠揚宏亮出名。唐代詩人張繼一次途經(jīng)寒山寺,夜泊楓橋,半夜聞鐘聲,使孤舟之中含愁不眠的旅人觸

6、發(fā)詩情,寫下了千古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自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問世后,詩韻鐘聲,膾炙人口,寒山寺便更為人們所熟知,隨著詩的廣泛流傳,寒山寺名播海外。如今,每年除夕之夜常有日本朋友專程趕來寒山寺聆聽古剎鐘聲。古老的寒山寺,在歷經(jīng)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中,曾五次毀于兵火、屢毀屢建。據(jù)志書記載,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0年)左右,節(jié)度使孫承祐建有七層寶塔。元末時寺與塔俱毀,于明洪武中又重建,正統(tǒng)年間知府況鐘再修。清咸豐十年(1860年)全寺毀于戰(zhàn)火,殿堂、樓閣均蕩為塵?!,F(xiàn)存的殿宇,那么是在清光緒二十二年至宣統(tǒng)三年(18661911年)重建的。位于古運河

7、畔,楓橋與江村橋之間的這座古寺,氣勢宏偉,山門前黃墻照壁矗立,寺門橫書古寒山寺匾額。通過林蔭小院,正中為大雄寶殿,殿內(nèi)有釋迦牟尼像,佛座兩邊和后壁嵌有寒山子詩三十六首,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以及鄭文焯所繪的寒山、抬得和豐干的寫意畫像石刻。那著名的寒山抬得塑像在大殿右側(cè)的偏殿內(nèi),一座宏大的蓮花座盤上,兩個袒胸露乳、蓬頭赤足的年輕胖和尚,一個手捧凈瓶,一個手執(zhí)蓮花,純樸渾厚,嬉笑顏開。寒山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僧,有詩三百余首,后人輯為寒山子集三卷。在大殿東西兩側(cè)偏殿內(nèi),還有小型香樟木雕刻的金身五百羅漢像,造型古樸,生動自然。殿后為藏經(jīng)樓,環(huán)壁嵌著宋代張樗所書金剛經(jīng)石刻,筆力剛毅秀

8、逸,是傳世少見的珍品。藏經(jīng)樓左右連以長廊,左邊折上方亭,亭內(nèi)嵌有明、清詩人題詠寒山寺的詩文石刻;右邊通向鐘樓。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三)各位朋友,到蘇州旅游,寒山寺是人們向往的地方,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楓橋鎮(zhèn),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當時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時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時,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到此,后人為紀念寒山,改寺名為寒山寺。寒山確有其人,是唐朝詩僧,著有寒山子詩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來一直名揚中外,魅力無窮,尋本探,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使它家喻戶曉?!霸侣澍B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9、;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边@些傳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傳,景因文名,鐘聲詩韻,名揚百世的效果。該詩不但在我國流傳極廣,而且很早就傳到了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學(xué)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記一文中說過:“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者。”到今天它仍被編人日本學(xué)校教科書中。在東南亞、歐美,這些詩句也很受青睞。第二,佛門弟子一直認為,曾住持過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zhuǎn)世的高僧,并把他們神化為我國的和合二仙,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神仙。民間傳說,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鐘,飄洋過海到過日本一個名叫薩堤的地方,傳播佛學(xué)和中國文化。這個故事曾以連環(huán)畫的藝術(shù)形式在日本的1989

10、年第4期中國醫(yī)報雜志上登載,題為寒山寺鐘聲,更使寒山寺多了個娓娓動聽的中日友好話題。第三,民間相傳,張繼詩中涉及的鐘,歷經(jīng)滄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處探尋,欲將此鐘歸復(fù)原主,但終無下落,便募捐集資,鑄一對青銅鐘,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館山寺。在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史冊中,寫下了美妙的一頁。第四,寒山寺的鐘聲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內(nèi)涵,還有奇妙的功能,這功能用12個字可以概括二“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菩提,在(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為“覺悟”“大徹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親自聆聽寒山寺的鐘聲。唐代詩人張繼當年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歸途中夜泊楓橋,正是聽了夜半寒山寺鐘聲

