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要求規(guī)范》_第1頁
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要求規(guī)范》_第2頁
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要求規(guī)范》_第3頁
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要求規(guī)范》_第4頁
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要求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標準文案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第 1 章 總則第 2.1.10 條 荷載設計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文檔大全第 1.0.1 條 為了適應建筑結構設計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實用、經(jīng)濟合理的要求,特制訂本規(guī)范。第 1.0.2 條 本規(guī)范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房屋和一般構筑物的結構設計。第 1.0.3 條 本規(guī)范是根據(jù)建筑結構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01) 規(guī)定的原則制訂的。建筑結構設計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 荷載) 和間接作用( 如地基變形、混凝土收縮、第1.0.4 條焊接變形、溫度變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規(guī)范僅對荷載作出規(guī)

2、定。第1.0.5 條本規(guī)范采用的設計基準期為50 年 .建設結構設計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載, 除按本規(guī)范執(zhí)行外, 尚應符合現(xiàn)行的其他國家標準第 1.0.6 條的規(guī)定 .2.1 術語第 2.1.1 條 永久荷載permanent load在結構使用期間, 其值不隨時間變化, 或其變化與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或其變化是單調(diào)的并能趨于限值的荷載.第2.1.2 條可變荷載vaiable load在結構使用期間, 其值隨時間變化, 且其變化與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計的荷載第2.1.3 條偶然荷載accidental load在結構使用期間不一定出現(xiàn), 一旦出現(xiàn), 其值很大且持續(xù)時間很短的荷載.設計中用以

3、驗算極限狀態(tài)所采用的荷載量值, 例如標準值. 組合值 . 頻遇值和準永久值.第 2.1.5 條 設計基準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為確定可變荷載代表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shù).第2.1.6條標準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value荷載的基本代表值, 為設計基準期內(nèi)最大荷載統(tǒng)計分布的特征值( 例如均值. 眾值 . 中值或某個分位值).第2.1.7條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對可變荷載, 使組合后的荷載效應在設計基準期內(nèi)的超越概率, 能與該荷載單獨出現(xiàn)時的相應概率趨于一致的荷載值; 或使組合后的結構具有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可靠指標的荷載值.第 2.

4、1.8 條 頻遇值 frequent value對可變荷載, 在設計基準期內(nèi),其超越的總時間為這規(guī)定的較小比率或超越頻率為規(guī)定頻率的荷載值.第 2.1.9 條 準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對可變荷載, 在設計基準期內(nèi),其超越的總時間約為設計基準期一半的荷載值.實用標準文案荷載代表值與荷載分項系數(shù)的乘積.第2.1.11條荷載效應load effect由荷載引起結構或結構構件的反應, 例如內(nèi)力, 變形和裂縫等.第2.1.12條荷載組合load combination按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為保證結構的可靠性而對同時出現(xiàn)的各種荷載設計值的規(guī)定第2.1.13條基本組合fundamenta

5、l combination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時, 永久作用和可變作用的組合.第2.1.14條偶然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時, 永久作用, 可變作用和一個偶然作用的組合.第2.1.15 條標準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計算時, 采用標準值或組合值為荷載代表值的組合.第2.1.16 條頻遇組合frequ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計算時, 對可變荷載采用頻遇值或永久值為荷載代表值的組合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計算時, 對可變荷載采用準永久值為荷載代表值的組合.第 2.1.18 條

6、等效均布荷載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結構設計時, 樓面上下連續(xù)分布的實際荷載, 一般采用均布荷載代替; 等效均布荷載系指其要結構上所得的荷載效應能與實際的荷載效應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載.第 2.1.19 條 從屬面積tributary area從屬面積是在計算梁柱構件時采用, 它是指所計算構件負荷的樓面面積, 它應由樓板的零線劃分, 在實際應用中可作適當簡化.第 2.1.20 條動力系數(shù)dynamic coeffcient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或構件, 當按靜力設計時采用的系數(shù), 其值為結構或構件的最大動力效應與相應靜力效應的比值.第 2.1.21 條基本雪壓re

7、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載的基準壓力, 一般按當?shù)乜諘缙教沟孛嫔戏e雪自重的觀測數(shù)據(jù), 經(jīng)概率統(tǒng)計得出 50 年一遇最大值確定.第 2.1.22 條 基本風壓reference wind pressure風荷載的基準壓力,一般按當?shù)乜諘缙教沟孛嫔?0m高度處10min平均的風速觀測數(shù)據(jù) , 經(jīng)概率統(tǒng)計得出50 年一遇最大值確定的風速, 再考慮相應的空氣密度, 按公式 (D.2.2-4) 確定的風壓.第 2.1.23 條 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風在到達結構以前吹越過2km范圍內(nèi)的地面時,描述該地面上不規(guī)則障礙物分布狀況的等級 .2.2 符號第 2.2.0

