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設計AⅡ》實驗指導書2014-2015-2版_第1頁
《計算機輔助設計AⅡ》實驗指導書2014-2015-2版_第2頁
《計算機輔助設計AⅡ》實驗指導書2014-2015-2版_第3頁
《計算機輔助設計AⅡ》實驗指導書2014-2015-2版_第4頁
《計算機輔助設計AⅡ》實驗指導書2014-2015-2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計算機輔助設計A實驗指導書2014-2015-2版計算機輔助設計A實驗指導書張凌青編寫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院2014-2015-2版說 明該實驗指導書是基于autoCAD 2010/photoshop CS5/sketchup 2014/lumion 5.0 等軟件編制的,用于指導學生完成計算機輔助設計A的課程實驗,使其能夠熟練掌握使用計算機進行方案表達的技能。該實驗教學主要參考sketchup8經(jīng)典教程-規(guī)劃設計應用精講以及以往實際設計項目開設的,重點用于指導學生進行三維建模渲染設計以及二維平面設計訓練,適用于城鄉(xiāng)規(guī)劃專業(yè)和建筑學專業(yè)學生。該實驗總學時為32學時,實驗課中學生需參照規(guī)

2、定案例使用計算機進行綜合性訓練。實驗教學基本要求1.熟悉軟件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2.根據(jù)參考圖和規(guī)定案例,進行方案建模與表達3.PS文件要求大小精度合適,保留繪圖圖層,完成后保存源文件并導出成JPG文件。4.完成后保存源文件并導出成清晰的JPG文件。5.lumion文件完成后導出成清晰的JPG圖。6.最終成果都提交到規(guī)劃系云資料館作業(yè)提交室“計算機輔助設計A課程2014-2015-2”文件夾對應班級文件夾中。每個人在其中新建總文件夾存放成果,文件命名為“學號+*(姓名)”,文件內(nèi)的成果按照以下格式命名:“學號+*(姓名)+*(圖名)”實驗成績考核辦法1.實驗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實驗課上成績和實驗

3、課后成績,各占一半比例。2.實驗課上成績:按時到課堂的給予100分,遲到30分鐘以內(nèi)的給予80分,請假未到的給予70分;遲到30分鐘以上、缺勤和早退的給予0分。3.實驗課后成績:在對應試驗項目課后一周內(nèi)將完善后的成果提交到云資料室,根據(jù)最終成果情況打分,表達完整美觀的給予100分,表達錯誤較少的給予90分,表達錯誤較多的給予80分,錯誤太多和未完成的0分。4、六個實驗結束后給予合計計分作為實驗課成績,實驗課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50%。目 錄實驗一 PS基本操作練習 3實驗二 SU基本操作練習 7實驗三 PS提升操作練習 12實驗四 SU提升操作練習 19實驗五 PS拓展練習 30實驗六、SU拓展

4、練習 37實驗一、PS基本操作練習一、實驗目的通過PS基本操作練習,熟悉PS的基本操作,完成方案設計文本封面的制作二、實驗要求1、 正確啟動photoshop軟件;2、 熟悉photoshop的工作界面和常用對話框的設置方法;3、 完成規(guī)定方案設計文本封面的制作。4、 實驗結果保存為PSD文件與JPG文件,相應實驗課結束后一周內(nèi)按照要求命名并上傳到規(guī)劃系云資料館作業(yè)提交室“計算機輔助設計A課程2014-2015-2”文件夾對應班級文件夾中,逾期不給予成績。三、實驗內(nèi)容在第2-3周4學時和課外的時間里,利用photoshop完成以下設計文本封面的制作,源文件見附件-實驗一資料四、操作步驟1、 啟

5、動photoshop CS5,利用文件-新建命令新建圖像,參數(shù)設定如下2、利用圖像-圖像旋轉-90度(順時針)命令將豎向圖像旋轉至橫向;(撤銷命令恢復之前的狀態(tài)一步用ctrl+z,回退多步用ctral+alt+z)3、將方案設計文本封面拖動至標題欄打開;4、切換至未標題-1,點擊文件-存儲,選擇存儲位置,將文件命名為“方案設計文本封面(姓名)”5、新建圖層1,雙擊圖層名,改名為灰色條;點擊移動工具將鼠標放置在標尺欄上拖動標尺線對應參考圖制作兩條輔助線;6、選擇到參考圖,分別點擊前景色和背景色,通過拾色器再點擊參考圖中的深灰色與淺灰色,分別設置好顏色;7、切換回設計圖,使用矩形選框工具利用輔助線