11、的啟迪,靈感頓開,寫下了楓橋夜泊這首千古絕唱,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也正是寒山寺鐘聲使他消了煩惱,繼續(xù)寒窗苦讀,后來再次赴京城應(yīng)試,結(jié)果中了進士。總之,蘇州寒山寺的鐘聲能安撫心神,啟迪思維,寄托美妙期望。如今我們就要進入寒山寺景區(qū)了。寒山寺景區(qū)擁有“古寺、古橋、古關(guān)、古鎮(zhèn)、古運河”供游人游覽。古寺,指寒山寺。古關(guān),指大運河和上塘河交匯處的鐵鈴關(guān),建于公元1557年,為明代抗擊倭寇的關(guān)隘,城樓宏偉。古橋,指寒山寺西側(cè)大運河上的江村橋和楓橋,詩人張繼名句“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江楓,就指這兩座橋。古鎮(zhèn),就是寒山寺所在的楓橋鎮(zhèn),粉墻黛瓦的民居,鱗次櫛比的商店、茶館、書場,一派姑蘇水鄉(xiāng)風光。

12、古運河,指寒山寺旁的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全長1794公里,是公元605至610年間隋煬帝時開鑿的。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物資和文化交流,也給蘇州的經(jīng)濟帶來了繁榮。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四)各位旅客朋友,前面金碧輝煌、宏偉莊重的寶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寒山寺的布局與眾不同:一反寺廟普遍朝南的慣例,它的廟門是朝西的。大家知道為什么呢?請大家考慮一下。如今我們下車取道寒山別院去寒山寺。寒山別院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去處。它終年綠滿視野,蒼松、翠竹、桂花、櫻花、臘梅、草坪與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橋、聽鐘坪、覓詩廊等景物交相映輝。在一小匠上,有座雅致的松茂亭,內(nèi)立一塊按照我國革命先驅(qū)、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

13、之一的李大釗手書楓橋夜泊詩碑。李大釗同志的這件墨寶寫于1919年,原件珍藏于中國革命博物館,于1993年立碑于此,為寒山寺景區(qū)增添了光榮。寒山寺內(nèi)還珍藏著宋代的、明代的、清代的、民國年間的以及現(xiàn)代文人學(xué)者寫的楓橋夜泊詩碑。寒山寺山門就要到了。前面的那座石拱圈古橋就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那垛黃墻稱照壁,墻上“寒山寺”三個大字為浙江東湖名土陶浚宣所寫,古樸蒼勁。建議大家在此留影。請看,寒山寺的山門,即大門,是朝西的。說起這門的朝向,有它的來歷。蘇州孔廟里有塊刻于1229年的蘇州地圖,名叫平江圖,因為宋代蘇州稱為平江府,圖上的寒山寺廟門就已經(jīng)是朝西的了。另外,寒山寺志也明文寫到:“寺院呈長方形,四

14、周培垣峻起,山門西向?!睘楹纬?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師曾指點迷津,說過四個字:“因地制宜”。隋代開的大運河,至唐宋之際日益繁忙;蘇州是水鄉(xiāng),廟門朝西靠河邊,便于路過的商賈、船民、農(nóng)民、信徒乘船來此朝拜進香。再者,人們熟知唐玄類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西是佛祖居住地,西方又稱極樂世界,光明圣潔,無一切煩惱,廟門朝西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國圣地,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另外,按照五行學(xué)說,水能克火。歷代寺僧以大運河的水來克火,所以歷史上寒山寺曾太平了幾百年。然而,和尚的苦心仍逃不脫人間災(zāi)難。元未遭戰(zhàn)火;明代兩次火災(zāi);清代也是兩次,其中一次是戰(zhàn)火,燒毀了這座古寺。如今的寒山寺是清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

15、重建的。山門兩旁兩棵古樟,郁郁蔥蔥。黃墻內(nèi)古典樓閣飛檐翹角,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于楓橋夜泊詩。迎著山門坐在佛龕中的那尊金裝佛像是彌勒佛,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笑迎客從四方來。他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接班人,所以也叫將來佛。在有的佛寺中,如蘇州的靈巖山寺,天王殿內(nèi)的彌勒像衣冠端正,面容莊重,正襟危坐,那是彌勒的真身。而許多佛寺中供奉的喜笑歡樂的彌勒,乃是彌勒的化身。他的塑像兩旁常配的楹聯(lián)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比缃裨倏捶瘕惐澈笠蛔鹜L凜凜的將軍像,面朝里,對著大雄寶殿,手拿金剛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韋馱,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將之首。其實寶殿的雕像安放也是有講究的