8、 條Gk- 永久荷載的標準值;Qk- 可變荷載的標準值;GGk- 永久荷載效應的標準值;SQk- 可變荷載效應的標準值;S- 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R- 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SA- 順風向風荷載效應;SC- 橫風向風荷載效應;T- 結構自振周期;H- 結構頂部高度;B- 結構迎風面寬度;Re- 雷諾數(shù) ;St - 斯脫羅哈數(shù);sk- 雪荷載標準值;s0- 基本雪壓;wk- 風荷載標準值;w0- 基本風壓;V cr -橫風向共振的臨界風速;a 一坡度角;3 z-高度z處的陣風系數(shù);3 gz-高度z處的陣風系數(shù);Y 0-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Y G-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Y Q-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小c-

9、可變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小f-可變荷載的頻遇值系數(shù);小q-可變荷載的準永久值系數(shù);|1 r-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u z-風壓圖度變化系數(shù);U s-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n -風荷載地形,地貌修正系數(shù);E -風荷載脈動增大系數(shù);V -風荷載脈動影響系數(shù);小z-結構振型系數(shù);乙-結構阻尼比.第 3 章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3.1 荷載分類和荷載代表值第 3.1.1 條 結構上的荷載,可分為下列三類:1. 永久荷載,例如結構自重、土壓力,預應力等。2. 可變荷載,例如樓面活荷載、屋面活荷載和積灰荷載、吊車荷載、風荷載、雪荷載等。3. 偶然荷載,例如爆炸力、撞擊力等。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產(chǎn)生的荷載( 重力) 。

10、第 3.1.2 條 建筑結構設計時,對不同荷載應采用不同的代表值.對永久荷載,應采用標準值作為代表值.對可變荷載,應根據(jù)設計要求采用標準值、組合值或準永久值作為代表值.對偶然荷載,應根據(jù)試驗資料,結合工程經(jīng)驗確定其代表值。第 3.1.3 條 永久荷載標準值:對結構自重,可按結構構件的設計尺寸與材料單位體積的自重計算確定;對常用材料和構件,其自重可參照本規(guī)范附錄一采用;對于某些自重變異較大的材料和構件( 如現(xiàn)場制作的保溫材料、混凝土薄壁構件等) ,自重的標準值應根據(jù)對結構的不利狀態(tài),取上限值或下限值。注:對常用材料和構件可參考本規(guī)范附錄A采用.第3.1.4 條可變荷載標準值,應按本規(guī)范各章中的規(guī)

11、定采用。第3.1.5 條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或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按短期效應組合設計,應采用組合值作為可變荷載的代表值。可變荷載組合值,應為可變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組合系數(shù)。第 3.1.6 條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按頻遇組合設計時,應采用頻遇值, 準永久值作為可變荷載的代表值: 按準永久組合設計時, 應采用準永久值作為可變荷載代表值??勺兒奢d準永久值,應為可變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準永久值系數(shù)??勺兒奢d準永久值應取可變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準永久值系數(shù)。3.2 荷載組合第 3.2.1 條 建筑結構設計應根據(jù)使用過程中在結構上可能同時出現(xiàn)的荷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荷載( 效應 ) 組合,

12、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組合進行設計。第 3.2.2 條 對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應采用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或偶然組合進 行荷載 ( 效應 ) 組合,并采用下列設計表達式:丫 oSV R(3.2.2)式中Y o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R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應按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確定第 3.2.3 條對于荷載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 應從下列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確定:1)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 丫 G&k+ 丫 QiSQik+ z ni=2 "i 屋 SQik(3.2.3-1)式中丫 g永久荷載白分項系數(shù),應按第3.2.5條采用;Y Qi-第i個可變

13、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其中丫 qi為可變荷載Q的分項系數(shù),應按第3.2.5 條采用 ;SGk- 按永久荷載標準值Gk 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Qik-按可變荷載標準值Q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中SQik為諸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按制作用者 ;We,-可變荷載Q的組合值系數(shù),應分別按各章的規(guī)定采用;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n-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數(shù)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Y G&k+W 曰"i&ik(3.2.3-2)注:1.基本組合中的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2 .當對SQlk無法明顯判斷時,輪次以各可變荷載效應為SQlk,選其中最不利的荷載效應組合.3 .當考慮以堅向的永久荷

14、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時,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僅限于豎向荷載.第3.2.4條對于一般排架、框架結構,基本組合可采用簡化規(guī)則,并應按下列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確定:1)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 Y GSGk+ Y QiSQik S= Y GSGk+0.9 E ni=i "i&ik(3.2.4)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仍按公式(3.2.3-2)式采用.第3.2.5條基本組合的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1 .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1)當其效應對結構不利時-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 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應取 1.35;2) 當其效應對結構有利時- 一般情