6、選取一定范圍,利用油漆桶工具填充相應灰色;8、點選參考圖中的字體的紅色,使用橫排文字工具書寫主標題“SHANGHAI PUDONG”(字體為:Swis721 Blk BT,大小為48點,切換字符與段落面板中取消仿粗體加粗;中間“GHAI”字體改為Swis721 Cn BT),書寫副標題“INTERNATIONAL AIRPORT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期航站樓改造工程研究”(字體為:Swis721 Blk BT ,大小為20點,中文使用同一字體)。將文字放置在合適的位置;9、選取對應參考圖中的顏色,使用橫排文字工具書寫文本設計單位名稱與時間“浦東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工作小組 2004.6”(字體為:微

7、軟雅黑,大小為16點,切換字符與段落面板中字符間距為100),書寫裝飾字體“DESIGN”(字體為:微軟雅黑,大小為16點,切換字符與段落面板中字符間距為0) 10、按ctrl+S保存文件11、將附件-實驗一資料中的圖片1與圖片2導入到設計文本中。導入方式可以選擇直接拖動文件到軟件主窗口中,點擊確定,在圖層中選擇對應圖層右擊鼠標選擇柵格化圖層);將圖片通過編輯-變換-縮放命令(快捷鍵ctrl+T),將圖片放大縮小至合適大?。ò醋hift等比例縮放,回車鍵確定);利用選取命令選取多余的圖片,按刪除鍵刪除;將圖層置于合適的位置12、通過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將圖像02設為灰色(快捷鍵為ctr

8、l+U,飽和度設為-100);圖層01不透明度設置為10%13、增加裝飾線條。新建圖層,命名為裝飾線條1;將圖層01和02移動到灰色條圖層上方;用矩形選取命令選擇條形選取填充純白色,將圖層不透明度調整為30%;14、新建圖層裝飾線條2,點擊鉛筆工具,將筆尖大小設置為5,在圖片02下面畫上白色線條,點擊切換畫筆面板,將間距設置為150,然后關閉;增加合適的輔助線,在對應位置畫線,點擊畫線的第一點后不松開鼠標左鍵同時按住shift,拖動鼠標畫出間隔的點狀線條;將裝飾線條2的不透明度調整為70%;15、通過文件-文件簡介,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文檔標題、作者、說明,文檔標題填寫文件名,作者填寫自己名字

9、,說明填寫學號),不填寫的視作非本人完成作品;16、通過視圖-清除參考線清除原有的輔助線,保存文件,點選文件-存儲為,將文件另存為JPG圖片。實驗二、SU基本操作練習一、實驗目的通過SU基本操作練習,練習各類基本命令,完成小區(qū)推敲模型建模二、實驗要求1、 正確啟動設置SU軟件;2、 熟悉SU的工作界面和常用對話框的設置方法;3、 練習各類基本命令,根據(jù)給定的彩色平面圖繪制小區(qū)推敲模型。4、 實驗結果保存為SU文件與JPG文件,相應實驗課結束后一周內(nèi)按照要求命名并上傳到規(guī)劃系云資料館作業(yè)提交室“計算機輔助設計A課程2014-2015-2”文件夾對應班級文件夾中,逾期不給予成績。三、實驗內(nèi)容在第4

10、-5周4學時和課外的時間里,利用SU軟件完成以下三維模型的繪制,源文件見附件-實驗二資料四、操作步驟1、 點擊啟動SU,選擇模板中的“建筑設計-毫米”選項,點擊開始使用2、關閉幫助窗口,點擊視圖-工具欄,打開相應的工具面板,勾選大工具集、視圖、陰影、樣式,點擊窗口,勾選實體信息、圖層管理器、模型組件/群組管理器 ;打開窗口-偏好設置,在“一般”對話框中將自動保存時間改為20分鐘;3、按住鼠標中鍵移動鼠標熟悉旋轉的操作;按住shift,按住鼠標中鍵移動鼠標熟悉畫面平移的操作;對準人物滾動鼠標中鍵熟悉放大縮小的操作;使用選取工具點選到人物,用刪除鍵刪除人物;保存文件為“小區(qū)推敲模型建模(姓名)”的