16、,為何韋馱要面向大雄寶殿呢?據(jù)說古印度佛寺內(nèi)的大雄寶殿,為佛祖靈堂,寶殿前是安放釋迦牟尼舍利塔,即靈骨塔的。有個“捷疾鬼”偷走了佛的兩顆牙齒。韋馱神通廣闊,能行走如飛,他飛駛抓賊,奪回佛牙。之后,他就擔負起守衛(wèi)佛祖舍利塔的重任,所以在寺廟中他總面向內(nèi)。我國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著文說過:是中國文化的一局部,要汲取文化精華,發(fā)揚“人間”精神,為兩個文明建立效勞。他還說:“人間”重在凈自己的身心,重在有利有益于社會人群。如僧人植樹造林,行醫(yī)施藥,勸人從善等不勝枚舉。請向前走。這里是寒山寺的主庭園,樹木蔥蘢,可謂清靜佛地。左側(cè)的花壇兩面嵌長條石刻兩塊,一為明代崇幀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刻清末江蘇巡撫

17、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八個遒勁漂亮的大字,簡明扼要地點出了寒山寺1480多年來的歷史;梁代初建時叫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時高僧寒山。拾得從天臺山來此當家,稱寒山寺。我們先參觀羅漢堂。這里五百尊羅漢,都是香樟木雕成的鍍金羅漢,是清代雍正年間的文物。五百羅漢就是釋跡牟尼的五百弟子。羅漢能到達這樣三個境界:一、不受生死輪回之苦;二、不貪,無煩惱,永遠進入涅盤狀態(tài);三、受天人供養(yǎng)。在羅漢堂中央矗立著一尊觀音銅像,高2.5米,重1.5噸,是由日本宗教畫院、日本禪宗畫家協(xié)會贈送的,于1995年落成。說起寒山寺,大家都會想起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詩:“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

18、到客船?!边@是當年張繼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歸途中夜泊楓橋,寫下的千古絕唱。各位朋友,到蘇州旅游,寒山寺是人們向往的地方,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楓橋鎮(zhèn),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當時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時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時,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到此,后人為紀念寒山,改寺名為寒山寺。寒山確有其人,是唐朝詩僧,著有寒山子詩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來一直名揚中外,魅力無窮,尋本探,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使它家喻戶曉?!霸侣澍B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些傳世佳句,起到了文因

19、景傳,景因文名,鐘聲詩韻,名揚百世的效果。該詩不但在我國流傳極廣,而且很早就傳到了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學(xué)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記一文中說過:“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者?!钡浇裉焖员痪幦巳毡緦W(xué)校教科書中。在東南亞、歐美,這些詩句也很受青睞。第二,佛門弟子一直認為,曾住持過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zhuǎn)世的高僧,并把他們神化為我國的和合二仙,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神仙。民間傳說,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鐘,飄洋過海到過日本一個名叫薩堤的地方,傳播佛學(xué)和中國文化。這個故事曾以連環(huán)畫的藝術(shù)形式在日本的1989年第4期中國醫(yī)報雜志上登載,題為寒山寺鐘聲,更使寒山寺多了個

20、娓娓動聽的中日友好話題。第三,民間相傳,張繼詩中涉及的鐘,歷經(jīng)滄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處探尋,欲將此鐘歸復(fù)原主,但終無下落,便募捐集資,鑄一對青銅鐘,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館山寺。在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史冊中,寫下了美妙的一頁。第四,寒山寺的鐘聲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內(nèi)涵,還有奇妙的功能,這功能用12個字可以概括二“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逼刑?,在(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為“覺悟”“大徹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親自聆聽寒山寺的鐘聲。寒山寺景點導(dǎo)游詞(五)各位游客:說起寒山寺,大家都會想起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詩:“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边@是當年張繼進京考試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