15、況下應取1.0;- 對結構的傾覆, 滑移或漂浮驗算, 應取 0.9.2. 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 一般情況下應取1.4;-對標準值大于4kN/m2的工業(yè)房屋樓面結構的活荷載應取1.3.注 : 對于某些特殊情況, 可按建筑結構有關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確定.第 3.2.6 條 對于偶然組合, 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宜按下列確定: 偶然荷載的代表值不乘分項系數(shù); 與偶然荷載同時出現(xiàn)和其他荷載可根據(jù)觀測資料和工程經(jīng)驗采用適當?shù)拇碇? 各種情況下荷載效應的設計值公式, 可由的關規(guī)范另行規(guī)定.第 3.2.7 條 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應根據(jù)不同設計要求, 采用荷載的標準組合頻遇組合或準永久組合, 并應按下列設

16、計表達式進行設計:SV C(3.2.7)式中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guī)定限值, 例如變形, 裂縫 , 振幅 , 加速度 , 應力等的限值 , 應按各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采用.第3.2.8條 對于標準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 S應按下式采用:文檔大全注 : 組合中的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S = SGk+SQ1k+Eni=2 晨 iSoik(3.2.8)第 3.2.9 條對于頻遇組合, 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 應按下式采用:(3.2.9)S = SGk+ 小 fl SiQ1k+E n i=2 小 qi Soik式中f1 - 可變荷載Q1 的頻遇系數(shù), 應按各章的規(guī)定采用

17、qi - 可變荷載Qi 的準永久值系數(shù), 應按各章的規(guī)定采用注 : 組合中的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第 3.2.10 條對于準永久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可按下式采用(3.2.10)S=0k+E 曰屋i Soik注 : 組合中的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尺K a第 4章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實用標準文案4.1民用建筑樓面均布活荷載第4.1.1條民用建筑樓面均布活荷載的標準值及其組合值,頻遇值和準永久值系 數(shù),應按表4.1.1的規(guī)定采用民用建筑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及其組合值,頻遇值和準永久值系數(shù)表 4.1.1組合頻遇標準值值值準永久項次類別(kN/m系數(shù)系數(shù)值2)4

18、c4 f系數(shù)。q(1)住宅、宿舍、旅館、辦公樓、醫(yī)院病房、托兒0.50.41所、幼兒園2.00.70.60.5(2)教室、試驗室、閱覽室、會議室、醫(yī)院門診室2(2)食堂、餐廳、一般資料檔案室2.50.70.60.5(1)禮堂、劇場、電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臺3.00.70.50.33(2)公共洗衣房3.00.70.60.5(1)商店,展覽廳,車站,港口,機場大廳及其旅客等3.50.70.60.54候室3.50.70.50.3(2)無固定座位的看臺(1)健身房,演出舞臺4.00.70.60.55(2)舞廳4.00.70.60.3(1)書庫,檔案庫,貯藏室5.06(2)密集柜書庫12.00.90.9

19、0.87通風機房,電梯機房7.00.90.90.8汽車通道及停車庫:4.00.70.70.6(1)單向板樓蓋(板跨不小于2m)客車35.00.70.70.68消防車2.50.70.70.6(2)雙向板樓蓋和無梁樓蓋(柱網(wǎng)尺寸不小于 6mK 620.00.70.70.6101112m)客車消防車廚房(1) 一般的(2)餐廳的浴室,廁所,洗室:(1)第1項中的民用建筑2.00.70.60.54.00.70.70.72.00.70.50.42.50.70.60.5(2)其他民用建筑走廊,門廳,樓梯:(1)宿舍,旅館,醫(yī)院病房托兒所,幼兒園,住宅(2)辦公樓,教室,餐廳,醫(yī)院門診部(3)消防疏散樓梯,

20、其他民用建筑陽臺:(1) 一般情況(2)當人群有可能密集時2.00.70.50.42.50.70.60.53.50.70.50.32.53.50.70.60.5注:1 .本表所給各項活荷載適用于一般使用條件,當使用荷載較大時,應按實際情況采用。2 .第6項書庫活荷載當書架高度大于2m時,書庫活荷載尚應按每書架高度不小于2.5kN/ 品確定.3 .第8項中的客車活荷載只適用于停放載人少于9人的客車;消防車活荷載輪的局部荷載 按結構效應的等效原則,換算為等效均布荷載.4 .第11項樓梯活荷載,對預制樓梯踏步平板,尚應按1.5kN集中荷載驗算.5 .本表各項荷載不包括隔墻自重和二次裝修荷載 .對固定