11、skp文件;4、打開PS軟件,打開附件-實驗二資料中的彩色平面圖,使用切片工具將圖片分割為十二份;點擊文件-存儲為Web和設備所用格式,將面板中的預設改為JPEG高,存儲到對應文件夾中;打開存儲的images文件夾,查看里面切割出來的十二份圖片;5、點擊SU文件-導入,選擇到images文件夾,將文件類型選為JPEG圖像;右邊勾選用作圖像;依次將文件夾的圖像導入到繪圖區(qū)中,縮放合適拼接在一起;(導入后點擊選擇第一個基點,第一幅圖大小不限,第二幅圖以第一幅圖的邊角為基點,長度放大為第一幅圖的邊長);6、拼接完成后刪除人物、全選圖片組成群組,將群組命名為底圖;用測量工具將圖片全局縮放到真實的尺度;

12、(以CAD總圖中底商進深為標準縮放)7、使用路徑跟隨命令制作圖框;在圖片周邊繪制一圈直線,刪除形成的面,保留邊線;轉換視角接近水平面,在邊線旁繪制截面;使用路徑跟隨命令先選擇截面,再環(huán)繞邊線一周形成圖框;三連擊組成群組,命名為圖框;打開油漆桶工具,選擇“顏色-名稱”,點擊0133灰色,點擊圖框賦予顏色;8、根據(jù)參考戶型圖,用鉛筆工具將主入口進去左手邊的兩人戶住宅建筑邊框勾出;用推拉命令拉伸到六層樓高;全選創(chuàng)建群組,命名為二人戶;雙擊進入群組,點擊軸工具旋轉內(nèi)部軸線,將軸線與建筑邊線方向一致;賦予群組顏色0034麥色;9、按住CTRL復制移動兩人戶放置到其他位置,通過縮放命令進行鏡像;利用旋轉命

13、令旋轉建筑;打開窗口-樣式對話框,在編輯欄中將除線框以外的項目都取消勾選;保存文件;10、用同樣方式,將兩人戶半棟、三人戶、三人戶半棟、商鋪、幼兒園、社區(qū)服務中心建模賦予顏色,兩人戶半棟賦予顏色0035棕褐色,三人戶賦予顏色0037沙棕色;三人戶半棟賦予顏色0038橘色;商鋪賦予顏色0021深紅色;社區(qū)服務中心賦予顏色0016西紅柿紅;幼兒園賦予顏色0024橘紅色;打開陰影,拖動月份與時間滑塊實驗不同的投影效果;11、用自由曲線在背面繪制等高線,形成閉合面;用推拉命令拉伸成臺階狀的山體;創(chuàng)建群組,命名為山體,賦予材質0059深橄欖綠;12、新建圖層二人戶、三人戶、商鋪、公共服務設施,點擊所有二

14、人戶右鍵打開實體信息,將圖層選為二人戶圖層,其余照此操作,將模型分類,實驗圖層的關閉和打開;13、使用尺寸標注工具標注主要尺寸;使用文字標注工具標注不同的戶型、公建和層數(shù);使用3D字體將推敲模型的標題和制作者信息標上;保存文件14、附加實驗(不算在實驗成績考核中),利用戶型2一層平面圖,在推敲模型中右上角增加如圖所示的立體戶型圖(詳見skp參考文件);15、保存文件導出skp文件和JPEG文件(文件-導出2D圖像,在選項中將圖像大小寬度設為3000像素以上);實驗三、PS提升操作練習一、實驗目的通過PS提升操作練習,完成建筑立面修改合成設計二、實驗要求1、 正確啟動photoshop軟件;2、

15、 熟悉photoshop的工作界面和常用對話框的設置方法;3、 完成建筑立面修改合成設計。4、 實驗結果保存為PSD文件與JPG文件,相應實驗課結束后一周內(nèi)按照要求命名并上傳到規(guī)劃系云資料館作業(yè)提交室“計算機輔助設計A課程2013-2014-2”文件夾對應班級文件夾中,逾期不給予成績。三、實驗內(nèi)容在6-7周的4學時和課外的時間里,利用photoshop完成以下建筑立面修改合成設計,源文件見附件-實驗二資料四、操作步驟1、 打開CAD文件“色如加02”。(1)首先添加打印機PostScript Level 2.pc3,點擊工具-選項,選擇打印和發(fā)布中的添加或配置繪圖儀,在打開的文件夾中點擊Add

