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綜合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定稿_第1頁
工作面綜合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定稿_第2頁
工作面綜合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定稿_第3頁
工作面綜合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定稿_第4頁
工作面綜合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定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第一章 概況- 3 -第一節(jié)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 3 -第二節(jié) 煤層- 3 -第三節(jié) 煤層頂?shù)装迩闆r- 4 -第四節(jié) 地質(zhì)構造- 6 -第五節(jié) 水文地質(zhì)- 6 -第六節(jié) 問題及建議- 6 -第七節(jié) 影響回采的其它因素- 7 -第八節(jié) 儲量及服務年限- 7 -第二章 采煤方法- 8 -第一節(jié) 巷道布置- 8 -第二節(jié) 采煤工藝- 8 -第三節(jié) 設備配置- 12 -第三章 頂板管理- 18 -第一節(jié) 支護設計- 18 -第二節(jié) 工作面頂板管理- 19 -第三節(jié) 回采巷道及端頭頂板管理- 20 -第四節(jié) 礦壓觀測- 23 -第四章 生產(chǎn)系統(tǒng)- 24 -第一節(jié) 通 風- 24 -第二節(jié) 壓

2、 風- 26 -第三節(jié) 綜合防塵- 26 -第四節(jié) 防隔爆- 27 -第五節(jié) 安全監(jiān)控- 28 -第六節(jié) 供電系統(tǒng)- 30 -第七節(jié) 排水系統(tǒng)- 37 -第八節(jié) 運輸系統(tǒng)- 38 -第九節(jié) 通訊、照明、信號- 38 -第五章 勞動組織和主要經(jīng)濟技術措施- 39 -第一節(jié) 勞動組織- 39 -第二節(jié) 主要經(jīng)濟技術指標- 40 -第六章 煤質(zhì)管理- 41 -第七章 安全技術措施- 42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42 -第二節(jié) 頂板管理- 42 -第三節(jié) 綜合防治水措施- 45 -第四節(jié) “一通三防”及安全監(jiān)測- 46 -第五節(jié) 運輸管理- 49 -第六節(jié) 機電管理- 51 -第八章 災害應急救援措施

3、、六大避險系統(tǒng)及避災路線- 67 -第一節(jié) 災害應急救援措施- 67 -第二節(jié) 六大避險系統(tǒng)- 70 -第三節(jié) 避災路線- 73 -第1章 概況第1節(jié)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一、工作面的位置11532工作面北為F10斷層;南為F12斷層(距運輸順槽440m左右);東為115軌道大巷及750南皮帶大巷(一采區(qū)段)和115回風大巷;西為未掘區(qū)域。上覆為108采空區(qū)的兩條下山巷道及10806相鄰采空區(qū),層間距約為80m左右。工作面底板最高標高為+670m,最低標高為+530m,工作面走向長159m,傾向平均長592m,可采平均長550m,可采面積為88024m2。二、地面相對位置北、東南為草地及山地

4、;西部有一條小路;地面大部分為黃土覆蓋,有松柏樹及果樹,出露地層為Q2+3、P2S1。三、回采對地面的影響工作面與淖馬村供水站留有安全煤柱,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回采后會形成采動裂隙與地表塌陷。表11 井上下關系表煤層名稱15#水平名稱750采區(qū)名稱一采區(qū)工作面名稱11532地面標高(m)932 970工作面標高(m)530 670地面位置北、東南為草地及山地;西70m為淖馬村供水站;地面大部分為黃土覆蓋,有松柏樹及果樹,出露地層為Q2+3、P2S1。井下位置及 四 鄰采掘情況北為F10斷層;南為F12斷層(距運輸順槽440m左右);東為115軌道及750南皮帶大巷(一采區(qū)段)和115回風大巷;西

5、為未掘區(qū)域。上覆為108采空區(qū)的兩條下山巷道及10806相鄰采空區(qū),層間距約為80m左右?;夭蓪Φ孛嬖O施的影響工作面與淖馬村供水站留有安全煤柱,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回采后會形成采動裂隙與地表塌陷。第2節(jié) 煤層一、煤層厚度本地區(qū)分布有兩個鉆孔,北部為CK10鉆孔,煤厚為6.79m;東部為CK5鉆孔,煤厚為7.38m;該工作面煤層較穩(wěn)定,煤層厚度在6.0m6.79m之間,平均煤厚為6.5m,含夾矸兩層分別在0.050.40m之間,夾矸厚度不穩(wěn)定。本次開采為綜采放頂煤,采取一采一放。二、煤層產(chǎn)狀煤層傾角12°20°之間。三、煤層結(jié)構 煤層結(jié)構為1.0(0.1)3.99(0.3)1.

6、4 四、煤質(zhì) 煤層牌號: M: 1.02;A: 11.56; V: 12.93; S: 2.77。 表12 煤層特征情況表煤層情況煤層總厚(m)6.79 m煤層結(jié)構(m)煤層傾角( °)12° 20°1.0(0.1)3.99(0.3)1.4可采指數(shù)97.9變異系數(shù)()18%穩(wěn)定程度穩(wěn) 定該工作面煤層較穩(wěn)定,煤層厚度在6.0m6.79m之間,平均煤厚為6.5m,(具體詳見11532工作面平-剖綜合圖);含夾矸兩層分別在0.050.40m之間,夾矸厚度不穩(wěn)定。煤質(zhì)情況MAVQFCSY工業(yè)牌號1.0211.5612.9335.8161.122.770PM第3節(jié) 煤層頂?shù)?/p>

7、板情況一、煤層頂板老 頂:中粒砂巖,灰色中粒,石英質(zhì)為主,上部為粘土,并加有頁巖塊,有小裂縫,下部致密,堅硬,含云母,中部夾一段砂頁巖,厚度17.31m;頁巖,黑灰色,上部含砂性大,致密,斷口參差不齊,含植物化石,厚度4.25m。 直接頂:石灰?guī)r(L1)灰黑色,致密,性堅硬,有裂縫漏水,下部夾0.3m頁巖,厚度2.71 m。偽 頂:頁巖,巖性疏軟,厚度0.30 m。二、煤層底板直接底:頁巖,黑色粘土頁巖,含植物化石,性疏軟,厚度2.66 m。老 底:中粒砂巖,灰白色,上部約1m,含黃鐵礦,次為黑色礦物,膠結(jié)疏松,顆粒分選不夠好,為棱角狀,石英顆粒,含頁巖包容物,漏水,厚度13.46m。三、煤層