21、隔墻和自重應按恒荷載考慮 ,當 隔墻位置可靈活自在布置時,非固定隔墻的自重應第4.1.2條取每延墻重(kN/m)的1/3作為樓面活荷載的附加值(kN/m2)計入,附加不于1.0kN/m2.設計樓面梁、墻、柱及基礎時,表 4.1.1中的樓面活荷載標準值在下列情況下應乘以規(guī)定的折減系數(shù):1 .設計樓面梁時的折減系數(shù):1)第1(1)項當樓面梁從屬面積超過25m2的,取0.9 ;2)第1(2)7項當樓面梁從屬面積超過50局時,取0.9;3)第8項對單向板樓蓋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縱肋取0.8 ;對單向板樓蓋的主梁取0.6 ;對雙向板樓蓋的梁取 0.8。4)第912項采用與所屬房屋類別相同的折減系數(shù)。2 .設

22、計墻、柱和基礎時的折減系數(shù):1)第1(1)項按表4.1.2規(guī)定采用;2)第1(2)7項采用與其樓面梁相同的折減系數(shù);3)第89項對單向板樓蓋取 0.5 ;對雙向板樓蓋和無梁樓蓋取0.84)第912項采用與所屬房屋類別相同的折減系數(shù)。表 4.1.2注:樓面梁的從屬面積是指向梁兩側(cè)各延伸1/2梁間距范圍內(nèi)的實際面積活荷載按樓層數(shù)的折減系數(shù)1234568920>201.000.850.700.650.600.55(0.90)墻、柱、基礎計算截面以上的層數(shù)計算截面以上各樓層活荷載總和的折減系數(shù)注:當樓面梁的從屬面積超過25m2時,采用括號內(nèi)的系數(shù)。第4.1.3條樓面結構上的局部荷載可按附錄B的規(guī)

23、定,換算為等效均布活荷載4.2 工業(yè)建筑樓面活荷載第4.2.1條工業(yè)建筑樓面在生產(chǎn)使用或安裝檢修時,由設備、管道、運輸工具及可能拆移的隔墻產(chǎn)生的局部荷載,均應按實際情況考慮,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載代替。注: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方法確定。對于一般金工車間、儀器儀表生產(chǎn)車間、半導體器件車間、棉紡織車間、輪胎廠準備車間和糧食加工車間,當缺乏資料時,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C采用。第4.2.2條工業(yè)建筑樓面(包括工作平臺)上無設備區(qū)域的操作荷載,包括操作人員、一般工具、零星原料和成品的自重,可按均布活荷載考慮,采用2.0kN/m2。生產(chǎn)車間的樓梯活荷載,可按實際情況采用,但不宜小于3.5kN/m

24、2。第4.2.3條工業(yè)建筑樓面活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頻遇值系數(shù)和準永久值系數(shù),除本規(guī)范附錄C中給出的以外,應按實際情況采用;但在任何情況下,組合值和頻遇值系數(shù)不 小于0.7;準永久值系數(shù)不應小二0.6.4.3 屋面活荷載第4.3.1條房屋建筑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載,應按表 4.3.1采用。屋面均布活荷載,不應與雪荷載同時考慮。屋面均布活荷載表 4.3.1標準值組合值頻遇值準永久值項次類別(kN/m2)系數(shù)4 c系數(shù)4 f系數(shù)。q1不上人的屋面:0.50.70.502上人的屋面2.00.70.50.43屋頂花園3.00.70.60.5注:1 .不上人的屋面,當施工荷載較大時,應按實

25、際情況采用;對不同結構應按有關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將標準值作0.2kN/m 2的增減.2 .上人的屋面,當兼作其它用途時,應按相應樓面活荷載采用。3 .對于因屋面排水不暢,堵等引起的積水荷載,反采用構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時,應按積水的可能深度確定屋面活荷載.4 .屋頂花園活荷載不包括花土石等材料自重第4.3.2條屋面直機停機坪荷載應根據(jù)直機總重按局部荷載考慮,同時其等效均不低于5.0kN/m 2.局部荷載應按直機實際最大起重量確定,當沒有機型技術資料時,一般可依據(jù)輕,中,重三種類型的不同要求,按下述規(guī)定選用局部荷載標準值及作用面積-輕型,最大起飛重量2t,局部荷載標準值取20kN/m2,作用面積

26、0.20m*0.20m;-中型,最大起飛重量4t,局部荷載標準值取40kN,作用面積 0.25m*0.25m;-重量,最大起飛重量6t,局部荷載標準值取60kN,作用面積 0.30m*0.30m;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應取0.7,頻遇值系數(shù)應取0.6,準永久值系數(shù)應取0.4.4屋面積灰荷載第4.4.1條設計生產(chǎn)中有大量排灰的廠房及其鄰近建筑時,對于具有一定除塵設施和保證清灰制度的機械、冶金、水泥等廠的廠房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積灰荷載,應分別按表 4.4.1-1和表4.4.1-2 采用。屋面積灰荷載表4.4.1-1標準值(kN/m2)組合頻遇準永屋面屋面有擋風板值值久項次類別無擋風板擋風板值系值