16、-A-Plotter Wizard快捷方式,在對話框內(nèi)一直按下一步,到“添加繪圖儀-繪圖儀型號”頁面時選擇PostScript Level 2,然后一直按下一步直到完成關閉頁面。(2)其次打開CAD打印頁面,選擇打印機PostScript Level 2.pc3;勾選打印到文件;圖紙尺寸設置選擇ISO A2(594.00x420.00毫米);打印范圍設置選擇窗口模式,并在CAD中將要打印的范圍框選出來;在打印偏移設置中點選居中打印;在打印比例設置中勾選布滿圖紙;在打印樣式表中選擇acad.ctb;點擊右側編輯按鈕,進入編輯模式,按住shift將打印樣式欄中的顏色全部選中,將特新欄選為黑色,其它

17、默認不變,保存并關閉;點擊確定打印,選擇保存地址,保存為“色如加02-Model.EPS”文件;2、將該文件拖放入PS的灰色主視窗中,設置彈出的“柵格化EPS格式”對話框的參數(shù)如下3、打開“圖框.PSD”文件,將“色如加02-Model.EPS”文件中的圖層1拖動到“圖框.PSD”文件中,圖層置頂改名為“建筑線圖”;使用CTRL+T命令將圖像逆時針旋轉90度;將圖像放置在合適的位置,通過選取工具刪除外框線;4、將文件存儲為“色如加民居風貌改造設計二.PSD”文件;5、將“色如加02”現(xiàn)狀照片拖動到頁面中,柵格化圖層,縮小移動到合適的位置,用選區(qū)工具選取外框,使用編輯-描邊工具描邊,寬度設為3p

18、x,顏色為黑色,其它設置默認,CTRL+D取消選取。在圖框內(nèi)下部中間添加字體“現(xiàn)狀照片”(字體為:黑體,大小為:10點,顏色為黑色);6、新建圖層命名為屋頂,通過建筑線圖,用魔棒工具選取出對應選區(qū),在屋頂圖層中將屋脊填充為深灰色(R:89/G:89/B:89),屋頂其余部分填充為淺灰色(R:126/G: 126/B: 126),屋檐線填充為黃色(R:187/G: 150/B: 60);將“瓦”圖片拖入頁面中,柵格化圖層,縮小移動到合適的位置,用選取全選,用移動工具同時按shift+ alt在圖層內(nèi)復制拼接覆蓋整個屋頂,用選區(qū)工具刪除坡屋頂以外多余的瓦片圖片;7、新建圖層命名為柱子,通過建筑線圖

19、,用魔棒工具選取出對應選區(qū),在柱子圖層中將柱子和橫梁填充為暗紅色(R:148/G: 68/B: 44);8、新建圖層命名為木板,通過建筑線圖,用魔棒工具選取出對應選區(qū),在柱子圖層中將木板的部分填充為紅色(R:141/G: 77/B: 51);9、將“土墻”圖片拖入到頁面中,柵格化圖層,用選區(qū)命令截取土墻的材質(選取所需土墻圖片后用選擇-反向命令將其余圖片刪除;10、將截取出來的土墻材質通過圖層內(nèi)的縮放、復制、拼接、對位、刪除,放置到對應的墻體上;用仿制圖章工具將接縫處涂抹自然;將圖層移動到柱子圖層后面;用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將飽和度和明度設置為40和10;按CTRL+S保存文件;11、

20、將“堡坎”圖片拖入到頁面,柵格化圖片,截取堡坎的材質,通過編輯-變換-透視命令將材質調整成正投影面;通過圖層內(nèi)的縮放、復制、拼接、對位、刪除,放置到對應的墻體上;用仿制圖章工具將整體涂抹自然;12、將“花窗”圖片拖入到頁面,柵格化圖片,截取花窗的材質,通過編輯-變換-透視命令將材質調整成正投影面;通過圖層內(nèi)的縮放、移動、復制,放置到對應的窗戶位置上;(用輔助線輔助透視調整,復制移動用shift+alt)13、新建大門圖層,將其置于柱子圖層后面,通過建筑線條選取大門選取,填充淺褐色(R:184/G:165/B:123);將“紋飾”圖片拖入頁面,將圖層置于大門圖層前方,柵格化圖片,選取白色部分刪除

21、,縮放至合適大小后另復制一個置于大門之上;在大門圖層繪制兩個門把手,顏色和木板一致;14、繪制陰影,首先選取屋頂投影在墻體上的陰影范圍,通過色相/飽和度對話框將木板和柱子的明度調到-20;用加深工具將圓形柱子的暗面繪制出來(加深設置不變,將畫筆調整到合適大小,用shift輔助形成直線加深疊加);將木板格柵的投影繪制出來; 15、增加裝飾,將“跳曹蓋面具”圖片拖入到頁面中,柵格化圖片,將面具扣選出來,用色相/飽和度命令將飽和度調低,縮放到合適大小放置在石墻上,開啟圖層樣式命令點選投影命令,將距離、擴展、大小分別設置為10、10、10;將顏色調整為紅黃色(R:174/G:120/B:49),用20