8、綜合柱狀煤層情況見煤層柱狀圖。 附表:煤層頂?shù)装迩闆r表 表13 煤層頂?shù)装迩闆r表煤層頂?shù)装迩闆r頂板名稱巖石名稱厚度(m)巖 性 特 征老 頂中粒砂巖17.33灰色中粒,石英質(zhì)為主,上部為粘土,并加有頁巖塊,有小裂縫,下部致密,堅硬,含云母,中部夾一段砂頁巖。頁巖4.25黑灰色,上部含砂性大,致密,斷口參差不齊,含植物化石。直接頂石灰?guī)r(L1)2.17灰黑色,致密,性堅硬,有裂縫漏水,下部夾0.3m頁巖偽 頂頁巖0.30巖性疏軟直接底頁巖2.66黑色粘土頁巖,含植物化石,性疏軟老 底中粒砂巖13.46灰白色,上部約1m,含黃鐵礦,次為黑色礦物,膠結(jié)疏松,顆粒分選不夠好,為棱角狀,石英顆粒,含頁巖

9、包容物,漏水。第四節(jié) 地質(zhì)構造本工作面構造在運輸順槽車場掘進過程中揭露f1=1.3m28°逆斷層,切眼在掘進過程中遇f2=0.9m56°和f3=2.2m68°兩條斷層;F10斷層為工作面北部邊界斷層,斷層對回采有影響。表14 斷層對回采影響統(tǒng)計表構造名稱走 向傾向傾 角性 質(zhì)落 差對回采的影響程度F1095°185°75°正斷層70m北部邊界f123°293°28°逆斷層1.3m影響較小f280°350°56°正斷層0.9m影響較小f385°175°68&

10、#176;正斷層2.2m影響較小第五節(jié) 水文地質(zhì)該工作面底板標高為530m670m,奧灰水位標高為778m,奧灰承壓水壓力最大為2.48Mpa,主要充水因素為上覆108采空積水、15#煤層頂板L1、L2灰?guī)r裂隙水。針對工作面水文地質(zhì)情況,特制定如下綜合水文地質(zhì)措施:1、在工作面回采前已進行物探,并根據(jù)物探結(jié)果,對異常區(qū)域進行了探測及對整個工作面進行了有采必探,并無異常發(fā)現(xiàn),在該工作面回采期間,須嚴格執(zhí)行11532工作面綜合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2、該區(qū)域?qū)賻洪_采,奧灰承壓水壓力最大為2.5Mpa,在太原東山煤礦奧灰水帶壓開采安全性評價報告中提出,在斷裂發(fā)育簡單區(qū),突水系數(shù)小于等于0.06

11、 Mpa/m為安全區(qū)域,11532工作面突水系數(shù)小于0.06 Mpa/m,屬于安全區(qū)域。3、該工作面上覆108采空積水(層間距80m左右),探水隊在運輸順槽施工了2個鉆孔,鉆孔已打通108采空區(qū),總放水量為3000m3左右,已排除了上覆采空水對本工作面的威脅。4、L2灰?guī)r富水性不均一,頂板跨落后采動裂隙將可能導通L2灰?guī)r富水區(qū)域,回采前由探水隊對L2灰?guī)r水的富水性進行了鉆探驗證,截至到目前總水量為88000 m3左右,現(xiàn)水量減小至20m3/h左右,該工作面為仰斜開采,正常回采前須將該上覆水疏放完畢,且工作面須備足排水設施,能力不小于80m3/h。5、回采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工作面、兩順槽,發(fā)現(xiàn)有

12、頂板淋水加大、底鼓并有滲水、涌水等突水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回采,立即撤人,并及時匯報地測科、調(diào)度指揮中心等相關部門,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回采。6、回采過程中,地測科每月對回采工作面進行水情水害分析預報,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水措施。7、工作面所有人員須熟悉避災路線,一旦發(fā)生水災,能按正確的撤退路線撤離災區(qū)。第六節(jié) 問題及建議1、工作面回采時,在切眼T3導線點以南14m處有一條f2=0.9m56°的正斷層,T1以北8m處有一條f3=2.2m68°的正斷層,過斷層時需制定專門措施。(具體詳見11532工作面平-剖綜合圖)。2、為防止造成水害,需在工作面須備足不小于80m3/h

13、的排水設施及相同能力的備用泵。第7節(jié) 影響回采的其它因素1、屬于低瓦斯區(qū)。2、煤塵具有弱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為容易自燃。附表15 影響回采的其它地質(zhì)情況表影響回采的其它地質(zhì)情況最大涌水量2.0(m3/min)正常涌水量1.0(m3/min)瓦 斯屬于低瓦斯區(qū)煤 塵具弱爆炸性煤的自燃煤的自燃傾向為容易自燃地 溫正常地 壓正常普氏硬度(f)煤 層夾 矸直 接 頂直 接 底2.53.573第八節(jié) 儲量及服務年限該工作面走向長159m,可采傾向平均長550m,平均煤厚6.5m,煤層視密度為1.37tm3,地質(zhì)儲量為783857t,可采儲量為585613t,割煤回采率95%,放煤回采率84%,平均回采

