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運用物理思維求解極值問題_第1頁
例談運用物理思維求解極值問題_第2頁
例談運用物理思維求解極值問題_第3頁
例談運用物理思維求解極值問題_第4頁
例談運用物理思維求解極值問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例談運用物理思維求解極值問題在處理物理極值問題的時候,我們常采用數學的方法來求,這無可非議,也是高考大綱列出的著重考查的五種能力之一,即運用數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但筆者以為,在平時訓練求解有關物理極值問題的時候,如果用純數學的方法,有兩個缺點:一是運算量太大,也易出錯;二是不利于物理思維的訓練。本文試通過以下幾個例子,從數學方法與物理方法兩個角度進行比較,希望能得到一些啟發(fā)。不當之處,懇請同行指正。例1設湖岸MN為一直線,有一小船自岸邊的A點沿與湖岸成角勻速向湖中駛去。有一個自A點同時出發(fā),他先沿岸走一段再入水中游泳去追船。已知人在岸上走的速度為v=4m/s,在水中游泳的速度為v=2m/

2、s。試求船速至多為多少,此人才能追上船?LAMdBN圖1解法一:數學方法如圖1,設人自岸上某處沿與岸成角的方向游去,恰與船相遇于B點,設B點與岸相距為d,BA在岸上的投影長為L,則人由A至B所歷的總時間為t=上試說明t與有關,且在d,L,一定時由決定研究函數y=取即為關于cos的二次方程應滿足 即 可見的最小值為進一步可求得此時表示當時,y有最小值,即t有最小值,代入數據得故對應的最大船速應該為解法二:速度矢量法vNM圖2設人先在岸上走一段時間,再入水游泳追船,以船為參照物,由于人和船是同時由A點出發(fā),則人在岸上走時,船看到人正在由船位置逐漸“離去”,離去的相對速度為= 如圖2所示,人在水中游

3、時,船則看到人正在逐漸“返回”,其返回的相對速度為要人能追上船,即“返回”到船上,則與必方向相反。由速度合成的矢量三角形法則知矢量的末端必終止在圖2所示的的反向延長線上,又為使v盡可能大,即要盡可能大,故圖2中應盡可能短,對應與圖中虛線垂直的情況。由于,可見圖中與的夾角為,則由三矢量組成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時有點評:解法一的思路非常簡單,但數學運算能力要求很高。解法二從矢量三角形入手,對矢量三角形必須有清晰的概念,對加深、提高矢量三角形的認識有很大的幫助且運算量很小。F圖3例2如圖3,物體與斜面間的靜摩擦因數為,斜面的傾角為。設物體的質量為m,問施加拉力F與斜面成多大角度時,所需的力F最小可使

4、物體沿斜面勻速上滑?解法一:數學極值法設力F與斜面夾角為,則由平衡條件得 由 其中 由數學知識得:當 即 ,時 , =解法二:力矢量法圖4FNfFGFG將摩擦力和彈力N合成一個力,與垂直斜面方向夾角滿足: 為定值。這樣物體受到三個力:重力、和推力,如圖4,其中的大小、方向都確定,的方向確定但大小不定,而的方向大小都不一定,作出力的三角形,顯然,當垂直于時,最小,即當與斜面成時最小。點評:力矢量法的關鍵是多力平衡問題轉化為我們熟悉的三力平衡問題。LOABP圖5例3正點電荷Q和Q分別置與A,B兩點,相距L,現以L為直徑作半圓,如圖5,試求在此半圓上電勢最低點P的位置。解法一:如圖,設P點與A點連線

5、PA與AB夾角,則點電荷在P點產生的電勢分別表示為P點電勢可表示為 令y =,則化簡為且等號在 即 時成立,此時恰好也取得最小值當時,有最小值,即有最小值OAB圖6PF解法二:設想有一正檢驗電荷從A處沿圓弧移到B處,則其在圓弧上電勢能最低點即為P點,依電勢能變化與電場力做功關系,將該電荷由其它點移到P點的過程,均為電場力做功過程,由此推知,從P點移到B點過程均為克服電場力做功過程,即電荷q在P點所受庫侖斥力與的合力F的延長線必過O點,如圖6所示設,則, 即 點評:解法一須知點電荷產生電勢的計算公式且數學運算十分繁瑣,而解法二則物理思想明確又十分簡捷,顯然后者遠優(yōu)于前者。ESBaRb圖7例4如圖

6、7所示,水平放置的兩平行金屬導軌相距 = 0.25m,電池的電動勢E = 6v,內阻不計,電阻R = 5,勻強磁場豎直向下,開關S閉合后橫放在導軌上的金屬棒在磁場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金屬棒與導軌間的滑動摩擦力f=0.15N,為了使金屬棒的運動速度最大,磁感應強度B應為多大?此最大速度為多少?解法一:當金屬棒做勻速運動時, 得 當 時,金屬棒的最終速度有極大值解法二:從能的轉化和守恒觀點,金屬棒的最終速度是勻速運動,電源輸出功率的部分使電阻發(fā)熱,一部分克服阻力做功。將R看作電源內阻,那么電源的輸出功率全部用來克服阻力做功。因為f一定,當電源輸出功率P最大時有,即 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時,路端電壓等于電源電動勢一半,即,即為金屬棒的感應電動勢,得 從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其實數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各有千秋。數學方法思維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