27、系值系擋風內(nèi)外數(shù)數(shù)數(shù)f板0 c00 q1機械廠鑄造車間(沖天爐)0.500.750.302煉鋼車間(氧氣轉(zhuǎn)爐)-0.750.303鎰、銘鐵合金車間0.751.000.300.90.90.94硅、鴇鐵合金車間0.300.500.305燒結廠燒結室、一次混合室0.501.000.206燒結廠通廊及其它車間0.30-水泥廠有灰源車間(窯房、磨房、7 聯(lián)合貯1.00-庫、烘干房、破碎房)水泥廠無灰源車間(空氣壓縮機8 站、機0.50-修間、材料庫、配電站 )注:1 .表中的積灰均布荷載,僅應用于屋面坡度a V25° ;當45°時,可不考慮積灰荷載;當25。<a<45。時

28、,可按插入法取值。2 .清灰設施的荷載另行考慮。3 .對14項的積灰荷載,僅應用于距爐煙囪中心20m里半徑范圍內(nèi)的屋面;當鄰近建筑在該范圍內(nèi)時,其積灰荷載對1、3、5項應按車間屋面無擋風板的采用,對2項應按車間屋面擋風板外的采用。高爐鄰近建筑的屋面積荷載表4.4.1-2標準值(kN/m 2)組合值頻遇值準永久高爐容積屋面離高爐距離(m)值系數(shù)值系數(shù)值系數(shù)(m3)V50100200了/了<2250.50-2556200.750.30-1.01.01.0>6201.000.500.30注:1 .表4.4.1-1中的注2也適用本表.2 .當鄰近建筑屋面離高爐距離為表內(nèi)中間值時,可按插入法

29、取值第4.4.2條對于屋面上易形成灰堆處,當設計屋面板,檀條時,積灰荷載標準值可 乘以下列規(guī)定的增大系數(shù)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在高低跨處兩倍于屋面高差但不大于6.0m 的分布寬度內(nèi)取2.0 ;在天溝處不大于 3m的分布寬度內(nèi)取1.4。第 4.4.3 條積灰荷載應與雪荷載或屋面活荷載兩者中的較大值同時考慮。4.5 施工和檢修荷載及欄桿水平荷載第 4.5.1 條設計屋面板、檀條、鋼筋混凝土挑檐、雨蓬和預制小梁時,施工或檢修集中荷載( 人和小工具的自重) 應取 1.0kN, 并應在最不利位置進行驗算:注:對于輕型構件或較寬構件,當施工荷載有可能超過上述荷載時,應按實際情況驗算,或采用加墊板、支撐等臨時

30、設施承受。當計算挑檐、雨蓬強度時,沿板寬每隔1.0m考慮一個集中荷載;在驗算挑檐、雨蓬傾覆時,沿板寬每隔2.5-3.0m 考慮一個集中荷載。第 4.5.2 條 樓梯、看臺、陽臺和上人屋面等的欄桿頂部水平荷載,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一、住宅、宿舍、辦公樓、旅館、醫(yī)院、托兒所、幼兒園,取0.5KN/m;二、學校、食堂、劇場、電影院、車站、禮堂、展覽館或體育場,取1.0kn/m 。第 4.5.3 條 當采用荷載長期效應組合時,可不考慮施工和檢修荷載及欄桿水平荷載。4.6 動力系數(shù)第 4.6.1 條 建筑結構設計的動力計算, 在有充分依據(jù)時, 可將重物或設備的自重乘以動力系數(shù)后, 按靜力計算設計.第 4.

31、6.2 條 搬運和裝卸重物以及車輛起動和剎車的動力系數(shù), 可采用 1.11.3;其動力荷載只傳至樓板和梁.第 4.6.3 條 直機在屋面上的荷載, 也應乘以動力系數(shù), 對具有液壓輪胎起落的直機可取 1.4; 其動力荷載只傳至樓板和梁.第 5 章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5.1 吊車豎向和水平荷載第 5.1.1 條吊車豎向荷載標準值,應按有關規(guī)定采用吊車的最大輪壓或最小輪壓。第 5.1.2 條吊車縱向和橫向水平荷載,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一、吊車縱向水平荷載標準值,應按作用在一邊軌道上所有剎車輪的最大輪壓之和的10%采用;該項荷載的作用點位于剎車輪與軌道的接觸點,其方向與軌道方向一致。二、吊車橫向水平荷載標