14、率85%,按每天6個正規(guī)循環(huán)(月工作日25天)計算該工作面服務年限為5.41個月。 第二章 采煤方法第一節(jié) 巷道布置工作面軌道順槽從車場口至G5#導線點往西30m內(nèi)巷道斷面規(guī)格為寬4.0 m,凈高2.6m,凈斷面10.4m2,其余軌道順槽巷道斷面規(guī)格為寬5.0m,凈高2.6m,凈斷面13.0m2,采用錨桿、錨索網(wǎng)、鋼帶聯(lián)合支護,矩形斷面;運輸順槽巷道斷面規(guī)格為寬5.0m,凈高2.6m,凈斷面13.0m2,采用錨桿、錨索網(wǎng)、鋼帶聯(lián)合支護,矩形斷面;工作面切眼斷面規(guī)格為寬6.2m,凈高2.4m,凈斷面14.88m2,采用錨桿、錨索網(wǎng)、鋼帶聯(lián)合支護,矩形斷面,軌道順槽、運輸順槽鋪設軌道運料,運輸順槽

15、鋪設轉(zhuǎn)載機和皮帶運煤。第二節(jié) 采煤工藝一、采煤工藝:工作面采用傾向長壁綜采放頂煤采煤法,機采高度2.4m,放頂煤高度4.1m,采放比為1:1.71。采煤機截深0.6m,一采一放,割煤循環(huán)進度0.6m,放頂煤步距0.6m。 二、工藝流程: 割煤移架推前溜放頂煤拉后溜 1、割煤: 機組進刀方式:工作面采煤機采用斜切進刀、端頭割三角煤的方式,端頭進刀的具體過程為:(1)采煤機正常下行割煤,左滾筒在上,右滾筒在下,下行割煤至下端頭。(機頭滾筒為左,另一個為右)。 (2)換采煤機滾筒位置,左滾筒在下,右滾筒在上。采煤機上行,直到采煤機進入前溜直線段,完成斜切進刀。(3)采煤機停止牽引,推移前溜彎曲段及機

16、頭到煤壁,保證工作面前溜成一直線。(4)換采煤機滾筒位置,左滾筒在下,右滾筒在上,采煤機上行,同時跟機移架推溜。(5)割三角煤斜切進刀時,必須保證采煤機進刀長度不小于30m,彎曲段不小于15m,機組割煤時,嚴禁有人及行人通過。(6)割煤:采煤機前滾筒割頂煤,后滾筒割底煤并清煤,割平頂?shù)祝涣魝汩埽蠲簳r及時收回前滾筒側(cè)13架支架護幫板以及伸縮梁不大于340mm,嚴防割護幫板及伸縮梁,割煤后及時伸出支架伸縮梁護頂、打出護幫板護幫。割煤順序:機頭(尾)機尾(頭)機尾(頭)機頭(尾)循環(huán)往復進行。 2、移架: 采煤機割煤后,距前滾筒35m單架依次順序隨機移架,追機作業(yè)。頂板破碎時移架距前滾筒超過5m

17、或頂板堅硬時移架距前滾筒超過15m,機組必須停止割煤。(1)移架操作順序:a、上下各1組支架的推溜閥片扳到推溜位置。b、收回側(cè)護板,收回伸縮梁不大于340mm。c、操作前梁短柱千斤頂,使前梁降低,躲開前面的障礙物。 、移架時應采取少降快拉帶壓擦頂移架,2人進行操作,1人泄柱,1人將下一支架側(cè)護板調(diào)架油缸打出拉架。 、按規(guī)定步距移架。、調(diào)整支架工作狀態(tài),使推移千斤頂與刮板輸送機保持垂直,調(diào)整側(cè)護板,使支架不歪斜,中心線符合規(guī)定,以便使工作面支架排成直線。(工作面機頭到機尾支架前立柱前拉一根麻繩,使支架成為一條直線,立柱前后偏差不超過±50mm,架間空隙不超過200mm,中心距偏差不超過

18、±100mm)。 、升柱后,保持支架頂梁與頂板嚴密接觸,調(diào)整好掩護梁與頂梁角度保證頂梁末端與頂板垂直,最大仰仰角小于7°,支架垂直頂?shù)装澹擅簝A角超過15°時,歪斜不超過±5°。頂梁接頂后繼續(xù)供液約510s,使支架達到規(guī)定初撐力不小于額定初撐力的80%,3164.8KN(24MPa),相鄰支架頂梁保持平整,不能有明顯錯差(不超過頂梁側(cè)護板高的2/3);支架不擠、不咬。、伸出伸縮梁頂緊煤壁、打出護幫板護幫。使用護幫板注意事項:1)、機組割煤時,支架操作工提前13架將支架護幫板收回成45°夾角時停止,然后收回伸縮梁、再將護幫板全部收回,嚴

19、禁一次性將護幫板收回。2)、機組割煤后,支架操作工及時將支架伸縮梁打出頂緊煤幫,護幫板打出,而且必須保證護幫板緊貼煤壁。3)、嚴禁使用護幫板起吊設備及其它物件。 (2)移架操作安全質(zhì)量標準:移架操作時要掌握八項操作要領,做到快、勻、夠、正、直、穩(wěn)、嚴、凈,即:各種操作要快。移架速度要均勻。移架步距要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支架位置要正,不咬架。各組支架要排成一直線。支架、刮板輸送機要平穩(wěn)牢靠。頂梁與頂板接觸要嚴密不留空隙。煤、矸、煤塵要清理干凈。 (3)移架操作技能:移架前應將被移支架上下相鄰的兩組支架的推移千斤頂控制在推移狀態(tài),并檢查被移支架上下5m范圍支架后面或機道內(nèi)是否有人作業(yè)或逗留,確認沒有

20、人員逗留,再進行移架。移架時,如遇阻力過大不得強拉硬拽,要查清原因進行處理,以免拉壞連接頭銷子傷人。移架要達到所要求的步距,工作面支架要按本規(guī)程的進度要求移成一條直線。在操作移架時,移架工應站在架箱內(nèi),面向煤壁操作,禁止腳蹬在底座上。支架在降柱、移架和放煤時,要開啟噴霧裝置同步進行噴霧降塵。底板松軟時使用抬高千斤頂,抬高底座后再移架。移架時一定要控制降架高度不超過相鄰支架側(cè)護板高度的2/3,后立柱下降量比前柱稍多,使支架頂梁微仰,以免架前頂煤垮落。機道梁端至煤壁頂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若頂板破碎,支架梁端漏頂,必須及時用底梁及勾木勾頂處理,使支架能有效地支撐頂板,然后方可移架。移架時應采