22、的畫筆畫出土墻上的木片裝飾線;16、標注風貌改造做法,字體為黑體、大小為10點、黑色,新建引線圖層,將做法標注于材質連起,引線寬度為5像素,黑色;新建下劃線圖層,繪制在正立面圖、側立面圖的標注之下,寬度為10像素,黑色;新建地基層,灰色(R:122/G:120/B:116),選取矩形填充;17、通過文件-文件簡介,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文檔標題、作者、說明,文檔標題填寫文件名,作者填寫自己名字,說明填寫學號),不填寫的視作非本人完成作品;18、保存文件,點選文件-存儲為,將文件另存為JPG圖片。實驗四、SU提升操作練習一、實驗目的通過SU提升操作練習,完成建筑效果圖制作二、實驗要求1、 正確啟動

23、設置SU軟件;2、 熟悉CAD文件導入到SU文件的方法;3、 根據(jù)給定的建筑CAD設計圖繪制建筑效果圖。4、 實驗結果保存為SU文件與JPG文件,相應實驗課結束后一周內(nèi)按照要求命名并上傳到規(guī)劃系云資料館作業(yè)提交室“計算機輔助設計A課程2013-2014-2”文件夾對應班級文件夾中,逾期不給予成績。三、實驗內(nèi)容在8-11周的8學時的時間里,利用SU軟件完成三人戶多層住宅三維模型的繪制,源文件見附件-實驗四資料四、操作步驟1、 整理CAD文件;打開實驗四資料-都江堰市蒲陽鎮(zhèn)上游二期災后重建安置點規(guī)劃建筑圖-純住宅建施-三人戶的CAD文件;將與建模無關的圖層關閉,無關的線條刪除,整理CAD線條,將整

24、理好的文件另存為塊(命令w),坐標點選擇左下角,命名為“3人戶建模文件”;打開該文件,使用清理命令(pu),清理文件后保存;2、導入CAD文件;打開SU,將模板設置為建筑設計-毫米為單位;刪除原有的人物;點擊文件-導入,文件類型選擇AutoCAD文件,選擇“3人戶建模文件”CAD文件,點擊右側“選項”按鈕,將單位設為毫米,點擊確定;導入文件后點擊視圖按鈕中的俯視圖,點擊最大化現(xiàn)實按鈕,實現(xiàn)俯視全局觀看導入的圖;3、全選除layer0以外的所有圖層點擊刪除,在刪除對話框中選擇“將內(nèi)容移至目前圖層”選項,點擊確定;選擇各個平面圖和立面圖,分別組成群組,對應原施工圖命名為一層平面圖、二-五層平面圖、

25、六層平面圖、屋頂平面圖、1-1剖面圖、1-11立面圖、11-1立面圖、A-E立面圖;新建對應名聲的圖層,將不同的群組放置在對應的圖層內(nèi);4、參照剖面圖組合各個平面立面;將一層平面圖放置在原點附近,z坐標設為1000;將二-五層平面圖疊加在上面,z軸高度設置為4000;將六層平面圖疊加在上面,Z軸高度設置為15950;將屋頂平面圖疊加在上面,Z軸高度設置為19000;將立面圖和剖面圖旋轉為垂直狀態(tài),對應平圖面放置在立面的位置,剖面圖放置在內(nèi)側供參考;打開樣式對話框,將除線框以外的選項都關閉;(移動視角時注意將鼠標對準線條放大縮小視窗,否則無法正??s放);保存文件為“三人戶SU模型”5、創(chuàng)建一層建

26、筑體塊:關閉一層平面圖以外的圖層;用鉛筆工具勾出一層外輪廓線,向上推拉3000;封閉陽臺面同原有的一層平面一起向下推拉1000;創(chuàng)建群組“一層建筑”;6、根據(jù)立面圖細化一層建筑陽臺:將底部架空的部分推拉出來,創(chuàng)建欄桿,欄桿主要支撐部分厚50,格柵厚30,南北兩處欄桿創(chuàng)建群組“欄桿1、欄桿2、欄桿3”,通過鏡像復制(用縮放命令或右鍵點擊翻轉方向命令)安放對稱的兩個欄桿,賦予欄桿0136木炭的顏色;抬高欄桿下部的基礎至欄桿底部;用路徑跟隨命令繪制欄桿邊的裝飾線條,賦予白色;7、創(chuàng)建入口大門:根據(jù)剖面圖和一層平面圖創(chuàng)建入口坡道,創(chuàng)建群組“入口坡道”賦予顏色0134暗灰色;根據(jù)11-1立面圖創(chuàng)建入口大