32、準值,應取橫行小車重量與額定起重量之和的下列百分數(shù),并乘以重力加速度:1. 軟鉤吊車:- - 當額定起重量不大于10t 時,取12%;- - 當額定起重量為16-50t 時,取10%;- - 當額定起重量不小于75t 時,取8%。2. 硬鉤吊車取20%。橫向水平荷載應等分于橋架的兩端,分別由軌道上的車輪平均傳至軌頂,其方向與軌道垂直,并考慮正反兩個方向的剎車情況。注:懸掛吊車的水平荷載可不計算,而由有關支撐系統(tǒng)承受手動吊車及電動葫蘆可不考慮水平荷載5.2 多臺吊車的組合第 5.2.1 條 計算排架考慮多臺吊車豎向荷載時,對一層吊車單跨廠房的每個排架,參與組合的吊車臺數(shù)不宜多于2 臺;對一層吊車

33、的多跨廠房的每個排架,不宜多于臺??紤]多臺吊車水平荷載時,對單跨或多跨廠房的每個排架,參與組合的吊車臺數(shù)不應多于 2 臺。注 : 當情況特殊時, 應按實際情況考慮.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第5.2.2條計算排架時,多臺吊車的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的標準值,應乘以表5.2.2中規(guī)定的折減系數(shù)多臺吊車的荷載折減系數(shù)表5.2.2吊車工作級別參與組合的吊車臺數(shù)A1A5A6A820.90.9530.850.9040.80.85注:對于多層吊車的單跨或多跨廠房,計算排架時,參與組合的吊車臺數(shù)及荷載的折減系數(shù),應按實際情況考慮。5.3 吊車荷載的動力系數(shù)第5.3.1條當計算吊車梁及其連接的強度時,吊車豎向荷載應乘以

34、動力系數(shù)。對懸掛吊車(包括電動葫蘆)及工作級別A1-A5的軟鉤吊車,動力系數(shù)可取為1.05;對工作級別A6-A8的軟鉤吊車、硬鉤吊車和其它特種吊車,動力系數(shù)可取為1.1。5.4 吊車荷載的組合值,頻遇值及準永久值第5.4.1條吊車荷載的組合值,頻遇值及準永久值系數(shù)可按表5.4.1中的規(guī)定采用.吊車荷載的組合值,頻遇值及準永久值系數(shù)表5.4.1吊車工作級別組合值系數(shù)4 c頻遇值系數(shù)4 f準永久值系數(shù)4軟鉤吊車0.70.60.5工作級別A1-A30.70.70.6工作級別A4,A50.70.70.7工作級別A6,A70.950.950.95硬鉤吊車工作級別A8的軟鉤吊車第5.4.2條廠房排架設計時

35、,在荷載準永久組合中不考慮吊車荷地載.但在吊車梁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可采用吊車荷載的準永久值 .第6章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6.1 雪荷載標準值及基本雪壓第6.1.1條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Sk= |1 rSo(6.1.1)式中Sk雪荷載標準值(kN/m2);! r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So基本雪壓(kN/m2)。第6.1.2條基本雪壓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D.4中附表D.4給出的50年一遇的雪壓采用.對雪荷載敏感的結構,基本雪壓應適當提高,并應由有關的結構設計規(guī)范具體規(guī)定.第6.1.3條當城市或建設地點的基本雪壓在值在本規(guī)范附錄D中沒的給出時,基本雪壓值可根據(jù)當?shù)啬曜钤谘夯蜓┥?/p>

36、資料,按基本雪壓定義,通過統(tǒng)計分析確定,分析時應考慮樣本數(shù)量的影響(參見附錄D).當?shù)貨]有雪壓和雪深資料時,可根據(jù)附近地區(qū)規(guī)定的 基本雪壓或長期資料,通過氣象和地形條件的對比分析確定;也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D全國基本雪壓分布圖(附圖D.5.1)近似確定.第6.1.4條山區(qū)的雪荷載應通過實際調(diào)查后確定.當無實測資料時,可按當?shù)剜徑諘缙教沟孛娴难┖奢d值乘以系數(shù)1.2采用.第6.1.5條按雪荷載分共區(qū)I雪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可取0.7;頻遇值系數(shù)可取0.6;準永久值系數(shù)應給出的或附圖D.5.2的規(guī)定采用.6.2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第6.2.1條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應根據(jù)不同類別的屋面形式,按表6.2.1采用。屋面積

37、雪分布系數(shù)表 6.2.1項次類別屋面形式及積雪分布系數(shù)u單跨單坡屋面均勻分布情況單跨雙坡不均勻分布的情況0.75 u r屋面U r按第一項規(guī)定采用Ur=1/8f(0.4 VurV1.0拱形屋面均勻分布的情況帶天窗的屋面不均勻分布的情況均勻分布的情況帶天窗有擋風板的屋面不均勻分布的情況均勻分布的情況多跨單坡屋面不均勻分布的情況(鋸齒形屋面)n和W的不同,分別取0.5,0.2和0;雪荷載分區(qū)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D.4中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文檔大全7雙跨雙坡或拱形屋面均勻分布的情況不均勻分布的情況8高低屋面注:1 .第2項單跨雙坡屋面僅當 20。v a V 30。時,可采用不均勻分布情況.2 .第4,5項