21、取少降快拉帶壓擦頂移架。移架時要對工作面自動礦壓儀KJ345F2組分站(每10架安設一組傳感器)及管線進行保護,防擠壓損壞。 (4)移設部刮板輸送機規(guī)定:、溜子出現(xiàn)下竄時,從機頭開始移溜;出現(xiàn)上竄時,從機尾開始移溜。、若工作面出現(xiàn)圪頂蓋時,移溜應從中間往兩頭移。、工作面處于正常狀態(tài)時,正規(guī)移架、移溜。、移溜完成后,應保持支架推拉桿與溜子保持垂直。、移設前若發(fā)現(xiàn)前溜與煤幫浮煤較多,閉鎖前溜及機組,并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后方可組織人員將浮煤清理干凈,然后移設前溜,保證溜子與工作面底板成一個坡度,成一條直線。 3、推前溜:工作面每組支架都有推移千斤頂,推溜步距0.6m,移前溜時,滯后移架地點15m進

22、行,推移時必須將前溜移成一條直線,同時符合以下規(guī)定:(1)、前溜要移成一條直線,30m內(nèi)偏差不超過±50。(2)、推前溜要從一端順序作業(yè)方式,工作面必須相鄰支架推移千斤頂同時動作來完成前溜的推移工作。(3)、推前溜到位后,支架工將支架推移手把復零位,以免發(fā)生高壓管崩破傷人或頂壞前溜的事故。(4)、若工作面坡度較大,或機頭、尾長度不合適時,采取單向頂溜或進行采斜調(diào)整機頭(尾)。 4、放頂煤 (1)、放煤工序: 采煤機割完煤移過架后,機頭從工作面煤幫往里第三架開始放煤,機尾從第三架中部架開始放煤,采用單輪間隔順序放煤法,兩個放煤工相距5架支架,第一個人放偶數(shù)第二個人放奇數(shù),一刀一放,放煤

23、步距0.6m,工作面支架移架后,則可進行放煤作業(yè),將所有可放支架上部的頂煤放落至后溜中運出,依次進行,并見矸停止,完成全工作面的放煤工序。 放煤遵守“由底到頂,等量順序均勻,大塊破碎,見矸關門”的放煤原則,大塊煤矸堵住放煤口時,擺動尾梁,升降插板破碎。放完頂煤后升起尾梁,降下插板,以免矸石竄入煤流。 (2)、放頂煤操作要求: a、放煤前,要認真檢查工作面頂板、煤壁落山、后部刮板輸送機的運轉(zhuǎn)、工作面支架各部件的完好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始工作。在放煤過程中噴霧自動開啟進行噴霧降塵。 b、放煤前,必須首先調(diào)整工作面后部刮板輸送機位置,為了使后溜處于有利的放頂煤位置,支架尾梁插板與

24、后溜高度保持500mm800mm,尾梁插板與后溜間距不小于200mm。 c、放煤時,要適當控制放煤量,防止壓溜事故發(fā)生。如放煤時,大塊炭堵塞放煤口,要反復升降支架尾梁和插板處理,當見矸石無煤時,立即關閉窗口。 d、放煤工要站在有利于自己安全的地點操作,面向采空區(qū),同時密切觀察后部刮板輸送機的工作狀態(tài)和支架的工作狀態(tài),發(fā)現(xiàn)隱患立即停止工作,進行處理。 e、如頂煤堅硬放煤困難時,應反復升降支架尾梁。放煤工作正常時,支架尾梁的升降高度以保證支架能掩護住后部溜為準。 f、放煤距采煤機距離不小于10m。 j、放頂煤前要用擴播電話喊話并和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司機聯(lián)系好,收到回復后方可開始作業(yè)。 5、拉后溜:拉

25、后溜,由固定在支架底座側(cè)面的拉后溜千斤頂與后溜專用聯(lián)接裝置的配合來完成拉后溜作業(yè)。(1)、拉后溜必須滯后放煤點15m后進行。(2)、拉后溜時,其彎曲過渡段不得小于30m,不出現(xiàn)急彎。(3)、拉后溜完畢,手把復零位,形成一條直線。 三、正規(guī)循環(huán)生產(chǎn)能力(1)循環(huán)割煤量:Qg=L×M×B×r×C 式中:L工作面平均長度 L=159m M采高 M=2.4m B截深 B=0.6m r煤層容重 r=1.37t/m3 C割煤回采率 C=95% Qg=159×2.4×0.6×1.37×0.95=298t (2)循環(huán)放煤量:QF

26、=L×h×B×r×C 式中:L放煤長度,機頭、尾排頭架處不放煤,L=150m h放煤高度,h=4.1m C放煤回采率,C=84% QF=150×4.1×0.6×1.37×0.84=424t (3)循環(huán)產(chǎn)量: Q0=Qg+QF Q0=(298+424)=722t 計算得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生產(chǎn)能力為722t。 四、11532運輸順槽從Y10導線點開始至Y13導線點結(jié)束約148m巷道沿頂掘進,回采至該段時工作面頂煤厚度小于1m時可不進行放頂煤作業(yè),其它回采工藝正常進行;同時回采至該段時制定專項措施并嚴格按措施施工。第3節(jié) 設

27、備配置1、 設備配備情況表16 設備配置情況統(tǒng)計表序號設備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主要技術特征1采煤機MG-160/380-W1臺生產(chǎn)能力:1800T/h,截割速度0-7.5m/min 2前部刮板輸送機SGZ-6302641部運輸能力:600t/h電機功率:2×132kw鏈速:1.3m/s3后部刮板輸送機SGZ-7304001部運輸能力:700t/h電機功率:2×200kw鏈速:1.3m/s4中部支架ZF4400/17/28105架工作阻力4400KN支撐高度5過渡支架ZFG4800/20/304架工作阻力4800KN支撐高度6中置式端頭支架組ZFTZ7500/21/321組工作阻