27、門,用矩形工具劃分出大門外框,雙擊大門面線組成組件“入口大門”,雙擊進入組件,向內(nèi)推拉出140的厚度,刪除前面遮擋的面;退出組件將輔助的11-1立面圖內(nèi)移到內(nèi)陷的面上,雙擊進入組件根據(jù)線條劃分出門框、大門和入戶數(shù)字面板,分別賦予0136木炭色和0134暗灰色,拉伸門框向外突出40,將于四邊的面賦予0134暗灰色與坡道一致;根據(jù)11-11立面圖和一層平面圖繪制入口屋頂與柱子,將11-1立面圖移至入戶外墻的一面,勾出屋頂?shù)拿娌⑾蛲馔评寥肟谄碌赖倪吘€,全選創(chuàng)建群組“入口屋頂”;勾出柱子的面并向外推拉100(根據(jù)一層平面厚度),創(chuàng)建群組“入口柱子”,將柱子移動到一層平面圖對應的位置;將柱子底部延長到

28、底;全部賦予0042褐色材質,將入口屋頂頂部賦予新建的貼圖“屋頂瓦”(在實驗四資料中獲?。?、創(chuàng)建窗戶與陽臺大門:將立面圖移動復制到需要創(chuàng)建窗戶的墻面上,繪制外框矩形,雙擊選擇面和線組成組件,命名為“窗洞01”,將表面推拉進去140,將表面的面刪除,然后三連接全選將面翻轉正面朝外,完成后把凹進去的立面賦予半透明文件中半透明_玻璃_藍色材質;將立面圖移動到凹進去的立面上,在窗洞組件外創(chuàng)建“窗框01”,厚度為40,賦予材質賦予0136木炭色;將窗洞01和窗框01共同組成“窗戶01”組件;退出群組,將立面圖移動到原墻面,繪制挑檐和窗臺,突出尺寸為100、50,組成群組,命名為“窗檐窗臺01”,在群組

29、管理器中將其拖入窗戶01層級中;同樣原理制作其他門窗;命名方式詳見參考模型;9、繪制一層頂部的400高的梁賦予白色;將周邊底部的面賦予材質-石頭材質中的石頭_石_板堆材質;使用編輯命令,將RGB的值設為90、90、90;保存文件;創(chuàng)建空調格柵,將其組成組件,命名為“空調格柵1、2、3”10、使用路徑跟隨命令繪制裝飾邊線并賦予白色;11、打開二-五層平面圖,繪制二層建筑體塊與陽臺樓板;進入一層建筑群組,雙擊選取其頂面的線與面,用ctrl+c命令復制,退出群組用ctrl+v復制出來,組成新的組件命名為“二-四層建筑”,移動到對應的位置;雙擊進組件,將陽臺墻線修改正確,增加陽臺的樓板,組成群組,陽臺

30、樓板面向下移動50,向下推拉出100的厚度,賦予白色,鏡像復制到對稱位置,其余平面整體向上推拉3000;12、復制添加一層的欄桿和窗戶、陽臺門到二層對應的位置,注意要放置在組件內(nèi);采用前面創(chuàng)建窗戶的方法創(chuàng)建樓梯間的窗戶,命名為樓梯間窗戶;13、創(chuàng)建頂部的400高的梁;將二-四層建筑整體賦予白色,再將周邊的面賦予材質-磚和覆蓋材質中的磚_古董材質,將RGB顏色分別調整為140、80、70;將空調格柵復制上去;原有一層頂部的空調格柵在群組管理器中拖放到二-四層建筑層級中去;14、在第四層頂部創(chuàng)建裝飾線條;將二-四層建筑復制到第五層,點擊右鍵命令“設置為唯一”形成新的組件,將其命名為“五層建筑”;將