38、只適用于坡度a V 25。的一般工業(yè)廠房屋面.3 .第7項雙跨雙坡或拱形屋面,當a V 25。或f/l V 0.1時,只采用均勻分布情況4 .多跨屋面的積雪分布系數(shù),可參照第7項的規(guī)定采用.aV25°30°35°40°45°>50°Ur1.00.80.60.40.20第6.2.2條設計建筑結構及屋面的承重構件時,可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積雪的分布情況:1 .屋面板和檀條按積雪不均勻分布的最不利情況采用;2 .屋架和拱殼可分別按積雪全跨均勻分布情況,不均勻分布的情況和半跨和均勻分布的情況采用;3 .框架和柱可按積雪全跨的均勻分布情況采用第

39、7章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7.1 風荷載標準值及基本風壓第7.1.1條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風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1 .當計算主要承重結構時式中3 k風荷載標準值,(kN/m 2);3 zz高度處的風振系數(shù);U s 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H z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3 0基本風壓,(kN/m2).2 . 當計算圍護結構時3 k= B gz U s! z30(7.1.1-2)式中3 gz-高度z處的陣系數(shù).第 7.1.2 條 基本風壓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D.4 中附表 D.4 給出的 50 年一遇的風壓采用 , 但不得小于0.3kN/m2.對于高層建筑, 高聳結構以及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其他結構, 基本風壓應適當

40、提高, 并應由有關的結構設計規(guī)范具體規(guī)定.第 7.1.3 條 當城市或建設地點的基本風壓值在本規(guī)范全國基本風壓圖上沒有給出時 , 基本風壓值可根據(jù)當?shù)啬曜畲箫L速資料, 按基本風壓定義, 通過統(tǒng)計分析確定, 分析時應考慮樣本數(shù)量的影響( 參見附錄D). 當?shù)貨]有風速資料時, 可根據(jù)附近地區(qū)規(guī)定的基本風壓或長期資料,通過氣象和地形條件的對比分析確定;也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D中全國基本風壓分布圖( 附圖 D.5.3) 近似確定.第 7.1.4 條 風荷載的組合值, 頻遇值和準永久值系數(shù)可分別取0.6,0.4 和 0.7.2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第 7.2.1 條 對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應

41、根據(jù)地面粗糙度類別按表 7.2.1 確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為A,B,C,D 四類 :實用標準文案- -A類指近海海面和海島,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區(qū);- -B類指田野,鄉(xiāng)村,叢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xiāng)鎮(zhèn)和城市郊區(qū) ;- -C類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qū) ;- -D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qū).第7.2.2條對于山區(qū)的建筑物,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類別由表7.2.1確定外,還應考慮地形條件的修正,修正系數(shù)ri分別按下述規(guī)定采用:1 .對于山峰和山坡,其頂部B處和修正系數(shù)可按下述公式采用:T B=1+ K tg a(1-z/2.5H)2(7.2.2)風壓高度化系數(shù)uz表7.2.

42、1地面粗糙度類別離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ABCD51.171.000.740.62101.381.000.740.62151.521.140.740.62201.631.250.840.62301.801.421.000.62401.921.561.130.73502.031.671.250.84602.121.771.350.93702.201.861.451.02802.271.951.541.11902.342.021.621.191002.402.091.701.271502.642.382.031.612002.832.612.301.922502.992.802.542.19300

43、3.122.972.752.453503.123.122.942.684003.123.123.122.91二 4503.123.123.123.12式中tga-山峰或山坡在迎風面一側(cè)的坡度;當tga>0.3時,取tga=0.3;L-系數(shù),對山峰取3.2,對山坡取1.4;H-山頂或山坡全高(m);z-建筑物計算位置離建筑物地面和高度,m;當z>2.5H時,取z=2.5H.圖7.2.2 :山峰和山坡和示意對于山峰的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圖7.2.2所示,取A,C處的修正系數(shù)ria, n c為1,AB間的BC間的修正系數(shù)按ri的線性插值確定.2 .山間盆地,谷地等閉塞地形T=0.750.