28、力7500KN支撐高度7轉(zhuǎn)載機SZZ764/1321部運輸能力:1000t/h電機功率:132KW鏈速:1.33m/s8破碎機PCM-1101部破碎能力:2000t/h電機功率:110KW9皮帶運輸機DSJ100/63/2×1601部運輸能力:2000t/h電機功率:2×160KW帶寬:1.0m帶速3.55m/s9皮帶運輸機DSJ100/63/1501部運輸能力:2000t/h電機功率:2×150KW帶寬:1.0m帶速3.55m/s10乳化液泵BRW315/31.52套(用一備一)流量:315L/min額定壓力31.5Mpa電機功率:200kw11噴霧泵WPE32

29、0/102套(用一備一)公稱壓力:10Mpa,公稱流量:315L/min12組合開關QJZ-1600/1140(660)-61臺額定電壓:1140/660V,額定電流:4×400A13軟啟動開關QJR4008臺14真空電磁力啟動器QJZ4002臺15水 泵MDA45×54臺二、主要技術特征1、采 煤 機:MG-160/380-WD 采高范圍(m):1. 4-3.2 最佳采高范圍(m):1. 8-2.8 煤質(zhì)硬度:中硬或中硬以下煤層傾角:35° 滾筒直徑:1.60m 滾筒轉(zhuǎn)速:3.33r/min 牽引速度: 0-7.5/10m/min 截 深 : 600mm 牽引方

30、式:開關磁阻電機調(diào)速,銷軌牽引 最大牽引力: 360KN臥 底 量:320mm 牽引部功率: 22×2KW 截割電機功率:160KW調(diào)高電機:YBRB18.5kW 額定電壓:1140V2、中部支架:ZF4400/17/28支架型式:四柱支撐掩護式支架高度:最大 2800mm 最小 1700mm頂梁長度:3595mm初 撐 力:(p初=31.4MPa) :3956KN工作阻力:(p安=35.03MPa) :4400KN操縱方式:本架手動控制外形尺寸:最大(長×寬×高)5200×1420×2800mm3、過渡支架:ZFG4800/20/30支架型號

31、:ZFG4800/20/30型支架型式:反四連桿四柱支撐掩護式支架高度:20003000mm支架寬度:14201590mm支架中心距:1500mm初 撐 力:(p初=31.4MPa) :3956KN工作阻力:(P=38.2MPa):4800KN泵站壓力:31.5MPa操縱方式:本架手動控制4、 端頭支架:ZFTZ7500/21/32型中置式端頭支架組(一)支架型號:ZFTZ7500/21/32 (1)支架:支架高度:21003200mm支架寬度:2160mm初 撐 力(P=31.4MPa):5916KN工作阻力(P=39.8MPa):7500KN支護強度:0.37MPa底板比壓:1.38MPa

32、泵站壓力:31.4MPa(2)推移千斤頂:缸 徑:180缸 徑:105行 程: 700推 力: 527KN拉 力: 799KN根 數(shù): 4根(二)支架型號:ZTQZ7500/21/32型中置式前端頭支架(1)支架:支架高度:21003200mm支架寬度:2160mm初 撐 力(P=31.4MPa):3944KN工作阻力(P=39.8MPa):5000KN支護強度:0.49MPa底板比壓:1.87MPa泵站壓力:31.4MPa(2)立柱:缸 徑:200活柱外徑:185行 程:1080初 撐 力(P=31.4MPa):986MPa工作阻力(P=39.8MPa):1250KN根 數(shù):4根,單伸縮(3

33、)護幫千斤頂:缸 徑:100活柱外徑:70行 程:435初 撐 力(P=31.4MPa):247/126KN工作阻力(P=39.8MPa):312KN根 數(shù):2根(三)ZYD2500/21/32型中置式后端頭支架(1)支架:支架高度:21003200mm支架寬度:2160mm初 撐 力(P=31.4MPa):1972KN工作阻力(P=39.8MPa):2500KN支護強度:0.40MPa底板比壓:0.59MPa泵站壓力:31.4MPa(2)立柱:缸 徑:200活柱外徑:185行 程:1080初 撐 力(P=31.4MPa):986KN工作阻力(P=39.8MPa):1250KN根 數(shù):2根,單

34、伸縮(3)伸縮梁千斤頂:缸 徑:100活柱外徑:70行 程:600推 力:247KN拉 力:126KN根 數(shù):2根(4)推移千斤頂:缸 徑:180缸 徑:105行 程: 700推 力: 799KN拉 力:527KN根 數(shù):2根 5、前部刮板輸送機: SGZ-630/264輸 送 量:600t/h刮板鏈速:1.0m/s電 壓:1140V減速器型號:2JS-132傳 動 比:1:32.677刮 板 鏈:型式中雙鏈圓環(huán)鏈規(guī)格:26×92-C鏈 間 距:120mm中 部 槽:規(guī)格:1500×590×263緊鏈型式:ZJ-1000型緊鏈器6、后部刮板輸送機:SGZ730/4

35、00輸 送 量: 700t/h鏈 速: 1.1m/s裝機功率:2×200 KW減速器型號16JS/02傳 動 比: 17.635刮板鏈型式:中心雙鏈圓環(huán)鏈規(guī)格:26×92鏈條中心距: 120mm緊鏈裝置:閘盤緊鏈中部槽型式規(guī)格(長×寬×高): 1500×680(內(nèi)槽寬)×335 mm中部槽聯(lián)接型式:聯(lián)接環(huán)中部槽與支架聯(lián)接型式:圓環(huán)鏈聯(lián)接(26×92圓環(huán)鏈用戶自備)7、轉(zhuǎn)載機:SZZ764/132雙鏈橋式轉(zhuǎn)載機輸 送 量:1100t/h出廠長度:45m刮板鏈速:1.33m/s與自移皮帶機尾有效搭接長度:4.5m爬坡角度:10&