31、原有的紅磚墻面改為0054淺黃色;將建筑主體頂部高度降低50;打開六層平面圖;15、參照創(chuàng)建二層建筑的做法創(chuàng)建六層建筑主體的組件;將六層的露臺創(chuàng)建出來,整體抬高100,五層陽臺上方的樓板還需要向下拉伸100;16、創(chuàng)建露臺的隔墻和欄桿;壓頂?shù)念伾O為0134暗灰色;17、創(chuàng)建陽臺與門窗;賦予墻體0054淺黃色;18、創(chuàng)建橫向兩側的屋頂01、中間主體的屋頂02;將六層的墻體對應抬高;賦予屋頂瓦的材質、賦予屋脊和屋檐0129白煙色的材質;19、創(chuàng)建其它幾個縱向的坡屋頂,和現(xiàn)有的屋頂交錯放置;補齊相應的墻面;20、創(chuàng)建模擬場地環(huán)境,小區(qū)級道路寬6000,0134暗灰色,兩邊路沿石寬200高100,白

32、色,轉彎半徑3000;組團級道路寬4000,入戶轉彎半徑1000;周邊賦予植物_草_人造材質;創(chuàng)建群組“場地”;將原有建筑組成群組命名為“一單元”,復制一個出來拼接在一起;保存文件;21、保留一個單元樓,其余部分隱藏起來;將相機調整為平行投影;點擊樣式里的正等軸測,點擊最大化現(xiàn)實,查看軸測圖;打開窗口-場景管理器,新建一個場景,重命名為正等軸測圖;點擊樣式里的俯視圖,查看建筑屋頂平面圖,再新建一個場景,重命名為屋頂平面圖;點擊樣式里的正視圖,查看建筑背立面正視圖,再新建一個場景,重命名為背立面圖;點擊樣式里的右側視圖,查看建筑右側立面正視圖,再新建一個場景,重命名為右側立面圖;點擊樣式里的后側

33、視圖,查看建筑正立面正視圖,再新建一個場景,重命名為正立面圖;點擊樣式里的左側視圖,查看建筑左側立面正視圖,再新建一個場景,重命名為右左側立面圖;22、點擊視圖-動畫-設置,將啟用場景轉換設為10秒、場景延遲設為2秒;點擊視圖-動畫-播放,觀看動畫的播放;23、將相機改為透視模式,把隱藏物體都顯示出來;使用縮放命令將焦距設為28mm;用定位相機功能選擇觀測點,視線高度設置為1500;通過環(huán)顧工具取好視角;新建場景命名為“透視視角”;保存文件;24、文件-導出-2D文件,將透視視角存為JPG文件,在導出對話面板中選擇選項,將導出圖像大小寬度設為3000像素以上,點擊確定保存;25、打開layou

34、t,選擇A1橫向頁面;在頁面中圖層控制欄中將圖層都解鎖,在圖紙左側項目描述欄中寫上“三人戶SU模型頁面布局練習(姓名)”,項目名稱協(xié)商“都江堰市浦陽鎮(zhèn)上游二期災后重建安置點規(guī)劃”,在校訂欄中將第一欄寫上完成的日期,在摘要欄中寫上班級、學號;插入兩次之前保存的SU文件,左右放置,分別點選通過右鍵選擇場景-背立面圖和場景-左側立面圖,比例都選為1:50,移動邊框使其全部顯示;點擊上方的標注按鈕,修改右側標注樣式將自動比例縮放設為1:50,長度為十進制、米,精確度為0.1m,修改文字樣式,將字型設為Gill Sans MT,字型系列設為Bold,大小為20磅;將北立面圖標注上高度和面寬,將左側立面圖

35、標注上進深;點擊右鍵打開陰影;保存文件為“三人戶SU模型頁面布局練習(姓名)”;將文件導出為JPG文件;將文件導出為dwg文件;所保存的文件都要提交;實驗五、PS拓展練習一、實驗目的通過PS拓展練習,完成居住小區(qū)彩色平面圖繪制二、實驗要求1、 正確啟動photoshop軟件;2、 熟悉photoshop的工作界面和常用對話框的設置方法;3、 根據(jù)CAD文件完成居住小區(qū)彩色平面圖繪制。4、 實驗結果保存為PSD文件與JPG文件,相應實驗課結束后一周內(nèi)按照要求命名并上傳到規(guī)劃系云資料館作業(yè)提交室“計算機輔助設計A課程2013-2014-2”文件夾對應班級文件夾中,逾期不給予成績。三、實驗內(nèi)容在12

