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及IFNγ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表達_第1頁
IL17及IFNγ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表達_第2頁
IL17及IFNγ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表達_第3頁
IL17及IFNγ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表達_第4頁
IL17及IFNγ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表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L-17及IFN-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表達 作者:何英 李春明 侯鳳雪 劉玉杰 摘要 目的:檢測Th17類細胞因子IL-17和Th1類細胞因子IFN-在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中的表達,以此來探討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機制。方法:用ELISA法分別檢測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和正常對照組結腸組織及血單核細胞中IL-17和IFN-的表達。結果:UC組結腸組織中IL-17表達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增加(P<0.05);而UC組結腸組織IFN-表達較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增加(P>0.05);UC組血單核細胞IL-17、IFN-表達較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局部

2、IL-17升高在UC的發(fā)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關鍵詞 Th17細胞;Th1細胞;潰瘍性結腸炎;IL-17;IFN- Abstract Objective:Th17 cytokines IL-17 and Th1 type cytokines IFN- in ulcerative colitis (UC) patients expressed so as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ELISA,were detected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nor

3、mal colon tissue and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IL-17 and IFN- expression.Results:UC Colonic tissue IL-17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while the UC group colon of IFN-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increa

4、se (P>0.05);UC group blood mononuclear cell IL-17,IFN-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Local IL-17 increas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UC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17 cells;Th1 cells;Ulcerative colitis;IL-17;IFN- 潰瘍性結

5、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類病因不明的胃腸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近年來其發(fā)病率不斷增加,已成為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和慢性腹瀉的主要病因1。目前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該病的發(fā)病多與環(huán)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學因素有關,是一種多基因參與的作用于免疫系統(tǒng)和靶器官的疾病,而免疫學因素在其發(fā)病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2。CD4+T細胞是免疫應答的重要效應細胞,本研究通過檢測UC患者結腸組織和外周血單核細胞Th17類細胞因子IL-17和Th1類細胞因子IFN-的表達,以此來探討UC的發(fā)病機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UC組選擇2008年1月2009年10月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門診及住院

6、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5例,診斷均符合2007年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中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患12例,女患13例,年齡1870歲,輕度UC患者7例,中度UC患者14例,重度UC患者4例。對照組10例健康者,對照組與UC組相比年齡、性別構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實驗材料 UC組結腸鏡下選擇病變最顯著的腸段結腸組織3塊活檢,對照組取正常腸組織3塊活檢,結腸組織均放入液氮罐中保存。另外,UC組和對照組均清晨空腹取外周血。 1.3 主要試劑 IL-17和IFN- ELISA試劑盒購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icoll-Hypaque分離液為天津市

7、川頁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產品。 1.4 方法 1.4.1 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培養(yǎng)將血置于抗凝管中,經Ficoll- Hypaque分離液密度梯度離心,得到PBMC。取1×106/ml PBMC將其置于加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中,在37、5%CO2條件下培養(yǎng)24 h,取上清液。 1.4.2 ELISA方法檢測PBMC中IL-17、IFN-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終止反應后在450 nm處讀取各孔吸光度值,以各孔OD值為縱坐標,以標準品的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樣品OD值查找對應的濃度。 1.4.3 結腸組織IL-17、IFN-測定將取得的結腸標本在含有

8、10 mmol/L DTT的HBSS中清洗15 min,再用HBSS洗凈,測濕重,并將其置于加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中,在37、5%CO2條件下培養(yǎng)24 h,取上清液,再按ELISA操作說明進行操作。終止反應后在450 nm處讀取各孔吸光度值,以各孔OD值為縱坐標,以標準品的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樣品OD值查找對應的濃度。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試驗數據均數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ELISA法檢測PBMC中IL-17及IFN- 見表1。25例UC患者PBMC中IL-17與正常對照組PBM

9、C中IL-1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5例UC患者PBMC中IFN-與10例正常對照組PBMC中IFN-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ELISA法檢測結腸組織IL-17及IFN- 見表2。25例UC患者結腸組織中IL-17與10例正常對照組結腸組織中IL-17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5例UC患者結腸組織中IFN-與10例正常對照組結腸組織中IFN-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長期以來,人們按照CD4+ T細胞分化和功能特征將其分為輔助性T細胞(Thelp cel