36、#176;(1)電 動 機:型 號:YBKYSS132/65-4/8功 率:132KW轉(zhuǎn) 速:1475r/min電 壓:1140V(2)減 速 器型 號:40JSKA速 比:24.1:1冷卻形式:水冷(3)刮 板 鏈型 式:中雙鏈圓環(huán)鏈規(guī)格:26×92mm鏈條間距:120mm刮板間距:736mm(4) 緊鏈裝置 緊鏈型式:閘盤緊鏈與伸縮機頭輔助緊鏈。第3章 頂板管理第一節(jié) 支護設計一、工作面支護設計參考本礦同煤層礦壓觀測資料,選擇本工作面礦壓參數(shù)。工作面合理的支護強度:Pt9.81h ×r×k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護強度,kNm2;h采高,2.4m;r頂板巖石重

37、力密度,2.5 tm3;k工作面支柱應支護的上覆的巖層厚度與采高之比,一般為48,該處取5。經(jīng)計算得 P =294.3 kNm21液壓支架實際支撐力 Rt××kb×kh×ka×R Rt液壓支架實際支撐力,kN; K支架工作系數(shù),0.99; Kz支架增阻系數(shù),0.95; Kb支架不均勻數(shù),0.9; Kh采高系數(shù),0.95; Ka傾角系數(shù),0.95 R 支架額定工作阻力,4400kN。經(jīng)計算得 R3361.25kN2工作面合理的支護密度nPt/ R=318.82/3361.25=0.09架/立方米工作面支架密度=1/3.995/1.5=0.166架

38、/立方米支架的平均控頂距為3.995m,架與架支架的距離為1.5m。支護密度的驗算:0.166架/立方米 0.09架/立方米3單體柱支護強度校驗:A、頂板未來壓時,超前支柱為主動支護,單體柱支撐頂煤載荷。本工作面頂煤厚度4.1m,容重1.37tm3,取動載系數(shù)1.3,支護寬度兩順槽均為5.0m,則每根單體柱受力為:F軌道順槽=(30×5×4.1×1.37×1.3×9.8)×80/(30/0.8) ×3=76.33kN根,DW-3.15單體柱的初撐力(柱徑為100)不得小于90KN,大于F軌道順槽滿足要求;F運輸順槽=(20&

39、#215;5×4.1×1.37×1.3×9.8)×80/(20/0.8) ×3=76.33kN根,DW-3.15單體柱的初撐力(柱徑為100)不得小于90KN(11.5MPa),大于F運輸順槽,能夠滿足要求;B、頂板來壓時,超前支護轉(zhuǎn)變?yōu)楸粍又ёo,單體柱承受頂煤載荷及偽頂、直接頂部分載荷。頂煤厚度4.1 m,容重1.37 tm3,取動載系數(shù)1.3;直接頂厚度2.17m,偽頂厚度為0.3m,容重2.5Tm3,取動載系數(shù)1.5,則每根單體柱受力為:F軌道順槽=(30×5×4.1×1.37×1.3&#

40、215;9.8×80+30×5.0×2.47×2.5×1.5×9.8)×80/(30/0.8) ×3=157.89KN根,單體柱的工作阻力為200KN,大于F軌道順槽能夠滿足要求;F運輸順槽=(20×5×4.1×1.37×1.3×9.8×80+20×5.0×2.47×2.5×1.5×9.8)×80/(20/0.8) ×3=157.89KN根,單體柱的工作阻力為200KN,大于F運輸順槽,

41、能夠滿足要求;二、乳化泵站泵站及管路選型:乳化液泵裝備設在運輸順槽車場設備列車上,型號為BRW315/31.5。泵站使用規(guī)定: (1)堅持使用乳化液濃度配比儀,使用光學檢測儀進行檢測,乳化液濃度必須保證35,每班必須對乳化液進行一次檢測,如檢測不達標要及時對乳化液濃度進行校對。曲軸箱內(nèi)潤滑油合格,在油位線之間,油槽內(nèi)潤滑合格,油繩放置合理,并有合格的過濾網(wǎng)。(2)泵站壓力表動作靈活,壓力達到額定值,必須保證不低于30MPa,支架支柱、閥組、膠管無漏、竄液,部件不缺損;支柱、注液槍完好,控制閥有效,液壓管路無擠壓。 (3)泵件、泵箱、液壓管路無漏、串液現(xiàn)象。(4)曲軸箱內(nèi)溫度不得高于50

42、6;,不低于5°。(5)每班泵站司機及時填寫好乳化液濃度記錄、泵站檢修司機做好泵站清洗記錄。第2節(jié) 工作面頂板管理 一、工作面支架布置方式工作面采用ZF4400/17/28型低位放頂煤液壓支架、ZFG4800/20/30型過渡支架,ZFTZ7500/21/32中置式端頭支架組(ZTQ5000/21/32中置式前端頭支架、ZYD2500/21/32中置式后端頭支架),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采空區(qū)冒落高度不應小于1.5倍采高(3.6m)。軌道順槽懸頂面積超過10m²時,減小切頂柱間距為0.3m,同時打設三柱一體的叢柱,叢柱間距2m,單體柱初撐力不小于90KN,并使用軟連鎖裝置與頂

43、網(wǎng)進行連鎖。支架最大控頂距4295mm,最小控頂距3695mm,正常情況下活柱伸縮量為700mm,特殊情況最小不得小于300mm,最高不得大于900mm。1、支架布置:工作面布置105個中部支架、4個過渡支架、1組中置式端頭支架組。2、支架控頂距:根據(jù)支架、采煤機、刮板輸送機配套關系的支護長度,求得支架最小和最大控頂距:最小控頂距:L=L1 =3695mm最大控頂距:L=L1 +D =3695+600=4295mm式中:L1:綜放支架(中間架)的頂梁長度3695mm D:采煤機截深,600mm。第3節(jié) 回采巷道及端頭頂板管理一、工作面端頭支護1、端頭支護:工作面下端頭用過渡架與端頭支架組配超前