36、-15周的8學時的時間里,利用photoshop完成以下居住小區(qū)彩色平面圖繪制,源文件見附件-實驗三資料四、操作步驟1、 打開CAD文件“蒲陽鎮(zhèn)上游安置點二期總圖”;刪除右側豎向及道路布置圖;關閉圖層PUB_TEXT、DIM_COOR、AXIS、AXIS_TEST、TX-圖則、圖層2、PUB_DIM、1高程規(guī)劃、1道路坡度、設施-建筑、01圖例、設施-工程;刪除圖紙內(nèi)框線、標簽、圖內(nèi)的表格文字和多余的線條;點擊PU命令,勾選“清理嵌套項目,選擇全部清理,點擊全部是;將文件另存為彩色總圖練習(姓名);2、將圖框范圍內(nèi)的圖紙打印成eps文件,圖紙尺寸設為ISO AO,圖形方向為橫向,打印樣式表中的

37、acad.ctb進行修改,將所有顏色線寬設為0.0500毫米,其余設置按照上一實驗課的設置進行,將虛擬打印文件保存到合適的位置;3、用PS打開該文件,在柵格化EPS格式對話框中,將分辨率設為200,模式設為RGB;將圖層名改為線圖,將鼠標放置在圖層左側眼睛上右擊鼠標將圖層顏色設為黃色,此后放置在后面填充顏色圖層的最頂層;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底圖,全部填充為白色置于底層;4、通過文件-文件簡介,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文檔標題、作者、說明,文檔標題填寫文件名“都江堰市蒲陽鎮(zhèn)上游二期災后重建安置點規(guī)劃彩色總圖練習”,作者填寫自己名字,說明填寫學號),不填寫的視作非本人完成作品;保存文件,命名為“都江堰市

38、蒲陽鎮(zhèn)上游二期災后重建安置點規(guī)劃彩色總圖練習(姓名)1.0”(1.0為版本號,完成后如有細微修改就另存為1.1、1.2,有重大修改后就存為2.0、3.0)5、新建兩個圖層,命名為“外部道路”和“小區(qū)道路”;置于頂部;外部道路選用灰色(RGB120,120,120),使用畫筆工具或者選取工具填充小區(qū)外部道路(畫筆的大小可在英文輸入狀態(tài)下通過 進行調節(jié),點取一點后按住shift在點擊下一點可以畫出連續(xù)的線條);小區(qū)道路選用灰色(RGB150,150,150); 6、新建兩個圖層,命名為“硬質鋪裝“和“綠地”;置于頂部;硬質鋪裝選用淡黃色(RGB245,215,175),綠地選用深綠色(RGB80,

39、130,40);在對應的圖層中填充圖中相應的位置(使用畫筆工具、選區(qū)工具、魔棒工具,用魔棒工具在線圖中選取選區(qū)后要記得回到需要填充的圖層中填充,否則難以修改);7、新建兩個圖層,命名為“停車位“和“水系”;置于頂部”;停車位選用淺綠色(RGB150,210,100),水系選用深藍色(RGB100,150,220);在對應的圖層中填充圖中相應的位置;8、新建兩個圖層,命名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置于頂部;住宅建筑屋頂選用藍灰色(RGB150,210,100),露臺選用淡黃色(RGB250,250,220),公共建筑坡屋頂選用深紅色(RGB140,50,50),公共建筑平屋頂選用淡紅色(RG

40、B230,200,200);在對應的圖層中填充圖中相應的位置;(相同的建筑戶型可以通過圖層內(nèi)復制移動來快速完成);9、為建筑添加陰影;點擊住宅建筑圖層,點擊圖層對話框中下方第二個的圖層樣式,在其中選擇投影,在投影設置選項中,將距離設為20、擴展設為18、大小設為16,角度設為-143度;同理將公共建筑圖層設置投影,距離設為20、擴展設為15、大小設為29;復制公共建筑圖層,將平屋頂?shù)奶畛漕伾珓h除,可以得到坡屋頂?shù)耐队?;將水系圖層選擇內(nèi)陰影,距離為10、阻塞為15、大小為20;10、添加行道樹;打開實驗六資料中的“平面樹.psd”文件,選擇一個綠色樹木拖入到文件中,將圖層命名為行道樹,放置在第一層;放大縮小到合適尺寸,旋轉受光面和陰影方向到合適;兩個一組、三個一組放置在道路兩側;(圖層內(nèi)復制樹木時先選取平面圖,再按住ctrl進行移動”11、添加灌木;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灌木”;置于頂部;灌木選用綠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