44、85對于與風向一致和谷口,山口 ri =1.201.50.第7.2.3條對于遠海海面和海島的建筑物或構筑物,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可按A類粗糙類別,由表7.2.1確定外,還應考慮表7.2.3中給出的修正系數(shù).遠海海面和海島的修正系數(shù)n表7.2.3距海岸距離(km)n<401.040601.01.1文檔大全實用標準文案文檔大全601007.3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1.11.2第7.3.1條房屋和構筑物的風載體型系數(shù),可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1 .房屋和構筑物與表 7.3.1中的體型類同時,可按該表的規(guī)定采用2 .房屋和構筑物與表 7.3.1中的體型不同時,可參考有關資料采用3 .房屋和構筑物與表 7.3.1中的

45、體型不同且無參考資料可以借鑒時定;4 .對于重要且體型復雜和房屋和構筑物,應由風洞試驗確定.1;,宜由風洞試驗確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表 7.3.1項類別次體型及體型系數(shù)ss封閉式1 落地雙坡屋面封閉式2 雙坡屋面封閉式3 落地拱形屋面封閉式4 拱形屋面封閉式5單坡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表 7.3.1-1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表 7.3.1-2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表 7.3.1-3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表 7.3.1-4迎風坡面的s s按第2項采用屋面封閉式6 高低雙坡屋面封閉式7 帶天窗雙坡屋面封閉式8 雙跨雙坡屋面封閉式不等高不等 9跨的雙跨雙坡屋面封閉式不等高不等10 跨的三跨雙坡屋面封閉式帶天窗帶坡 11的

46、雙坡屋面封閉式帶天窗帶雙 12坡的雙坡屋面迎風坡面的|1 s按第2項采用迎風坡面的|1s按第2項采用帶天窗的拱形屋面可按本圖采用迎風坡面的ss按第2項采用迎風坡面的u s按第2項采用中跨上部迎風墻面的si目按下式采用u si=0.6(1-2h 1/h)但當 h"h)=h 時,取-si =-0.6封閉式不等高不等跨13且中跨帶天窗的三跨雙坡屋面封閉式帶天窗的雙14跨雙坡屋面封閉式15帶女兒墻的雙坡屋面迎風坡面的u s按第2項采用中跨上部迎風墻面的usi按下式采用:U si=0.6(1-2h 1/h)但當 h"h)=h 時,取-si =-0.6迎風面的s s按第2項采用:當 a

47、 v 4h 時,取 u s=0.2當 a >4h 時,取 u s=0.6當女兒墻高度有限時,屋面上的體型系數(shù)可按無女兒墻按勞取酬屋面采用封閉式一一 E迎風坡面的|1 s按第2項米用16 帶雨篷的雙坡屋面封閉式對立兩個帶雨篷本圖適用于s為820m,迎風坡面的u s按第2項采用17的雙坡屋面封閉式帶下沉天窗18 的雙坡屋面或拱形屋面封閉式19帶下沉天窗的雙跨雙坡或拱形屋面封閉式帶天窗擋風20板的雙跨屋面封閉式迎風坡面的u s按第2項采用22鋸齒形齒面增多或減少時,可均勻地在(1),(2),(3)三個區(qū)段內(nèi)調(diào)節(jié)屋面天窗面的s s按第2項采用:封閉式當 a v 4h 時,取 s= s=0.223

48、復雜多跨當 a >4h 時,取 u s=0.6屋面(a)本圖適合于 HMH 02及s/H=0.20.4 的情況體型系數(shù)u靠山封閉式24表 7.3.1-5雙坡屋面(b)體型系數(shù)(1s:靠山封閉式表 7.3.1-6本圖適合于 H/H 02及s/H=0.20.4 的情況體型系數(shù)u25帶天窗的雙坡屋面表 7.3.1-7單面開敞式26雙坡屋面(a)迎風坡面的u s按第2項采用(b)迎風坡面的u s按第2項采用(a)兩端有山墻雙面開敞及27四面開敞式雙坡屋面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b)四面開敞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表7.3.1-8體型系數(shù)u s迎風坡面的u s按第2項采用前后縱墻本圖適用于墻的上部集中開敞面

49、積。10%且50%勺房屋.28 半開敞當開敞面積達50%寸,背風墻面的系數(shù)改為-1.1雙坡屋面(a)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表 7.3.1-9單坡及(b)體型系數(shù)按第27項采用29雙坡頂蓋(c)中間值按插入法計算表 7.3.1-10(a)正多邊形(包括矩形)平面封閉式房屋30和構筑物(b)Y型平面(c)L型平面(d) n型平面(e)十字型平面截角三邊形平面各種a s=+1.331 截在的桿件(a)單根桁架的體型系數(shù)st st =小u su s為桁架構件的體型系數(shù),對型鋼桿彳按第31項采用,對圓管桿件按第36(b)項采用小=A/A為桁架的擋風系數(shù)An為桁架桿件和節(jié)點擋風的凈投影面積A=hl為桁架的輪廓面積32 桁架(b)n根平行桁架的整體體型系數(shù)|1 st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