44、支柱支護,過渡支架型號ZFG4800/20/30,中置式端頭支架組型號ZFTZ7500/21/32(ZTQ5000/21/32中置式前端頭支架、ZYD2500/21/32中置式后端頭支架)。前、后輸送機頭、機尾分別安裝在工作面的上、下順槽內(nèi)。當機頭端頭架與運輸順槽北幫距離大于或等于1.5m時,在工作面運輸順槽端頭增設2對(前后各一對)型梁與單體液壓支柱構成順巷枱棚,一梁三柱支護;當機頭端頭架與運輸順槽北幫距離時,打設戴帽點柱(柱帽規(guī)格為:1200×200×150mm);當機頭端頭架與運輸順槽北幫距離小于1.0m時,不打設戴帽點柱支護頂板。工作面上端頭采用4.0m型梁配合DW

45、3.15單體柱支護,機尾過渡支架與軌道順槽北幫距離大于或等于1.5 m時,在工作面軌道順槽端尾增設2對(前后各一對)型梁與單體液壓支柱構成順巷枱棚,一梁三柱支護;機尾過渡架與軌道順槽北幫距離每增加0.8m,增加一對型梁與單體柱構成順巷枱棚,一梁三柱支護。支柱初撐力不小于90KN(11.5MPa),梁垂直煤壁成對交叉邁步,梁尾與機尾過渡支架頂梁尾對齊,對梁與過渡支架間距0.3m,柱距不大于2.0m,兩對梁間距0.8m,每對梁內(nèi)間距0.2m,移梁步距1.2m。機尾過渡支架與軌道順槽北幫距離1.50.8m時,打設一排單體柱戴帽點柱(柱帽規(guī)格為:600×200×150mm),柱帽平

46、行于軌道順槽,單體柱柱間距為0.8m,距離軌道順槽北幫為0.5m,單體柱使用軟聯(lián)鎖裝置與頂網(wǎng)連接可靠,機尾過渡支架與軌道順槽北幫距離小于0.8m時,軌道順槽端尾不設置順巷枱棚或打設點柱。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根據(jù)巷道高度使用同一類型不同長度的單體柱。2、移上、下端頭型梁時要先支后回,由三人協(xié)作,一人觀察頂板、型梁情況并扶柱,另兩人移梁,如果順槽高度超過2.5m時,人員可上高凳進行移梁,支設高凳位置必須提前使用洋鎬處理平整并使用支護材料支設牢固。移梁步距1.2m,移梁時,兩人手心向上托住型梁兩端下邊,一人將型梁一梁端下方單體柱泄夜,待單體柱降到適當位置后,靠近型梁0.5m位置左右打設戴帽點柱,單體柱打

47、設牢固后并使用軟連鎖裝置與頂網(wǎng)連接牢固,使用同樣方法打設型梁梁端另一根單體柱,再將所移梁中間單體柱泄液,移梁到位后先把梁下的單體柱升緊,然后再將所移梁后面的支柱移到梁的前端,最后調(diào)整支柱的位置,將所移梁下面的三根支柱升緊打牢,初撐力不小于90KN(11.5MPa),依次類推逐一移設。移梁前解除支柱連鎖,移梁后及時進行支柱連鎖。上、下端頭移前、后溜機頭、機尾上方型梁等作業(yè)時,要停止前后溜并按下擴播閉鎖按鈕,同時設專人進行看管,只有待端頭、端尾工操作完畢后撤到安全地點后,必須由當班班長通知開溜司機進行開機。 3、上下端頭型梁應提前0.6m進行回撤,回撤軌道順槽和運順順槽型梁時,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

48、,班長安排四名有經(jīng)驗的老工人,兩人站在高凳(高凳必須支設牢固),一人雙手扶住高凳,確認安全后一人將型梁梁端單體柱泄夜并進行回撤,然后使用長柄工具將型梁上方柱帽、道木或底梁撬下,使用同樣方法將型梁另一端單體柱進行回撤,放置在不影響行人地點,最后待型梁中間單體柱降到適當位置后人工進行回撤,兩人再將型梁回撤。若遇單體柱泄液后型梁仍無法回撤時,人工使用合格手拉葫蘆回撤型梁,手拉葫蘆吊掛在合格的錨索上,一端連接在型梁一端,確認捆綁牢固后待人員撤離至安全地點后,方可進行回撤。4、兩端頭聯(lián)網(wǎng)規(guī)定:為加強機頭機尾端頭及三角區(qū)頂板管理和防止端頭架和過渡架拉架時架間漏煤,兩端頭平行于工作面鋪設雙層金屬網(wǎng)(菱形網(wǎng)規(guī)

49、格為0.8×7.0m,網(wǎng)孔規(guī)格為30×30mm;經(jīng)緯網(wǎng)規(guī)格為0.8×7.0m,網(wǎng)孔規(guī)格為50×50mm),鋪網(wǎng)時,保證工作面機尾煤幫側(cè)往里6m鋪上網(wǎng),機頭煤幫側(cè)往里3m鋪上網(wǎng),同時再將剩余網(wǎng)邊與順槽頂網(wǎng)進行聯(lián)接(經(jīng)緯網(wǎng)必須孔孔相連,菱形網(wǎng)必須隔孔相連用14#鐵絲擰兩圈半以上),長邊平行工作面鋪設,長邊與長邊對齊,網(wǎng)聯(lián)好后將網(wǎng)絲余頭向前壓下。機頭聯(lián)網(wǎng)時必須停機閉鎖前溜、轉(zhuǎn)載機及破碎機,機尾聯(lián)網(wǎng)時必須停止前溜。首先要檢查頂板、煤幫、支架的安全情況,并認真進行敲幫問頂,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工作。鋪網(wǎng)時,所鋪設的頂網(wǎng)(菱形網(wǎng)在上,經(jīng)緯網(wǎng)在下)必須保證割煤移梁后,網(wǎng)