10、l)和調節(jié)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4。CD4+輔助性T細胞(Th)在適應性免疫應答中發(fā)揮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人們根據其產生細胞因子的不同,把APC活化的抗原特異性CD4+ T細胞主要分為兩個亞群:Th1細胞亞群和Th2細胞亞群。Th1細胞主要產生干擾素(IFN-)和IL-2,其效應與IFN-及IL-2的作用有關,能調節(jié)細胞免疫應答,清除某些細胞內寄生的病原體;Th2細胞產生IL-4、IL-5和IL-13,其效應主要與IL-4的作用有關,介導體液免疫應答和超敏反應,能增強對寄生蟲的清除作用參與變態(tài)反應5。近年研究中發(fā)現一種特殊的產生白介素17 (interleuki

11、n 17,IL-17)的輔助型T 細胞,其具有重要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被稱為Th17細胞亞群。Th17細胞介導炎性反應(防御胞外病原菌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和移植排斥等的發(fā)生和發(fā)展6。 過去人們認為Th1細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但缺乏IFN-、IFN-R或STAT1的動物對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AE)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EAU)高度易感;STAT1缺陷鼠可發(fā)生嚴重的EAE,伴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M、中性細胞浸潤,這說明除Th1外,還存在另一類能誘導自身免疫的細胞亞群7。因此,以前關于Th1細胞是引起自身免疫病的主要效應細胞的報道是一種誤解。在類風

12、濕性關節(jié)炎(RA)、多發(fā)性硬化、哮喘、狼瘡和移植排斥反應中IL-17的表達都增加8。Kotake等人研究提示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關節(jié)滑液中IL-17的含量,明顯高于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關節(jié)滑液中IL-17的含量。由此可見,Th17細胞很可能在自身免疫病中發(fā)揮關鍵性作用。 Ogawa A9應用抗-CD3或抗-CD68與抗-IL-17進行雙重染色,發(fā)現T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是UC患者炎癥局部IL-17的來源。這與IL-17的生物學特性一致,因此,可以說來源于T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的IL-17,可以誘導并維持UC黏膜炎癥應答,并證實了IL-17表達與疾病活動指數呈正相關,局部IL-17濃度的高低也反映了U

13、C疾病炎癥的嚴重程度。 本實驗用ELISA方法檢測UC患者結腸組織和外周血單核細胞Th17類細胞因子IL-17和Th1類細胞因子IFN-的表達,結果為UC組結腸組織中IL-17表達明顯增高;而UC組結腸組織IFN-及血單核細胞IL-17、IFN-表達均無顯著增加。說明局部IL-17增高,可以引發(fā)UC的發(fā)病。目前生物治療在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0,通過本實驗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測阻斷IL-17分泌可能為治療UC的一個新的手段。 參考文獻 1鄭家駒,史肖華,郭志榮.炎癥性腸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及進展J.中華內科雜志, 2009,48(6):522-523. 2盛劍秋,陸曉娟.炎癥

14、性腸病遺傳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9,89(17):1153-1155. 3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作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7,27(8):545-550. 4Castellino F,Germain R N.Cooperation between CD4+ and CD8+ T cells:when,where,and howJ.Annu Rev Immunol,2006,24(1):519-540. 5Harrington L E,Hatton R D,Mangan P R,et al.Interleukin17-prod

15、ucing CD4+ effector T cells develop via a lineage distinctfrom the T helper type 1 and 2 lineagesJ.Nat Immunol,2005,6(11):1123-1133. 6Weaver C T,Harrington L E,Mangan P R,et al.Th17:an effector CD4 T cell lineage with regulatory T cell tiesJ.Immunity,2006,24(6):677-688. 7Schnyder BS,Schnyder-Candrian A,Pansky ML,et al.IL-17reduces TNF-induced Rantes and VCAM-1 expressionJ.Cytokine,2005,31(3):191-202. 8Komiyama YS,Nakae T,Matsuki A,et al.IL-17 plays an important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