50、邊超出頂梁部分50cm,以便下一循環(huán)鋪網(wǎng),超出頂梁部分的網(wǎng),拉回伸縮梁下吊起,出現(xiàn)片幫時及時鋪網(wǎng)并伸梁頂緊煤幫。 5、對上下端頭頂錨索超前煤壁一個循環(huán)回撤鎖具及托板(頂錨桿不進行回撤),回撤時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確認安全后,一人站在高凳上(高凳必須支設牢固),用專用退錨機回撤?;爻芬衫锵蛲庵鹋呕爻?,用專用退錨機將錨索鎖具擰掉,取下托板?;爻峰^索時,不準行人從下面通過。少數(shù)不合格的、用退錨機卡不住的錨索鎖具可不進行回撤。頂板壓力較大和破碎時,不進行回撤錨索。6、當兩巷靠工作面幫為玻璃鋼錨桿時,取下螺母和托盤后可用采煤機對煤體中的玻璃鋼錨桿進行截割。當兩巷靠工作面幫為金屬錨桿時,工作面機頭和機

51、尾10m范圍內(nèi)機組割煤時,采煤機司機要減慢割煤速度,進行割煤,并設專人監(jiān)護,禁止人員通過,否則必須停機停溜并閉鎖。割煤到運輸順槽或軌道順槽,幫錨桿露出后,必須把工作面前刮板輸送機及機組停止運轉(zhuǎn)并閉鎖,由一名有經(jīng)驗的老工人將露出的金屬錨桿取出集中存放至指定地點、集中回收,錨桿取出后,采煤機司機才能啟動采煤機割煤,進行正常生產(chǎn)。二、兩巷超前支護1、在兩巷超前范圍內(nèi)進行各項工作之前,必須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除掉活矸活炭,詳細檢查頂板、煤幫情況,徹底清除不安全隱患,確保退路暢通無阻,方可作業(yè)。2、運輸順槽支護為錨桿(網(wǎng)、索)鋼帶托盤聯(lián)合支護,超前工作面20m范圍內(nèi)進行超前支護,超前支護采用單體液壓支

52、柱配合型梁支護頂板,第一排單體柱距南幫1.0m、第三排單體柱和第二排單體柱距轉(zhuǎn)載機最凸出部分0.3m處(根據(jù)轉(zhuǎn)載機上下移動,第二排單體柱打設在轉(zhuǎn)載機側(cè)邊距離第一排單體柱或第三排單體柱超過0.9m的一側(cè))打設三排單體液壓支柱(規(guī)格為:DW-3.15m或DW-4.2m),第三排單體柱距北幫0.5m(具體規(guī)格見運輸順槽超前支護圖)。軌道順槽支護為錨桿(網(wǎng)、索)鋼帶、托盤聯(lián)合支護,超前工作面30m范圍內(nèi)進行超前支護,超前支護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型梁支護頂板,第一排單體柱距北幫0.5m,第二排單體柱距第一排單體柱2.0m,第三排單體柱距南幫0.5m,打設三排單體液壓支柱,同時三排單體柱必須迎山有力,戧角

53、不能大于15°(規(guī)格為:DW-3.15m或DW-4.2m),軌道順槽運送大件設備時,可將中間排單體柱進行撤除,運送作業(yè)完成以后及時進行補打齊全。 3、軌道順槽和運輸順槽使用3.2m、4.0m型梁配合單體柱支護頂板,型梁垂直巷道支護,柱距0.8m,柱底穿道木(1200×200×150),打設型梁時,由三人協(xié)作進行,兩人站在高凳上并扶住型梁(高凳必須支設牢固),一人觀察頂板并打設單體柱,若與頂板不平時,型梁上方必須墊底梁、柱帽或道木,保證型梁與頂板接頂嚴密,待型梁中間單體柱打設牢固,最后再在型梁梁端各打設一根單體柱,單體柱打設牢固后使用軟聯(lián)鎖裝置與頂網(wǎng)連接牢固,單體柱

54、之間使用硬連鎖裝置進行連鎖,初撐力不小于90KN(11.5MPa),每班檢查單體柱初撐力,對單體柱初撐力不足的必須及時處理。 4、端頭及超前支護范圍內(nèi),單體柱支設要迎山有力,確保支柱強度,不得使用壞柱、卸液柱,保證支柱完好,所有單體柱執(zhí)行掛牌管理,同時必須保證三用閥緊固與巷道平行,并用專用硬聯(lián)鎖裝置把巷道內(nèi)的同排支柱聯(lián)鎖,硬聯(lián)鎖裝置無法加設時(由于加強支護在原有棚架中間加打棚架),使用軟聯(lián)鎖裝置將單體柱與頂板聯(lián)鎖(具體規(guī)定:具體使用6mm鍍鋅鋼絲繩60cm,用鋼絲繩卡子(8#)一端繞單體柱制成環(huán)形套,另一端連接一個長10cm的鉤子(用3#鋼筋制成)。環(huán)形套固定在支柱三用閥門上方、柱爪下方,支柱

55、支設牢固后,聯(lián)鎖鉤子掛在其斜上方頂網(wǎng)上。要求鍍鋅鋼絲繩必須繞緊單體柱,鋼絲繩卡子必須緊鎖鋼絲繩端頭。移梁、回柱時可將聯(lián)鎖鉤摘開,支柱升緊打牢后及時聯(lián)鎖)硬聯(lián)鎖裝置使用機修廠定做的聯(lián)鎖桿與鋼套,成一條直線,聯(lián)鎖桿兩端插入鋼套上焊接的側(cè)孔內(nèi),調(diào)整聯(lián)鎖桿長度,保證聯(lián)鎖桿拉緊,所有超前支柱保證全部聯(lián)鎖,其它零散單體柱使用軟聯(lián)鎖裝置與頂網(wǎng)聯(lián)鎖(聯(lián)鎖繩必須與頂網(wǎng)拉緊)。5、運輸順槽、軌道順槽設專人維護,當頂板破損或順槽壓力較大時應及時用單體柱配合2.8m、4m型梁和木枱棚(規(guī)格為:4000×200×150mm)來勾頂維護,所有勾頂?shù)胤絾误w柱柱爪與木頭上下交叉處直接接觸,不能墊小托梁,兩順槽壓力較大時,該處所有同排單體支柱必須下穿道木(規(guī)格為1200×200×150)、底梁板,必要時在適當?shù)牡胤窖a加單體柱同時隊組應及時安排人員使用風鎬、洋鎬配合小鐵鍬對順槽變形嚴重地段拉底(拉底高度不得小于錨索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